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基于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以及基于就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得益于创新思想的推进,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由知识教育和就业教育为导向转向为船业教育为导向。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 篇1: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摘 要:在新时代的今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逐步培养适应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引言

近年来,多数高等院校是基于校内书本对学生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处于空中楼阁的状态,基础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未来的社会发展,更不利于未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分析。

一、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的意义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推进我国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可谓是机遇与风险并存,高等院校通过创新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帮助学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升自身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使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够及时迎合时代所需,最终促进自身发展。

二、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践运用

通过观察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难看出其严重缺乏实践运用,进而制约了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在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更多是偏向于书本知识,不重视教育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实践教学大都脱离实际,至上谈兵,导致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由于缺乏实践的检验,难以与自身实际能力相结合,逐渐形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专业能力较低,缺乏实际操作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重视构建鲜明的专业特色

近年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发现,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重视构建鲜明的专业特色,常年处于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内,忽视了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而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化需要的现象,使得社会中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过剩,不利于我国社会稳定发展。

(三)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院校的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在指引学生就业时,依旧停留在小范围的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真正具备创业决心以及创业能力的学生仅占少数。

三、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的策略

(一)强化对知识的实践运用,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的教师要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对工商管理知识的实践运用。在学生领导层面,学校领导要主动带领学校诸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投身于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平衡教学时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与知识的实践运用,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要开始专业知识基础拓展培训,进一步使学生理解自身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最终建立完善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拓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道路

学校在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时,要改变以往的偏重书本知识教学的方式,打破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学校教师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乃至国内市场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主动迎合市场发展需求,逐步改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改变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过剩的局面,拓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道路。

(三)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高等院校要在落实教育部门下发的改革政策基础之上,扩大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实践范围,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同时,要强化创新创业硬件设施的建设,保障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培训工作。

四、结束语

强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一直提倡的口号,因此,高等院校的教师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逐步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拓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夏维力,路艳.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4):91-94.

[2]李福杰,王彩华.关于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1):70-75.

[3]杨宗仁,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教育对策[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54-157.

[4]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18.

作者:孙岩 程佳怡 刘钰莹

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 篇2: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基于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以及基于就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得益于创新思想的推进,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由知识教育和就业教育为导向转向为船业教育为导向。

关键词: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引言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工商管理行业蓬勃发展。该行业的蓬勃发展发过来提高了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它要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该能够将理论结合到实际的应用中,除此以外,工商管理的专业人才还应该具有创新性,能对事物的实用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估。

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现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该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人才标准相去巨大。这种巨大的匹配差异造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不能适应该企业的管理岗位,毕业生不能从事对口岗位,企业的人才需求的不到解决。其次,现存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充分开发。高校现有的教育制度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结合考试制度对学生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灌输和考察。这种考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检测学生的记忆力,那些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并不能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

二、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优势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于以下两点。一方面,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会偏向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运用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并进行灵活运用,学生可以进行创业工程的了解并灵活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对社会作出贡献,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围绕创业教育课程,跨专业模拟实践创业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

创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创业的成功完全要综合考虑时间、商品、服务等种种情况,所以创业教育只能从现有的成功案例中学习它成功的经验并在创业过程少走弯路。

高校可以提供平台,组织专业的创业教师对工商管理学生的创业创意和创业方案进行评估和指导,对通过教师审核的创业方案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让工商管理专业结合其他专业进行创业的实践,模拟创业实践过程,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从过程中总结经验。

(二)改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构建以创业教育课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更新为以川爷教育为导向,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重要的步骤。

各大高校可以进行国内外教育经验的学习,进行实际的市场调查,调查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参考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工商管理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将创业教育纳入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范围。例如,《创业教育实务》和《创业思维和创业教育》这类创业教育的相关书籍也可以加入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改变传统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进行工商管理实践的课时,相应减少知识学习的过程。

(三)强化创业理念,激发学生对创新精神的学习热情

其实,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唤醒该专业学生创业的理念,通过创业教育激励学生创新。学生创新意识的潜移默化需要学校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例如,学校可以在教室的黑板报处设置创业故事的版块,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宣传牌上也可以写上创业相关的宣传语,在学校的门户网站上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的版块,将创业思维的相关书籍纳入学生的必读书单。

学校可以用上述方法将创业理念埋进学生的学生中,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过程中,使学生克服对创业未知的恐惧,强化学生们的创业思维,使创业理念深入人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了。随着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的严峻现状,各大高校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以创业教育为导向,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的改革,重新构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为社会培育出合适的工商管理人才,促进该行业的蓬勃发展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杨佳利.以创业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5,36(05):165-169.

[2]姚暉. 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3]杨辉,李翠霞,张永强.论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02):151-153.

[4]李云梅. 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程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作者:罗均 王志杰 潘喜哲

创业教育工商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摘 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专业特色不明显,偏重于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实践环节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创业教育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探索并建立创业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

一、当前中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千篇一律,专业特色不明显。由于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决定着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应有极高的就业适应性,就业渠道十分广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培养相对封闭,过分强调理论与已有教学资源优势,忽视了学生的潜力与兴趣,各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基本相似,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同一类型和层次的人才过剩,所以,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具有良好创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被动地求职,“就业难”的问题比较普遍。

2.偏重于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实践环节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中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内、轻课外的“三重三轻”和传授书本知识多、培养兴趣少,理论教学多、实践环节少,讲课学时多、动手机会少的“三多三少”现象。课堂教学没有把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计划缺乏对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设计,难以形成合理、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标准要求不严,导致一些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与考试,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则较为轻视,从而直接影响了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在实验内容上,与实际脱节,更多的是纸上谈兵,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太少,课外科技活动由于受条件限制难于大面积开展。许多企业讲求经济效益和害怕影响生产秩序,不愿接收实习学生,使得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致使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专业应用能力较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创业教育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至目前为止,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开展了12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尚未形成,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是在临近毕业期间才开设,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全过程性。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其教学模式也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创业教育的开展仅局限于少数学生,其落后局面让人担忧。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二、发展创业教育,优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1.整合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特色培养。改变长期重专业理论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做法,以增强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精心设计和构建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第一,高校在准确判断其定位后,关键是要使其学科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应结合本校专业优势。不断增强学生对相关产业管理知识的了解,突出学生的特色培养,使学生在就业中具有专业优势。第二,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通过将创业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合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例如,必修课中增设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实务、创业投资与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学校要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修的空间,例如,工商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可多设置一些如演讲与口才、团队训练、拓展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务基础、企业家精神等课程。此外,还可以设置有集体性质的专题活动课、个体性质的项目活动课程以及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的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开创型个性。

2.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从国外高校来看,“校企一体”、“高档位的专业实验室”和“设备先进的模拟公司”是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根本保障。首先,学校在重视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应下大力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建立与企业界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可解决学校资金短缺和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通过与企业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改善办学中的不足,提高办学水平。另一方面解决了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次,利用学校自身的人才优势及科研优势创办实体,建立创业示范基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实战演习场所和创业平台,让学生依托专业实践基地,在其“孵化”下自办“小公司”或“小企业”等。最后,要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并增设科研专题实验,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创新的能力。

3.以科技和创新活动为依托,推动创业教育蓬勃开展。首先,通过推动开展各式各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科竞赛(在学科知识竞赛中揉进创业能力的内容)、公益性劳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创业论坛、创业骨干培训班,积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商务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广告创意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创业校园行、大学生“S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邀请创业者进行学术讲座等科技和创业培训活动,開阔学生视野,增广见闻,丰富体验,培养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其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搭建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平台,实行教师课题聘任学生制,让学生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宽泛的工

商管理基础教学及传播前沿学术动态,使学生成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管理方面的具体实际工作具有较强适应性,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的管理人才。

4.建立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营造宽松的创业教育环境。良好宽松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以及教育机制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创业人才的土壤和长效保证。一是高校应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政策的基础上,对学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管严”與“管活”的新途径,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时间。二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及周边环境治理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三是要建立创业教育服务机构,保证资金来源,为创业教育提供硬件环境。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校行为,而且还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它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就目前的经济体制而言,创业环境的创设更多的是政府行为。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制和制度保证,并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创业基金和信贷金融服务等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

5.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习惯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过程评价主要为学生平时作业、课堂展示、问题调研、撰写课程论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竞赛结果等。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要把学生参加科技和创新活动作为考核学生成绩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夏维力,路艳.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8,(4):91-94.

[2]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92-93.

[3]范志毅.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J].商业时代,2006,(35):7-12.

[4]李福杰.王彩华,关于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1):70-75.

[5]杨宗仁冲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教育对策[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54-157.

[6]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18.

作者:田 耘

上一篇:刑法中防卫权研究论文下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