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在开展创业教育中,要深切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到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学业。要让创业成为参与创业教育学生的理想,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合理安排时间,达到学业与创业教育的辩证统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创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1: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对高校创业教学的启示

摘要:创业教育是我国未来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新一代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高校教育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成为目前改进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整理得出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及其特点,从而提出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 比较 模式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各个国家都将高校创业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解决就业等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相比国外依然处于萌芽状态,在探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同时,还应与国外成熟的创业教育紧密联系,形成我国特色创业教育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创业教育定义

“创业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美国学者柯林和杰克认为创业教育是提供个人具备认知商业机会能力的过程,并使学生具备创业行动所需的洞察力、知识和技能[1]。我国学者彭钢、蔡守龙(1992)认为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2]。

二、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

美国开展创业教育已70多年,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美国各所大学基本上都开展了创业教育,授课对象主要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但是各所大学创业教育侧重点却呈现多元化,如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偏重综合型,而麻省理工大学创业教育是面向高科技领域[3]。

在美国创业教育体系中,按照创业教育组织模式分类。一种是聚焦模式,即只在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内部开展,培养专业化创业人才和研究者等。在聚焦模式中,学生经过严格筛选,课程内容呈现出高度系统化和专业化特征[4]。采用“聚焦模式”进行教学的典型代表是哈佛商学院。另一种是全校性创业教育,即对全校学生开设创业课程与活动,培养不同学科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

(二)英国高校创业教育

20世纪80年代,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飞速,并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英国创业教育遵循自上而下的发展道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同时,建立英国科学创业中心,系统地进行创业管理和教育,从而将政府、高校以及社会融为一体,互助互利。

在创业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分为商学院主导模式和大学主导模式。其中商学院主导模式又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分离式,即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彼此独立进行研究与教学;二是融合式,即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组成团队,在学院内部组织或安排课程和活动;三是嵌入式,即创业团队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范围更加扩大,普及教育到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

(三)日本高校创业教育

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上提出了创业家精神的概念,强调创业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业家精神、生存能力和思维方式[5]。日本政府将“官、产、学”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结合自身的国家特点,日本建立了四种典型创业教育模式。一是创业家专门教育型,即针对商学院或经济学院或以创业为目标的学生专门设立课程。二是经营技能综合演习型,即以经济学院或商学院商业计划书的制定为主要课程形式。三是创业技能副专业型,即主要针对理工类为主修专业,以创业为辅修专业的学生设置课程。四是企业家精神涵养型,即针对全校性质的创业素质培养的普及课程。

(四)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

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经历将近30年的发展,创业课程全面覆盖高校。政府通过支持小企业发展、鼓励人们创业,在大学中建立企业孵化器,主办商业计划竞赛,并将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计划[6]。

在创业教学课堂中,多采用“创业模式”“普及模式”“培训模式”教学。创业模式仅针对商学院的学生,对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共同打造创业型人才;普及模式面对非商学院学生,结合专业背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与能力;培训模式则针对全校学生,由创业中心或其他创业机构中的教师授课,注重培养实战方面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技能,实践性强。在这种课堂教学体系下,高校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如澳大利亚商业计划竞赛、美国商业计划大赛等等,在比赛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

(五)国外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

基于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梳理,以及对各个国家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抓住各国创业教育的特点,也为我校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对我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树立良好的创业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教育模式。由于高校学生就业的压力,许多学生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了解,往往忽略自身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我校应首先统一认识,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主要办学宗旨,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根本,以创业课程和创业平台为主要实施途径,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科研中。

(二)建设与培养师资队伍

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还应注重教师队伍培养的问题,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创业教育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目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的现状,我校应加强师资的培训与整合,从而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有一定实践经历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首先,高校可招聘或培养一批可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从已有的教师中抽取有创业方面经历或有兴趣创业的教师。在培养队伍方面,可以聘请国外的教授进行定期培训,或者组织我校创业教师队伍与国外优秀创业教育院校合作访学,去企业挂职锻炼等等。其次,应建立并完善创业教育教师的选拔和竞争机制。在教师队伍方面应当采取多角度选拔制度,不仅要选拔学校已有的创业型教师,也可以向社会招聘一些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人士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

(三)建立创业教育服务平台

搭建学生创业服务平台,是学生在课堂理论教育上的升华,更具有实践性。在我校建立学生创业服务中心或站点,为学生解决创业方面的问题和疑惑,加强创业的实践性教育。

其一,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创业规划设计。采用以赛带练的方式,在我校定期开展类似于“挑战杯”的竞赛,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提下,也是建立我校品牌大赛的契机。

其二,可以组织大学生去企业实习。实习的企业可以是本校的产业,也可以是学校合作的校外企业,让学生亲历创业过程,从而建立创业过程中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信念。在实习中,提供技术指导与资金支持,鼓舞学生创业的激情和发掘渴望成功的创业潜力。

相信未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一定能紧跟世界高校步伐,培养出尖端创业人才,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不断提升,推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应一也.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彭钢、蔡守龙.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1992(2):6.

[3]张天华.美国、澳大利亚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4]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5):53.

[5]马章良.美国、日本、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6]苛政彦,黄晓波.中外高校创业教育比较及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0(10).

基金项目:本文经201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改立项青年项目《以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

杨瑞(1991— ),男,汉族,北京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2014级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吕坤(1992— ),男,汉族,山东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2011级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张亚欣)

作者:杨瑞 吕坤

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2:

高校创业教育中学业与创业教育的辩证统一

摘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在开展创业教育中,要深切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到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学业。要让创业成为参与创业教育学生的理想,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合理安排时间,达到学业与创业教育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创业教育;学业;辩证统一;高校

1978年,创业教育研究的开展始于美国,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是继文化知识证书、 职业技能证书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中国从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来,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是落实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选择[1]。创业教育在短短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理论上,增加了素质创新教育等相关课程,增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SIYB创业培训等;实践上,进行了大学生素质课堂、创新性实验计划、创业社团、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一系列活动 [2]。

处于起步初期的中国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个别人将创业教育当做解决学习不好学生的途径。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是放松参与创业教育学生的学业要求还是要对对创业学生学业有更高的要求呢?在创业教育中我们要更新观念,考试好是好学生,创业好是更好的学生;显性知识是知识,默会知识是更重要的知识 [3]。另外,是不是创业好的学生就不用考试好呢?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学业的关系是当务之急,创业教育要处理好与学业的关系,达到辩证统一。

一、深切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学业是创业教育的基石

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可以说,创业能力是各种素质与技能的综合体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4]。创业能力首先是业务能力,即对所在行业的了解和专业技术的把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密不可分,创业教育要立足于文化知识证书、知足于学业,离开了学业,创业教育就是无源之水,学业是创业教育的基石。

高职创业教育首先必须解决学业是创业教育的基石问题,也是最容易忽视,甚至完全理解错误的问题。当前存在一些学校和学生,他们以为我学不好,我就去创业,而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基于学业教育,但高于学业教育。也有的人举出一些学生学习是差一些,但能自主创业,从而把创业教育与学业教育看成是两种途径。这完全是对创业教育的错误理解,给创业教育庸俗化,是对学业教育的否定。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我们承认能自谋职业,做“小老板”的学生是好学生是没有错误的,但如果将没有技术含量的自谋职业与创业教育混为一谈,让一些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都可能成为创业精英,那么这将是创业教育中非常可怕的急功近利。创业本身是一种就业,还能创造就业机会,但绝不是简单的就业,如果真如此的话,有着悠远农业生产历史的中国,几千年来,多少文盲在一亩三分地上照样养家糊口,那么连教育我们都可以不要,这是多么荒谬。我们也可以这么类比,如果离开了专业,我们的学生完全可以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去参加创业培训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上大学。只有立足于专业的创业教育才是高校的职业教育,否则至少是将高校的创业教育降低到了很低的层次。当然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要更适应创业教育。

台湾地区高等院校学生申请修读创业教育相关学程要经过一定审查,审查项目包括成绩单 [5] 。由此可见,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离不开学业,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可以借鉴这种审查形式。

二、充分认识创业的艰巨性,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创业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过程,尤其对于学生创业更是困难重重。创业能力除要求专业知识外,还要求经济管理知识、市场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创业是不可想象的。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之一也就是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整体素质不高,自制力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要提高主观能动性,要给参与创业教育的学生树立创业的理想,认识到创业需要的知识,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更加刻苦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多方面的创业必备知识,创业的理想无疑给学业提供无尽的动力。

三、合理安排时间,学业创业双丰收

参与创业教育,无论是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活动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实践活动,需时更多。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学业的时间很重要,不能以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为理由要求学业需要的时间为创业教育让路。

合理安排时间,首先,在于充分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这些时间一年累计相当于半年时间,还有平时的课余时间。创业是艰辛的,创业教育需要我们放弃节假日、 课余娱乐来从事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其次,部分创业实践的时间可能不可避免地和学校教学安排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需采取较灵活的手段。在保证不影响专业学习效果的情况下,可采取学生自学、个别辅导,弹性学制等多种途径,促进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四、小结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学业与创业的关系。首先,要从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着手,创业教育必须立足于专业、立足于学业。其次,创业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要经过多方面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理想,让学生为伟大的创业理想不断奋斗,努力学习,合理安排时间,作到学业创业双丰收,达到学业与创业教育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成丙炎,姜燕.创业教育:高职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J].成人教育,2010,(2):59-60.

[2]叶培良,周素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0,(3):88-89.

[3]徐美燕.创新培养模式“批量生产”创业人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24.

[4]周栋良.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及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2010,(1):104-106.

[5]侯东喜.台湾地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相关学程发展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4-108.

[责任编辑 陈鹤]

作者:陈华进

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3:

孕育企业家的摇篮:高校创业教育的日本经验及启示

摘 要: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成功的企业家,落实到课程与教学中,即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挑战和实干的人才。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业课程,并形成了三种常用教学模式。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启示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创业氛围;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批判性借鉴各国经验。

关键词:创业教育;企业家培养;日本高校

近年来,国内外都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潮。早在1988年,柯林·博尔就认为我们应该重视创业教育,并提出未来的人应具备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反映其学术能力的学术性“教育护照”,第二本是反映其职业能力的职业性“教育护照”,第三本是证明其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创业性“教育护照”[1]。第三本“教育护照”的提出,说明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创业教育。从概念上讲,创业教育可划分为狭义与广义的创业教育。本文所要讨论的创业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高校创业教育,即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侧重于培养创业人才。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处于不断摸索与改进的阶段。日本在高校创业教育方面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且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两国有不少共通的文化特性。有鉴于此,本文尝试梳理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经验,并探讨其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实启示。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情况下产生的。为了培养高校学生的创业和职业观念,日本于1996年颁发了《经济结构变革与创造的行动计划》,报告中指出:给学生传授有关职业规划和创业的专业知识,同时高校教育体制也要进行改革,完善高校学生的实习制度,加强日本高校和不同企业的联系。至此,日本许多高校开始实施企业见习制度,这是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雏形。从上述行动计划报告的要求也可以看出,日本高校创业教育自产生之初,就被规定要求与学校外企业紧密联系,并以为企业输入人才为初衷。

日语里外来语都是用片假名所表示。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概念来自于美国,在日语里属于外来语,其片假名是“アントレプレナー教育”,翻译过来就是“企业家教育”。显然,日本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这一教育目标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日本政府的政策推动与调控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最终才逐渐明确其教育目标的指向。

第一阶段是大学和企业各负其责的阶段,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足够的联系,创业教育难达其效。第二阶段是管理培训阶段,将高校视为企业人才管理培训的专门场所,这显然又偏离了高等教育的初衷,高等教育沦为企业的附庸。第三阶段是创业教育的导入阶段,修正了前面的极端做法,注意到不能简单地将高校创业教育视为企业的预科,开始理性地思考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旨趣,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及企业技能,为将来成为成功的企业家而做准备。为达成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日本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者开始共同合作、各司其职,形成教育合力,为培育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企业家而共同努力。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经验

综上所述,我们已了解到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培养成功的企业家。为达成这一教育目标,日本在实践探索中还形成了更为具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及常规教学模式,为高校顺利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与可行路径。

1.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日本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通过大量的实践观察与分析,将创业教育者的资质和能力定义为:“收集、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表达自己看法的发表能力,决断、实践能力,博采众长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的资质与能力等”[3]。概言之,培养成功的企业家,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挑战和实干的人才。上述这些要求和定义已渗透到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在日本高校师生的教育观念里,而且还体现在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等方面,成為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可见,日本在创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上,相较于传授学生创业教育知识,更为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注重对学生专业教育知识与创业教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育。

2.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多样课程内容

在日本大多数的高校和研究生院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里,创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活动都备受重视,均开设有相应的课程。创业教育的基础知识课程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市场营销、统计学、知识产权”等企业家所必备的知识,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商业策划、创业策划、企业实习、创业者经验论坛”等活动,开设的课程种类颇多、丰富多彩。

教学形式更是百花齐放。各大高校里基本上都有一整套独立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体系,除了提供既定可选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还有MOT技术经营课程、MBA课程、集中讲义、企业实习、企业见习、创业教育研讨和创业教育竞争比赛等临时增设的课程或活动。教学形式多样、不单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较好地营造了校园创业教育的氛围,吸引着诸多学子参与课程学习。

3.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常规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在日本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日渐成熟,形成三种不同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基础教育为中心的创业教育、以与外部合作的实习评判学习为中心的创业教育及以项目解决为中心的创业教育。第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由基础教育中心负责,日本多数高校都是采用这一模式。其课程内容主要以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主,创业教育知识和技能为辅。在学科设置上,将有关经营、经济和管理的部分渗透到基础学科中进行教学。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基础知识与创业教育知识有一定程度融合,学生能够同时学习两方面知识,在未来就业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第二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学生阶段性实践后,根据企业评价反馈来调整后续学习。这一模式强调的是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也有不少高校采用这一模式,学校通过聘用外部企业在职人员进行授课,与外部企业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提前真实地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在体验中成长。第三种教学模式是当前较为新颖的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设计并尝试进行小型创业项目或模拟参与创业项目,通过解决创业项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学习相关创业知识,在项目解决中总结成功经验,检讨失败教训,进而整体提升创业教育知识与能力。

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日本高校鲜明的创业教育目标,可以说是将高校创业教育视为孕育企业家的摇篮。为落实这一教育目标,其在高校的课程与教学上下了许多功夫。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在于,当地政府及高校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紧跟社会生活的变化变革课堂教学,并善于寻求国际合作。

1.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良好创业氛围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从无到有实现了长足进步,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仍需要政府持续、强有力的支持[4]及高校决策者的扶持。一方面,在高校外部,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教育政策,引导、鼓励、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在高校内部,学校领导要重视创业教育,转变高等教育办学观念,在学校里积极营造重视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教育有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的影响巨大。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讲座或论坛,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兼顾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全体教职人员相互配合,使教育影响一致。总之,良好氛围的形成和观念的转变相互发展、相互促进。

2.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

创业教育的内容不同以往,教学实践活动不能与企业实际脱节。因此,高校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學模式,使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重。在实践活动中要强调学生的身心在场、手脑结合,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运用知识及掌握技能。此外,创业教育较学科教育有很大不同,其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受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当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实行的是“学分制”,其课程大多数已有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学生不耽误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又能习得一些创业知识,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就成了一个重要途径。这也是后续进行高等教育教材改革时的要点,要积极尝试将创业教育知识增列或嵌入到高等教育教材中,提升创业教育的地位,让创业教育知识得到更好的普及。

3.提升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性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离不开优质的师资,但我国现行教师队伍中缺少这方面的资深教师。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经验较为缺乏,多数是纸上谈兵。在教师选聘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经验。日本各高校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人数较少,多以聘任的形式招聘兼职教师,看重创业教师自身的实践经历[5]。除招聘兼职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在职教师和增强教师专业性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实现教师和学生对创业教育学科身份的认同,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认同创业教育的大环境下,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自觉学习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充实自己,成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中的一员。另一方面,对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的在职专题培训,培养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各科教师,增强创业教育师资的专业性。

4.加强国际合作,批判性借鉴他国经验

创业教育已经有七十多年历史,世界很多一流大学在创业教育上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日本特别重视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鼓励日本青年学习国外的优秀创业教育经验,这是日本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做法[6]。我国清华大学是较早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后续其他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提供了借鉴样本。但目前我国仅有九所大学于2002年开始进行创业教育试点,系统增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能够借鉴的经验就更加少。为此,我们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多与他国进行合作。当然,除了加强合作,我们还可在学习他国创业教育经验时,将不同国家的创业教育发展历程梳理成册,参照相似情境来解决创业教育改革中的共同问题。高校及教师也可在总结各国优秀或失败的创业案例基础上,组织优秀创业案例分享讲座或失败创业案例交流研讨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学习与借鉴他国经验。

参考文献:

[1]任路瑶,杨增雄.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17-20.

[2]袁小平,陆伟家.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及经验借鉴[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117-120.

[3]李志永.日本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35.

[4]史堃.日本高校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116-118.

[5]闫佳祺,关晓丽.美国、英国和日本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的多案例研究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5(21):48-53.

[6]胡万钦,户可英.美国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51-53.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教师研修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程力

上一篇:高中语文实践论文下一篇:机电工程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