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18

摘要:创业型人才培养经济政治意义重大,培养模式和途径丰富,教育教学体系差别明显。美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创者和践行者,教育成效显著,在教育理念、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借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学创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教学创业教育论文 篇1:

浅谈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当中的创业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人们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来应对社会发展的节奏,远程开放教育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了平等、便捷、自主性强的学习机会,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创业教育以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为目标,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潜力,远程教育教学当中的创业教育,可以让人们在自主安排学习时间的同时,接受高等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创业能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创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个人终身学习的社会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生活、工作的节奏,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远程开放教育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固定性等模式,让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因此是现代人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还是资本推动型,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我国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创业教育,鼓励人才进行自我开拓,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这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世界创业教育平均水平。

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创业教育,顺应了创业教育在我国推行的必然趋势,同时,由于创业教育具有比较广泛的受众面,采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可以让更广泛的人接受到创业教育,减少了限制性,必将极大的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1 远程开放教育

1.1 远程开放教育

远程开放教育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和学习支持为辅的现代化教育方式。在信息化社会中,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而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时空的开放,为大众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以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目标,适应知识更新的要求、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

1.2 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

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入学方式不同

因实行宽进严出,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可通过国家统一的高考入学,也可通过电大自行组织的入学测试,这样就扩大了生源,为想学习的人们提供了学习的途径。

1.2.2 学习方式不同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以在职、业余、自主学习为主,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和学习支持服务。没有固定的班级建制,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等自主安排学习。其他类型的学生则往往以传统的班级建制进行学习,学习的开放性和自主性较小。远程开放教育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发挥挖掘学生的潜力。

1.2.3 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不同

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对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多种媒体教材和多种现代化手段)的利用更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特点,对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需求更为迫切。其他类型的学生则较多地依赖教师面授,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学习支持服务的依赖相对较少。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丰富了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接体验,更便于接受和理解,而且比传统课堂更生动、有趣。

2 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创业教育

2.1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的财会、管理、营销知识,具有开创意识,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可以建立新的公司或者在公司中开创新的项目的个人。

创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同传统教育相比,它不只是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变革,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它以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为目标,使教育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创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去被动的寻找和适应岗位,而是逐渐转向创造岗位、创造机会。

2.2 创业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的结合

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是不完善的。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生源的广泛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最大优势。来自不同行业的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拓展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视角和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远程教育的这些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将会极大的促进创业教育的进行。

2.2.1 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生源多样性的优势,扩大创业教育的范围

目前我国进行创业教育的范围还比较有限,这不利于解决市场上出现的就业问题。远程开放教育的生源广泛,而且远程教育是许多人进修学习的选择,这样就让创业教育的接受群体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可以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打开另一片发展的天地。远程教育学习的学生也许在学历上没有太多的竞争力,但是创业教育可以让他们接受新的理念,让他们开阔思路,发掘身边的商机,培养他们的管理和营销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2.2发挥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由于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具有自主性,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学习的时间,那么就少了许多的限制,创业教育在开展中就可以更侧重于实践,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动手实践,建立一个新的公司或者新的项目。比如国外的创业教育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企划书,这是学生创业的一个模型,远程开放教育的自主性学习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提高实践性。

2.2.3 远程教育学习方式的多样,提高了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学习

远程教育学习方式是多样的,而且经常要借助于高科技技术手段,这就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可以从网上获取到最新的信息,随时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的多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抽象的理论、案例变得更加丰满、可感,而且可以利用电脑进行模拟性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3 结语

远程开放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扩大教育规模、从而满足各类社会成员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条件和保障。通过远程开放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将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开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不仅将极大的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更会提高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优化市场结构,减少市场竞争压力,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国钊,崔凌云.论创业教育理念与远程开放教育的融合[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2] 李豫黔.从创业教育分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继续教育课程变革趋势[J].中国考试,2008(6).

作者:李慧

教育教学创业教育论文 篇2: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及其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摘 要:创业型人才培养经济政治意义重大,培养模式和途径丰富,教育教学体系差别明显。美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创者和践行者,教育成效显著,在教育理念、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借鉴。

关键词:创业型人才 美国 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

创业活动有助于维持经济社会的活力与效率,已经成为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创业教育对于推动创业行为,培养创业意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缓解就业压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12月,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目前我国已有高职院校1207所,在校学生约900万人,其规模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据统计,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向最强,创业人数众多,创业率较高,是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低创业和成功率一直是其瓶颈。美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创者和践行者,教育成效显著,在教育理念、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我国参考借鉴。

一、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内涵解析

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创业者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能力和素质。因此,创业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内容:(1)树立创业意识,主要包括诱发学生的创业动机与兴趣,培养创业理想与信念,塑造创业观等。(2)培养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勇敢自信等创业心理品质,消除胆小畏缩、急于求成、害怕失败等心理障碍。(3)提高创新、学习、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创业能力。(4)形成专业、经营管理和综合性等创业知识与技能。围绕这四个内容,创业教育分为教育教学与支撑保障体系,前者包含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等要素,其中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是其核心,师资队伍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后者包含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和社会文化等要素。

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已于20世纪末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还处在“有共识,无落实”,“讲得多,做得少”,“学得专,用不了”,“业余师资多,专业少”,“课堂教学多,实习实践少"的发展初期,与美国差距较大。

1.高创业意愿,低创业率、成功率。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计算,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向最强,近期比例为43.2%,远期为66.7%,创业意向与专业匹配度为57.6%。而美国的近期比例超过60%,远期大约为80%。

据麦可思统计,我国高职高专2014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3.8%(美国为20%~30%)。另据美国考夫曼基金会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85%均以失败告终。

2.创业教育普及度不高。清华大学创业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问题上,中国的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出来的全球平均水平。如浙江省49所公办高职院校中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只有12所,普及率仅25.5%。。北京也只有26.7%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提供了创业教育,19.5%认为没有,53.8%不确定是否有。但美国2662所非营利学院或大学中,2136所(80%)至少开设一门创业课程;300多所大学或学院提供创业方面的学士学位;在847个MBA项目中,有347个提供创业学的方向。

3.学科、地区发展不平衡。2010年统计结果表明,社科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和管理学)和工科类(工学和军事)是创业主要群体,在自主创业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8.8%和28.4%。而文史哲(文学、历史学和哲学)和理科类(理学、农学和医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2.5%和10.4%;东、西部地区创业比例较高:东部地区(不包括京津沪)所占比例为37.1%、西部地区为32.3%、中部地区为27.3%、京津沪仅为3.3%。

4.整体创业素质不强。麦可思调查发现,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是创业的主要风险:其中缺乏资金占27%,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占26%,市场推广困难占21%。而后两项主要涉及个人素养,由此,整体素质不强是失败的主因。

5.专业师资匮乏。目前,我国高职学院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由缺乏创业经历的企业管理和就业工作指导教师构成,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所占的比重小。造成总体上数量不足;结构上业余师资多,专业师资少;素养上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非常欠缺的局面。

二、美国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特色

(一)前瞻的教学理念

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不是就业培训,更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而是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在这种前瞻理念的指导下,不同的大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如斯坦福大学以培养创业人才为指向,而百森商学院则以培养企业家精神为依归,哈佛大学则侧重培养实践管理经验。

(二)非功利性的培养目标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尤其是创业精神和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和社会变革,不以追求眼前的成功创业者为目的,而是为未来人才培养发展做储备,以非功利性创业教育为主。

(三)严谨系统的课程体系

1.严谨的课程体系。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成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见表1),主要包括创业意识、知识、能力素质和实务操作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外延拓展计划,构成了一个系统严谨的体系,有效地保证了教育理念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

2.丰富的课程内容。美国典型创业课程包括“风险投资"、“创业营销”、“机会识别”和“创业研究”等20门左右(见表1),涉及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各个领域。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实用性和针对性强。

3.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美国各个大学可酌情决定课程形式,没有统一的模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条件选择探究式、体验式、讲座式、问题式、发现式、自主式、合作式、任务式等形式。课程教学内容引人入胜,教风生动活泼,双边活动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显著。

4.丰富的创业实践。美国大学创业实践活动十分丰富,既有专门的实践导向型课程(见表1),如商业机会选择、商业计划书制定、资本筹集等,又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如市场调查、企业实地考察、实际体验、创业(创意)计划大赛、创业交流会(俱乐部、协会)等,而且每学期安排科学周密。

(四)鲜活的教学过程

美国高校充分利用案例分析、项目教学、商业计划、研讨会、科研训练、社区项目、工作实习、学术讲座等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如哈佛商学院MBA 学生的创业教学就以案例讨论为主,并伴有实习机会。百森商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创办公司,并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帮忙孵化,每周聘请创业家、企业家开坛讲座,并组织商业计划书大赛。斯坦福大学工学院则常举行师生创业思想领导者研讨会(Entrepreneurial Thought Leaders Seminar ),邀请美国石油交易公司的创始人Stephen Spinelli,Jr.等名人进行现身说法,为创业教育传经送宝。

(五)实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美国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人担任,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所占的比重很大,创业教育机构多。

(六)完善的评价体系

Vesper、Garterner、Block、Stumpf等构建了美国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涉及创业课程数目、创业的数目、收购企业的数目、公司的声誉与可持续性、公司的创新与声誉级别的转变能力、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商业表现、对职业的满意度等指标。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商业周刊》(Businessweek)、《创业者》(Entrepreneur)、《成功》(Success)等杂志对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进行第三方评估、排名。

三、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1.更新教学理念。创业教育不能“近视”,更不能急功近利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终极目标,而应站在为创新创业型社会培养储备人才的高度,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创新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及方向,因此,各高职学院应该更新教学理念,着眼于培养在本专业领域内“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会创业”人才。

2.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不是无源之水。其课程体系应该有助于增强创业意识、知识及技能。因此,我们应该对接产业、对接市场,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整合,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并按照企业成功过程要素来设计、不断完善和丰富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努力使学习者置身于创建、发展企业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增加主题创业、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分析与评估等内容。加大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课程教学的系统化设计和教学过程管理,大力推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教学技术及手段。

3.加大体验性和实践性教学比重。创业教育最忌纸上谈兵。而“重理论轻实践”一直是我们的顽疾。因此,我们一是要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适当向实践倾斜”的原则,加大实训、仿真实训、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比重,构建水乳交融,互为补充的全真或仿真实践教学体系;二是要积极改善教学条件,添置实训、试验设备、开发仿真软件,打造创业实践活动平台,定期开展创业(创意)大赛、讲座、研讨会等课外活动,构建“真创业,创真业”的实践教学氛围;三是要拆除围墙办教育,与各类经济实体亲密合作。认真聆听各界的意见。广泛开辟校外实训、见习、实习实践基地,聘请有实战经验的企事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决定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建议对现有教师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创业教研、教学培训活动、赴企业锻炼以及开设创业园区、支持创业项目等方式来提升整体素质。积极聘请或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梯队。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风起云涌。各界热情高涨,积极实践。但是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创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美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佼佼者,在教育理念、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疑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和借鉴的好榜样。但是,任何教育的产生都离不开其社会和文化背景。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而应该在借鉴先进,继承前人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XJK012BZJ01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玉成.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报,2012

[2] 陈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2

[3] 黄映雪.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

[4] 岳昌君.创业教育还要跨过哪些门槛[N].光明日报,2015.2.12

[5] 孙汉中.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学报,2009

[6] 李波.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以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为案例[D].东北师范学报,2008

[7] 李细平.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人民论坛,2010

[8] 刘黛琳.英语类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2015[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

[9] 陈烈强.高职创业教育目标模式与误区.[J].职教论坛,2015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7)

(责编:吕尚)

作者:李细平

教育教学创业教育论文 篇3: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未来高职院校推动创新性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专业是最具创新性的专业,在社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多有思想、有能力的大学生开始将自主创业作为毕业求职的选项之一,乃至人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他们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具备很强的艺术修养和能力。为帮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文章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展开分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施了“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教学改革,以推进深度产教融合、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为目标,进行创意设计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专业教育改革,打通从课程设计成果到商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学商”一体化

1 藝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素质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创新创业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双创教育以理论课程为主,如就业创业指导和创新基础知识等,课程设置缺乏操作性强的实践项目,其他创新类的活动实践性也不强,基本是以讲座、分享交流会为主,实操内容匮乏[1]。目前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落后,缺乏健全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较低,兴趣不大。最重要的是创新创业教学容易脱离专业背景,课程体系在没有考虑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1.2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课的实践项目成果难以落地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创新创业课虽强调“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但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在课堂培育的项目不是真实项目[2],虽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没有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选择项目,出现用虚拟项目代替真实项目,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内容与能力培养目标不相符的问题,体现出项目不真与内容、难度、课程设置目标不对应的特点,导致课程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为企业提供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1.3 艺术设计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实战经验不足

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授课老师一般由专业老师担任,而专业教师大多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和职场工作经历,校内创新创业导师大多缺乏市场、产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存在对市场及产品商业化知识了解不深入的问题。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有效的商业化指导,学生的作品难以转化为商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知识体系与课程设计存在缺陷。

1.4 缺乏可推广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呈现出点状化、零星化分布特点,没有形成具有可推广性的成熟的双创教育培养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对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应当积极探索构建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2.1 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向融合

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需要制定明确且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校期间,学生的专业性培养基本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根据自身特色,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框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技能训练、数字创意思维、大数据商业策略、知识产权成果、创新案例分析等课程作为专业群共享课,体现创新创业意识,以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机会为切入点,展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创新创业知识模块,形成新课程[4]。

2.2 “多级项目、能力递进”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

在艺术设计专业“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教学背景下形成“多级项目、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创意为主导改革教学方法,同时引进设计行业的真实项目,进行项目模块化教学,实现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5]。人才培养路径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入学第一学期,须学习专业群共享平台课、岗位基础课程和职业素养,以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基础素质;第二阶段是第二至第五学期,学生自主学习,开展递进式的多级真实项目教学,将艺术设计与工学交叉融合,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驱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三阶段是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灵活运用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在企业独当一面完成工作任务。

2.3 “设计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聘任企业导师”多维度导师团

以项目的实施为导向,建立“设计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聘任企业导师”的艺术设计多维度双创导师团队。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创新创业导师由来自学校或企业的创新创业导师担任,避免出现导师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多维度导师团通过项目的合作交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创造性的行为引导,提升创新创业学习水平。设计专业导师可以通过企业导师获得来自市场一线的创新创业信息和能力,创新创业导师会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来自企业的导师可以提高授课能力,并负责对创新创业团队的跟踪辅导,帮助团队更好地孵化项目。

2.4 分类指导导向下递升式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协同校内多部门合作,对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有显著的推动作用[6]。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依照设计创新中心的架构,建立“前期调研、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产品生产、产品推广”的一体化校内综合实训基地,满足现代产品设计创新需求。同时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依托许鸿飞国际文化创意学院、校级艺术设计类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室、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国际数字创意谷等专业实践平台建设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造专属的艺术设计创客空间。

3 构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提出“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主动适应日益发展的数字创意产业的需要[7],建立由易到难的递进式项目制课程体系,推进职业化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引进企业职业精英作为项目导师,与专职教师共建高度融合的“设计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聘任企业导师”团队,弥补校内专业教师缺乏产业经验的弱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数字化交互教学手段,使线下指导与线上跨地域远程指导相结合,把企业真实开发的项目应用在教学内容中,把行业设计的全流程作为教学的过程,把课程作品转换为流通商品,让真实项目、教学过程、学生作品形成一体。

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例如,推动国家级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和推动服装设计专业群获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等。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全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成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典范。建立“教师主导型—校企双导师主导型—校企双导师辅助型—学生自主型”的遞进式项目制课程,在双创教育项目制教学中融入艺术设计类的技能模块,以更短的周期促成学生到设计师的转变,使人才培养与产业的需求精准对接。

3.2 推行精准设计“创意优+”模块化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探索以创意为主导的精准模块化教学,严格按照最新的行业标准和商业设计的规范精准设计教学。教学内容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教学过程等同于设计流程,根据客户真实需求,反复创新、颠覆、打磨、优化、迭代,对设计方案优中选优,直到形成客户认同的方案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项目导师负责商业策略、经济管理和方案落地执行等教学内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负责创意激发、设计方案的形成和表达等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创意设计类专业学生优中选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项目目标及任务的驱动要以市场的需求来确定,从设计产业岗位所需技能出发,完整按照商业项目行业规范来设置真实项目任务情境,按专业分组组建项目协作小组,针对问题循环开展创意研讨,基于过程体验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以实现可落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为项目成果。最后以市场跟踪为手段,分析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满意度,为设计作品的立项和迭代作支撑。在教学的全过程实施“虚拟工坊”数字化交互教学手段,使线下指导与线上跨地域远程指导相结合,此模式是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3.3 学校、产业、企业共建多元化设计创新共享平台

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协同打造设计创新共享平台,共建产业学院、产品研发中心、实训工作室、共享实训平台、校外实训基地和轻设双创平台,配套建立项目引入与成果转化机制以提供保障,借助行业资源,共建产业学院,解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与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广轻粤广集团广告产业学院,引入许鸿飞国际文化创意教育发展基金创建许鸿飞国际文化创意学院,与广州阿里云创新中心共建广轻大数据时尚产业学院,为“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稳定的项目来源和技术支撑,为设计作品落地提供可行的平台和路径。

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引进品牌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的产品研发中心,在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广轻·SSWW浪鲸卫浴工程研发中心、广东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基地等研发中心和大师工作室,共育共享,精致育人。与产业内优秀企业如广汽丰田、树值科技、电通东派、英扬传奇、蓝色光标、阿里游戏、幻影星空、广州集和等联合共建近100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打通设计作品向商品转化的路径,实施“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保障课程设计成果,实现课堂作品向商品的转化,完成学生到设计师的转变。

3.4 以创新创业大赛牵引,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效能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指导为着力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8]。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主要以教育部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团中央主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两大双创比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约束性赛事项目。

以学院专业风采展示大赛遴选出来的专业课程项目为基础,鼓励各教研室专业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比赛,实现课程到竞赛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在2021年广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比赛中,学院共有四支创新创业团队突出重围,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银奖。以项目企业一线职业精英作为项目顾问,由创新创业导师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共建导师团,分类指导、培育、打磨项目,以创新创业实战模拟作为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质量的首要举措,提升育人效能。

4 结语

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艺术设计学院实施了“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教学改革,进行创意设计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专业教育改革,形成“多级项目、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创意优+”教学方法,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并重的设计创新的共享平台,推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明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实践探索[J].福建茶叶,2020,42(1):100-101.

[2] 周利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2):114-115.

[3] 李鸿明,亓晓丽,汤天然,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设计,2012(10):164-165.

[4] 李尔尘,徐禹,陈栋桦,等.“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50-53.

[5] 李小波.基于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优化: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时尚买手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0,9(10):79-80.

[6] 胡玲,杨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2018年我国1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数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2):64-75.

[7] 桂元龙,付桂祯.信息时代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基于“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5):34-36.

[8] 李菊花.以大学生专业设计竞赛为牵引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200-201.

作者简介:何俊湘(1992—),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

作者:何俊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