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幼儿文学教育认识论倾向的主要缺陷在于强调主客体二元对立和知识中心主义取向。幼儿文学教育应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存在论把幼儿文学视为促进幼儿精神品质提升的另一主体,强调“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旨在让幼儿在与文学的亲近中从一个人的世界里走出来,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广泛而美好的精神联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儿文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文学教育论文 篇1:

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幼儿教育阶段实施文学教育,可以让幼儿接触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知识,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因此,学校要注重幼儿的文学教育,选择适宜幼儿认知的文学作品,促使其健康成长。本文就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实践措施,以不断完善幼儿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文学教育;社会化;发展

社会性是人的基本特性,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个人的发展也起到重要影响。幼儿阶段是幼儿社会化的启蒙时期,此时,幼儿从家庭走进学校,开始接受教育,并即将融入社会,必须要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在此时进行文学教育,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一、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价值

(一)有助于丰富幼儿社会认知

在幼儿教育阶段,儿童文学教育所用的文学作品是根据幼儿阅读的基本特点而设计,它的内容比较简单,图文并茂,幼儿可以通过这些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书籍,了解书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以及各种鲜活的人物和可爱的动物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缩影,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息息相关,通过故事丰富了儿童在这些方面的社会认知。因此,幼儿在享受文学教育的同时,既能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的信息,又能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有利于陶冶幼儿社会情感

通过文学教育,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各种美好的情感,这不仅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可以启迪幼儿思想。幼儿的年纪比较小,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情,常常大哭或者大笑,情绪变化起伏较大,如果给幼儿选择一些适宜的文学作品阅读,可以对其起到熏陶作用,帮助幼儿控制不良情绪,在作品的教化下,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为幼儿示范正确的社会行为

在文学作品当中包含着许多英雄人物和优秀人物事迹,在他们身上有诸多幼儿崇拜的闪光点,有的幼儿在阅读过此类作品之后,想成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想当一个聪明的小精灵。因此,在文学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闪光点,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幼儿文學教育对幼儿社会教育的途径

(一)根据教学大纲选择文学作品

在幼儿阶段对学生实施文学教育,其主要目标就是开阔幼儿视野,让其接触更为广阔的世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引导幼儿的言行举止,学会坚 强、正义、勇敢等优良品格,可以明辨是非,使其具有明确的道德标准;让幼儿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树立起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一个社会人所必须要具备的品格,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教师在选取文学作品时,一定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取一些培养幼儿品格、适宜幼儿成长的书籍,这样才能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促使幼儿向着社会化发展,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拇指姑娘》中,就是讲述一个只有拇指大小姑娘的故 事,虽然她的身体小巧玲珑,在面对恶势力时无法对抗,但她始终向往着阳光,并且对弱小心存善意,救助可以帮助的人。终于好人有好报,美丽善良的拇指姑娘,最终赢得了自己的幸福。这个故事对于幼儿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教会幼儿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即使是弱小的人,也可以赢得朋友,获得幸福,有助于幼儿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这种故事很适合作为幼儿文学教育的教学资源。

(二)结合社会现状选取适宜的文学作品

幼儿文学作品中的故事,通常都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最适宜实施文学教育的体裁。幼儿由于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智力和生活阅历有限,注意力也难以长期集中,思维跳跃度比较大。因此,在实施文学教育时,教师要结合当下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材料,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感知。 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所不同,在选取故事时,一定要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摒弃故事中那些不适宜幼儿的成分,避免误导幼儿,使其走上歧途。

例如在学习成语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教化意义的成语,在循序渐进中让幼儿接受文学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望梅止渴、画龙点睛、亡羊补牢、三顾茅 庐、笨鸟先飞、守株待兔等,成语中不仅包含有趣的故事,而且教会幼儿做人的道理,促使幼儿品格高尚,成为一个造福社会的人。

(三)选择与幼儿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作品

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多处于3—6周岁,与成人比较,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认知水平还比较低,许多道理对我们而言浅显易懂,对他们而言还是懵懵懂懂。因此,在实施文学教育的时候,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取一些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便于其易于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知识,达到促使其社会化发展的目的。如《龟兔赛跑》《猪八戒吃西瓜》《果酱小房子》《嫦娥奔月》等,都是幼儿喜爱的故事,也含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三、结语

幼儿刚刚接受教育,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关乎幼儿价值观 的形成,更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幼儿的文学教育,选择适宜幼儿阅读的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其性格的形成,而且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为其今后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望欢.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参花,2016(13).

[2]陈亚平.加强学前儿童文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时代教育,2015(22).

[3]谢小琴,彭翔.理性幼儿文学作品社会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1).

(编辑:陈岑)

作者:毛湘颖

幼儿文学教育论文 篇2:

幼儿文学教育: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

【摘要】幼儿文学教育认识论倾向的主要缺陷在于强调主客体二元对立和知识中心主义取向。幼儿文学教育应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存在论把幼儿文学视为促进幼儿精神品质提升的另一主体,强调“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旨在让幼儿在与文学的亲近中从一个人的世界里走出来,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广泛而美好的精神联系。

【关键词】幼儿文学教育;认识论;存在论

马克思说:“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人的“人化”,首先需要具有“人的本质客观展开的丰富性”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文学成为幼儿生命成长和心灵发展的精神之根。正如黄云生先生所言:“一个人呱呱落地之初,心性尚处在混沌未开之时,便有文学来和他陪伴……在整个幼儿时期,文学对人们当时,以后乃至一生都产生有益的影响。”〔2〕幼儿文学悄无声息地将向外的审美活动内化升华为幼儿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能力,使“混沌”的人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然而在自然状态下,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进入幼儿的视野,与幼儿建立属人的关系,具有太大的偶然性,所以需要幼儿文学教育的参与。

一、认识论与存在论的分野

审视幼儿文学教育的历史和实践,我们发现,我们没有时刻以提升幼儿的精神品质为旨归,有时甚至在远离这一命题的地方徘徊不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教材,对入选的幼儿文学作品基本是按照“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教育”的维度来设立教学目标的。如《拔萝卜》的教学目标是“使幼儿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学习词:拉、帮忙、一起;词组:拔萝卜”。同样,《小熊请客》的教学目标是“教育幼儿爱劳动、有礼貌”,“学习词:讨厌;词组:又懒又馋”。上述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并没有以文学为本体,而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达到为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教育服务的目的,文学由此成为手段和中介,甚至被异化为非文学。郑荔在《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中也揭示了文学教育的这种“工具化”现象。“我们考察了幼儿园很多文学作品学习的教学目标,发现主要是学习某种句式或者词汇,而通过作品学习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就是更普遍的目标,在比较次要的目标中才有可能谈到儿童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要孩子们懂得撒谎是不良行为,就给他们讲述《狼来了》;要孩子们戒骄戒躁,《龟兔赛跑》就成为首选的作品。”〔3〕

文学教育的这一偏离甚至背离文学本体的现象由来已久,已经成为幼儿文学教育的“集体无意识”状态。我们认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认识论哲学的统摄和规约。

认识论哲学是一种二元论哲学,认为人是认识世界的主体,世界则是被认识的客体,人和世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认识论哲学进而把世界分成“现象”和“本质”两极,并运用本质的一极去压制、取代现象的一极。认识论哲学的本质是知识论,人可以通过对世界的认识,通过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获得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认识论制约下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对世界的模仿、复制、再现,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文学达到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其本质的把握。

上述幼儿文学教育的“思想品德工具论”倾向和“语言工具论”倾向,都是认识论哲学的折射。“思想品德工具论”认为幼儿文学作品是思想品德的载体,文学作品蕴含的思想品德内容是幼儿认识的客体,而且是幼儿必须把握的本质。“语言工具论”则把幼儿文学作品作为学习语言知识的手段,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例子。在这两种倾向中,幼儿文学作品都被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感受、体验的对象。基于认识论哲学的幼儿文学教育就这样把掌握语言知识、形成道德认知等作为教育目标,把语言知识和道德认知的学习作为教育内容,把讲授和灌输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然而,这样的文学教育堵塞了幼儿与幼儿文学的天然通道,离文学教育提升人、塑造人的目标距离太远甚至南辕北辙。指导幼儿文学教育的哲学思想应该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

与认识论不同,存在论从揭示人的本真存在出发,揭示世界的意义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存在论反对把主客体对立起来或分离开来的二元论倾向,认为必须消弭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等二元对立格局而走向“主客消融”、“物我同一”。在方法论上,存在论倾向于人的感受、直觉、体验、想象、领悟、意会等。反映在文学上,存在论认为文学不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再现,而是对世界的建构和照亮。认识论关心的是文学对世界的模仿是否正确,执著于事物的“在场”;存在论则关心文学对世界的照亮和拓展,企求通过文学把人们的眼光和心灵引向无穷的“不在场”,使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得到延伸和扩充。

在存在论视域内,存在被认为是超越了主客体二元对立而进入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主体性变成了交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这也正是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你”关系。马丁·布伯认为,人在面对外物时持有两重态度,“我—它”和“我—你”。在“我—它”关系中,人总是出于自我的种种需要将周围的一切当作“它”,当作与“我”对立的客体。“它”是“我”利用的对象,是满足“我”之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我”与“它”之间是一种有限的利用关系。而在“我—你”关系中,人不再以“利用”的态度对待外物,不再将外物视作“它”,而是将其看作“你”。“我”和“你”是两个平等的世界,“我”以“我”的整个存在接近“你”,发现“你”,在“你”中照出“我”自己,发现“我”自己。〔4〕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正是这样的“你”,幼儿正是在与“你”的对话和融通中走出混沌。

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这是幼儿文学教育的一场革命。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主体间性’这一概念让我们找到了文学教育新的理论依据和更为有效的进行文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5〕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的分野

认识论把幼儿文学作为客体,追问它的在场意义,即“文学是什么”;存在论把幼儿文学视为促进幼儿精神品质提升的另一主体,追问的是文学的不在场意义,对文学的提问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向,关注的是“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基于认识论的幼儿文学教育强调“文学有什么,我就教什么”,文学有语言,我就教语言;文学有思想,我就教思想……基于存在论的文学教育更强调幼儿从文学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验文学与自身生命之间的精神联系。当小红帽被狼吃到肚子里的时候,“我”仿佛也被吃到狼肚子里去了,“我”感到恐慌、愤怒;当猎人将小红帽解救出来时,“我”又和小红帽一起欢呼,一起雀跃……幼儿以文学建构出来的世界为自己的世界,以文学人物体验的悲欢为自己的悲欢。

基于认识论的幼儿文学教育与基于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有根本性差异:认识论旨在让幼儿认识文学,而存在论旨在让幼儿亲近文学。认识论文学是把幼儿的心灵引向知识,幼儿与文学是分离的、疏远的、没有感情的。如此久陷科学主义的泥淖,幼儿很难成长为健康、自由、和谐的人,相反,倒可能成为马尔库塞所诟病的“单向度的人”。存在论则让幼儿在亲近文学中从一个人的天地里走出来,走进一个与人来往、与人沟通、与人共享的“属人的世界”。正是在与他人来来往往的沟通中,幼儿建立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广泛而美好的精神联系,积累起对于这个世界丰富而美好的情感,进而一步步获得马克思所说的“属人的本质”。

教育目的不同带来了教育方法的分道。要达到认识论的教育目的,让幼儿从现象中把握本质,教师只能采取讲授和灌输的教育方法。通过分析、推理,抽象出道德的教条,汇集成理性的知识,这成为认识论文学教育的基本程式。这一切与亲近文学无缘。而文学教育的实质则是情感教育,亲近文学必须用感情召唤感情,用感情打动感情,而且必须用感情去体验感情。所以说,体验才是幼儿文学教育的必经之路,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去体验幼儿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和情感世界,从而让幼儿发现自我,拓展自我。发现自我,不仅仅是“我看见了”,“我知道了”,而且是“我体验到了”,“我”化入“他”的形象之中,和“他”一起期待、渴望,和“他”一起欢歌、痛哭。发现是感情对感情的发现,开拓是感情对感情的开拓,正是在发现和开拓中,幼儿扩大着自我的疆域。

三、存在论幼儿文学教育的实践意义

基于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在实践层面如何落实?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这里不存在一个可以预设的方案,必须随着实践的展开而不断趋向丰富和完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教育内容和要求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为幼儿文学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一些实践工作者也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走在从认识论到存在论转变的途中。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幼儿园课程指导手册·语言》选入了下列一首童谣: 〔6〕

逗蚂蚁

童 昌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黄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什么碗?烂泥碗。

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教学指导:

《逗蚂蚁》由传统童谣改编而来,节奏活泼,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但与大多数传统童谣一样,其逻辑性不强,有些形象和词句不适宜用道理去“推究”。因此,组织活动时不必拘泥于“黄米饭”、“炒青菜”、“毛竹筷”、“烂泥碗”等概念的推究,而要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娱乐性内涵。

在《逗蚂蚁》这则童谣的教学指导中虽然没有提出具体教学方案,但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挖掘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娱乐性内涵,而不是紧紧抓住几个概念不放。教师可以在挖掘作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上下功夫,通过分组朗读、表演等方式来展现这首童谣对幼儿的存在性意义。

还有教材对美国作家洛贝尔的《圣诞节前夜》设置了如下教学方案:〔7〕

目标: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间真挚的友情。

2.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帮助。

准备:

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过程:

1.青蛙和癞蛤蟆真要好。

(1)请幼儿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2)教师:生日那天,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它担心什么?

(3)请幼儿再次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4)教师: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它想去干什么?

(5)教师: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只钟?

(6)教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2.学学青蛙和癞蛤蟆的对话。

(1)教师出示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应该怎样表现?

(2)教师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癞蛤蟆”,表现癞蛤蟆连珠炮似的发问过程,引导幼儿体验焦急、关切的心情。

(3)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演青蛙,学学它们的对话。

3.有朋友真好。

(1)教师:癞蛤蟆看到好朋友没来,十分担心。原来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才迟到的。它俩互相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2)教师:有好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

(3)教师: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建议:

1.生日那天,癞蛤蟆不见朋友前来,心中涌现出一连串可怕的遐想,它准备去救助青蛙。作者对癞蛤蟆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动作的描写十分细腻,真切地传达了它们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质朴但具有感染力。

2.该活动可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从而影响幼儿的交往行为。

该方案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在教学中尝试用变换问题的方式让幼儿倾听文本,而且问题的设计注重引导幼儿体验文本中“不在场”的一面。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师用玩具和指偶表演的方式让幼儿学习作品主人公的对话。幼儿表演的过程就是进入文本的过程,感受语言的过程就是体验爱和友谊的过程。这样的方法饶有趣味,引人入胜。上述方案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存在论思想,可资借鉴。但可能是摆脱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子,在教材中这个故事已被改名为《有朋友真好》,而且在方案设计中时常过分强调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可以说,该活动方案仍然存在继续探索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7.

〔2〕黄云生.文学,在人之初〔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5,儿童文学专刊.

〔3〕郑荔.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18.

〔4〕〔5〕王尚文,徐珞翰.从主体间性看文学教育:兼谈

《新语文读本》小学卷的编写〔M〕//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中国儿童文化第一辑.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88-89.

〔6〕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委员会.幼儿园课程指导手册:语言〔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3:216-217.

〔7〕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9.

Preschool Literature Education: from Theory of Knowledge to Theory of Being

Dong Wenming

(Hangzhou College of Preschool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作者:董文明

幼儿文学教育论文 篇3:

幼儿文学教育的新理念探讨

摘 要:幼儿的文学教育应该借鉴一些文学创作的新理念,加强文学和教育的相互融合。主要阐述了幼儿文学教育的新理念,包括幼儿文学的教育坚持人性化的目标、增强幼儿文学教育的互动性、加强幼儿文学教育的整合性以及加强幼儿文学教育学法的研究。

关键词:幼儿文学;教育;新理念

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抓好幼儿文学教育也成了教育部门研究的重点,目前很多人对于幼儿文学教育还比较模糊,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主要讲述的就是新理念的幼儿文学教育。

一、幼儿文学的教育坚持人性化的目标

幼儿的文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教育,以往的幼儿教学大多注重的是语言形式方面的教育,忽视了语言的灵魂。在幼儿时期就应该让幼儿明白语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明白什么是人性化的语言,我们的心灵可以通过语言变得更加纯净,并且通过语言表达敞开心扉。幼儿的文学教育就是将语言和心灵巧妙地结合。幼儿的文学作品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这些作品追求的是纯净的精神世界,在作品中真实地展现世界上的人和物,并且能够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感受幼儿纯洁的内心世界,同时教给幼儿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幼儿文学最深入人心的就是人性化的语言,成人在阅读幼儿文学时也应该和幼儿一起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文学教育人性化的目标。幼儿文学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会马上看到效果,应该追求的是对幼儿成长长远的影响。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这种影响可能会深入幼儿的内心。幼儿文学教育既要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也要保护好这种兴趣。幼儿可以根据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以及生活的真谛,这种思想的形成会一直伴随着幼儿的一生。幼儿的文学教育一般都是家长或者教师把文学作品讲给幼儿听,成人的讲解过程也直接会影响幼儿的感悟。幼儿文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借鉴幼儿文学的作品,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并且把幼儿文学教育当成是一次愉快的旅程。

二、增强幼儿文学教育的互动性

以往的幼儿文学教育注重的是文本中心论,教师或者家长决定了文本输出的意义,幼儿只是负责接收这种信息,这种教育模式,让幼儿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以文字的形式感悟文学作品,并没有加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而且大部分的幼儿文学教育都是通过成人阅读传递给幼儿,这就导致了教师对阅读本质的误解。目前,有部分幼儿文学作品以图画的方式展示给幼儿,这就大大增加了幼儿对阅读的参与性。阅读的过程是幼儿对图片的理解,这一过程在幼儿文学教育中非常重要。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也是成人和幼儿沟通的过程,幼儿看图成人看文字,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看到的图片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再加上成人从旁叙述,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幼儿文学作品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成人和幼儿的思想角度不同,面对同一个故事,会有截然不同的感悟,这也促进了幼儿和家长或者教师之间感情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也能够获取多方面的感悟,形成一种互动式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也会使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精华。同时,在幼儿阅读出现障碍时成人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幼儿与成人之间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

三、加强幼儿文学教育的整合性

对幼儿的文学教育应该加强对文学内容的整合性。幼儿通过文学作品逐步开始了解世界,幼儿的文学作品包罗万象,包含了各种信息。随着幼儿文学作品的不断更新,幼儿文学的题材多种多样,任何题材都可以通过幼儿文学展示出来,同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话题不同的作家也会有不同的感悟,这些内容都会通过幼儿文学教育传递到幼儿身上,充实了幼儿教育各个方面的课程。对于幼儿文学教育,教师或者家长可以将所有内容整合在一起,首先设定好一个主题,然后根据设定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构建一个系统连贯的课程内容。这就避免了幼儿阅读思维的局限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四、加强幼儿文学教育学法的研究

以往的幼儿文学教育最注重的是教法的研究,但是它的前提是幼儿的读写能力并不是自己生成的而是由成人教会的。后来随着读者反应理论以及读写萌发理论不断盛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逆转。教师更加注重的应该是幼儿的表达和阅读的能力,不再是一味地教,而是通过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自然而然带动起读和写的能力。幼儿通过自主学习和阅读在文学作品中创造自己的语言,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能更好地激发幼儿读和写的能力。读者反应理论以及读写萌发理论为幼儿文学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幼儿的文学教育应该加强对幼儿阅读发展的研究。传统的幼儿文学教育在选择文学作品时通常采用年龄段进行划分,依据的是幼儿认知发展的理论,但是這并不代表幼儿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而幼儿文学教育的新理念注重学法的研究,注重以幼儿作为教育的主体,加强对幼儿阅读反应以及阅读发展的研究。

总之,幼儿文学能够引导幼儿认识世界,幼儿文学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幼儿文学教育有利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幼儿的文学教育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丽玲.文学魅力的展现: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02).

[2]肖育林.试论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9).

[3]许央儿.幽默文学作品对幼儿人格培养的影响[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2(06).

[4]陈英.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爱劳动者、爱劳动”的情感初探[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05).

编辑 董慧红

作者:王爽

上一篇:信息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智商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