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复习纲要

2024-04-20

幼儿文学复习纲要(共6篇)

篇1:幼儿文学复习纲要

汉魏六朝文学复习纲要

一、文学常识:

1、秦文学值得后人称道的有两部作品:《吕氏春秋》和《谏逐客书》。《吕氏春秋》是秦统一以前,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共二十余万字。《谏逐客书》是秦相李斯的代表作,是谏劝秦王取消错误的逐客令而要有气量容纳人才的一篇上书。颇有战国纵横说辞之风。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这是一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文。前人曾追认它“是骈体初祖”(李兆洛《骈体文钞》)。

2、西汉政论文代表作家是贾谊、晁错。贾谊代表作:《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代表作《论贵粟疏》。东汉政论散文代表作家王充,《论衡》是其代表作,体现了“疾虚妄”的创作宗旨。与王充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的是王符和仲长统。

3、西汉史传散文的代表作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目的进行《史记》的创作。东汉史传散文的代表作是班固的《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武传》。

4、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骚体赋如贾谊《鵩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汉代散体大赋是由隐语和战国散文演变而成的,多采用主客问答体形式,句式灵活,韵散相间。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和张衡(四大家代表作)。张衡既是散体大赋代表作家,也是东汉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归田赋》,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

5、汉代诗歌可分为民歌和文人诗歌,民歌以汉乐府诗最重要,文人诗歌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采收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是《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编。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汉乐府诗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此诗又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梁代徐陵的《玉台新咏》。

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质木无文”。标志着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作品是张衡《同声歌》和秦嘉《赠妇诗》。《古诗十九首》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都是抒情诗,艺术性很高,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萧统所编的《文选》(或称《昭明文选》)。

6、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线索:建安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次大丰收,其代表人物有“三曹”、“建安七子”和蔡琰。正始诗歌,其代表人物有“竹林七贤”,而真正代表正始诗歌成就的是阮籍、嵇康。太康诗歌,作家众多,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除左思外,成就不太高。永嘉诗坛,代表人物有刘琨、郭璞与玄言诗人许询、孙绰等。晋宋之际,陶渊明是成就最高的诗人,田园诗之祖。齐、梁永明体诗,代表人物有谢朓、王融、阴铿。梁、陈之际的宫体诗。北朝文学以庾信成就最高,庾信是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曹操诗歌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是建安诗坛的领军人物,他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丕的七言诗《燕歌行》被认为是我国早期七言诗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曹植的诗确如钟嵘《诗品》所说:“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植是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真正代表曹植辞赋艺术成就的是后期巨作《洛神赋》。“七子”之称首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的是建安时期蜚声文坛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七人,建安七子中王粲成就最高,刘勰誉之为“七子之冠冕”,其辞赋代表作是《登楼赋》。蔡琰的五言体《悲愤诗》成就也最高,是其代表作。

正始诗坛“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其中阮籍、嵇康 文学成就最高。阮籍诗歌的代表作《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不是一时一地之作,而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1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嵇康的诗歌创作以四言之作成就最高,代表作是《赠秀才入军》十八首。嵇康之文长于论著,极富政治色彩,风格峻切豪壮。《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其散文代表作。

西晋太康年间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比肩文坛,蔚为兴盛。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左思的《咏史》诗,喊出了寒士的不平,在当时独树一帜,被称为咏史诗的“变体”。郭璞的《游仙诗》借游仙写其坎壈之怀,文采富艳。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刘琨的诗歌抒写国破家亡之痛,英雄末路之悲,慷慨激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扶风诗》是其代表作。以王羲之、孙绰、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人,作品哲理性强,缺少诗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成就最高的诗人,他以平淡自然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描写田园景物,歌咏生产劳动,抒发真切的生活感受,被后人称为中国田园诗之祖。但陶渊明并非全然的静穆,他的《咏荆轲》《读山海经》被鲁迅称作“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7、南朝文学: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以山水为主,开山水诗一派。刘勰说他:“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词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对于自然山水的刻画可谓精妙,但有佳句而无名篇。如“芰荷叠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如《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等。

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鲍照代表作是《拟行路难》18首和《拟古》八首。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鲍照是南朝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七言诗的诗人,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鲍照的辞赋《芜城赋》(骈俪化),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

齐梁时期,随着声律说的兴起,诗体发生了重大变化 “永明体”(新体诗)的出现。代表人物是谢朓、沈约、周颙和王融等。谢朓山水诗的艺术成就较高,诗风 “清新流丽”,富有意境美,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复春洲,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表现出诗人平静和谐的心境。

宫体诗盛行于梁后期和陈,代表作家为梁简文帝父子萧纲、萧绎及徐摛、庾肩吾、徐陵和早期庾信等,陈后主及其侍从文人也可归入此类。宫体诗风格轻靡绮艳。其内容主要以宫廷生活,游戏娱乐为主,描写女性。词采华丽,追求声律对偶,是永明新体的进一步发展。

徐陵编选《玉台新咏》全书收录自汉迄梁诗歌660多首,是《文选》之外,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南北朝时代的诗歌总集,其中包括古代最杰出的叙事长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

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是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籍。《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崇雅而《玉台》趋俗,《文选》不重民歌而《玉台》收录尤多。《古诗十九首》出自《文选》。

8、骈文与骈赋

骈文:孔稚珪《北山移文》是齐代骈文的代表作品。梁代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和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序》

骈赋:江淹《恨赋》和《别赋》。庾信的《哀江南赋》是南北朝骈赋创作的高峰之作。

9、郦道元《水经注》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是北朝时期出现的重要散文著作。

10、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温柔旖旎,精致华美。北朝民歌大气雄浑,呈现刚健之美。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堪称南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新的文学样式——小说,出现了众多作品,是我国小说史上的重要阶段。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两大类,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和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轶事小说”,也称“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葛洪的《西京杂记》和邯郸淳的《笑林》等。

12、魏晋南北朝文论: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现存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论,提出“诗赋欲丽”的文体要求。陆机的《文赋》是我国第一篇文学创作专论,用赋体写成,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文体主张。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门评论五言诗和五言诗人。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是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大部分,最后为《序志》篇,是全书的总序。《文心雕龙》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二、释词

1、七体:汉初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它全篇是散文,辞藻繁复,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时有模拟,亦简称七。七体之名始见于《文选》。

2、乐府:本是上古掌握音乐的行政机关。西汉时设置掌管民间歌乐的音乐机构,时间不会晚于汉武帝时。乐府有采集民间诗歌、组织文人创作及负责演唱等职责。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间和贵族、文人的创作。魏晋之后,人们把汉代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其中的民歌部分即称乐府民歌。两汉乐府民歌今存四十首左右,它们主要保存于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几类之中,是两汉乐府中的精华所在。

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4、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既是建安时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总体风格特点。“风”主要是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主要是指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汉末社会**,生计艰难,这一方面给士人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又一方面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现实,又使他们又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加上诗歌中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故使这一时期的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及蔡琰。

5、“建安七子”:“七子”之称首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的是建安时期蜚声文坛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七人,他们与曹丕、曹植兄弟有密切的文学交往,形成一个文学集团,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兴盛局面。由于“遭乱流离,自伤情多”,他们的诗歌反映了社会**以及个人建功立业的抱负,现实性都很强。其中王粲成就最高,刘勰誉之为“七子之冠冕”。

6、永明体:“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沈约、谢脁等诗人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中,结合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讲究“四声”“八病”等,以规范诗的声韵。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7、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8、玄言诗:玄言诗兴盛于东晋,所谓“玄言诗”,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从西晋末年开始,由于清谈玄理风气的盛行,“因谈余气,流成文体”,诗坛渐为玄言诗所垄断,其代表作家为孙绰、许询等人。玄言诗的特点钟嵘概括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9、宫体诗:宫体诗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以萧纲为首的一批宫廷文人,诗歌创作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诗歌题材单调狭窄,脱离社会生活,伤于轻艳,号为宫体,代表诗人梁简文帝及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故人又称“徐庾体”。

10、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邢劭和魏收的并称。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模仿者。温子升一部分诗风格清婉,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受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邢劭诗文多模仿魏晋和南朝人。魏收所长在史传文。

11、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一大类别。它起源于魏晋时期,繁荣于两晋和南北朝。其主要内容是杂谈神仙鬼怪。其中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的民间故事,如《李寄斩蛇》、《三王墓》等,当然也有不少宣扬佛、道因果报应的内容。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不但保存较为完整,而且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代表了志怪小说的最高水平。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在取材和艺术技巧方面,都对唐传奇、宋笔记小说、宋元体、戏曲及明清小说产生了极大影响。

12、志人小说:志人小说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谓“志人小说”,内容主要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淡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三、问答论述题(仅提供要点,答题时要结合作品分析阐述)

(一)《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上。其创作大都有感而发,不虚情,不矫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自然而然,由此铸就了其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其次,《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其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或用比兴手法,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或融情于景,寓景于情,如《青青河畔草》;或以事传情,如《西北有高楼》,总是自然高超,曲尽其妙。

再次,《古诗十九首》每首语言都浅近自然,务求平淡,如话家常,而又意蕴丰厚,耐人寻味。

(二)分析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

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如《白马篇》,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

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代表作是《赠白马王彪》,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三)论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1)最突出的特色是以叙事为主,善于剪裁和安排情节。汉乐府民歌虽也有一些抒情诗颇具时代特征,但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还是大量的叙事诗。这些诗或描写一个场面,或叙述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在叙事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最成熟的作品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两诗都注意以人物关系构建叙事情节,以人物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注意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2)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东门行》中妻子与丈夫的对话,《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捶床大怒、刘母拊掌而悲等都是其例。

(3)善于运用比兴、拟人、夸张、铺陈和烘托手法。如《白头吟》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比喻女子的爱情纯洁;《陌上桑》以铺陈手法,表现罗敷的美丽等。

(4)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句式上打破《诗经》的四言,以杂言为主,逐渐趋于五言。

(四)试述司马迁生平经历中与写作《史记》有密切关联的事件,试列举简述。

司马迁的一生,据王国维先生《太史公行年考》推断,当是“与武帝相终始”。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有三点与他的写作《史记》有重要关系。

其一,司马迁的家世和家庭。司马迁的先代都是周代的史官,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著有《论六家要旨》,立志修一部史书,并为此做了一定的史料准备,遗命司马迁完成。司马迁的学术思想、事业理想均受到他的家庭环境和他父亲的影响。

其二,青、中年时期的漫游。司马迁二十岁那年开始了漫游生活,广泛地访问遗闻旧事,考察各地社会状况和了解风土人情。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三,遭李陵之祸。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机报答汉朝。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汉武帝。武帝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遭受“腐刑”。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

(五)《史记》和《汉书》异同比较。

1、相同点》:1.史家一以贯之的实录精神。和《史记》一样,《汉书》也是一部带有作者独立见解的实录之书。班固非常推崇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他在《汉书》中能够尊重历史事实,在真实记载汉朝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暴露了统治者的种种罪恶。

2、不同点:(1)在思想上,《汉书》是官修的史书,班固又以儒家道统为指导思想,因而在材料的选择处理上,往往表现出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而《史记》是私人著述,思想不主一家,司马迁能独立思考,富于批判和创造精神。(2)在取材上,《史记》雅俗并收,而《汉书》的取材,除取材于《史记》之外,《汉书》增载了许多历史文献,包括当时的经济制度、社会状况、疆域政区、等有关典章制度,因而《汉书》多带文献性质,更多学术气息。(3)在史传人物方面,《史记》写人物真实与夸张相结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感情强烈,形象突出,文学性强。《汉书》则重在写实,遵照历史写作原则,没有《史记》的激情、夸张,历史性强。

(六)比较《史记》与《汉书》在人物传记写作上的异同?

第一、《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之争时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汉书的精华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天下未定是草莽英雄,多为战将和谋士,极富传奇色彩。《汉书》写的盛世人物则是在四海一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更多的是经师儒生,富有戏剧性。

第二、除《世家》外,《史记》人物传记都是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族兴衰史。而《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通过此,对西汉社会变迁做了多方面的展示。如《张汤传》、《韦贤传》等。

第三、《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的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书》的悲剧人物不多,但李凌和苏武的传记和史记的许多名篇一样,酣畅淋漓,悲剧气氛很浓。

第四、《史记》疏宕往复的笔法,《汉书》则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如对各类生活轶事,《史记》写作时没有固定位置。《汉书》则不同,此类小故事全放在篇末。

总之,《汉书》具有学者之文的特点,叙事简练整饬,详赡严密,雍容典雅,语言简洁规范,辞赡韵远,不像《史记》那么骀荡疏宕,生动鲜明,感情浓烈,气势雄放。

(七)分析《史记》的风格特征。

1、《史记》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时代风气的感染下,司马迁怀抱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他向往奇伟不凡的事物,崇拜英雄。司马迁刻划了一大批品行卓异、具有英雄性格的人。

2、《史记》的悲剧色彩。司马迁总爱淋漓尽致的渲染主人公们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悲哀、怀才不遇,无所归依的痛苦和信而见疑,忠而受谤的愤懑,以寄托自己的生活感受,表现了自己激荡不平的内心世界。

3、《史记》的传奇色彩。《史记》富有传奇色彩。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史记》所写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鲁仲连为人排患解难而无所取,是一位奇士。《留侯世家》中的张良是位传奇人物,圯上老人受兵书等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富有传奇性。

(八)结合作品说明《史记》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1、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史记》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如同是以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有高下之别

2、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司马迁笔下的 人物显露出多方面的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如项羽(分析略),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3、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在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九)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

1、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

2、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

3、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十)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另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

(十一)《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世说》主要记述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特别着重士族人物的玄虚清淡。它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时期的黑暗社会、腐败政治以及统治集团的残暴和荒淫。其内容体现了当时一些真实的社会史实和文学思想,具有史料价值。

(2)《世说》的艺术风格在于: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以短小文字突出事件的中心,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既有典雅辞句,又有生动口语。往往一言一行即表现人物的肖像和精神面貌。

(十二)试述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标志。

所谓“文学自觉”,就是把文学当作与经学、史学、哲学相并列而不是从属的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文学的独特审美功能,抒情言志。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兴盛是与文学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十三)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情、景、事、理的浑融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划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如《饮酒》其五,将人、山川、空气、飞鸟,构筑了一个和谐的世界,物我泯一,这就是韵味。

二是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由于在创作中情绪平和,没有大的感情起伏,因而陶诗中多写田家生活中日常之景之物,令人觉得亲切平和,所以形成质朴无华,不加雕饰的纯净之美。达到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个宁静恬淡、高远舒展的境界。诗歌平淡,然淡而有味,其味隽永,令人心驰神越,想慕千古。总之,陶诗语言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语俗而意雅,平常之景而蕴含深意。

(十四)陶渊明田园诗的主题分析。

1、陶渊明的田园诗写描写了农村在战乱中的饥寒残破和自身生活的困窘:“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归园田居》其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真实地反映了饥寒的苦辛。

2、陶渊明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第一首:“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句,把平凡的农村景物写得富有诗意。

3、陶渊明的田园充满了人际关怀和人伦温暖,把享受亲情友情作为田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归田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亲友不仅分享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乐趣,而且也成为这快乐的来源之一,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成为田园生活的一种象征。

(十五)分析庾信前后期诗文创作的变化。

庾信生活的前期,梁朝统治比较稳定,庾信此一时期是一个典型的宫廷文学侍从,主要创作不出宫廷诗文酒会之中的奉制唱和。前期诗作如《咏舞》、《奉和示内人》等,思想内容轻浅单薄。形式绮艳。

庾信后期生活被强留北地,终老不还,内心是十分悲苦的,这种悲苦不仅在于亡国之哀与羁旅之愁,而且从封建道德角度来看,庾信仕于灭其故国的异族政权的行为,常为后人斥为失节。后期之作常表现“乡关之思”: 感伤时变、魂牵故国,是其“乡关之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寄王琳》。叹恨羁旅、忧嗟身世,是其“乡关之思”的另一重要方面,如《拟咏怀》其七。庾信以北朝的生活背景,娴熟老练的南朝技法,加上个人的身世之叹,开创了绮丽、清新、老成的诗风。

(十六)南北朝乐府民歌在内容和艺术上的差异。

南朝民歌: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包括“吴歌”和“西曲”两大类,是依其产生地区而得名的。

(1)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表现男女之情。内容广泛,角度多样。

(2)南朝民歌格调鲜丽明快,语言上清新流丽和多用双关语。如“莲”通“怜”,“芙蓉”通“夫容”。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南朝民歌艺术水平最高为《西洲曲》,情思缠绵,语言清新明丽。采用“钩句”联接上下,一意贯通而又摇曳多姿。

北朝民歌:北朝民歌是北朝各民族的民间歌曲,多产生于西晋末至北魏初。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的《梁鼓角横吹曲》中。(1)北朝民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有描写北国风光的,如《敕勒川》写尽辽阔广袤的草原风光;有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的,如《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有反映战争及其带来的苦难的,如《陇头歌辞》:“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反映爱情婚姻的民歌,也是快人快语。如“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呼天”,表现出北方民族的粗犷直率。

(3)北朝民歌抒情真率直爽,具有粗犷豪放的风格。语言质朴有力,气盛词质。格调苍劲豪迈,有着雄浑而深远的情思和苍凉慷慨的英雄气,如《敕勒川》和《木兰诗》。(十七)分析左思《咏史》诗在诗体上的创新意义。

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班固的《咏史》诗,直书史实,钟嵘评为“质木无文”(《诗品序》)。曹魏时,王粲、阮瑀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诗》,与左思同时的张协也有《咏史》诗。这些诗一咏写历史事件为主,可以有所寄托。

左思的咏史诗,将咏史与咏自我情怀结合在一起,将咏史变成了咏怀。左思的《咏史》诗表现了愤世嫉俗、蔑视权贵、孤芳自赏、感慨任气的精神,以咏怀为主,杂引史事。清人何焯认为左思的《咏史》诗是变体:“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自摅胸臆,乃又其变。”从咏史诗的发展先后顺序来看,以“隐括本传”者为正体,以“自抒胸臆”者为 “变体”,并不为错,然而左思之“变体”,成就远远超过了前人的正体。具有了诗体革新的意义。(十八)汉大赋的体制特征。

(1)以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均为寓言式人物,一般有序——主体——讽谏三部分组成。(2)运用排比铺陈、夸张渲染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事物。

(3)描绘物象追求时空两个方面的完整,散体赋大都依时间顺序,描绘事物运动的完整过程。散体赋又追求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方式,表现事物的空间状态及空间关系。(4)体制宏伟,篇幅庞大,一般都在千字之上。

(5)散体赋有类型化、公式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题材与表现手法层层相因、递相模仿。(6)散体赋的语言风格,用字造语的怪异重沓,同偏旁字的联绵堆砌,具体名词的连续排列等。(十九)分析《史记》的思想内容。

《史记》的思想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择其要来说,主要有:

一是《史记》进步的历史观。不以贵贱论人,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继承了先秦以来所谓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观点,敢于向传统的“天道”挑战,认为“天道无亲,常于善人”是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临死之前还一再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持严肃批判的态度,说是“岂不谬哉!”

二是《史记》的求实精神。主要表现在:

(1)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如写刘邦也刻画出这位所谓受命于天的人物的极其自私残忍的一面。在《淮阴侯列传》中揭露了刘邦诛杀功臣的罪行,“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死”,揭露出刘邦对开国功臣的刻薄寡恩。

(2)《史记》肯定了人民对暴虐统治的反抗斗争,歌颂了下层社会小人物的品质和才干。如高度评价了陈涉“首发难”的伟大历史意义把农民起义领袖与古圣人汤、武、孔子并提。

其三是大一统的民族观。首创了民族史传:《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及《大宛列传》,打破了“种别域殊”的内外界限,把四周民族纳入华夏大邦,这对于二千年以来我国多民族大一统政治局面的逐步形成与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功甚伟。

其四是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司马迁重视分析经济对社会问题的决定作用,他在《平淮书》、《货殖列传》中集中探讨了诸多经济问题。他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东汉班固圉于儒家之见,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这正说明司马迁不迷信“圣人”,不被传统观念所约束,以“成一家之言”的难能可贵。

四、记诵文学名篇名句。

篇2:幼儿文学复习纲要

题型:

一、填空题(20分)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三、简答题(30分)

四、论述题(20分)

五、阅读分析题(20分)

复习内容:

一、十七年文学1、50年代开展的全国性的三次批判运动

2、双百方针

3、十七年建立一体化、规范化的文学秩序

4、闻捷《天山牧歌》

5、郭小川《望星空》

6、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创作特征

7、杂文邓拓的《燕山夜话》和吴南星的《三家村札记》

8、《茶馆》主题、王利发的形象特征及其典型意义,艺术构思特色

9、《青春之歌》林道静

10、《创业史》梁三老汉

11、《百合花》内涵、叙事特色

12、赵树理《“锻炼锻炼”》

13、非主流文学:《我们夫妇之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红豆》《陶渊明写<挽歌>》

二、文革文学

1、食指《相信未来》

2、样板戏代表作

三、新时期文学

1、北岛、顾城、舒婷诗歌的创作特色

2、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3、北岛《回答》、顾城《远和近.》、舒婷《致橡树》、《双桅船》、海子《面朝大 1

海,春暖花开》、《新娘》

4、巴金《随想录》创作内涵及其创作特色

5、杨绛《干校六记》

6、史铁生《我与地坛》

7、张中行《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

8、贾平凹“商州系列”

9、余秋雨《文化苦旅》

10、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11、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陈奂生的性格特征

12、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13、反思小说的思想内涵张贤亮《绿化树》章永璘

14、谌容《人到中年》

15、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

16、《棋王》王一生

17、韩少功《爸爸爸》

18、汪曾祺《受戒》

19、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春之声》、《蝴蝶》

20、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山上的小屋》

21、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意义及不足

22、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

23、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单位》,池莉《烦恼人生》《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方方《风景》,刘恒《狗日的粮食》

四、九十年代文学

1、余华的《活着》福贵

2、王小波《黄金时代》王二

3、王安忆《长恨歌》王琦瑶

篇3:幼儿文学复习纲要

高三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复习课,因此上好高三复习课就成为高三教师在教学中取胜的关键。实践证明,没有理论指导的复习课是盲目的。可以说,我在提高复习课效率上的成功,得力于“纲要信号图示法”的指导。

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是前苏联学者沙塔洛夫创造的。他认为,通过形象进行思维是人的思维所固有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心理特点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是采用纲要信号图示法。“纲要信号”是指一种直观图表,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用文字、符号或代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记忆和联想能力,从而达到解决学生记忆负担过重问题的目的。政治学科是一门非常注重记忆的学科,而高三阶段的复习需要把高一、高二、高三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进行掌握,其记忆量、记忆难度(高度抽象)是相当大的,而纲要信号图示法恰恰是比较适合政治学科的特点和高三阶段教学的实际的。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教学方法时,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教师详细讲解教学内容中的有关知识。(2)出示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以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3)把小型图表发给每个学生,同时将大型图表贴在教室的墙上,便于学生复习巩固。(4)要求学生课后按教科书内容和图表进行复习。(5)第二次上课,要求学生凭记忆在课堂上画出前一节课上的图表。(6)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按图表回答问题。

我认为“纲要信号”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结构,运用这一理论指导高三复习的难点是教师如何构建各部分知识的结构。我参照考纲,把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结构分为微观结构、中观结构、宏观结构三个层次来进行构建。

1. 微观结构

所谓微观结构,就是概念的结构。概念是知识的细胞,是知识网络的纽结,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所以构建微观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我先把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找出来,然后按照以下要求来进行:(1)划分层次、突出重点。(2)注重概念和其它相关知识的关系。经过认真分析,按照直观性原则构建概念的结构图表。比如复习货币时,我用了这样一个图示:

学生通过这一图示简单明了地理解了货币概念,掌握了货币的本质,并与货币职能联系起来,从而划清了其与商品概念的区别。

2. 中观结构

所谓中观结构,是针对单元知识内部联系的一种结构。它是在概念结构基础上,侧重把握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经过这种构建就形成了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如,我在复习哲学常识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时,我先设问:“我们可以用哪三个基本概念来编织这一课的知识结构呢?”学生立即兴趣大增,纷纷猜测,然后我明确是现象、本质、主观能动性三个概念,接着出示(投影)这样一幅结构图表:

经过分析,我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轻松地把一课的内容进行了梳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觉得既充实又不感觉到累。

3. 宏观结构

它着眼于单元之间,以及不同学科(三个年级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其知识的跨度更大。因而对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更见其效。比如在复习经济常识内容时,我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价值规律”这一专题,设计了如下一幅结构图:

这幅结构图巧妙地把第一课和第五课两课的内容衔接起来,打通了单元之间的隔墙,起到了“拆墙搭桥”的作用,从而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野。

值得说明的是,在运用微观结构、中观结构、宏观结构进行复习时,应与高三阶段的系统复习、重点复习、专题复习的不同阶段相适应和配合。一般地讲,在系统复习阶段,侧重于微观结构,在重点复习阶段,侧重于中观结构,在专题复习阶段,侧重于宏观结构。当然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机动,适当调整,交叉进行。

另外,在运用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示法进行教学时,也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构建结构最好自己做,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广泛收集,借他人之长,择其善而用。(2)应随着高考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和完善。(3)适当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以锻炼他们的能力。(4)加强检测,重视反馈。(5)纲要信号图示法也有不足,必须与精练习题结合起来。

总体来说,纲要信号图示法使我在上好高三政治复习课上受益匪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它使我可以大容量地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学生通过结构图表可以从整体上一览知识各环节的联系,提高授课的效率。(2)用各种方式使学生在多次重复的基础上掌握知识。通过讲解、图示、学生复制,根据结构图回答问题等多种方式,既可以避免简单重复,又可以达到知识重组、加深理解的目的。(3)它有助于学生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协调发展。学生不仅再现教师提供的图表,而且亲自动手构建具有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图表。(4)它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因为在构建知识结构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特色。有时我在课堂上板演时,就形成了共同创造的氛围,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

总之,在上好高三政治复习课上,纲要信号图示法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当然,这一理论也不能解决一切教学问题,今后还须在此基础上,广泛汲取其它教育理论的营养,并进行大胆的实践,不断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使高三的政治复习课上得更好。

摘要:对于高三教师来说, 要想讲一节优秀的复习课是需要花力气的, 因为高三的内容容量大且比较杂乱, 需要教师做精心的整理方可达到教学的目的。而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条基本途径, 所以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效果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成败。为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种教学方法即纲要信号图示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纲要信号图示法,高三政治复习课,微机结构,中观结构,宏观结构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

篇4:幼儿文学复习纲要

【关键词】化学复习 纲要组织策略 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8-02

一、纲要组织策略的概述

(一)纲要组织策略的概念

纲要组织策略是将所有的学习资料进行归纳汇总,整理成纲目要点的策略方式,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改善自己的记忆水平,提高对每个知识点的把握能力。通过纲要组织策略,学生可以回顾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新构建,并且灵活应用。

(二)纲要组织策略具体方法

(1)标题纲要策略。提炼每个章节当中的关键词,将关键词作为标题来列出具体的提纲,展现出本章节内在的逻辑联系;(2)图表纲要策略。通过画图或者列表格的方法,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分析这些知识点当中的关系;(3)网络纲要策略。将不同的知识点通过连线的方式汇总成大的网络,在网络当中不同的线条意味着不同的逻辑联系。在具体应用实践中,每种策略都有特殊之处,对它们的选择也没有明确限制,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多少、范围、难易程度等选择其中某种或多种方法,灵活地使用这些策略。

(三)纲要组织策略在化学复习中运用现状

在笔者对学生的调查数据中,只有43.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复习化学知识的时候,经常将教材认真研读,并且列出详细的提高,方便自己记忆,这也就意味着有多于半数的学生没有用到提纲组织策略;仅有34.4%的学生能够根据每个专题课后的“整理与归纳”来指导自己的化学复习;在问及学生复习的时候,能够弄清楚每个单元内在结构逻辑时,有16.7%的学生认为无法找到逻辑关系。这些调查数据显示,纲要组织策略在化学复习当中的运用不容乐观。

二、纲要组织策略在高中化学复习中的运用思考

(一)开展组织策略训练重要途径

1.传授学生组织策略知识

教师应当向学生传授组织策略具体方法,并且加以实例来充分说明,让学生了解该种方法对化学复习的重要作用。比如在讲述图解法的时候,教师应当这样讲解:图解法是通过线条、箭头等要素来表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直观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传授学生组织策略步骤

在讲解不同组织策略方法的基础之上,要向学生进一步阐述该种方法的使用步骤,主要分为四步:第一,通篇阅读文章,归纳出关键词、关键句来概括不同项目;第二,对不同的项目深入分析,比较并且做好归类;第三,统计下每个类别当中所包含的项目数量,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别之间的联系;第四,将不同类别当中的项目,根据确定好的关系来连接,形成完善的结构网络。

3.传授学生策略使用条件

当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可以通过图表的方式来展现。比如在复习《原子结构》单元的时候,需要涉及到原子、中子等不同的概念,为了能够准确把握这些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构建图表来展现概念。在对比容易相互混肴的物质时候,可以通过列表格的方式比对;比如在比对氯水、液氯、久置氯水这三种物质的不同性质、存在条件、粒子种类等,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来展现。

(二)化学复习中组织策略具体应用

1.事实性知识

在高中化学课当中涉及到的事实性知识主要指的是主族元素、副族元素、化合物等,对这些知识的复习方法主要有归纳法、图解法。事实性知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在复习当中可以将具有某一类特点的物质进行归类总结,比如在对固体物归类的时候,可以以颜色为分类标准。图解法主要是通过构建流程图或者网络图的方式,来对事实性知识进行复习。网络图是由“节点”和“线条”两个部分构成,每个节点代表着不同的知识点,线条则代表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可以将线条归为如下几类:……的一部分,……的类型有……,导致……,类似于……,……的特征是……,是……的证据。

2.理论性知识

理论性知识主要通过归纳法来复习,物质转化是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归纳法可以将不同的转换分为分解反应、吸热反应等不同类别,根据类别不同将其进行分类,并总结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可以采取其它分类方式,即是否发生了电子转移,可以将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两种。具体分类方法视情况而定。

三、结束语

在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纲要组织策略,才能使材料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学生复习更加轻松。目前最长采用的策略方法有归类法、图解法等,学生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特征、范围、复杂程度选择适当的策略方法,提高化学复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爱平,红雨.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组织复习高中生物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6).

作者简介:

篇5:幼儿文学复习资料

1、在中国,作家独立创作童话始于“五四”时期的叶圣陶,他的童话的代表作是 《稻草人》 。

2、按童话的人物形象分,可分为常人体、拟人体和超人体童话。

3、幼儿童话最基本的艺术特征是幻想。

4、知识经验越是缺乏的人,其受的束缚就越小,幻想的空间就越大。

5、广义地说来,凡是故事,都以叙述事件为主。

6、故事在结构上比较重视开端、发展、高潮 和结局等几个环节;情节的重心在发展部分。

7、从表现形式上分,幼儿故事可分为文字故事和图画故事。

8、幼儿生活故事主要是以幼儿为主要人物。

9、幼儿图画故事可分为有文图画故事和无文图画故事。

10、图画故事的可视性特点很适合幼儿感知觉和直觉思维的特点。

11、图画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的主题思想是互相帮助。

复习要点二:

1、第一个对民间童话进行加工整理的作家是贝洛。

2、第一个文人独立创作童话的作家是安徒生。

3、童话“小人国、大人国”出自《格列佛游记》。

4、幼儿童话的艺术幻想比较集中体现在人物、情节和环境 等几个方面。

5、幼儿故事要求故事情节单纯和生动。

6、《兔子为什么变成豁嘴唇》是幼儿动物故事。

7、幼儿故事不允许有大多的议论、环境、心理描写。

8、在我国,上世纪代才开始有不多的幼儿图画故事,郑振铎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9、有文图画故事中的文字要简洁明了。

10、幼儿故事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

复习要点三:

1、幼儿童话继承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某些写法。

2、“知识童话”又称为“科学童话”。

3、幼儿童话常用的手法有夸张、拟人和象征。

4、《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科洛弟。

5、幼儿故事的情节并不是越曲折复杂就越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6、因为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所以幼儿生活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不可以是真人真事。

7、“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是所有故事作品追求的一种艺术效果。

8、图画故事离开了文字还是独立的。

9、图画故事能训练幼儿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能使幼儿从小就对书、对阅读产生兴趣。

10、图画故事的跳跃性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会破坏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

复习要点四:

1、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但幻想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的:

首先要描述夸张、拟人和象征等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

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别描述那些手法是“怎样”体现幻想的内容;

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描述那些“幻想化”的内容对幼儿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误会和巧合是幼儿故事常用的手法,请自选一篇作品为例,具体分析误会和巧合的艺术效果:(1)首先要描述误会和巧合的定义及其作用;

(2)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别描述误会和巧合在作品中的运用(这种运用需要特定的条件);

篇6:宁波电大《幼儿文学》复习重点题

一、填空:

1.幼儿文学是_____________文学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为广大的幼儿服务,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并符合他们______________需求的文学。

2.幼儿文学要能体现两层基本含义: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一般认为,古代印度寓言童话集《_______________》是世界幼儿文学的经典之作,可称得上幼儿文学的鼻祖。5.幼儿文学是以_____________的幼儿为接受对象,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并符合他们___________需求的文学。

6.幼儿的审美方式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___的 特点,__________是幼儿理解文学的主要途径。

7.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话集是《___________》;法国作家夏尔.贝洛的童话集《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幼儿童话的代表。8.世界第一本真正的儿童图画书,被公认为是捷克教育家__________在17世纪创作的《______________》。

9.我国第一本个人搜集整理的儿歌专集《______________》是明代____________搜集改编、创作的。

10.现代幼儿文学先驱__________是我国图画书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他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现代幼儿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童话之一”。11.我国近代诗人__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开了儿童诗的先河。12.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_____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___》“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13.被称为我国儿童戏剧的开拓者是__________,他最早的儿童歌舞剧是《________________》。

14.古希腊是欧洲寓言的发源地,《______________》开创了西方寓言的先河。15.1955年,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园生活的优秀儿童电影是《________________》,片中的主题歌是《________________》。

16.童话的发展经历了 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历史阶段。

17.我国近代诗人__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开了儿童诗的先河。18.被鲁迅先生誉为 “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我国现代文学作家是____________,他创作的我国第一部童话集是《______________》。19.被称为我国儿童戏剧的开拓者是__________,他最早的儿童歌舞剧是《________________》。

20.包蕾是位才华横溢的戏剧作家,他的儿童话剧《___________》情节曲折生动,又有教育意义。

21.阳翰笙根据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连续性漫画所改编的电影是《______________》。

广为流传的儿童歌曲《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题材

2.幼儿童话 3.幼儿散文诗 4.幼儿戏剧 5.情节

6.超人体童话形象 7.幼儿散文

8.格林童话

三、单项选择题:

1.幼儿文学的读者对象是指()的幼儿。

A.0——3岁 B.0——6岁 C.6——12岁 D.0——12岁 2.幼儿读物与幼儿文学的关系是()。A.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的一部分 B.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的一种类型 C.幼儿文学是幼儿读物中的一个类别 D.幼儿文学就是幼儿读物 3.我们把幼儿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有情感的这种现象叫做()。A.自我想像

B.幻想逻辑 C.泛灵观念 D.原始思维 4.幼儿文学的主题要求是()。

A.明确、单

一、浅显

B.积极、明朗、健康

C.明确、健康、乐观

D.积极、深刻、明确 5.幼儿接受和欣赏幼儿文学作品,主要是靠()。A.视觉

B.触觉

C.听觉

D.游戏 6.“五四”时期,成立歌谣征集处,后又成立歌谣研究会,使“儿歌”这一名称沿用至今的大学是()。

A.北京大学

B.燕京大学

C.清华大学

D.南京大学 7.“月亮毛毛,要吃毛桃,/毛桃结子,要吃瓜子;/瓜子剥壳,要吃菱角,/菱角两头尖,屁股翘上天。”这首儿歌属于()。

A.游戏歌 B.连锁调 C.篮曲 D.字头歌 8.童话起源于()。

A.科学幻想故事 B.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C.古典文学作品 D.历史事件

9.我国幼儿戏剧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对此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是()。

A.张天翼 B.乔羽

C.黎锦辉

D.包蕾 10.下面作品中安徒生写的儿童文学作品是()。A.《睡美人》 B.《灰姑娘》 C.《丑小鸭》 D.《青蛙王子》 1.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应当具有()

A.稚拙美 崇高美 形式美 B.稚拙美 纯真美 想像美 C.稚拙美 荒诞美 浅显美 D.稚拙美 纯真美 质朴美 2不属于构成我国古代幼儿文学主体的是()A、神话、传说

B、童谣、谜语

C、民间童话、民间故事

D、侠义小说、曲艺

3.我们把幼儿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有情感的这种现象叫做()。A.自我想像

B.幻想逻辑 C.泛灵观念 D.原始思维

4.幼儿文学的主题要求是()。

A.明确、单

一、浅显

B.积极、明朗、健康

C.明确、健康、乐观

D.积极、深刻、明确 5.幼儿接受和欣赏幼儿文学作品,主要是靠()。A.视觉

B.触觉

C.听觉

D.游戏 6.幼儿用奇特的想像来满足其离奇的想像欲望,这种审美情感称之为()。A.稚拙美

B.荒诞美

C.纯真美

D质朴美. 7.“五四”时期,成立歌谣征集处,后又成立歌谣研究会,使“儿歌”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学者是()。

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

D.黎锦辉 8.“月亮毛毛,要吃毛桃,/毛桃结子,要吃瓜子;/瓜子剥壳,要吃菱角,/菱角两头尖,屁股翘上天。”这首儿歌属于()。

A.游戏歌 B.连锁调 C.篮曲 D.字头歌 9.幼儿读物是适宜幼儿听赏的()

A.各种书籍 B.神话传说 C.民间故事 D.幼儿童话

10.我国幼儿戏剧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对此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是()。

A.黎锦辉、B.包蕾

C.张天翼

D.乔羽

11.下面童话故事中选自《格林童话集》的作品是()。A.《海的女儿》 B.《木偶奇遇记》 C.《丑小鸭》 D.《青蛙王子》 12.下面属于幼儿戏剧的特征之一是()A.深刻的社会内容 B.曲折的故事情节 C.富有情趣的戏剧冲突 D.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

四、简答题:

1.简述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

2.幼儿文学创作中对语言有哪些基本要求? 3.儿歌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4.幼儿教师或小学教师应该如何赏析儿童影视作品? 1.简述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3.谈谈幼儿童话的分类。4.幼儿戏剧主要有哪些特征?

五、作品赏析题:

1.认真阅读下面幼儿散文《项链》,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幼儿散文特征的理解。

项 链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小娃娃嘻嘻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串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自已的胸前。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串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的胸前。

2.认真阅读《春天是这样来的》这首幼儿诗,结合作品实例,说说它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要求引用作品中的诗句充实分析的内容)

春天是这样来的 叮咚叮咚

小溪试了试清脆的嗓子,啊,春天是唱者歌来的!

忽啦忽啦,柳枝弯弯柔软的腰,啊,春天是跳着舞来的!

哔剥哔剥

春笋在泥土里快乐的拔节,啊,春天是放着鞭炮来的。

六、作品改写题:

认真阅读下面的幼儿散文《小太阳》,把此文改写成一个儿童故事,要求有完整的情节,有描写,有对话,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字数不少于400。

小 太 阳

姥姥病刚好,我陪姥姥晒太阳,太阳暖洋洋。我给姥姥变魔术,一变变出个小橘子,圆圆的橘子红通通,就像小太阳。“来,姥姥,姥姥,我剥橘子咱俩吃。您一瓣,我一瓣,您一瓣我一瓣。” 姥姥吃得甜蜜蜜,甜到心里暖洋洋。橘子吃完了,我说: “小太阳变没啦!”

上一篇:关于消防安全的诗歌下一篇:德意志启蒙哲学背景下的阐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