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通信工程论文

2022-04-16

摘要:根据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为探索特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对通信工程专业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考试方式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实践表明,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十分有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独立学院通信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立学院通信工程论文 篇1:

独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进入大众化阶段,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已是诸多独立学院办学目标所达成的共识。通信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工科专业,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该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构成了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两者相辅相成紧密配合,各自在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可借鉴a的方法和经验比较多,可参考其他同类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授课教案a等,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提高理论教学质量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应用型通信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计划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各院校受师资、资金、校外实践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及教学效果会相差较大。因此,研究如何设计独立学院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该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根据区域经济和学校发展定位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该学院的企业背景是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原天津电子仪表局),通信工程专业是学院重要的工科专业,通过校企结合的有效途径,培养该专业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通信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综合素养,能从事生产一线的通信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工程设计与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的现场工程师;其次要适应生源现状。独立学院招收的是本三学生,与国办高等院校的生源相比,无论是在认知程度、综合素质,还是在知识结构、耐力持久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三是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由简单到全面、由框架到内容,从手段上,采取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办法来实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四是要以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核心,在保证够用的理论基础上,培养出适应性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展示独立学院特色教育培养的成果[2]。

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根据通信工程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首先制定出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再系统、科学、周密地规划和设计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要紧紧围绕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学院每年要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完善,以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社会需要,跟上技术发展潮流。我院的做法是利用每年暑期教学工作会议的机会,每个专业从相关企业聘请三位从事该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两位设有同类专业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母体校的专业负责人,加上从事该专业的教师组成四方座谈组,专门讨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框架,同时确定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提纲。这种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方法也正是我院的特色所在[3]。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总结建校以来的办学经验,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调访,参考近几年的文献研究成果,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重新整合我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把实践教学分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管理四个组成部分,明确了各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

3.建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图1的框架结构,合理调整该专业实验项目,精选经典内容,补充近、现代知识,把该专业的能力概括为科学实验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并把这些能力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块中,总体分为实验与上机操作、综合设计实践、现场实习实训、职业技能认证、科技创新、毕业设计六个模块,并且采用四年学习期间实践训练不断线的思路,初步构建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三、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欲达到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预期培养效果,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每个环节都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明确的培养目标。

1.软硬件结合,加强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基础性实验相对容易,通过该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确保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可以激励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如示波器、信号源、直流电源、功率计、频谱分析仪等。专业课程的实验要采用仿真软件和实验箱相结合,通过仿真能达到锻炼学生使用仿真软件的能力。学生设计了系统,在理论上验证方案的正确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综合设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过多地使用软件仿真,对学生的感性刺激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适当增加一些综合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单元电路、模仿设计功能模块的能力。虽然设计性实验比验证性实验增加了难度,但也增加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4]。

2.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环节包括选题、任务书下达、设计辅导、撰写设计说明书及成绩评定。目前本专业主要安排了电子技术、C语言、单片机、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子产品设计与组装,训练了产品设计方法步骤,提高了组装与调试工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提升。

3.校内专业综合实训。在校内实训基地开设专项实践周,加强某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实践,不论是实习的时间计划还是实践教学内容都能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对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训,使学生分阶段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技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良好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目前该专业开设了金工实习、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电子产品设计、光纤工程等实践周。

4.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践基地。实践教学体系的社会实践性,决定了社会必然是学校实践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场所,因此,建立良好的校企“双赢”合作机制,是构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校外实践基地运行主要采取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产或毕业实习过程中,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了解本专业所从事工作的内容以及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通信工程专业先后与天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原712厂)的移动部、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原754厂)的光纤通信部、天津广播器材厂(原764厂)的产品调试部门、天津智博通信工程公司及网通公司等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这些单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技术骨干为学生讲座、指导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这些单位参观和顶岗实习,提供职业素质训练的机会,增强了工程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有两位项目参与人就是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该项目的特色之二就是“校企合作,共建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5]。

5.积极推广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为了给学生就业提供佐证材料,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通信工程专业与天津职业技能鉴定第15所合作进行了电子产品专用设备调试认证,与中兴通讯合作进行了NC认证培训,合格率逐年上升。

6.课外科技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电子信息类的科技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一些相关知名企业或公司设立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我院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建设了科技创新实验室,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面向高年级成绩优秀、课外科技活动兴趣浓厚的学生,倡导开展科研立项,给“拔尖”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给学生建立了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平台[6]。

7.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毕业前期实习,系统、全面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初步专业研究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考核的重要方式。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确定设计内容,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方向,经过沟通确定具体设计题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考评准则。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毕业设计:(1)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设计选题要符合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要求,加强过程管理与指导,切实提高毕业设计内涵质量;(2)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将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来帮助教师参加辅导毕业设计;(3)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利用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由企业工程师担任辅导毕业设计的导师。为了对毕业设计质量有效把控,无论哪种辅导方式,毕业答辩都要回到学校内统一进行[7]。

四、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从实施实践教学体系以来,教学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受用人单位欢迎程度逐年提高。

1.综合动手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该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参加科技活动和竞赛的人数不断增多,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建校以来各类电子大赛获奖人员统计为:2005级至2007级无人获奖,2008级1人,2009级4人,2010级8人获奖。

2.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评价逐步提高。随着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毕业生慢慢被用人单位所接受,学院的知名度逐年上升,就业率逐渐提高。用人单位招聘工作由以前的学院主动出面请进来,到现在主动找上门来招聘学生,而且进校招聘的单位逐年增多。

另外,学生取得资格证书的人数逐年增加,普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考研深造和出国留学的人数也在明显增多,说明了实践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该专业学生的整体教学水平。

五、结 语

建立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各环节,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要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调研、规划和完善,使该体系在培养通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胡永祥,杨伟丰,蒋鸿,刘丰年.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25

(3):105-108.

[2] 江苏,王隽,林晓勇,等.独立学院通信专业特色实践

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2010,(10):37.

[3] 黄操,常岐海.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思考[J].信

息通信,2013,(3):173-174.

[4] 黄飞江,刘光灿,陈威兵.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实

践教学研究——以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6-8.

[5] 李会雅,薛文玲,王竹毅.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的构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2):

48-49.

[6] 陈建军,韩庆文,蒋阳.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

[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4):110-113.

[7] 蒋霞,周保平,白铁成.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80-81.

作者:彭利标 马严 官学斌

独立学院通信工程论文 篇2:

独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根据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为探索特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对通信工程专业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考试方式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实践表明,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十分有益。

关键词:独立学院 通信专业 教学改革

在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如何区别于学术型本科院校及技能型高职高专院校,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独立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1]。我院通信专业自开办以来,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大力探索特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成绩。

1、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各专业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参照国际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标准[2],大胆借鉴和汲取国内外同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经验,我们构建了符合学院实际、特色鲜明的基于“平台+模块”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模块是指专业能力模块,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学习,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

通识教育平台主要包括传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学科基础平台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电子及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平台主要包括通信专业基础及专业必修课程,专业能力培养模块是为适应市场和就业的需求,在学习和掌握通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于通信领域某一专业能力的培养,目前我院通信专业有射频技术和通信网络两个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教学方式改革

2.1 理论与实验合一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我们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电子线路CAD及仿真、C语言程序设计、EDA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验合一教学方式,即学生在实验室上课,主讲教师同时负责理论与实验教学,在同一课堂上主讲教师讲完某个理论知识点后,学生马上动手做相关实验,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改善了教学效果。

2.2 课件与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采用电子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不断走上新的台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结合教学内容,利用PPT、MATLAB、FLASH等多种软件代替了原来大量的板书,将图、文、声、像等媒体表现方式有机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使教师可以集中精力传授教学内容。因为电子教案在课前已经放到教学辅助网站上,学生可以下载打印,所以节省了学生大量的记笔记的时间,课前可以根据教案复习,在课堂上可以专心听讲,提高听课效率。同时,我们认为,电子教案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是教学手段的一个必要的补充,所以我们也没有完全抛弃黑板,教师有时可以在黑板上完成一些公式和例题的推导,在这些方面黑板教学有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促进教和学之间的交流。

3、教学模式改革

数字信号处理与现代通信原理两门课程实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尤其是现代通信原理的教学模式改变很大:先对主要通信技术的知识结构进行简单讲解,然后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应的练习及验证性实验,并提交自学总结;最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主要通信技术的详细讲解,完成综合性系统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批改学生作业、答疑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平时和学生的交流来看,有目的要求地强迫学生预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4、考试方式改革

在考试方法改革中,主要思想是转变应试学习为研究性学习,转变注重考试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转变计算能力为知识应用能力,并有利于优秀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发挥[3]。目前,高频电子线路、现代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等工程应用很强的课程,均采用半开卷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侧重学生综合能力及分析能力,淡化计算技巧,强调原理、概念与方法,即允许学生带一张A4纸进考场,学生可以在A4纸上归纳总结所有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实行半开卷考试,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归纳课程核心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生从应试学习模式转为素质培养模式。

5、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为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方式,通信电路实验室首先拿了一个实验进行开放完成的试点,通过收集学生意见及总结,目前,“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 、“现代通信原理”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等课程实验均采用开放式教学[4],以学生预习﹑自选时间和自主做实验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为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实验指导书,并且将示波器等重点仪器的使用方法印成卡片,每个实验位置放一份。学生做好预习才能准许进实验室,老师不讲解只辅导答疑和检查结果,学生基本都能完成实验内容。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促进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开放性实验时间内,如果有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则可以充分利用开放实验时间对相关课外内容进行学习,例如电子制作或进行其它科研项目等。通过推出一系列的实验自主学习模式后,近年来,我们通信专业学生在全国和广西区大学生电子制作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

6、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通信专业这几年来的教学改革与探索,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提高了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各种特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并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通信专业应用服务型人才。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9C099)

参考文献:

[1]陈小虎, 刘化君, 曲华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5):58— 60.

[2]康华光. 国际电气工程本科课程设置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2005电工电子首届论坛, 2005.11.

[3]张长森, 吴君, 李庚.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J].新西部, 2007, (2):172—174.

[4]余厚全, 吴凌云, 陈永军.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6): 102—104.

作者:李和 莫金旺

独立学院通信工程论文 篇3:

独立学院发展中之“三T”战略

摘要: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发展,也是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独立学院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及面临的机遇分析,提出了“三T”发展战略思路,即突破母体框架、突出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特色;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卢健(1973-),女,湖南武陵人,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改课题“独立学院特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FRJG1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2011年高考招生大战的尘埃落定之后,一个词汇频频映入大家眼帘——“零投档”。部分省份“二本”、“三本”院校降分录取仍然招不满学生,甚至有些学校遭遇无考生填报的尴尬,“生源危机”迫在眉睫。回顾独立学院,当初因为是大学和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办学,有母体学校的光环笼罩着,招生时曾经门庭若市,倍受社会追捧。可近两年,独立学院招生开始遇冷,有些学校甚至门可罗雀,让人不禁想起一年前原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的:“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特别是随着18岁到22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1]有专家也指出,如果仅仅是个别年份出现生源下降,可以归因为适龄人口数量的下降,但是,如果一些高校连续多年遭遇生源不足,则就要从更深层次去分析原因。

一、发展中不可承受之困境

1.生源危机

20世界90年代末,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以下,这意味着受教育人数也会随之减少。从2006年起,我国在普通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已经出现招生数小于毕业生数的情况,自2009年起,我国大学适龄入学人口逐年下降,由此产生的生源危机对公办高校和独立学院都会引发巨大冲击,而首当其冲的应属独立学院,这是由于现行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决定的。一系列的严峻事实也越来越清楚地凸显出生源不足的问题。据了解,2011年,山东省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档结束后,437所文科院校、530所理科院校生源不满,几十所院校无考生问津;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后,仍有文科43所、理科25所院校计划出现录取控制线上考生“零投档”情况。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省份:北京市二本经过一次补录之后仍剩余469个计划,多所高校未完成高招名额,因此向二本线下20分以上的未录取考生重新征集志愿;江西省二本文理221所院校降分录取,降分幅度达20分的文史类院校有22所,其中4所省内民办高校降分超过20分。[2]

当然,除了适龄人口下降这个显性因素之外,部分学校遭遇生源不足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对大学的选择更加务实,许多考生选择层次上移,更加看重名牌大学和理想专业;其次,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更加倾向于将子女送往国外留学;另外,近两年高校招生全面迎来“90后”,这代人在价值观念、人生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喜欢标新立异,不少青年主动放弃高考与升学,走向了其他的成长之路……而这些深层次的因素对独立学院的冲击相当强烈,独立学院的发展正面临生源数量的减少与生存空间的挤压。同时,独立学院已经从享受母体学校一致的学历文凭到颁发独立学院学历证书,母体学校的品牌优势逐渐丧失,学生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2.师资薄弱

现有师资队伍比较薄弱是许多独立学院发展之瓶颈所在。独立学院创办之初,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在生源快速扩招的时候,往往大量引进公办高校中离退休教师和母体学校兼职教师,却很少花精力和经费去培养自有专任教师,使得教师队伍中专职和兼职教师比例失调,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随着教育部26号令的出台,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工作方案》的要求,独立学院已经进入一个以达标建设、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截止到2013年4月,独立学院要么回归母体学校,要么转成民办,要么退出办学领域。在生存与消亡的关键时候,许多独立学院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开始大量引进专职教师,然而由于独立学院教师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学校办学历史短、社会地位和办学声誉相对不高,因此难以引进高水平师资,吸收的多为直接毕业于学院、没有实践经历的年轻教师,使得师资队伍中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教育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明显偏小。此外,从母体学校引进的师资大多以教学型为主,缺乏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所需的既有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同时,由于人事制度、经济待遇等的束缚,不能从企业和社会引进高水平的双师。

3.专业趋同

首先,就专业设置而言,独立学院专业的趋同现象十分突出。据统计,在某省31所独立学院中,工商管理、工程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环境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有超过10所院校同时开设;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该省独立学院中开设最多的3个专业,分别有29、28、24所院校。其次,由于独立学院都是依附于一所公立大学举办的,母体学校的专业优势往往就成了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基础。因此,除了各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之外,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专业雷同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在某省17所省属高校举办的20所独立学院中,专业与母体学校的雷同率超过96%,有13所独立学院的专业开设与母体学校完全一样。[3]这样的盲目跟风与雷同,如何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形成独有的办学优势?又如何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二、发展中不可错失之机遇

1.政策

2005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方案》。2006年,为验证并修改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教育部启动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评估试点,在浙江、吉林和重庆选择了3所独立学院进行了测试。虽然国家针对独立学院办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出台,使得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但现有的方案中明确了评估的宗旨,即“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二是有利于不断改善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三是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的管理。评估内容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着力体现“六个独立”要求,即“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文凭”、“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和“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二是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即明确独立学院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并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三是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

可见,从宏观政策层面看,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态度是十分明确的,“积极支持、规范管理”的指导思想为独立学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教育部认为独立学院办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工作的重心主要是要求独立学院规范办学体制,保障培养质量。既然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独立学院完全可以在政策指导之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注入活力。

2.形势

随着当代科技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知识与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不仅国家政策提出了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渴望,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随着湖南省工业化、城市化目标的确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独立学院作为地方和区域培养人才、知识创新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基地,获得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以公办高校为母体,创办独立学院这种办学模式,既能利用母体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又能吸引民间资金,并能采用民营机制,可以实现减少办学成本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双赢。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发展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它为社会力量介入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矛盾的有效途径。[4]

3.机制

办学机制灵活自主是独立学院办学最大的优势。一方面,与普通公办学校相比较,独立学院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实现公办高校名牌效应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独立学院管理机构精简,容易集中办学资源来强化办学特色;独立学院具备专业优势,所设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适应度高;独立学院教师岗位聘任机制灵活,有利于建立不合格教师的淘汰退出机制。另一方面,与一般民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是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起点较高;在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母体高校的品牌效应,吸收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共享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都有利于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发展中不可或缺之“三T”

“三T”具体而言就是突破、特色、提高,三个词的声母均为“T”,在此简称为“三T”。虽然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遭遇到严峻的现实困境,但如果在今后的建设中能把握机遇,高屋建瓴寻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本着“突破母体框架、突出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思路,就能在未来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1.突破

独立学院现今发展阶段最需要突破的应该是母体高校的办学框架。纵观现在一些独立学院,由于前几年报考人数火爆,在办学规模上,更注重外延发展,一味追求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却很少考虑与母体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调度;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风,求全求多,有的完全是母体高校的复制;在办学定位上,缺乏科学研究与思考,参照母体高校,追求综合性和科研型大学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上,照搬母体高校的模式,鲜有根据自身生源情况的量身打造;在课程选择和教材选用上,与母体高校完全一致,没有体现出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教学方法上,因为教师多为母体高校和企业的外聘人员,疏于对“三本生”的了解,因材施教尚未形成。客观而言,在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科研经费等因素上,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有着一定的差距,有些甚至差距较大,如果完全照搬母体学校的办学思路,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方法、课程选择、教材选用等方面一视同仁,一方面学生在校学习会出现“消化不良”,另一方面学生将来毕业也会处于劣势,如此下去,只会让自身的发展走进死胡同。

因此,突破母体高校的办学框架势在必行。以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为例,在2010年经过多方研究与讨论,先后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其主要原则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强化专业素质,加强实践教学,实施动态管理,以能力为主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有了量身打造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规划,相信将来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2.特色

独立学院在未来两年将逐渐脱离母体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院”。失去了母体高校的光环照应,在越来越激烈的高校办学竞争中,必将面临着优胜劣汰的严酷考验。因此,寻找自身的发展特色,凸显自身的办学优势是生存下来的唯一出路。荷兰的特文特大学曾经试图走传统大学发展之路,结果办学道路越走越窄,差点办不下去。后来转变办学思路,在校园周边建立科技产业园,支持学生办企业,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它的科技园已经成为荷兰东部和北部经济的重要支撑。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有个建筑学院,在美国大学的建筑学院分专业排名中位列第10名左右。学校经过研究认为,与其加大对建筑学院的投入使其进入前5名,还不如集中力量办好更有优势的学科。于是毅然取消了建筑学院,使得本校优势学科的特色更加突出。同样,独立学院必须寻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和发展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这就需要每一所独立学院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灵活调整专业和学科设置,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造就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差异化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以就业为导向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满足区域发展需要来培养人才。仍然以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为例,学院利用常德德山经济开发区这个平台,与常德市政府联合建立新型工业化研究所,积极让学生投身于区域经济建设实践之中,既满足了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衷。

3.提高

高校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所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立于不败之地。独立学院作为按新机制运行的高等教育机构,维系其生存的是市场。独立学院必须把“以市场为导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利用“母体高校”的办学经验,积极进行办学体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得更为紧密,进而建立起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市场规律的现代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中,要认真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保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能够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师资队伍。可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用人机制灵活的优势,根据专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与其他高校,尤其是与母体高校师资互惠的机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本着“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聘请省内外名师、企事业单位或行业精英担任兼职教授。同时,积极采取校内培训、校外进修、政策吸引等办法,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其次,要积极创新学生成才的理念和工作方法。根据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动力各不相同等实际情况,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基础学习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最后,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随着国家经济及社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独立学院只有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契机,本着“突破、特色、提高”的“三T”发展战略,走差异化办学之路,才能最终实现独立学院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海良.武大校长:大学生数量减少 某些民办高校离破产可能不远[EB/OL].http://www.jmnews.com.cn/c/2010/03/24/08/c_6086278.shtml,2010-

03-24.

[2]赵婀娜,杨丽萍,何蕊.“弱势”高校路在何方[N].人民日报,2011-08-05.

[3]袁新文.独立学院应当“独”在哪[N].人民日报,2011-08-05.

[4]周济.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6):68.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卢健

上一篇:语文课堂语感教学论文下一篇:课外活动德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