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后勤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种具有中国特色、极具发展活力的新生产物,它发展的转型升级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从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发展对策3个方面对吉林省独立学院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索其今后的发展之路。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独立学院后勤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独立学院后勤管理论文 篇1:

独立学院后勤管理改革与实践

【摘 要】目前,我们正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因此,由普通本科院校和社会力量合办的独立学院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为了让独立学院更好的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学院的后勤管理是尤为重要的。目前,众多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还是比较落后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了独立学院的发展。所以,如何改进现有管理模式,使其更好的为学院的发展服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独立学院后勤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 后勤管理 改革 实践

普通本科院校和社会力量合办的独立学院是从1999年开始在我国实行的一种新型的、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发展十分迅速,且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不断增加,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这一现象也给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压力,后勤管理体系的相对落后无疑成了影响独立学院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一、现阶段独立学院后勤管理的状况

“三服务、两育人”是独立学院后勤工作的重点,也是保障独立学院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在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张异军突起的同时也迎来了它的发展瓶颈,即相对落后的后勤管理。这是独立院校现阶段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一)现阶段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模式

自我垄断服务方式、托管方式或者托管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是现阶段我过独立学院所采取的主要后勤管理模式。自我垄断服务方式在大体上沿袭了“一户一校办后勤”的旧格局。它是一种由自身的后勤实体进行经营、管理,一切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全部都由学校自己承担和解决的管理模式。托管模式即需要独立学院和后勤服务试题签订相关合同,由学校来确定该学院后勤管理体系需要负责的托管范围、相应的服务标准、需要支付多少管理服务费用等的一种管理模式。托管和自我管理相结合模式是指独立学院的部分后勤服务项目交由该独立学院母体后勤服务实体进行管理,这些项目大都与学生生活十分密切,如水电、餐饮、学院绿化等。

(二)现阶段独立学院后勤管理模式的特点

作为独立学院,无论是办学模式还是运行机制都与公办的普通高校有所区别,这一特殊性也决定了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体系也要与公办的普通高校有所区别,不能对公办高校的后勤管理体系生搬硬套,要充分的团结社会力量,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特色化后勤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独立学院后勤管理模式的特点有一下几点:

1.与社会同行业的交流不够密切、竞争不够充分。因为独立学院大多实行自我垄断的管理模式,与社会的交流比较欠缺,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发展,无法很好的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满足师生多元化的需求。

2.各个竞争主体不够平等。由于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模式竞争不够充分和彻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化竞争的平等性原则,造成了各个竞争主体的不平等。

3.后勤管理在管理观念上和管理方式上存在冲突。现阶段,各个独立学院有两种后勤管理观念:一种是经营性观念,一种是福利性观念。这两种管理观念有诸多相悖之处,一种观念认为后勤管理模式要走经营、盈利路线,而福利性观念则认为后勤管理就是要为师生提供福利,带来服务的。

二、现阶段独立学院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各个独立学院纷纷对学院的后勤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模式,社会化改革是独立学院改革主要趋势。社会化改革这一方向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下面几种模式可以为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社会企业投资与管理模式。即在学校后勤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与社会企业的交流与联系,完善竞争机制,促进各个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保证学院的服务质量。这种模式一改以前“一户一校办后勤”的旧格局,可以使学院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上,促进学院的规模化进程、提升学院的教学和招生能力,提高学院后勤管理服务水准和服务水平。

2.后勤托管式。是指学院利用银行贷款等方式来筹集资金作为后勤设施的建设,然后通过招标法方式将学院后勤建设的项目托管给校外一些专业的、成熟的后勤服务企业来完成,并签订合同以控制项目的服务质量和价格等。这一模式,可以通过各个后勤服务企业的充分竞争,使得学院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来完成更好质量的后勤项目建设,减轻独立学院资金不足的状况。

3.联合模式。即通过高校之间的联合办后勤来达到取长补短的双赢管理模式。如湛江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湛江师范学院三院校按联合办后勤的模式组建了湛江高等学校后勤集团。

4.集团化服务模式。即充分发挥政府的龙头作用,带头建立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和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中心,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

5.契约管理模式。即高校与从其内部分离出来的服务实体签订合约,使学校对后勤工作的管理模式从直接管理变成契约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工作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了给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了更好的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质量以及满足师生日益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和学习需求。所以,后勤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对独立学院的稳定和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独立学院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学院的后勤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和借鉴,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壮大。

參考文献

[1]龚守相,张国安.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新型后勤服务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1,(3):34-36.

[2]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Z].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会务组资料小组,2001:296.

[3]金海忠.突破-瓶颈.我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调查(上)[N].浙江日报,2002-02-21.

[4]徐磊.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之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5,(1).

[5]王新华,程从柱.地方性高校办学定位的理论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5,(5).

作者:张文婧 崔朝霞 袁学文 张志刚

独立学院后勤管理论文 篇2:

吉林省独立学院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种具有中国特色、极具发展活力的新生产物,它发展的转型升级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从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发展对策3个方面对吉林省独立学院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索其今后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型升级;发展策略

吉林省独立学院的发展始于20世纪末,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创造力,是保障吉林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一、吉林省独立学院的历史沿革

吉林省第一批独立学院诞生于2000年,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日益成熟和完善。其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9—2003年)——借助母体高校办学的“依附”期

1999 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打破政府包办教育的格局,鼓励“私有制”力量采用多种形式开办学校。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吉林省借鉴发达省份的经验,开始尝试利用公办院校的品牌优势和富余的教育教学资源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开始了创办“二级学院”(可视为独立学院的前身)的大胆尝试,开启了“名校办民校”“普通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共同发展”的新模式。2000年,长春财经学院、吉林动画学院、长春光华学院、长春科技学院等11所“二级学院”诞生,这标志吉林省独立学院的前身基本形成。

(二)第二阶段(2003—2008年)——增强办学自主性的“独立”期

2003 年 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向独立办学机构过渡之路已经开启;到 2008年,吉林省独立学院已发展至11所,占吉林省高等院校的17.74%。

(三)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规范设置为民办普通高校的“转设”期

为规范独立学院的发展,2008 年 2月,教育部发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简称“26号令”),各地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了向民办普通高校过渡的“转设”期。截至2018年10月,吉林省共有6所独立学院,即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以上独立学院目前均呈良性发展状态。

二、吉林省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吉林省独立学院的发展概况

目前,吉林省共有6所独立学院经过教育部审批,获得办学资格。截至2018年4月,吉林省独立学院在校学生总数为58 298人,校均规模9 716人;共有专任教师3 228人,获硕士学位教师1 900人,获博士学位教师242人;拥有产权的校园用房面积398 731平方米,非产权用房面积1 053 758平方米。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独立学院的基础建设、教学软实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已成为吉林省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颇具规模的教育资源。

总体看来,吉林省独立学院的整体特征十分突出,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办学模式相对统一。吉林省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基本依托母校老牌专业优势,其办学经费来源基本依靠学费收入或合作方资助,人才产出模式基本集中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2)教学管理较为规范。吉林省大多数独立学院均在借鉴母体高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细化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措施,完善了相关机制,并创新建立了符合独立学院管理需求的工作新思路。

(3)办学思路相对统一。独立学院培养的是本科应用型学生,对此,吉林省大多数独立学院基本以母体高校优势专业为基础,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原则,坚持走培养造就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道路;部分独立学院逐步把握市场需求、满足需求导向,开设一些自身特有的优势专业,以求拓宽未来发展的空间。

(二)吉林省独立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独立学院转设过渡期间的历史遗留。按照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截至2013年,吉林省平稳地度过了独立学院的转设期,但整个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表现:

(1)母體高校收取高额管理费。部分母体院校管理费采取定额收取的方式,其他母体高校按比例收取独立学院收入的 12%~14%。

(2)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知度不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合作投资方存在脱离公办后认可度降低的担心。

(3)政府部门存在风险顾虑。政府部门没有做好应对转设期后产生的类似财政支出等诸多风险的想法。

2.人、财、基建等因素的制约发展。(1)经费方面。一是经费来源单一,缺乏政府经费补贴。吉林省6所独立学院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的学费,整体比例均在80%以上。其中,个别独立学院以学费作为经费来源的占比达到了97%,特别是在政府性经费补贴缺失的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发展后劲不足。二是经济负担较重。独立学院受生均经费低、母体学校收费等因素拖拽资金收入,特别是转设民办高校之后,母体高校还要针对独立学院长期以来共享母体学校教学、基建等资源进行收费。三是投资融资困难。由于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过于粗犷,政府在支持性政策的设定上还不够细致,特别是在投资与融资方面,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必须以资产抵押担保的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样一来,独立学院不但要支付银行利息,还要支付提供担保的企业(单位)费用,无疑加重了独立学院的负担和压力。

(2)师资人才方面。推进高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从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师资源结构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调研发现,吉林省半数独立学院的生师比高于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育部对于综合类普通高等院校生师比要求为1∶8),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个别学院校生师比已经达到了2∶8,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研发型带头教师和“双师型”骨干教师严重缺乏[3]。同公办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科研能力十分薄弱,加上发展周期不够、经济基础薄弱,吸纳高素质人才的条件不足。同时,吉林省独立学院 “双师型”骨干教师缺失的现象突出。三是教师流动性大。除了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的部分教师享有事业编制外,其他独立学院教师均没有事业编制,无论在医疗保障、退休养老、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还是自身前途事业发展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严重缺乏工作认同感和归属感。

(3)基础建设方面。独立学院在依托母体学校专业优势吸收大量生源的同时,软硬件设施不配套、资源短缺等问题开始显现,尤其是生师比例过高、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用房短缺等问题最为突出。部分学校为缓解经费压力,盲目扩大学校招生规模,致使教学软硬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陷入人才产出比下滑和生源质量不断走低的恶性循环中,学院发展堪忧。

3.人才培养目标缺失、模式固化。独立学院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应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标准,但大多数独立学院依然沿用母体院校的办学管理模式,忽视了自身的特点,缺乏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培育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吉林省独立学院面前的一个突出性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看,吉林省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固化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相似或雷同;二是管理模式与母体高校雷同,统一要求不同水平和特点的学生,错失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会。

4.政府干预乏力,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1)缺乏服务理念,管理角色存在错位。首先,政府在独立学院的管理过程中存在过度管理行为。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府对独立学院存在多重管辖的现象,行政和业务管理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性质高校,按照民政部的规定要求,其行政方面受民政部门管理,具体包括独立学院的年检和星级评估等。而其作为教育机构,由省教育厅负责业务管理。除此以外,省物价部门对独立学院的收费标准还有管理职能。二是政府对独立学院的管理过于具体。政府对独立学院的管理内容不仅涵盖了管理办法、人事财务制度、党团工会组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连招生简章的发布也要先行备案。

其次,政府的评行验收标准过高,督导检查重次数、不重质量。按照“8号令”“26号令”中关于加强督导检查的要求,独立学院自诞生以来,面临着各类的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为确保自身存活,独立学院勉强维持,这大大滞后了独立学院的发展进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门在这些验收和评估中仅仅扮演 督导者,并没有回归到服务者的身份中来。

(2)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细则标准出台过于宏观,各独立学院取得转办资格后,还依赖于母体学校的专业品牌效应,未能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规划及学生定位培养。同时,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部门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没有强制约束力,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约束独立学院的行为。在法制建设上,当前针对民办学校基本建设要求及有效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出台的标准不完善,各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不够具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效果。

在政策支持上,出台的一些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比较宏观,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激励机制不健全。如,在向民办非营利性高校转变的过程中,转型高校的经营成本往往会大幅上升,资金周转会受到影响,因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未能及时跟进,直接制约了独立学院转型后的发展速度。

四、吉林省独立学院的发展对策

整体来看,当前吉林省独立学院的发展基本处于滞留状态,内在驱力、外部动力严重不足,这将严重制约其未来发展的持续性。而破解独立学院发展瓶颈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政府干预推动和学院自身创新发展两个方面。

(一)强化政府的外部驱力作用

1.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和土地政策。受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和独立学院基建条件、财务能力相对较弱等双重因素的影响,为确保我省独立学院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在制订和落实教育规划及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独立学院的具体情况,在减免税费和土地面积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主要包括:

(1)减免相关过户费用[4]。由省级政府牵头,规划、教育、国土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通过立法完善相关办法细则,尽快落实独立学院过户税费减免或优惠政策,减轻独立学院转设的资金压力。

(2)适当放宽土地政策。首先,要适度地放宽独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的标准,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综合考虑不同办学规模、不同類型与不同区域动态等实际因素,有针对性地修订转设对独立学院校园面积的具体要求。其次,降低民办高等教育用地门槛。省、市级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降低或取消学校教育用房的前期配套费,推进民办学校建设用地按教学用地管理,将独立学院建设用地纳入整体规划,采取行政划拨、土地入股、优惠转让和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给予帮助。

2.强化分类管理。目前,独立学院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地域差异特征明显,为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中央及省级政府要加大在独立学院政策完善过程中的统筹力度,因地施策、差别化规定,杜绝“一刀切”现象,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下放部分相关事权给地方政府,适度地放宽独立学院自主发展的政策空间。各级政府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独立学院分别设置规范要求:

(1)引导部分由母体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回归,直接由当地政府收回,并直接给予财政支持。

(2)存在政府参与举办的独立学院直接转型为地方公办大学。独立学院所属地方政府在干预其从母体高校中独立出来的过程中,必须强调计划性,转办后必须以满足地方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地方政府要在土地、师资、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

(3)加强对转设为民办高校的独立学院办学行为和办学资质的监管和审核。(4)对既不想转设为民办高校又不想回归母体高校的独立学院,在满足“8号文”和“26号令”后,可以作为一种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存在。

3.建立独立的管理机制。目前,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发展差距十分明显,适用同一体制机制,不平衡发展、两极分化现象突出。为完成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各级教育部门要着眼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用好政府干预手段,充分贴合民办高校发展特点,兼顾民办高校人、财、物需求,建立有别于公办教育的发展体系,保障我省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1)落实“放管服”要求。全面放开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释放民办高校发展的内在驱力,发挥市场化竞争优势,在合理框架内,刺激其自我优化,提高民办高校教育质量。

(2)调整优化教育收支结构。加大对独立学院的财政政策支持,适当放开民办院校收费限制,合理降低减免税赋以及其他制约性门槛。

(3)适当放开民办高校评定职称的自主权。按照公办院校职称自主评定资格要求,严格把关民办院校申请标准,避免盲目放权导致的民办教育质量下降。(4)建立评估体系。在现有的高校评估体系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逐步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的评估体系,发挥其对民办高校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确保差异性发展。

(二)强化独立学院发展的内在驱力

1. 找准定位。国家兴办独立学院的宗旨是填补公办院校在高校教育领域的缺失,利用社会资本、采用新机制、形成新模式,以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普通高校当然也应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但是囿于传统办学体制的制约,普通高校转型困难较多。在此情况下,独立学院在借用普通高校优势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应成为人才创新培养的排头兵。因此,独立学院应成为普通院校的合作者和竞争者,以合作促竞争、以竞争求合作,进而实现创新驱动。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独立学院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人、关键在师资。解决好师资问题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5]。要充分认识师资结构的不合理现象,做到追根溯源、抓住本质、科学规划,分梯度、分阶段地引进和培育人才,优化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平衡,特别是要抓紧“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市场化需求,让在校教师走进企业、融入行业,增加从业经历或实践锻炼。要想解决师资不稳定的突出矛盾,还要在激励保障上下功夫,切实完善职称评定机制、福利保障制度等激励机制,营造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强化教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真正让其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

3.注入改革活力。(1)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需求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订单式、嵌入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充分融入企业行业专业课程;加快教学体系改革不断深入,充分开放实验室,加强科研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利用好企业行业实践基地,让人才培养更接地气,更好地适应企业行业的市场需求;深层次推进教考方式的改革,抓好教育实际评估,落实教师深造方式,踏踏实实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提升学生的创新創业能力。当今市场正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准位置,除了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外,努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无疑是最佳的选择。独立学院应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强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等方面的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邹丹,李国杰.辽宁省独立学院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01-15.

[2] 樊哲,钟秉林,赵应生.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

[3] 朱珈毅.吉林省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管理,2013(8):148.

[4] 吴晋,彭华安.独立学院转设执行的政策困境及其出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

[5] 杨正强,何万国,蔡宗模.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现状、困境与出路[J].2017(1):3.

(责任编辑:申寅子)

作者:宇美臻 滕一霖

独立学院后勤管理论文 篇3: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构

[摘要]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构是社会文化背景和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存在着物质文化迟滞、制度文化混乱、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建构过程中倡导因地制宜,构建独立学院校园的文化主体地位;因势利导,构建独立学院校园的文化特色体系;因利乘便,构建独立学院校园的文化品牌标识。

[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园文化 CIS系统 品牌建设

[作者简介]钱晓霞,扬州大学教科院硕士生(江苏扬州 225008)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新机制、新模式下兴办的二级本科院校,近年来蓬勃发展,已渐成燎原之势。但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管理机制都存有不少问题,各校在发展中已感受到优胜劣汰竞争的残酷。在此情况下,独立学院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健康地持续发展,已是办学者不容回避的问题。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院建设的重要一环,办学者已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尝试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构工作。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构问题的提出

教育学家阿什比认为:“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我们知道,校园文化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积淀的产物,独立学院作为近几年来蓬勃兴起的事物,历史文化的积淀根本无从谈起。院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一定程度上是对外在社会变化的反应和折射,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使校园文化深受影响,文化走向困顿、迷惘。当然这与文化、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不清不无关系。

校园文化的上位概念——文化,各时期的各派学者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诠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类定义有几百种。校园文化的内涵由此也出现了多种观点。太原理工大学的史洁等人归纳了我国近20年来的12大类观点。一般而言,狭义的校园文化仅指精神文化,是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校园内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它有三个层次,即外层校园环境文化(也称器物层文化)、中层校园制度文化及内层校园精神文化,它们是由外到里的三层结构的同心圆。本文讨论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构建主要是从广义的校园文化角度出发。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问题的提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文化环境的要求。独立学院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校园是文化和教育发展的产物,其自身既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又是实现教育的一个场所。社会的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带动,而校园正是先进文化的源流之一,因此,校园兼具文化整合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文化角度而言,社会文化在影响其他文化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各类文化的熏陶。现代高等学校已主动拆除与社会分隔的“围墙”,不再脱离社会来办学,学校与社会同生互动,相互影响,紧密结合。学校的作用之一是为学生踏上社会、适应社会做好准备,要使学生社会化,就得借助校园文化这一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则是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撑,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制度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都有赖于文化的作用与服务。在办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独立学院如何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特色、营造自身的文化氛围,使整个学校处于良性的循环之中。美国教育学家伯尔凯和史密斯曾指出: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是以它的文化而著称的。同时,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大学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与校园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那么,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缘何用“建构”一词呢?校园文化包含三个层次,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必须考虑整体的建设,而不是单从物质或制度或精神层面中的哪一个层面着手。事实上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物质文化是前提,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灵魂;没有物质和制度层次的校园文化,是失去基础的校园文化;没有价值追求的校园文化是没有方向和目标的校园文化。因此,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整体上的文化的重构。这种文化的重构必须遵循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符合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特质及其办学定位。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国外学者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我国的校园文化研究热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独立学院的诞生为这一研究领域开设了新的课题,国内不少学者以及办学者都已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贵阳学院为此在2005年设立了校级课题——“新办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研究”。课题组认为:“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的建构是一种突变,会带来一系列的文化冲突,精神文化的重构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制度文化是一种规定文化与形成文化意识的冲突。”江净帆在《论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文中认为:“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面临着独特挑战:文化底子相对薄弱、文化体系相对不完整、文化功能相对不健全。”彭凤飞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探讨》一文中指出:“对校园文化建设普遍重视不够,认识不明确”、“物质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校园文化设施相对滞后”、“有些民办高校无校训校歌,缺乏校园内人人共享的‘学校精神’”、“多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缺乏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品味不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学习风气不浓”。由此可见,各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讨了独立学院及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存在哪些问题?笔者试图从校园文化结构层次的角度来加以剖析。

(一)物质文化的迟滞

处于校园文化浅层的物质文化,也称校园环境文化、器物层文化,主要指的是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如校园环境、图书资料、科研设备、传播媒体、文化设施及校园内开展的群众性的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技实践活动等。一般来说,独立学院的校区都是新校区,各种基础设施基本都是新置的,一定程度上而言,硬件条件还是相对较好的。但是,由于多数学院建校时间较短,加上受场地、地理环境、学校发展战略、经济实力等因素的限制,物质文化建设也显得相对薄弱。首先,整个校园的建设不一定全部完成,不少学院在招生办学的同时,教学楼、宿舍楼等尚在施工中,或者在持续扩建中,这样物质文化建设将会迟滞整体的校园文化建构。各种体育、娱乐场地紧张,学术活动没有场所等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尽如人意。其次,新建的独立学院校园往往在绿化等环境建设中有明显的瘸腿现象。不少学院只有现代化的建筑,而缺乏人文文化的环

境氛围,体现不了学院应有的文化品位,无法表达学院的办学理念与精神,从而失去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作用。

(二)制度文化的混乱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运行的支持和保证系统,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规章制度、校规校纪、文件条例等等,位于整个校园文化的中间层次。目前,相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制度文化的确立和完善是当务之急。不少独立学院在建校之初,由于筹建仓促,在制度方面并未建立相应的体系,很大一部分只是照搬母体高校的制度体系,也有一部分是复制了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而往往这些制度都不适合自身的发展。制度文化的混乱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独立学院的正常发展,更使独立学院的各项建设进程缓慢。独立学院制度文化的混乱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的落后,不少学院依然沿袭了集权管理体制,或者有的学院虽建立了董事会或其他民主制度,却并未能真正落实和运行;员工薪酬考核机制的不合理,使学院的人员流动频繁,无法建立相对稳定的员工文化,高效教师队伍的组建受困,无法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与课堂文化;后勤管理制度不健全,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系列不便,直接影响宿舍文化的形成与完善。

(三)精神文化的缺失

处于深层次的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规划、价值观念、培养目标等,体现的是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等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层次的校园文化不同于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摸不着、看不到的,它弥漫于整个校园空间,体现在校园的各个层面。当前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构建中,精神文化普遍缺失。不少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尚未形成,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间碰撞激烈;学院的功利化发展趋势使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出现偏差,学院建设没有切实可行的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各学院间趋同化现象严重,办学特色无从谈起;学风、校风较差,校训未能体现学院的精神,徒有口号,形同虚设。诚如校园文化的三个结构层次是相互制约、同生互动一样,当前校园文化中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也是环环相扣、层层相制,往往是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综观现状,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文化建构目标。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构的目标

(一)构建独立性的校园文化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形成受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社区文化、大众文化、企业文化(投资方)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母体高校的文化。现在多数独立学院并没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而是简单地复制了母体高校现有的文化。由于没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造成了目前独立学院物质文化建设的迟滞、制度文化建设的混乱。教育部颁布的建设独立学院的8号文件要求它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办学,强调“六个独立”,要突出“优”字,做好“独”字。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些,独立学院首先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确立学院的文化主体地位,辨清其与母体高校的文化关系。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受母体高校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独立学院有其自身的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其母体高校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其培养模式上把握自身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适时而变。只有构建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独立性的校园文化,才能使独立学院的师生消除“边缘化”的感觉,真正产生归属感,发挥主人翁责任感,而独立学院也才能真正做到“独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构建特色性的校园文化

独立学院作为采用新的办学模式的二级学院,是一个独立建制的学校,在构建独立性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应强调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当前精神文化的缺失正是没有特色的主要表现之一。由于各高校的类型不同,自身定位不同,发展目标不同,因而就需要反映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点、办学价值取向,进而形成独特的、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作为独立学院,在继承和发扬母体高校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必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当前。各独立学院间的校园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独立学院要在发展和竞争中求生存,形成办学特色才是长远的发展战略。办学特色是校园文化特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校园文化特色是学校特色的具体反映,是学校特色对外的一个映射,一个外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充实。因此,学院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准确地把握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始终坚持校园文化为学校教育目标服务的宗旨,强调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突出时代主旋律,面向未来,科学合理地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构建品牌性的校园文化

构建独立的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特色化的校园文化则是独立学院生存之保障,而品牌性的校园文化则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最终目标。只有凝炼精神文化、厘清制度文化、完善物质文化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文化是品牌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品牌的产生是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自身文化积淀的结果。品牌作为学校的生命与核心,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而校园文化所产生的正是无形的品牌价值,因而学校品牌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品牌意识的形成和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挖掘学院独特的文化亮点,增强学院独特的文化内涵,深化学院坚实的文化底蕴,打造学院校园文化品牌,在不断积累、传播与创新中,形成具有品牌性的校园文化。

四、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构的思路

(一)因地制宜,构建独立学院校园的文化主体地位

按照教育部“8号文件”的要求,独立学院应做到“六个独立”,因此独立学院在创建之初就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尤其是在独立发展方面无固定模式可以借鉴,这种独立性要求独立学院确立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同时从办学定位角度来看,独立学院应与母体“互补”,但又不能承袭母体的衣钵,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文化内涵和构建方式上也应具有“独立性”。

独立学院一般以新建的校区为主,且大多位于风景优美之处,这就给构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地理环境。独立学院应利用这一优势,了解自身所处办学地区情况、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因地、因俗、因人而宜,构建独特优良的校园文化,而这样一种文化尤其强调其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其构建方式也有其独特性,它既不同于一般大学新校区也不同于合并的大学校区的文化构建。大学新校区可以通过文化移植的方式完成文化构建,合并大学间的校区可以通过文化融合来形成新的校园文化体系;而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断生成的建设过程。所谓“文化生成”,既包括对社会文化的转换、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又包括对学校特色文化的营造和创新。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的独立性,是其特质所决定的,校园文化的建构是整体的、系统的建设;而文化的本质在于创造,校园文化正是在不断地演进过程中得以改造和完善的,文化生成是独立学院校

园文化建设的最根本路径。

(二)因势利导,构建独立学院校园的文化特色体系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目标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每个学校即使处在同一时期,但不同的背景条件则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如何能使学校更具自身特色,如何使学校的发展更符合战略规划?因势利导,构建校园文化的特色体系已是不二法则。

校园的文化特色彰显的是学校的特色,独立学院有其独特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强调确立文化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一来,可以理清与母体高校的关系;二来,可以使独立学院自身发展更具战略性和竞争性。考虑独立学院在办学上的特点,笔者认为构建独立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应导入CIS理论。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源于西方,是现代企业对自身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的系统设计,是以塑造富有个性化的企业形象,获得内外部公众组织的认同,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战略。它由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M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B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VI)三部分构成。在今天,高校同样面临日趋同质化的困境,因此同企业一样也需要通过系统工程有意识地塑造出良好的形象。为此,人们由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提出了高校形象识别系统(College Identity System)。

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可以由表及里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与高校形象识别系统中的视觉、行为、理念三方面有着同质的吻合性。一般而言,MI指校园理念系统,包括教育思想、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学校精神、价值观等,是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的浓缩;BI指校园制度,主要是方式文化;VI是校园的物态文化,包括学校的外观形象,如校徽、校标等。CIS的导人会引起高校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双重变化,因而会全面有效地改善高校体制,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高校形象。

我国独立学院的特色文化建设需要CIS理论的指导,更需要CIS的实际运作。CIS战略的实施首先是学校理念识别系统的建构,表现为学校的角色定位和校情诊断、学校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的确立、学校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是学校行为识别系统的修炼,主要是在领悟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制定学校章程、各种制度、岗位规范并进行组织机构的设置。最后是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这是对学校的外观形象进行美容与传播。通过CIS的操作,使独立学院全面地反省和适当调整自身的组织行为、价值观念、经营方向、组织结构乃至学院名称、标志、色彩等,以塑造有特色的学院风格,培养个性化人才,进而发挥学院优势、整合学院资源、塑造学院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因利乘便,构建独立学院校园的文化品牌标识

如果说确立独立学院校园的文化主体地位是独立学院创建的根基,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是生存的保证,构建品牌化的校园文化则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导入CIS战略的同时,应因利乘便构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品牌标识。

任何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都是独具风格、特色的。建设具有品牌意义的校园文化就是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锤炼出与时俱进、高质量、高品味的文化精神;强化品牌意识,形成个性化、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文化标识;创建具有标志性特色的文化管理体系。品牌意识的形成和学院文化品牌创建是一个历炼过程。

任何一种大学文化的发生、发展都是在不断地借鉴与扬弃、创新与取舍中进行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按照品牌策略思路,结合学院实际,不断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出新的模式和机制。通过创新增加新的生机与活力,凝炼自己的特色,打造自身品牌。

独立学院的发展仍在不断接受考验,校园文化的建设已是学院发展中刻不容缓之事。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将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钱晓霞

上一篇:幼儿音乐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