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物流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由于种种原因,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教学内容空洞和抽象,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效果较差,同时缺乏实操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后,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一种全新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即“1+1”教学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独立学院物流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论文 篇1: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 由于种种原因,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效果普遍较差,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后,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一种全新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即“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物流专业    创新研究    “四位一体”    教学模式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据《大学第三力量——独立学院发展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独立学院共292所,在校生275万人,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独立学院自身的定位,独立学院对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应用型为主,教学模式应该是“理论+实践”,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一、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课程设置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应用型、实验型教学相对较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涉及面很广,如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仓储、信息技术、国际货运代理等不同领域课程基本都有涉及,但缺乏深度,鉴于课程安排的需要,很多课程知识老师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不到精华,很多知识似懂非懂。

(二)缺乏“双师型”专业老师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专业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物流企业或相关部门工作的经历,缺乏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缺乏对生产、操作流程、物流企业生存环境的了解和体验,他们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很难设身处地分析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因此想要把专业课程讲得深入透彻、清楚明白,让学生真正能够了解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及运作方法,知道如何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非常困难。

(三)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薄

据对广东省17所独立学院的调查显示:目前没有一所独立学院有完整、功能齐备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80%以上的物流专业实验室都是安装ERP和国际物流、仓储管理等软件,相关硬件设施明显缺乏,这是导致目前广东省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一个最有力的原因。大部分独立学院联系了校外实习基地,但总体来看,使用率偏低,一部分实习基地协议只停留在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比和检查上,学生很难了解物流企业的真正实际运作流程和管理方法。

(四)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听这样教学模式,总体来看,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物流管理专业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第一,老师讲的内容非常多,学生真正掌握的东西很少;第二,由于老师自身对实践性环节把握不够,讲的内容比较空洞,因此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的更少;第三,独立学院学生相对一般本科院校学生来说,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有一定差距,因此,过于理论化、空洞化的知识,学生掌握起来更加困难;第四,理论讲的多,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少,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在理论上比不上一般本科学校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又比不上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这就给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困惑。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追求短期办学效益等方面的考虑,对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大多数独立学院物流硬件设施缺乏,基本没有功能齐备的专业物流实验室,使得实践教学受到很大制约。再加上专业老师自身的局限性,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物流企业或相关部门工作的经历,缺乏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缺乏对物流企业生存环境的了解和体验,他们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以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使有些老师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总体效果也不佳。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独立学院学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太过抽象、理论化的讲解,学生接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从而大大制约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在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才能满足独立学院物流专业这个特定群体的需求,才能使得毕业生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三、独立学院物流专业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创新

熊彼特(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率先提出划时代意义的“创新理论”,明确提出创新的五种类型:⑴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的质量;⑵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⑶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⑷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⑸采取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比如形成或打破垄断。

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行业,对人才有特定要求,既要懂管理,又要懂实践。物流管理专业作为近些年才刚刚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方面有管理学科共性,另一方面有所处行业的特性,因此在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两方面都兼顾。

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并结合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文提出“四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希望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有所突破。

四、“四位一体”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一)“四位一体”的内涵

所谓“四位一体”,指的是教学过程所涉及的主体与客体,分别为:老师、学生、教学方法与教学设施。分开来看,这四者分别代表了教学的四个不同环节,合起来看,四位一体,反映了整个教学过程。“四位一体”的内涵及逻辑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 1

(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创新

1.老师——“引进来走出去”。从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独立学院目前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老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弥补“双师型”专业老师的不足。具体来说,有三种途径,分别是:其一,在招聘选拔专业老师的时候,尽可能选拔一些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物流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其二,建立校企合作制,聘请一部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懂教学的企业人士担任学校兼职老师,定期在学校举行专题讲座,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企业实践知识;其三,派老师和学生一起进入物流企业实习,一方面可以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另一方面对老师自身实践知识和能力也是极大的锻炼。

2.学生——“以实践考核导引学习方式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被动听的多,真正听进去的很少。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以实践考核导引学习方式转变”。具体来说,就是每学期都要在某一到两门专业课程中设置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对某一个物流企业或物流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再或者要求学生对物流企业案例进行分析,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其中实践成绩与理论成绩各占50%,通过实践考核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实践学习,既动脑动手,又弥补被动听课的不足。

另外,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要求学生深入某一个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或实习,就相关企业某一方面问题展开研究,写出最终的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论文的引导,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观念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3.教学方法创新——“以信息技术提升现有教学和学习方法”。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听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一个星期一般只有一两次课,每节课只有45分钟,老师往往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真正留给学生互动或提问的时间很少,师生互动有限或较少,教学效率非常低。在一个星期的其他时间里,学生要么找不到老师,要么很难与老师沟通交流,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凭借信息技术完善现有教学和学习方法。比如:拍摄物流企业流程及管理方法的视频,在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一边播放一边对照视频讲解,也能取得身临其境的效果。至于网上课堂,把教学资料放在网上,供学生24小时下载学习,更是课堂45分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QQ、微博、微信、电话可以随时保持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学生无论什么时候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请教老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适应这种转变,积极利用好、实践好信息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设施——“合作共享解难题”。大多数独立学院物流硬件设施缺乏,基本没有功能齐备的专业物流实验室,使得实践教学受到很大制约,短时间内要改变这种现状确实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创新思维模式,就能弥补硬件设施不足的弊端。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其一,与母体学校共享专业实验室,一般母体学校都是公办重点院校,相对来讲硬件设施会好很多;其二,与其他独立学院或者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创办实验室,一方面减少单个学校的投入,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其三,进行现场教学。每学期在实习基地由物流企业人员进行现场讲解,这种现场教学模式既能弥补实验设施不足的弊端,又能弥补专业老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弊端,更能增强学生动手及实践能力,一举多得。

(三)“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是把老师、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作为整体看待,对教学模式全方位地创新与改革。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既能极大地克服师资能力的不足,又能克服硬件设施的不足,更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但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要求学校找到足够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接纳足够多的学生,还要求与企业建立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对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方式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对老师也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懂得在校外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另一方面必须学会使用更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颖,周林峰.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体系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0(05).

[2]邓恢华.独立学院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消费导刊,2010(05).

[3]宋志刚.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目标定位分析[J].科教导刊,2010(1):1-2.

[4]韩波勇.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素质教育,2014(08).

[5]李诗珍.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8(04).

作者:韩波勇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论文 篇2: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1+1”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 由于种种原因,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教学内容空洞和抽象,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效果较差,同时缺乏实操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后,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一种全新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即“1+1”教学模式。

关键词: 物流专业 “1+1”教学模式 创新 实践

自从2000年北京物资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500多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类专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可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类。依据自身定位,独立学院是介于普通本科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之间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自然应该承担起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任。独立学院教学模式应该是“理论+实践”,适当偏向于实践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学生普遍缺乏实操能力,很难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

本文在广东省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导致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为破解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提供新的思路。

一、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独立学院80%以上的专业老师都是从大学里直接招聘,虽然这些老师都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在物流企业或相关部门工作的经历,缺乏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缺乏对物流企业生存环境的系统了解和深刻体验。由于现实情况与书本理论知识有非常大的差异,因而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很难设身处地地分析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物流是一个庞大系统,除了物流本身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懂得交通工具、销售、客户服务、法律、信息技术、人际交往甚至公共关系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恰恰是很多从大学到大学的老师们普遍缺乏的。

因此,想要把物流专业课程讲得深入透彻、清楚明白,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知道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二)重课堂轻课外。

据对广东省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不完全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独立学院采取的教学模式依然是“重课堂轻课外”,即:90%的教学时间花在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有将近10%的教学时间花在企业参观或实验室上,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后果是重理论轻实践。专业课老师由于自身实践知识的缺乏,往往讲得空洞、肤浅、照本宣科,脱离实际是必然的,严重的可能远远偏离实际甚至误导学生,学生想要完全理解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很多学校虽然也在每学期组织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或在实验室做几次实验,但基本上只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很难收到真正的效果。因为参观或实验时间短,而学生人数众多,很难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操的机会。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理论知识很难学好,实际动手能力又差。从而使得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理论上比不过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实操上又比不过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

(三)专业课教材严重脱离实际。

独立学院专业课基本是严格按照教材讲授的。虽然专业老师自身存在一定的实际经验问题,但是专业课教材严重脱离实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比如:MRP(物料需求计划)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社会淘汰,而现在很多物流专业课教材里面依然把它作为重要的专业知识在传授,导致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物流专业教材基本上是全国各大高校组织专业课老师共同编写的,而大部分专业老师都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和经历,很难把教材写得符合物流行业或物流企业实际。在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教材专业知识陈旧,更新速度慢,另一方面,严重与实际脱钩,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教出高素质的毕业生,满足物流行业的需求,可想而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四)实践教学设施缺乏,教学方法陈旧。

广东省目前没有一所独立学院有完整、功能齐备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80%以上物流专业实验室都是安装ERP和国际物流、仓储管理等软件,相关硬件设施明显缺乏,这是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一个最重要原因。有些独立学院虽然联系了校外实习基地,但使用率不高,很大一部分实习基地只停留在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比和检查上。与此同时,实践教学方法普遍仅限于企业参观、实验室操作软件,或者看看物流企业视频,而真正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非常少,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对大学老师有严格的任职要求,必须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这样的老师在社会上很难招聘。因此,独立学院在招聘老师时,只能从全国各大高校毕业研究生中直接招聘,这是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缺乏实践经验的根本原因。

另外,目前许多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追求短期办学效益等方面的考虑,对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物流硬件设施缺乏,基本没有功能齐备的专业物流实验室,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基本流于形式或只为应付上级检查,使得实践教学受到很大制约。

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在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才能满足独立学院物流专业特定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缺陷。

三、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创新

熊彼特(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率先提出划时代意义的“创新理论”,明确提出创新的五种类型:(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的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采取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比如形成或打破垄断。

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行业,对人才有特定的要求,一方面要懂管理,另一方面要懂实践。独立学院自身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结合物流行业的特性,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必须既要兼顾管理理论知识,又要兼顾实践教学。

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结合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文提出“1+1”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希望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所创新。

四、“1+1”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一)“1+1”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1+1”是指课堂与课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1+1”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者兼顾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时,要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及教学方法把课外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同时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实践知识;课外开展实践活动时,既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同时老师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一定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效果。“1+1”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二)“1+1”教学模式的创新。

1.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的理论教学,老师讲学生听,内容往往较抽象和空洞,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物流企业实际组织形式和过程,因此,教学效果一般。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三种途径和方法。

第一,“案例+理论+案例”教学模式。在讲每堂专业课程之前,先给学生一个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出要讲的概念及相关专业知识。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概念及专业知识,不至于显得过分空洞和抽象。在讲完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再举出相关案例,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课堂所讲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过,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要求老师每堂课前都认真备课,准备充足的教学案例,并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第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持作用。物流专业的教学,不仅学生而且老师都非常欠缺实践经验,不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因而课堂教学显得极其空洞和抽象。这个问题可以依赖信息技术加以解决。老师可以收集物流企业实际运作过程的视频,比如仓储管理视频、出入库视频、分拣货物视频、装卸搬运流程视频、堆码货物视频、甚至单据操作的视频,等等。在讲授这些物流过程的时候,适当放映相关视频给学生观看,能很好地增强学生对物流过程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另外,可以建立网上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老师把相关教学案例、资料和作业放在网站上,供学生随时学习。

第三,请物流企业有实践经验和讲课能力的人士编写教材,担任兼职讲师。每周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以某方面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传授物流企业实际运作和管理知识。这样既能弥补老师缺乏实践经验,讲课空洞抽象的弊端,又有利于弥补专业课教材理论化抽象化的弊端,不失为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种有益补充。

2.课外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的课外实践教学一般是企业参观、实习基地实习、实验室做实验等教学形式。从效果看,均不太理想。企业参观一般是走马观花式体验,除了增强感性认识,学生很难真正学到内在的知识;实习基地是一种教学形式,但是由于与课堂理论教学完全脱节,并且很多实习基地吸纳学生少,也很难发挥太大的作用;实验室教学由于学校对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基本上以物流软件居多,真正的硬件和设备很少,失去了进行实验教学的条件。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真正让课外教学发挥同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课外教学模式创新的三种途径和方法。

第一,最后一年安排所有学生和专业课老师在实习基地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现场实习和现场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仅学生要在企业参与实际操作,并且要求学生以企业某方面为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专业课老师参与学生的实习过程,既能起到指导学生、管理学生的作用,又是对老师自身的一种锻炼和提升,一举两得。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开通网上课堂或其他交流途径。在课外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不可能像课堂教学那样容易把学生集中起来传授知识,也很难与每一个学生有充足的沟通渠道和时间。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开通网上课堂或其他交流途径,例如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便于老师与学生进行课外充分的沟通交流,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这种24小时的交流模式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受场所和时间的限制,是一种最有益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

第三,与母体学校、其他独立学院或者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创办实验室。一方面减少单个学校的投入,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增强实验室教学的效果。

(三)“1+1”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1+1”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者兼顾的全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它最大的优点是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能极大地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一方面对老师的素质和工作要求非常高,要求老师花更多时间收集企业案例和视频,同时要求老师掌握新的信息技术,要求老师掌握与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沟通交流的方法,另一方面,它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是一种极大突破,要求学校付出更大精力精心组织,如果组织不成功,则可能带来更多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恢华.独立学院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消费导刊,2010(05).

[2]韩波勇.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素质教育,2014(08).

[3]周颖,周林峰.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体系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0(05).

[4]宋志刚.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目标定位分析[J].科教导刊,2010(1):1-2.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类)“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GXJK207)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韩波勇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论文 篇3: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既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也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对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性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并相应拓展实践能力。因此,对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必要性。

2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独立学院的学生与其他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基于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操作性,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性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3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物流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综观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不难发现实践教学依然属于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很多高校依然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层面上。尽管目前企业对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量很大,社会也急需应用技术型物流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目前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整体实践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周边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跟踪回访,发现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评价较高,但学生普遍理论功底好、实践技能差,所具备素质与社会、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吻合度不高。究其原因,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设计;实践课时偏少;实践内容单一,软件模拟实习比重大,实操比重小,缺乏整体性;实训设备匮乏,没有货架、叉车等专业的物流设备;毕业实习流于形式等。

4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总体安排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就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注重实践环节的效果,力求通过大学期间的综合培养实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增强技能的目标。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力求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即某些专业核心理论课程讲授结束之后,及时安排相应的配套实训,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专业知识,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物流管理专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开设《专业认识实习》、《物流企业调查》、《运输与配送实训》、《企业资源规划模拟》、《物流管理综合设计》等相应的专业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的开设,可以使学生系统学习专业培养方案,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同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深入实体企业参观学习,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规划和专业就业前景。《物流企业调查》是物流管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该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周边诸多企业物流运作情况进行调查,培养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周边企业的物流发展状况及水平有一定认识,了解物流行业当前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能更深刻体会社会竞争的现实和残酷以及物流行业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运输与配送实训》以现代物流实训操作规程为准则,旨在提高学生物流运作的相关职业技能。通过该环节实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从理解、设计到运用的一体化思想;通过解决相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企业考察和体验,使学生深入了解运输与配送业务的各项操作环节和操作岗位,并直观地了解物流企业运输与配送的运作流程,提升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企业资源规划模拟》通过分角色模拟制造型企业运作流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决策的基本思想,并充分理解管理过程中团队精神的体现、共赢理念的培养、诚信原则的坚持和职业定位的思考等,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理论教学和与之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具备扎实的物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填补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的不足,凸显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特色。《物流管理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能及时适应工作岗位并为之奠定良好的基础。

《物流管理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可以拓展为整个一学期,包括校內实习和校外实习两个环节。校内实习环节可以分为供应链管理方案设计和第三方物流模拟实训两个模块。供应链管理方案设计是通过组建供应链节点企业(供应商模块、制造商模块、分销商模块、零售商模块),让学生体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模块功能,掌握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内容与流向,构建起对供应链设计和运作流程的基本认识,进一步体会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软件模拟实训主要基于第三方物流软件平台进行,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实训练习,学生可以具备系统、完整、具体地完成一个第三方物流项目所需的工作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处理、方案比较决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任务和自我检查评价能力,为校外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校外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在前三年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基础上,走进实体企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从事物流信息化操作、倉储管理、运输管理、生产运作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增强实践工作能力,弥补理论教学的欠缺,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5提升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更好地保障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凸显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特色,独立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5.1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可以拓展校内实践教学内容及效果,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实现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提供适当的岗位及企业资源等,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独立学院应充分重视校企合作环节,在校外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并与实习单位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5.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老师,这是一个不争的共识。独立学院应充分重视“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既可以创造机会分期分批委派物流专业教师到相应的物流公司挂职锻炼,也可以聘请企业的物流专家走进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物流管理的实际以及最新发展动态,提高独立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5.3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及硬件基础,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做保障。目前,很多独立学院仅仅建有物流管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学生也只能通过模拟软件增强感性认识,实践的真正效果难以体现,学生的总体反映不够理想。因此,独立学院要在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开拓与维护、实践指导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投入一定的经费支持,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4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紧密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实习指导效果。同时,独立学院也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并重,增强实践指导教师的教学责任感。

6结语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建设时间不长,独立学院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拓展,因此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复杂工程。需要独立学院以及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借助已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凝练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特色,使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真正落地,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出更多物流管理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恢华.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消费导刊,2010,(5).

[2]张小洪,吕莉萍.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3]燕珍,邓小瑜,蔡晓丽.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物流科技,2011,(4).

[4]肖怀云.基于能力培养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5]吴占坤.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途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2).

作者:曲亚琳

上一篇:农业生产生物技术论文下一篇:广告设计专业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