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金融学论文

2022-04-17

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独立学院应该结合人才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并分析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的中的困惑,为同类院校校企合作发展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独立学院金融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独立学院金融学论文 篇1:

人才培养角度下江苏省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快培养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江苏省独立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金融学专业建设,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金融学人才。基于此,结合江苏省的情况,从人才培养角度分析了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发展的现状,发现仍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建设

20世纪90年代,我国率先在江苏、浙江等省份开始试点“二级学院”,并逐步转换为有严格办学标准和办学定位的独立学院。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18年末,我国的独立学院数量已经达到265所,占全国民办普通高校的35.38%。目前江苏省共有25所独立学院,是全国拥有独立学院最多的省份,在校大学生约21.62万人,约占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混业化的特点。这对高校金融学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成为高校金融学教育改革和發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我国部分区域中高端金融人才缺口较大,有效供给不足,这也使金融学近年来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已有300多所院校开设了金融学专业。江苏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在创办初期就抓住机遇,迅速设立金融、保险等金融类专业。据统计,江苏省25所独立学院中有11所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个别院校还开设金融工程、经济与金融等相关专业。例如,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依托母体高校应用经济学学科优势,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中较早开设了金融学专业,成为全省独立学院中最早拥有金融学学位授予权的院校。2014—2018年间,红山学院向社会输送了1 600余名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近年来金融学就业率均保持在99%以上。

一、江苏省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建设现状

(一)校企合作加强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银行陆续开办了证券、租赁、信托、投资等业务,我国金融业发展实质上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具有综合技能的金融人才成为新的需求热点。在此背景下,拘泥于传统课堂教学的金融人才培养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从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省独立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当地的产业状况,引入社会资源,努力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教学实践平台,不仅完善了独立学院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升了独立学院金融学人才的综合就业能力。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开设企业生态研究中心,将产、政、学、研融合,定期公布江苏省中小微企业运营指数,加深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理解,并深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金融学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扎实金融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这就要求金融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除基础理论课程外,实践与操作教学也占据重要部分。江苏省已开设金融学专业的独立院校近年来提升了对学生应用水平的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整和完善,加大了实验、实践教学的比重,开设了《金融课程实验分析》、《Python语言》等选修课。同时,在《证券投资学》等课程当中,增加模拟炒股、模拟证券投资操作比赛,提高学生操作水平。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不断普及,互联网与教育资源的融合持续加深,也给金融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与手段。江苏省独立学院依托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仅保留了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及项目式教学方式,也鼓励相关网络开放课程,鼓励慕课、微课等教学手段走入金融学课堂。例如,南师中北学院及南财红山学院等独立学院近年来积极推广“雨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金融学专业的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指导者转变,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从江苏省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师资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1)自有师资水平有待提升。独立学院近年来加大自有教师的招聘力度,但外聘教师和母体高校教师仍旧占据较大比重,而自有教师大多为年轻教师,中高职称、教龄长的自有教师缺乏,师资结构不合理。(2)师资流动性大。近年来,江苏省独立学院独立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独立学院开始异地搬迁,导致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师跳槽、读博的人数增加,人员稳定性不足。(3)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由于独立学院在学术环境、科研条件、经费投入上与国内公办高校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对金融学高层次的人才吸引力不足。且独立学院自创办以来,因性质不清晰,一直陷入公办、民办“两不靠”的尴尬局面,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长远发展。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目前,江苏省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大致相似,包括金融学专业课程和财经类课程。虽然各独立学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增加实践课程,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实践类课程占比不高。部分独立学院的金融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安排较多,但缺乏相关的模拟训练和模拟操作课程。学生较少运用数理建模、实证实验等方法进行风险度量和金融产品设计,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深度融合,难以促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金融学专业的知识。(2)课程内容重复性高。如《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的基础性知识点内容重复度较高,影响教学效率。

(三)金融学人才职业适应性不高

我国部分院校一直将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人才”,一定程度上拔高了企业对金融学毕业生的期望。而独立学院起步较晚,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方式与公办高水平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金融学专业人才适应性、竞争性不足。近年来,部分江苏省独立学院的金融学专业学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结构性过剩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金融混业发展趋势日臻加强的情形下,金融企业更偏向能综合运用金融知识、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等技能,为顾客提供综合性、多元化金融服务的人才,而大部分江苏省独立学院当前的金融学专业建设模式显然很难满足。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师资结构

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合理的师资结构。首先,江苏省各独立学院应继续扩大对金融学专业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增加对自有教师的招聘和培养力度,完善选聘制度和考核評估体系,由传统的自有教师管理逐步向自由师资的开发、利用转变,优化自有教师的资源配置。其次,增加独立学院教师的归属感,减少教师外流。独立学院要提升教师对学校日常事务的参与程度,保障其知情权,提高其参与决策的能力与水平,增加归属感。同时,要加大对金融高层次人才的招聘,提高教师的选聘门槛,并积极引进中高端企业金融人才。

(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独立学院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要从人才就业和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开设《网络金融》、《金融工程》等较新颖或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增加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适当更新相关金融学专业教材,鼓励自有教师编著符合本校金融学专业的教材,减少教材重复内容,并合理安排金融学教师分工,避免重复教学。另外,应大力推动金融实验教学在独立学院的普及应用,构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要加继续大金融创新类课程体系研发,找准教学内容和金融岗位技能的契合点,确保课程教学与市场趋势紧密关联。

(三)增强学生“应用性”培养

为增强江苏省独立学院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减轻毕业生结构性过剩问题,建议江苏省独立学院试点引入就业职业导向型培养模式。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强与区域企业合作,探究金融人才供需长效机制,建立共同考核标准,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定期实习中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并作出更科学的职业规划。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促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唐恩林,华小全.科技金融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金融教学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54-157.

[2]  梁秋霞.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多样化培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1-82.

[3]  赵朝霞.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学问题剖析[J].高教学刊,2016,(15):101-102.

[4]  罗荷花,李明贤.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0-91.

[5]  魏春华.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应用实践与理论创新并重[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8):137-138.

[责任编辑 兴 华]

收稿日期:2019-07-15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教改项目“我院金融学专业特色的构建、体现与实施研究”(JGZD190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融实验分析》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以红山学院为例”(JGYB1907)

作者简介:刘蔚然(1991-),女,助教,从事证券投资、货币政策研究;刘驰(1990-),男,助教,从事商业银行、货币政策研究。

作者:刘蔚然 刘驰

独立学院金融学论文 篇2:

构建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独立学院应该结合人才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并分析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的中的困惑,为同类院校校企合作发展提供参考。

一、探索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应用型人才和技术专业性人才的需求迫切。为了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等教育发展趋于多层次化,在此背景下,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广东省为了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省教育厅、财政厅等相继出台很多相关文件,并在2014年推出“创新强校工程”再次强调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此为契机,必将引来各高等院校激烈竞争,对于独立学院而言,能否和公办高校一样形成品牌和竞争力,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的人才能否实现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这是独立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更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而校企合作则是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选择适合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是企业和学院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也是在市场的激励下参与竞争,提高竞争力,共同发展的过程,对独立学院的成长和持续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独立学院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通过对毕业实习单位的走访调研,了解到目前金融专业人才市场上,对于金融学人才需求层次基本上倾向于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人才高消费现象越来越明显,更看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需要大量的产品类、销售类具有职业资格认证的金融专业人才,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發展潜力、适应岗位调换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从对金融学人才培养现状调研结果来看,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具体,缺乏特色。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各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准确。在以松田学院学生为样本的调研中,有39.3%的学生对本专业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知道不多甚至是不清楚。

独立学院历史不长,师资薄弱,教师及时掌握和教授新技能的能力不强,因此,独立学院更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促进办学效益。独立学院应该根据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专业方向课,通过校企合作,把教学场地可延伸到金融第一线,零距离接触金融岗位,满足金融行业一线岗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逐渐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能够运用金融学专业知识开展金融业务的“专才”是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发展的方向。

三、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教育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必要途径,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几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模式,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等。国内教育界在总结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近几年也进行了校企合作的尝试。但是独立学院不同于学术型本科院校,也不同于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的金融学专业应该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路子,确定适合金融学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1以教学为主导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以教学为目的,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准修订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邀请企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学院可以聘请知名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把握金融行业最新的信息、实践情况,利用企业资源,打造学生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

2.“培训+就业服务”的合作模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吸纳企业的新技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利于学生就业,使合作企业成为学校输送人才的桥梁。采用3+1模式,在大学前3年,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后,学生自愿报名,合作企业统一考核,学生与合作企业签订“培训就业协议”,并向合作企业交纳培训就业费。

3.“短期实习+就业服务”的合作模式。在学生已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自愿报名,经过企业组织面试,通过的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协议”。短期实习期满后,合作企业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和“毕业生就业协议”安排完成就业派遣。松田学院近几年先后建立了广州宝炫投资管理公司、广东省神华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招商证券佛山分公司等10多家公司展开校企合作,为我院金融学专业实习就业提供了很多机会。

4.“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的合作模式。这是比较深入的合作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派专业人员指导教学,参与学校教学任务同时学院选派教师到企业工作,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咨询活动,教师把在实际应用中获得的知识带回课堂,课程会因为现实中的例子更加生动,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还能为学术研究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此外,根据企业需求安排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真正做到真题真做,学生毕业论文解决实际的问题,既完成了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实现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为企业提供了服务,这是将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完美结合。

四、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校企合作的困惑

从我们调研结果来看,81%的师生都认为校企合作对学生发展与成才,对独立学院提高办学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还不能满足金融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1.教学管理问题。很多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相对保守,实习实训时间上安排不够合理。课内实践、实训环节较少,大部分独立学院安排了第七学期或者第八学期集中进行毕业实习,有部分院校在第一学期安排1周时间的见习,整体实践实习时间较短。

2.政策问题。尽管政府制订了相关的制度,但是保障措施不力,我国的合作企业并无德国“教育企业”的身份,企业不承担教育的义务,也缺乏相应的保障和补偿机制,因此对待接受大学生实习实训有所顾虑,既担心学生在企业出事故承担风险,又担心学生实训影响了生产,结果就是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口头上。

3.金融行业的问题。由于金融行业是高风险性行业,开发能够成规模接纳实习生的合作企业较困难。学生自己联系的分散实习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假如,以松田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将以银行作为本院金融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在教学计划中特别增加银行基础课程,希望能为金融行业银行方向提供营销人才。但是实习过程中,一家银行很难成规模的接纳实习生,毕业实习大部分学生自行联系了实习单位,这样就不能够很好地实现学校预定的人才培养特色。

4.观念的问题。独立学院对于校企合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学院在发展规划中对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专门的人员、资金管理校企合作,大多数独立学院将其作为实习管理中的一部分,没有形成的对校企合作实施、跟踪、反馈评价体系。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态,教师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去企业兼职,口头的鼓励和制度上的限制成为一种矛盾,阻碍了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用于企业实践。很多学校对待教师兼职的问题态度不明。有些学院明令禁止教师在企业兼职,有的学校则不作规定,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教师们对此颇感困惑。以松田学院为样本的调研结果出现一边倒的结果,90%的师生未参与过或者很少参与校企合作活动,80%的师生对学院校企合作的管理体系都持有悲观的态度。当然该样本的代表性值得商榷。

总之,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办学方向应有别于学术型大学,也不同于职业技术院校,既不可能走典型的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也不可能采用订单式合作模式。通过调研,我们欣喜发现,大多数独立院校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是由于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行政管理上的保守思想仍然起着支配作用,又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校企合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学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尚未形成。独立学院如何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找到一种能突出自身特色的人培方案的校企合作模式甚为关键。

作者:荆菊

独立学院金融学论文 篇3:

关于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可行性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独立学院有必要展开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探索。本文以金融学课程为例,剖析了金融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对此建设性地提出了“成立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步式试点双语教学、施行实验班制度推进双语教学”等诸多构想。然后,切实地分析了实践构想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金融学;双语教学;可行性

引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第二种语言传授诸如金融、经济和管理等非语言类学科的教育,即双语教学在全国不少地区的高等院校拉开帷幕,成为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

早在2001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八条明确规定“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强调要在金融、国际贸易、法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国际性相对较强的六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

教育部文件的政策和精神为实现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政策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主要是一本、二本院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金融学等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有效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已初有成效。但高等院校中的三本院校即独立学院,还处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初创阶段,教学规划不完善。目前关于开展双语教学这一环节,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清晰的双语教学思路,实践工作还难以展开。因此,在现阶段探讨如何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开展双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内容的建设更为合理

目前,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设置与其他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设置的课程重置性高,从课程设置这方面并没有凸显独立学院关于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即“具有较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南辕北辙的实际教学与独立学院育人目标的矛盾现象,可以通过在金融学主干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手段得到缓解。

双语教学手段得以施行的首要条件是:抛弃或部分抛弃目前国内编写的中文金融学主干教材,转而采用外国原版教材或影印的原版教材。一方面,使用原版教材或影印版教材是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具体体现。它实用性、针对性强,知识更新迅速,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设计以学生为本,编排体例以探究式为主,可读性强;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学主干课程目前的设置主要围绕《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两大块展开,两者实际上偏重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教学方法偏向理论灌输,忽视计量分析和案例教学,这非常不利于金融学课程的国际接轨和长远发展。引入双语教学手段,可以引进国外金融学的前沿教材,推动独立学院金融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课程内容的建设更为合理,进而更好地推动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金融学专职教师授课能力和水平

目前,独立学院金融学专职教师队伍中,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绝大多数。从专职教师队伍中的专业素质和外语能力来说,完全具备开展金融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但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尚未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制约了金融学专职教师的授课水平。比如:教材限于国内几本统编中文版金融学教材,教出的优等生也仅仅限于掌握书本上的金融理论知识,对一些稍前沿的理论或现实结合较紧的实际金融业务操作还处于空白状态。这不得不说是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教育的一块明显的短板。

实现金融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挖掘专职教师授课潜力,更间接地督促专职教师关注金融学的前沿问题与现实问题,深入研究金融学理论尤其是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精髓,创造性地将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与微观金融研究工具——计量金融学以更加人性化的双语教学形式传授给学生,实现“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真正教学目标。

3.有利于培养独立学院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国际性金融复合型人才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人才衡量的标准除了专业知识过硬之外,更应该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尽管独立学院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中,英语受到大学生和负责教学的相关人员的重视。但是,学生们往往对获得英语证书非常重视,却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对于金融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而言,或有比较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以及金融学理论知识,但是将两者整合到一起的金融英语能力比如听、说、写、译能力却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笔者在讲授《金融市场学》时,曾将华尔街日报上的一则不过300字“金融新闻”,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在金融专业高年级学生面前,这些本科生已有80%通过了四级考试,金融学专业基础课成绩也均在中等以上,但大多数同学在阅读这则金融英语新闻时,仍有大量不能辨识的专业英语词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完整地获取这则“金融新闻”中的全部信息点。这一实验说明,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将英语课和专业课分开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在金融学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能促使学、用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掌握的外语。学生们外语课程学习中获得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会为将来的工作不断吸收掌握金融经济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基础,这也符合独立学院对金融学学生的培养目标。

二、关于推进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构想

构想1:成立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双语教学是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教学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的推行必然要设计一个合理的领导者——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能凝聚这项教学改革的中坚份子的力量,给予这项教学改革一个科学、高效、权威的研究管理中心,以利于其实施有关规划、开发、设计、试验、评价等各项内容。

指导委员会会长应由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过硬,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开放意识的学院级领导或系主任担任。指导委员会成员应从金融系或外语系专职教师中挑选并经过考核、选拔、培训之后方能担当此重任,此外还可聘请校外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双语教学这一举措应在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双语教学委员会应在处理好基本事务之外,定期举行研讨会,汇报近期金融系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情况,找出其中显性或隐性的问题和对策。

双语教学委员会应及时向学院领导反映双语教学进展的步骤,并取得院级领导的支持。众所周知,双语教学在独立学院是一项新的探索和改革,从双语教学规划前的调研到实施中的教材编写、原版书籍的引进、多媒体教学硬件和双语教师的培训都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双语教学委员会应敦促校领导建立双语教学授课的合理性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双语教师的积极性。

构想2:循序渐进地分步试点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改革是独立学院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其应该设计一个合理的路线图,绝不可一蹴而就。鉴于独立学院学生在入校时,其听力反应能力及口语知识储备都比较差。因此,双语教学应以高年级金融专业学生为试点,取得实效之后,再推广到低年级金融专业学生。

针对双语授课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所选用的授课方式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整个授课周期而言,前期一般采用半外语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用外文教材,采用中文讲授。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们可以在阅读外文教材时,获得许多专业英语词汇,帮助他们建立适应中、后期教学的词汇库。当学生们已经储备了大量英语词汇之后,便可进入下一个授课阶段——混合式教学法。此教学方法的特点是采用外文教材,并在授课时用中外文两种语言交替授课。根据特瑞赤拉的理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得10%,自己听到的20%。因此,适量增加授课中外语授课的比例,刺激学生的听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双语教学的成熟阶段适宜采用浸入式教学,即全外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们口、耳、眼并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构想3:因材施教地推行实验班制度式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合理地设计低年级基础英语课成绩,四、六级成绩、低年级专业基础课这三类间的权数比重,并以加权平均分来制定实验班编制的最低门槛或分班制度的分班标准。同时配备高素质的双语队伍,详细调研实验班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把握学生群体的准确情况,制定双语教学进度表。另外,双语教学模式选择,双语授课工具选用及作业形式、期末考核形式,应有一定的针对性。所有双语教学改革的实施都需要遵循一个宗旨,即是“在帮助学生习得金融知识并提高外语水平能力的同时,得到实验班同学的对双语教学新探索模式的认同与良性反馈”。

此外,分班制度下的双语教学规则与实验班制度下的双语教学规划基本一致,但有一点需要注意(A、B、C、D等班次虽最初分班时按分班标准划分,随着双语教学的推广,A、B、C、D班中同学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必然发出相应的改变),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允许通过一些规则中的考核来进行ABCD班同学的重新编制工作,防止静态地看待双语教学中的分班制度、真正施行构想因材施教的宗旨。

三、实践构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对策

困难1与对策:关于实施双语教学中教材的选用问题

双语教学教材是双语教学讲授的蓝本,要达到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针对性的教材必不可少。双语教学要求选用英文原版或影印版的金融学教材,尽管这些教材内容新、形式生动、案例多、理论知识偏前沿,但这些原版教材多是以欧美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为背景编写的,几乎没有论及中国的社会经济活动。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教材内容脱离中国实际国情,即金融理论与实际经济生活相脱离。例如,教师在讲授《金融市场学》中期权原理与定价问题时面临着两难抉择。一方面,金融产品期权原本上是金融市场相对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最常见的金融避险和投资工具。另一方面,在我国金融工具市场中,期权工具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没有成熟的市场印证。学生会认为学习这项金融知识尚无多大用处。另外,教材的选用还受到原版书价格太高,学生经济能力难以承受的制约。

从选书的成本与经济角度看,尽管困难摆在眼前,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解决的。笔者建议在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选拔出优秀的教师梯队参与教材建设,独立学院抽出人力物力联系相关出版机构为双语教学遴选合适的教材,有必要时可以组织这些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并投入使用。自编教材相对于订购教材最大的好处便是“量体裁衣”,独立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设置时间制定教材写作目录,以方便教师授课。教师此时不必担心,因为授课内容多却课时不足或是课时过多而授课内容少的情况发生。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编书的教师可以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有取舍地进行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的调整,另外可以在编写过程中穿插颇有趣味和实践意义的案例,避免采用僵硬呆板的统编教材可能出现的所谓“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没热情没兴趣”问题。

困难2与对策:关于师生间语言水平差异导致教学难度增加的问题

诚然,双语教学的确是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亮点。但是从师生水平这个角度分析来看,原本采用汉语作为授课语言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师生之间的差距仅仅在于专业知识。倘若采用双语教学,金融学专业知识这一条鸿沟在师生之间依然存在,另外却增加了因语言能力水平产生的另一条鸿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无疑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授课的教师以高水平流利的英语授课,而学生们不仅仅对于金融专业知识毫无了解,对他们来说,还必须要面对另一个难题就是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甚至进一步打击了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热情与自信。事实上,这个矛盾始终阻碍着双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急需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作为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做好学生专业基础课成绩和英语成绩的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好一些有关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工作内容,比如课程进度的安排、教材编写内容和体例、授课方式的选择等等内容。再次,每位参与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师应该定期召开研讨会,集思广益地探讨一些关于课程进度安排、教材编写、授课方法的细节性的内容。最后,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将研讨成果出版成册,并切实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

困难3与对策:关于双语教学中教学进度的安排、授课方式的选择、考核方式的多样性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独立学院金融学的培养方案,设置了诸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学、投资银行学等相关课程。究竟选择哪一门或哪几门专业课程作为金融学双语教学的示范课或试点课,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从理论上说,要想大刀破斧地改革独立学院目前的教学现状,倘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选择尽量多的专业课程是上乘之选。但是,独立学院限于自身因素造成,经费和师资方面都不允许开设更多的双语课程。另外,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大面积地铺开双语教学是他们不能接受的授课方式。独立学院的学生自身外语水平薄弱,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普通高等院校(非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限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又害怕接受更为先进且颇具难度的双语教学教育。

双语教学基础而又关键的问题,无外乎双语教学课程以及课程进度的安排、授课方式的选择、考核方式的选择这些问题。这些看似繁复琐碎的流程与抉择事实上决定着双语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首先,双语教学既然不能采取激进政策,即全面铺开双语讲授专业课的数量,那么选择合适的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示范课或是试点课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在高年级专业课程中选择理论性稍弱的课程比如《国际结算》、《金融会计学》而非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或是理论性较强的《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这类课程较为适应。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专业课前的必备课,倘若从专业基础课就用英语讲授,对于学生来说加大了他们学习的难度,压抑了他们对金融学这门专业的热情和自信,同时更冒着学生整个专业课陷入瘫痪的风险,即学不好基础课的学生没有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加难以消化更深层次的专业主干课,进一步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该选择由易到难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讲授双语教学。除此之外,既然双语教学实质性地变革了金融学专业课的形式和内容,那么相应地考核的方式也更应该适应双语教学的特点。授课教师应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想法,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快乐高效地用英语学习专业课,开拓他们的视野,尤其是培养他们用英文文献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考试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更加开放和多样的形式,比如提交学期论文(英文书写)、分组进行讨论,召开小规模的学习总结研讨会。

结论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的改革研讨是个长期又艰巨的过程,尤其是在独立学院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下。双语教学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通向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双语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实验方案,更重要的是注重实验成效,尤其是对教师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即不断提高自己的双语教学水平以积累丰富宝贵的经验,并及时调整双语教学的策略,使得双语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双语教育实践中真正获益。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独立学院金融学开展双语教学课程是具有可行性的。

参考文献:

[1] 赵鹏.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多媒体教学初探[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2).

[2] 姜红.试论高等学校的双语教学[J].高等农业教育.2003,(9).

[3] 曾燕冰等.高校双语教学:定义与模式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5,(2).

[4] 古广灵.地方院校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5,(2).

[5] 杨四耕等.我国双语教学研究新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5,(8).

[6] 周荣富.双语教学之见[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10).

[7] 吴爽.高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8] 王海艳.高校专业基础课的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

[9] 王唯薇.普通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2).

[10] F Genesee-1987-Newburry house publishers. Learning through two languages: Studies of immersion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11] Dual language education. KJ Lindholm-Leary-2001-books.

[12] D-Larsen-Freeman.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MH Long-1991-tesl-ej.org.

作者:钱曼丽

上一篇:探究式小学语文论文下一篇:实训课电子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