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品牌建设论文

2022-04-18

[摘要]自主品牌建设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战略发展问题。独立学院从诞生到壮大,目前已经到了进行各自品牌建设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要想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成长为一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生力量,就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为定位准确、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独立学院品牌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独立学院品牌建设论文 篇1:

浅析独立学院品牌建设

【摘 要】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品牌及影响力已成为其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以独立学院品牌内涵、构成要素为出发点,进行现状和竞争分析,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进行了品牌建设路径的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品牌;品牌建设

独立学院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它是一种新模式、新机制的本科院校,是人们经常说的“三本”,因原录取批次为“第三批次本科”而得名。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办学条件及硬件设施已经不是它们的竞争优势了,品牌及影响力才是学院发展的关键。独立学院只有把资源优势转换到教育服务和质量优势上来,才能在社会中持续、稳定地发展。独立学院伴随着新机遇在改革转型的进程中不断发展,截至2017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已有260所。因此,在竞争逐渐加剧的教育市场里,如何实施独立学院的品牌战略,使其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立学院品牌院校,这已是独立学院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1 独立学院品牌内涵和构成要素

1.1 独立学院品牌的内涵

独立学院是采用非国家财政资金,由实施本科教育以上的普通高等学校与社会组织或个人共同举办的具备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因其具有独立性,即独立办学、独立招生、独立财务核算、独立颁发文凭等,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新型教育企业办学形式,势必要通过市场竞争的检验。独立学院品牌是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逐步积淀下来的凝结在其名称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独立学院为了自身的发展,势必要进行特色办学,显示自身的优势而进行品牌建设,维护品牌的形象,以增强竞争能力。在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大环境下,独立学院品牌的发展正逐步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对于独立学院品牌发展的探索研究,不仅是我国进行高等教育创新制度、提高高等教育全面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还有利于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及自我完善。独立学院品牌的发展将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制度的巨大财富。

1.2 独立学院品牌构成要素

在独立学院的创建、发展过程中,独立学院品牌主要包含师资队伍、专业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办学水平、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相关问题。如果这些方面在社会上认可的程度越高,则独立学院在社会上的名声就越好,它的社会地位相对来说也会越高。独立学院举办方高校的品牌知名度和学校目前所在地的社会地位也是一种无形资产。

2 独立学院品牌建设的现状

伴随我国大学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各类型、各层次之间大学均存在着相互竞争。在竞争市场中,独立学院有必要向外界社会展现出自身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把比较优势转换成为竞争特色和整体特色,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掌握发展的话语权。虽说独立学院在创建、发展过程中有我国政策、举办方高校资源、资金投资保障等方面的优势,但与其他大学本科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比如,刚刚获得“2017年度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称号的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等5所独立学院,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和借鉴的典范,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它们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都已打造出了特色化。2017年度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排名见表1。

此次,我们也注意到在上述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的排行榜数据中,备受关注的院校基本都是重点大学创建的,他们的举办方高校本身就具有较好社会名声。国内大多数的独立学院因其社会的认可度相对偏低,它们基本还是在就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不断探索着。所以,独立学院想要在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市场中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获取更多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资源,就必须创建学院自身的品牌,在大学教育市场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3 独立学院品牌建设的路径——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经教育部审核、批准而设立的独立学院。目前,广西有9所独立学院,主要是由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不断发展而创建的,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外,还有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及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区2016—2018年独立學院综合实力排行榜见表2。

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2016—2018年广西区独立学院的总体排名都在第90名以后,综合实力在全国260所独立学院中属于中等至中等偏下水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的排名3年保持稳定不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排名有逐年提升的趋势,剩余6所独立学院的排名均较上一年有所下滑。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应利用现阶段的上升发展契机,乘胜追击,找准自身的优势特色,加大学院品牌建设、发展的力度,创办高质量、高水平的独立学院品牌。

3.1 夯实专业学科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品牌特色

按照广西区域经济“14+10”千亿元产业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归并专业,主动融入、适应、支撑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需求。以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整合学院内在联系紧密、发展方向一致的专业形成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三大工科专业群。同时,建设一批符合产业链需求、具有学院特色的服务型文科专业,提高办学效益。

使用已建成的2 800 m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为广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并成立中心管理委员会,为学生提供全程创新创业服务。在管理过程中,认真组织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检验实战,并通过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项目完善,推动成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发展与壮大。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深化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完善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和校企联合培养研讨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行业服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以及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3.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教学品牌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对其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建设独立学院品牌可行的、有效的措施。因此,独立学院树立品牌非常重要的工作应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彰显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

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通识、公共、学科和专业基础”为平台,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模块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打造“专业基础和工程应用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特色。多途径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将“逆向工程”思维应用到课程体系构建中,结合学院定位、行业(企业)对学生的能力、技能需求倒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更加专注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师资品牌

大学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就是师资,担负着培养社会人才之重担,老师的综合素质关系着大学在社会的名声及社会地位的提升,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过分地依赖举办方高校,对独立学院形成教学特色、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特色均不利,并且不利于独立学院在未来的独立发展。所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强化自身的办学定位及特色,最终建立一支教学质量保证、发展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学院发展的必经之路。

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大力培养和引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施“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着力推进队伍创新发展。实施“优秀人才引进享受优惠待遇计划”,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实施“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精心培育第二梯队人才。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提高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计划”,培育后备人才。实施“教师国际化计划”,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同时,积极挖掘人才资源潜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益。

3.4 以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品牌内涵,体现品牌价值

当学院在进行品牌建设时,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院的品牌内涵,还能推动独立学院办学特色不断形成。伴随校园文化的不断积累进而提高学院品牌自身的价值。

构建“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体系,根据学院的校训“博文约礼、敬事益谦”,在知识学习方面进行文化体系建设。深化第一课堂学风建设协同推进工程,强基固本;打造融入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的系列品牌职业人文素质活动,引入校企合作方式,强化企业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以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工程应用思维、社会认知素质为主要内容,逐步建立以课程拉动创新创业知识普及、以竞赛带动创新创业知识应用、以实践推动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培养模式;在行为实践方面推进文化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宿舍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完善学生德育分制度,逐步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整合优化校园文体活动,提升校园文体活动内涵,加强各类学生社团管理,建立学生艺术团、运动队和社团导师制度;以培养学生社会认知素质基础为中心,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社会实践人文素质课程群、社会实践团队、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培育和建设。

3.5 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服务品牌

针对学生即消费者关心的校园环境、后勤服务方面,学院十分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建设,促进品牌建设。先后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先进单位”。学生公寓和食堂也获评“广西高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和“广西高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食堂”称号。现阶段,按在校生12 000人规模建设二期工程,满足学院发展需要,本着“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完备适用,功能分区相对集中、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原则,将自然环境融入校园景观中,保质保量加快二期用地工程项目建设,更好地满足老师工作和學生学习、生活需要。实现校园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和谐、设施条件良好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后勤服务改革,优化后勤服务成本,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学院和师生创造更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的品牌建设是一个持续性、长期性的过程。独立学院在品牌建设中更要注重自己的特色、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学生乃至教育市场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是否形成。用专业特色、创新人才模式树立品牌,用优秀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来维护品牌,用校园文化丰富品牌内涵,完善的校园基础建设和服务提升品牌,最终达到品牌增值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张宗伟.地方高校品牌的创建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8).

[2]王永周,邓燕,李颖.独立学院品牌建设探析——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5):1-3.

[3]田雨,林洁.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对策[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57-60.

[4]覃柳云.独立学院的品牌塑造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学院概况[EB/OL].http://i.guet.edu.cn,2018-04-02.

[6]陈丽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2):188-190.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蒋倩

独立学院品牌建设论文 篇2:

独立学院自主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

[摘要]自主品牌建设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战略发展问题。独立学院从诞生到壮大,目前已经到了进行各自品牌建设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要想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成长为一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生力量,就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为定位准确、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独立学院创建自主品牌不仅必要而且迫切,只有如此,才能取信于世,屹立于高教之林,不断提升其社会知名度和办学影响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品牌建设;知名度;影响力

在高等学校持续大发展几年之后,当前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不要说年轻的独立学院,就是原有的公办高等学校,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为此,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尝试与创新的独立学院,要想保持其旺盛的发展活力,做到又好又快地成长,就必须致力于打造属于独立学院的自主品牌,使自身成为机制灵活、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现代优质大学。

一、独立学院自主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目前的独立学院问题已呈现出非常活跃的研究态势,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前几年,有关独立学院的产生原因和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走势等多方面均被涉及,且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综述了中国学者与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论探讨与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与困难。但是,随着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与壮大,高教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一)品牌建设是独立学院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近些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稳健,民办高等教育事业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但发展中尚面临许多新问题:一些学校对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大学“心中没数”;招生中随意性大,结果导致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学校要达到多大规模,校园到底圈多大,建哪些设施,估计投资多少,都很盲目。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独立学院这个笼统的牌子究竟能够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独立学院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居何种位置即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层面等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可以纳入一所高校的品牌理念的构建之中进行思考。独立学院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最终欲向哪里走,究竟能够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这都是尚待深入思考的问题。可以说世人需要一个响亮的品牌,独立学院自身也需要一个响亮的品牌。无庸置疑,品牌是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品牌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

办教育是一件复杂而艰难的事情,举办民办高校更为艰辛。一所高校的声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期的积累,来不得任何的“假、大、空”行为,独立学院恰恰是民办高校崛起和公办高校改革之间的产物,走的是一条介于公办与民办相联系的中间道路。从办学实质与办学内容、办学形式上讲,独立学院明显有别于普通的纯民办高校,但在学生收费和内外部管理上又被政府纳入民办高校系列。所以,独立学院走的这条办学之路有很多优势,它使得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有了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实践证明,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前期主要靠投资,后期主要靠品牌。高等教育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学院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引导,独立学院想在中国高等教育这个大家庭中扎根开花结果,就必须先取得自己的名份,拥有自己的品牌。

(三)品牌建设是独立学院独特的身份所决定的,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由于它独特的身份,在中国高校中是被列为民办高校的范畴之中的。作为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它既面临国内公办高校的竞争和挤压,同时也要接受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和挑战。因此,对于一所新办高校的崛起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竞争是相当大的,一是它没有长期的、雄厚的教育投资和完备的教学科研设施,二是它没有相当时间内的教育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三是它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任何知名度,这样的学校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无法与老牌高校竞争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代向大众化时代转变,跻身民办高等教育之列的独立学院也必须与时俱进,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办学品牌。

(四)品牌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建设的需要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品牌建设,始于品牌创建者的大脑(品牌愿景),而完成于消费者的心灵。有形的产品或服务是品牌建设的骨架,广告、传播、公关是品牌建设的介质,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感受(功能层面和心理层面、情感层面)是决定一个品牌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学校来讲,品牌则意味着它的声誉和社会价值的存在,意味着这所学校的品位、文化、价值,同时也意味着这所学校的大学精神之所在,是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品牌建设对于学校来说是个系统工程、是套“组合拳”,而学院识别是这套组合拳的基本动作,这个基本动作并不受制于学院的办学历史是否长久,办学资金是否雄厚,人才培养是否一流,它已经把品牌理想降低为可实现的产品(学校及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识别的意识,也就是说,品牌建设在产品(学校及学校培养的人才)识别层面已经不是一所新兴普通高校所力不能及的宏伟工程,而是切实可行的营销手段。品牌建设的成功,对学校的招生、就业、吸引优秀的人才、广纳社会资金,乃至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声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很大程度上讲,品牌对于高校而言至少要有两种功效,一种是有形的物质功效,主要用于满足广大的高等教育接受者的求学需求;而另一种是无形的精神功效,主要用于满足进入高校学习的高校学子们的消费心理需求。在高等教育消费水平日益攀升的今天,人们对接受优质教育、高校文化的要求也相对提高,高校品牌所蕴含的大学文化就成为人类精神的栖息地。

二、独立学院自主品牌建设的原则

品牌不等于商标,这是众所周知的。商标是一个产品的标志和称号;而品牌则是一个企业组织内由该组织的文化、价值、战略和经营理念在长期坚持质量、赢得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和市场精准定位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货币。对于高校而言,品牌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标志和称号,更多的是一种大学文化的体现,是人才标准的分类,更重要的是高校毕业生(人才产品)的商标,是综合价值、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终极体现。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学校标识策划就能解决的事情。品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所学校共同愿景的勾画,是整个学院的内涵建设与实力构建。因此,独立学院在创建自主品牌时,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人无我有,人弱我强。为此,必须坚持定

位准确、质量至上、特色鲜明等原则。

(一)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建设有别于研究型高校的应用教学型高等教育品牌

现在的高等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是品牌和实力的较量,是特色和优势的比拼。从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上讲,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宜再“炒作”扩大规模的热点,而要转移到调整内在结构和提高质量上。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多样化的质量标准,高校应当分为三类:研究型大学,偏重学术、理论;教学型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生,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学院,培养职业性、岗位性的操作型人才。基于此,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则更宜走应用教学型大学的发展之路,在教学型多科性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分类上谋求自己的名牌目标。

从实践看,独立学院要想创建自己的品牌,切忌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既不要把自己的发展定位得过高过大,也不要把自己定位得过低过小,严重脱离办学实际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实际。从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上分,可以准确地定位于本科教学型的普通高等教育层次,以培养应用型的、适应各类社会需要的本科人才为目标。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科学准确地给独立学院定位,不仅是制定独立学院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据,更是建设独立学院自主品牌的重要前提。

(二)坚持诚信发展的原则,建设公益第一、社会第二、信誉至上的自主品牌

一个新办的大学很难和历史悠久的大学竞争,没有丰厚的资金投入,没有长时间的文化积累,是无法竞争的,因为你没有形成品牌。一所大学形成品牌要相当长的时间,它跟企业的崛起不一样,一个企业的崛起只要有一个好产品,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一下子就能名满天下,立刻就可以崛起。但是大学是不行的,大学的人才培养是需要周期的,这个周期起码是四年。如果我们走独立学院的道路,从这个时候,我们借用已经成熟了的大学的品牌,就可以跨越形成品牌的艰难时期,有利于独立学院在初创时期立住脚跟。

独立学院虽是民办性质的普通高等院校,有社会企业或个人资产介入办学,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注重社会效益,坚持办学公益第一、社会第二、信誉至上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母体大学的多年办学优势和品牌效应,在追求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狠抓教学质量,确保办学水平,力争办出同层次同类别国内一流的高等教育来。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母体大学学科学术水平高、学习实验条件好、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对外交流广泛等优势,多渠道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面向社会争取和组织联合科研项目,立足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才、科技成果支持;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要主动在教育观念、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借鉴和吸收著名高校的先进办学思想和成功经验,夯实品牌基础。

(三)坚持特色鲜明的原则,建设师资、学科、专业、学风、人才独特的自主品牌。

学科专业建设不仅是高校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新型独立学院的重要教学建设内容。独立学院既要发挥母体大学现有学科专业建设的优势,扬长避短,择优而上,又要坚持错位发展、适用为本的原则,不要盲目照搬母体大学的一些学科专业,要突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色,以能构建符合学院办学实际为特色的发展目标。由于学科建设是带动一所学校师资、专业、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的龙头,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还必须在学科发展方向、学术梯队建设、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采取一定的超常规措施,加大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

有资料显示,现在普通高校的学科设置存在的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立了金融、法学、计算机、管理类等专业,只要社会上流行什么,所有高校就一窝蜂地跟着上这些学科,办这些专业,根本不顾自身办学条件是否具备、未来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独立学院基于自身具有较大的灵活办学机制,应该认真地研究学院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的现状,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需求走向,科学规划自己的学科专业布局。

(四)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建设独立学院优质质量品牌

任何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品牌建设都是密不可分的,要立足内涵建设,更新办学观念,提升办学质量,不断夯实品牌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树立品牌的意识在国内企业中日渐深入,例如,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赞助、参与奥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比赛宣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由此显示出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品牌意识的觉醒。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在办学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创新的办学思路发展独立学院,多次强调要用历史的眼光、科学的视野、战略的高度规划学院的未来,制定学院的发展目标;要紧紧抓住机遇、吃透政策、领会精神,迅速完善学校的各项基本建设,壮大办学规模;要不断更新观念、学习经验、改革创新,强化办学理念与办学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善于打破传统办学思路与办学模式上的种种框框和消极因素的束缚,进行科学的论证与超前的规划。胜利学院的发展就是基于对胜利油田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实现了办学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和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独立学院自主品牌建设的切入点

独立学院现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规模已占据全国高校普通本科教育的三分之一。到2007年,经教育部确认和备案的全国独立学院318所,仅山东省就有12所。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任何一家独立学院如果在一定的时期内仍没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必然会迟早失去自己的办学生命。独立学院在创建品牌过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选准办学目标、找准办学定位是独立学院品牌建设的首要任务

品牌往往是一种识别体系,简洁、鲜明、有美感的标识,更易于记住和引发积极的情感。但是,通过品牌所展示出来的同时又是一种信誉和承诺,是对所有接受服务和消费的人的承诺。作为高校,创建一个品牌很难,维持一个品牌就更难,特别是在今天,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已向国际开放,各种竞争与压力不约而至,对于新兴的独立学院,更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与超常的勇气才有可能达到建好学院品牌的目标。

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与定位不要过大过高,也不要过低过小,要把办学目标定得科学适中,突出特色和优势。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在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应该有各种人才培养机构,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的人才结构应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技术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组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包

括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应包括建设一流的纯粹教育型高校、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学校等。要从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适合学校持久健康发展的空间,要特别体现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地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正确定位,扬长避短,办出特色。

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产品质量定位的问题,如何培养社会适用人才,如何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学院的毕业产品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教育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育学院一流人才,得学院一流报酬;做出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地位”,要使全体教师和所有学院的工作人员明白,培养出一个好的人才,就等于为学院缔造了一份好的声誉,从而为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一块小小的基础。为此,独立学院从建校之初就更应该加强对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通过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大力创造传播科学、播种知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育人环境,创造一切条件,为师生的创业创新提供足够的保障。

(二)提高教学质量是进行品牌建设的一贯任务和头等大事

从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学校品牌的大局出发,独立学院必须加快人才建设步伐,特别是要抓紧建设好自己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高层次教师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树立“应用型为主”的全新人才培养理念,切实针对学生的实际,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切实推进“弹性学制”,努力搞好以学分制为主导的必修、限修、选修的课程改革,实施分层次、模块式教学,尽快建立教师导师制和学生导学制,为学生选课选修和实习实训提供指导、咨询,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切实做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培养目标和标准乃至教育观念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新的办学形势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的精神和步伐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实践和探索独立学院的发展新路,才能从最基本的学院基础设施建设、课程改革、师资优化、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把独立学院办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著名品牌。要树立与社会、企业、高校协调发展的理念,突出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逐步建立起适应当地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训新体系。通过不断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和培养方式,使独立学院这块品牌在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方面独具特色。

(三)坚持科学管理与依法治校是自主品牌建设的可靠保障

高等学校作为办学实体,应具有与其功能、职责、任务等相互匹配的权利,但由于国别、制度、时代观念的不同,对办学自主权的认识和确定差异却很大。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法人负责制和院长负责制的作用是创建和维护独立学院品牌的有力保障。院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院长负责的实质是院长及以院长为首的行政系统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办学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对党委集体领导形成的决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更要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和办学品牌高度负责。

要坚持和不断完善各级领导教育目标管理制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教师教学竞赛制度等;实行院系领导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工资制等。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实行的是学院管理委员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合作办学双方的代表出任,在学院的重大事项上作出最终决定。从建校几年来的实践看,这种体制虽然有些松散,但是实际效果发挥得较好,在学院发展的几次重要关头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使得学院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本专科30多个专业招生,在校生达到6 500余人。学院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办学声誉的不断提升,使得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的品牌不仅在山东省高教界有着响亮的名气,而且在全国独立学院当中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四)不断创新与积极开拓是自主品牌建设的永恒动力

创新是推动独立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独立学院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既要有面向市场的开拓意识,又要有面向国际的开放意识,真正做到从办学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上进行创新,从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远战略目标出发,科学审视独立学院这一新型高等教育品牌的内涵与标志。中国的独立学院一般是依托国内已有大学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联合社会企业与个人财团进行办学的,是利用了公办高校的品牌及其现有的部分教学资源和管理经验,在不需要政府一分钱投资的前提下兴办的独立学院,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母体大学的分校或某种意义上的办学翻版,更不是长期依附和寄生于母体大学的附属品。所以,各独立学院在办学之初都曾明确提出“既要依托母体大学和企业,又要积极开拓自己的办学之路,唱响自己的品牌。”

从实践来看,独立学院经过近几年的长足发展,基本走完了初步定型、长足发展的前两步,目前已进入发展的第三步,也就是关键的自主品牌建设的第三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辜胜阻曾经指出:“民办独立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引导与支持并重。”“民办独立学院发展的第三步,就是具有自主品牌的优质大学,具有自己的专业品牌、质量品牌、信誉品牌等,使品牌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每一所独立学院都拥有了自己的品牌,独立学院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全新的品牌。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等一批较有影响的独立学院,正在中国高教界逐步树立自己的品牌。

综上所述,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品牌识别系统的简单策划与设计问题,而是围绕着品牌建设所展开的独立学院内涵建设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一所独立学院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与把握。独立学院要依托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定位,创建自主品牌。由于每所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无论是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办学基础还是办学水平都有所不同,不可能照搬哪一个或哪几个模式去创办品牌,而是要实事求是地树立和贯彻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在理论上多研究,在实践上多探索,真正避免盲目策划、低水平建设的现象出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牌建设要有长远意识、战略眼光,要立志做大教育,建百年名校,树百年品牌,要用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去精心呵护与建设自己的品牌。

[责任编辑 夏畅兰]

作者:吴明银

独立学院品牌建设论文 篇3:

独立学院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与品牌建设

摘    要: 独立学院本科生的资助工作不仅关系到其成长与成才,更关系到“脱贫攻坚”和“教育公平”等关键社会问题。资助工作的本质在于育人,因此资助育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独立学院因为性质特殊,生源层次有所不同,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有更大的难度,对探究独立学院资助育人的体系建立和品牌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资助育人    品牌建设

从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至今,包括奖学金、勤工俭学、助学金、助学贷款、补助金、“绿色通道”和相关费用减免等内容在内的相对完善的高等学校资助体系已基本形成。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国家在大学生资助方面的政策逐渐完善,资助力度逐年增大,大量人力物力被投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但是资助育人的结果却不符合预期。家庭困难等级认定不严格、资金分配不均,私自克扣助学资金等现象偶有发生。独立学院因为性质特殊,生源层次不同,资助育人工作难度更大,因此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立和品牌建设进行探究意义重大。

一、完善独立学院资助工作管理体系

1.现有资助管理体系

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促使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逐渐从学生工作中独立出来。独立学院的学生约占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的三分之一,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前民办教育资源有限,解决这个弱势群体的经济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成才,更关系到“脱贫攻坚”和“教育公平”等关键社会问题。目前民办高校无论资助体系还是机构建设都是形式大于实际,未能真正从自身特点角度分析大学生的资助需求[1]。独立学院的资助育人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新路径。

2.资助管理工作困境

在独立学院资助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资助覆盖面有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模糊、校内勤工俭学岗位紧缺、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独立学院自2008年以来刚刚发展十多年,资助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没有条件形成一套完善的资助管理体系,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都设有“学生资助管理处(部)”,但该部门绝大多数仅是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处下属科室,甚至少数学校的资助科室职能由其他部门兼办,并无专职人员,显然难以充分发挥其在资助工作中的统筹协调职能,难以保证资助管理工作高质高效地开展。虽然独立学院的领导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任务重,各院(系)难以抽出专职人员负责资助管理工作。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更少,导致资助工作效率低、模式陈旧等问题。

3.如何完善现有体系

纵观现状,部分独立学院的资助工作管理方法只是向公办高校看齐,照搬国家的贫困生认定标准,不乏照搬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文件、公办高校自主制定的政策规章的现象,缺乏实践性和指导性。部分独立学院资助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仅是完成省级资助管理中心布置的工作任务,最终完成每年度的绩效评价考核。独立学院如果没有明确的资助工作体系,就难以指导具体工作的落实。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当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校学生需要,满足学校管理要求,促进学校积极发展的工作体系。

(1)拓宽资源渠道

独立学院不能照搬公办高校的资助管理模式,资助育人最重要的环节是育人,独立学院面向的是与民办高校不同类型的本科生,因此必须有符合独立学院办学特征的具体方式,才可以真正做到资助育人。首先独立学院的助学资金来源不能仅局限于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国家拨款。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掘社会资源,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利用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社会资源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2)完善制度体系

独立学院应当根据生源分布不同,建立健全助学资金管理制度和评选规则,评选时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审查资格,精准发放补助,给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合理申请的机会,保证公平性,扩大资助覆盖面。制度建设是必要前提和有力保证,贫困生认定、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勤工俭学规章等都应当形成规范的文件。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要制定更完善、更规范、更健全的政策,要符合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符合生源特征,以便在独立学院资助管理部门的工作过程中成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依据。

(3)专业化管理

独立学院要真正做好资助育人工作,需要独立的管理机构。资助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体系的构建,首先应当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行政部门负责牵头,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小组领导下制定全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完善人员配置,加大资助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保证对学生资助管理科学化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

二、推进独立学院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

1.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体量不大,在校学生总数普遍在6000人—15000人,大部分独立学院不会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投入太大的成本,例如购买专业的资助信息化系统。一般这样的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会要求学生入学时在线填写个人信息,其中包括家庭经济情况等,但是由于学生对家庭信息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此类系统在设计时对填写内容没有格式的限制,管理部门在审核时发现一些学生的信息不全面,容易出現各种错误,甚至一些学生不会如实填写家庭经济情况,导致管理部门需要组织学生重复修改。这些复杂烦琐的操作不仅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精准度产生影响,而且违背信息化建设的初衷。

2.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系统管理工作方面,很多公办高校已经开始尝试运用大数据系统,结合“互联网+”进行大数据管理,以往的资助工作模式逐渐发生转变。目前一些独立学院存在的体制、办学经费等问题制约独立学院资助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落实,笔者分析认为,独立学院要做好高校信息化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不管是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家庭经济情况部分,还是专业的资助管理系统中,信息真实完整是一切的基础。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信息统计,实施单独的信息化管理,可以依托信息化系统设立专门的数据库,掌握这部分学生的日常消费习惯、民主测评、心理健康、学业规划等多方面信息,提高这部分学生群体管理和资助的专业性、科学性。

(2)独立学院的资助管理工作需要一支水平高、业务强、见识远的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管理队伍,不能仅将这些工作布置到院(系),再布置给辅导员,只依照“按要求挑出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资助经费发下去”这样简单的逻辑完成资助工作。对数据管理的要求直接导致高校资助工作量剧增,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培养和引入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才能适应资助工作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2]。

(3)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并不是购买一套资助信息化系统就可以。高校资助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各个院系辅导员和系统管理方应当做到三级管理、三方沟通。硬件及时更新,确保信息流通顺畅、保证管理效率;管理人员要和系统维护人员及时沟通,反映系统需要加强的功能,如在系统中增设某个指标或选项等;此外,还要赋予院系辅导员部分权限,第一时间更新家庭发生突变的学生情况,标准学生困难等级和民主评议、学生在校表现等。

三、突出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功能

1.资助育人的重要性

1997年党和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如今高校从保障型资助逐步走向发展型资助,学生资助从扶贫已经发展到扶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在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在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要把育人始终贯穿资助工作中[3]。

2.资助育人的瓶颈

从2007年起我国高校逐渐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资助的经费和种类逐年增加,高等学校的资助工作获得了一些成绩,帮助很多贫困学子走出生活困境开启崭新人生。但由于众多原因和客观现实,资助育人工作并未跟上经济扶持脚步。独立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无偿资助形式弊端多[4]。独立学院虽为民办高校,但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标准相同,数额较大。独立学院的学习氛围与公办高校相比仍有差距,学生可能不需要在学习方便表现突出,只须家庭经济水平达到受助标准即可获得相应的奖助学金。第二,资助工作重资助、轻育人[3]。高校资助工作过于强调政策的落实,疲于应付上级任务。一些独立学院把准确无误发放国家的拨款视为完成资助工作的最高要求,对学生的精神帮扶与资助育人功能的关注度不高。部分独立学院对资助育人工作理解片面,认为资助育人工作只是提高学业成绩,诚信还款等,误解资助育人的本质,缺乏对学生精神上、心理上的引导和帮扶。

3.资助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在完善制度建设基础上,资助育人工作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1)开展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首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工作的本质在于育人,资助育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

(2)独立学院在完成评审认定工作后还可以对受助学生进行实践教育。通过义务劳动或者有偿劳动,强化思想教育成效。例如,高校可以在科研、管理、后勤等方面设置相应勤工俭学岗位,也可以与社会有关部门联系,引导贫困生参与义工服务等服务,通过实践服务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其学会感恩,并将感恩付诸行动[5]。

四、加强独立学院资助品牌建设

1.宣传层面

优秀的资助品牌建设离不开扎实的宣传工作。独立学院在完成资助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应当思考如何做好资助育人的宣传,如何形成“人贫志不贫”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资助品牌。宣传优秀的资助典型案例在资助育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朋辈榜样力量的感染,努力强化资助形式的奖优励志导向,帮助困难学生确立远大志向,做到人穷志不短,确定学习和发展目标。

2.合作层面

由于现有人员体系约束和办学模式的局限性,独立学院的资助管理人员主要忙于完成学生工作管理中的其他任务,资助育人的活動容易走“开大会”“树典型”的以往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实际资助育人需要。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当注重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获取社会资源,高效利用社会资源,以此推动资助育人工作。要把握社会热点和自身专业特点,挖掘出新意和亮点,搭建合适其他部门、企业展示风采的平台,促进合作与共赢[6]。

参考文献:

[1]李志锋,文碧兰.论民办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提升[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60-61.

[2]毛秀元,贺孝忠.高校资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7(33):178-179.

[3]顾延欣,易宏波.精准资助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综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00-101.

[4]刘苏州.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J].文化视野,2017(34):431.

[5]郭红洪.工业机器人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65.

[6]曹玲.助学工作的品牌建设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57-58.

作者:王昊

上一篇:基础教学园林专业论文下一篇:医学教学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