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榔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从壮族打榔舞的形式、特点着手,结合壮族地域环境、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性、民俗信仰等特点,探究其成因,希望对今后壮族打榔舞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与辅助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打榔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打榔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1:

壮族打榔舞与“那”文化的关系

[摘  要]壮族打榔舞起源流于桂西南地区天等县境内,是桂西南壮族所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其舞蹈动作古朴典雅,舞蹈气势辉宏,通常是双人或多人参与舞蹈,舞者相互配合,通过榔头与榔头间的点打、撩打、拖打、对打,展现壮族社会民间劳作的场景;通过榔头与木槽的规律击打,形成独特的音质和节奏,还原了壮族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形成桂西南地区所特有的舞蹈风格。通过对壮族打榔舞舞蹈动作与舞蹈蕴意的解读,发现其舞蹈形态的形成与文化蕴含皆与原始的生产劳作息息相关,其舞蹈风格及文化蕴意的产生与壮族“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从打榔舞的动作形态、节奏特点、文化蕴意等方面结合壮族农耕稻作文化,解读打榔舞与“那”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壮族打榔舞;壮族“那”文化;广西民间舞;非遗舞蹈

一、壮族打榔舞

打榔舞也叫“舂堂”“打砻”,是起源于广西西南部天等县境内的一種壮族民间传统舞蹈,距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大约在唐代武德年至北宋靖康年间,壮族先民为酬谢地公天神赐予的福泽,所创造的用于酬神、还愿等具有宗教祭祀仪式的活动,是壮族图腾信仰及农耕稻作生活的一种表现。壮族打榔舞富含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的舞蹈形式为,男女握杵围于榔槽两侧,通过击打榔槽进行舞蹈,其态沉稳古朴,其声浑圆厚重,其势大气辉宏,极具民族个性和民族特色,是桂西南地区壮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打榔舞由原始时期的酬神祭祀,逐渐褪去宗教色彩,转变为现今的娱人休闲性质,古时祭祀求雨、还愿庆丰,如今冲喜庆贺,颂赞美好。每到壮族节庆,如农历三月初三、正月十五、侬洞节、霜降节等民俗喜庆节日,天等壮族人民皆会跳起打榔舞庆祝节日,因气氛欢快活跃,群众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强,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2013年10月自治区文化厅将打榔舞上报国家文化部,力争将打榔舞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天等县被中国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打榔舞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二、壮族“那”文化

“那”在壮语里念“na”,是“田地”“水田”“稻田”的意思,在壮族社会,“水田”“稻田”因为接近靠近水源,成为最佳的水稻种植基地,因此在民俗文化研究上,我们将“那”这个壮语中“水田”的谓称作为壮族稻耕文化的代表,“那”文化即稻耕文化的重要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驯化野生水稻进行人工种植的国家,至今已有上万年的悠久历史,覃乃昌、梁庭望等很多专家学者皆认为,是勤劳智慧的壮族先民创造了灿烂的“那”文化,他们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成功驯化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1]。在壮族地区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地方村、镇、乡,甚至是县都喜欢用“那”字来命名,那造、那排、那马、那坡等,以田地的地理位置来为屯、村、镇命名,因为田地是水稻主要的种植基地,它是古时先民养家糊口的重要生计来源,水稻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一家老小的生计,可见“那”在壮族人民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那”文化的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广西、广东、云南、海南以及与之相毗邻的大部分东南亚国家,而我国的广西隆安县是大石铲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大石铲是原始时期稻耕的重要劳作工具和祭祀用品,也是现今稻作文化研究重要的标志文物,可以说“那”文化是以广西隆安县为中心地带向外辐射,天等县与隆安县山水相连,壮语相通,同是骆越后裔,生产生活、劳作方式、风俗习惯皆相近,因此以农耕稻作生产为主的天等也是属于“那”文化重要的起源和流传之地[2]。

三、壮族打榔舞与“那”文化的解读

(一)劳作分工产生打榔舞的类别

壮族打榔舞从产生、风格、蕴意和形式等方面,都能够使人感受到其深厚的稻耕文化精髓[3]。据调查,目前天等县境内的打榔舞可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流传于天等县龙茗镇古棣壮寨的长杵打榔舞,一种是流传于天等县稻香村的短杵打榔舞,二者的区别除了在舞蹈道具“杵”的长短不同之外,舞蹈形态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在原始耕种时期,长杵和短杵舂堂主要在稻谷收割时起到舂谷穗,脱谷粒的作用,同时也逐步运用到谷粒褪壳和舂糍粑上。长杵主要是年轻人所用,通常将榔槽与杵搬至田间进行劳作,短杵主要为老年人所用,通常在家中配以座椅进行劳作,从杵的长短和人的年龄特点来分析,该种劳作分配方式符合人类体力劳动的分工特点。随着壮族先民生活中的观察和深入发明,舂堂逐渐被运用到更宽泛的生活中,如长杵打榔多运用于糍粑和年糕等食物的制作加工上,而短杵打榔多用作祭祀、娱乐功能,因杵的长短有了不同的作用,形成的打榔舞的动作形态和舞蹈形式也不同。目前天等县境内两个村寨分别保留了这两种形式的打榔舞,长杵打榔舞和短杵打榔舞虽然动作形态、表现形式和文化蕴意皆不相同,但从原始社会舂堂功能解读,它都与稻耕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因为稻作耕种而产生,因稻作独特的劳作方式与劳作对象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态和风格,因稻作与信仰相结合产生独特的蕴意,可以说打榔舞是“那”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二)稻作文化催生打榔舞

打榔舞最初起源于劳作,逐渐过渡至祭祀,最终形成休闲娱乐的性质,可以说稻作文化催生了壮族打榔舞,造就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壮族是最早驯养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壮族先民主要的生计来源,因为壮族远古的稻耕生产和生活习性,促使勤劳的壮族先民更注重水稻的种植和收成,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底下,稻耕生产很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很多当时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面前,壮族先民选择了信奉祖先和神灵,他们通过举行宗教仪式,祈求他们的庇佑,通过舂堂的劳作方式将稻耕生产相关的信息传递于祖先、神灵,表达他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渴求和对富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舂堂代表粮食有收成,食物有保障,因此我们追溯打榔舞的源头发现,因为生产稻米而产生了舂堂劳作,又因稻米的收成而产生祈风调雨顺的祭祀行为,由此它们产生的过程经过了稻耕生产、形成劳作、借予祭祀、转换娱乐四个阶段,形成了现今我们所见到的打榔舞,可以说“那”文化对打榔舞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三)稻作的劳作方式与劳作特点决定打榔舞的风格成因

流传于天等县龙茗镇古棣壮寨的打榔舞属于长杵打榔舞,也是目前改编较多、流传较广的打榔舞形式,其杵长约170厘米,直径约20厘米,主要的打法为:双手持杵于榔边进行击打,双人或多人进行有效配合,将杵进行点打、拖打、冲打、撩打、对打,形成动作交织而节奏稳定的舞蹈,众人配合默契,动作转换整齐有度,参与的人越多,场面和气势越庞大。该壮寨产生、保留的打榔舞形式主要源于舂糍粑,将糯米饭置于木槽间,双人持杵站于木槽两端进行对舂,该劳动需两名年轻力壮的人默契配合,向各自的斜前下方一上一下对舂,在舂糍粑的过程中,随着糯米慢慢变粘,会阻碍杵的活动,因此会越舂越吃力,这时两人要默契配合,一人提杵时,另一人就要及时下杵,帮对方舂断糯米的粘性,被舂断粘性的杵重新发力,反过来帮另一方,当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双方两杵相对,配合将糍粑撩起翻面,目的是让糍粑受力更均匀。舂堂是个重体力活,当舂累了之后就会换小幅度的舂法,握杵小幅度来回推舂,同时也作为调整体力适当休息的舂法。通过了解古棣壮寨的糍粑舂法和打榔舞的跳法,我们发现长杵打榔舞典型的打法就是原始舂堂勞作的体现,从典型的动作上看,基本保留原始舂堂各式的劳作动态,这些朴实的劳动方式逐渐演变成了打法丰富、风格古朴的舞蹈动作,因此从打榔舞的动作风格来看,其风格的产生受到了稻耕文化的深远影响,形成浓郁的带有稻耕民族特色的劳作风格,可以说打榔舞既保存了壮族稻耕文化的典型性又很好地体现了稻耕劳作方式的独特性。

(四)对稻谷收成的期望凝结为深厚的舞蹈蕴意

至今在天等县稻香村流传的短杵打榔舞,其杵长约90厘米,为两头粗中间细的蜂腰状榔头,榔槽长约250厘米,宽约40厘米,主要在祭祀或娱乐之时跳起,通常的打法是三人组合,一男两女或一女两男进行配合,站于榔槽的同一侧,男性站中间,女性分别站男性两旁边,舞蹈过程中三人分工配合,由中间的舞者先起头,首先击打对面的榔壁,再回打正前的榔壁,击打两个回合,共四拍子,最后一个动作竖转榔头,一个明显的力度回拉,使榔头回打正前榔槽内壁,形成一个转换动作和一个强拍节奏,整个节奏大致为xx xx xxx的七拍子节奏点,如按照平时我们一组动作按八拍子来计算,这组原生态舞蹈在最后一个重拍,也就是第七拍之后,第八拍子应该算空一拍,是衔接循环重复第一个动作的衔接点,而两旁的舞者负责配合,在榔槽两边来回击打,形成节奏为xx xx xx xx共八拍子的稳定节奏,动作简单而重复,中间的舞者在动作节奏上负责打一个强拍打花,两旁边舞者配以规律的节奏,三人节奏交织,形成稳定的双重声节奏,在坚硬木材制作的榔头和榔槽相互撞击下,其音质和节奏形成类似于马蹄踏地的清脆声响,动作单一而重复,舞者虔诚而投入,似乎只突显舞蹈敲击中的特殊节奏声,舞蹈充满祭祀动作。据当地赵秀伯、赵瑞普、陆春飞等老艺人介绍,天等镇稻香村的这一打榔舞形式,主要通过榔头击打榔槽的声音模仿马蹄的交织声,马蹄声预示着稻米的丰收,马队驮着沉甸甸的稻谷浩荡归来的场景,而在老一辈壮族先祖认为,通过这样的形式每年正月十五在村里的庙前祭祀祈福,是壮族人向地公天神感恩赐予的福泽和祈求来年水稻的丰登。短杵打榔舞没有像长杵打榔舞那样从动作中体现出稻耕劳作的特点,而是单纯地通过节奏声,巧妙地将榔槽撞击的独特之声模仿为马蹄踏地的节奏,又将马蹄声与稻耕生产联系在一起,在当时原始时期的人们,能够设想如此高深的蕴意,足以体现出先民们的智慧和对稻耕生产的重视。

(五)稻作文化的演变影响制约打榔舞的传承与发展

稻作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也将影响着打榔舞在壮族民间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壮族稻耕文化也在发生变化,人们靠天吃饭的时代已经远离,很多在原始社会无法解答的自然现象已经可以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进行解释,人们的信仰发生微妙的变化,最初通过祭祀祈雨进行灌溉的方式在壮族先民的心中逐渐淡化,使得通过祭祀祈雨的方式不再是壮族稻作生产的重要仪式,因此在壮族民间传统的祭祀祈雨仪式逐渐消失。不仅如此,伴随着机械化的到来,稻谷脱粒和褪壳逐渐被机械所取代,因为现代生产工具的产生,人们优化了原始低效率的生产劳作方式,舂堂的功能范围渐渐缩小,并渐渐淡出壮族人的生活,打榔舞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土壤不断瓦解,使得打榔舞在壮族民间已经难以自然地传承与发展[4]。

壮族打榔舞是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它记载着壮族社会的发展与稻耕文化的发展历程,是壮族“那”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稻作文化促生了壮族打榔舞,造就壮族打榔舞灿烂的舞蹈文化,而今也因为稻作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影响制约着打榔舞,现今的打榔舞远没有原始时期的功能与作用,在现代社会已经较少呈现在人们面前,因为缺少了原始稻作文化这片原始生态环境的滋养,打榔舞失去了被需要与自我更新代谢的发展规律,如同濒危动物般成为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

结  语

综观打榔舞,不管是其产生的缘由、风格特点和文化蕴意,皆与壮族稻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壮族民间舞蹈,其每个节奏、动作或形式都记载着壮族稻耕生产的社会历史变迁,古朴粗犷的动作风格体现稻耕文明的劳作之美,敲击出的清脆悦耳的马蹄声饱含壮族先民对稻耕生产的勤劳和热情,充分体现壮族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不管是粗犷的体力劳动,还是清脆的马蹄声,打榔舞就是壮族人民在“那”文化的激发下产生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凝聚了天等壮族人民的生产劳作、宗教信仰和伦理情感,丰富了壮族的民族传统文化,使老一辈先人的精神在现今社会得到传颂和弘扬,有利于强化民族性格,对振兴现代人的民族创造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打榔舞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得以好好保存,并且发扬光大,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注释:

[1]谢寿球.打造稻作文化品牌,擦亮“那”文化名片[N].中国民族报,2018-12-11.

[2]聂  瑞,何  裕,黄频英,赵  飞.广西隆安县壮族那文化遗产的内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03):234—236.

[3]黄晓明,苏水莲,廖梦华.么佬族依饭节舞蹈与道教文化的关系——广西罗城么佬族民间舞现状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13):26—28.

[4]邹如意.隆安“那”文化的传播变迁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05):64—67.

[收稿日期]2021-09-07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校科研资助项目(2020YB013)。

[作者简介]许子吉(1988—  ),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崇左  532200)

(责任编辑:庄  唯)

通讯地址:广西崇左市城南区佛子路23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许子吉

联系方式:15078791544

作者:许子吉

打榔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2:

壮族打榔舞的舞蹈特点和成因探究

摘 要:本文从壮族打榔舞的形式、特点着手,结合壮族地域环境、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性、民俗信仰等特点,探究其成因,希望对今后壮族打榔舞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与辅助作用。

关键词:壮族舞蹈;打榔舞;特点;成因

0 前言

打榔舞历史悠久,是壮族人民生活、生产、信仰等文化的结晶,它浓缩了壮族的历史文化,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鲜明的艺术特征、多元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探讨壮族打榔舞的舞蹈特點和成因,探索解读壮族打榔舞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特点,希望在今后同类或相近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参考和辅助作用。

1 打榔舞的起源

壮族打榔舞起源流传于广西天等县稻香村、龙茗镇、向都镇、福新乡、都康乡、上映乡等地,至今大概有1000多年的历史。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曾载:“静江民间获禾,取禾心一茎连穗收之,谓之清冷禾,清冷。屋角为大木槽,收食时,取禾春于槽中,其声如僧寺之木鱼,女伴以意运柞成音韵,名曰春堂。每旦及日昃,则舂堂之声,四野可听。”据记载,打榔舞由舂堂劳作演变而来,是以“榔”和“杵”为道具的一种民间舞蹈。最初勤劳智慧的壮族先民使用这两种工具巧妙地为稻米褪壳,是一种劳作方式,随后作为祭祀仪式呈现。壮族先民通过打榔的仪式,祭祀天神,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是一种娱神的表现。经过社会的发展,打榔舞的功能又演变为了娱人。打榔舞的发展经过了原始劳作、娱神到娱人的演变,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铿锵有力、气势恢宏的舞蹈,它记载了壮族先祖的劳作和生活,是壮族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2 打榔舞的现状

随着文化自信政策的实施,民间打榔舞得以发展。如龙茗镇的三月三、向都镇的霜降节及其他各乡镇的侬峝节等,使民间打榔舞得到了传承和传播。民间的打榔舞动作节奏相对单一,但其活泼欢快、气势恢宏的表现力,能够很好地营造节日的欢乐氛围。此外政府还成立了当地的非遗文化传承中心、将打榔舞成功申遗、组织千人打榔舞比赛等,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随着非遗团体的成立,打榔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在打榔的握杵、打法和步伐上都进行了创新,舞蹈间接脱离榔具,握杵流动而舞,使舞蹈脱离了围榔而舞的局限性,并编排富有主题思想或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成品舞蹈,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审美需求,使观众对其的接受度更高,传播范围更广泛。

2018年9月,借助《魅力中国城》栏目的竞演平台,崇左市花山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创作中心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一同将打榔舞带到了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将壮族人民的民俗文化与勤劳热情的民族个性呈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由此,打榔舞得以在政府、民间组织和文艺团体的努力下,逐步随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传承和发扬。

3 打榔舞的舞蹈特点

3.1 粗犷豪放的劳作气息

打榔舞有抬踏步、小八字步、并步、点步等步伐,最典型数抬踏步,即双脚一前一后,随上身捶打前倾或后仰的动作抬脚和踏脚,双腿重心交换,膝盖在“蹬”和“屈”的过程中,有效地辅助身体的发力和使力,前腿在下屈之时膝盖微微产生颤动,使身体得到缓冲,这是人体运动的自然反应,加上长而沉的杵,使舞者动作更显粗犷、充满力量,这些动作源于原始的舂米劳作,可以有效减少体力的流失。经过不断演变,上身动作形成打榔舞特有的体态特征,而抬踏步在舞蹈中作为典型的流动步伐,保留了两腿膝盖的蹬和屈。上身发力和脚下助力的动作充满了粗犷、豪放的劳作气息,充分展现了壮族人民勤劳能干的品质。

3.2 欢快热烈不失古朴

打榔舞始终持杵围榔而舞,众人围于榔边,双手持杵,杵通过击打榔身或榔内不同的部位,形成稳定、厚重的节奏特点。通过击打榔身,双人或多人配合将杵相互交击,形成冲打、点打、撩打、对打和拖打等多样的打法,这些打法可任意组合,形成不同的打榔舞段,展现了舞者们高度默契的配合,使舞蹈的动作更富有层次感,击榔的节奏更加厚重,配合舞者的呐喊声,表达出壮族人民远古的祭祀祈福、对生活的热情向往和丰收的富足之情,其舞蹈氛围欢快、热烈而不失古朴,表演氛围更加热烈和高涨。

3.3 团结互助的民族风貌

《岭表录异》记载:“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刘亮也。”可见,打榔舞自古就是众人参与性很强的活动,民间的打榔舞由村里的主持在村头呐喊召唤,“嘚砻咯~”,村里人听到后纷纷前往,而后在村里的古树下、晒场前或空旷平坦的空地上,舞蹈通常人数为2、4、6、8、10、12等双数,男女皆可参与,人数越多舞蹈氛围越热烈,他们配合默契,欢快地击打,配以舞者们的欢呼呐喊声,可传至几里之外,引得临近村寨的民众前来观看,极为热闹。由此可以看出,打榔舞体现了壮族的一种民族认同感,更讲究众人的参与性,从舞蹈中折射出来壮族人民的群体性、合作性、认同性、互助性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

4 打榔舞的形成及成因

4.1 稻耕文化的影响

天等县地处西南边陲,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山谷间有开阔的盆地,溪流纵横,形成了非常适宜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以天等县稻香村、龙茗镇、向都镇、都康乡为例,其地理位置处在低山丘陵与盆地相结合的特殊环境,促使依山傍水而居的壮族成为最早发源稻作文化的民族之一,稻米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勤劳智慧的壮族先民使用舂堂的办法,巧妙地为稻米去掉坚硬的外壳,久而久之,舂堂逐渐用于舂糍粑、年糕等美食。壮族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原始的舂堂劳作,为壮族打榔舞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见到的打榔舞还保留了舂堂的劳作特点,即动作体态上的粗犷、豪放的舞蹈特点。

4.2 图腾信仰的影响

壮族信仰天神、雷神、蛙神、祖先神灵等,在原始时期,落后的生产方式常常使农作物青黄不接,人民生活艰苦。在很多自然现象无法用当时人们的思维水平解释的情况下,他们将希望寄托于古老的信仰中。最典型的就是壮族的祈雨活动,在春季或干旱的季节,祈求神灵的庇佑,降雨解旱,以达到作物丰收的目的。通常由德高望重的壮族老者主持选择日期,做仪式,摆供品,通过模仿农耕劳作的形式进行祭拜,包括犁田、插秧、收割、舂堂,人们高举杵棒虔诚祈求,通过击打榔身,向祖先神灵表达对丰收的渴望,这种虔诚的祈求方式逐渐演变成古朴的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很多节庆、喜庆的日子里,壮族人民都会跳起打榔舞。为了烘托节日的氛围,舞蹈将丰收的热情和喜悦放大,保留祭祀和劳作等特点,使舞蹈更加欢快热烈而不失古朴的气息。

4.3 民族习性的影响

天等县境内的壮族民居相对集中,村寨住户紧挨,促使邻里关系自古往来密切。农忙时,邻里乡亲相互帮助,集体劳作,包括插秧、收割、舂米、舂糍粑等,共同分担体力劳动。在长期的劳作中,他们相互了解,配合默契,邻里关系感情深厚,互相团结。受此民族习性的影响,打榔舞折射出一种民族团结性,如在打榔舞的参与“打”法上,他们更加注重群体意识、群体的配合和合作,通过舞蹈中多个个体打出一致的动作和节奏点,突显高度团结与互助的民族精神。

5 结语

本文通过探究壮族打榔舞的特点和成因,发现壮族打榔舞的起源、风格、形式、发展和演变,无一不与壮族的地域环境、生活习性和信仰紧密相连。打榔舞既是壮族文化的综合体现,也是壮族历史发展的记录册,对民族文化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打榔舞理应被重视和保护。希望在未来的发展潮流中,打榔舞既能保留原始的舞蹈形态,又能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两手抓,如此才能够做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秀花.试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成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2):41-43.

[2] 江东,姜盛.藏族舞蹈“前倾”体态文化成因分析[J].背景舞蹈学院学报,2016(06):113-116.

[3] 尹明.壮族打榔舞[J].歌海,2014(1):-F0002.

[4] 韦霞,周丽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打榔舞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08):228-229.

作者简介:许子吉(1988—),男,广西崇左人,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间舞表演与教学。

作者:许子吉

打榔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3:

谈广西马山县壮族扁担舞的传承与保护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不断地变化,作为“活化石”的非遗舞蹈,其传承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以广西马山县壮族非遗扁担舞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扁担舞的现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对扁担舞传承与发展展开分析探究,发现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奉献力量。

[关键词]扁担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非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活化石,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当前,国内外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掀起了一阵阵热浪,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非遗文化,多方面、多角度地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发展。广西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稻文化发源地,当地称之为“那文化”(“那”是壮话,汉意为“田、水稻”的意思),关于“那文化”劳作的舞蹈——打扁担,于2008年已被纳入自治区级非遗名录,现流行于桂中、桂西地区。以马山县扁担舞为个案研究,对其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探究,为广西壮族扁担舞蹈的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一、广西壮族扁担舞概述

“扁担舞”,又称“打扁担”或“打虏列”“谷榔”“打榔”(壮话音译),因以扁担为道具而得名,由田间劳作发展而来,是广西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广西壮族农耕文化的印迹。

(一)扁担舞的历史渊源

广西壮族扁担舞历史久远,由“打砻舞”发展演变而来。关于扁担舞自唐朝便有相关记载,宋朝时期,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书中也有关于“舂堂”的记载。直到民国二十二年,在《隆山县志》(今马山县)记载中有提到。这些文字记载了扁担舞在历史发展中,由“舂堂”到“打扁担”的创新发展过程,也可看出“打扁担”已由田间的劳作舞蹈发展成春节期间的节庆活动。建国后,扁担舞进一步去掉了沉重的木板,直接以扁担敲击板凳,边击边舞,流传至今。

(二)扁担舞的表现形式

广西壮族扁担舞大多为女子表演,表演时人数不限,但必须是双数,舞者持扁担立于板凳两侧,上下左右互击翻飞,节奏丰富激烈、铿锵有力。其动作和打法主要是模仿农耕劳作,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作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凝结而成的,是壮族人民的劳动号子。其表演过程为壮族农耕文化的再现,是壮族人民内在精神的外化。

扁担舞进行到高潮时,表演者随着节奏高声应和,散发着壮族人民高亢的热情,也充分地表现了该民族的艺术震撼力,体现了壮族人民积极乐观、万众一心的超强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广西扁担舞的现状

(一)扁担舞在民间自发性的现状

1. 民俗节日

在广西马山县,人们每逢节庆都会有打扁担的活动,尤其是壮族的春节期间,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每家每户都会不约而同地打起扁担舞,这个时间段也是目前在马山县人民自发打扁担规模最大的。春节期间,马山县参与打扁担的人年龄范围比较广,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拿出扁担、板凳,在家门口、街头巷尾或寨头热热闹闹地敲起来,喜迎新春,扁担声此起彼伏,可谓热闹非凡。壮民们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以及对来年丰收的祈求。

三月三是广西传统的节日,三月三期间马山县的人们也会自发性的打扁担,相对春节期间而言,打扁担的人数会稍少,打扁担的范围也主要集中在活动场地,或者对歌场地。

根据广西马山县百姓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前,打扁担时间一般在秋收时节,人们劳动休息时在田间地头、晒谷场等劳动场地附近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劳动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打扁担的地点不再限制于劳动场地,村头、家门口、演出场等都是扁担舞的表演场地。扁担舞的表演时间也不再限制于秋收时节,每逢节庆,或多或少都会有扁担舞的表演。扁担舞寄托着马山壮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2. 广场舞

近年来,广场舞作为一项全民性自娱活动,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热潮。在马山县,有部分群众也跳起了广场舞,其中也有本民族的扁担舞在里面。由于扁担道具的限制,人们在跳广场舞时,部分广场舞会持扁担而跳,更多的广场舞在跳扁担舞的时候,是用手臂来模仿扁担的形态,这更像一种壮族民间扁担舞发展的一个新子项舞蹈。一般在跳此类广场舞时,使用的伴奏音乐与常规扁担舞相似,音乐节奏都比较清脆明快。

(二)扁担舞在教学方面的现状

1. 舞蹈课堂教学

目前,广西已有部分高校将扁担舞引入课堂。在广西艺术学院的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与教育类等专业都开设了广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该课程以“取材于民间、规范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为舞台”为指导思想,积极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在广西师范大学舞蹈学专业也开设了广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并出版教材《广西特有民族民间舞蹈原生元素组合教材》,该课程壮族舞蹈部分就是以扁担舞为主。贺州学院舞蹈学专业也有开设“广西民族民间代表性舞蹈”课程,百色学院也有开设广西“壮、苗、瑶、彝族舞蹈”课程。除此之外,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河池学院等院校都开设有壮族舞蹈课程。在壮族舞蹈中都会有扁担舞的教学,部分高校也会以传统民族体育的形式,开设打扁担的选修课程。

在广西中小学也有开设打扁担课程的学校,比如马山县城西小学、加方小学、加方中学等都开设有扁担舞课程,但由于扁担舞自身道具的原因,使舞蹈肢体发展的空间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扁担舞在这些小学课程中,基本都是以传统民族体育或者扁担操的形式出现,与高校舞蹈教学对比,中小学的打扁担花样相对单一,更加注重打扁担的速度、灵活度,带有强身健体的目的性和竞技性。

2. 舞蹈剧目表演

近年来,扁担舞作为广西壮族的代表性舞种,有不少以扁担舞为元素的精品节目问世。例如,广西少儿舞蹈《壮家娃娃扁担乐》2011年获第五届全国小荷风采少儿舞蹈展演最高奖和最佳编导奖,2012年获中央电视台CCTV电视舞蹈大赛优秀作品奖;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壮家的扁担会唱歌》2014年獲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广西八桂群星奖一等奖,2016年成为广西文化厅优秀舞蹈作品签约项目,201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的录制。除此之外,还有《扁担谣》《打打扁担、打打情》等节目,都在大型晚会上登台演出,将打扁担以舞蹈节目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扁担舞民间传承人的现状

据调查,在广西马山县扁担舞的民间传承基本都以扁担队的形式存在,每个村镇都会有自己的扁担队,比如马山县加方金花扁担队、白山老年人协会扁担队等,这些扁担队一般都是本村热爱扁担项目的村民组成,女性成员较多,年龄层次主要为中年或老年。每个扁担队会有自己的队长,各队打扁担的方法也各有特点,队员们都会在一定时间对传统扁担打法进行练习,也会进行动作的创新创作。每逢年节或农闲时,扁担队会应邀到各地演出或比赛。

(四)其他方面的现状

在马山县政府的带领下,政府每年都会举办美食节、文化节、千人扁担比赛等众多文娱活动,召集各村群众直接参与扁担舞。在旅游方面,扁担舞与马山县旅游业结合,在旅游景点加入有关扁担舞的表演,吸引外来游客,也直观地向外来游客展现了广西壮族民间舞蹈的魅力。

除此之外,马山县扁担舞在网络媒体、电视纪录片、体育竞技、民族特色饰品、民族经济业、民俗节日展演等多方面也有相关的发展,通过这些途径,扁担舞展现着它特有的文化魅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扁担舞的传承与发展。

三、扁担舞传承与发展的困难及建议

(一)提高本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每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奠基,我们只有保护好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拥有本民族的“根”,该民族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方式已经改变,传统的劳作方式已经不再符合人们的需求,作为劳动中产生的舞蹈,其形式概念逐渐被弱化,而这一点也与民间扁担队年龄分层息息相关。

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老式劳作方式没有实践体验,几乎体会不到劳动所带来的幸福感。再加上现代科技的发达,单纯的打扁担已经满足不了年轻人的娱乐需求,所以在各村扁担队里,几乎没有年轻人。中年人则忙于外出打工,或者以打牌、下棋等为主要娱乐形式,只有少部分中年人参加扁担队,老年人占比反而最多。尤其在马山县的白山老年人协会扁担队,他们的年龄基本在45—68岁之间。平时扁担队练习时并不会所有人每次都参与,尤其是年轻人,基本只会在有演出或者逢年过节中才会参加打扁担。

这些问题直接显示出了民族文化意识的薄弱,扁担舞作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其意义重大。从扁担舞的发力方式,我们可以看出该民族的内在韧性;从扁担舞在多人击打时,所发出来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强烈明快的节奏感,直接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和谐性和民族大团结的凝聚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壮族祖祖辈辈通过打扁担的方式传颂着本民族的精神与智慧。随着时代的冲击,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对于文化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保护好祖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二)提倡地方校园特色教学

1. 素质教育与地方特色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作为素质教育普及对象的中小学,其教育内容应该引起各地方教育系统的重视。

据调查,壮族扁担舞传承已出现严重脱节现象,传承人年龄不断老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薄弱。在当下,素质教育应该引起人们对这种脱节现象的反思,地方校园在普及素质教育时应该增强孩子们的民族意识,引导他们去体会蕴含在本民族文化之下的民族内在精神。比如上文提到的马山县城西小学、加方小学、加方中学这几所学校,都以不同形式开设了打扁担的课程,并且定期举行打扁担比赛,孩子们课后都会主动练习,不仅锻炼了身体,也直接激发了孩子们对扁担舞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直接促进了孩子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孩子们对于本民族的热爱之情。

2. 增强高校办学特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其舞蹈文化也应该具有多样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各地舞蹈教育事业都在蓬勃发展,但是在这样一种繁荣发展的状态下,出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多样性发展并不平衡的问题。据调查,各地高校舞蹈课程设置中,最常见的就是汉、藏、蒙、维等民族的舞蹈,这仿佛已经成为一种固定式的民间舞蹈开课模式,而这样的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多样性起着一定的误导性。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舞蹈繁荣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的几个民族上,应该是中华民族各少数民族舞蹈的共同发展才是真的繁荣发展。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少数民族舞蹈资源丰富,壮族人口所占比例最多。在广西高校课程设置中,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少数民族相关的课程,作为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扁担舞也未能得到“宠幸”。更让人感慨的是,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在广西高校就读的本地舞蹈生,由于院校课程设置问题,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他们只知道专业课程中的“汉、藏、蒙、维”等所谓“大民族”的民族舞蹈,却不知道广西本地的民族民间舞蹈,更别说是扁担舞了。而这些专业课程也只能使學生一度在对其他民族舞蹈表层的“形似”进行模仿,这样是不符合中华舞蹈文化多样性要求的。

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其民间特色舞蹈应该得到更广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广西高校的特色办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广西壮族扁担舞已经列入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更应该积极主动地传承发展,这样才能为中国舞蹈文化的多样性添砖加瓦,为中华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奉献力量。

(三)重视民间传承人的保护与支持

民间艺人是民间文化最直接的传承者,继承着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广西马山县扁担队的传承人现状可以看出,民间艺人作为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人,他们直接关系到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政府应对传承人的相关政策和扶持加大力度,更好地去推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不可否认,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壮族扁担舞发展现状得到好转,但是就扁担舞的长远发展而言,政府对于传承人的相关政策还需多加完善。比如马山县的扁担队,由于长期表演扁担舞,舞蹈道具经常会损坏,艺人们经济水平并不是很好,道具的更换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是否可以考虑增加对民间艺人的经济支持,或者在表演期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补助。

在义务方面,政府可以考虑定期组织艺人进行创作或演出,定期请传承人对当地群众传授相关文化。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建立非遗保护制度都比中国早,体制也相对完善,尤其对于传承人的相关制度也更加详细,中国目前对于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尚有不足之处,所以在传承人保护的层面上可借鉴其他发展较好的国家,以此来完善相关制度,更好地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传统的劳动方式逐渐被现代生产方式替代,新的文化、新的娱乐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从传统劳动生活中形成的舞蹈——打扁担,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人们对打扁担的热爱也在逐渐消退。扁担舞作为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携手保护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加大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扁担舞进校园,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园的直接传承作用,利用网络媒体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唤醒当地壮族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促进广西壮族舞蹈文化繁荣发展,使壮族人民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 黄丹,丁佳.广西民族民间舞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6.

[3] 马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马山县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4] 黄小明.广西特有民族民间舞蹈原生元素教学组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中华舞蹈志编委会.中华舞蹈志·广西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6] 张丽媛.广西壮族打扁担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调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

[7] 钟红艳.壮族民间舞蹈中的伦理思想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5(4).

[8] 韦丽春.壮族扁担舞的发展及其价值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3(4).

作者:韦金玲 蒋李卉

上一篇:钱大昕的实事求是研究论文下一篇:混凝土构筑物裂缝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