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论文

2022-04-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资源,它具有传统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特性,同时,也具有自身非常独特的特征,如内容丰富性、地方特色性、载体丰富性和学术研究性等。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明确其主体。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论文 篇1: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该研究合实际工作经验,采用美国最新技术MIS990编程系统,设计并实现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福建省“非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非遗”;管理信息系统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根据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1]:“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繁多、特色各异,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就将项目分有10个大门类[2]: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这样繁多的类别,又是技能、文化和知识口传身授的传承,给保护添加了许多的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更严峻的形势”[3]。因此,利用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点及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是指利用现有的数字信息技术对“非遗”进行分类、制作与存储,建立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数据库,并配有强大的搜索引擎,实现数字化再现。于是,近几年,掀起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热潮,如:张红灵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网络化传播中的系列问题[4];裴张龙在他的论文中介绍了如何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推广[5];王淑娟、王晓如以VC++6.0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系统[6] ;袁少雄、陈波利用ArcGISserver9.3平台,根据广东省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信息的各种属性特点,构建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信息系统[7];曹玲等人则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信息内容繁杂、维护困难的现实问题,提出基于DotNetNuke(DDN)的内容管理系统(CMS)构建解决方案,并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平台为例分析了其设计及实现过程[8]。陈思喜设计并实现了基于OGRE的三维民间舞蹈保护系统[9];而余霄则研发了基于 Director“温州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平台[10]。

结合前人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并根据我在“非遗”保护部长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行探索、研究。本研究设计并构建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可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全过程。主要包括资源获取活动的设计策划、采集记录、制作处理、存储交换、信息发布、评审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可以利用本系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特性进行更加充分、深入地挖掘。

1 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系统设计目标

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设计的福建省“非遗”数据库管理系统,为“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管理工作提供一种较为全新的方式。本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创建一个“非遗”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满足对全省“非遗”项目及项目传承人进行管理的需要,并实现数据的分析、查询与统计;同时,该数据库的数据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具备异地输入数据功能,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全省各地市“非遗”管理部门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1.2 系统开发的环境

该系统采用C/ S(客户机/ 服务器) 方式,其网站开发语言:采用美国最新技术MIS990编程系统;网站后台数据库:微软SQL SERVER2008数据库;开发环境运行平台:WindowsXP/Win7操作系统。

硬件要求:对于局域网内的连接,应有一台服务器或配置好一点的普通台式机充当服务器。CPU(中央处理器),Intel Q9400 2.66Ghz 内存2—4GB 硬盘:500GB以上,如果,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多的话就按实际情况配置,用于登入的客户机:CPU双核2.2 Ghz,内存1—2GB。在广域网上连接,就要有一台专业的服务器和一个固定IP地址,数据库服务器:PowerEdge R420(2xE5-2630,32G内存,2*300G硬盘(如果,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多的话就按实际情况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2008企业版,微软SQL Server 2008标准版,如数据量大还要配置一个SAN存储系统,为了数据安全要配置一个硬件防火墙,UPS等等。

2.4 参评项目与参评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有评选,比如一年评选项目第二年就评选项目传承人,这样每年都有从各地送来大量文件,由省中心工作人员整理,通过专家评选,再从大量文件中整理出获选的文件,然后进行数据录入,工作量非常大,这两个模块的功能要求是:通过受权由各地选送单位先录入选送的数据,将录入工作分摊到各地非保单位,再组织专家评选,从选送的数据中筛选出获选的数据,复制到项目或传承人数据表中,减少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参评项目(如图11) 本窗体最大特点就是复制功能,还有从Excel导入数据,操作人员将获选的项目在入选选项框中都选上,点击复制,打开复制到表窗体(如图12) 该窗体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参评项目表,下部是项目表,先入选查询,选择True将入选的全部筛选出来,点击复制到表就将上部的参评项目表复制到下部项目表,操作简单直观。

3 结束语

本系统功能齐全,使用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可移植性好。在局域网内运行多年,性能稳定。但随着“非遗”工作的继续深入和发展,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本研究对于福建省“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J].文物工作,2004(5).

[2]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文件汇编[D].2009.

[3] 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45):1,294.

[4] 张红灵.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3-125.

[5] 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59-61.

[6] 王淑娟,王晓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网络化保护[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11(5):10-12.

[7] 袁少雄,陈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文化遗产,2011(4):60-67.

[8] 曹玲. 基于DotNetNuke的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设计与实现[J].价值工程,2012(25):208-209.

[9] 陈思喜.基于OGRE的三维民间舞蹈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2(11):58-62.

[10] 余霄.基于Director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平台的研发——以“温州南拳”多媒体平台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159-160.

作者:陈定棋 徐懿彬

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论文 篇2:

简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资源,它具有传统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特性,同时,也具有自身非常独特的特征,如内容丰富性、地方特色性、载体丰富性和学术研究性等。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明确其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就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实践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年9月14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全国各省市也纷纷根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建立了相应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政府部门成立的专门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具体工作,如组织实施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申报工作等。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形成机构和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遗产普查过程中能够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因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这一优势,使其必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

2 全国各级档案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很多档案部门根据自身所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建立了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并将其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档案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存与管理方面具有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其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有了全方位的保障。例如,江西艺术档案馆收集了大量江西特色艺术档案,同时,为了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该馆利用档案馆藏,整理出了大量“弋阳腔”、“青阳腔”等古老剧种和剧目原始文字、音像资料等。

3 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载体既有档案的性质也具有文物的属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实践中,一些实物档案(也称为“文物”)实际上是保存在博物馆或艺术馆中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博物馆、艺术馆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主体。博物馆在文物修复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很多受损严重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可以得到很好的修复和保存;艺术馆则肩负着搜集、整理民间艺术遗产以及进行艺术创作的职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搜集、整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杨家埠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杨洛书先生曾向国家博物馆捐献的50余块明清年画画版,不但是反映杨家埠年画发展史的珍贵实物档案,也是重要的历史文物。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都来源于传承人的口头叙述或文字记载,传承人本人因传承技艺的需要也保存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和实物。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主体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传承人承担着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丰富的档案资料有助于传承人各种传承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涉及了知识产权问题,比如,传统音乐的曲谱、传统美食的烹饪方法等,传承人保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他们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中去。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团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随着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的兴起,政府和民间组织纷纷成立了大大小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在进行历史研究和文化发展历程研究的过程中,都搜集了大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档案资料,不仅包括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也包括很多珍贵的实物档案。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主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不仅具有很大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其本身也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特别是美术类、手工技艺类的遗产项目。社会各界的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都致力于与这些遗产项目相关的产品和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收藏。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来稿日期:2012-12-15)

作者:王云庆 樊树娟

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论文 篇3:

关于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思考

摘 要:博物馆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科学研究、文化宣传、文物标本收藏机构,在文化传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传承发展中,博物馆做好保护管理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措施

博物馆是文物以及标本重要的收藏机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宣传教育机构,是目前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博物馆是广泛意义层面上的文化遗产机构,在发展中要注重对自身精确化定位,认识到其在民族文化保护以及文化多样性守护中的重要地位。全新的文化创造能产生不同的社会角色,博物馆在自身长远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更好地担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要素较多,诸如各项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等,主要是依附于个人存在的,属于身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遗产。当前在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全面保护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特色的文化留存,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对其进行保护以及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类重要的生活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是在其特有的文化空间环境中进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有较多问题,主要是受到市场经济环境、人口流动、城市化发展等要素影响,导致传统社区发展逐步解体,促使地域社会发展出现较大变化,致使基于社区以及地域社会为基础的文化传承机制难以维系。在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文化遗产是不同时期文化的有效记忆,文化遗产通过多种方式集中表现,既存在物质性、也存有非物质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社会文化记忆中占有重要位置。博物馆通过集中整理以及展示,能让更多群众认识到较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有助于感受到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对某种文化形成发展进行重点分析,能为人类社会精神世界構建以及社会全面发展补充更多力量[1]。

二、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探析

在博物馆发展新时期要注重积极整合全新的文化发展概念,做好持续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于国家战略发展角度,在兼容态度中注重不同区域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收藏、管理、研究。明确自身管理职责,积极落实各项经费,收集征集更多资料,做好多方面的社会宣传,设定专业的管理机构做好专题研究。

(一)明确职责,合理发挥博物馆权利

过去传统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积极履行研究、收藏、教育职能。近年来随着社会多领域全面发展建设,博物馆在传统发展功能基础上开始实现全面拓展,开始朝着古老文明以及现代化文化发展过渡,开始逐步成为现代化多元化文化凝聚发展中心。在多元化文化形态中心中要注重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地位,博物馆作为永久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自身担负着各类文化遗产收集以及保护工作,能对逐渐遗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记忆,有助于发挥博物馆自身职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动力。能全面补充多元化文化表述形式,重点诠释了博物馆在新时期发展的新内容以及新视界,是现阶段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职责以及权利[2]。

(二)整合经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征集

现阶段博物馆全面开展拉网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能有效搜集较多个人智慧、集体艺术、个人劳作、艺术技巧等为主要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还能有效整合出较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联的实物性历史文化遗产。此类与各个代表作相对应的真实物品,能有效保障相关征集经费有效落实。通过充足经费投入,能有效调用更多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在对应区域内展开文化遗产搜集、取证、信息征集等操作,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长期发展中遭到不经意损坏,致使保护工作存有较大遗憾,较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3]。

(三)设定专馆,全面开展社会化宣传

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有特殊性质,现阶段各区域博物馆全面落实自身工作职责过程中,要注重选取多样化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博物馆各类实体藏品自身存有较多信息,能用于文化研究,其保护与收藏价值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属于博物馆工作职能覆盖范围之内,但是由于部分博物馆对自身职能理解存有错误认知,未能全面上升到较高的发展层次。在发展中仅仅关注各类藏品出土时期、造型、地点、尺寸大小等,未能对各类艺术品制造加工技术工艺、历史文化背景、文化理念、情感元素进行分析。比如在展示活动开展中,多数博物馆均是展示较多可视性较强的实体文物为主,向广大观众传递更多对应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4]。在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基础上,要求当前博物馆在发展中要注重在原有的职能履行基础上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对不同区域不同历史进程中存有的非物质文化提高关注度,以此揭开更大的历史发展命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还要注重对博物馆所在区域生活文化、传统节日、表演艺术等进行分析,与文化产业相互协作,在地方剧院、文化馆建设中宣传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地方群众艺术性以及文化创造性。语言、说唱、游艺、游戏、民乐、舞蹈、哑剧、体育、手工艺等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表现形态,博物馆研究活动各项视野要更为开阔,设定相应的遗产研究机构,做好专题化保护研究[5]。

结语:

综合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是无形的,其表现形式是有形的。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所以其载体也具有多样性。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注重突出保护的物化过程,做好多方面研究,在管理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从管理本质上进行统一,这样便于更好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闫淏铭.论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关系[J].青春岁月,2013(24):440,439.

[2] 施怀德.关于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3):41-42.

[3] 王作.浅谈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7):142-144.

[4] 何世剑,汤佳钰,王才升.试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J].萍乡学院学报,2018,35(2):53-58.

[5] 黄永林 孙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城市社区博物馆研究[J].文化遗产,2017,0(4).

作者简介:孙静(1980.4—),女,回族,河南省新乡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及博物馆学。

作者:孙静

上一篇:监控系统与煤矿安全论文下一篇:信息化建设工程造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