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建筑文化遗产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传承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肇兴侗寨是侗族建筑文化遗产集中的侗族村寨,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肇兴侗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传承人保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区建筑文化遗产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区建筑文化遗产论文 篇1:

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哈爾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哈尔滨市的热门话题,哈尔滨市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了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的发掘,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层理解层面仍然有待提高。哈尔滨市应当在继续维护和发掘城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同时,现阶段着重发展市民文化,站在长远的角度则要培养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才能让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实现真正的繁荣。

关键词: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

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哈尔滨市在旅游领域的热门话题。20世纪前十年,哈尔滨市政府加大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通过打造历史建筑的名片发展城市旅游业、为城市经济创收,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管理部门的既定方针。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是指旅游者用自己的审美情趣,以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作为消费对象,再通过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文化上和精神上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近代历史建筑是哈尔滨市的特色,是这座城市的旅游客体和可供发掘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发掘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对哈尔滨市的旅游事业至关重要。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哈尔滨市历史建筑的一系列整理、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本地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的探究,但在理论研究、创新上稍显不足。对其研究不应仅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积累层面上起推动作用,也应该一定程度上通过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业继续发展。

一、哈尔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及开发现状

(一)领事馆建筑文化遗产

目前,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已公布的现存保护类领事馆旧址有17处,这些建筑多数修建于1907年至20世纪三十年代,其中俄国、日本等国有好几处,建筑艺术形式各异。日俄战争后俄国对中东铁路沿线地区的控制有所下降,在各国的强烈要求下,1905年12月清政府下令哈尔滨开埠,于是东西方主要列强国家纷纷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这些领事馆建筑所呈现的艺术形式极其丰富,如俄国有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巴洛克风格建筑和俄罗斯风格建筑,日本的三座领事馆建筑均为折中主义与巴洛克风格的结合形式,德国、美国领事馆为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英国、法国领事馆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皆具有本国特色,堪称建筑艺术精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些领事馆每一座都有深厚的历史,很多来到哈尔滨的旅游者都会特地去参观一下领事馆遗址,领事馆建筑在哈尔滨城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当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对领事馆建筑十分重视,对主要的十余座领事馆进行了修缮,并在建筑物门前竖立了石碑,不同程度地向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参观。简言之,时下对哈尔滨老领事馆建筑再生的开发,集中在红军街、南岗秋林商圈和道里综合商圈等黄金地段,或依托历史街区主题功能加以定位并开发利用。

如图所示,哈尔滨市老领事馆的开发改造,大多数属于商业用途。

(二)教堂建筑文化遗产

1897年中东铁路开始修建后,大量俄国官员、俄军士兵和以俄国为首的各国侨民涌入哈尔滨。“一般说来,什么地方出现了俄国人,他们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教堂。”1898年8月,俄国人在今香坊区的铁路辖区内修建了一座简易的随军教堂,1900—1901年最富盛名的圣·尼古拉教堂落成。迄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总共屹立着东正教堂二十余所。其建筑艺术形式包括“洋葱头”式、“帐篷顶”式、拜占庭式等多种类别。除东正教堂外,德国、波兰、乌克兰等国侨民也在哈尔滨修建了其他派别的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其种类之多也在国内属于罕见。据《哈尔滨市志·宗教志》记载,截至20世纪30年代末,哈尔滨市有宗教建筑八十余处。教堂文化成为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城市经济文化格局达百年之久。教堂在哈尔滨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它不仅在建筑艺术上,也在城市文化积淀上,形成了迥异于国内其他近代名城的特征,它甚至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哈尔滨市的教堂建筑不仅吸引前来游览的宗教人士,也同样吸引爱好建筑艺术、爱好摄影的旅游者。

尽管哈尔滨市的教堂建筑在历史上大部分被拆毁,其中包括位于市中心的、被称为“远东第一”的东正教堂的圣·尼古拉教堂(拆毁于1966年),但仍有部分教堂保留至今。近年来,哈尔滨市政管理者对这些建筑进行了修缮,有一些已重新对宗教人士开放,还有一些直接建成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如位于今道里区的圣·索菲亚教堂,该教堂已成为今日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作为城市文化的象征,为城市创造收入。总体来说,哈尔滨市对教堂文化遗产的发掘、维护和利用,成效还是颇为显著的,要优于其他类别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

(三)工商业建筑文化遗产

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铁路的其他附属机构,如机务段、工务段、火车站、铁路制材厂、发电厂等相继建成,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东铁路工人已达25315人,其中70%集中在哈尔滨。哈尔滨城市的兴起使东北北部地区突然凸显出一个巨大的供给市场,各种实业也开始兴起。日俄战争以后,由于俄国的影响力有所衰弱,先后有日、英、法、美等33个国家的十几万侨民移居到哈尔滨。除了列强国家的侨民之外,还包括乌克兰人、犹太人、波兰人、朝鲜人等殖民地的人沿着中东铁路涌入哈尔滨。据《哈尔滨市志·人口志》记载,1922年,哈尔滨市的总人口为38万人,其中中国籍人口为18万人,以俄日英为主等30多个国家的侨民为十九万六千余人占哈尔滨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欧美各国资本家、银行家和宗教文化人士纷至沓来,开洋行、设银行、办教堂,剧院、报社、学校也大量出现。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位于今南岗区的秋林洋行(俄国商人所建)、位于今道里区的马迭尔旅馆(犹太商人所建)和英国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等。这些工商业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基本囊括了欧洲近三百年来主要的建筑艺术形式。譬如位于今道里区的中央大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保护建筑13栋。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犹太国民银行(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松浦洋行(巴洛克风格建筑)等。有人甚至断言,这条历史不足百年,长仅1433.5米的大街,将西方几百年,以至上千年的建筑文化积淀与此,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欧洲各类建筑风格并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历史名街。每一位来到哈尔滨的旅游者,必去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老街,中央大街成为哈尔滨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旅游名片。

今天,哈尔滨市的工商业历史建筑大部分保留了下来,但是它们并没有像领事馆、教堂那样,被保护起来作为博物馆或游览景点,而是依然用于工商业经营。近年来市政管理者对这些工商业建筑也大规模修缮,并且划为一、二类保护建筑,比如在哈尔滨市属于“老字号”的秋林公司、马迭尔宾馆、华梅西餐厅就进行过多次翻修并继续作为商场开放。2015—2018年,哈尔滨站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老哈站”的原貌(1900年建造,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该建筑也成为哈尔滨的新地标。

(四)中华巴洛克式建筑文化遗产

中东铁路修建后,哈尔滨经济日渐繁荣,大批闯关东来的山东、河北、热河等省的人居住在了哈尔滨,形成了以傅家甸(今道外区)为核心的中国人聚居区。这在当时周围全是俄国人控制区和外侨聚居区的哈尔滨,犹如一座孤岛,如同旧金山等城市的唐人街。尽管哈尔滨的中国人在数量上和地位上不占明显优势,但中国人仍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起了较好的生活,建立了包括酿造、食品和纺织工业在内的企业,在今道外区修建了大量的工商业建筑和住宅。这些建筑物有个共同特征,建筑外围均仿照西式砖混结构建筑,内部则沿袭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样式,形成一种中西合璧形式的新建筑,被称作“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中华巴洛克”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建筑布局形式与装饰特点,是我国建筑发展史的重要一页。目前我国尚存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哈尔滨等地。在众多城市中,哈尔滨是“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是保存最完整且占地面积最大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近年来哈尔滨市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也吸引了众多建筑艺术爱好者和民俗文化爱好者前往参观旅游,成为该市一处新的人文旅游景观。

近几年虽然哈尔滨市政府力图恢复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修缮了部分建筑物,并开设了风情街区,但后续修缮工作跟不上,大量的建筑破损严重,部分建筑处在垮塌的边缘。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的需求、旅游业的快速崛起等原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了很大破坏,许多特色建筑被拆除,严重影响了哈尔滨文化脉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维护工作还很艰难,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长期被忽视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管理者对于这座城市的基本文化定位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开始成熟的过程,对历史建筑文化与城市文化遗产旅游之间的关系也走过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历史建筑则经历了一个被损坏或埋没——被发现或发掘——被保护、恢复和复建的过程。今天的城市管理者已经基本认识到了城市历史建筑对发展城市旅游的意义,但对未来的发展规划,还需明确的方向。城市管理者需要确立历史建筑文化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准确定位,对其利用的方式方法单一,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借助其固有的文化功能进而发挥社会文化效益的意识,并且还需要具体的做法。

(二)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维护与发掘仍存在困难

由于哈尔滨市历史建筑经历过大规模拆除或损坏,存留下来的已经不多,对于已存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城市管理者在近些年加强了保护措施,包括翻修建筑物、完善内部结构,将整栋建筑物进行现代化改造,并且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用于保护这些历史建筑。这其中包括20世纪初就已经全面保护的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红军街历史街区,以及近十年来全面启动的对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保护。但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维护与发掘仍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真古董变成假古董,或者历史建筑原有的文化意义被更改,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

比如近年来大力开发了文化内涵的部分历史建筑因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而变了味道,复建尼古拉教堂的呼声持续多年,但碍于建造技术断层、资金链不足、周边建筑布局变化等因素,市政府最终选择在郊外复建了一个模型,坐落在一个收取门票的景区里。这些困难有的是可以短时间克服的,有的则是需要长期解决的。

(三)对文化内涵的发掘仍然不足

尽管近年来哈尔滨市对历史建筑的改造、维护和利用较为有效,但城市管理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注重发掘其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文化效益。城市管理者注重发掘其文化内涵,开始重新培养其文化底蕴,也只是近十年内的事情。近年来城市管理者已开始重视对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的发掘,但由于认识较晚,能够发掘的已经不多,加之没有充分使市民文化与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有机结合导致效果不大,同时也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导致维护力度不够。认识程度不足,认识过程滞后,补救措施力度不够,是城市管理者对待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的态度的基本特征。

三、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对策

(一)继续维护和发掘城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

哈尔滨市目前已经修缮的、重新开放供游人参观的历史建筑仅集中在几条主要的老街。有些建筑物仅仅挂上了保护建筑的标识,却无人修缮,有的已成危楼,而这些建筑物里的居民生活条件较差,丝毫看不出这样的建筑物对当地的旅游业能起到什么作用。这已经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旅游的培育和发展问题,而是涉及民生问题。哈尔滨市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发掘和维护上并非没有成功的例子,比如道台府、关东古巷等街区就做得很好,但成功的毕竟相对较少,大多数还处在发掘程度不高或者缺乏发掘的阶段,仍需要城市管理者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当务之急,仍然是继续发掘和保护历史建筑,对尚未完成改造的建筑物继续进行改造,完善内部设施,使之能够适应现在的生活需求,并且加强法律法规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严厉杜绝开发商对历史建筑的损坏。

(二)發展市民文化,是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发展的长久动力

如何才能保证城市人文景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长盛不衰,是近年来城市管理者不断探究的重大命题。人文景点的吸引力如何持久,关键是要与市民文化实现良性互动。以哈尔滨市两处街区举例。哈尔滨市的道外菜市场坐落在中华巴洛克老街区的旁边,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商品和人员集散地。多年以前道外菜市场和现在的中华巴洛克街区是一体的,后来中华巴洛克街区改造,该菜市场被孤立出来。现在的道外菜市场,不但繁荣程度不复当年,还因维护不善,菜市场所在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大多数建筑都年久失修甚至遭受人为破坏。而哈尔滨的道里菜市场,同样因周边街区改造面临困境,但市政管理者选择将其改造,将原来的露天市场改建成商场,仍以道里菜市场命名。新的商场依旧是商品和人员集散地,但与周边改造后的街区相得益彰,构成了该区域又一处繁华的景观。今日的道里菜市场,也是往来游客都会去逛的地点之一。要发展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终究还是要将发展市民文化、为培养市民文化创造良好环境视为其长久动力。

(三)发展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需要培养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

作为建城仅百余年的新兴城市,哈尔滨在自发性城市文化方面稍显不足,发展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终究只是小修小补。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是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长久动力——市民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的繁荣,才是市民文化真正的繁荣,也是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真正的繁荣。而培养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则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社群文化,将一片片社区凝结成一个个社会群体,每个群体就是一个文化单元。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的地域、共同生活的人群、特有的文化、情感和心理的认同感是构成社群的基本特征。社群文化的繁荣,能够赋予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真正的人文内涵,使每幢历史建筑都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含义,成为真正将建筑本身和当地社会融为一体的长久文化。

行业传统则将历史建筑本身的功能模块发扬光大,如工商业建筑模块和中华巴洛克建筑模块,所在街区的手工业和商业传统,将这些历史建筑融于独特的行业文化当中,行业的规则、荣誉和操守,也赋予历史建筑与众不同的文化涵义,能够塑造老街文化经久不衰的历史品牌。

目前,哈尔滨原来华洋杂处的社群布局早已不复存在,但新的本地社群正在形成。社群文化将是吸引旅游者前来的长期动力,前提是需要有一个利于其培育和发展的环境。城市管理者在维护和发掘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同时,仍需要尽量关注这些当地社群的繁衍生息,对社群的发展存有一丝温情,使之能够得以延续下去。

结语

对于建城历史仅百余年的哈尔滨来说,城市文化遗产旅游是当地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特定的歷史条件,决定了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当地文化遗产旅游的绝大部分内容。如何合理地发掘、维护和发展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哈尔滨市主要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模块,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也说明了哈尔滨市的城市管理者对此已有一定的重视。

目前哈尔滨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维护与发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在程度上和层次上略显不足。长久以来,城市管理者对历史建筑,只注重其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文化效益,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不足,认识过程滞后,补救措施力度不够,是现阶段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仍然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市的城市管理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维护历史建筑及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本身,还需要着眼于培育和发展当地的市民文化,让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有所依托。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则需要城市管理者注重培养这座城市自发性的城市文化,即社群文化和行业传统,这是由紧迫到长远的阶段性的考量,将建筑本身和当地社会融为一体,赋予人文景观真正的、能够长盛不衰的文化定义,才是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哈尔滨市旅游业脱离唯经济利益论藩篱之后的真正出路所在。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郎洪光

地区建筑文化遗产论文 篇2:

肇兴侗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研究

摘 要: 在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传承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肇兴侗寨是侗族建筑文化遗产集中的侗族村寨,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肇兴侗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传承人保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肇兴侗寨;传承人;保护

建筑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要,它提供人们一个安全食宿、生产工作和娱乐休息的地方。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民族思想和艺术,体现了民族特有的地理风貌,承载了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在现代,这些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建筑,就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贵州民族文化灿烂悠久,尤其是民族村寨,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下,有着自己的不同的建筑形态和建筑文化。肇兴侗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大的侗族村寨,代表建筑主要有鼓楼、花桥和戏台,作为侗族文化特质的表现形式之一,其蕴含的建筑文化非常丰富。众所周知,侗族建筑的营造是不用设计图纸的,全凭掌墨人(建筑技艺传承人)组织、指挥来完成整栋建筑的建造。在这样一种活态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传承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在肇兴侗寨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展开对传承人保护的思考,以期为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理论提供一些个案研究。

1.肇兴侗寨建筑文化概述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黎平县境内,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也是贵州最大的侗寨。寨子依山而建,一条小溪穿寨而过,寨子内主通道,跟小溪平行而建。依山傍水是侗族村寨选址的一个特点。在肇兴,沿河两岸,是依河而建的侗寨木楼群,它是按生活劳动的功能需要而形成的上人下畜式的双面屋顶“干栏式”楼房。这种结构是由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造就的,吊脚楼式的建筑可以使潮湿的空气更好的流通,也可以防止蛇虫野兽侵害族人。侗族建立村寨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聚族而居。肇兴侗寨的大部分居民是陆姓侗族,分为5个房族,因此在侗寨木楼间配套修建了5座鼓楼,5座花桥,5座戏台,清晨和日落时分,站在寨子对面的山上,景色尤其幽美。这样的居住传统,使侗族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感和内在凝聚力。侗寨自然和谐的聚落生态系统,不仅是侗族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同时秀美的环境也培养了侗族人的美学素养。侗族大歌蜚声国内外,建筑雕刻艺术、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就是表现。

肇兴侗寨自然和谐的建筑文化还表现在村寨的形态布局和精巧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村寨的中心就是鼓楼,以鼓楼为圆心向外建造其他建筑,如鼓楼坪、花桥、戏台、萨堂等公共建筑。族人居住的房屋再围绕这些公共建筑进行建造。水塘、禾仓、凉亭等公用设施在村寨的最外一圈。在这些建筑中尤其以鼓楼、戏台、花桥最为精巧,极富民族特色。整座建筑凿桦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杨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桦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填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1]。除此以外,侗族的建筑雕刻才能也十分高超,雕刻内容精美,技艺精湛。鼓楼、花桥上都雕刻有寄托族人祈福农业丰收和生活美好的图案。这些都具有很高的美学艺术,是侗族建筑文化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

2.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界定

2.1 传承人的概念

“传承人”一词的正式使用始于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传承人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对传承人有关的几个提法可以概括出三个要素:(1)掌握民俗传统的人员。(2)掌握某项遗产的技艺。(3)具有影响力。所谓的传承人,是指那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亲自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表演等传承活动,并愿意将自己的高超技艺或技能,传授给政府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相关群体[2]。

根据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归纳下传承人定义的基本特点:第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需要具备掌握该项目的特殊技能;第二,传承人需要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要拥有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认的认可度;最后作为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要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2.2 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人

最现倡导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建筑文化遗产是一个时代的公共表达”。在此思路下我们理解建筑文化遗产主要应包括:国家、地区、城市、社区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建筑。肇兴侗寨的鼓楼、花桥及戏台这些公用建筑集中反映了侗族人民生产,生活习俗和民族历史发展,它们是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建筑。

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是以这些代表性的建筑技艺为主要的传承内容,侗族建筑的修建有其自身民族特色,整栋建筑没有什么图纸修改,完全依靠掌墨人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然后在分配人员施工完成。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全靠活人口口相传,然后在世代延续的传承下来。传承人是这个过程的灵魂和核心,他们掌握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同时自身又兼备精湛的技艺。作为传承人,其地位和影响力是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获得大家的认可和确立的,一旦在传承过程中,传承人遭遇到不可抗逆的一些客观原因而发生意外,就会造成传承中断,也会导致这项建筑技艺的传承断层,乃至整个消失。所以,传承人是这项建筑技艺传承的核心和灵魂。

综上所述,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完整系统地继承侗族建筑技艺理论和技术体系,具有较大影响且被公认为技艺精湛,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的代表传人。

3.肇兴侗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现状分析

在现代文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外来经济文化和思潮对侗族地区的不断渗入,侗族建筑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侗族在新中国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建筑文化遗产主要靠心传口授,极易变异和失传。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侗族年轻的一代逐渐对传统侗族建筑技艺失去了兴趣,再加上学习难度大,时间长,经济收入不高,使得很多人宁愿选择外出务工,也不愿留在侗寨里学习这门手艺。因此导致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危机,衰减、变异、消失的速度日益严重。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不断减少,建筑技艺传承人面临的危机将更加明显。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就成为当今我们关注的焦点。

3.1 传承的社会环境

目前,肇兴侗寨的建筑技艺传承人,当地称掌墨人,主要的就只有4位,其中有2位是得到黔东南州州政府认可并颁发州传承人证书的,另外2位,只是村寨认可的。据笔者访谈得知,从2000年开始村里懂这门手艺的人就逐年减少了,到现在也就只有这么几位了。问其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1)工艺难。由于设计建筑没有图纸,徒弟们就是跟着师傅边看边学,师傅有时也说不清具体的尺寸,因此坚持下来的就很少。(2)学习时间长。由于采取的传承方式是口传身授,具体就是跟着师傅做工程,鼓楼、花桥、戏台三者的建造时间不一样,鼓楼平均费时100个工作日,花桥30—40个工作日,戏台20个工作日[3],而这些公用建筑不像民居经常需要修建,有时是一段时间才有一些村寨需要修建,所以,徒弟一般需要跟着师傅学习5-6年才出师,这样一种传承过程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生活节凑和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了。所以,学习的人越来越少。(3)收入低。在肇兴侗寨徒弟跟着师傅做工程,一般是有一定的收入的,收入是按天算,师傅平均200元/天,徒弟平均130—140元/天,这是这几年的标准,以前要低很多[4]。基于此,现在肇兴侗寨大部分的中青年都不愿学习这门技艺,认为外出务工每月都有固定工资,年均收入也不错。

3.2 传承人的生存现状

肇兴侗寨的建筑既具有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特点又保留了侗族民族建筑的特色,传统古建以木构架为主,单体造型独特,讲究中轴对称,布局严整,富于装饰。肇兴侗寨座落在崇山峻岭和高山密林之中,是黔东南州最大的侗族村寨。寨内木楼稠密,鳞次栉比,各建筑以杉木为材,采用以桦头穿合,不用铁钉,结构复杂,工艺精巧,造型壮丽。其中又以鼓楼、花桥、戏台为核心,以及祭萨堂、凉亭、寨门、以及粮仓等在内构成了丰富完善的建筑体系。也正是这样一种特性,侗寨的建筑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必须要进行维修和翻建,否则就会因为潮湿空气的腐蚀而产生倾斜或者倒塌。村民在翻修和维修的过程中,为了图方便,往往选择钢筋混凝土为材料,或者干脆舍弃,推倒重建,这时大部分村民都不会再请掌墨人来设计,组织施工了,因为是建现代结构的房屋,不需要按传统老办法修建。而且修建传统木制结构的民居需要40天左右,而砖混结构的仅需30多天,再加上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的开展,使得一些需要修建旅舍招徕游客的村民直接选择里面砖混外面覆盖木材,这样经济实惠的途径。村民的民居尚且如此,村寨中的公用建筑大家更是觉得也可以这样翻修。

基于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村寨中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人生存现状堪忧,得到政府认可的传承人,因为知名度高,所以还不时有别的村寨请去设计鼓楼、花桥、戏台等,但也不如原来了。另一些还没有得到政府认可的传承人,因为对村民来说,对他们的认识并无多大的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就只有在接到活路的那几个月的生活能得到保障。并且肇兴镇政府也没有补助这些传承人的专项资金。由于经济的困难,生活的困顿,需要为生计而四处奔波。传承民族建筑技艺自然就放在了次要地位,这不仅极大地影响到了传承人对民族建筑技艺的传承,也现实地影响到年轻后生学习建筑文化传承的积极性,造成了建筑文化传承人的断代。

3.3 单一的传承机制

在肇兴侗寨,虽然在很多方面受到改革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影响,但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保留着宗法观念,传承机制很单一。主要是依靠血缘为纽带来传承,在一些家传的过程中,得到真传的也主要是基于这种血缘关系,传承人会根据自身的喜好挑选下一个传承人,传人也世代传承祖辈定下的一些规矩,譬如:不能传给外姓人或者只传家族中的男性。这种传承方式虽然使民族建筑技艺的传承达到了有效,整体,系统的传承,从而保证了民族建筑技艺传承的纯正性、权威性,但是却限制了其发展,也阻碍了在特殊情况下这项建筑技艺的有序传承。除了家族传承以外,在肇兴侗寨还有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但这种传承方式不多。不多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年轻人容易受到城市生活的诱惑,一旦走出村寨,就会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很少会再回到村寨中。即使学得了技艺,也没把技艺发挥出来。因此师傅们也不愿费时费精力的传承。

4.肇兴侗寨建筑文化传承人保护的对策

通过在肇兴侗寨的走访调查,发现建筑文化传承人的现状十分清苦,要想更好的保护侗族文化的传承,这些传承人就是灵魂和瑰宝,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扶持和保护,恐怕不久的将来这门技艺就会渐渐失传乃至消失。所以,肇兴侗寨建筑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要秉持针对性和具体性的原则来开展落实,也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努力的保护这项文化传承,另外也需要我们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传承文化保护机制。

4.1 传承人的法律保护

侗族建筑文化传承人是侗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目前在2011年2月 25 日十一届人大常委会19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传承人的保护有一些规定:“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支持开展传承、传播的其他措施”。用法律制度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除了现有的这些法律,为了更有针对性的保护传承人,还应该从行政法的层次着手,各级权力机关或政府应该就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出台法规、条例,并应在法律文本中细化政府对待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切实加强保护力度,促进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私法保护方面,应确立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主体地位,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情况赋予传承人民事权利,如在合同法等民事法律中明确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

在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其他商业利用中,传承人应有一定的利益分享权,如在旅游开发中,侗族鼓楼、花桥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民族建筑一般都是旅游者游览参观的对象,政府在这一块收入的分配中,也应该考虑设计师,也就是建筑技艺传承人。在比如说在浙江泰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药发木偶”的传承人周尔禄,因为表演需要制备火药,因而涉嫌违反了我国相关的法律条例,进而被公安机关逮捕,这事也曾在全国引起轰动。虽然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不一样,但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也是刑法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一些犯罪行为,只是依据的普通的刑事案件进行处理的,但是有些对传承人的伤害,也会严重的影响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譬如:对侗族建筑技艺传承人的伤害,会使复杂的民族建筑技艺无法发挥,所以,有必要对一些故意伤害传承人的行为,如果其行为已经导致传承人丧生了传承能力,就应当在刑罚上从重或者加重处罚,从而实现对传承人的有效特殊保护。

4.2 培养侗族建筑技艺传人

对建筑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说是对建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关键环节,因为一旦技艺失传,文化也会渐渐消失。在肇兴侗寨政府应加强对本民族建筑技艺的宣传,增加年轻一代对本民族建筑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认同感。除了在侗寨中加强和鼓励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还可以与高校联系,把建筑技艺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提供给在校大学生选择,扩大民族建筑技艺的传承范围。其中有浓厚兴趣和天赋的可以重点发展,培养成专业的民族建筑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邀请侗寨中建筑技艺传承人参与到教学中,将他们丰富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4.3 成立传承人保护发展基金会

根据笔者在肇兴侗寨走访所了解,肇兴镇政府对民族建筑技艺传承人无论是政府颁证认证的还是村寨民间认可的都没有经济上的任何补贴,这样传承人的经济收入不固定,不稳定,在很大程度是会影响其传承发展技艺的积极性。侗寨所属政府因为经济欠发达,对建筑文化的保护投入不足,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成立民间组织,例如侗族建筑技艺传承人保护发展基金会来筹集资金,成立专项基金会,通过改善传承人生活状态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这样既可以减轻地方财力的压力,又可以达到保护传承人传承发展建筑文化的目的。在肇兴侗寨设立这样的基金会相信也会对鼓楼、花桥和戏台等民族传统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

4.4 引导建筑文化活态传承

肇兴侗寨位于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旅游开发的快速推进,侗寨的社会变革也在不断加快,在社会变革中人们更加看重经济效益,因而人们没怎么思考怎样有效的保护建筑文化遗产,这样对于这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十分不乐观的。面对这种情况,让传承人选择他们不愿意接受的生活也不可能。当地政府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角度应该积极采取扶持、引导性的保护办法。如通过多媒体的科学记录方式保护对于遗产的记忆,通过保持村寨统一的建筑风格来强化人们对民族传统建筑的认识,更加真切的了解建筑文化遗产的全貌。还可以采取档案管理法,将传承人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完整、系统的记录下来,并保存,这样才可以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蒋磬岚.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 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9)

[3] 笔者在肇兴镇镇政府了解所知。

[4] 笔者在肇兴镇镇政府了解所知。

作者:邓映红

地区建筑文化遗产论文 篇3:

城市建筑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创新与保护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两大趋势,要防止城市文化本质的异化与迷失。依据城市文化特征提升城市历史性文化品位。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要大力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以提升价值认识,使城市文脉新旧延展,促进新旧协同体现城市地方风采特色。深刻认识城市艺术在于新旧整体和谐,探索新建筑和谐美的创造。

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遗产;创新;保护

Key words: urban architecture, cultural heritage, innovation, protection

作者简介:李先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城市文化发展的二大趋势

展望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从宏观的眼光看,呈现出二大发展趋势,一是创新的追求,一是保护的呼吁。对创新的大趋势人们都较为热衷,大力发展新区,如新经济开发区、新科技产业区、新居住小区等,新建筑更是追求时尚前卫的新形象。而对另一大趋势,鉴于上世纪旧城改造破坏城市优秀历史传统建筑的教训,要求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老城、历史街区及民居四合院的呼声也日益强烈高涨。这二大趋势,一个向前看,一个向后看。创新和保护似乎是相互矛盾对立的,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这二者的确产生过不少麻烦和冲突,如何处理相互的关系,也是困扰城市规划建设、旧城改造和建筑创作一直纠缠不清的问题,成为城市建设中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焦点。

但从建设和谐城市的要求来看,创新与保护实际上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按系统论和协同论的观点,它们完全是应该做到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完美的统一整体。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二者的相互关系,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来引领今后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对中国的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建设和谐城市、创作和谐建筑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就其城市文化本质特征来说,要建设和谐城市最需迫切反思的问题就是新与旧的和谐问题。这对于探索具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有实践指导意义,也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创作基本理论的回归有现实意义。因此,新旧和谐应该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二、 城市文化本质的异化与迷失

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步入快车道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突飞猛进,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城市的规划建设新区范围比旧城不知扩展了多少倍。以北京为例,二环以内的旧城不过62平方公里,而2005年新一轮北京规划修编扩到六环规划建设用地达1650平方公里,扩大了23倍多。许多城市面貌的变化的确日新月异。这就造成一种错觉和假象,似乎城市的发展没有什么客观规律可讲,完全可以按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和开发商的利益驱动来加速建造,可以不考虑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可以不考虑社会生活结构形态和历史文化传统。至于旧城则看成是阻碍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必欲拆光而后快。尤其新区与旧城矛盾交织,不仅功能冲突,布局杂乱,交通拥塞,景观不协调,而且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破坏严重,城市文脉中断,城市特色缺失,城市文化苍白,“千城一面”的批评不绝于耳。

城市现代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要很好总结反思前一阶段城市建设经验教训,认真思索今后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发展应向何处去。从根本上说,现在很多城市面对超高速发展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对现代化理解的误区,在理论和指导思想上都可以追溯到在处理城市新与旧关系问题上发生了偏差和错误,这就导致了对城市文化本质特征认识上的异化与迷失。

三、城市文化的三大特征

一个杰出的成功的城市,一个富于文化特色、充满艺术魅力的城市,其演化成长最重要的客观规律,就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应该新旧和谐协同,互为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切城市文化本质理念所在。城市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新与旧的演变问题,新区旧城二者是共同求得兴旺繁荣的辩证发展关系。他们是城市不可分离的二大基本构成,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损伤或失调都会给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危害。

城市文化具有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三大基本特征,他们都直接与城市新与旧是否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历史的兴衰交替演进,城市文化的有机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文脉的关联交融延展,城市文化的整体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艺术风格的统一变化与协同。为追求城市新旧和谐的战略目标,必须要在城市文化的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上采取实质性举措。凡是阻碍城市延续性,削弱城市有机性,破坏城市整体性的做法,不论其有多大“新意”,均应加以革除。

四、城市历史性的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也就是城市的历史性。中外城建史告诉我们,城市起源和演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新旧交替逐渐发展而来,长期的积累以至形成今日的城市面貌。城市建造房屋的积累既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储蓄。城市不断的延续积淀形成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风格。城市文化是城市历史的产物,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包含城市历史丰富的信息,又给城市的不断发展注入持久的潜在活力。这正是一个城市高尚文化品位所在。

要使城市新旧和谐首要的是保护好城市建筑文化遗产这个和谐的基础。凡是历史积累丰厚,城市文化延续性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好的城市,尤其一些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和谐美丽的,又是极富情趣的。如捷克首都布拉格,以中世纪老城广场为核心,从里向外逐层发展,依次保存了罗马风时期、哥特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直到十九、二十世纪等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街区和建筑,被誉为最美的欧洲城市历史博物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区旧城的和谐共存构成了这座世界文化名城引人入胜的人文艺术特色。越是现代化,越是对历史文化遗产倍加珍惜。

此外,文化延续性还反映了城市各时期新旧交替变化的丰富内涵。因为新与旧具有相对性。每一个历史阶段相对前一时期是新的,而相对后一时期它又是旧的。新旧的过渡演进作为城市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启迪后世智慧的知识源泉。我们可以从城市历史演变中学习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为今后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五、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旧城核心,历史街区和传统历史建筑,包括大量普通民居以及乡土建筑,还有工业建筑遗产,都是文化延续性的实物见证和物质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体现城市文化个性特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城市记忆的文化根基,真正使城市文化延续性得以发扬传承。失去历史记忆的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的城市,没有情感的城市,也是失去和谐的城市。

人生记忆和怀旧情结是人类高尚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因记忆而引起的怀旧是情感升华的一种深层次文化境界。作为人生阅历丰富而又有生活激情的人类品格常常和生活环境密切相连。而能引起人们产生怀旧情结并激发心灵共鸣的城市,如同可识别城市一样成为有记忆的城市,是同人的内在情感和谐一致的,这也是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的一部分。这样的城市才是让人留恋难忘,充满生活意义,有人情味和有文化价值的城市。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关于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华盛顿宪章》指出,“所有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建的,都是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的表现。”而且所有城市,城镇及历史中心地段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不论大小,都有文献作用和文化价值,要“鼓励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无论这些文化遗产等级多低,都构成人类集体的记忆。”在这方面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六、 提升建筑文化遗产价值

尽管这些年来,由于申报世界遗产热情的推动,对于保护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意识得到增强。但总的来看,城乡建设面临的保护文化遗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仅在城市建设中拆毁四合院胡同民居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而且在乡镇农村大量民间乡土建筑最后一场保卫战势不可免。新与旧的和谐之争已从城市波及到了乡村。

目前新旧不和谐的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为追求政绩或商业利益毫无原则地随意拆毁旧城古建, 使旧城面目皆非,肆无忌惮地破坏城市文化根基,毫无痛惜之感;二是孤立地突出新区建设或在旧城区大量抢地盘,甚至挤占历史保护地区,盲目上新工程项目,争当主角标志,新旧混杂,极不协调;三是到处斥巨资建仿古街区,以营造“假古董”建筑为乐事,而不愿把宝贵资金用于其文化遗产的保护,抑或仿写抄搬西洋古典建筑,以欣赏“欧陆风”、“洋人街”为时尚。

这些做法大大损伤了城市文化的品质,如继续蔓延下去,将对城市文化建设带来不可挽回的历史性损失和永远的遗憾。为此,首先要从提升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再认识的高度来解决如何端正指导思想的问题,在政策法规以及规划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在保护建筑文化遗产方面制订了不少法律法规,如著名的法国1962年公布的保护文化遗产的马尔罗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还有一系列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和规章,都对推动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希望我们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迅速扭转局面,使我国城市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走上更加理性健康的轨道。

七、城市文脉的新旧延展

城市文化的有机性是指构成城市的各个部分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城市功能、形态格局、城市肌理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任何一部分的调整改变,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这种有机性表达了城市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交融和延展的强度及协调和谐的程度。

作为发展中的城市,其有机性在新旧两部分的关系上尤其重要突出,这也是城市文脉关键含义所在。城市文脉最生动最概括地体现了城市文化有机性特点。城市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反映在新区与旧城的关系上更是如此。新旧协同,强化城市文脉应成为城市个性特色的主旋律。新区如何承接延展旧城的城市文脉,一直是至今普遍存在的问题。

每一个城市的演进变化过程及所处人文自然环境都不同,城市文脉也不相同。因此城市的个性特色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的。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人文内涵。一个城市不管新区发展到多大程度,它毕竟是在旧城的根基上生长扩展出的,受到旧城的培育和滋养。同时新区也要与旧城共生共荣,并应为旧城复兴,恢复再生活力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更要承接旧城文化传统精神加以弘扬,才能使整个城市文脉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才能强化整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如巴黎台方斯新区的规划,可以看作这方面一个典型范例。为完整保护老巴黎名城文化遗产,在规划战略上脱开老城创建新区,但仍保持与老城的有机联系,新区选址在老巴黎东西主轴的延长线上,并以21世纪大门新建筑布局与老巴黎凯旋门遥相呼应,取得不仅是视觉布局构图上的辉映成趣,更是城市文脉发达兴旺的延续与城市艺术的和谐。使巴黎这座伟大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更具艺术之都个性特色的无穷魅力。如果我们把城市比作一曲交响乐,那么城市新区旧城有机组织结合成为一体,共同促动城市文脉的传承弘扬应成为展现城市个性特色的主旋律。

八、新旧协同体现城市地方风采特色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如何突出城市个性特色的议论和呼声已越来越强烈,但对于城市文脉的研究不多,重视不够。要真正了解一个城市的文脉必须要研究吃透旧城的文化特征,而我们常常是抛开旧城,孤立地发展新区,或以破坏旧城为代价来推动新区的建设。这是战略上的本末倒置。尤其在城市规划上对新区旧城的关系研究不够。特别是一些所谓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几乎拆光,所剩无几,名城是有名无实。规划战略上不采取完整保留旧城加以有机更新,开辟新城是以“摊大饼”方式挤在一团新旧混杂,老建筑逐年颓废减少,新建筑各行其是五花八门,城市文脉支离破碎或中断,何来城市文化个性特色?

因此,要求得新旧和谐,首先要在城市规划战略上,对旧城与新区的关系要做出合理的科学布局,新区旧城合理分离,又要文脉联系新旧协同。要留给旧城完整的生存空间以利凸显城市文脉的复兴,要让新区担负起支持旧城给以减压并以新的手法延续城市文脉,促进新旧和谐共同体现城市本土风采特色,使之既有传统文化精神,又有时代文明风貌。

九、城市艺术在于新旧整体和谐

城市的整体性对于城市新旧和谐的要求应当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因为城市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城市的新区和旧城是最基本的两个子系统。它们的和谐协调,不仅要求体现在城市功能与效率上,而且也要求体现在城市美学与整体艺术上。所以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策略,一要科学地建设城市,二要艺术地建设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难于做到的是后者。然而后者对于一个城市的名声和形象却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城建史变迁说明,一个城市的功能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可以不断加以更新变化,但是城市艺术却因表现所存在的时代而被遗留下来传之后世,并使城市具有永恒的价值与魅力。时间使城市功能变更,使城市艺术永驻。城市艺术性成了评判城市质量品格和城市文化内涵的主要表征。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几乎都是如此。所以在风貌或风格上,一个城市的整体性常常体现在城市艺术的和谐美方面,其中新与旧的整体和谐更为突出和重要。

由于文化价值观及城市规划理论和建筑理论认识上的混乱,人们对规划建筑评价莫衷一是,加上建筑市场需求行为不规范,或在多元化旗号下以时尚前卫为荣,追求新、奇、特的形式主义与实用主义,或在盲目崇外的心理下抄搬外来式样,甚至不考虑经济结构以建筑游戏为乐事。新建筑之间互相攀比,欣赏孤傲与张扬,而对老建筑更是少有尊重,不愿当“有礼貌的建筑”,缺乏谦恭与对话,城市到处充斥着不和谐景观。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早就指出,“保护规划的目的应是在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意味每一座建筑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一个单元而已,它需要同其他单元进行对话,从而完整其自身的形象。”“在我们时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不管它有多美,多讲究,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应当说,这些原则对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旧城保护以及新建筑创作无疑仍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十、新建筑和谐美的创造

要倡导中国特色现代城市和建筑的创作方向,那么就必然要认可传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基因是创作和谐新建筑的一条原则。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的《北京宪章》提出世界建筑发展趋势是现代建筑地域化和地域建筑现代化。在这里,地域化的实质就是要发掘地方建筑的文化基因灌注到现代建筑中去,使之成为新时代地方性建筑,而不是没有文化之根的“无国界建筑”。这样的新建筑才能与所在城市的传统产生内在的文化联系,延展城市文脉,进而强化城市艺术整体的和谐。所谓发掘传统建筑文化基因,并不是搬用摹写传统建筑的法式形态或符号,而是求其文化要素、审美要素,体现其原理精蕴加以提炼升华,启发创作灵智,把现代建筑做出中国气派的本土化地方味来。在这样的前提下,并不妨碍新建筑在创作上大显身手。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要艺术地建设城市,对于大量的新建筑创作如何定位,有什么价值取向,如何做到与城市传统文化相谐调,承续发展城市历史文脉,促成新旧合体,才不会破坏城市整体的艺术性,才会对构建和谐城市作出恰如其分的贡献,成为真正的和谐建筑。

1964年《威尼斯宪章》关于城市与建筑设计一节里指出,“只有当一个建筑设计能与人民的习惯、风格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建筑设计才能对文化产生最大的影响。”应该说,国内近几年有一大批这方面的好作品问世,其中不乏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之作。如西安张锦秋设计大师领军的创作集体,以“三唐工程”为代表具有唐风文脉的现代建筑作品为营造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和谐统一的城市整体艺术环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创作经验的确是值得学习推广的。

对于位于旧城范围内的新建筑项目,更重要的是对原有传统环境要有谦恭的尊重态度,有甘当配角的精神,在建筑形态、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采取协调的手法,不必过分张扬,也许以这样的创作态度反而会找到自己的创新之处。犹如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奈尔维设计的罗马火车站,我国张开济大师设计的北京天安门观礼台那样,都是整体和谐的成功之作。而完全在新区建设的项目,虽远离旧城可以做得更现代一些,但也不应忘记这样的新建筑还是建在当地的一片热土上,也应有体现地方文脉的责任,应与当地城市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同和联系,具有地方的可识别性。这样的创作多了,新区风格形成,与旧城交相辉映,整个城市的和谐美可望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冯汉国)

作者:李先逵

上一篇: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居住室内建筑节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