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脚马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2022-04-27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买包西鸿记,去泡东生平。怀抱“帽业之首”荣誉的“马聚源”帽店,自清朝嘉庆十六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198年的历史。无论是曾经被斥为“四旧”而摘掉了牌匾,还是现在并入“步瀛斋”,“马聚源”的每种经历都注定让这个百年品牌的历史精彩无比。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脚马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脚马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1:

武凡同高跷马

外公家住灵寿县城西北郊松阳河畔的武凡同村。村子依岭傍水,已有几百年历史。春华秋实、夏雨冬雪的寻常生活中,创造出了远近闻名的民间艺术“高跷马”。2007年,“武凡同高跷马”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记事以来,每年寒暑假我都会被送到外公家度过,一半是因为爸妈工作忙无暇顾及我,一半是因为村子里有一群孩子做伴玩耍,还有高跷马可以看。至今,外公给我和表弟做的儿童版小高跷还保留完好,我对高跷马的认识,便缘于这儿时的记忆和外公的讲述。

据传说,大约在清光绪年间,村里的一位尹姓老者把武凡同很早便有的“踩高跷”和在邻县庙会上看到的“跑竹马”结合起来,脚踩高跷,身系竹马进行表演,俗称“踩着高跷唱大戏”。这在当时民间艺术表演没有专门舞台、平地打场子就开耍的年代,既新颖又便于人们仰头就能观望到,深受百姓喜爱。随后几十年间“武凡同高跷马”这一民间艺术享誉一方,成为当时方圆几十里庙会、祭祀和正月十五的保留剧目,演出足迹远至平山、行唐、正定等地。

农村的冬天,万物归仓,劳作了大半年的人们,终于有了一段闲在时光。太阳早早落山,冬夜漫漫,演出方阵中的乐队、秧歌队、扇鼓队、高跷队便凑在村大队门口或小学操场开始排练,乐此不疲。“高跷马”对演员的要求最高,要有过硬的腿上功夫和矫健身手,全是青壮年小伙子参加,脚踩离地约60厘米的高跷从扶着墙根走到行走自如,再到“耍绝活儿”,那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就这样,中老年乐队、少女秧歌、儿童扇鼓、青壮年高跷在日复一日地磨合中达到默契,为出场表演做准备。村子里小到五岁,上至七十,男女老少总动员,广泛参与,单说我们家,外公踩过高跷,舅舅打过扇鼓,妈妈扭过秧歌。一代代一年年,家家户户都有人参演。每晚的排练时间,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会来场地旁看热闹,孩子们更是人来疯,墙头上、土堆上都是孩子们嘻笑的身影,练的练,看的看,这寒冷冬日成为村子里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

蛰伏排练一个冬天,终于等到一展身手,正月初五到十四,“武凡同高跷马”演出方阵,浩浩荡荡一百余人,全部着盛装走镇串乡表演,忙得不亦乐乎。在重多的演出场次中,最令人兴奋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县城的文化大汇演,演出规模最大,观看人数最多,场面最是热烈奔放。

节日当天,在县城里的几处开阔地汇聚了很多表演队伍,前面的队伍演出完后面的上,轮流表演。“武凡同高跷队”远近闻名,慕名而来的人一路追随,届时领队一行人用“三节棍”开场,人群后退围成大圆圈,表演方队人马各就各位,总领队一声哨响,乐队开奏,表演正式开始。乐队以大鼓领奏,铙、锣、小锣、镲协奏,曲目以武乐为主,声势浩大,节奏明快,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诙谐幽默,错叠有序,优美动听;少女秧歌队走在方阵最前方,一身红装,头扎绿绸花,手执红绸扇,红红火火的秧歌舞步扭起来,表演为《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三月三》等传统甜美歌曲改编的舞蹈。儿童扇鼓队,伴着乐曲,手中的小小扇鼓在举眉弯腰间变着样地耍,满脸认真,却又稚气未脱,煞是惹人喜爱。最后面是高跷队,分两列纵队,男女扮相各一队,伴随着鼓乐节奏,在行进中完成“串夹”“长虫倒脱皮”“走八字”“挂单”“双环”等动作花样表演;压轴表演“高跷马”。

八匹高跷马一字排开,嘶鸣而出,犹如一副活灵活现的“高跷八骏”,每组均由驾马人和赶马人成对完成表演,每个演员都把自己的性格融入到了高跷马上,表演风格也迥然不同,有的桀骜不驯,有的成熟内敛,有的飘逸潇洒,有的稳重大气,有的个性张扬,有的溫文尔雅。故事情节紧扣时代主题不断创新,清末到抗战时期,是男驾马女赶马,表达的是“妻子送郎上战场”;后演变为女驾马男赶马,演绎的是“郎送媳妇回娘家”,延续至今。

先是赶马人将“马”赶至门口,马见人多不愿出门,经赶马人多方努力才将马拉出院门,称之“过街”;随后“磕腿圆场”,打开场子;再到“过牌楼”,马遇见红牌楼惊叫,前蹄腾空;紧接着“惊马”“拦马”“伏马”等一连串动作随之展开。

驾马人有前行步、转弯提尾、惊马、伏马等动作,赶马人有赶马、磕腿、抓缰拉马、领马、拦马等动作,这其中以“蹬脸盆”这一连串动作最具功力,表现的是赶马人与惊马搏斗的场面,这时驾马人将马头扬起,马后坐、嘶叫,赶马人嘴咬缰绳,右手高于头上做敬礼式,左手握鞭放于身后下方,身体侧后仰45度,与驾马人成一斜线,二人绕着马头同时向一个方向翻身,旋转,形成的姿态呈脸盆状。这些动作含有一定的武术特技,场面惊险刺激,激烈奔放。激情高涨的人群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每一个高难度转身都让观众捏着一把汗,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这一场表演盛会,为一方百姓送上了一道民俗文化大餐。

当时,高跷马还有“金梧桐”的美誉,每年正月十五前的串村走街表演,让方阵中的小伙子出尽了风头,驾马的青年扮相俊朗,英姿飒爽,耍马的风趣幽默,尽显风采,着实受到很多少女青睐,因高跷结下良缘的情侣不在少数,留下一段段佳话。

一百多年来,“武凡同高跷马”的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用满腔热情守护、传承和创新这一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七代。期间也经历不少周折,曾因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场火灾使所有表演道具付之一炬,损失严重,村民自费凑钱出力置办新装备;近些年,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奔小康,孩子们学业繁重,因人员组成、排练时间等因素制约,曾一度停演;现在经过县文化部门支持,“高跷马”节目被再度挖掘又开始复出,但早已不见当年的红火,且随着掌握这一高超技艺的老一辈人才逐年减少,传承人员青黄不接,这项民间艺术正在濒临失传危机。

唐朝名臣魏征曾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所以,文化传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失去了从民族基因里淌出的文化源泉,艺术的表现就会成为精神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期待武凡同高跷马的继续流传,因为它早已成为我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一缕乡愁。

编辑:安春华

作者:李天翼

高脚马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2:

马聚源 书写百年不老传奇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买包西鸿记,去泡东生平。

怀抱“帽业之首”荣誉的“马聚源”帽店,自清朝嘉庆十六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198年的历史。无论是曾经被斥为“四旧”而摘掉了牌匾,还是现在并入“步瀛斋”,“马聚源”的每种经历都注定让这个百年品牌的历史精彩无比。

“工精料实”赢信誉

“马聚源’之所以能够上百年保持良好的信誉和口碑,那绝对在于‘工精料实’。”北京步瀛斋鞋帽有限公司的刘亚洲经理向记者强调,“这可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民族手工艺产品。100多年的历史,可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给砸了招牌。”

具体来讲,“工精料实”也就是“马聚源”的帽子“制作工艺精细认真;选料真实,用新料好料,绝不用旧料次料。”这个传统是“马聚源”百年以来所一直秉承的。

“马聚源”帽店初开张之时,只有一个小门店。因为后来一位姓张的朝廷大官买了“马聚源”的帽子后,发觉其帽子不仅用料讲究,而且做工精细,才让“马聚源”从一个普通的帽店一跃成为“官帽店”,专门为清政府做缨帽,并驰名旧北京城。“那个时候只要有人戴着‘马聚源’的帽子,那这个人肯定有身份。用现代人的话来说,‘马聚源’当时属于‘奢侈品’。”刘亚洲经理说,“当时,马聚源帽店做缨帽的缨子,专用西藏的牦牛尾。牦牛尾做出的缨子,好看、丝絮匀顺,怎么弄也不乱。”

在制作工艺上,“马聚源”绝不马虎,在过去没有电烙的情况下,为帽子制作帽胎烙烫的时候,用烧红的大铁烙,一边烙帽子一边冒火。精妙之处就在于,帽子却不会因此烧起来。这样烙烫好的帽胎弹性韧性兼备,即使放到水里泡一整天,也绝对不会变形。另外,俗称的“马三针”也是让马聚源享誉国内的独门绝技:工人为帽子钉“帽结”(民间的称谓是“帽疙瘩”)的时候,仅三针,既简单又牢固结实,像缺了点的“六”字。常戴马聚源帽子的人,一看见这三针就知道帽子是出自“马聚源”。

有了“工精料实”这把庇护“马聚源”的“尚方宝剑”,“马聚源”也由此得到了一些外国政要的青睐。据刘亚洲经理介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马聚源”为其订做过全皮软胎皮帽。另外,还为瑞典使馆订做过狐皮女帽,为印尼总理阿米佐约订做过伊斯兰帽。而这些都是经过“马聚源”传承艺人精心制作而成的帽品。

另外,在上个世纪中期以后,“马聚源”陆续给国内的一些文艺团体做过演出帽。诸如《草原英雄小姐妹》、《金沙江畔》等老剧目的演出帽子都是从“马聚源”订做的。

让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梳理“马聚源”的历史脉络,其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清朝的“官帽”阶段,此期间专为清政府的达官贵人服务;

第二个阶段是进入民国以后,逐渐涉及一些平民产品。这个阶段主要是为商人、官府的人做帽,给劳动人民做帽还比较少;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解放后到现在,这个阶段的“马聚源”经历颇为复杂: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潮中,“马聚源”参加了公司合营,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方向,从面向贵族、官僚和富人,变为面向普罗大众;文革中“马聚源”被诬蔑为“四旧”,还被拆掉牌匾,后并入东升鞋帽店;1986年,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下,“马聚源”帽店的牌匾“重见天日”,同时恢复了老字号,一直到现在仍然充满活力。

“马聚源”近200年的发展史,实际也是一部文化史。200年的时间,“马聚源”的帽品制作技艺凝聚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融合了全国各民族的特色技艺。如今,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中华老字号出一份力,“马聚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2003年,“马聚源”和京城其他老字号,比如瑞蚨祥、荣宝斋、同仁堂等,一同到台湾巡展,这场有着“京味文化之旅”意味的巡展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当时,我们去了基隆、新竹、台中等地,一共带去了50多顶帽子。巡展结束了,一顶帽子都没再带回北京。效果、反响非常好。”刘亚洲经理向记者表示,“这蕴含了民族文化的东西,在什么时候都不落伍。‘传承文化’,这也是‘马聚源’一直在坚持做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人不愿意再干制帽这种又苦又累、手工技艺繁琐,且收入不高的活儿,再加上传统手工艺技师年龄老化等原因,“马聚源”也曾面临着人才断层、手工艺制帽面临失传的境界。“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我们哪能让它就此失传啊?这可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决不能让它失传。”因此,“马聚源”对其手工制帽技艺积极进行保护,包括成立了传承至今的老艺人为主体的传统手工艺顾问小组;在研发创新过程中,避免使用现代化学品,保持它的纯天然性;以及设立手工技艺研究档案室等。值得欣喜的是,2007年,“马聚源”的手工制帽技艺被评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马聚源”已经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等待批复结果。

杨亚洲经理告诉记者,“马聚源”有一个“五年保护计划”,自2007~2011年按年份逐步开展以下工作,即“调查、保护老艺人”,“建立完整的原料基地”,“培养制帽技艺后继人才”、“举办手工制帽文化展”以及“建立传统帽品档案室”等。

脚踏实地迈向未来

2008年11月份,“马聚源”到香港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京港贸易洽谈会,“在品牌的运作、再包装和再利用以及管理经验等方面,‘马聚源’收获不少。如今,‘马聚源’商标已经在我国台湾和香港进行了注册。”刘亚洲经理对记者说。其实言谈之间,不难发现,这正体现了“马聚源”的未来拓展计划。

“台湾和香港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较高。在这样的地方开一两家像样的专卖店,走到欧美,或是澳洲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实际上我们的初衷就是这样的。”刘亚洲补充道。 在“马聚源”发展蓝图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把品牌做大并做得更响;在挖掘老字号传统内涵的同时,有机结合现代的制帽工艺,将帽品、服饰进行捆绑式运作,是“马聚源”之后工作的重点。在刘亚洲看来,当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要进行多元化发展。“资本积累到一定时候,在保持原有品牌产品不摇摆的情况下,‘马聚源’也可以做耳罩或者口罩。再往大的做,‘马聚源’还可以做民族服装。”说到马聚源的未来,刘亚洲显得踌躇满志。

目前,“马聚源”的帽子购买人群主要是针对老年人,而对于年轻消费者市场,刘亚洲表示正在开发,“什么事情一窝蜂地上,品质就会受到影响。这可不能急。”

写在最后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听到了另一种俗语:“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买包西鸿记,去泡东生平。”其中西鸿记是瑞蚨祥开的茶庄,东生平则是老北京有名的“澡堂子”。这句民间俗语是流传在过去“提着鸟笼子、家境特别富裕的人”之间的顺口溜,当然也是他们生活的写照。由此可见当时马聚源的地位。

光影涌动,虽然现在我们无法用手中的笔去还原一个完整的“马聚源”,仅寥寥数笔,或许连这个百年品牌大致轮廓都无法勾勒;但是我们相信穿过岁月的长廊,“马聚源”的百年传奇将会一直书写下去,而且会越来越精彩。

选自《中国服饰报》

作者:胡 建

高脚马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3: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及传承研究

摘要:武陵山区地理位置独特,覆盖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是国务院“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的区域。不同的少数民族群众共同经营着这片相对独立的土地,产生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为突出,反映了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财富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壁垒逐步变得脆弱,部分项目正在消失,因此必须通过外部力量对具有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部分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ethnic minority sports in the Wuling mountainous area

TAO Kun

(School of P.E.,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418008, Hunan, China)

Key words:Wuling mountainous area; the minorities;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武陵山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演变、发展、创新,逐步形成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独具民族特色的具有竞技、表演、健身和娱乐特征的传统体育运动。据不完全统计,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 120 多种,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历史条件、宗教、民俗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活态人文遗产[2]。记载着武陵山区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发展的活化石,记录着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变迁,而传统文化是凝聚各族群众的精神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纽带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步变得脆弱,因此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变得紧迫。

1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1.1部分传统体育项目会逐步消失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有在适应本民族历史发展阶段的价值需要时,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反之亦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理念的影响下,不具备生存能力,不适应现代文化生态环境的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将会逐步消失。如同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的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在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能够成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化事项,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很多项目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传统体育活动必须与对应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需求相适应,没有无缘无故产生的传统体育,也没有无缘无故消失的传统体育。特别是在现代文化背景下,武陵山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不适应现代社会价值需求,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不能与现代文化交融和发展,也不能进行与现代体育文化相适应的改革,这些项目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2部分传统体育项目会有更大发展

山东体育科技第38卷总第161期2016年第2期陶坤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及传承研究No.2 20161.2.1具备竞技价值的项目将会得到发展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部分具有竞技要素的项目,在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规范合理的改造和推广,使其比赛规则、运动器材设施更合理、更科学,成为一种能够广泛开展的竞技运动项目,这种传统体育项目就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如 “高脚马”是广泛盛行于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地区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经过改良和发展的“高脚马竞速”项目,目前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湖南省省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而且还产生了“高脚马对抗”、“高脚马技巧表演”等竞技性、娱乐性很强的项目。

1.2.2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项目将会得到发展

武陵山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搞活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是地区旅游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变异是文化适应的表现。我们应当正确地引导变异,促使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生活更好地结合,赋予传统体育以新的生命力[3]。武陵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与区域旅游活动相结合,成为区域旅游的文化名片,这种传统体育项目就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如“土家族摆手舞”、“苗鼓舞” “跳芦笙”等传统体育活动,在武陵山区部分旅游区域得到很好的开展,既可以向游客展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邀请游客亲身体验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使游客感受山水之美,更能领略到武陵山区极富特色的民族风情和独具魅力传统文化。

1.2.3与宗教祭祀有关的项目将会得到发展

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宗教祭祀的载体。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自从人类成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生物,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以来,宗教就是作为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而成为社会的必需。宗教和祭祀都是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重要传统文化事象,武陵山区古代宗教祭祀主要有三种不同形态。一是远古时代图腾崇拜。二是源于中原殷商的巫鬼传统。三是历史上汉族地区传入的外来宗教[1]。在宗教和祭祀文化背景之下,武陵山区的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苗族划龙舟”、土家族的“摆手舞”、侗族和苗族的“斗牛”及各民族的“传统舞龙”等传统体育项目都与传统的宗教祭祀有关,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保存下去。

2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武陵山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产生、积累、演变、发展、创新,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独具民族特色的竞技、表演、健身和娱乐等表现形式。这些项目记载着武陵山区各族群众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承载着武陵山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是凝聚各民族群众的精神纽带,但是这种纽带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正逐步变得脆弱,根据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变得非常紧迫,应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手段进行传承和发展,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通过行政和市场的双重手段进行资源配置,使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传承和发展。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比较完备、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6]。

2.1加大对传承项目的挖掘和整理

应加大力度对武陵山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和整理,目前部分项目逐步流失和遗忘在现代社会环境中,项目包含的传统习俗、仪式和内涵也被人们所淡忘。在传承过程中不加强对传承项目进行全面的挖掘、整理和传播,缺乏对传承项目的整体保护,这种传承形式将会逐步失去传承的根基,缺乏文化积淀,违背了完整性原则,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就会失去广度和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也必将会失去传承的能量,逐步流失在历史的舞台。

例如,对芷江侗族的“孽龙舞”进行传承时,在传承它的表现形式的同时,还必须对与“孽龙舞”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进行彻底挖掘和整理,以及彻底对“孽龙舞”的起源,与起源有关的传说和人物;“孽龙舞”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孽龙舞”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孽龙舞”开展的区域及特性;“孽龙舞”在发展历程中的功能和价值等方面进行彻底研究,并加强对项目的挖掘、整理和规范发展。

2.2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传承人起到关键的作用,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无形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对传承人的认定及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

很多技术性很强的一些传统技艺项目,在过去的传承主要通过家族式的传承,正所谓“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掌握这门技术的人群单一,数量少。加之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影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随着传承人去世,某些技艺就会随之消失。武陵山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本民族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只能在本民族范围内传播,缺乏经济价值,很容易在经济社会中消失,因此在挖掘其经济价值的同时,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经费扶持,使传承人有更大的动力去传播自己的技艺,同时也必须建立完整的政策和法律服务体系,明确传承人的义务和责任。

例如,武陵山区芷江侗族的“孽龙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目的主要传承人田宗林、田宗和年龄都已达82岁,而且田宗和老人是该项目中唯一能扎孽龙的老艺人,如果不对这些传承人进行扶持,这种技艺就会遗失。

2.3传承手段的多样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只是该区域群众或者某些传承人进行传承,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通过书、杂志、报考等传统平面印刷媒体;电视、收音机等传播媒体;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进行广泛传播。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规定,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同时也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6]。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的过程中应该在政府和社会机构的主导下,通过以上多样化的手段进行传承。传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只有良好地传播才能有效地传承,这就是传播与传承的辩证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不进行广泛传播就会丧失传承的价值和意义,该项目具备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体系就会消弱或丧失,也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

2.4使受众群体扩大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弥足珍贵和具有重要文化、历史价值的文化资源。武陵山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区域各族群众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同时也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武陵山区各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能够提高各族群众的身体健康,获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一代一代进行延续,对劳动生活方式的习得和民族内部成员情感维系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使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受众群体扩大化和多样化,才能充分发挥传统体育各方面的功能和价值。根据传承项目的特点,应该对本民族群众各年龄阶段、性别、职业的人群,以及其他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群众进行传播和推广,只有受众对象的扩大化和多样化,才能够促进传承项目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项目的延续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在传承的过程中,应重点对本民族青少年的教育、传习和传承,一定要摒弃那种狭隘的家族式、区域式的传承意识,一定要让受众群体扩大化和多样化。

如土家族的“摆手舞”,作为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现在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在学校体育教学、各种健身场所、文化活动表演现场、互联网上都可以见到“摆手舞”的踪迹,受众的群众有青少年学生、健身群众、舞蹈演员、世界各地的游客等人群,可以说受众的对象已经国际化、多样化,产生的价值已经多元化。

2.5加强传承项目的多元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元价值取向必然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光要传承,更重要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发挥它的价值,没有价值的传播是没有生命力的传承。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播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体现传承项目的多元价值取向。首先,项目的健身价值是最主要价值取向,如果一个体育项目缺乏健身价值,就不会是一个很好的运动项目,也不会被各族群众所接受;其次,还应该充分挖掘和体现传统体育项目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这是传承的基础;与此同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价值也日益突出,应加大对经济价值的挖掘,通过传统体育项目与传统文化活动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

“芦笙节”是武陵山区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芦笙舞”是健身价值很高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特别是凯里国际芦笙节最为壮观,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自1999年8月28日首届国际芦笙节成功举办以来,已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很好的促进了区域旅游和经济建设。

3结语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之源和身份象征,是它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每一个民族都应该十分重视自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承就是延续,中国古代的传承方式大多都是封闭、直线式的传承模式,很少有横向和辐射式的传播体系。对于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根据不同项目的传统文化特征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取向,严格根据保护原则,首先必须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然后根据不同的目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传播和推广,进而达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焕波.武陵山区古代文化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覃英,朱福军,唐君玲.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2):160-162.

[3]李志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变异探析[J].体育科学,2004,24(1):68-72.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邱丕相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陶坤

上一篇: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下一篇: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感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