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27

“兰考虽然脱贫摘帽了,但距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掉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兰考,激励亿万人奋进的焦裕禄精神在这里诞生,这里也是脱贫攻坚重地,它的每一步变化都牵动各方关注。2014年,兰考县委、县政府作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论文 篇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谈满族秧歌及其文化艺术价值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饱含民族情感的文化遺产,它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产物,也是活态的历史文化载体。传统舞蹈类的非遗项目是非遗重要的类别之一,而在传统舞蹈中,满族秧歌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历经了300余年的演绎,不断汲取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舞蹈精髓,逐步演变为传统民间舞蹈中的奇葩,具有鲜明的历史、民族和宗教特色,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2007年满族秧歌被正式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展现满族文化的载体,满族秧歌呈现出独特的音乐、舞蹈、风俗、审美情趣。

【关键词】满族秧歌;演变;表现内容;文化艺术价值

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是满族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以往的满族秧歌研究多集中于从民族音乐、传统舞蹈角度出发,较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出发来探索满族秧歌的文化特色和价值。满族秧歌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经历了300余年的演变,不断汲取汉族人民和其他民族的艺术、文化精髓,逐渐形成了满族秧歌的特色表现形式,成为了民族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这也正如日本学者菅丰所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变化才是它本来注定的命运,历史越是悠久,其所发生变化的频率就越高”,① 所以分析满族秧歌的文化艺术特色应该是多角度的,因为是古老的文化也经历了不断的文化创作的过程才得以丰富。

从文化角度看,满族秧歌在表演中崇尚礼仪,具有浓厚的历史特色和神秘的宗教色彩,不仅是满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之一,而且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于2007年正式被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富了满族秧歌的文化价值内涵。

一、满族秧歌的演变——从宫廷起舞到大众娱乐形式的转变

公元1115年,完颜阿古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国,《金史·乐志》中记载,“幸上京,宴宗室于皇武殿,宗室妇女起舞,进酒毕,群臣故老起舞”。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满族人民在遇到喜事时有饮酒、起舞以示喜悦的习俗。这时的满族秧歌是宫廷娱乐的一种形式,仍处于“阳春白雪”的阶段。根据《柳边纪略》记载,“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式’”,“莽式”两人相对而舞,旁人拍手而歌。② 《柳边纪略》中所指的“大宴会”已经不再单纯指代王室贵族,秧歌已经走出宫廷,走进了满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可以供普通百姓娱乐的项目。

满族秧歌在吉林地区由来已久。唐代渤海国流传着一种叫做“踏锤”的民族舞蹈,它是满族秧歌的起源,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融莽式、空齐的特点和萨满舞蹈的传统风韵于一体,着重表现满族生产生活习俗。在文献记载中,最早的东北地秧歌是杨宾《柳边纪》的《伞灯秧歌》。得名《伞灯秧歌》是因为在夜间需要将蜡烛置于伞灯之内用于照明,手持伞灯者的舞者为前导,整个队伍随伞灯者的舞姿变化而变换队形,所以这种表现形式叫做“伞灯秧歌”。“秧歌由一反穿皮袄,身挎串铃,手持鞭子称做‘和尚吐’的丑扮人物打场开道。走在秧歌队最后面的是两名手持肃静牌的‘皂白’(即衙役),引导一汉官装扮的‘四老爷’和清官装扮的‘二老爷’。”③后来随着山东、河北、山西等流民迁入吉林,汉族秧歌对满族秧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满族秧歌对汉族秧歌的美学观念、音乐舞蹈形式均有不同程度的借鉴,逐渐演变成了深受人民喜爱的传统舞蹈样式。

二、满族秧歌表现的主要内容——以吉林市乌拉街满族秧歌表演为例

每一支满族秧歌演绎的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有一支满族秧歌队伍,至今演绎着动人的历史故事,具有鲜明的历史民族特色。这支秧歌队的表演内容至今仍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内容相关,它表演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表现男女婚恋的内容。满族秧歌最为突出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丑角”,所谓“扭秧歌,丑来逗,没有丑就没有逗”,“扭秧歌,没有丑,还不如调头回家走”,这充分说明丑角在秧歌中的重要性,凸显了满族秧歌“以丑为美,以丑见长”的特点。满族秧歌中有一场表现男女感情的场景,女子舞者左手用篱笆面具(用柳条编制)遮面,边扭边唱,右手随之摆动。而男子舞者上场后做出想偷看女子舞者的样子,男子舞者表情夸张、诙谐、幽默,是不折不扣的“丑角”,二者相互扭逗,既起到了男女表现情感的作用,也表现了秧歌喜悦、欢愉的气氛。

另一方面是表现出征的内容。表现狩猎场景的秧歌,男子舞者会手握马鞭,脚下马上别步,在唢呐声中登场,挥舞鞭子,再弓箭射出,再现了北方男子矫健、彪悍的英姿以及为国奋勇杀敌的决心。在出征场景中,也有表现夫妻不忍分离的细腻情感,当男子以打马的动作为主,表现勇于献身的气魄之时,女子则以默默抹泪的动作为主,表达恋恋不舍之情,欲说还休的依恋情态。

三、满族秧歌的文化艺术特色——融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宗教特色于一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历史的产物,满族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体现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表演时又兼具自身的宗教特色。

首先,满族秧歌有崇尚礼仪的民族特色。满族是重视礼节的民族,在满族秧歌的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表现。满族秧歌大场中有拜寿的场面,男子行打千礼,女子行下蹲里,晚辈举托盘,托盘上摆寿桃,意思是祝福长者健康长寿。在表现形式上,当两队相遇时,双方的“鞑子官”要左手扶腰刀屈右膝,相互“卡左肩”、“卡右肩”,然后“对左膝”、“对右膝”,再“对左刀把”、“对右刀把”,最后行“抱见礼”,这一系列约定俗成的动作,展示了满族特有的礼节。

其次,满族秧歌富有浓郁的历史特色。满族秧歌中的出征场面是对满族先民生活的再现,“鞑子官”身挎腰刀,队员们身披“旗标”,男子以打马的动作为主,表现奔赴战场的勇气,保家卫国的决心,骁勇善战的气魄,而女子则默默“抹泪”,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秧歌表演中的“走阵”也与征战相关,再现了努尔哈赤摆兵布阵的场景,表演者“走阵”时目不斜视,整齐划一,重现当年驰骋疆场的场景。

最后,满族秧歌具有神秘的宗教特色。在滿族秧歌的表演内容上,对于鹰的表现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逗鹰和放鹰成为了两项重要的表演内容。秧歌中以扇子为道具模拟鹰的翅膀,扇面展开如同雄鹰翱翔的一双翅膀,并加以盘旋和不同身段的处理,形象地表现了鹰的“追神日,乘神风,驱邪魔的雄姿与神力”的形态。满族萨满神谕中有“鹰魂化萨满”的传说,传说天初开之时,大地像一包冰块,天神阿布卡赫赫让一只母鹰从太阳那里飞过,抖了抖羽毛,把光和火装进羽毛里头,羽毛里的火掉出来,将森林里石头烧红了,彻夜不熄。神鹰忙用巨膀扇灭火焰,用巨爪搬土盖火,最后于烈火中死于海里,鹰魂化成了女萨满。满族先人信奉萨满,秧歌舞者有萨满担任,舞者腰系腰铃、手持太平鼓、胯部灵活摆动,舞姿粗犷而热烈,尤其腰铃哗哗作响渲染了神秘的氛围。

四、满族秧歌的传承与保护——民间舞蹈融入城市文化的创新举措

满族秧歌的最初流行仅仅限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民间舞蹈也正一步步走进城市,融入到城市文明之中,每逢节庆,满族秧歌舞者都会化装打扮,系好腰铃,走进城市的广场街头表演满族秧歌,总会引起民众围观,现场氛围热闹非凡。尤其在吉林雾凇冰雪节期间,身着白衣蓝裤的秧歌舞者在雪白雾凇的映衬下成为了吉林江城的一道美景。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作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尤其注重满族秧歌的民族文化特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角度出发发掘满族秧歌的文化审美特点,不断创新保护方法促进满族秧歌不断发展。在北山庙会期间邀请满族秧歌前来展演,当羊皮鼓咚咚地敲响,腰铃欢快的摆起,满族秧歌为北山庙会增添了原汁原味的传统色彩,而北山庙会也为满族秧歌提供了表演契机,把古老的民间舞蹈引入到城市化的文明之中,为满族秧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文化空间,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举措。

综上,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满族秧歌的历史演进过程,主要表现内容,民族、历史、宗教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保护单位的创新型保护举措。满族秧歌在不断再现历史民族风情的同时,在当代仍然谋求持续性发展,是古今文化、城乡文化和谐融合的典范。

注释:

①菅丰著,陈志勤译,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 .文化遗产,2009,(2)。

②吴振臣(清).宁古塔纪略。

③王秀荣.浅谈伞灯秧歌[J].艺术古今,1987,(3):42。

参考文献:

[1]姜建平,吕殿才,陈银河.吉林地区秧歌与满族习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87.

[2]庞志阳.满族舞蹈寻觅[M].沈阳:2010(5).

[3]于雪.满族秧歌的发展演变及其风格特点[J].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

[4]吕寅.二人转、大秧歌与撒满舞——辽宁民间舞蹈中的满汉文化融合[J].满族研究,2013(1).

作者简介:白宇(1984-),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现就职于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作者:白宇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论文 篇2:

兰考脱贫之后

“兰考虽然脱贫摘帽了,但距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掉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兰考,激励亿万人奋进的焦裕禄精神在这里诞生,这里也是脱贫攻坚重地,它的每一步变化都牵动各方关注。

2014年,兰考县委、县政府作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兰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不断取得事业发展新成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兰考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

2017年3月,兰考率先脱贫摘帽。在兰考,每一种“反贫困”的方法背后都有兰考人迎难而上的拼劲,从上到下,兰考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强大的脱贫力量。

村子变了 人回来了

张庄村,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曾是兰考最大的风口。2014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备受鼓舞的张庄人苦干实干,于2017年脱贫。当年,张庄村把村里的主干道命名为幸福路,同时引导村民重新设计翻修路两旁的旧宅,做成门面房对外出租。

在驻村工作队队长庄艳斐带领下,《民生周刊》记者走在幸福路上,听她讲述几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空心院落整修成了年收入10万元的农家乐,张庄布鞋坊吸纳了112名妇女再就业,书院里用鸡笼改造的灯罩别具特色,剧团演出后的横幅还挂在戏院房檐上,民俗馆内陈列着张庄的过去……

“这条幸福路,我每周最少走3遍,有时候一天能走上两趟。”只要村民有事,庄艳斐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一次我去一个五保户家里,他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一见我就问‘你冷不冷’,我太开心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庄艳斐喜不自禁。“亲民爱民”的焦裕禄精神,渗透在每个村干部的血液里。

冯杰是张庄村第一批返乡创业青年:“去年5月回来的,把我在郑州经营的麦秆画带回来了。”除了麦秆画,冯杰还举办了村里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举办地就在张庄村一处开阔地上,一眼望去,人山人海,“昨天有5万人,爆了。”

一心想着“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起来,打包宣传”的冯杰,为了艺术节总计投入80万元。当问到能否收回成本时,冯杰笑了笑:“能收回来1/5就不错了,办这个没想着赚钱,主要是带动村民们致富。”

如何让村民通过艺术节致富?冯杰把艺术节上的摊位全部免费提供给村民,为了营造气氛,他还自己掏钱从外地请来了畅销小吃摊和表演团队。

环境好了,产业发展了,在外的人自然愿意回来了。“我们希望有为青年都能回来,我们给他们提供便利。”据村支书申学风介绍,目前张庄村已经有200多人回乡创业。在申学风眼里,张庄村就是个平台,村干部们都是为这个平台服务的。

产业求新求变

走进堌阳镇徐场村,村口竖立着“中国民族乐器村”的牌子,进村小路两旁种植着成片的泡桐。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民族乐器村,全国民族乐器九成音板取材于这里的泡桐。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下的泡桐,不但是遮风挡沙的保护伞,还成为兰考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兰考的泡桐,受特殊的气候、土壤影响,木质疏松度适中,不易变形,抗热耐腐能力强,制成的民族乐器音板纹路清晰美观,共鸣程度高,透音性能好,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是制作音板的最佳材料。

村支书徐顺海介绍,徐场村共有105户628人。经过30年发展,从当年的一家乐器厂发展到现在的70多家,从业人员1200多人。乐器产品从单一生产古筝,到现在生产古琴、琵琶、扬琴、大小阮等20个品种30多个系列。

“以前村里制琴门槛低,只需5万多元的投入,家庭作坊就能干起来。”徐顺海说,如今时代变了,人们更加追求品质,逼迫徐场村求新求变。

孔海广去年在徐场村开了自己的制琴坊。他制作一架古琴需要2到3年,一架古琴售价在10万元以上。高端古琴的定位使孔海广的眼光更长远:不在意眼前的利益,更在意古琴的品质和品牌打造。

据孔海广介绍,流水线制琴月产千张,古法制琴的优势在于音色与品质。工序不一样,音色和品质完全不同。他打开一个装有鹿角的瓶子,向记者解释古琴为何价格昂贵。古琴制作的一个步骤是上灰,孔海广的琴是用生漆调和鹿角霜和朱砂,分粗中细灰依次包裹琴体,“这样制作才能弹出古琴的韵。”

“有的作坊制琴不裹布,有的不上大漆,工序减了很多所以售价便宜。”孔海广认为,从选材到工艺,只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迎来徐场村制琴行业的新变化。

以前村民们只会制琴,音色好不好并不清楚,“音色好的古琴都被懂行的挑走了”,如今徐场村村民也开始学琴。孔海广打算今年开设古琴演奏班,教村民们演奏古琴。在他看来,古琴的核心重在静心,只有心静下来,才能弹好琴,“制作古琴更需要静心。”

兰考古琴行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制琴售琴产业链。“很多家庭小作坊不愿意出村进入标准化的工业园区,因为他们的琴在网上就可以售尽。如今,村里有70多家在制琴,但在村里怎么发展都是小作坊。”徐顺海开过动员大会,为了防止低价恶性竞争还制定了行业规则,并鼓励他们进驻工业园区。

2017年,堌阳镇被评为河南省特色小镇,借势特色小镇政策东风,以堌阳民族乐器业为基础打造别具特色的乐器小镇。“未来村里打算开展文化旅游。我们有完整的制琴产业链,来到这里就能知道每样民族乐器从选材到完成的整套工序。还打算建个演奏厅,请外面的人交流演奏,平时可以供村里的制琴匠人和孩子们交流学习。”徐顺海思考着徐场村的未来。

“兰考标兵”

兰考县城内,焦裕禄亲手栽种的那棵“焦桐”不远处就是焦裕禄纪念馆。走进纪念馆,灯箱上刻着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焦裕禄走过兰考120多个生产大队,深入研究,精准施策,发掘出“扎针”“贴膏药”等治理“三害”的妙招。50多年后,这种作风在兰考脱贫攻坚战中薪火相传。

从治理“三害”到摆脱贫困,兰考每一步前行都贯穿一条红线,就是大力弘揚焦裕禄精神。兰考党员干部补强精神之钙,筑牢作风之基,带领群众蹚出一条决胜贫困之路。

仿佛是为了给焦裕禄一份满意的答卷,纪念馆二楼是兰考县脱贫展览馆。从提议到建成,全部由当时12名扶贫标兵策划、收集、制作。讲解没有统一讲稿,由12个人轮流兼职,每个人讲的都不同,但因为都是自己干的事,稿子早刻在了心里。

面对脱贫攻坚战,兰考发扬焦裕禄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推进多项改革,用猛药去沉疴,激活各种社会动能。一项干部任用制度改革,一举激活了兰考脱贫攻坚“人”的因素。兰考创造出“支部连支部”,变脱贫攻坚时定人派驻为定支部帮扶,将机关大支部拆分成7到10人的小支部,从数量上匹配了454个农村、社区党支部。

在“支部连支部”帮扶模式基础上,从2018年12月开始,按照“应联尽联、不漏一户”的原则,全县3395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支委、科级干部,结对村(社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稳定脱贫奔小康工作队员,对未脱贫户、2018年脱贫户和边缘户,进行分包联系帮扶。同时,不断发扬榜样的力量,2018年围绕稳定脱贫、基层党建、乡风文明、美丽村庄等评出130个村共178面“红旗”,2018年初评选出第一批50名“稳定脱贫奔小康工作标兵”。“兰考标兵”已成为新时代兰考的旗帜。      “兰考虽然脱贫摘帽了,但距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掉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还存在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发展不平衡、基层两委干部能力不足、高质量发展本领不强等问题。”兰考县扶贫办副主任王伟锋说,“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以总书记提出的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为根本遵循,传承弘扬焦书记的‘三股劲’,扑下身子下苦功夫。”

作者:畅婉洁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论文 篇3: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日渐觉醒,全国各地争相建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客观分析了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意义的同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特征,提出了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和阶梯,但决不是其最终归宿的观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承;发展

从2007年开始,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各地更是相续建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试图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保存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觉醒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很好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应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中的传承,博物馆只是传承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梯,不可能是其最终归宿。

一、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和阶梯

1.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立,使人们通过实物、图文声像甚至一些艺人们的现场技艺展示等形式,真正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和艺术价值,其在唤醒中老年人们美好记忆的同时,也为青少年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使人们真正的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立,通过详实的实物资料展示和现场技艺表演,使人们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真正意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增强了人们的危机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的审美意识,激发了人们购买、欣赏和收藏的欲望,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经济动力。需求调节供给,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人们作为社会生活真实写照的需要意愿,必将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技艺和创作思路的革新,从而真正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得到发展。

3.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一种象征和标志,它唤醒了人们的潜在意识,使人们在意识到它的存在的同时,更认识到了它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大大激发了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遺产保护意识。由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往往形成了诸多流派。这些流派各自为政,各自在自身狭小的空间范围内传承,往往很难形成合力,也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一个中心和象征,使各地的艺人们,在为自己的所从事的艺术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往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展示自身技艺的舞台。这种百花齐放的壮观场面一方面大大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对广泛的交流中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二、博物馆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最终归宿

1.“尸体式”的保存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本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一种活的传承,目的是要在传承中得到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管理僵化,完全以收集、整理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和文字载体为工作主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完全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将自身完全孤立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殡仪馆”,片面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尸体保存”作为自身的工作职能的全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在发展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作为后代有责任和义务将他们永久的传承下去。但传承不等于原封不动的传递,而是在发展中的传承,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走进博物馆,暂时的停止他的生长过程,那也是要为将来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等待时机和积蓄力量。博物馆决不是也不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归宿。

3.只有“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的得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之所以将其称之为财富,并不只是因为它本身所体现出的技艺和艺术美,更在于其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作为后人的责任是要能够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来对这些暂时处于蛰伏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其内在魅力的前提下,对其外在表现形式做出相应的改变,重新激活其内在活力,真正的将这份遗产继承下来。

参考文献

[1]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08(1):127~131。

[2]高文智,寒地黑土核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J].全国商情,2008(11):96~97。

作者:陈明

上一篇:国有企业政治工作改革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