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与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2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声乐教学相结合,对于传承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高校特色办学和师生的成长以及为社会输送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培养代表性的传承人为教学目标,注重田野采风和教材的建设,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文化遗产与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文化遗产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1:

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

摘要:文化生态的保护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多样性格局。本文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案例,在分析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无形遗产与有形遗产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文化生态保护的区域性策略和整体性方法。对具有文化价值一定物质形态的所有遗产资源的保护,必须遵守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地域文化生态的乡土性保护,需要协调、维持和保存村落景观、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其有形和无形的联系。文化多样性保护涉及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注重文化生态的异质化选择、可持续发展以及保育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文化生态;无形文化遗产;多样性;完整性;区域整体性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和建设,在我国是一项旨在建立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模式的新探索。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2010年前,将确立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文化部已经正式命名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7.6.)、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1.)、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8,)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8.10.)等四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此外,还有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湘西苗族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正在积极申报中。

徽州文化圈涉及古徽州府六县及周边地带,是孕育和形成徽州文化的主要地理空间。徽州属内地山区,原为“椎髻鸟语”的山越所居之地,其“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扼”的地理环境;历经元、明、清三代,徽州府所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相对稳定状态的行政格局及人文环境。“造成了一个特有的区域社会生活体系”,“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完整的区域社会,是我们认识传统社会的一个极好范本。”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清末徽州府的行政区划范围为边界,与其相对应的现今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全境、宣城市的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总面积13881平方公里,总人口200万人。徽州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鲜明、遗产保存相对完整、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指数较高。其文化表现形式涉及村镇规划、徽派建筑、商贸习俗、宗法制度、新安理学、地方戏曲、节庆民俗等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且跨两省三市的行政管辖,因而有必要探索区域协调的整体性保护策略。

一、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生态文化或生态文明是由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人类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是自然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和协调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与人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文化差异、文化模式、文化变迁,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所做出的选择。”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ecology)概念愈来愈熟悉,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现实事物,处理现实问题,采用科学认识生态学的途径,或科学的生态思维,使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生态化”,使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明显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文化正成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然而,人们对文化生态的含义,尤其是对文化生态保护在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似乎还缺乏足够的重视。

文化生态(cultural ecology)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是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生存方式和区域现实人文状况的反映,它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关系。文化生态的维护,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状态与格局,对人类而言,如同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一样极其重要、必不可少。一个物种的灭绝是非常重大的损失,一种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灭绝同样也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对人类进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一方面,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同样包含着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美学价值。另一方面,地域文化本身即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历史等有密切的关系。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地域文化的结构体系,探索地域文化的发展规律,是文化生态保护的基础。

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

过去人们对遗产(heritage)概念的理解,只是习惯性地按照传统的法律概念,认为专指先辈遗留给法定继承人的财富。其实,遗产与历史有关,是某种前人留给子孙后代加以传承的东西,其中既包括文化传统,也包括人造物品。而且,大自然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变,同样给全人类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遗产,而且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亿万富翁的遗产,只不过迄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罢了。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者之间表面看来似乎没有或甚少共同之处。过去人们曾片面地认为文化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的两种因素。其实,大自然与人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记忆关系,由于人类在大自然向他们提供了生活或者生存的手段后便迅速忘记了大自然,这种记忆关系才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并得到不断发展”。纵观地球演变史和人类发展史,各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在各自所生活的环境中形成的,人类所创造的古老文化与地球上的风景名胜以及各类遗址古迹,美化了大自然的景色,而自然风光本身又是真善美的源泉。这些壮观的大自然遗址,既具有当时能够提供人类赖以长久生存并发展的优越条件,又保留了人类活动的印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中的一大特色就在于:过去被认为是分立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开始被视为相互依存的遗产一并进行保护。这一理念的直接体现就是考虑到将混合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类别之一。

1990年按世界遗产的登录标准2、7、10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黄山,就是一处典型的文化与自然的混合遗产,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自然并蓄共生的传统思想。作为文化景观的黄山迎客松,又在新时代体现了“黄山松精神”的文化内涵。2000年按登录标准3、4、5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村落的特色与价值也是与自然山水环境密不可分的。(图1、图2)

过去,文化遗产常会被人仅看作是一些孤立的历史遗留物。最近30年来,在国际博物馆理事会(ICOM)等相关国际组织的有关遗产保护的文件中,环境要素正日益突显出来。遗产被认为是“世界各民族及他们的生存环境的见证物”,倡导保护“每一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应从整体上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在“文化遗产”中增加了“具有特殊环境价值的地区”等内容。

在日本,为了防止开发建设给古都风貌带来破坏和负面影响,于1966年制定了《古都保存法》,以保护京都、奈良、镰仓等古都内的“历史风土地区”。为切实保护古都的历史风土和文化景观,通过城市

规划划定历史风土保存区及其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在保存区、特别保存地区,实施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法律意义上的“历史风土”是指“在历史上有意义的建筑物、遗址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已成为一体。具体体现并构成了古都传统和文化的土地状况”。主要包括古寺院、古建筑、古迹,及其它们周边的自然环境,划定的保护范围很大,为保护古迹和周边环境景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京都市划定了14处历史风土保存区、面积达85.13平方公里;在奈良市划定3处历史风土保存区、面积27,76平方公里。这种通过划定大尺度的保护区来整体保护历史环境和文化景观的方式,值得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在制定保护规划时借鉴参考。

三、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

“无形遗产”一词是由日文翻译成英文的。早在1950年,日本在制定《文化财保护法》时就综合考虑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护。这也是世界范围内,“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首次在国家政策中得到考虑。

1972年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时,部分缔约国已经对保护无形遗产表示关注。1973年,玻利维亚曾建议在《世界遗产公约》增加关于保护民俗的条款,建议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发展和传播做出规定。但直至10年后的1982年,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会议上才重新界定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其中加入了无形遗产的因素;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一个由民俗保护专家组成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的专门委员会。1989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这成为有关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份国际准则。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使用nonphysical cultural heritage来表述此类遗产,后来逐渐认识到此类遗产也以物质形式呈现的,所以采用日文中的“无形”(intangible)一词取代“非物质”(nonphysical)。《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对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任何实践、表演或是技能都与某种工具、场所或是实物相联系,这些工具、场所和实物都是物质的,保护任何一种实践、表演或是技能,都需要保护与其相联系的物质载体。

虽然,关于无形文化遗产和有形文化遗产分属两个国际公约,但鉴于无形文化遗产与有形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应综合理解这两类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能够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它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它所传递的价值观、道德观及思考方式是构成一个社会生活的基础,而价值观、道德尺度及思考方式恰恰是不可捉摸、难以明了的。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有两种主要方法:(1)将它转变为有形的形式;(2)在它产生的原始氛围中保持它的活力,即通过鼓励世代相传和复兴无形文化遗产来保持它的活力。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1989年通过的《关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主要着重于对遗产的记录和研究,而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优先考虑第二种方法,这也正是我国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主要目的。

四、区域性策略与整体性方法

1 区域整体性保护的必要性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B.Tylor)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泰勒Tylor,1871)。而“城镇的心灵”产生于“它的文化的一般精神中”,“形成了一种可见的实体。从各有自己的历史的、成片的乡村的农田和茅舍中,出现了一个整体。这整体生活着、呼吸着、生长着,并获得了一种面貌和一种内在的形式与历史。”

可以说,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文化生态或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形态复合性。“遗产不仅包括一个地区主要的历史遗迹和习俗,还包括该地区的整个地理风貌,比如农庄和农田、道路、港口、工业建筑、村镇和主要的街道、商业设施,当然还有居住在该地区的居民及其传统和经济活动等”(鲍斯,1989)。

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涵盖多种文化遗产类型,涉及多种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丰富的自然遗产。因此,对于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需要建立区域整体性保护策略(Regional Integrated ConservationStrategy)。1975年,欧洲建筑遗产年通过了《阿姆斯特丹宣言》和《建筑遗产欧洲宪章》,在全球率先确立了“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和方法。整体性保护方法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要求,通过城市发展计划和各个层面的规划,协调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并由地方管理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以实现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目的。

保护规划需要综合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划,将文化生态保护与振兴地方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科学发展等区域发展目标进行整合,在保存和利用、传承与创新、看护与生产、记录与传播之间寻找平衡,创造有利于文化与自然、历史环境与生态环境、无形文化遗产与有形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正如韩国学者的观点所示:全球性危机现象“反证着人类不仅从知性文化层面上,而且从地理学意义上正在同化统一,那么拯救之策也必须是统一而全方位的。”作为综合性遗产保护区的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的设立,改变了文化遗产传统项目的点状特征。它的保护有赖于跨地区之间的理解、交流以及在遗产保护方面的积极合作。通过区域的交流合作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为促进地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提供宽广的平台。在具体保护措施上,应注重对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维护转型时期城镇和村落的社会网络结构,并对不同类别、不同时代的遗产类别予以同样的关注和守护。

以原徽州府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为例,在其县域范围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村镇有渔梁、许村、棠樾、深渡、雄村、郑村、槐塘、富塌,北岸、昌溪、瞻淇等20个;一般保护的村落也有西溪、王村、黄村、溪头、殷家村、丰口村等23个。在县城规划区内划定了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府衙历史文化街区、渔梁历史文化街区和鲍家庄历史文化街区等4处保护区,合计面积24.7公顷。此外还有渔梁坝、许国牌坊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桥、南谯楼、东谯楼等10处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如果没有综合性总体保护规划是难以实现有效保护和全面保护的。星若棋布的古村落保护,需要在县域国土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予以充分考虑,协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村镇建设、环境资源、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农田水利等关系。譬如渔梁古镇现在已位于城镇规划区范围内,但要保护好渔梁古镇的历史特征、街巷格局、自然环境、滨河景观和水利设施(渔梁坝),就要通过城镇规划严格控制城区的蔓延和大型市政设施的开发建设。(图3、图4)

2 完整性的保护及其意义

“完整性”是指遗产资源的“健康和完整”。如果一项遗产资源被指定的价值没有受到损伤和威胁,

能有效地传递给公众,并在所有影响遗产地的决策和行动中得到尊重,就可以说这一遗产地具有“完整性”(加拿大联邦公园局)。

在2005年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第88条中规定,完整性用来衡量自然和/或文化遗产及其特征的整体性和无缺憾状态。审查遗产的完整性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1)包括所有能够体现遗产价值的必要因素;

(2)遗产的价值通过遗产本身的面貌及其形成过程得以体现。因此要求,遗产应该拥有适当的规模以确保其面貌和形成过程能得到充分展示;

(3)能够承受开发和/或忽视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保护过程中,对具有文化价值一定物质形态的所有文化资源,包括文化景观、历史城镇、古村落、考古遗址、建筑物和历史物件等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必须遵守原真性(authenticity)和完整性(integrity)原则。

首先,“保护好大自然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因为这是人类生态系统存在的首要条件,没有人类生态系统的存在,文化本身将终止”,“没有历史真实性和大自然,一切文明都将受到腐蚀破坏,即由于其各个不同领域的逐渐独立而倒退”。

其次,要保护好古村落等历史环境本体和文脉的原真性,保护文化遗产背景环境的完整性。如对古徽道、古河道上的文化遗存的保护,可以参照国际上保护文化线路的思路来开展。

为了认识民俗的价值和保护的意义,对民俗等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是必要的。但应避免传播中的曲解,从而使无形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也得到有效保护。在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出现了“抛绣球”等活动项目,而据民俗学家的考证,“抛绣球”并非该地区的传统民俗。然而由于这项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在徽州古村镇旅游中多有出现。这一活动在“杜撰”一个文化空间、愚弄游客的同时,也对村落古民居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图5、图6)

类似这样的事件应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整改。徽州地区的旅游发展和开发建设,应该考虑到美学、社会和文化各方面,自然和文化的景观,生态多样性的特征和遗产场所更广泛的视觉背景。而且,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实际施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强调“发展才是保护”,其实是在玩概念偷换游戏,心思都花在如何利用尚存的文化艺术资源作为谋利的工具,无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与弘扬(郑培凯,2006)。

3 乡土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乡土文化和乡土景观的保护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乡土文化“滋润着广阔的村野大地,这是一种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品格和香气的文化。说是‘一种’文化,其实又随民族、地区而变幻出千种风情,万种色彩。”“它的厚重、它的丰富,就是我们国家历史的长度和国土的宽度。”

徽州村落,按传统的风水思想而营造,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村落内部空间变化丰富,建筑色彩朴素淡雅,砖木石三雕装饰精致,室内陈设古朴雅致。古村落多以家族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尊儒重教等传统文化影响了建筑形式和村落景观。保存较为完整的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传统人居环境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徽州文化生态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崇尚和谐的理想境界。

乡土性不仅在于建筑物、构筑物等空间实体和物质形态上,也在于使用它们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在它们身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系。如歙县渔梁古镇,历史上的居民多由码头工、渔民、商家等组成,少有官宦人家。因此,渔梁古镇的平民性也就直接反映在村落的环境景观上。(图7、图8)

乡土建筑遗产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在制定文化生态保护策略时必须考虑进去。传统建筑的保护,必须认识到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认识到尊重社区已建立的文化特色的必要性,同时必须借由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来实行。

并且,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重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保护文化生态区和风景名胜区中反映徽州文化特色的遗产及其所处的整体环境,对其中的古镇、古村落、古河道、古寺庙等物质文化遗产应结合自然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

在保护、整治历史村镇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建筑外部环境的整治,地方政府必须想方设法改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这是因为社区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体现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准,而且对于身居其中的居民意识也有直接影响。优美的社区环境不仅可以增加农村居民对所在社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还能增强村镇和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突显地方的文化特色,保护农村文化遗产和古村落文化景观是极为重要又极其有效的途径。

4 文化多样性及保护策略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20次大会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文化多样性增加了每个人的选择机会;它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享有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而那些生存在古村落、传统街区、历史城镇等历史环境中,由世代人民所创造、积累下来的乡土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所在。

首先,基于区域层面的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策略,不仅应保护文物古迹、历史环境、非物质遗产,还应以实现整个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区域发展规划的核心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及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通过区域内的人口、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及资源等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和促进,实现良性循环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并且,“不同文化在对待环境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和观念体系,众多文化中保留着优秀的思想资源。”

其次,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生态一词可解释为人的生活或生存状态。文化遗产,尤其是活的历史城镇和古村落,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被当成博物馆一样保护和封存,它必然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维护社会结构稳定并延续文化脉络以实现遗产地区的复兴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因此,改善保护实验区内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要成为保护规划中的必要关照,不能因为保护那些已经不在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物质因素而破坏社区的社会进程。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整合状况,取决于其在区域和城镇规划及发展规划中的重视程度。只有不断协调各利益方之间的关系,激发各利益方的热情与能量,保护行动才能有序、高效地展开。(图9、图10)

第三,多样性的思想主张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不同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强调异质化的选择。因而需要通过公众参与、教育宣传等方式向公众诠释地方文化特色,防止伴随全球化浪潮出

现一个同质化世界。今天,对人类的知识和文化资源来说,那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风俗、语言和生活方式现在却正以惊人速度消亡,保护它们显得极为迫切、极其重要。从这一层意义上讲,“任何一种社会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即使是最简单的,也是由于某种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只要有可能,都应当尽力保存”。

另一方面,正如斯宾格勒的观点:“每一种文化都各有自身的精神消亡的方式,此方式乃是出自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之必然”。因此,“时间的消磨,是不可抗拒的。传统文化的衰减是不可逆转的”。“挽救传统文化,就是继承古人的创造,恢复遗忘了的智慧,减缓旧文化的衰减,延长旧文化的寿命,进一步从旧文化中吸取新的启发。”。

第四,价值观念和评价过程是整个遗产概念以及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对遗产的拥有、创造和看护应逐步成为一个社会的基本需要。文化生态的保护强调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因素,强调其所包含的各个遗产节点所共同构成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以及至今仍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结语

总之,政策导向和功能协调对整体性保护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影响;反之,如果缺乏正确和有效的政策来协调多方关系,整体性保护方法则难以进行。地方政府有责任像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那样,尽力确保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存。再者,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热情和动力受自身认识水平的影响,而提升公众这一保护主体的意识也离不开政府的努力。

虽说通过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来保护自然遗产、无形和有形的文化遗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大有可为。然而,人们也要意识到处理文化生态的保护问题,可能比自然生态的问题还要复杂、还要敏感。在我国,文化生态的保护工作从消极的标本式保存、冻结的博物馆保护方式,转变到积极的公众参与保护,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形成有生命力的保育机制,可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充分理解遗产范畴不断拓展的现实意义,积极保护、有效管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不同层面着手进行。在环境层面,着力于对建筑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整治,加强对物质环境的整体改善以及与其他旅游吸引点的沟通连接;在经济层面,注重对其经济活力的培育,积极营造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氛围;在社会层面,通过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借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城镇或村落衰退带来的种种内在问题,达到重建和谐社区的目的。三个层面的措施有机联系、相互促进,从而对整个区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 陈晓东)

作者:张 松

文化遗产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声乐教学相结合的探讨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声乐教学相结合,对于传承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高校特色办学和师生的成长以及为社会输送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培养代表性的传承人为教学目标,注重田野采风和教材的建设,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声乐教学 音乐艺术

前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历史的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传承,同时也是维系我国民族情感的的关键之所在,对它的保护与传承,对实现社会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使得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正在面临不断消失的局面。下面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的借助高校声乐教育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加以传承和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声乐教学相结合的作用与意义

1.为社会培养人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既是对地方形象的提升,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也能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但是其前提是必须具备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教育则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摇篮。

2.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目前很多高校在办学模式、风格、专业以及课程设置上都具有相似性,使学校失去了特色与个性,进而使学生在择校的时候也具有盲目性。但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恰好与之相反,它具有地域性特征,将其引入高校教育中,既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使高校的办学更具特色,提升高校的知名度,达到双赢的效果。

3.体现了高效的办学功能高等教育是文化传递、创新、融合、保存和选择的重要路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应该有效的融入高校教学之中。并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作为高校声乐教育的教学资源。但是就目前实际的声乐教学情况而言,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更加的侧重于一些国外的作品,如《外国歌剧作品选》、《意大利歌曲选》等。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以外国歌曲参加考试的成绩与国内歌曲相比会更高一些,这样就忽视了我国的艺术精髓,如壮族嘹哥、陕北民歌等,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抨击。故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非物资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二、高校声乐教学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优势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目前我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抢救为先以及传承发展的政策,其中传承与发展是最终的目标。而高校作为孕育人才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机构,在强大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有计划地教学目标以及优质教材的支撑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对人才的培养高校声乐教育主要包括了声乐教育学、声乐评论学、声乐人类学、声乐表演学、声乐史学、声乐文化学、声乐传播学、计算机声乐以及声乐教育学等,能够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再借助人才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究、创新、表演和展览,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同时也促进进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有利于实践演出目前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了任其随意的发展,或是将其以开放式的表演、旅游景点以及民俗村等多样化的形式展现,亦或是以展览馆和博物馆等方式将其进行保护。而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如专题音乐会、个人音乐会亦或是演唱比赛等,促进声乐与非物质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声乐教学相结合的注意事项

1.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尽可能的使之具备原生态的特性。但是在当代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社会,要想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存在很大的难度。同时我们好要正视传承与发展这一问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永久性的不变,而是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取其精髓和创新。在高校声乐教育中,我们应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具有文化氛围,并且做到因地制宜,避免教条的呆板性。

2.对田园风采予以重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故而声乐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融入了各地的特色,如驻马店的杠天神与罗卷戏,都极具文化艺术特征,代表作品分别为《张郎休妻》、《站花墙》以及《铡美案》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老师在进行施教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田野采风,对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及历史等做详细的考察和了解,并借助高科技技术(如摄影机、照相机等)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记录,并作详细的报告总结。

3.加强对教材的建设教材是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自上个世纪开始,对教材进行了不断地深化改革,使得目前的声乐教材具有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特点,但是却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声乐进行有效的综合。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声乐教材的建设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结语以上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声乐教学相结合的作用与意义、优势以及注意事项做了详细的探讨,为后期的高校声乐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促进了高校的发展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10,(02).

[2]冯光钰.传承发展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的最好保护[J].音乐研究,2006,(01).

[3]代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传统音乐传承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1).

作者简介:

沈艳芳(1965.11—),女,河南驻马店人文学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等。

作者:沈艳芳

文化遗产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下传统村落环境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以关中西部的哑柏镇的村落为目标,分析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整体性保护发展和利用提供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环境

引言:本文以周至县哑柏地区为研究主体,在分析传统村落环境与该村落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意图从不同层面对哑柏镇的传统村落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哑柏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相关传统村落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关系,寻找出非物质文化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价值。通过研究哑柏镇村落的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哑柏刺绣工艺在民居建筑、庙宇建筑以及村落公共空间的存在形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相关的村落环境整体性保护利用的有效建议,为当今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让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一.哑柏传统村落形态分析

村落形态主要指村落总体布局形式以及街巷、民居、水系等物质要素的格局、肌理和風格。它不仅体现规划布局的基本思想,也记录和反映一个古村落格局的历史变迁,更印刻着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心理、行为、与村落自然环境的互动、融合的痕迹。

哑柏位于传统的关中平原地区,按空间形态划分,属于多种形态的村落,根据不同村落形态将其分为集村,散村。因哑柏属于周至县的一个较大的镇,包括15个行政村落,所以这些村落集了各种形态于一体:面状聚集型带型(哑兴村、仰天村、六屯村、景联村、七曲)、现状聚集型(裕盛村、槐花村)、多核心团聚型(昌东村、昌西村、西阳化)、放射性团聚型(联兴村)。

在这些各异的村落形态中,街巷空间、民居建筑、公共建筑,公共基础设施和村落绿化景观形成了传统的村落环境,也是在这些传统的村落环境中,容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哑柏刺绣的兴起、发展与逐渐的衰落。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环境是以怎样的形式得以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或者说是它以什么样的形态展现在村落环境中的?

二.哑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环境的关系

在村落文化空间中,文化活动集中于村落的公共场所(文化广场,特定的文化活动场地),但是随着农户经济的发展,除一些公共活动外,部分文化活动散布于各家庭的室内空间和庭院空间,也就是逐渐的将文化活动集中于家庭的生活区,同时,在村落的公共场所中,也逐渐建立了村落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基地等。村落中家庭的建筑空间在形成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塑造公共场所成为村落中的文化空间。

这种文化空间在哑柏镇的村落中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主要体现在居民住所、庙宇建筑、村落广场、集市这些传统的村落环境中。而这些传统的村落环境作为哑柏刺绣的制作空间,展示空间、贸易空间,这些空间环境就成为承载哑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

1.哑柏刺绣与居民住所的关系

哑柏刺绣是在全镇的每个村落范围内展开的,几乎各家各户都有参与,尤其是村子里要过庙会了,村里就会组织各家的女人们一起来做庙宇里展示的那些绣品,或者是哪家姑娘要嫁人,年轻的姑娘们都拿着自己的绣鞋绣枕互相串门到各家去,这时候各家各户的住所和院落就成为其制作的主要空间。另外,在居民住所内,生活用品处处是绣品,与其说居住建筑在这个时候成为一种展示空间,不如说是绣品展示与这里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2.哑柏刺绣与庙宇建筑的关系

在形态上,常常是宗祠,庙宇布局在村落中心,或在村落的一侧集中布置,成为村民社交、娱乐、集市等活动的中心。村落中建设有一些小的庙宇,供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神。庙宇多设在村口或村中心广场边,形成大众的活动中心之一。

祭祀空间不仅承载着人们的信仰,同时也和所在地方的历史、结构、环境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祭祀空间所反映出来的文化体现了艺术美,会引发人们的情思和操守,它在无形中形成了一条地方的文化脉络,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地方历史画卷,大家只要看到它就会唤起本土的文化情怀和亲切感。每一个地方的庙宇都有它自己装饰内涵和供奉的神明,祭祀空间装饰主要包括:主要祭祀的神明、庙门及庙内各楹联、彩色绘画、和墙上小故事,装点庙内的颜色、物品等。

哑柏镇的每个村落大小庙宇有五六个,其内部装饰主要以刺绣的大大小小的物品来呈现,在庙宇建筑室内,用妇女们手工制作的百花帐、桌帏、伞,团垫等绣品来装饰庙宇建筑内部空间,富有色彩的饰品也是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在庙宇建筑室外,庙会或是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都会将庙宇室内的刺绣展品移至室外,供烧香拜佛的信徒们膜拜。

3.哑柏刺绣与村落广场的关系

广场位于哑柏镇政府所在的哑兴村与仰天村两村的交界处,这里常常是那些村里绣女们过年过节的时候聚集的地方,有的村落离这里比较远,他们都会徒步来到这里,展示他们平日里在家制作的绣品。广场分制作展示区、成品展示区,他们自觉的安排好各自的位置,在这里有说有笑,一边制作一边展示着自己的绣品。各个村落来往的大人、小孩穿梭在他们自觉形成的“一”字型展示队列中,看着那些色彩各异的绣品。这也许就是特色取胜吧!

4.哑柏刺绣与集市的关系

集市,即农村或小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古代也叫“墟市”、“集墟”。“集”含“人与物相聚会”之意。到集市买卖称“上集”、“赶集”,到集上随便看看称“逛集”、“赶闲集”。

一个县内相邻着的乡镇,将集互相隔开,以免相犯,如甲为一、四、七,乙为二、五、八,丙为三、六、九。而哑柏每月逢农历的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为集,每逢每月的这个时候,集市常常是绣品展示的最佳时间,各种绣品琳琅满目,整齐的排列在集市街道两侧,供买家观赏和选择。因为村落中的集市喧闹并且缺少管理制度,所以在向普通大众展示的角度上,集市还是缺少特定的环境提供给哑柏刺绣一个合适的展示空间。

三.哑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发展

有形的传统自然村落环境是无形文化遗产存活的基础条件,二者相互维系,相互依存。那么,在改善村落人居环境及其周边自然环境条件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文化环境,也就是在保护非遗的同时,也要重视承载和容纳非遗的物质环境—传统村落。

为此,在对哑柏镇村落的调研之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整体村落空间形态的重构。2.塑造民居建筑室内空间和院落空间的特性。3.重构村落公共活动空间(庙宇、集市、广场)。4.优化村落景观环境。5.打造非遗展示区的宣传。

四.结语

哑柏刺绣工艺的发生与发展依附于其村落的物质空间环境,而村落的建设在改善哑柏刺绣工艺的生存与成长环境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非遗体现了人们对村落乃至地方的认同感,我们要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以便更好的传承和延续。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乔家君著.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段进、龚恺等著.空间研究—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武晓娟

上一篇:语文激趣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化教学误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