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15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由于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传承困难、后继乏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缺乏等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 篇1: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已经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对于当前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传承和创新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在梳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利用当前最尖端的数字化技术,把原有具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把新媒体技术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深层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现代化反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数字化;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区域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继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山东是文化大省,拥有诸多艺术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国家级传承人52名,省级传承人309名;1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国家级和3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依托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稳步推进,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却发现,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堪忧,社会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传统的生存环境,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堪忧。

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了《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指出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最严峻的问题——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老龄化严重;[2]目前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非遗传承人人口比例约占50%,而且大多数传承人已近耄年,体力与精力状况下降,因此无法系统地展示其自身的技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1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3]提出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动漫、网络剧、微电影等形式传播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看,利用数字化技术发展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技术体系可分为狭义数字化和广义数字化。狭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主要指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知识类、实践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图片、音频、视频、交互展示等方式,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播;作为一个与之不同的概念,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体系是一个非专项的、具象化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共享和综合服务平台,其中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采集、数字资源存储、数字资源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展示数字传播和数字消费等。[4]

随着近年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化技术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在以数字化为方法被重新整合,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趋势。很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不例外。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保护提供有力保障;(2)数字化管理和生产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有效支撑;(3)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提供稳定平台;(4)数字化消费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提供广泛空间。[5]

一、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一)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

山东省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土壤优渥,但与之相异的是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识急需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识相对薄弱,导致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的第三产业文化经济推动力不足,资源难开发,后劲跟不上。传统守旧观念积习深重的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故步自封,创新思维缺乏,甚至觉得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也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反而费时费力。由于此类偏见思想的限制,山东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像高密扑灰年画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莒县过门笺也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日渐淡化等,此类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引入一種全新的传承方式来突破传统的守旧观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尤为重要。

(二)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引导

当前,山东许多城市都在鼓励年轻人参与非物质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但是整体上缺乏官方机构的引领,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力度太弱,山东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正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另一方面,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宣传体系尚且不完善,能传播积极正能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普及到广大群众当中。高密聂家庄泥塑在塑料、毛绒玩具大量普及的冲击下,丧失了自身的优势,消费市场消失殆尽发展陷入困境;潍坊风筝制作是一项传统技艺,但是近年来不少工艺人使用碳素钢管代替丝绢面和竹条,影响了潍坊风筝地方特色的表达,使潍坊风筝制作技艺受到冲击。此类现象比比皆是,亟需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三)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创新

与物质文化遗产所进行的的考古发掘再进行整理保护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活态性的艺术形态,从其产生到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演变。这之间的传承关系离不开人际间的交流,所以,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首先是要培养传承人。当前现有最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主要是非书面传承,以家庭式传承和师徒制两种传承形式为主。在家庭式传承中,传承人基本上都是口口相传,遵从上一辈人所口述的经验和技艺,机械地照葫芦画瓢,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与时俱进,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师徒式传承限制了传承人的数量。另外,口传身授的传统技艺难以流传和继承,这就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消失”情况屡见不鲜。例如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虽然有官方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专门对杨家埠年画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创新,但是由于年轻人对此传统制作技艺缺乏兴趣,发展仍然艰难。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一)客观真实性

影像数字化是数字化继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之一,影像数字化的表现形式有图片存储、网络电视、电影纪录片等形式。利用数字化影像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传承人、文化特色进行扫描拍摄,以此真实地再现其声音、内容、画面和主题等。剪纸是山东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形式之一,其制作方式是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形态的动物、福字等,正是由于其制作工艺以及材料的特殊性不便于长期存储,因而制约了其发展。因此,可以利用数字化影像纪录片以及图片的形式加以保护传承,图片形式可以非常直观而且真实地展现剪纸的艺术形式,影像纪录片可以实时记录其制作流程、制作工艺以及制作方法。

(二)集成便携性

新媒体技术能将海量的实物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字化,改变传统的单一实物存在形式,数字化技术能够基本实现视听、交互、虚拟现实技术三位一体,相比传统的实物存储方式占用更少的空间保存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料。像传统的石雕、木雕等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体积大都比较庞大,不便于整体展示,观者观赏研究需要亲自到发源地去实地考察,这种传统的展示方式宣传力度小,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像采集、视频展示、3d模型再现等,再通过APP或者公众号之类的新媒体形式进行推送,能随时随地轻便简洁地让观者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以及作品,更能激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热情。

(三)即时互动性

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新媒体工具的普及更替使信息的有效传播扩散日益简单,手持移动设备的普及从量化程度上实现了用户之间的在线即时信息分享。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使广大群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更加方便,从而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支持,激发受众群体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工作当中,进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维度,增强其吸引力。正如2014年3月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6]所述:“这与其他众多领域一样,基于网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将越来越成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普通人关注视野的最佳途径,也将越来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与传承的主要信息源泉与实现途径。”在这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基于移动互联、社交媒体与网络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速度超出预期。[7]

(四)娱乐性

当今时代是一个泛娱乐的时代,现当代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再受各种书面化理论教条的束缚,喜欢接触各种新鲜的事物,追求个性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数字化进程在这一点上迎合了时代的潮流,丰富了用户的全方位体验,以通过视觉听觉感受、虚拟现实等具有娱乐性的体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现代化,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用视听语言、多感官语言、可交互语言等为年轻受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中生动切实地描述与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8年11月20日,在APPstore中上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第三方应用程序已有十余个,比如2015年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线的“非遗在中国”“非遗宝”“长江非遗”等。故宫博物院于2017年为宣传故宫文物推出了一款手机版第三方应用程序,每天推送一件文物配上文物的图片和简短文字介绍,这种逐个介绍、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到位,教育性极高。

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继承与保护的策略

(一)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

当前,山东现有的利用媒体进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有制作纪录片、网站宣传,电视传播等传统的宣传方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形式应该与时俱进,更加多元化、先进化。合理地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通过移动终端信息传播、交互式传播方式等,全方位立体式传播渠道来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层次的认知,培养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意识,进而提高全社会继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1.移动终端媒体信息传播

移动终端媒体是指由个人的移动终端设备和无线信息传播技术而实现的新的传媒方式,是无线互联网和数码移动产品结合的产物。智能手机是当前移动终端最流行的载体。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不断普及,APP这个词也慢慢流行开来。APP的信息流转形式是通过服务商将新闻、娱乐、资源、信息等内容,通过手机上所安装的APP应用软件传递给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来说,传统方式的保护与继承方式只能延缓其消失的时间,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从根本上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传播得更远。因此,扩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度是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移动终端的信息源,并通过终端媒体将非物质文化知识传递给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受众群体。[8]

2.交互式传播方式

交互式传播方式指的是发讯者发送讯息给受众群体,受众群体把接收讯息的实际反馈再返还给发讯者,进而收集受众群体的实际反馈并加以利用,同时经过不断的整理筛选之后再次把讯息传送给受众群体。简而言之,交互式传播的本质是其交互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中,交互式传播就其傳播方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反馈式交互和体验式交互。反馈式交互的执行程序可以简单表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通过网络以及电子接收设备传递给受众群体,受众群体接收到此信息后将自己的理解以及意见反馈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这种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意见和建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体验式交互对于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观者可以运用相关的程序应用来亲手操作,进而更加深入地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例如,LEGO官方就推出了一款软件—LEGO digital design,用户可以在电脑上利用乐高现有的小元素拼凑自己喜欢的玩具,因此可以知道需要什么样的零件和所需零件的数量,以此为依据进行购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可以借鉴此类软件让观者随时随地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乐趣,起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增强保护意识的作用。

(二)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一个与现代隔绝孤立存在的个体,在发展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本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既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现代社会,在物质生活有了极大丰富之后,人们便会对精神层面有更高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属于凌驾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相关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刘吉发在《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设计——对陕北民间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到,创意产业作为开拓性的“艺术、知识、休闲、娱乐的新产业形态”,可以“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市场,保护新一代创意消费群体,促进经济领域文化意识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9]。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第三产业,需要特别注重开发游戏产品及影视动漫作品,利用手机、电视、等网络平台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

2008年,美国的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在全球热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三年之后《功夫熊猫II》卷土重来,这部影片将中国传统的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的国宝大熊猫结合,拍摄出了世界瞩目的影片,世界各国好评如潮,并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无独有偶,近期莱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雕与腾讯游戏进行合作,制作了游戏中的道具宝盒,锡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网络游戏的创新结合,为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搭建了新的推广平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一些成功案例更加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运用现代的手段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就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

(三)完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化与精神的缩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或地区文化价值的客观需求,政府承担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力巨大,其中的商业价值更是无法估量,传承、发展和创新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如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我国目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2011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从立法层面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有法可依,[10]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相关工作涉及的领域深、跨度大,其中包含的问题也是不一而足,错综复杂,尤其是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时间及其原创权归属问题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存在实施性执行困难。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更加丰富多样,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法规滞后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更为严重了。

在这种情况下,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应强化立法工作、细化法令条文、加大执法力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更多的法律层面保护。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2000年5月26日云南省通过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专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的颁布首次以立法角度对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为国家和其他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提供了开创性的参考,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正式提上日程。2001年9月26 日,安徽淮南市颁布了《淮南市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条例》,保护个体民间艺术表现形式;2002年7月30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也已通过,宁夏、浙江、江苏等地也相继出台了保护民间美术和民间艺人的地方性法规。?在各省区纷纷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举之下,山东省应积极借鉴其他省区立法、执法经验,尽快建立起一套切实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四、结语

数字化技术保护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东未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趋势和途径。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技术保护时,不能仅停留在提升数字化技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借助于新媒体技术保护、继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持山东省文化多样性的关键,可以让后代能够体会到山东特有的传统文化内涵,这是我们这一代山东人肩负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工作困难与机会并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孙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为例[J].艺术百家,2018(1).

[2]李维波.运用大数据推进广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8(2).

[3]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1-26.

[4]孙传明.民俗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6]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4(1).

[7]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8]钟蕾,周鹏.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J].包装工程,2015(10).

[9]孙克.传统“非遗”的创意新生及其产业融合路径[J].人文天下,2015(57).

[10][EB/OL].中央政府門户网站,2011-2-25.

[11]任学婧,朱勇社.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完善[J].河北法学,2013(3).

[12]孙传明,程强,谈国新.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7(3).

[13]何岩.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J].青年记者,2016(32).

[14]曹亚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平台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

作者简介:王琛(1992-),男,汉族,山东青岛,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任雪玲(1970-),女,汉族,山东青州,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图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题。

作者:王琛 任雪玲

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由于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传承困难、后继乏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缺乏等问题。为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其他地区保护、传承经验,着力在科学认定、分类保护、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完善保护体系和传承机制等方面加大保护与传承力度。

〔关键词〕 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对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口头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庆典、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 〔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当代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蚌埠市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过程中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实践难题。

一、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一)拥有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结合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淮河文化特征,如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等,体现了蚌埠文化南北融合的特点,也正是蚌埠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1体现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

表1 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

《蚌埠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是蚌埠市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首次大规模调查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存量、分布情况、存在环境和保护现状。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数量多。这次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597项,其中蚌埠卷(包含固镇县)116项,怀远卷279项,五河卷202项,最终形成了约70万字的《蚌埠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三卷本。二是种类全。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15类,涵盖了除“民族语言”类别外的其他全部基本类别。三是影响大。蚌埠市一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花鼓灯曾经参加了2008年春节歌舞晚会和奥运展演,并多次走出国门演出;2012年10月,泗州戏交响清唱剧《摸花轿》唱响国家大剧院。四是特色鲜明。不论是花鼓灯、泗州戏,还是五河民歌,都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反映出淮河文化南北融合的特点,既具有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又具有秀美柔和的南方民族风情,这种特色在花鼓灯艺术中体现得非常鲜明。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成效

第一,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立名录体系是国际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当前,蚌埠市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蚌埠市被列入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574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3项、市级37项、县级522项。表2体现了蚌埠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基本情况。

表2 蚌埠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资料来源: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第二,初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一是建立了传承人保护与管理制度。目前,蚌埠市有161人被列入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32人、市级123人。为了让传承人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多带徒弟、多参与活动展示,蚌埠市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与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了传承基地。蚌埠建立了许多传承基地,其中省级以上传承基地、传习所共有6个,其中花鼓灯传承基地包括中国花鼓灯艺术传习所、怀远县河溜镇莲花村花鼓灯基地、怀远县鲍集镇花鼓灯培训基地和怀远县常坟镇花鼓灯培训基地等。三是建立了生态保护区。蚌埠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地方,建立了生态保护区,以利于其进行整体性保护,如蚌埠市在禹会区冯嘴子村建立了花鼓灯生态保护区,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舞蹈家学会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初步建立。2007年,蚌埠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保护中心和专家评审委员会。保护中心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确认、登记、立档、抢救、保护规划、人才培养等工作。蚌埠市各县区也随之成立了相应机构,做到有机构有人员,并在项目申报、传承人认定等方面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笔者认为,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的建立,对于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四,尝试进行生产性保护工作。蚌埠市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鼓励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中实现传承,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如蚌埠市花鼓灯嘉年华相关部门创新思路,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与现代科技、舞美相融合,打造了一部具有4D视觉效果的大型歌舞剧《千年花鼓灯》,演出效果非常好,受到游客的广泛好评,这是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成功尝试。2014年,《千年花鼓灯》累计演出280余场,观众达6.5万人次,这一表演形式既宣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花鼓灯,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

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一)传承困难,后继乏人

传承困难首先表现为传承人年龄老化现象严重(见表3)。蚌埠市6个国家级传承人中已故4人,花鼓灯国家级传承人仅存1人,今年68岁,泗州戏国家级传承人也仅存1人,已有78岁高龄。在全市32个省级传承人中,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其次表现为后继乏人。过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一门手艺,学成后可以作为谋生的手段。现在,许多家长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难学、费时费力,学成后不能作为一份职业,因此不愿意让孩子学习、继承、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正如一些传承人所说的:“我们愿意无偿传授,却没有人愿意来学,这样下去,这些技艺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二)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

我们在对蚌埠市16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后不难看出,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处于濒危状态,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公腔,目前只有1名传承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造成目前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是有其特定时代背景和客观原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产生于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稳定的农耕社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客观基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传统社会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这种文化生态的改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外,由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处于生存困境或濒临消亡,特别是那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技艺、风俗和礼仪因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而处境艰难 〔2 〕。

(三)缺乏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比较少,且明显滞后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2011年,国家层面才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目前,就蚌埠市来看,虽然有些县区出台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个项目的保护规划和措施,但是还缺乏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等相关政策支持。同时,我国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经费保障体制不顺,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和相关单位经费匮乏,如怀远县莲花村花鼓灯培训基地、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和怀远县杨华泗州戏艺术团等都缺乏经费的支持。

(四)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而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往往存在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的现象,没有建立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如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成功后,缺乏后续保护规划和资金支持。其次,普及率不高、观众年龄老化、相关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近年来,由于影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的冲击,一些观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另外,相关部门缺乏专业工作人员。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构一般设在各县区文化馆,大多是兼职人员去做,有的县区甚至无人去做。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我国相关部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要加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这样做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特定规律,有利于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紧密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 〔3 〕。蚌埠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微雕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但由于受到家族式传承方式的限制,不仅不利于对其保护和传承,也没有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蚌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蚌埠玉器加工技艺水平非常高,特别是仿古玉器的制作方式独具特色,在国内同行业中影响很大,但是,由于缺乏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和传承机制,导致蚌埠市玉器市场发展困难重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保护与传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当前,要保护和传承我们千百年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要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时,相关部门要提高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意识,注意纠正部分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急功近利的思想,如只重视有较大知名度的代表性项目,而忽视那些虽濒危但知名度相对较低的项目。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资金扶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功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文化部对昆曲的保护。作为“百戏之祖、戏中之戏”的昆曲,在现代社会中同样面临着日渐消亡的危险。2001年,文化部制定了《振兴昆曲十年规划》,指出用10年时间,每年拿出一千万专项资金对昆曲进行扶持。10年来,全国七个昆曲院团共整理改编创作了38部剧目,录制了200多出优秀折子戏,进行公益性演出700多场,观众达100万人,古老的昆曲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缺乏传承场所和保护经费。因此,各级政府要按照相关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进行分类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中不断探索。笔者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是进行科学认定,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进行分类保护,如对那些具有一般性价值的,又远离现代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存档等措施进行保存,而对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要采取传播、传承的手段进行保护。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相关部门首先要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方针。其次要根据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从遗产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同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以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三)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部门经过多年的保护实践,已经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但是还需要不断完善,如加强项目申报,明确保护主体责任,避免保护政策执行的随意性。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坚持依法保护。从全国范围来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单项保护、整体性保护和依法保护。相关部门只有坚持依法保护,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制度性保障,走上法治化的保护道路 〔4 〕。2014年8月24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出台,蚌埠市相关部门也要联系本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首先,要在全市层面分类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规划,明确保护目标、要求、措施、资金保障等相关内容,各县区也要针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其次,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商业价值,需要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雪圆小吃口味独到,在蚌埠妇孺皆知,可大街上却出现了许多假冒的“雪园小吃”,这无疑是对其知识产权的侵害,又如杨氏微雕、蚌埠玉器加工技艺、白玉微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样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世代相传保留下来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首先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没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就随之消亡。我们不仅要给那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贡献一生的老艺人提供必要的养老、医疗保障,解决他们晚年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安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事业,而且要经常关心关注传承人,如逢年过节要多看望和关怀他们,从精神上给予其鼓励和安慰。其次要注重学校教育。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从娃娃抓起。只有让下一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才能后继有人。相关部门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更好地激发孩子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以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代传承下去。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在不少中小学进行了成功尝试,像花鼓灯进校园、五河民歌进校园等。相关部门还可以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校园,并形成制度加以推广。再次要鼓励社会参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而且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百姓生活,如可以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改编为广场舞,这样做既能满足市民的健康需求,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生产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如采用开发式的保护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生存与传承 〔5 〕。实践中,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最有效的途径,国内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如江西省婺源县出产的歙砚久负盛名,当地政府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为契机,提高其工艺价值和雕刻艺术,使歙砚成功实现了从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型。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歙砚成功的经验,不断创新,走向市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进而形成文化品牌效应。

实践表明,传统工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更适合生产性保护。蚌埠杨氏微雕、玉器加工技艺、白玉微雕、怀远石良道膏药、禹会区卢氏骨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非常适合进行生产性保护,如杨氏微雕已经成为高端艺术品,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市场潜力巨大,而要想让其走向市场、做大做强、形成品牌效应,就必须改变家族式传承的局限,培养更多人才,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目的,开发利用是保护的手段,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跟上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就必须在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性、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只有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拥有强大的社会感染力和不竭的生命力。

(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求知与认识历史的需求,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 〔6 〕。实践证明,将文化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社会并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蚌埠市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实际,利用当前几个在建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俗旅游产品融入其中,如中华古民居项目汇集全国各民族450个古民居,古民居里设有古戏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可以在此演出。实践中,五河民歌、淮河琴书、卫调花鼓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作为一些景区里的旅游产品免费供游客欣赏。另外,要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附加值,就必须对其产品进行包装、营销和更新换代,如丁家虎头鞋要注重包装、提高档次,其可以在花鼓灯嘉年华民俗街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开发的度。一方面,对于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盲目开发,首先要做的是保护,然后培养后人传承,时机成熟时再开发旅游业;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已经可以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定要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性、完整性、真实性的前提下,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保护和传承相统一 〔7 〕。

〔参 考 文 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3:43-45.

〔2〕李文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2(3).

〔3〕赵丽娜.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措施〔J〕.艺术科技,2014(3).

〔4〕陈淑娟.中国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探索〔J〕.民族论坛,2014(4).

〔5〕吴轶寒.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汤洁娟.论全球化视域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7〕杨冬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现状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责任编辑 芳 晔

作者:崔北军

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论文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的态势及效用分析

在现今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传播方式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媒体引领下的图像消费习惯日益显现,影像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用越來越直观、生动,如何有效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消费习惯和传播体系是时代需求。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作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影像建设试点项目,是一个探索性的内容存储、视听展示和影像传播融合尝试。本文在系统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的相关概念、研究态势及效用价值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实施路径及预期目标,可以为地方性的“非遗数据库”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的相关态势分析

当今社会正处于在数字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好数字技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式方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可以以数字化创新模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为破解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1]。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影像诠释,是指用数字影像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地数字存储、直观展现和生动感识,“能使其从特定的地域和民间群体走出来,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更广大的受众群体中确立起更为全面立体的认知,由此获得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应”[2],为文化保护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一)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的态势梳理

当前,以“文化内容”为主题的数字化创新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显现,运用数字影像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有关“文化遗产数字典藏与影像数字化”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在学术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机构主要有山东大学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山东省旅游局等联合共建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与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共建的“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在相关理论探讨和技术应用领域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国家文化部也于2014年公开发布了国家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采集方案编写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数字资源采集实施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数字资源著录规则》,一定程度上为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影像化提供了统一性的技术参数与操作蓝本。就贵州而言,从2015年开始,贵州省文化厅及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始了全省范围内的数字化采集、著录工作,目前采集的对象主要是省级以上的项目资源与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建有全省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实验建设阶段),贵阳市也于2015年开始了全市范围内的非遗数字化工作,并在《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14-2020)》中专门做了详细要求与部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的优势比较

1.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数字影像技术带来全新的资源采集、处理与传播手段,能够以全新的路径创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大数据的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方式的一种较新型的保护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为保真的形式保存下来”[3]。特别是数字影像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中的创新应用,使各种资源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与研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保护方式,“因为影像可以将事物的面貌生动地保留下来”[4]。

2.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通过新媒体技术客观地呈现了贵阳传统的文化生态面貌,使贵阳走进普通公众视野,使多彩的贵阳文化变得可知、可触、可感。在影像数据库里,可以以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贵阳市各类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大众能够方便地感知并了解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重要的是使得该项非遗资源变成了文化产业“要素”,为其后期衍生开发利用创造了众多便利。“智媒体环境下,用户需求成为了推动传统技术传承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原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元素和设计形式的提炼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5]。

3.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交流。“通过数字影像技术一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相关档案和数据库,另外还可制作媒介影像作品,具有广泛传播的教化意义”[6]。非物资文化遗产影像化,可以让我们零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就能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加“大众化”,让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多维价值要素不断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源源不断地获得营养。

二、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规范依据

贵阳市在项目资源数字化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原真性、活态性、整体性等特征走样、变形;同时,按照2014年公开发布了国家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采集方案编写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数字资源采集实施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数字资源著录规则》等标准规范,建立了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市级实施标准,指导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数字影像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二)校地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为有效开展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全链条工作,在相关资源采集采取“服务外包”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当地高校资源,校地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在人力保障、智力支撑、平台建设、信息维护等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的独特优势,全方位地走入乡间地头,统计观察贵阳各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随时掌握各类项目资源的态势,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努力做到校地“合作”“共赢”。

(三)以系统性、完整性为原则实施数字化资源采集与著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影像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7]。在项目资源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前期的数据采集,还是中期的数据加工,还是后期的数据应用,坚持项目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很好地做到项目的完整展示与保真效果,有效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水平。

(四)以数字化模式推进非遗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的统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非遗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有了全新的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影像化,可以提供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元素和创意来源,利用好了,能够极大地推动本地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此外,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身就是重塑地方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影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挖掘产业要素,发挥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开发兼具浓郁地方意蕴和体验消费潜力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区域经济良性发展道路,能够孕育出新的文化产业、形成新的文化消费,推动新的文化建设,更好地实现“文化富民”。

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且应该借助现代数字传播媒介,充分发挥数字记录、数字处理、数字传播、数字应用等方式的迅捷性、互动性、多维性特点,增强与大众的互动对话,使其永葆活力。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图所示。

三、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诠释就是利用数字影像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核心内容进行文字、照片、录音、视频等四种载体的有效记录,并按照“系统化整合、专业化分类、标准化存储”的要求,对其进行标准化的转化,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化保存、管理、交换和利用,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有序传承、有意应用的有机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诠释,可以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存储空间、展示载体和传播渠道;可以让更多的受众、群体熟悉、熟知某一具体项目,不断增加项目“资源转化”的可信度与有效度;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文化资本,不断演化衍生为文化财富,效果显著。

(一)传承民族文化灵魂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古老与鲜活兼备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当地各民族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结晶,是当地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与印记,是当地文化脉络的重要源头。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然而,伴随着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文化生态空间不断异化,亟待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影像诠释,可以有效延展其“文化印记”,不会因自身“文化生存空间”的改变而永久消亡,从而实现地域性的、民族性的特色文化灵魂的有效传承与保护。《手造中国》《手艺人》《传承》《了不起的匠人》《行歌坐月》《常山喝彩歌谣》……在声光影的多维度展示下,人们可以聆听非遗故事、感悟匠人匠心、享受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二)整合文化基因脈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不是进行“数字堆砌”和建设“数字仓库”,而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解析、排列、组合,不断探寻项目内在的“基因密码”,有效获取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质与传承脉络,实现构建“民族文化基因库”的本质,为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科学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是一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数据信息化,并承担数据采集、编码、传输、存储、检索、展示、统计分析等任务的管理信息系统”[8]。

(三)加大保护力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不是在博物馆,它是生活在民间、生活在社会中,其文化生态空间和技艺传承序路是动态延续的,随着时光的演变而不断活态传承,父子、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强调的是传承人之间的技艺展示。在新媒体时代,对那些掌握独有技术并且年逾古稀的继承者的技能进行影像诠释,并以文档、图片、音频及视频的形式将其保存起来,可以使其避免消失的命运,特别是对传承人之间的技艺展示,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记录、存储、展示及传播,同时“不仅仅是完整呈现和保留非遗技艺、抢救非遗文化,同时也给广大年轻人一个窗口去了解它、喜欢上它”[9]。

(四)创新传播途径

在现今新媒体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也深刻改变了传统的项目媒介传播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影像诠释所独具的技术效应及传播特性,可以有效地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速度及效度。在影像诠释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有效地被展示,切实增强项目的传播力度;此外,新媒体时代,通过影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技术的“迅捷性”极大地提高了传播速度;还有,“双向性”是新媒体的一大特色,人人都可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接受者,有力地提升了项目传播的效度。“与传统思想相结合,使民间艺术、歌舞、戏曲等的创作和表演形式将古典特色和现代特色融合了起来,并且为以后的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10]。以电影《侗族大歌》为例,作为201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非遗影像展上的参展作品,摄制团队准备了6年,采集了1000多首传统歌曲,记录了40多位歌师,影像中的配乐全部是由省级传承人的歌师吟唱,一经公映,迅速引起了极大轰动。

(五)倍增文化产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诠释,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通过数字技术、创意思维,在坚持整体性、原真性原则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原真存储、系统整合、资源转化,一方面可以使其得到永久保存、有效展示与传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市场需求,将其合理转化为特殊的文化创意产品,从而让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得到有效实施“生产性保护”的同时,实现产业化增值,特别是在动漫、时装、饮食等众多的产业创新上,大有可为。以贵阳黔元傩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为例,该馆是贵州省内唯一集“发掘、研究、保护、传承、应用”为一体的贵州傩文化主题体验馆,该体验馆运用数字影像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有机地融合在一座主题餐厅体验馆内,业已成为贵阳特色餐饮的“网红餐厅”,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实现了双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同时,还成功实现“文化资源-文化资本-文化效益”的产业化增值。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能够再现过去的历史场景、乡愁记忆、老家味道,以千年来传承不绝的手工技艺为线,将原始的村落、秀美的山水融入背景空间,在富有历史穿越感的环境中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诠释,是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是文化产品衍生的重要力量,是文化效应创新的重要手段,最终可以形成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科学保护、有效传承、精准传播与创新利用为一体的全新局面,不断推动地域“文化创造力”与“文化创新力”叠加的衍生效应,极具时代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满.新媒体视域下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0):9-10.

[2]陶赋雯.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探究[ 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70-76.

[3]李学孺.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9):21-23.

[4]尹鑫,刘东霞.《老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投射与传承得失[ J ].电影评介,2018(20):48-51.

[5]魏晓君,徐延章.由沙河豆面印花透析智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 J ].电影评介,2018(22):105-108.

[6]王犹建.网络时代数字化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J ].新闻爱好者,2012(10):39-40

[7]邓雪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相关立法问题研究[ J ].大观周刊,2012(12):1-1.

[8]宋丽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知识整合平台建设[ J ].图书馆杂志,2015(1):73-81.

[9]侯鑫.影像艺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纪录片《寻找手艺》为例[ J ].传媒论坛,2018(7):171-172.

[10]刘菲.文化符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 J ].东岳论丛,2014(7):147-150.

作者:王明 袁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