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2022-04-29

摘要:《阿细的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史诗,主要流传在云南弥勒县西山一带的彝族地区,人们主要是经过口头传诵,口耳相传来传承这一史诗。《阿细的先基》内容丰富,虽然不是彝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但是在彝族社会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的起源、社会历史地位及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的出路进行分析和阐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1:

“非遗”传承与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摘   要: 说唱文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将其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是极具创新意义的改革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耳闻目染,体验文化韵味;借鉴改写,打通文体壁垒;练笔创作,锻造写作功力;古为今用,转化创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语文教学健康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非遗”   语文教学   说唱文学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课题,“引导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在与时俱进中发扬光大……是语文教育教学应该恒久坚守的人文主题”[1]。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更是任重而道远,“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2](52-54),都是必须关注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如何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深厚营养,并且与语文教学实践完美对接,以故为新,继承发展,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传统说唱文学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将是一条新颖的改革思路,对于传承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具有重要意義。

中国传统说唱文学源远流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色”[3](111-116)。先秦时期有瞽矇说唱、优孟衣冠,荀子的《成相篇》具有开创性;唐代有俗讲、变文,宋代有讲史、小说、说经、鼓子词,金代有诸宫调,元明有词话,明清有弹词、鼓词、宝卷、子弟书、木鱼歌、莲花落、道情、小曲等,丰富多彩。说唱文学通俗易懂,形式灵活,韵散相间,说唱兼行,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唐代俗讲借讲佛经故事来劝善。变文说唱流行一时,城市乡村都有表演、劝善娱乐的功能。明代成化刊本说唱词话讲述包公故事,蕴含劝善惩恶的思想。弹词多唱儿女情长、家庭琐事,篇幅较长,受到足不出户的家庭妇女的喜爱。鼓词多唱金戈铁马、英雄征战传奇故事,豪放阳刚,摄人心魄。这些生动活泼小的说唱文学形式若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精彩呈现,必然会取得既新奇又有益的效果。

一、耳闻目染,体验文化韵味

听和看是摄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海量资源,手机的强大功能,为说唱文学融入语文教学提供了便捷的科技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文化部门或“非遗”保护部门的网络资源,安排学生收看收听弹词、鼓词表演,了解这些说唱文学的历史源流、表演特点、主要内容和艺术趣味等,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扬州弹词《悠悠运河柳》创意新颖,展现运河两岸的风情民俗。温州鼓词《洪水无情人有情》讲述温州人民及海外同胞捐款捐物以救灾的动人事迹。《白蛇宝卷》演绎感人的爱情、痴情、亲情,令人慨叹万千。山西柳林的秧歌、鼓书、道情等,宣传地方文化,展示传统艺术,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是单独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还应在语文课程的实用目标与文化目标的关系域中深入把握”[4](53-57),学生通过观赏说唱文学,体验浓厚的文化气息,品味独特的语言特色,增强传承优秀文化的信心。

从思想内容方面来看,说唱文学可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道德模范的光辉事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比如可把这些故事改编成河南坠子、河洛大鼓等说唱文学形式,接地气,受欢迎,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长沙弹词的表演艺术备受热捧,演出不断,内容丰富,合理选择相关曲目,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补充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老舍指出:“鼓词、相声、评书、琴书等曲艺形式有不少智慧,民间艺人世界暗藏有生命力的东西。”[5]显示出鲜明的中国气派,若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则可以借助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产生积极影响。

从艺术方面来看,说唱文学最明显的风格是通俗易懂,虽土得掉“渣”,但有趣有味。如清代车王府藏鼓词《西游记》,改自小说,屡出新意,“改编与创新的基本原则是世俗化、生活化、趣味化,即尽量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世界”[6](165-172)。北京鼓词《封神榜》的基本情节与小说相似,但思想内蕴更加靠近普通民众,更加体现现实主义精神,更加符合草根阶层的审美口味。河南坠子历史悠久,传统深厚,风格鲜明,高亢质朴,人物形象突出,善恶分明,唱腔丰富,变化多端,主要流传于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地。评书艺术只说不唱,感染力极强。单田芳先生是举世公认的评书大师,他善说、会演、能评、擅学,绘声绘色,令人身临其境。他所说的100多部书至今仍然流行于网络、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授课内容,运用说唱文学材料及技巧,编一套鼓词,唱一出坠子,演一段评书,肯定会使学生耳目一新、口碑爆棚。而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的《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为说唱文学进入校园提供了政策支持,如何操作运转值得研究并实施。

二、借鉴改写,打通文体壁垒

中国传统文学样式极其丰富,如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词等,《昭明文选》收录的作品类别有数十种之多,如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等。就时代而言,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均为代表性文学。文学体裁之间的界限是可以打通的,如唐代诗歌达于鼎盛,后人无法超越,宋人先是学习借鉴,随后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亦独具面目。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打破文体之间的壁垒,融通无碍,蔚为大观。在语文教学中说唱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之间如何打通,值得探讨。

(一)文体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其他文体改写成说唱文学。说唱文学流畅利落,易读易记,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里收录了《花名歌》,俗不伤雅,韵味盎然。“文本改写出新意,课堂表演添兴趣”[7](34-37),学过《窦娥冤》,可以鼓励学生将其改写成弹词并演唱,既有助于理解戏剧的艺术风格,又有助于体味戏剧与说唱文学的区别与联系。教完《孔雀东南飞》,可以指导学生将它的五言句式扩展成七言诗赞并表演,温故而知新。讲授过《大卫·科波菲尔》,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评书并演说,体味中外文化的差异与沟通。教师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势必能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亦随之活跃、精彩。

(二)旧瓶新酒。仿写是练习写作的必由之路。李白曾经三拟《文选》,杜甫广泛学习前代诗歌而集其大成,韩愈对《尚书》《春秋》《左传》《诗经》等经典反复揣摩进而形成猖狂恣肆的文风。创新来自模仿,模仿是创新的必要步骤。在2018年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评选中,中篇弹词《焦裕禄》夺得桂冠,其他如京韵大鼓、天津时调、扬州清曲及四川清音等说唱文学形式相继登台,赢得观众称赞。苏州宣卷近年来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得到传承保护,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层出不穷。绍兴宣卷《哭笋救母》有改写有仿写,其中清廉文化因素被挖掘、创新、宣传,古为今用,创造转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说唱文学的语言、结构、技巧等都可以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仿写弹词开篇,作为演讲稿的开头,比赛效果自会不凡;仿写鼓词片段,赞美身边的好人好事,演出必当夺人眼球;仿写河南坠子,讲述学校生活的趣味镜头,当会使人相视而笑。教师指导学生仿写说唱文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练笔创作,锻造寫作功力

单纯的模仿如幼童学步,一旦融会贯通,则可以尝试自由抒写。在宋代词人群体中,周邦彦可谓集大成者。他写词,融汇了温庭筠的秾丽,融合了韦庄的清艳,借鉴了冯延巳的缠绵,吸收了李后主的深婉,汲取了晏殊的蕴藉,发展了柳永的铺叙手法,终于造就了富艳精工的个人风格,成为词家正宗。“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深入推进,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引起我国高中语文教师的注意,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8](135-136),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说唱文学写作的思想性。传统说唱文学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运用俚俗的语言讲述市井凡人喜闻乐见的故事,娱乐与劝善并举。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9](115)俗文即包括宋元话本在内的各类说唱文学,劝善惩恶为其旨归,即在其中表彰符合当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物事迹,以教化世人弃恶向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这一传统,鼓励学生借助说唱文学的形式讴歌正面人物,赞美积极事迹,传播正能量。比如,在学习了古代著名作家作品之后,可以用创作弹词开篇,讲述作家生平,概括作品内容,评论作品艺术,形式多样,生动灵活,在创新的同时,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一举多得;在教学了近现代小说作品之后,可以借鼓词的形式续写,联系实际生活,设想主人公在当代社会的奇遇,歌颂伟大的时代。在学习了外国文学作品之后,可以用说唱文学的形式复述情节,品味中西文化的意味差异,创造令人惊异的另类“画风”,坚守文化自信的同时,体会文化的交流互动。

(二)重视说唱文学写作的艺术性。说唱文学品种丰富,各具风格。弹词柔,鼓词刚,小曲轻快,评书形象,如此等等,多彩缤纷。歌颂英雄人物、正面典型,可采用鼓词的形式,慷慨激昂,情绪高亢,思想性与艺术性达于统一;讲述生活趣事、校园一角,可采用小曲的形式,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叙述国家大事、重大工程,可以采取评书的形式,大气磅礴,音韵铿锵,宏大叙事与厚重思想有机融合。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思考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对立、交融,理解文学源于生活的理论思考,提高创意写作的实战能力。因此,说唱文学融入语文教学,“将有益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益于语文在学生整个人生中‘奠基作用’的完整实现”[10](36-38)。

总之,说唱文学与正统诗文相比,更加通俗明快,接受范围更加广泛,与正统诗文可以多维互动,共同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剔除说唱文学的糟粕,发掘积极价值,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探索构建独特的语文教学形式,推进语文教学健康发展,无疑是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思路。

参考文献:

[1]陈鹏,靳晓燕,姚晓丹.营造奋斗情境   厚植家国情怀[N].光明日报,2019-6-8(7).

[2]贡如云,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5).

[3]方光耀.特色与民族音乐文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0(6).

[4]温小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必要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9(06).

[5]孙郁.于阡陌野径开辟文学新境(高峰之路)——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N].人民日报,2019-1-29(20).

[6]纪德君.古代小说经典的民间重构——清代车王府鼓词《西游记》论略[J].学术研究,2016(04).

[7]杨成海.文本改写出新意,课堂表演添兴趣[J].贵州教育,2014(14).

[8]杨新洪.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

[9]鲁迅.鲁迅全集·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王泽龙.语文课程中曲艺文学的缺位与缺撼[J].教学与管理,2016(28).

作者:崔常俊

文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2:

对《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阿细的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史诗,主要流传在云南弥勒县西山一带的彝族地区,人们主要是经过口头传诵,口耳相传来传承这一史诗。《阿细的先基》内容丰富,虽然不是彝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但是在彝族社会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的起源、社会历史地位及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的出路进行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出路

“先基”是阿细语“seiji”的译音,为“歌”之意,是这一作品诗歌和曲调的总称。用“先基”调唱的传统诗歌,内容基本上是固定的、系统的,它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诗。解放前夕和解放后,阿细人民也运用“先基”调唱出了许多歌颂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诗歌;但从诗歌的内容和结构来看,它们已是另外一些作品,和古老的叙事诗无有机的联系。

一、《阿细的先基》的起源

《阿细的先基》这部史诗流传在云南弥勒县西山一带的彝族支系阿细人中,以固定的“先基调”演唱而得名。在表现形式上采用“先基调”进行演唱,往往通过对唱提问、对答的方式,展开诗篇。句式一般为五言,但到了“求爱”等感情激烈的段落时,间用六言和长短句,便于抒情。全诗约5500余行,除引子和尾声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最古的时候〉与〈男女说合一家〉。史诗的前后两部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显然是阿细人民代代相传,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充实和补增了史诗,尤其是后一部分。总之,这部史诗气势宏伟,结构庞大,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细人民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一个侧面,贯穿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把彝族原始先民百折不挠地征服自然的斗争历程,表现得真实有力,生动感人。作品是神话与现实的交织,理想与生活的融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阿细的先基》的搜集整理:光未然曾于1942年至1944年间对这部史诗进行过整理,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李公朴先生是发行人,名为《阿细的先鸡》;1958年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对该诗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搜集和翻译整理,《阿细的先基》与1959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更名为《阿细的先基》。

二、《阿细的先基》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

(一)《阿细的先基》因气势宏伟,结构庞大,内容丰富而被文学界人士和民族学专家誉为东方的创世纪史诗。《阿细的先基》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细人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一个侧面,贯穿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把阿细先民百折不挠地征服自然的斗争历程,表现得真实有力,生动感人。作品是神话与现实的交织,理想与生活的融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据考证,《阿细的先基》发源于今云南省弥勒县西二镇矣维村公所乐多寨的“鲁依噔嫫”(意为大石窝水塘)。确切地说,这是一种押韵的五言长诗,它用诗的方式记载了阿细人远古时代的传说,读着朗朗上口,听着悦耳动听。它与现行的阿细口语有很大的差异,从组词与谴词造句的角度来说是古代彝语,其显著的特点是有较多的单音节词。

(二)在悠久灿烂的彝族历史文化中,《阿细的先基》因其规模庞大,内容丰富而远古,气势雄伟,结构严瑾,修辞手法的娴熟多变而成为一部空前绝后的奇书,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的“创世纪史诗”,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迁徙、风俗起源、人物传记等,是阿细人的百科全书。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阿细的先基》到底有多少行(实际上也无法统计)。

(三)《阿细的先基》的出版发行,它使民间口头流传的先基推向外界,提高阿细人的社会知名度,无论是增强民族的自信心、或是培养民族的自豪感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阿细的先基》在弘扬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在搜集整理中,以求同存异的方式,经过艺术加工的先基,将不同流传地区的先基文化很生硬地融为一体,以致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本来的风貌。

(二)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顾此失彼。比如:《阿细民歌及其语言》用较大的篇幅记录求爱、成家,又增悲歌,而1978年的再版本《阿细的先基》则视为“混杂有迷信色彩”,视阴间相爱为“气氛相当阴暗(笔者在阿细先基的思想内容中论及其中一节)而删之,其实,这么做也既不符合历史唯物论也不符合辩证唯物论。

(三)当时的搜集整理者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而缺乏民俗学,特别是缺乏彝族历史文化等知识,显得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再加之思想局限性,使先基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四)阿细先基作为一部优秀的民间叙事史诗,其思想内容宽阔,具有较高的历史学价值和美学意义。然而,作为彝族历史文化丛书中的一部经典,竟然遗漏了阿细先基的产生与发源及情歌对唱中的不少章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五)担任翻译工作者的汉语水平不高(这是失真的主要关键)。在这样的前提下整理出来的先基,自然难免词不达意或偏离原意。例如:原诗为有韵的五言诗,但整理后却成了长短句,这主要是翻译者力不从心所致。其实,五言是彝族语言、诗歌、民谣、经典文献的主要模式,为了符合这个模式,往往把双音节词改成单音节词,不够五言的加虚词凑成五言。翻译者如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一定的文学修养,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原诗的五言风貌。

(六)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物欲横流,网络世界,年轻人被各种吸人眼球的信息所迷惑,而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失去兴趣。

四、《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今后的出路

(一)发掘收集整理口碑文化。阿细文化口耳相传,阿细先基、指路经、多种祭祀均由艺师、毕摩、祭司一代代的师徒相传承袭。面对当今这些阿细跳月“文人”的渐行渐少,有必要投入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发掘收集与保护。1、要做好民间艺术的普查,搞清人文资源。2、要分门别类进行录音、音意注释、彝汉翻译,制作光碟或印刷成书,或为典藏、或为史籍等。3、要对族内进行传习,对外进行宣传推介,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

(二)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人传承人带好徒弟薪火传习,积极推荐出类拔萃的艺人跻身为州级、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细文化口耳相传,所以师者愿授其艺,习者要心有灵犀,脑要灵活,聚精会神方能出神入化。要把传承和弘扬阿细文化置于阿细旺盛生命力和风情浓郁的文化影响力的高度来审视思考,谋划布局。政府文化部门要把阿细文化的发掘开发与弘扬作为建设弥勒文化乃至红河文化的重要位置来实践。在收集整理口碑文化的基础上,趁年长毕摩、先基歌手、祭司还健在的余年,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扶持唤起他们对艺术的挚爱,鼓励他们将技艺倾情传授给后代。乡镇、村等基层组织更要热心阿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动员一批批有志者、爱好者向老艺人习艺,续传文脉。同时,将在传承与弘扬阿细文化中表现出色者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推荐,让艺压群芳的优秀民间艺人逐级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之列。

(三)把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为核心的“阿细祭火”地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钻木取火的发明和对火的利用,使人类祖先们从动物中提升飞跃为高级动物而向文明演进。崇拜火是人类共同的原始崇拜,随着近、现代文明的加速,人们对火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逐渐淡漠了。然而,至今在红万村保留着传习祭火的活动,再现了人类的始祖在那年那月的取火活动和火苗冒烟后激动万分的狂热场景。越是古典的、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红万村的阿细祭火一经外界知晓寻根者纷至沓来,阿细祭火成为一份文化珍品。要下决心和气力,借鉴阿细跳月、阿细先基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在红万阿细祭火地已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基础上申报为国家级保护区。诚能如此,三足鼎立必将把阿细文化推向世界前列。

(四)引进大批文艺工作者和媒体记者来采风、采访体验,创作出更多得心佳作弘扬阿细文化。媒体融入时代,媒体的关切点就是世界的关注点。阿细文化的魅力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竞相绽放的时代,阿细文化再也不能墨守“酒香不怕巷子深”,而要主动出击,进行总体策划、版块打造、内引外联、合创品牌地宣传营销。

(五)在小学、初中阶段时对彝族学子进行本民族的文化精品洗练,从娃娃做起,在正常的教学课程外,把先基文化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传授,同时不断培育年轻人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久而久之,《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就会发扬光大。

(六)引导建立原生态保护。有了传承人,遗产的保护就有了基本保障,但是,传承人并非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要素。就好比保护某种野生动物,必须把它放在它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中,使之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不然就算保护下来了,它也已经失去原本,那就不是保护了。与之相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提倡原生态保护。同时媒体在其中就起到监督的作用,监督政府、当地人民还有开发商,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能够做好保护。

五、结束语

《阿细的先基》传统文化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悠久深远,本人浅层次的对《阿细的先基》的起源、历史意义及其价值、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阐述,希望能对文化传承和发扬提供一点思路,也希望引起广大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壮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樊嘉禄,贾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C].中国传播学论文集,2006.

[3]葛树蓉,薛雁,聂晓燕等.阿细跳月保护发展方式的多重构建[J].民族艺术研究,2012,4.

作者:昝爱晶

文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3:

“宁夏山花儿”的文学表现形式及音乐性

摘要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甘肃、青海、宁夏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形式,宁夏山花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文学表现和音乐表现上呈现出独具风格的宁夏特色。本文从文学性和音乐性两个方面分别探讨宁夏山花儿独特的价值和艺术魅力,以期通过这样的探讨和讨论来获得对宁夏山花儿这一民歌形态的新认识和价值肯定。

关键词:宁夏 山花儿 文学表现 音乐表现 交融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甘肃、青海、宁夏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形式,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山花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山花儿主要分布在宁夏的南部山区,亦称干花儿、山曲儿、野花儿。宁夏花儿不仅有花儿的一些共同特点,它还体现了当地的地方特色,具有极高的价值,尤其在文学表现和音乐表现方面,而二者的交融又使山花儿更具艺术魅力和文学共鸣。正如音乐人类学学者杨民康先生所说:“文化的民族或区域个性、特定居民的典型特征,特别是现代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形成民歌不同文化内涵的主要原因。”确然,山花儿的独特正是由于民族性、地域性、风俗性、文化性的差异造成,但也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山花儿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学性和音乐性。

一 “宁夏山花儿”的文学表现

有句俗语叫“花儿本是心上的话”,道出了花儿这一民歌形态的真情真性,山花儿亦然。宁夏山花儿是宁夏人生活、情感的反映,表现了人们不同的生活侧面,也表达了人们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喜怒哀乐,可以说,山花儿以其自然原始的形态呈现了劳动人民发自肺腑的真实,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说到山花儿的文学性,可以从多角度透视,如表现对象、形式结构、语言艺术、功能功用等,但最能打动人心的则是流淌于民歌中的诸种人生情态,最具有特色的则是山花儿民歌的语言艺术,这二者能给予我们强烈的共鸣和艺术感染。

1 “宁夏山花儿”中的人生情态

宁夏山花儿的题材多种多样,有男女相恋相别相思之歌,有离井背乡之歌,有控诉社会不公之歌,也有赞美女性之歌,其中,有关爱情的题材是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如:

(1)树枝上落的个雀雀儿,半空里飞的个山鸦;你给我绣个肚兜儿,我给你买个手帕。

(2)园子里长的是绿韭菜(呀),不要割(呀),你叫它绿绿地长着。哥是眼睛妹是泪(呀),不要眨(呀),你叫她亮亮地闪着。

(3)天不下雨(者)拉雾(起雾)了,看不见那一棵树了;一见尕妹(者)糊涂了,我忘了回家的路了。

(4)(哎),打马的鞭儿(者)闪断了(哟),(哎),(阿哥的肉呀),走马的(哟)脚步儿乱了,尔阿哥出门三天了(呀),(哎呀)一天这三首山花儿。

第一句表现了小情侣间的以物传情、以物达意,互送“肚兜儿”和“手帕”这样贴身的物件,可见二人的情感已深。第二句表现了小情郎对情妹妹难以压抑的思念和生怕妹妹一不小心就不理他的急切而微妙的心态。第三句表现了情郎只顾思念恋人而忘了归家路的情态,“一见尕妹(者)糊涂了,我忘了回家的路了”,直抒胸臆地把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出来。第四句表现了恋人对外出的情阿哥的想念。像这样的男女情歌,山花儿中有不少,在所有山花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除此以外,控诉社会不公的,如“财主好比是白眼狼,把穷人当成了绵羊。吮血吃肉的扒肚肠,穷人们活哈的孽障”;劳动之歌,如“正月杏花二月天,尕妹妹坐在地国;麦苗儿满地像绿毡,你锄的头遍么二遍”;有背井离乡、途路艰辛之歌,如“热头跌了跌落了,长虫石崖上过了,刀割了心头的肉了”;有离别凄怆之歌,如“走(咧)走(咧)走远(咧),越走(呀)越远了,眼里的花花飘满了,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你把尕妹子的心拔了,眼泪花花儿把心淹了”;有唱山势险要的,如“上山去容易下山是难,脚踏端,手抓住崖上的马莲;维你者容易丢你者难,心想烂,哭麻个眼睛是枉然”“深山里有一条狼行的路,巡山的虎,抓不住悬崖的梅鹿”等。诸种人生情状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山花儿民歌中,质朴而真实,当然,也是因为这些民歌,才将普通人的生活情境和心理状态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2 “宁夏山花儿”中的语言特点

宁夏山花儿的语言特点,首先体现在它的方言性上。其实,民歌作为一个地区或某一地方特色性的存在,语言可以说是区分不同民歌的一个主要因素。宁夏山花儿亦是,当地的土语是山花儿的母体,当地方言的语法结构和语言特点是山花儿格律形成的基础。还有语汇词汇方面,宁夏山花儿也有许多是字典里查不到的,这些词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尕驴”“鞭杆”“难怅”“脸脑”“上房”“汗褡”等,这些词语地使用突显了山花儿的个性。此外,山花儿还体现出一些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如动宾倒置,“请吃饭”会说成“请饭吃”,还有典型的哈句式“地上去不了家里哈去”,常常,山花儿中通过“哈”字就将动宾结构变成了宾动结构。

其次,体现在比兴手法的应用上。比兴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传统的一种构思方式,如《诗经》中的大量篇章。宁夏山花儿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如:“树枝上落的个雀雀儿,半空里飞的个山鸦;你给我绣个肚兜儿,我给你买个手帕。”前两句为纯粹的兴。再如:“扑灯的蛾儿吃白菜,鹦哥儿要吃韭菜。娘老子说下的我不爱,一心儿要爱个你来。”前两句兴后两句,兴中还略带比。又如:“园子里长的是绿韭菜(呀),不要割(呀),你叫它绿绿地长着,”这两句则兴中亦含比,以韭菜的生长来比兴情郎对恋人思念的生长,这些比兴手法的运用,虽然说在手法本质上是与《诗经》以来的传统一脉相承的,也是许多民歌的共同特点,但兴起之物却有当地的浓郁地方特色。这也正是宁夏山花儿区别于其他地方民歌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体现在山花儿歌词的结构和节奏上。山花儿的结构常拿来和陕北信天游做比较,信天游一般是两句为一体,每句字数为七字,但在实际的歌唱中,会依据情感或音节的需要加入衬词,但结构是基本保持不变。山花儿则不同,它表现出比较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以两句为一体,也可以三句、四句为一体,每句字数也为七字,但也会像陕北信天游一样,在实际歌唱过程中加入一些衬词,在以上所举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加入的衬词,有表语气的,有表人称的,也有加入衬句的,形式多样。除结构外,山花儿的节奏也有一定的规律。山花儿句式主要为四句式,四句式分两段,两句一段,每句七字或七字以上,上句节奏为四,即有四顿,末顿字数为单数,对句为三顿,末句的字数则为双数。如:

山里的/冬青/冬夏/青,

杨柳(嘛)/叶叶儿/夏青。

阿哥们/比你的/娘家/亲,

走到的/路儿上/打听。

由此可以看出,山花儿实质是奇偶隔行相对的,不仅结构和停顿相对,而且字数和节奏也相对。

二 “宁夏山花儿”的音乐表现

宁夏山花儿是文学的,更是音乐的,宁夏劳动者以其质朴真挚的情感发而为歌,在自由的歌声中表达内心的感受,诸种情绪皆透过最原始的徒唱被野性地演绎了出来。宁夏山花儿的音乐性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曲令的形态、演唱的形式、衬词的使用、演唱的特点等多方面,这里笔者主要选择讨论山花儿的演唱形式和衬词使用。

1 “宁夏山花儿”的演唱形式

宁夏山花儿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第一,独唱,俗称“漫花儿”。花儿主要是独自散唱,以自由发挥为主,随意性很强,即使同一首山花儿民歌,不同的人或因不同的心境唱出来,效果都不一样。可以说,山花儿是普通人的独吟,人们以独唱的形式抒发着内心的情感,释放着内心的压抑,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透过山花儿宣泄了出来。第二,对唱,俗称“对花儿”,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来对唱。山花儿不同于刘三姐式的问答对唱形式,它是在同一主题下充分发挥歌手们编词套曲的能力,遵循主题,一个人一首歌地次递对唱下去。对唱中,乐曲是基本一样的,只是歌词的比兴物不太相同。对唱又分为男女对唱,同声对唱,即男性与女性分别对唱,还有组唱,是分两组花儿来对唱。第三,一人领唱,多人合唱,俗称“合花儿”。这种演唱方式,既有清旷之感,又有浑厚之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形式的互相渗透,山花儿的演唱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例如,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在音乐上既有传统山花儿的乐调特点,又加入了一些流行性的音乐手法,较原生态的山花儿更具可观可赏性。各种形式的演唱方式的出现,说明山花儿有极强的适应性,也具有从民间俗曲走向舞台演唱和表演的巨大潜力。

2 “宁夏山花儿”的衬词

所谓“无花不有衬,无衬不成花”,正是说花儿这一民歌形式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花儿都有衬词,甚至有的花儿从头到尾都有衬词,形成独特的衬腔。山花儿也不例外,也存在大量的衬词。山花儿的衬词,主要有三种类别,首先是单音节衬词,多是表语气的,像哎、哟、啊等,如《尕马儿拉在柳林里》:

(哎)!尕马儿拉在柳林(哟)里,柳林(哟)里,有什么?草(哟)呢?(哎)柳林(哟)里,有什么?草(哟)呢?

(哎)!一口(喊)一声,出门(哟)呢,出门(哟)呢,有什么!好(哟)呢,(哎)出门(哟)呢,有什么?好(哟)呢?

再如,《挑妹子》:

尕妹(哈)三人一般(呀)高,你看彻阿一个长得好。

挑来挑去三妹子好(呀),大姐二姐扯皮条(呀)。

例子中的哎、哟、哈等衬词并没有实质的意义,只是为了表示语气,或是为了歌唱需要,实现音的延长或句的转换,还有就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情绪。

衬词的第二种类别是双音节,如哎呀、你就、哎哟、啊就等,第三种类别是多音节衬词,像阿姐哎哟呀、我的肉呀等,比较灵活多样,如《模样儿咋就这么俊了》:

(啊就)青杨柳(的)树儿(者)谁栽了(呀),叶叶儿咋(就)那么嫩了(也),(想着呀,我的肉呀)。(啊就)娘老子把你(给)咋生了(呀),(啊)模样儿咋这么俊了(也),(想着呀,我的肉呀)。

这首山花儿中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的衬词都出现了。可以发现,山花儿中,单音节的衬词是占多数的,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衬词较少。在其他的山花儿中也是类似的情况,有的也只有单音节,如《尕马儿拉在柳林里》。

山花儿中的衬词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首山花儿中的衬词,实际是可以自由发挥自由替换的,这完全取于个人。《模样儿咋就这么俊了》其实有两首,第二首如下:

白杨(的)树树儿谁栽了,叶叶儿(你就)咋这么嫩了,(啊)娘老儿把你(给)咋生了,模样儿你咋(就)这么俊了。

两首对比,发现基本歌词虽有差异,但并不是很大,衬词却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山花儿的同一首歌词若搭配不同的曲调,衬词的使用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根据演唱者的习惯和曲调的不同来灵活变换的。

综上所述,宁夏山花儿作为流传于中国西北部的一种民歌形式,在文学和音乐方面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作为原生态的山花儿,是宁夏多民族文化发展和变迁的缩影,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民俗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和保护这种原生态的民歌资源,当然,在活性传承的同时,也要努力挖掘其艺术动力,通过加工来获得在现今时代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存在的形态,从而使原生态的民歌获得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注:本文系2011年度宁夏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宁夏山花儿与陕北信天游历史文化意蕴的比较研究》和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研究》(立项批准号:12ED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宗福:《花儿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 都慧民:《西北花儿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 魏泉鸣:《中国花儿学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 罗耀南:《花儿词话》,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 屈文馄:《花儿美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 钟敬文:《歌谣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8] 杨鸣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简介:卢小兵,男,1968—,陕西榆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单位: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卢小兵

上一篇:巫文化与傩文化关系研究论文下一篇:低功耗无线收发芯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