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遗产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同感知评价研究

摘要:文化景观遗产是文化与自然的结合,1992被世界遗产组织认定为特殊遗产,将遗产类型分为设计型、关联型以及持续型三种,其普遍突出价值的研究是遗产界定以及保护策略制定的核心,已被世界各国学者所关注。目前,我国仅有5处认定的文化景观遗产,占我国世界遗产总数的9%,说明我国对于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挖掘整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认同评价机制亟待制定。本文在明确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相关理论和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世界遗产组织认定的三种类型,选择了我国三种不同类型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其中以庐山、五台山、哈尼梯田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了研究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现状。通过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对三处遗产地进行价值挖掘。首先,庐山遗产价值分别从遗产区客观资源、物质载体、历史信息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对遗产景区的功能演化脉络进行了梳理;其次,五台山遗产价值挖掘采用扎根理论对样本进行编码提取,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挖掘,进而得出样本的高频特征词汇,将所得特征词汇数据进行赋值比较,建立分析类目解读数据;再次,哈尼梯田遗产地进行调研问卷与专家访谈,将遗产价值多元要素界定为多种评价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统计学软件将游客对遗产价值信息评价因子的认同感知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经研究分析最后得出庐山遗产价值感知要素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信息、杰出科学技术、美景美学艺术;五台山遗产价值感知要素的核心内容为:多元景观吸引物、历史文化资源、遗产区活动体验、环境服务设施;哈尼梯田遗产价值感知层次可分为四类:文化识别度因子,美感吸引度因子,生态理解度因子,影响了解度因子。本文通过对比以上遗产地的价值要素,发现不同类型的遗产地价值要素存在共性与特定的差异性。本研究可拓展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研究的新视野,为我国文化景观遗产的界定与保护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要素;认同评价;游客感知

学科专业:设计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社会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查阅法

1.3.2 实地调研法

1.3.3 网络文本分析法

1.3.4 语义分析法

1.3.5 统计分析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4.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4.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5 研究内容

1.5.1 查阅文化景观遗产相关国内外文献

1.5.2 遗产属性分析与历史文脉资料收集

1.5.3 文化景观遗产区进行多元化调研

1.5.4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感知特征分析

1.5.5 探究遗产景区价值要素的差异性

1.6 研究结构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阐释

2.1 文化景观遗产概述

2.1.1 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

2.1.2 文化景观遗产的定义

2.1.3 文化景观遗产的分类

2.2 遗产价值界定

2.2.1 遗产价值的发展历程

2.2.2 国际认定标准

2.2.3 中国认定标准

2.3 遗产价值认同

第三章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旅游资源

3.1.3 价值要素

3.2 庐山遗产价值评价分类

3.2.1 自然生态环境因子

3.2.2 历史文化环境因子

3.2.3 社会科学发展因子

3.2.4 美景美学艺术因子

3.3 遗产价值要素演化

3.3.1 景区功能演化

3.3.2 历史文化演替

3.3.3 价值要素载体

3.4 遗产价值感知

3.4.1 感知要素的提取

3.4.2 价值要素的保护

第四章 五台山文化景观遗产

4.1 遗产区域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遗产资源

4.1.3 价值要素

4.2 数据来源于处理

4.2.1 样本采集与处理

4.2.2 样本筛选与处理

4.2.3 样本内容挖掘

4.3 遗产感知实证研究

4.3.1 高频特征词统计分析

4.3.2 语义网络分析

4.3.3 建立分析类目

4.4 量化结果分析与优化策略

第五章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

5.1 遗产区域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遗产资源

5.1.3 价值要素

5.2 遗产价值评价

5.2.1 多元的认同感知主体

5.2.2 虚实共生的景观客体

5.2.3 语义分析法

5.3 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

5.3.1 专家访谈

5.3.2 感知评价因子确定

5.3.3 问卷设计及调查

5.3.4 样本选取与取样

5.4 量化统计分析

5.4.1 信度效度分析

5.4.2 主成分分析

5.4.3 因子分析

5.5 因子组量化计算

5.6 量化结果与优化策略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保护策略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2)参与课题项目情况

致谢

上一篇:网络燃气行业应用论文提纲下一篇:核心素养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