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2022-05-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文化遗产划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类缘于保护的需要而非其天然的类别,一项具体的遗产则具有物质与非物质双重属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博物馆对非物质遗产保护负有责任。与其他遗产保护机构相比,博物馆有着独特的优势,非物质遗产保护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课题。

第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 唐山皮影已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目前,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实施,研究与保护就成了皮影传承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皮影积累了丰富的演唱艺术和技术,而其雕制工艺堪称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如何有效的开展皮影造型艺术保护与研究,就成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皮影造型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思考,理性分析,以创新的思维与意识,立足现实开展全方位的工作使之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唐山皮影 造型艺术 文化遗产 保护研究

目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得以呈现的,皮影造型艺术正是这种遗产项目的典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皮影积累了丰富的演唱艺术和技术,而其雕制工艺堪称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皮影与皮影造型艺术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皮影文化,它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也是与世界文化交流的纽带与桥梁。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我国的传统艺术皮影带来繁荣。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日渐衰微。人们对传统东西的无暇顾及,致使我国的民间皮影面临消亡的危险,唐山皮影当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皮影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皮影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语言正面临着消亡;大量的民间皮影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因此,如何有效的保护民间传统皮影艺术与其造型主体,就成为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的保护的问题之一。

当前,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国家、政府逐渐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力度,皮影亦在其中。目前皮影的保护与研究显得还很薄弱,有待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

皮影戏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优秀的戏曲剧种之一。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有关皮影记载的文字是在宋代。许多资料证明,皮影戏在宋代就已盛行于宫廷市井。皮影的雕刻的行业,南宋时临安已有,当时先为素纸刻镂,后为羊皮、驴皮、牛皮刻镂。明清之后,皮影戏日趋丰富,雕工技术更加精细。现在唐山皮影遗留下的影人最普便的是驴皮刻制的影人。至清末,皮影戏盛行全国。与此同时,河北滦州皮影异军突起,进而形成了中国皮影艺术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体系之一。滦州皮影的兴起,将我国皮影文化带到了历史的高峰。清末民初,皮影戏在全国盛行,出现了繁盛的景象。

滦州皮影现称唐山皮影(又称乐亭皮影或冀东皮影),是中国皮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祥于河北滦州、乐亭一带,极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2006年6月,唐山皮影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目前,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实施,全社会愈加重视传统影戏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因而,研究与保护就成了皮影传承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的过程是有效保护的必然前提,保护的实施是拓展研究的必然诉求。在皮影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研究的规律性和系统性等一系列问题;立足现实,来开展全方面的工作,使之具有可行性实用价值。

唐山皮影的造型艺术,是唐山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物化形式之一,是皮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唐山皮影的造型主体(俗称影人)采用驴皮雕刻,因而在民间唐山皮影又被称为“驴皮影”,它是中国所有造型艺术如剪纸、绘画、雕刻等工艺美术的结合体。皮影戏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制作精良考究。

唐山皮影艺术存在的功能逐渐的弱化,使其面临着消亡的危险,群众基础萎缩严重。这给皮影造型艺术带来了直接的结果,那就是和皮影表演艺术一样面临失传的境地。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皮影造型遗产实物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与研究。另外,建立可行性的教育普及推广制度,都是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关键。

国家、政府对皮影的收藏正在进行(主要是以博物馆的形式)。民间收藏者有一些是致力于皮影戏的保护和研究的,绝大部分出于对皮影艺术的热爱,其中一些人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做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身体力行为皮影艺术做出许多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人在收藏、保护皮影的同时,从皮影中获取一些经济价值。

还有一部分文物商贩为了商业利润,不惜重金收购流散在民间的皮影、剧本等,致使大部分珍贵的具有艺术价值的皮影构成实体流失海外,给皮影文化的保存与研究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西方一些收藏家开始在中国收购皮影。这些都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皮影的进一步衰落,而能够进行皮影表演与皮影制作的艺人愈来愈少,出现年龄上的断层……所以,对于唐山皮影艺术的整理、研究、推广有着刻不容缓的要求。

唐山皮影造型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可分为唐山皮影造型实体与雕刻技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可以通过普查与调研建立比较完备的档案,针对唐山皮影造型的整理与雕刻技艺的传承,采取相应的方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可视图像、录音、文字等手段,记录其艺术表现。结合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认真开展皮影艺术普查工作,制定、完善有关的鼓励与保护政策

采用广泛的田野调查,来寻找和发掘更多有保护与传承价值的唐山皮影造型艺术遗产。我国可以鼓励对皮影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比如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区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行政部门与其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创建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累经验。

二 由相应的机构对皮影现有资源进行整理,保证现有皮影艺术资源的齐全和完整

认识到皮影这一民间美术实物与制造技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应采用恰当的形式,将分散在一些部门或个人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包括分散在各业务部门或个人手中(皮影艺人与收藏者)的皮影资源进行梳理。比如通过购买或其它有偿的,个人可以接受的手段进行(比如拍摄,扫描等)。

唐山皮影戏中影人造型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民族艺苑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皮影戏独特的幕影表现形式,它对人物造型元素进行了大胆而直接平面化的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遵循中国戏曲艺术的形象,纯朴而夸张、粗犷与精细并存,大胆而浪漫,雕功流畅,色彩艳丽。皮影造型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民族味浓厚,同时具有艺术审美性与收藏价值,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璀璨瑰宝,对于皮影造型艺术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皮影艺术的造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元素。制作工艺与造型样式都别具一格,其戏剧化的造型程式与雕刻手法,对于中国的传统艺术的贡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皮影造型艺术表现天然而纯粹,无须修饰与借助材料的高贵来的完成对美的表现,是自然流露的纯真质朴之美。它除了具备上述诸多可贵的特点之外,还具备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隐忍、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而制作工艺与造型样式的整理研究,就成了唐山皮影造型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的关键。

唐山皮影造型艺术资源的浩瀚与博大,为整理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一般唐山皮影戏班都保留有影人头楂和影人戳子(身子),大的班有影人戳子200至300件,头楂约为1000到3000个。比较小的班有影人戳子100多件,头楂约为400到600个。戳子根据角色的不同分为袍、靠、掩、衫、褂、铠、衣、流淌等多种类型。

影人头茬冠戴的分类也很细致,一般可分为盔、冠、巾、帽等几大类,各类型造型样式完善讲究,装饰图案各有不同,与中国传统戏曲服饰造型同出一辙。唐山皮影除了人物造型外还有大量道具造型与景片造型,包括桌椅床凳、车船马轿、军帐兵器、龙凤禽兽、花树虫鱼、山石门景、亭台殿阁、城桥寺塔等场景,其造型考究,处处流露着鲜明的皮影艺术特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锤炼出灿烂而丰富的文化。皮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影艺术造型中的每一件作品都蕴藏着丰富的表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要在研究整理皮影造型资源就要领悟其皮影造型艺术作品,充分了解民间工艺所反映出的信息与内涵,解读每件雕刻作品所蕴含着的思想、文化等内容。

皮影造型艺术是现实和艺术浓缩于一体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取向与智慧。对于皮影造型艺术的保护和抢救可以采用“记忆”方式,即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如录音、录像、摄影、摄像、文字记录等方式,把那些难以延续发展、濒危的项目保存下来,作为今后展示和存储的资料依据,以保证现有皮影艺术资源的完整。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

三 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与工作机制,也是这项工作的关键

各级业务部门应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法律知识,严格要求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隐藏、私有、销毁、倒卖皮影民间艺术品,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研究;组织人员收集、整理许多珍贵的文献,来积累更多的皮影文化遗产资料,形成有皮影造型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

相关各级政府可以加强领导,将皮影保护工作列入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文化发展纲要。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与完善。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在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其它国家的经验。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培养专门的业务人才。

四 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其以恰当的形式呈现于公众的视野

在做好普查和资料整理等工作的基础上,各地要组织出版相应的音响、图书,建立起具有开放性的皮影艺术资料库,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发挥博物馆的展作用。保守的保护,封闭的保护,既与文化发展主流相悖,也不符合民族民间文化发展规律。鼓励和支持媒体(包括新闻机构、出版单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对非物质文化皮影艺术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在公众传播领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包括皮影艺术推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保护意识的培养,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上的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公益演出、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强有力的宣传,才能够使全体民众自然且广泛地了解、认识和感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进而接受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山皮影造型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还可以和皮影演出的推广同时进行,它的宣传主要途径有:一是通过电视媒体,如要在皮影电视台进行报道播放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通过纸媒体(包括报纸、书籍、杂志);三是通过音响出版物,以不同渠道向广大民众进行推荐与发放;四是通过互联网,互联网内容具体,形式多样。

五 加强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交流,也是皮影造型艺术传承发展的友有益补充

唐山皮影造型艺术与皮影表演,本身是河北的一种活态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与地域性。我们大力加强皮影文化产品的对外交流,不断创造扩大传统皮影艺术的对外的影响空间,着重要做好皮影造型艺术与传统表演艺术良好运行机制,扶持有能力开展对外交流的表演团体与皮影造型艺术制作者,采取系列措施,在资金、手续等上提供必要的保证,以保证这些表演团体顺利走向海内外文化市场。

皮影造型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的物化形式,作为传承多年的文化形式,是一座巨大的艺术资源宝藏,优秀性和独特性使其具有深厚的价值,还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我们可以把它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进行挖掘,通过整理,开发形成品牌产品,以皮影造型艺术自身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进入市场流通体系,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皮影造型艺术本身也可以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可以和休闲、旅游相结合,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通过对挖掘皮影造型艺术挖掘,打造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价值,把皮影造型艺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对皮影造型艺术进行合理开发的同时,也要充分保护,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皮影造型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思考,理性分析,以创新的思维与意识,开展全方位的工作。希望在我国非物质文化一系列政策的鼓舞下,唐山皮影与其皮影造型艺术在新的时代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同时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从而使其在现代生活和经济社会中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注: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200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造型艺术的发掘与保护研究》项目之一,200802148。

参考文献:

[1] 顾颉刚:《滦州影戏》,《文学》(第二卷),1934年第6期。

[2] 魏力群:《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3] 刘庆丰编:《皮影史料》(内部资料),1986年。

[4] 魏革新:《乐亭皮影》,河北乐亭县文史研究委员会:《乐亭文史》(第五辑)(内部资料),1990 年。

[5] 魏力群:《皮影之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6] 许德茂主编:《唐山皮影》(画册),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

孙杰,男,1962—,河北沧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工作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李引,男,1977—,河北省秦皇岛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冯浩,男,1965—,河北省雄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工作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孙 杰 李 引 冯 浩

第二篇: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保护

摘 要:文化遗产划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类缘于保护的需要而非其天然的类别,一项具体的遗产则具有物质与非物质双重属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博物馆对非物质遗产保护负有责任。与其他遗产保护机构相比,博物馆有着独特的优势,非物质遗产保护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博物馆;遗产的双重属性;保护;文化特征

On the Double Nature of Heritage and Museum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ZHAO Ming-yuan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

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学科而言,非物质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又译为无形遗产)一词与“文物”、“古迹”等词汇相比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术语,它的正式出现才过了十余年。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的文化遗产概念中有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大类遗产的分类,公约中所说的文化遗产仅仅是指物质遗产。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9届大会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正式提出了非物质遗产这个概念。次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公布, 2001年首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公布,在全世界产生了轰动效应,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其中,这推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中文译名进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领域。

“非物质遗产”这一术语一经出现,便成为国际博物馆学界高度关注的新课题。2000年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年会就将“博物馆与无形遗产”作为讨论主题;2002年在中国上海召开的国际博协亚太地区大会也将“博物馆与无形遗产”作为主题,并通过了以“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为主题的《上海宪章》;2004年在韩国汉城召开的国际博协代表大会仍将大会主题确定为“博物馆与无形遗产”,并将当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也定为“博物馆与无形遗产”。在国际博物馆界在力倡导下,国内外众多的博物馆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学者曾针对“博物馆与无形遗产”这一主题发表了大量的论述。

以国际博协亚太地区上海会议为标志,中国的博物馆学界迅速与国际学界对接,率先开始了“非遗”保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至200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中国文物报》、《中国博物馆》等报刊杂志已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课题涉及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博物馆的地位、责任、作用以及方法。一批工艺类、戏剧类、民俗类、民族学的等传统类型博物馆及新型的生态博物馆,在“非遗”保护方面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国际影响。中国博物馆界积极投身于这一新兴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体现着博物馆界的高度自觉。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全体大会通过了新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修订的博物馆最新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①定义将非物质遗产保护正式列入博物馆的功能中。博物馆保护“非遗”责无旁贷。

二、“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双重属性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第六个签约国。200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继之,2005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外来词语正式进入中国官方语言,并进而成为当前中国文化语汇中最为流行的新词之一。此后中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明确的政府部门分工,物质遗产工作继续归属国家文物行政部门,非物质遗产工作则归在国家文化行政部门新设立的非遗工作职能部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和非学术活动日益活跃相比,中国的博物馆却逐渐淡出“非遗”保护的中心。也许是其处于“非遗”保护行政体系之外使之,而对博物馆“根本的共同点就在于它的实物性”的通常认识更使这种状态并不受到怀疑。

然而,将文化遗产划分为“物质”与“非物质”绝非遗产本身就有这样的天然类别,一项具体的遗产,其同时具有物质与非物质双重属性。科学认识这种双重属性,对于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以及保护主体的选择有着重要意义。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属性

《世界遗产公约》中规定,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在以上鉴别标准中,很明显地纳入了对遗产的‘非物质’文化(或艺术)的评价标准。在‘独特的艺术成就’、‘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建筑艺术’、‘文明与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与思想信仰或文化艺术有联系’等表述中,指的正是那些文物、遗址、建筑群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的价值评估。” ②

非物质形态的价值都寓于物质形态之中,成为物质遗产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这就是物质遗产的非物质属性。

我们试以“鼎”这样一种常见的器物为例来说明。“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③

作为食器的鼎,进入青铜时代后成为最常见和最神秘的旌功记绩的礼器,更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包含了丰富的精神价值。鼎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其的制造术相关工艺、技术、规范、禁忌等,一是与其功能相关礼仪、典章和权力象征等,后者则更有深刻内涵,“鼎”即因后者而成为“鼎”。类似鼎这样的青铜时代的器物,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所的非物质文化原真信息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环境的逝去而逐渐消失——尽管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来追寻甚至部分还原那些逝去的信息。所以此类文化遗产,它的主体性质是物质性的,被归于物质遗产。

我们再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为例,“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世界遗产组织的评价着眼于古代建筑杰作,宫殿建筑瑰宝和珍稀文物宝库的主体意义,然而故宫所蕴含信息和价值岂止如此。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前朝后寝,是其主要活动场所,是中国最高权力中心、政治和文化中心,国家政治运行和皇家伦理的一幕幕活剧在此上演了500年,其间包含着难以尽数的典章、礼仪、程式和禁忌,显示着帝王权威的神圣和神秘,统治着亿兆臣民的心灵。然而随着王朝的覆灭,那些非物质形态的皇权与宫廷礼制也随之消失,只有依附于这座宫廷建筑群的皇宫建筑营造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去研究、保护。可以设想,故宫内保留任何一项皇家礼仪或者宫廷艺术,无论是皇帝临朝理政的程式,还是各种皇家典礼、舞乐等等,都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韩国“宗庙祭礼”、“雅乐——越南宫廷音乐”、“柬埔寨皇家舞剧”一样。故宫曾经拥有的“非遗”因为不被认识而消失。

(二)“非遗”的物质属性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属性理解,首先可以从其物质载体、生成物、介质来考察,例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它的演出剧场、舞台、布景、道具、服装、伴奏乐器,以及剧本曲谱,还有各类介质的音影记录、文献资料,这些物质载体附属于昆曲,构成其物质属性。不仅如此,在一个昆曲特定表演场所,角色台上的表演与看客台下的观赏,共同构成了一个昆曲表演与欣赏相互依存的空间。这一空间和其中的人及一切器物共同构成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其中的灵魂是角色的表演。失去了表演与鉴赏的空间,此项“非遗”就将变异。因此更应从“空间”来认识“非遗”的物质属性。

再以另一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琴艺术为例。古琴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渊源久远的一种器乐形式,古琴韵味含蓄,虚实相生,讲求弦外之音、空灵意境。古琴自古是文人自我陶冶的一种雅好,所谓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融审美追求和道德追求为一体。古琴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只是文人雅集的内容,古琴艺术所拥有的物理空间应是文人雅集的场所,只有在这样的空间里,才能体现其高雅的韵味。古琴艺术的物质性,不仅体现于古琴乐器本身,更应体现在文人雅集的特定空间。现在展示古琴艺术时,热衷于在广场、剧院这样的空间,但事实上其作为“非遗”的特征的韵味已损失大半。

(三)双重属性和整体保护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构成了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如“鼎玉龟符”、“鼎食鸣钟”、“铸鼎象物”、“鼎鼐调和”、“九鼎八簋”这些成语描述的器物反映着一项项风俗礼仪、典章制度;同样非遗“表现形式”离不开物质载体和空间,如昆曲、古琴的古乐器、古曲本等会成为博物馆的典型藏品,古戏台、琴台会成为文保单位。

一项物质遗产可以承载无限量的非物质文化信息,其所拥有的非物质信息成为评判其价值的重要内容;一项“非遗”有着不同质态的物质载体,又需要不同层次的存在空间,这些载体和空间又决定着它的存在和消亡。遗产的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属性,彼此依存、虚实相生,你中有我,相互包含,合而为一,共生共长,共同构成了遗产的基本要素。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文化遗产划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仅是由于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绝非遗产本身就有这样的天然类别。一项文化遗产只是因其主体性质和表现形态更多地体现为物质和非物质属性,而被认定为物质或非物质遗产,并因此保护的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但对于文化遗产研究,要强调综合的研究,如在研究文物时,除了研究其物质形态的形成之外,大量的课题是在研究其功能、承载的传统、民俗、礼仪、有关的信仰和知识等等此类非物质文化内涵。而在研究“非遗”时,除了对“表现形式”保护的研究外要重视其依存的特定空间保护的研究;同样,文化遗产的保护,强调的是整体性原则,在保护其主体属性时强调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的双重保护、整体保护,这才是对待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在认清了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后,即使是以“实物性”为特征的博物馆,对“非遗”的保护责任已没有理论上的障碍。

三、遗产保护:博物馆的优势

(一)“非遗”保护需要“专业”

在目前的“非遗”保护体系中,各级艺术研究院所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构成了主力,它们在拥有着各自优势的同时,其明显的局限性早已被有识者认识到:“从以往的实践看,前者搜集、保护文艺资料是为内部的研究,其成果往往是面对学术界的研究著述,而不是将资料直观地展示给社会大众;后者虽是直接组织大众开展民间文艺活动,但又缺乏永久保存相关资料尤其是实物资料的功能,且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放弃传统项目去追求新的文化时尚。” ④

艺术研究院所和群艺馆、文化馆原有的机构职能中并没有遗产保护这一内容,它们对新赋予的遗产保护职能因其学科手段、专业技能、职业经验缺乏而显得力不从心。笔者接触的许多基层群文工作者,兼任了非遗保护工作,但至今对非遗项目仍不能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去理解。缺乏科学和专业基础又被利益所驱动的“非遗”保护,其结果可想而知。专家们对此表现了极大的担忧:“例如据某国际机构统计,在被称为‘民间歌舞之乡’的中国边陲某地,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与‘保护’下,如今用于展示其原生态文化风貌的‘传统节目’,至少已有近70%不再原汁原味。而在这70%中,至少已有近30%的节目纯属当代人创作出来的伪民俗、假遗产。在这种改编风、创作风的积极推动下,许多地区堪称‘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迅速蚕食,形势不容乐观。” ⑤

这些现象在全国其实是很普遍的,这种严峻形势的形成,对“非遗”缺乏专业的认知、专业的保护手段和专业的保护机构是重要的原因。

“非遗”保护呼唤博物馆向这一领域的回归。

(二)博物馆的优势

保护文化遗产是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作为构筑记忆、收藏历史的科学和艺术的殿堂,现代博物馆在其发展的数百年历史中,形成了保护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的深厚的学科经验和工作规范,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保护非物质遗产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目前各类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中,博物馆有着特殊价值和优势。其优势有:

第一、博物馆对人类和人类环境遗产的保护是永久的,博物馆目前是唯一的这样的一种机构,它的稳定性是任何遗产保护机构所不可比拟的,它为“非遗”永久传承提供了基本条件。

第二,博物馆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博物馆管理体系相对成熟,从《文物保护法》到《博物馆管理办法》、《藏品管理办法》等规章,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规范确保了遗产在博物馆的安全性远高于其他机构。

第三,博物馆拥有遗产保护的技术设备、完善的保护制度、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和几百年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非遗一旦进入博物馆将会受到比别的机构更高的专业保护而使之延年益寿。

第四,博物馆有常设的开放场所和基本陈列,比较其它机构组织的临时性会展、节庆,它的日常展示机制和社会服务功能更有利于遗产的传承、传播和公众参与,同时也更经济和便捷。

第五,博物馆保护的是人类和人类环境遗产中的精华,进入博物馆的任何遗产都必须经过规范程序进行科学研究、鉴定甄别和挑选,这确保了进入博物馆遗产项目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珍稀性,从工作规范上杜绝假遗产、伪民俗进入遗产保护领域。

第六,博物馆的功能在不断的发展,博物馆新的发展潮流是从“以物为本”的传统,转向“以人为本”的新领域,新的博物馆形态如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已为“非遗”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保护提供了可行的模式。

博物馆在保护遗产方面的特殊价值和优越性是其他机构难以替代的。这一结论并不排斥其他机构发挥自身优势、承担“非遗”保护的职责,但博物馆的上述优越性应成为那些机构改进和完善自身职能的参照系。

四、原真和整体:博物馆保护“非遗”的目标

面对新的工作对象、领域和工作需求,博物馆既要借鉴保护物质遗产的优势和经验,又要研究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并创造适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整体性”和“原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这和博物馆的工作要求是一致的。博物馆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强调遗产本身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珍稀性,同时要注重它所存在的环境、所繁衍的空间的原真性,通过科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加以整体的保护。

第一,整体意识下“非遗”的有形保护。“非遗”实物保护与博物馆传统职能是一致的,与非遗相关的制品、器具、文献的收藏是其本体的职能。对于“非遗”所存在物理空间载体——遗址、建筑、村落等,应尽可能原貌利用建立专题博物馆,即保护了文物,又使“非遗”不失去其空间环境而能够实现原真动态保护。必须注意的是,博物馆的藏品多为可移动的,入藏的过程往往会变成脱离其原有(初始)环境的过程。在藏品征集收藏工作中,切忌只关注物的本身而剥离其原有的存在环境和承载的文化信息。应运用民族学、民俗学、博物馆学等学科专长,尽可能地以文字记载、音像录制等方式进行完整记录,以有形的方式入藏存档保证无形遗产信息的永久保存。这是确保“原真性”的一种手段,也是遗产整体保护的最低要求。

第二,以人为中心的“绝技”保护。“非遗”是人的创造和表达,一旦人亡随之便是技息艺绝,只有通过人的传承才能保存和延续。对于“动态的”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博物馆这样的常设机构进行持续性的科学观察和记录,对象就是传承人,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同时,博物馆要把更大的精力放在以人为中心的技艺保护上,切忌见物不见人。那些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是“活的化石”,要像对待珍贵藏品一样来对待他们。博物馆要通过人才制度的配套,建立一种灵活的机制,把传承人纳入到管理体制内,通过管理、激励和保障体系,提高其技能和艺术修养,规定其带徒传习的责任和义务,确保那些千古绝技能够时时演练、代代传承,保持它鲜活的生命力。

第三,生态博物馆——“非遗”保护的新探索。生态博物馆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它强调文化遗产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和环境中,它所保护的是一个鲜活的文化整体,社区的自然景观、建筑物、生产生活用品等物质的和传统习俗、技艺等非物质的文化因素均在保护之列。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最大的区别在于将文化遗产原状地、动态地和整体地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和环境的空间中。生态博物馆的面积等同于社区文化区域面积,社区内的居民是文化的拥有者。生态博物馆是一种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全新形式,如今世界各地已建起300多个生态博物馆,中国也有了8座。尽管生态博物馆建立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但是它向社会提供的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区的环境、经济、文化的整体,是一个社会的活标本,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讲是一种理想形态。

保护非物质遗产是全社会、众多机构的共同责任,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永久性机构,“非遗”保护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课题。

① 宋向光《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调整的解读》, http://www.ccrnews.com.cn/100014/100015/23437.html

②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 许慎《说文解字》。

④ 陈建明《〈上海宪章〉: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求索》,2003年第3期。

⑤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学习时报》2009年1月19日。

作者:赵明远

第三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文化遗产”概念的若干问题

[摘 要]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1972年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英、中、日3种文本中“文化遗产”定义的比照分析,指出《公约》现行正式中译本的“文化遗产”定义中存在若干表述不当之处。

[关键词]文化遗产;误译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刘恒武 袁 颖

上一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下一篇: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