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角下声乐艺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无论是歌唱者的声音,还是传达出的音乐情感,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够将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介绍声乐表演的审美观念,阐释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原则,并传达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验,将声乐表演之美传递给大众。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审美视角下声乐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审美视角下声乐艺术论文 篇1:

当代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及取向

[摘要]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民族声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审美韵味更是十分深厚,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精华,我们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当然,面对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时代,我国的民族声乐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深入了解当代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不断反思多元文化背景下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这样才有助于构建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民族声乐艺术。因此,本文首先介绍民族声乐的含义,然后分析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最后探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民族声乐;审美特征;审美取向

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大碰撞、大融合以及相互借鉴和吸收。在艺术文化领域,民族声乐也紧跟时代步伐,在审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逐渐发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文化内涵,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系列的审美意蕴,其审美取向十分明显。所谓“审美取向”,主要指人们在具体行为中参与实践活动所拥有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念,而不同时代人们的思维、节奏、观念都是不相同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欣赏习惯决定了他们对美的追求方向。当然,不管是从声乐作品方面,还是从声乐演唱方面来讲,民族声乐都不能一味地沿用传统创作手法和演唱方式,而要赋予一定的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对声乐艺术的审美需要,这样才能赢得广大听众的喜爱与支持。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取向,希望对声乐艺术爱好者提供帮助。

一、民族声乐的含义

要想深层次地研究民族声乐,首先要清楚其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其演唱技巧,并从中体会每一首民族声乐作品所体现的思想特征。就“民族声乐”而言,它属于声乐艺术的一个种类,通常指具有一定民族风味的声乐作品或融入民族风格的歌唱技巧,以及能够展现民族风情的声乐表现特色。关于民族声乐的内涵,它是从更加广阔的视角上进行的理解,这种理解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更具有其特殊性,它总能呈现出历史性、民族性、群众性等的特征。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居住着56个不同的民族,他们的语言、地域、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都不尽相同,这一切都影响着各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声乐特点,甚至在创作内容、表演形式、审美评价等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民族声乐也分为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民族音乐,它们都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事物的态度,这就是民族声乐的本质内涵所在。

二、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1.以“声”为基础

民族声乐是艺术领域的一种演唱形式,它首先要靠声音来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可见声音是民族声乐艺术最为基础的元素。在新时代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非常注重“声”的表达倾向,它要求演唱人员实现甘甜、优美、细腻、清脆等的演唱声音,具有极其丰富的演唱技巧,力求充分展现声音之美。不仅如此,当代民族声乐还要迎合现代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尽量使自己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并能传递一定的精神内容。也就是说,只有发声科学,合理运用声音技巧和发声技巧,确保声乐作品中情感的完美表达,民族声乐演唱者才能唱出令人满意的歌曲,同时也能完美地展现自己的演唱才华。

2.以“情”为核心

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其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情”来表达,这也正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歌以咏情”。实际上,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演唱者为更好地表现情感,传递音乐作品的真实思想感情,以“情”为核心,实现“以情动人”的演唱特点,彰显了声乐作品的美感。当然,当代民族声乐演唱所传达的“情”融合了声情、曲情和词情,是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比较复杂的情感,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声乐演唱的艺术感染力。比如:曲情主要指利用复调、曲势、旋律等音乐元素,以曲调传达的方式表现声乐作品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3.以“语言”感染人

以“语言”感染人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最为突出的审美特征,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增强了民族声乐演唱的美感。大体上讲,“准确”“凝练”“清晰”的歌词语言已经成了当代民族声乐演唱中最重要的一个审美特征,而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美就是语言美,包括节奏、曲调、词章三个基本要素,即只有清晰的声乐歌词才容易被听众理解,从而将声乐作品的“美感”第一时间传递给欣赏者。实际上,音阶、韵律都有助于改变声乐歌词的节奏,越是整齐的节奏,歌词越容易被牢牢记住,且容易被快速传唱开来,这就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能够以“语言”感染人的美学效应。

4.以“润腔”为美

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还以“润腔”为美,这是美化声乐演唱者唱腔的一种技法演变。声乐演唱人员围绕“声乐作品的情感线索”,在不脱离作品主题思想的前提下,采用一些“赠音”“滑音”等方法对曲调进行润色,从而实现“词”与“曲”的有机融合,并以此展现当代民族演唱艺术的韵味美。实际上,“润腔”追求的风格美正好反映了“字正腔圆”的意境,也反映了音色的丰富性,这就要求聲乐演唱人员发音要圆润,吐字要清晰,努力做到“字正腔圆”,不断增强当代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三、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1.注重“字正腔圆”

在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中,歌唱者非常注重“字正腔圆”,即将“腔圆”和“字正”结合在一起的演唱技法,这也是“腔圆”和“字正”能够成为现代人审美过程中的重要审美取向之一。所谓“字正腔圆”,主要指声乐演唱者务必要做到吐字清晰,发音要圆润,不可脱离声乐作品的原有意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声乐作品的原有信息和思想感情。不管怎么讲,作为民族声乐演唱人员,必须在“字正”上下功夫,只有打下坚实的字正基础,才有可能让“腔”变得更加圆润,从而增强声乐曲目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真正实现“字正腔圆”新时代民族声乐演唱效果。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上看,“字正腔圆”这种审美标准也逐渐成为当代民族声乐审美取向的重要形式。

2.“曲、词、声”的相結合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的进步,音乐艺术方面更要如此,它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助推力。在音乐艺术领域中,当代民族声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现代化倾向,突出体现为将曲、词、声进行了紧密结合。一般来说,作为一种声乐艺术,民族声乐应当将歌唱和歌词中的审美价值体现出来,以此迎合我国现代社会对音乐审美的需求,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在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只有将乐、诗、词进行有机结合,才有利于在音乐与诗词之间形成特殊的艺术功能;而在表现艺术情感时,二者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艺术特色,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又形成了人们更高级的社会情感——“词和情”,这正是民族声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对于词而言,它是作词人对生活的种种灵感和感受,然后用诗句和词来概括这种感受,表达声乐作品所要反映的思想情感。不管怎么讲,音乐能够很好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听众也会在演唱者的情感传递中产生共鸣,比如在“词情”和“曲情”同时存在下,为民族声乐作品增添一定的感情色彩,演唱者再将其转化为音响,传入听众的耳中,就形成了当代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

3.发挥汉字的美感与韵律

充分发挥汉字的美感与韵律也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这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一首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要是将节奏和词章进行有效结合,然后经过长时期的艺术发展过程,就会形成一定的声乐审美取向。具体地讲,如果声乐演唱人员能够很好地创新声乐语言美,深层次地体现这种美,就进一步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极大魅力,也就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从而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汉字的美感和韵律。由于我国的汉字拥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比较独特的美感,如果能够合理运用汉语中的修饰手法,丰富语气助词和量词,对音节进行清晰的划分,都能为汉语带来不同的韵味。在民族声乐演唱中,需要科学地演唱词句中所有的韵母,实现统一、整齐、鲜明的演唱节奏,从而充分表达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效果,同时要实现歌词的明白易懂,最终要让听众充分欣赏到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语言美。

结语

总之,在当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开始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其审美取向的融入,为民族声乐艺术增添了许多光彩,并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分析当代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字正腔圆”的取向,二是“曲、词、声”的相结合的取向,三是发挥汉字的美感与韵律的取向。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民的审美欣赏能力。只有这样,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才能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我国声乐审美艺术的效果,从而让越来越来多的人接受民族音乐,同时了解它、喜欢它、支持它。

[参 考 文 献]

[1]刘婕萍.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音乐生活,2010(02).

[2] 刘暄.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特征[J].音乐探索,2010(04).

[3] 孙广涛.多元化视域下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

[4] 李优.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04).

[5] 黑力.论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审美取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作者:王智红 王绍伟

审美视角下声乐艺术论文 篇2:

浅析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无论是歌唱者的声音,还是传达出的音乐情感,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够将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介绍声乐表演的审美观念,阐释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原则,并传达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验,将声乐表演之美传递给大众。

关键词:声乐表演 艺术 审美 原则 体验

声乐表演不仅包括表演本身,还涉及演员的再创造,经过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为观众打造出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声乐表演艺术家通过自身对声乐的领悟,将其用一种艺术的形态展现出来,通过完美演绎来提升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价值,使观众及表演者自身收获优质的审美体验。

一、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观念

对声乐表演艺术的优劣评判必须要以美的法则为指导,在正确的审美导向下来开展一系列关于审美的实践活动。如果观念正确,那么相应的实践活动也会在美的指导下顺利开展,围绕正确的观念来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活动。审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能在导向正确的审美实践活动中得以揭示,美的本质也可彰显无遗。但是,一旦树立了错误的审美观念,就会使审美方向出现偏差,一系列的审美感受与标准都会呈现扭曲的态势,导致美丑界限的混淆。因而,在进行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时,审美的主客体都应沿着正确的审美方向行进。当然,要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就要参与更多的审美活动,通过观看声乐表演来提升审美体验,在不断的审美实践当中塑造方向正确的审美观念。

不同的声乐作品表现出来的境界存在很大差别,有优质的、向上的声乐作品,也会有恶俗的、落后的声乐形式。不同的群体对同种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审美观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这与地域、时代、文化背景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声乐艺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带有不同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及时代感的形式,以适应不同群体的审美观。由此可见,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观是可以重构并被异化的。

二、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原则

(一)客观性与主观创造性的统一

声乐作品拥有创作背景、乐谱、歌词等客观元素,这些元素都应得到艺术表演者的尊重,在开展表演活动时将其真实再现出来。表演者要通过对声乐作品的深入挖掘来努力发现作词家、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实际表演中要将这种深沉的感受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只有对原作品有充分的尊重,才能在表演时更加富有感情,并且感染到观众,使观众通过表演者的演绎来建构对声乐作品的认识。由于表演主体的不同,表演者们会在充分了解作品客观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主观创造,使真实情感得以释放。声乐表演正是靠其独特性与多样性受到大众的喜爱,而这种多样性又是借助表演者的主观创造而得以彰显,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表演者应该将自己独到的声乐体验融入到声乐表演当中,让观众获得丰富多彩的听觉感受。在尊重声乐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艺术创造,使声乐艺术的客观性与主观创造性实现完美结合。

(二)演唱技巧与表现艺术的统一

要对声乐作品进行完美的演绎,就需要表演者具备精湛的演唱技巧,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演唱方法,在表演时将它们融为一体,将作品的灵性借助声音技巧传达出来,让观众获得优质的审美享受。当然,一场完美的声乐艺术表演仅靠演唱技巧是难以收到理想效果的,还需要表演者抓住声乐作品的灵魂,深入到作品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精髓,然后再将这种体验融于音乐表演当中。高水准的表演者在表演时可以将演唱技巧与表现艺术融为一体,使观众在获得良好视觉感受的同时,更能在表演者的带领下进入到作品的灵魂深处,在声乐艺术家打造的优雅氛围当中完成审美活动,获得高品质的审美体验,使演唱技巧与表现艺术相统一的审美原则顺利达成。

(三)声乐历史再现与时代的统一

优秀的声乐作品都具备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风格较为独特。我们现今可以接触到的很多声乐作品都带着浓厚的历史特性,通过这些极具艺术性的声乐作品我们几乎可以回归到当时的历史大环境当中,这正是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伴随着时代变迁,现代声乐表演艺术家在演绎这些优秀作品时,必须要对其独特的历史感给予充分尊重,并能通过表演来进行再现。但当代的艺术审美视角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要求表演者将现代元素经过加工融入到声乐作品当中,使具有历史感的声乐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使声乐表演艺术的历史性与现代性经过碰撞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真正有价值的声乐艺术作品是会透过时代的沙漏而得以永世流传的,其所带有的精神烙印是永恒的。即便声乐表演艺术在不断推进,但在舞台演绎时应始终把握其历史性,在经过具有时代感的再创造之后,将其呈现给世人,实现声乐历史再现与时代的高度统一。

三、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验

(一)歌唱声音的审美

声乐表演者最能直观展现的艺术美就是声音之美,声乐表演艺术家应该将自身体会到的作品内涵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深化观众的直观感受。表演者要完成声音的审美建设,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努力感受声音的美,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自己可以把控的歌唱技巧,再通过声乐演唱传达给观众。优美的声乐演唱能够使听众产生美好的想象与联想,使这种关于声音的审美活动更有意义。听众在联想时会发挥自主意识,对声乐产生独特的认知,然后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来开展审美实践。这种审美体验是十分难得的,需要演唱者能够利用演唱声音来真正打动听众,不断推进审美活动,使关于歌唱声音的审美体验深入人心。

(二)内心情感的审美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验不能流于表面,而应该深入到欣赏者的内心当中。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表演者从生活本真出发,寻找情感基础,提升自身的情感体验,将声乐作品中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体会作品传达的真实情绪,将自己的心灵感受传递出去。同时,作为表演者必须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使歌声带有强烈的感染力,给听众的心灵带来美的冲击。在中国声乐唱论当中就尤其注重声情并茂,通过声音来传递感情,唱出作品的灵魂,作为听众必然会更加尊重这种直达内心的声乐表演艺术,在开展审美活动时会更加用心,完成内心情感的审美,收获高品质的审美体验。

(三)音乐感觉的审美

音乐感觉是对声乐表演艺术家水平高低的一个评判标准,表演者的音乐感觉良好,就会在作品的诠释上更加深入,更加到位,如果音乐感觉存在偏差,表演者就难以真正将作品的情感内涵提炼出来,听众也很难从表演当中获得良好的声乐审美体验。因而,声乐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训练时都会将音乐感觉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音乐感觉的获取除了与生俱来的天赋之外,与表演者不懈的学习与训练也是分不开的,表演者们通过对节奏、音准、强弱等音乐素质的训练,使声乐审美体验不断加深,逐渐形成音乐感觉。这样一来,表演者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就可更加游刃有余,在提升自身声乐表演素养的同时,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

(四)音乐形象的审美

声乐表演艺术关注人物的形象塑造,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声乐作品都会全力打造一个音乐形象,将人的思想感情倾注到这个音乐形象上,使其为表情达意服务。从本质上来说音乐形象就是人内心情感的音乐化。通过音乐形象的塑造,使表演者的情绪更加有的放矢,而作为观众在看到这种形象化的表演之后,对声乐作品的体验会更加深刻,形成一个更加具体的印象。观众很容易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获得鲜活、灵透的审美体验。表演者之所以能够完美地诠释这种音乐形象,正是凭靠表演者对作品内在诉求的细心揣摩,以及完全融入作品的切身感受,在这种孜孜不倦的探求中为观众刻画出有血有肉的音乐形象,获得审美体验。

四、结语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看似浅显,实则十分高深,它不仅是对声音元素的欣赏,更是对表演形态、内心情感、艺术感染力的感悟。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评定必须要有正确的审美方向作为指引,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秉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演唱技巧与表现艺术的统一、历史性与现代感的统一这几大审美原则,来获得高品质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不可流于表面,而应深入内心,与作品灵魂进行对话,使审美上升到一定高度。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客体的心灵都可得到荡涤,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与人生观,展现出更加高尚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J].中国音乐,2011,(01).

[2]金雷.关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3]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2007,(07).

[4]徐军.多彩的旋律——论音乐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南京: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16).

作者:黄晓锋

审美视角下声乐艺术论文 篇3:

论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音乐成为大多数人的业余爱好。当前,声乐表演已经有了质的发展,风格独特,倍受观众欢迎,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演唱者因审美能力不足,导致其声乐表演缺少了应有的精神内涵。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概述声乐表演的美学原理,分析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思维,探讨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最后研究声乐表演艺术实践中的审美体现。

【关键词】声乐表演;美学;审美特征;审美体现;演唱者

作为一种起源最早的艺术种类,声乐表演艺术既包括音乐的元素,也含有文学的因子,形象地体现出了演唱者与人声、乐器等的完美结合。不管怎么讲,艺术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脱离生活实际就成为空谈,永远不会有凭空捏造出来的艺术类别,声乐表演也是如此,它能把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内心审美理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见,只要是声乐表演,都可以为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甚至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予听众“美”的享受,这表明声乐表演具有一定的美学原理,经由演唱者将作品中的审美内涵传达给观众。所以,本文着重针對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体现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想”,最终增强声乐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一、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原理

(一)统一性

对于声乐作品而言,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取悦人而存在的,能够帮助人们排解烦忧,起到振奋精神、陶冶情操的作用,从古至今都散发着无可抵挡的魅力。一般来说,声乐表演艺术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出来的精髓,反映着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形态,可以说声乐表演艺术贯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生活的所有角落。例如中国古时的汉乐府,以及近代以来的流行音乐、中国风、民族音乐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再现了各自己独有的声乐艺术。在声乐作品创作方面,要从作品所要体现的思想情感出发,追求声乐表演与广大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既要完成历史叙事,又要指引未来,给人们带来信息,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声乐表演艺术的“统一性”的美学原理。

(二)再造性

面对一部声乐作品,演唱人员需要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表演,但不是呆板地模仿,也不仅仅是向人们传达故事,而是对原作品进行再造性的加工与处理。任何艺术都是为当下服务的,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顾及原作品的内容,不考虑听众的内心反应,再优美动听的声乐表演都无法实现预期的美感。声乐表演活动,是对“美”的展现,必须传达出作品中的感情,只有演唱人员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思维,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真正表达出观众心目中所期待的“美”的感受,也就是呈现出“再造性”的美学原理。

(三)视听美

从字面意思上分析,声乐表演就是“表”与“演”的结合,既有“表”的演唱内容,也有“演”的演戏成分,缺一不可。只有兼顾二者,才能达到完美的演艺效果。一方面,针对“表”而言,声乐演唱人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精湛的声乐演唱技能,合理地演唱乐曲谱例,不管是高音、低音,还是起伏、换气等,都要展现出一定的表象美。另一方面,针对“演”而言,就是声乐演唱者向观众传达声乐作品所含思想感情的过程,往往对演唱者的神态、表情、瞬间动作等有着较高的要求,从旋律到内涵,都要让欣赏者感受到别具一格的独特美,这一切都是“视听美”原理的重要根基。

(四)技巧美

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性较强的演出活动,声乐演唱工作不能蛮干,要注重技巧的运用,要呈现出“技巧美”。一般来说,发音、呼吸、吐字等都属于声乐演唱中的声乐技巧部分,演唱者只有能巧妙地表现各个组成部分,才能让整个声乐表演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动听迷人,令人流连忘返。艺术就是要体现美,脱离美的艺术活动无法震撼公众,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表演技巧是增强艺术表现力的最佳途径。一般来说,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声乐演唱者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能够对自己的音色、音质做出审美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最佳的演唱方式。一句话,声乐表演者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声音,才能有效把握“技巧美”,呈现声乐表演艺术的独特美感。

(五)情感美

情感是声乐表演艺术美的基本内涵,演唱者必须紧紧围绕“情感线索”进行再表演,要至始至终地向公众传达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信息。进一步讲,情感也是声乐表演的灵魂,缺乏情感的演唱不会感动听众,即使演唱者的声音美妙动听、唱法宜人,也会因情感色彩的丧失而显得苍白无力。声乐作品的内容千差万别,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情感氛围也要有所区分,这就决定了演唱者应有较高的情感注入功底,形象地再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唯有如此,声乐表演人员才能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还原出来,才能积极地释放情感,产生正能量十足的灵魂,确保整个声乐表演活动的魅力无穷。

(六)形象美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欣赏声乐表演艺术活动,不仅要耳朵倾听,还要目光直视演唱者,既获得了音乐美感,又获得了形象美感。在这里,声乐演唱者的形象美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形象,二是表现形象,共同构成了声乐演唱艺术的“形象美”,该美学原理在整个声乐表演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在艺术形象上,演唱者往往会结合相关信息,找出其中包含喜、悦、悲、伤等的元素,进行构思,形成一种可以感动观众的形象美。另一方面,表现形象,指声乐演唱会的开展需要有人来伴舞,还需要五彩纷呈的灯光照射,需要美丽夺目的舞台布景,以此为整个声乐表演活动增添光彩,以多样化的“形象美”来增强声乐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二、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探讨

(一)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对于任何艺术类型来讲,都不全是静态活动,也不全是动态活动,而是要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相结合,声乐演唱艺术也不例外。大体上讲,优秀的声乐演唱艺术人员从不单单倾向于某一技能的展示,而是可以综合掌控整个艺术表演过程,能将自己喉咙发出的声音和个人肢体的摆动相协调,确保二者配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最终将全新的艺术感受带给观众。所以说,“动”与“静”的结合是声乐表演的重要审美特征。只有注重动态与静态的默契配合,声乐作品的内涵才能形象、自然地流露出来,再加上声乐演唱者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以及深层次的感悟,才能完美地展现出艺术美感十足的舞台效果。

(二)表演融入真情实感

声乐表演的目的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快乐,演唱者的言行举止都要得体,符合规范,不能随意地吐出美丽的词语,还要在表演中融入真情实感,打动观众。可见,融入真情实感是声乐表演艺术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审美特征,需要每位声乐演唱者的高度重视。当然,对于同一部声乐作品来说,让不同的演唱者来表演,传达出来的情感信息也会有一些差别,原因在于每一个人对于乐曲的理解都各有千秋,从而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表演效果。当然,不同的情感也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既可以让观众体验到各种各样的美感,消除长期欣赏一种美感而产生的审美疲劳,还可以让把乐曲中最真的情感内涵体现出来。

(三)历史与现代相融合

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真理,也只有历经无数岁月的考验,并在历史竞争的旋涡中脱颖而出的声乐作品才具有经典性和无可替代性。随着时空的变化,任何经典的声乐作品的内涵都会不一成不变,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以顺应现代人的审美倾向,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此,声乐表演作品在新的时代也要与时俱进,注重历史真相的同时,也要关照现实因素,尽可能地将历史因素与现代因素相融合,才能既不失原始表征,又能成为时下观众热爱的对象。可见,历史与现代相融合是声乐表演的必备的审美特征,演唱者应當从实际生活出发,深入领会原作品的内涵,掌握其生活源头,竭力创造出历史与现代融合后的独特美感。

(四)演唱者的腔法独特

声乐表演艺术对于舞台效果的要求极高,无论达到什么样的表演效果,都要由核心人物来实现,也就是说演唱者本人是整个演出活动的主导者。由于声乐演唱主线就是“唱歌”,自然就涉及到演唱者的声音,腔法是否独特,这无疑成了声乐表演展现美的一个重要标志。进一步讲,不同的声乐演唱者都有天生的声腔,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相同的声音的人,而优秀的演唱者会利用自身的优美声腔与观众进行心灵交流,达到超常发挥的艺术境界。如果声音婉转动听、气韵生动,就能拉近演唱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产生亲切感,进而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声乐审美活动之中。

三、关于声乐表演艺术实践中的审美体现

(一)演唱者的音乐感觉

纵然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感十足,如果不能将其中的美体现出来,一切都是空谈。在声乐表演艺术实践中,演唱者的音乐感觉是审美得以体现的有效途径。首先,声乐演唱人员要切合实际地诠释作品,准确理解原作品中的音乐情感,还要体会音乐旋律所含有的各种情绪,最大限度地将自己与音乐融合成一个整体,达到忘我状态;其次,在原有音乐表现的基础上,声乐演唱者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感觉,找到自己的优势,进一步锻炼个人的声乐演唱艺术修养,才会有质的飞跃;最后,声乐表演者还要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不但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作品朗诵水平,还要增强自己的乐曲观赏能力,最大限度地打造出属于个人的独特音乐演唱风格。

(二)演唱者的专属声音

作为声乐演表演艺术,涉及的元素较多,但是最为核心元素只是一个,那就是声音,也就是说声乐演唱艺术实践中的审美体现必然与演唱者的声音有关。实际上,所有表演者都有一个共性,即专属声音,观众基本上都是通过音色来识别是谁在演唱的,不同的音色体现着不同的审美风格,通过对声音的细节处理,会产生独特的美感。所以,声乐演唱者要认真了解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要传达的育人价值,再通过自己的专属声音对其进行加工,可以呈现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的审美体现。

(三)演唱者的个人审美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审美标准,个人审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声乐演唱的效果,个人审美能力强的声乐演唱者会将最佳的审美面貌传递给广大观众,反之则会降低演唱质量。由于不同演唱者的家庭环境不同,成长生活经历存在着较大差异,就会对事物持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说理解角度存在偏差。为此,在声乐表演艺术实践中,审美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人审美,这就要求演唱者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努力将个人对乐曲作品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唯有如此,声乐表演艺术活动才会与众不同,个性十足,能让观众眼前一亮,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四)演唱者的典型审美

大千世界,海阔鱼跃,万事万物都可能成为声乐演唱艺术的抒发对象,但不是所有讴歌的对象都能为人们带来情感共鸣,只有典型的艺术形象才具有此功能。一般来说,典型性寓于共性之中,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大众的情绪和内心感受,声乐演唱者能将作品中的形象加工成大众期待的共同形象,就能达到预期的典型审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标准不断提升,优秀演唱者必须表现出最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让真实的自己展示出来,将最能引发共鸣的艺术价值带给观众,才能体现出属于自己独创的典型美,切切实实地增强整个声乐艺术表演的审美表现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人们的审美观念错综复杂,声乐表演艺术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艺术表演风格,才能表达出最动人心弦的乐曲。对于从事声乐艺术表演的学子而言,必须及时转变自己的审美观念,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强自己的美学素养,提升声乐表演艺术的欣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深层次地领略声乐作品的美学内涵,最大限度地呈现声乐作品的音乐美、形象美和声音美。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还要充发挥自己的二度创作能力,深化情感表达的内容,也要拓展审美想象的空间,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只有准确地把握和处理好情感表达与审美想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增强个人的声乐演唱美感,最终将声乐作品中的艺术精髓挖掘出来,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声乐表演。

参考文献

[1]肖英群.探析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J].音乐时空,2015(8):121.

[2]陈可可.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0,41(1):137-140.

[3]唐鹤鸣.提高审美认知能力对声乐教学的意义[J].北方音乐,2020(8):100-101.

[4]王珊.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艺术研究[J].北方音乐,2020(7):245-246.

[5]屈慧文.声乐表演的形体语言与美学意义研究[J].北方音乐,2020(10):247-248.

[6]马帅.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8(6):90-91.

[7]丁淑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审美研究[J].当代音乐,2018(5):15-16,20.

[8]吕浩宾.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四川戏剧,2018(5):171-173.

[9]李萌.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艺术评鉴,2018(16):39-40.

[10]何仲仙.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探析[J].黄河之声,2018(12):62.

[11]茅华梅.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8(24):184-185.

[12]吴静怡,肖玛.浅谈声乐表演中的二次创作[J].民族音乐,2018(6):24-25.

作者简介:肖智丽(1981—),女,汉族,山西侯马,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声乐教学与表演研究。

作者:肖智丽

上一篇:财政经济安排与选择论文下一篇:经济社会的信用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