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绘画艺术设计论文

2022-04-18

摘要: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在现代工业时代的联系性似乎不强,所以,在界定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上成为二者角色定位的一个关键指标,如果传统的绘画艺术发展到当今时代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而且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单调的呈现方式也限制了艺术思维的发散。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传统绘画艺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绘画艺术设计论文 篇1:

中国传统绘画在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分析并转化为让参观者运用多感官体验的艺术空间。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归纳、视线分析等方法对四幅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背景、绘画技法、空间形式及相关传统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厘清每幅画当中诸要素之间的关联,运用元素提取、抽象与合成的艺术作品空间化手段,结合当代美术馆的发展现状及艺术品展示形式,设计出四个不同的艺术体验空间。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在空间艺术设计领域中的研究,為丰富美术馆文化、展览形式和与参观者的互动体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空间艺术设计 艺术作品空间化 中国画 传统艺术 多感官体验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300多年来,美术馆的发展经历了从“以艺术作品为中心”到“以游客为中心”的转变。直到1935年,中国第一家独立美术馆成立。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大多数美术馆展览形式单一并缺乏艺术和文化的体验与互动。美国概念艺术家Alex Da Corte[1]与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2]提出了“艺术作品空间化”的概念,中国的艺术研究人员则通过分析中国画透视原理,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将二维绘画与三维空间进行数字转换[3]。艺术家们旨在创造一种新的体验形式引导观众如何感受艺术作品,使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日本的TeamLab团队[4]从东方传统绘画的角度对三维空间进行平面化,以探索其逻辑结构并创造“超主观空间”沉浸式美术馆。荷兰普莱恩移动美术馆[5]打破了传统展览的秩序感和稳定性,追求直接影响展览参观者的波动性和开放性。综上所述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在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仍有待研究,因此将“艺术作品空间化”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并把此结合体引入到用空间艺术设计中成为文章探讨的主题。

一、艺术作品的空间化

美国概念艺术家Alex Da Cortem为了唤起观众对艺术的不同感受和记忆,对绘画作品当中的平面图像及细节进行抽象和解构,将不同隐喻意义的意象元素进行整合以此来增强空间体验感,构筑包含不同颜色图案及纹理质感的艺术装置,形成不同场景的复调叙事空间,从而加深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感官体验。

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雕塑家安塞尔姆·基弗[2]的作品植根于自然和历史,来自时间的流逝。作品从诗歌、历史遗迹、圣经故事和风景照片中获得灵感,并将它们抽象和排列成承载这些诗歌或照片背后隐喻的空间符号,从而构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先验”经验艺术空间。作品通过视觉语言的通感转译方法,带给参观者强烈的吸引力与视觉陌生化的冲击效果。

中国的艺术研究人员旨在探索东方古典园林艺术与园林的视觉与图案的一致性,根据中国传统绘画的真实尺度以及透视理论和视觉原理,分析中国画的仰角、水平面和视距并调整景观和景点的布局[3]。通过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建立景观数字模型和视觉量化的透视规范,制定景区二维绘画与三维空间数字转换的尺度标准,创造中国画的原始视角从而实现拙政园31景的园林空间分析、视觉总结和景观路径恢复。

总之,以上案例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图像分解、元素抽象、排列组合,运用不同的材料、颜色、纹理来烘托空间氛围,形成了与绘画图像世界平行的空间。这种方法可以重新诠释绘画作品并拉近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增强绘画作品的文化内涵。使观者不再是绘画作品单纯的接受者或观察者,并通过感官体验对艺术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当代美术馆的发展

鉴于美术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些美术馆试图以艺术作品为出发点,思考如何改变其表现形式及展示方式,让参观者真正走入到艺术的世界,通过互动体验艺术作品并感受其文化内涵。

(一)沉浸式美术馆teamLab[4]

沉浸式美术馆teamLab团队通过对亚洲绘画“散点透视”观察空间的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一个充满三维物体的世界,从传统艺术的角度对三维空间进行平面化,以探索其逻辑结构,称之为超主观空间。来创造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引导人们思考如何理解世界。

到目前为止,观众通常在固定的位置观看艺术作品。然而在“超主观空间”理论所创造的以观众为中心的艺术体验空间中,teamLab团队通过计算机及影像技术对二维的艺术作品进行空间折叠、分割和连接,使观者可以在巨大的艺术空间中自由地移动位置和视角。观者还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对艺术空间进行体验互动,并成为艺术作品的固有部分,从而模糊了艺术作品与观者之间的界限。

(二)移动美术馆[5]

移动美术馆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术馆和艺术空间收藏的局限性。同时其也使展览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美术馆或艺术空间。这样,可以将美术馆变为移动设备,使展览形式更加多样化。

荷兰普莱恩美术馆是欧洲著名的移动美术馆和面向公众的可移动艺术中心。它打破了固有物理空间的局限性,可以放置在公共空间或城市中心。作为一个流动的展厅和视觉艺术的临时舞台,它打破了传统美术馆的展览和空间形式,构建了“艺术家一艺术展览一观者”之间的艺术传播模式,而不是传统的“美术馆一艺术家一美术馆空间一观者”相对间接的形式,使策展人和艺术家成为展览的直接传播者并能够更广泛地与观众交流。这种观众主动接受艺术信息的过程,对于移动美术馆的艺术传播和艺术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空间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华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凝聚了历代画家对于艺术的理解。由于中国的美术馆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缺乏艺术和文化的体验与互动,民众对中国传统绘画与艺术的认知程度有待提升。而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化,展览形式的移动化,是增强民众体验和感受艺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手段,可以给中国画提供一种新的体验形式,为未来的艺术展览形式提供有效方法。[6]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艺术设计方法

1.中国画题材选择: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其题材丰富,主要源于自然演变的发展,使观者能感受到自然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带来的五感体验。

首先从自然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人们在展示环境中对展品的欣赏,必然是一种动态的观赏,时间就是动态的诠释方式。人在展示空间中,必然体验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从而形成完整的感官体验[7]。四季是自然发展演变和时间流逝的动态过程,而中国画中的场景则是时间和空间在不同视角下的表现,画中的连续空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所以研究根据中国画题材来源,结合四季的演变过程选择反映不同季节的中国画题材。

而后,从感官体验来看,它通常与文学、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联系在一起,其结果是某种通感经验的体现。宋人四雅(品茶、插花、品香、赏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8],强调通过人的感官体验艺术之美。具体而言,品茶强调味觉之美,插花强调触觉之美,品香强调嗅觉之美,赏画强调视觉之美。这四种艺术的结合,体现了宋代文人雅致的生活美学,所以研究根据宋人四雅所传达的传统艺术及感官体验,选择与之相近的中国画题材。

总之,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由思维与通感之间建立的机制所激发的过程。所以选择不同创作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及传统艺术所造就的中国画题材。一方面可以体现中国画创作与相关传统艺术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拉近艺术与观者的距离并提供多感官体验与互动,从而理解中国画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选择以下案例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见表l。

(二)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艺术设计过程

通过对四幅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与透视原理、构图及空间形态、相关传统艺术的分析[9],运用元素提取、抽象与整合的艺术作品空间化方法,并选择相应的材料及颜色,构成中国画艺术体验空间。

1.绘画技法与透视原理:早在宋代,中国画“散点透视”的作画方法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郭熙将“散点透视”概括为三种在自然状态下观者观察事物的三种角度,即仰视、平视、俯视。散点透视法又称“动点透视法”,意在画家不能固定在一个位置观察风景,视点可以产生上下、左右、远近变化,因此画面展现出“千里之外’’的广阔境界。

“散点透视”在《兰亭修禊图》《掩关焚香图》《富春山居图》《瑞鹤图》这四幅国画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作者都是由“深远”、“平远”和“高远”中的1-2个视角描绘整个空间。春、夏、秋、冬分别对应这四幅作品所描绘的场景。另外《掩關焚香图》还运用到“藏掩”及“留白”的绘画技法,意在使整个画面更加协调,并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

2.构图与空间形态:《兰亭修禊图》[11]和<掩关焚香图》[12]都采用分段式的空间布局方法,画面场景空间由近景、中景和远景构成。根据这三部分的前后位置及比例关系,导出其空间形式,如图1、2。

<富春山居图》[13]采用全景空间布局记录富春江山水。这就需要运用“平移法”观赏画作,观者的视线要从画面的开头一直移动到结尾来欣赏。此方法与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一步一景”手法如出一辙。根据这种方法并结合卷轴的长度与空间比例关系,防止观者的体验动线过于冗长单一,将卷轴首尾相连组成内外两个圆环,观者可以在圆环中间行走并享受两侧的风景,如图3。

《瑞鹤图》[14]采用分层空间布局形式。上半部分由天空中形态各异的仙鹤组成。下半部分是基本对称的宫殿建筑屋顶和祥云。观者可以想象自己伫立于高台之上,平视传统建筑与仙鹤的全景面貌,根据画作特点导出空间布局为长方体,如图4。

3.相关传统艺术:《兰亭修禊图》描绘了传统艺术“曲水流觞”。通过分析此艺术与品茶活动的相似性,将此活动形式与品茶相结合。《掩关焚香图》所传达的传统艺术为品香。通过对古代品香方法、器皿和香藏方式的分析,将这一传统活动与国画空间相结合。《富春山居图》中的山体随着空间比例缩小,而画中的树木缩小后可以与盆景艺术相联系。盆景艺术是一种以植物和岩石为基本材料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作品。《瑞鹤图》中所包含的传统艺术是重檐庑殿顶。它是古代中国宫殿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并在中国传统建筑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

以上四幅国画作品所传达的传统艺术可以与宋人四雅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调动不同的感官使观者体验国画作品并与其产生互动,同时还能感受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4.艺术作品空间化

8组山体从《兰亭修禊图》中按比例提取并抽象成阶梯元素,观者可以通过阶梯登高并运用“深远”视角俯瞰空间;竹林、凉亭及植被也被相应提取。最后根据原画中景观的位置布局,将这些元素组成空间,如图5。

《掩关焚香图》中,首先将画面中天空部分用层叠垂直细线填充,填充部分的负形体现远景山体的正形,从而达到隐藏和削弱山体形状之效果,并给参观者想象空间。同时在每一层垂直细线所对应的高度设置坡道,细线末端连接不同的香筒,这样观者可以选择香筒并带到地面上品香,如图6。而后将近景和中景部分的山体元素与传统香炉特点结合,提取并抽象为镂空山体形状并创造俯视视角。观者可以在镂空山体空间中品香,产生的烟雾也可以从缝隙向空中扩散,这是传统品香形式的新体验。为了将“留白法”应用于空间,在空间顶部设置丝绸,加之阳光与风的作用,从而在地面产生斑驳的波纹效果。地面铺上细砂,以沙为水,观者可以用耙子在上面勾勒水波纹图案,从而增强观者与艺术空间的互动性,如图7。

《富春山居图》中,首先将所有“平远”视角的山脉提取其平面轮廓并将其叠加,如图8。将所有“高远”视角的山脉提取其外轮廓线,组成一个外框并叠加,如图9。同时利用坡道来恢复相同的视角与感官体验。而后根据原画中山的比例和位置,将提取并抽象的山元素在空间中呈环形分布,同时按照相应的空间位置加入盆景元素。在内环之内及外环之外设置隔墙,以保证观者的视觉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最后在空间内部隔墙上运用中国传统园林框景手法一景窗,观者可以通过景窗看到“三维”图画,从而增加体验的趣味性,如图10。

根据《瑞鹤图》中建筑屋顶的形状、体量及对称性,观者将欣赏并体验到艺术空间中对称建筑的有序性和空中仙鹤的无序性。首先对画作中7种不同飞行状态的鹤进行翼型元素提取。同时提取建筑立面的屋檐轮廓(由于侧立面在原画中未显示,因此采用相同建筑规制绘画进行提取),如图11。而后根据屋顶内部结构和比例,进行元素提取、抽象和整合并作为艺术空间主体框架。为了增强观者“赏画”的体验感并体现分层空间布局,框架内部铺设地板并用楼梯连接,立面运用与原画材料相同的绢布,观者可以透过绢从不同高度体验艺术空间。最后将屋檐轮廓延展成曲面,与建筑框架结合以还原画中屋檐形态,如图12。再根据鹤翼的形态及空间位置,将其抽象并整合到艺术空间中。

5.材料及颜色:至今,机器生产的材料无法测量其性质或年龄。然而,源于大自然的材料让人们的视觉能够穿透表面并感受其真实性,自然材料还显示了它们的时代及历史。所以选择自然材料如木材、丝绸、金属、细沙等作为艺术空间的主要材料。为了还原原画的色彩,借助投影设备将国画作品中的主色调投射在地面和墙上,以增强观者的感官体验。

6.艺术空间手工模型:四个艺术空间的模型主要由纸、木材及丝绸等材料制成,模型比例为1:10 0及1:50。由于中国画没有明暗对比和阴影效果,因此模型中运用顶部照明、地面照明及中央照明的方法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营造艺术空间氛围。此外,模型还可以与观者产生互动。例如,可以通过遥控改变灯光的颜色和亮度、用耙子在细沙上作画、通过电动转臺欣赏360度的完整空间,如图13。

7.艺术空间效果:将中国画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一个与图像世界平行的空间,用空间诠释中国艺术,用中国艺术构筑空间。这四个艺术空间为观者提供一个真正体验艺术世界的机会,拉近艺术与观者之间的距离。观者可以根据原画当中的透视原理自由移动视角,通过品茶、品香、盆景及建筑(如图14)充分调动五感并与艺术空间产生互动和交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体验中国传统绘画。结论

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分析与总结,设计出多感官体验的中国画艺术空间。传统绘画与艺术空间相结合,重视观者对艺术的感官体验与互动,是未来美术馆发展的趋势,是空间艺术设计领域的一次尝试和探索,这种方法为空间艺术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为美术馆从“以艺术作品为中心”向“以游客为中心”的转变提供参考,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Rutland, Beau ALEX DA CORTE: FREE ROSES[J] Anforuminternational.2016

[2]王兰.综合媒材在视觉语言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0 (12):17

[3]纪圆,秦仁强,黄顺文.人山水园林的观照与流眄——基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的全景式复原[J].中国园林2016(9):87-93

[4]葛鑫.一种新媒体艺术体验展的沉浸式设计模式——从teamLab作品探究[J].设计2020 (15):42-44

[5]顾婳琳移动的美术馆——汉斯.乌里奇奥布里斯特与他的”移动实验室”[J].艺术当代2009(7):124-127

[6]秦仁强,纪圆,周欣传统绘画艺术与古典园林艺术虚拟现实互动技术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 (12) 185

[7]黄建成.空间展示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4-15

[8]李茜.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宋人的风雅闲事[J].决策探索2019 (19):48-50

[9]方闻,李维琨.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10]荆琦.高蹈远-引解读《林泉高致》中蕴涵的“远”观念[J].大连大学学报2008(4)79-83

[11]单国强.文徵明的《兰亭修禊图》与.兰亭文化”[J].苏州文博论丛2014(1)110-112

[12]《中国绘画总和图录续编》(第一卷)[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98:图版A56-008

[13]陈钠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艺盼析[J].美术2005(9)114-115

[14]李争.从《瑞鹤图》看宋徽宗绘画的形式感[J].大众文艺2016 (14):95-96

作者:柳天昱Thomai Pnevomonidou

传统绘画艺术设计论文 篇2:

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

摘 要: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在现代工业时代的联系性似乎不强,所以,在界定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上成为二者角色定位的一个关键指标,如果传统的绘画艺术发展到当今时代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而且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单调的呈现方式也限制了艺术思维的发散。

关键词:传统绘画 现代艺术 审美

总的来说,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道路上如果不注入新鲜的创新元素,恐怕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但是,传统绘画艺术如果仅仅是追求现代艺术的脚步,而失去了自己本来的特质和优势,也最终会失去自我,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附庸。因此如何处理好自身发展和时代结合的问题成为传统绘画艺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现代艺术的发展必然要不断的吸收外界优秀因子,这一过程中势必会对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改良、优化以便适应自己的发展,给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要不断的集合和充分体现这种艺术形式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绘画艺术的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共通之处,在确保二者都能丰富发展的基础上,给广大受众呈现更加多彩的视觉盛宴。

一、传统绘画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背景

现代设计的大背景激荡着文化碰撞。所以,如果既想要发展我们的传统绘画艺术,必须跟时代气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在审美内涵上有着丰富的积淀和创作经验。与此同时,现代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都较之甚晚,在艺术理论上还不成熟,这些缺憾都需要在想前人不断的学习中加以弥补。因此这种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借鉴和改良,以至于自我创新的一个过程中。其中传统的绘画艺术宝库中珍贵资源就是确保其存在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理论。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应当以更加有效的艺术实践不断接触大众的审美需求,在触及艺术基本规律的前提被背景下,将现代艺术设计在设计对象身上淋漓极致的发挥出来。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文化背景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资源。现代艺术设计是机遇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生产产生的,最早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大规模生产的闸门。工业品最初对实用功能的诉求始终是第一位,但是随着人们生产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生产过剩的现象已经成为现在影响工业时代继续前进的瓶颈,如何在同质化的工业品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我们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实用功能需求基础上赋予其独特的艺术内涵,以此来满足他们的精神层面需求,因此艺术设计史无前例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出现,这些都成为影响和提升工业生产水平和内涵的重要方向。但是现代艺术设计本身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其本质特征仍然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完全附庸工业,那么也必将走向没落。艺术设计保持自身特性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不断的吸收各种优秀文化内涵和形式,为自己的张扬艺术个性提供完整的服务措施。因此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进一步挖掘的重点。

二、传统绘画与艺术设计的思想共鸣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兼具实用和审美的结合,这一点正是现代艺术设计所亟需的。而且实用和审美的兼备一直以来在传统绘画艺术中存在并不断丰富,只是这种进步的步伐较为缓慢。这种二者兼备的思想曾经给中国的传统绘画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给传统绘画在现时代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留下了伏笔。其次,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人文设计思想是的现代艺术设计受益匪浅。现代艺术设计主要是服务于人的设计,他对人文精神的诉求是非常强烈的。在吸收外来元素的过程中现代艺术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他的人文性。而传统绘画艺术中深深的人文精神给二者的联姻搭建了桥梁。传统绘画艺术中天人合一的观点将季节气候、材料等自然美感等完美的融合在作品当中,形成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沟通,而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也要充分考虑设计对象的功能、材质等元素。另外,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对于内在节律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布局法則被发挥到了极致,在变化的过程中寻求均匀,这种绘画思想其实以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对称原理是非常相像的。将对称原理进行人性化、人文化的处理就是传统绘画当中的“布局”。关于布局在传统绘画中有大量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可以借鉴,从这个层面看传统绘画艺术真的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资源宝库了。

三、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绘画的实践结合

现代艺术设计讲求一目了然,能够最简单的、最直观的为大众接受、看懂。这与与油画和版画有着根本的不同,简洁明了的风格使得艺术设计充分体现了服务于人的角色定位。同时这也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关键和关联层次,而且这也使得我们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设计对象的魅力烘托到机制。现代艺术设计的产生背景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向,他要不断的拉近艺术思想与普通受众之间的距离,将审美平民化,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因为艺术设计是和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工业生产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最广大的人群,艺术设计就是要附着在工业生产这个事物上将自己的优势和独特的审美理念为大众的审美需求服务。同时这种审美的过程也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现代艺术设计讲求的是能够清楚的将内涵表达出来,是的人们在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过程中不至于有那么多得揣摩和猜测。因为大众的审美水平毕竟和精英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所以艺术设计的总体发展思维就是将那些高于现实,又不是高出很多的审美思想和事务呈现出来,它是一个转化者、搬运者的角色。那么它如何转化,又是搬运那些东西就成为艺术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了。其实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就是它的重要资源之一。

参考文献:

[1]傅强. 传承民间绘画艺术 开拓艺术设计道路[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张敏. 浅论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关系[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7) .

[3]林大梓,李勋祥. 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比较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6(04) .

作者简介:傅娣(1985.03—),女,江西省抚州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作者:傅娣

传统绘画艺术设计论文 篇3:

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研究

摘 要: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如何认识传统绘画造型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成为当下设计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绘画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影响 结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下面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定的剖析。

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已由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

现代艺术设计它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集中概括的设计已逐渐成为主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代艺术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绘画讲究构思上的“以一当十”、“以少用多”,构图上“计白当黑”等审美追求能为平面设计师提供大量的营养。这已经在我国艺术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这实际上强调的也是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意境。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融合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又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水—生命—文化”招贴图形作品,更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2008年的深奥标志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在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等,特别是中国画,巧妙的运了用白底的匠心。民间剪纸和兰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现代招贴艺术的构图中得到印证。西方传统艺术,基于几何学空间观念,从模拟生活现象入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国艺术家则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沉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艺术家随着时代的要求,赋予它新的活力,常用而常新,这种程式化的处理在我国招贴画的装饰性形象处理上,也常得到应用,显示了夺目的光彩。齐白石曾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著名论断,我们的一些招贴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的可贵提升。由于艺术设计的特征,决定了装饰色彩在设计画面上所起到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宋代苏轼曾画朱竹,有人责难他,难道有红色的竹子吗?他反问:难道有黑色的竹子么?意思是既然大家对“墨竹”习以为常,为什么不允许画朱竹呢?这说明传统美学观中对色彩的主观想象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这种主观想象不等于主观臆造,装饰色彩同样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样需要从客观事物中吸取营养。这正是包装画面所刻意追求的。“意足不求颜色似”说明了这种关系。人们常从彩蝶、霓虹、彩霞等自然色彩受到启发而创造出色彩绚丽的装饰效果。装饰色彩的主观性使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传统中国画中也经常把荷花画得红艳艳得,荷叶只用淋漓得水墨,面对这些形象,人们自然会觉得所画的水墨叶子是绿色的。在艺术设计作品上,常常也有这样的例证,一张蓝色的画面,上面画几束灿烂的焰火,这块蓝色自然会被人接受为深邃的蓝天。同样是蓝色的底色,画上几块白色的三角帆影,这块蓝色又会被人们视为无边的海洋。一张绿色的画纸上画一对嬉戏的小羊,这绿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为只是单纯的底色,空间更大了,给人的联想更多了。

设计艺术的本质在于启发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创造性是设计过程最重要的部分,是决定设计事物生命力的强弱、优劣、成败的关键所在。艺术设计作品的成功在于设计人员对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只有将良好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进行不断实践和深化,对事物和生活才能有独特、创造性的见解,才能不断地向新领域挑战,产生好的创意和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潘鲁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装饰,2003(4).

作者:邹佳铮

上一篇:道德素养绘画艺术论文下一篇:码头工程设计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