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绘画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艺术绘画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新。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在美术上提出要继承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吸收外国绘画的长处,从而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培养教育西方绘画艺术、完善西方绘画教育体系,来服务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俄罗斯的油画艺术对中国美术界和美术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篇:艺术绘画论文范文

浅析数字绘画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 要:随着数字绘画技术的迅速发展,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字绘画技术在将绘画艺术赋予大众化和娱乐化特点的同时,也直接导致数字绘画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平陷入低谷。此外,对传统绘画技巧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衰落现象,怎么样解决绘画艺术在人们中的普及程度和绘画艺术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深度,两者间的矛盾就成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也将从多方面对该课题进行深入地探究,并提出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数字绘画;传统绘画;影响;分析

1 数字绘画的产生和发展概述

数字绘画向来都有着“数码绘画”或“无纸绘画”的称谓,其指的就是绘画作品的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充分借助计算机强大的图形编辑能力完成的数字化的绘画作品。追根到底,数字绘画艺术的产生也不过几十年,但是该技术在这几十年中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势头,都是很多人所始料未及的。随着绘画技术和绘画风格的不断成熟,数字绘画技术与商业领域的设计工作也在不断融合,并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便捷的传播方式以及低廉的制作成本等优势,逐渐受到设计行业内部的热捧。作为绘画门类的一种,数字绘画虽然在商业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也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很多艺术创作者不再热衷于对传统绘画技巧的钻研,数字绘画作品的硬边、特效等风格正在对当代的绘画艺术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可以说,传统绘画艺术正在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

2 数字绘画技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积极影响

(1)数字绘画使绘画艺术走向大众化。客观地讲,数字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卡通化绘画艺术以及滤镜等其他艺术效果的产生,且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绘画艺术创作和欣赏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数字绘画的发展使绘画艺术走向了大众化,与传统绘画艺术不同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绘画艺术创作。此外,传统绘画的欣赏者只能通过展馆、画册、报刊等渠道对作品进行鉴赏,渠道相对比较狭窄,也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这将直接导致绘画艺术只是面向一部分人的艺术,很难被大众所接纳。但是数字绘画技术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窘境,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影像、网络等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信息传播和分享。这种成本较低而且快捷的欣赏方式,可以说是艺术发展历史当中的一次巨大的变革和突破。

(2)数字绘画加强了绘画艺术的娱乐性。和传统的绘画艺术相比较而言,数字绘画已经摆脱了纯艺术的领域,以清新时尚的创作风格代替了传统绘画艺术的高深和晦涩,并结合大量的商业设计和广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流转。同时,数字绘画结合插画、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众多表现形式,充斥着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学习工作、上网购物等过程中都会接触到方方面面的大量时尚的数字绘画,并获得视觉感官和心理上的愉悦。数字绘画作品已经像音乐一样,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品之一。由于数字绘画技术的发展,使得绘画艺术的娱乐性也在不断地加强。

(3)数字绘画降低了绘画艺术的创作门槛。随着数字绘画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更多的绘画爱好者只需要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设计能力以及软件操作技巧,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数字绘画创作。利用数字绘画软件进行艺术创作,创作者不仅能够节约时间,也不用对专业的绘画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绘画创作的门槛。所有的这些都因数字软件的应用而变得方便快捷,这种创作方式如若放在传统的绘画创作当中,是不可想象的。创作者摆脱了传统绘画的多种表现技巧的束缚,也不必对自然光线、周围环境等众多可变因素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考虑。数字绘画的出现和应用为扩大艺术创作群体、普及绘画艺术等,提供了便利,降低了门槛。

3 数字绘画技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负面影响

(1)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创作技巧运用的衰落。从数字绘画当前的发展势头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绘画创作的不断普及肯定会导致传统绘画艺术的创作技巧不断的衰落,当代的绘画艺术更多的对观念和图式进行着重强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观念而轻技法。而且,在数字绘画的创作过程中更是很少,甚至不会运用到传统的创作技法,像坦培拉、古典主义绘画的多层罩染等传统绘画技巧正在被新一代的艺术家们所遗弃。在当前高度发达的数字技术支持之下,他们已经不再习惯在传统艺术创作技巧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虽然现在还有一部分人依然坚持运用传统的技巧进行艺术创作,但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艺术品依赖于计算机制作完成;同时,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的艺术创作技巧,也将逐渐衰落甚至无人继承。

(2)数字绘画作品缺乏艺术性。数字绘画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技术性要求变得更加简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实现了绘画的创作。但同时,因为这些创作者本身的造型基本功和美术素养不够,所以也就随之产生了大批质量低劣、没有艺术内涵的数字绘画作品。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作品整体的艺术性不断降低,创作思想更加趋于平庸以及学术上的低下,也由此产生了,绘画艺术在民众中的普及广度和绘画艺术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深度之间的矛盾。

4 客观理性的认识数字绘画

数字绘画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我们的工作学习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使得对数字绘画的评价褒贬不一。这其中万能论和无用论两种极端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对此我们更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数字绘画所带来的影响,正确认识数字绘画和传统绘画之间的关系。通常,由于人们对数字绘画或传统绘画的认识深度不够,使得人们对其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解,这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万能论和无用论。万能论过分地夸大了数字绘画的作用和优势,对于数字绘画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预测都过于乐观,甚至有部分人认为数字绘画最终将会取代传统的绘画艺术。但是我们要明白,数字绘画技术能够模拟到的只是各个艺术家细腻的笔法,但是技术终究只是技术,艺术品之所以被稱之为艺术品,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忽视创作者本身的艺术素养,片面地夸大数字绘画的发展前景,低估传统绘画艺术价值的观点,是严重违背艺术创作发展规律的。

还有一种就是无用论,认为数字绘画技术所创造的艺术品多只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其产生和发展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商业市场的巨大需求,与传统的绘画艺术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根本不能够将其称之为“艺术”。之所以会产生这一种观点,其原因无非是数字绘画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其艺术根基和文化底蕴相对还比较薄弱,但是随着数字化绘画的多元化发展,艺术风格的不断完善成熟,数字绘画的艺术性和原创性都将得到巨大的发展,甚至数字绘画将会发展成为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结束语

现如今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数字绘画和传统绘画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更深层次上的融合与互补,而且两者之间的界限也将会变得更加模糊,他们的区别很可能只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媒介的差异。并且,未来的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可能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创作方式完成作品,这其中就可能会是传统绘画艺术和数字绘画的综合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有必要相信在数字绘画和传统绘画的综合作用之下,我国的绘画艺术将会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作者:陈洁滋

第二篇: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新。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在美术上提出要继承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吸收外国绘画的长处,从而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培养教育西方绘画艺术、完善西方绘画教育体系,来服务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俄罗斯的油画艺术对中国美术界和美术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我国系统学习俄罗斯(苏联)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培养了一大批大师级油画家,对我国的艺术发展、艺术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直至今天,俄罗斯绘画艺术始终影响着一代代中国美术界和学子去探索、学习的艺术殿堂。

关键词:俄罗斯 绘画 贡献

俄罗斯与我国的关系一直以来都非常的紧密和微妙。这种关系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方面,同时更体现在文化、艺术方面,尤其是俄罗斯绘画艺术对我国的传入,对我国艺术发展、艺术教育,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1]。1949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访问俄罗斯(苏联)后,极力推进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讲究光线、造型、解剖人体结构、骨骼的准确绘画。通过学习和吸收俄罗斯(苏联)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我国的西方绘画艺术水平大大提高。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的西方绘画艺术水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俄罗斯绘画艺术的早期传入

十月革命是俄罗斯历史上非常重大的一次政治活动,这在当时造成了俄罗斯极大的社会动荡。很多旧权贵及沙皇的支持者都流亡国外,其中大部分则进入到了我国。这些流亡者当中,是不乏绘画艺术家的。他们进入我国之后,依然需要“重操旧业”,因此在我国办起了绘画工作室、艺术学校,开始正式对我国产生艺术与教育方面的影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俄罗斯绘画艺术在我国的传播。

不仅是从事个人的艺术创作,这些来到我国的俄罗斯画家还开设了工作室和艺术学校,宣传、教授西方绘画。例如,阿·尼·克列缅季耶夫本人就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画家,他在我国哈尔冰建立了美术学校,我国的高莽先生(画家、翻译家)曾经就在这里进行过学习,在这里他受到了教育和影响。另外,当时位于我国哈尔冰的“荷花”艺术学校,也是俄罗斯画家所建立的。其不仅仅教授绘画,同时也教授音乐、雕塑等艺术门类。很多的俄罗斯知名画家在这里任教,如米·基奇金、瓦·米·阿纳斯塔耶夫、米哈伊尔·基奇金等。优质的师资力量,保证了教学的成效。这为俄罗斯绘画艺术在我国的进一步传播和影响的扩大化,奠定了基础。

二、俄罗斯绘画艺术教学体系的全面吸收

(一)选派留学生学习俄罗斯(苏联)绘画体系

中国学生留学俄罗斯进行艺术学习的历史,必然绕不开列宾美术学院,这是俄罗斯的最高艺术学府。其以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命名,他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美术家协会活动家,对我国乃至全球的艺术发展,都起到过推动作用,如其《伏尔加河纤夫》(参图一)、《礼拜的行列》《伊凡杀子》等作品,都极其深刻地揭示了俄罗斯历史事件和人物丰富个性以及心理活动。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列宾从生活中寻找并且写生得来的,这些形象是有姓有名、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列宾美术学院始建于1757年,原名圣彼得堡艺术学院(St. Petersburg Academy of Arts),后更名帝国艺术学院(Imperial Academy of Arts),1789年现存的学院主体完工。1944年之后,学院更名为列宾列宁格勒绘画雕塑建筑学院(Ilya Repin Leningrad Institute for Painting,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1991年更名圣彼得堡绘画雕塑建筑学院,但习惯上仍称列宾美术学院。

为了学习全面掌握俄罗斯绘画艺术体系,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由国家选拔优秀人材,先后分两批公派留学生20多位前往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行绘画学习[2],如邓澍、冯真、全山石、张华清、李天祥、李俊、苏高礼、林岗、罗工柳、徐明华、肖锋、郭绍纲等均在此列。他们师从梅尔尼科夫、阿历希尼科夫、乌加洛夫、叶列梅耶夫和萨卡耶夫等教授。在俄罗斯(苏联)艺术的高峰时期,他们系统学习了素描人体造型、人体解剖学、对光影、构图创作和规模等方面的油画色彩理论体系,使得纪念碑性的壁画、大型全景画和架上画成为这个时代的艺术主角,并将大型壁画构图中大型素描的作用发揮到前人没有涉及过的领域。在俄罗斯(苏联)的20世纪下半叶时期,其国内美术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当属梅尔尼科夫。此人在绘画上的造诣和声誉非常之高,得到了全球艺术文化界的认可,被称为是当代俄罗斯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而且是世界顶级油画大师[3]。回国之后,这些学成归来的人立即投身国内美术教育事业,并迅速成长为了中坚力量。国内对俄罗斯油画教学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也开始更加大力的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

(二)马克西莫夫来华教学与梅尔尼科夫油画讲习班

1955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油画训练班,学制两年,聘请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来华中央美术学院主持教学[4]。马克西莫夫按照俄罗斯(苏联)的教育模式制定了油画教学大纲,这为中央美术学院奠定了油画教育体系的基础,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代油画高级师资力量,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中国油画的专业水平。这一期的培训班当中一共有21人,其中包括了詹建俊、魏传义、何孔德、王恤珠、高虹、陆国英、侯一民、靳尚谊等。参加这一期培训班的学员在经过了潜心的学习和研究后,回国同样立即投身油画教学事业。这使得俄罗斯的优化创作风格、技巧、理念和体系等,在我国进一步的传播开来。例如,留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的侯一民、靳尚谊、詹建俊,扛起了中国油画教育的大旗,其艺术思想也深深的辐射着后来的艺术学员。

还有1956年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巡回展,应邀在武汉访问的梅尔尼科夫举办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一个短期的油画专业实习班,在内地美术界也产生很大的效应。

(三)第二期俄罗斯油画训练班

由于前一期的训练班取得了成功,第二期培训班便开始立即着手筹备。这一次培训的主要教育负责人是罗工柳先生,原本拟定的教育负责人员是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涅普林采夫,但是期间出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未能实现[5]。所幸的是,罗工柳先生同样非常精通俄罗斯艺术,对俄罗斯艺术教育体系、方法也非常的熟悉和了解,再加上培训班的时间延长,由原本的两年,变为了三年,所以培训的成效同样非常理想。这一次的培训成员共有19人,其中包括了闻立鹏、马常利、葛维墨、梁玉龙等。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和苏联的政治关系发生了一段时期的波动和变化,但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却未受影响。而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我国和苏联的文化交流异常的紧密,双方都有文化输入。这种输入较快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尤其是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美术绘画教学水平,并奠定了当今的绘画教学体系基础。

三、俄罗斯绘画艺术对我国现今的影响

1989年5月15日,随着戈尔巴乔夫访华中俄(苏)外交的全面恢复,两国间中断的文化艺术交流也逐步恢复,俄罗斯绘画艺术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1991年9月,中国文化部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苏联当代绘画大师梅尔尼科夫油画讲习班》,全国各个高等艺术院校油画教师会聚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以讲座形式和写生辅导进行教学[6]。1989年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后,国家再次选拔公派留学生到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孙韬、叶南、古棕、王铁牛、郑光旭、钟剑秋、秦烨、张谢雄、 李富军、李继峰、王剑峰、鲍菡、喻昌农等人先后赴俄罗斯进行学习。毕业回国后,他们作为有着俄罗斯血统绘画艺术成员,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新的中坚师资力量,成为中俄文化交流使者,为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结合中国本民族的油画教育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各个领域的交流全面展开,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自费中国留学生考入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作为代表着俄罗斯绘画艺术的最高学府,近20年整个俄罗斯再次经历社会重大变革,经过不同的历史阶段,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素描体系不断在完善和发展,这座古老而神圣的艺术殿堂依然延续着传统的学院派教学体系。

进入21世纪,现在每年中国有三四十位留学生考入俄罗斯艺术学院自费留学,如有名的列宾美术学院、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给我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材。最有代表性的新一代年青画家80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米巧铭,在2019年春季拍卖会上其作品《梦佛》拍出1228.2万的成交价。她将俄罗斯的绘画熔入到中国的文化,展现出东西方文化融合之特点,达到一个新的绘画艺术高点。

近几年,全山石、靳尚谊、陈丹青等著名画家,也都相继赴俄罗斯进行艺术研究、探讨。2006年,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列宾美术学院梅尔尼科夫教授在列宾美院建院250周年教师作品展开幕时强调,列宾美术学院过去坚持的是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念,今天坚持的依然是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念,明天列宾美术学院还将要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念。坚持现实主义思想观念和严谨科学的造型手法是列宾美术学院永远的方向。他坚信现实主义艺术到21世纪也是生命力量最强的艺术形式。他认为,只有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用健康严谨的造型手法才是艺术发展的永生之路。

在现今的中国,新的中俄美术交流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继承了俄罗斯油画教学体系。例如,在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了全山石艺术中心,继续和发扬俄罗斯的绘画艺术,结合中国自身的绘画艺术得到更高的水准。哈尔滨、长沙、上海也时常有俄罗斯画展举办。“中俄油画艺术创作高级研修班”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和列宾美术学院联合开办的,是即数十年前年前“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又一次重要的中俄油画艺术交流活动[7]。时过境迁,历史和现实都发生了不可想象的巨大变化,中国人对油画艺术的理解较以往已经有了更大的拓展和更深刻的理性。在全球网络信息化和图像化的新时代,传统艺术面临新的挑战。“中俄油画艺术创作高级研修班”具有了新的现实意义和文化针对性,这是两个绘画大国一致的需要,也为共同寻求油画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2019年,“经典与传承”——当代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师生优秀素描作品全国巡展在我国拉开帷幕,吸引了大批的艺术专业人员和爱好者。可见,俄罗斯绘画艺术依旧在我国产生着不可忽視的影响。

综上所述,俄罗斯作为我国接壤的邻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艺术文化都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绘画艺术方面。通过俄罗斯的输入,我国开启了全新的绘画艺术创作、研究和教学模式,对我国的现代绘画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正定,马志明.俄罗斯油画在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发展[J].艺术市场,2019,(12).

[2]董泉.俄苏油画与中国当代主题性油画创作探讨[J].大舞台,2019,(03).

[3]彭绮.以人民为主题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十九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浅谈[J].艺术评鉴,2018,(13).

[4]葛韶然.重新审视——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典藏精品展对白俄罗斯百年油画的历史呈现[J].美术,2018,(04).

[5]孟丽.论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6,(18).

[6]韩英杰.简析俄罗斯油画艺术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J].大舞台,2015,(05).

[7]李昌菊.镜鉴与反思——俄罗斯油画展带给中国油画的启示[J].美术,2015,(03).

作者:孙凌霄

第三篇:论数字绘画技术与宋代花鸟绘画艺术的结合

摘 要:艺术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宋代花鸟绘画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绘画技术以及意境表达方式体现出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数字绘画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将二者更好地融合,让宋代花鸟绘画富有现代的生命力,给中国传统绘画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并传承和发扬下去。

关键词:宋代花鸟绘画;数字绘画;结合;传承;意义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现状

从技术层面来说,传统绘画是以画笔刷子等工具蘸取顏料在纸张或布料等支撑物上绘制,更看重技法和创作方式。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说,大多绘画作品以展览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靳尚谊先生说“绘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数字化的艺术形式——数字绘画。近年来,我国的数字艺术产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传统绘画技巧已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以新的表现形式来实现发展。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传统中国画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世界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绘画及技法表达体现出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本次创新是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古代传统绘画技法,通过传统绘画艺术与数字绘画相结合的方式,使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作品“活”起来,以达到弘扬和发展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目的。

意义:以传统国画审美为基础的、与电脑绘制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国画,所表现出的是集传统绘画韵味和现代审美理念、科技于一体的数字艺术作品。数字艺术具有的交互性,实现了作者与观者,观者与艺术之间的互动,也拉近了作者、观者、艺术之间的距离。

多元化是中国数字绘画的必经之路。传统绘画技术与数字艺术结合,能让文物在宣传和展示上突破平面的限制,从而打破美术馆展示的时间、空间局限,让艺术更加贴近大众。

2 数字绘画技术的兴起

2.1 传统绘画的变革

在悠久的文化长河中,绘画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在词源学的意义上,“绘”和“画”各为一义,即《论语》中孔子所谓的“绘事后素”和《考工记》中的“画缋(绘)之事”。在传统中国画中,人们更是将“线”“色”“墨”作为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语言,以此来达到感性的物质形式与理性的精神内容高度统一的绘画艺术。但无论是文人画、宫廷院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在中国独立自存的文化系统中,属于旧的文化系统。在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用新的手段和媒介创造出一种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和生活趣味的作品。传统中国画面临着挑战,它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2.2 数字绘画的产生背景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图形日益完善,功能复杂多样化,同时也涌现大批优秀的数字艺术家,这时期的数字艺术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成熟,这时期的数字媒体艺术形式多样,且和传统艺术相互渗透。传统艺术家的介入也使计算机处理技术的表达更有活力。人们通过传统技法表现艺术效果,数字化绘画将传统表现形式推向另一个高度。

3 以宋代花鸟绘画的经典作品为题材背景

3.1 宋代花鸟作品的时代性特征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宋代花鸟画更是中国花鸟画历史上的高峰。“靖康之变”后,花鸟画仍兴盛,虽不复往日的盛况,但是画风有所发展。期间出现“马一角,夏半边”的创新绘画样式,产生了许多精巧的山水小景或花鸟册页作品。南宋的画坛更强调画家个性与地域特色,画风直承宣和院体画传统。除此之外,南宋画坛出现了不少追随文人墨戏与专擅墨竹、墨梅、墨花的画家。水墨花卉的兴起,使花鸟画完全脱离宗教,成为纯粹的欣赏品。

3.2 《枇杷山鸟图》作品内容解读

《枇杷山鸟图》描绘的是江南五月的一枝枇杷果,树枝上硕果累累,叶子翠碧,尤其惹人注目的是熟透了的黄色的枇杷果实,在盛夏的阳光中焕发出金碧璀璨的光彩。枇杷果汁的香甜招来了小鸟和虫蚁。一只绣眼栖息于枝上,身披华丽的羽毛,腹部和颈部下部的羽毛呈现出洁白色,双爪抓住枝上,脖子向前伸,用眼睛紧紧地瞅着一只爬在枇杷上的蚂蚁。画家将这一刻定格,对花果虫鸟作出了生动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作品的精细刻画及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4 宋代花鸟绘画艺术与数字绘画技术相结合

4.1 宋代花鸟绘画的技法表现——以《枇杷山鸟图》为例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曾评价《枇杷山鸟图》:“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绣眼的羽毛先以色墨晕染,头、背、翅、尾用石绿淡淡地罩染,尾巴用少量赭石罩染。画家在罩染时为了保护底色的笔墨,颜色的原有效果必须等底色干透后才能晕染,以保证“染不伤笔”。

枇杷果、鸟、叶子和其枝干运用了分染、罩染的表现技法。枇杷果以黄色勾轮廓,继而植入金黄色。藤黄和赭石层层罩染枇杷果,枇杷叶用笔致工整细腻的重彩法表现,先用淡墨勾出轮廓色,再运用工笔画的种种设色方法,一层一层地把颜色染上去,最后用浓墨勾勒开醒,点苔提神。

4.2 数字绘画技术的运用

数字绘画不仅可以模拟创作油画、水彩、色粉等多种绘画形式,还可以对变化复杂的中国画笔触加以模拟运用。Wacome品牌所具有1024级压感的压感笔就可以取得传统绘画工具丰富变化的笔触效果,并可以对构图、色彩、笔墨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

在计算机辅助初期,把《枇杷山鸟图》的手绘稿导入计算机进行矢量化处理。中国工笔画讲究线条,以线造型,且因为熟绢的作用,颜料会像水墨画那样形成特殊的扩散效果,因此采用Photoshop来模拟效果逼真的笔刷及不同质感纹理的画布,根据中国画的特性进行不同笔刷的调试。可用模拟勾线所用的轮廓笔和区域上色的水彩笔两种笔刷进行填充和修补。当动画中缺少帧,动作不流畅时,可使用计算机进行关键帧计算,缩短制作周期。

4.3 宋代花鸟绘画和数字绘画技术的结合

宋代花鸟绘画风格受中国传统国画本体意蕴的影响和渗透,是中国画本体审美意义的升华。它与数字绘画的结合是中国画在当今多媒体时代的某种发展,更是继承和发展了千年的中国画文化。数字绘画软件中的滤镜不但可以取得纹理、渲染、模糊的艺术效果,还可以对整体或局部的色调、饱和度及肌理纹理进行变化。传统国画的技法有勾、点、染等,强调用笔、用墨,随类赋彩,这些技法在数字动画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传统的中国画技法在今天发达的计算机多媒体的支持下更有趣味与意境。观者对传统书画的欣赏是静态的,传统书画留给观者时间去思考、揣摩和品味,从而实现身临其境、情景交融。而动画是动态的语言,它带来更多的是感情的直接传达。

5 结语

数字绘画技术将成为主流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是21世纪最主要的新兴艺术形态之一。它不仅代表了现代高科技电子绘画技术的手段,而且也体现出一种现代绘画的精神。数字化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传统国画艺术需要我们新一代去发扬光大,所以我们应该在批判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运用,将二者完美结合起来,让中国画能够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绽放独特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姚舜熙.中国花鸟画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孔端甫.花鸟画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3] 王杰泓,张琴,彭修银.中国的绘画——谱系与鉴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 叶尚青.花鸟画基础技法[M].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5] 宋书利.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

[6] 王蕊,李燕临.数字媒体设计与艺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7] 刘金敏,马丽华.设计概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辛格格 李慧一 沈雨晴 张旭

上一篇:中医医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