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探究论文

2022-04-16

藏族家具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对比强烈的鲜艳色彩,风格迥异的装饰形式、手法,再现生活的功能类型、形制结构和装饰图案,表达出藏族人民的审美意趣、价值观念和思维逻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绘画艺术探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绘画艺术探究论文 篇1:

浅谈徐悲鸿的绘画艺术探究

摘 要:《奔马图》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备受众人的熟知和喜爱。但我们应该明白,徐悲鸿作为我国近代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不仅涉猎广泛,技术娴熟,而且绘画风格鲜明,艺术内涵丰富,留下了诸多宝贵的艺术作品和精神财富。对此,本文阐述了徐悲鸿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并就其绘画艺术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当下的绘画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徐悲鸿;写实主义;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享誉内外的绘画大师,时至今日,对其创作风格、绘画思想、艺术内涵的探究依旧没有停息,足以见得,其对后世影响之深远。为进一步感悟徐悲鸿绘画艺术的真谛,更为了提高当代美术的活力,推动绘画领域稳步前行,下面就徐悲鸿的绘画艺术加以探究。

一、徐悲鸿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

1.徐悲鸿绘画艺术的形成过程

写实主义是徐悲鸿作品的主要风格,更是其绘画艺术的最大亮点,而这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徐悲鸿自幼受父亲引导和教育,绘画天分得以彰显;后受生活所迫,以画谋生,绘画技法日趋成熟;闯荡上海期间,与众名家交流、讨教绘画艺术,绘画才艺初步展露;而在赴法留学时,审美情趣有所转变,开始追求高雅画风,为日后的写实主义奠定了技术基础,并在游历欧洲期间,实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良好融合;回国后受社会环境影响,与国家灾难和民族命运联系密切的《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国殇》等作品应运而生,其绘画艺术中的写实主义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真、善、美思想随之无限绵延。

2.对中国绘画领域的深刻影响

虽然“传移摹写”、“应物象形”等绘画理论本身具备写实风格,且催生了《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写实作品,但受历史和社会影响,其并未得到传承和发扬,故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而徐悲鸿写实主义作品的诞生和传播,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也肯定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可取之处,从而为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随着西方写实技法在民族绘画中的渗透和融合,促使中国美术一改往日的停滞不前,逐步走向世界美术前端;此外,徐悲鸿还基于中国水墨和西方素描的完美融合创作了《漓江山水》等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绘画的造型艺术,也体现了西方绘画的写实元素,促使中国绘画在绘画语言创新的影响下越走越远。可见,徐悲的鸿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发展影响深刻而深远。

二、徐悲鸿的绘画艺术探究

1.艺术思想

徐悲鸿曾表示,写实主义绘画作品不仅要将社会现实以真实、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更要发挥应有的舆论效应用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以此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和社会,若加以提炼,可将其艺术思想概括为真、善、美,经时间检验,这三字箴言在徐悲鸿写实作品的创作中起到了源泉和动力作用。

在此以系列作品狮子为例。1930年,徐悲鸿用《狮》中虽身体匍匐在地、目光犹豫混沌但依然眺望远方的形象形态寓意中国虽苦苦挣扎、前途一片迷茫,但从未放弃梦想;四年后,以《新生命活跃起来》中一跃而起、勇往直前的狮子形象寓意民族虽处于危急时刻,但依旧有挽救的机会,以激发国人爱国热情,号召人民积极、敢于捍卫国家; 1939年《侧目之狮》中的雄狮即便身形瘦弱,但眼神锋利,气势逼人注视着毒蛇,而毒蛇也凶猛的张着嘴煽着蛇信子,好似一场悲壮的正邪恶战,这无疑是在号召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由上可知,徐悲鸿不仅将不同情况下的狮子表现的惟妙惟肖,而且创作的出发点是自己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表现的是当时真实的社会环境,同时为激励国人保卫家园营造了巨大的舆论效应,足见其真、善、美的艺术思想。

2.创作风格

徐悲鸿之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主要源于其打破了中国绘画的萎靡颓风,实现了西方精湛写实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融合,促使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得以盛行,为中国画坛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及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写实风格,我们可从两大方面加以探究:一是抒发内心感受,徐悲鸿作品中的现实题材均源于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但直接引用现实生活的绘画作品并不多见,诸如托物言志等表达手法下的作品较多。如《巴山汲水》创作于徐悲鸿流落重庆时,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的痛苦现实,并置身于劳动民众间去感受社会最底层的生活艰辛,然后以一个挑水男人肩挑被水桶压弯的扁担吃力行进的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劳动者的同情之情;再如基于托物言志手法的《风雨鸡鸣》,其用浓墨勾勒竹叶,配以层次丰富、淋漓厚重的浅墨传达雨竹清韵,结合突出立于石顶、昂首高啼的雄鸡,抒发了自己渴望黎明曙光的愿望;二是彰显民族气节,徐悲鸿的绘画作品一般寓意深刻。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人民流离,看见国民党政府卖国求荣,他十分气愤,为了呼吁广大人群众,摆脱奴役,解放想,他创作了《徯我后》。“七七”事变后,国难当头,为了揭发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腐败罪行,激励人民艰苦奋战精神,坚持到底定将取得革命胜利,他创作了《愚公移山》。“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座右铭。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徐悲鸿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也不被政治上的高压所屈服,坚决拒绝为蒋介石画像。他坚持走自己的路,用自己高超的技艺为祖国服务,为中华民族争光.傲骨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一种人格,一种素养,一种知识和道德综合后的存在,是人格中很高档次的境界。

徐悲鸿绘画思想是徐悲鸿艺术人生的精华;它整整影响了上个世纪大半个世纪,乃至如今,激发后人,对美术教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我们再读徐悲鸿的艺术笔谈,再次展阅他的长幅巨制或随意小笔,我们无不为他那博大精深的创作精神所震撼。

参考文献:

[1]王震.徐悲鸿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

[2]黄宗宪.大忧患时代的抉择——抗日战争大后方美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3] 何荣福.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创作[J]. 美术大观. 2006(09).

[4] 秦菊英. 论徐悲鸿的绘画思想 [D]. 东南大学 2004.

[5] 徐悲鸿绘,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出版社编.徐悲鸿画集[M]. 北京出版社, 1988.

[6] 艾中信 著.徐悲鸿研究[M].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

作者简介:韩旭(1988-2-22),女,山东省,美术学,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韩旭

绘画艺术探究论文 篇2:

幼儿园之特色藏式家具装饰绘画艺术的探究

藏族家具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对比强烈的鲜艳色彩, 风格迥异的装饰形式、手法,再现生活的功能类型、形制结构和装饰图案,表达出藏族人民的审美意趣、价值观念和思维逻辑。即藏式家具特色所在在于它独具一格的艺术造型,在于它别具奇异的色彩绘制,在于它独成体系的特意摆式,以及它与众不同的代表寓意……

因此通过对藏族传统家具的整理与分析,挖掘出藏族家具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及其构成元素,与幼儿阶段对新奇事物的敏锐、对艳丽色彩的敏感、对熟悉事物的模仿等年龄特征相吻合、相匹配,印证本土资源重构为教学活动素材的合理性、科學性。

挖掘资源教育价值,移植资源,让资源说话,为藏区幼儿教师提供了天然优势。怎样整合资源、提炼资源置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中?

一、视觉感知直观冲击心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认识世界需要探索眼睛。幼儿从出生后首先是以眼睛捕获信息,通过视觉感知世界的精彩,从身边的人、事、物的点点滴滴逐渐向外扩展延伸。生活在藏区的孩子,耳濡目染感受着生活的气息,感受着老一辈为之营造的特有的民族氛围,俏丽的服装、缤纷的色彩、飘香的奶茶、华贵的家俬……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亲切,又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天长地久。这些自然而然形成的教育资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素材。

在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观察基础上,结合民俗民风的介绍,让幼儿深切感知,入心入脑,开阔视野。

二、触觉感知实感撞击大脑

随着孩子感知觉的萌芽,触摸是幼儿直接感知外界的最初方式。当大脑能够指挥手的运动后,幼儿的小手就一直未停下。摸摸这、抓抓那,握在手中的真实感和擁有感使幼儿更能体验到不同事物的性质特征,形成眼中手中与大脑的信息链接,从而促进心灵感应。

触摸造型、碰撞色彩、用心体验、陶冶情趣:无论大型的箱柜还是小巧的抽屉,其凹凸有致、雕琢精美,无不展示出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感,摸摸雕刻的感觉,碰碰材质的软硬,摸摸图案的圆润,碰碰色彩的斑斓。孩子在摸的过程中,欣赏着、感受着生活中的艺术,汲取着、陶醉着艺术的滋润。

在引导幼儿触觉感知基础上,结合视觉观察,充分培养幼儿对藏画艺术的赏识能力。

三、听觉感知获取经验储存

对美的欣赏不仅仅源于视觉的发现及触觉的感知,加入听觉的感知使美更胜一筹。

静听美好、无限遐想、激发创想、陶冶修养:带孩子们看高原迤逦风光,草原妩媚景逸,给孩子们听藏家奶茶飘香,藏歌祥和悠扬,动听的“声音”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听不同的声音、寻不同的感觉、抒不同的情思、创不同的艺术。用耳聆听、用心感知,体验藏族人民崇黑尚白,欢喜金黄、红、蓝、绿的装饰, 皆用五彩斑斓烘托出繁复华美的古朴神韵。

四、语言表达阐述心中所思

幼儿时期幼儿的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和知识面的增长逐渐加强,从简单的字、词、句过度到丰富的词汇量的变化,其形容词的使用、美妙情景的描述等语言表达能力等不断提升。给孩子对应的主题内容,有意识地引领幼儿讲解表达,从线条、纹样、色彩、造型,乃至于画面意境、画风格调、构图创意、作品思想等多方位描述,讲述时,给幼儿以优美场景的熏陶,优美语言的抒发,优美背景的铺垫,使幼儿感知美的语言产生于美的氛围中,从而激发想说的欲望和冲动。

耳濡目染、触景生情、言语抒发、声情并茂:触发感知觉,触动心的灵感,而有所思就有所想, 思想的引领,激发幼儿的表达。通过言语表达,让幼儿讲出看、听、摸的真实感觉、切身感受,通过言语的表达,帮助幼儿整合思路,构筑作品画面;看到什么说什么,听到什么讲什么,摸到什么描述什么,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由浅入深、由实到虚,用语言构筑美妙,用语言抒发心中蓝图。

五、动手绘制展示美轮美奂

在激发幼儿看、听、摸、讲的过程中,教师给幼儿提供大量素材,如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其优美的唐卡画面、美妙的特色旋律无不带给幼儿音乐、美术、语言、舞蹈、民俗等多方位的感知体验;如《藏戏》中各种代表迥异性格人物的面具、服饰、道具、场景,以及舞台布景、调度、美工、化妆等等也无不从多角度展示藏族民间艺术的多彩多姿、美轮美奂;结合生活中的美术资源:如藏乡的风景、建筑、装饰、家俬、歌舞、服饰、餐具、民风民俗、生活点滴,以及各类名画名作的鉴赏等等,从而使幼儿获取大量信息,捕捉绘画灵感,建构创作思路,提升艺术品味。

利用废旧纸箱作为绘画原材料,以纸箱结构藏式家具并予以装饰作为藏画目的,以藏画元素即线条、色彩、纹样、形态、造型及艺术表现等来作为丰富家具装饰的题材,在纸箱式家具上展示藏画风格,呈现给幼儿视觉的画面更具形象性、生动性和立体感。同时将幼儿看、听、摸、讲的感知通过艺术处理,如各种线条处理并以幼儿易接受的命名为曲线、直线、斜线、折线、蝴蝶线等;各种纹样如天空中的云朵命名为幼儿绘画中的云头纹样、河中的水滴命名为水滴纹样、还有如意纹、心型纹、耳纹、钗纹、杏纹、蛇纹等;各种图案如豆角组合图案、水草叶图案、火苗图案等等,均以其固定的形态呈现,并在基础上进行规定性的变化,这样即具有民族绘画特色又给幼儿一定的发挥空间,使幼儿掌握万变不离其中的民族画风。

介于幼儿对各种藏画元素的理解及运用,对藏式家具的装饰达到取之即来的效果。采用彩笔绘画、美工剪贴、彩泥雕塑、背景渲染等方式方法,从色彩的绚丽、线条的流畅、纹样的多变、造型的创意等无不让幼儿作品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稚嫩风采。

六、合作结构呈现生活艺术

生活艺术作品的再现是幼儿最想表达且最具成功感的得意之举。在孩子眼中成人方可完成的艰巨任务,通过孩子的观察、探索、尝试、创作,一尊尊箱柜、一张张的桌椅尽展眼前。在画风统一的主题下,让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自主选择装饰画的元素来构建主题下的内容,然后将同画风的纸箱作品一一组合,一道道画风、一个个纸箱顷刻演变成漂亮的藏式家具,构筑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惊喜。这给孩子带来无尽的兴奋,更加激励孩子投身于美术活动更高层次的创作中。

作者:向孝珍

绘画艺术探究论文 篇3:

战后生活题材绘画艺术比较探究

摘 要:文章分三个部分对克里斯托弗·内文森与奥托·迪克斯的绘画艺术进行比较研究:第一部分立足二者艺术背景,研究其艺术历程;第二部分对二者绘画中的战后生活作品内容进行剖析,着重阐释其艺术特色并试图探索绘画技艺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第三部分通过二者作品的比较,更深入了解在战后生活题材上两者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通过对二者及其绘画作品的比较分析,以期达到对战后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的深入解析。

关键词:战后艺术;生活题材;绘画;克里斯托弗·内文森;奥托·迪克斯

克里斯托弗·内文森在受现代艺术影响后逐渐形成未来主义风格,历经战后生活最终回归到现实主义,奥托·迪克斯是德国 20 世纪著名画家,表现主义流派与新客观主义、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但历史上对他们的研究相对较少。二者的诸多作品以战后生活为主题且具有合理性:内文森在战后伦敦的绘画中表现了具有战后生活记忆的现代城市以及对未来的理解;奥托·迪克斯早期以各种风格作画,后来又转向现代主题,其在毒气和阵地战中的所见在其作品中得以体现。因而将两者进行对比,在英、德两国绘画比较研究上具有推动作用。

一、艺术历程的发展

通过二者的艺术发展历程的对比,理清内文森与迪克斯所处时期的文化脉络,以历史影响因素和人文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战后生活题材加以分析,从而分析其作品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

随着德国军国主义的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德两国都参与了一战,内文森和迪克斯都在经历战争的残忍后用自身体验对战后生活进行描绘。初期,德国民众面对战后生活表现得近似狂热,但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痛苦,使人们逐渐脱离激进,并对战争产生厌恶反感。迪克斯在他早年在一位装饰画家那里做徒工,随后又在在德累斯顿技术学院米勒手下学习。魏玛共和国的结束时期纳粹政府上台,该政府对迪克斯等新客观现实主义艺术家进行迫害和诋毁。“他亲身经历了战争后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战后生活的痛苦和残酷,使得迪克斯面对幻想破灭的事实。”迪克斯于1945被人民冲锋队征召入伍,在战斗结束一个月后,成为战俘,这期间他在科尔马汽车营地的喷漆车间里继续进行创作,这段参战经历使其绘画题材由战争转向战后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早期迪克斯的大多作品以风景画为主,他曾在学生时期接受主流艺术流派印象主义绘画教学。1912年德累斯顿的梵高展中表现主义对他的影响深远。“1911 年在慕尼黑,有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马尔克(Franz Marc)等参加的‘蓝骑士’举办了第一次画展。1909 年 2 月20 日,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Malineidi)在巴黎的《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他的未来主义宣言,宣扬一种以技术世界及其未来为导向的动力艺术。1910年,意大利艺术家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卡拉(Carlo Carrà)等也就繪画发表了与之相应的宣言。”以上这些艺术家对迪克斯的战后生活题材作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表现出迪克斯对古典大师以及表现主义的欣赏,迪克斯的早期作品就早已体现这种特质,一方面其作品具有表现主义形式,另一方面也兼备古典大师所特有的现实主义手法。这些都为迪克斯成为德国 20 世纪兼具多种流派风格的著名画家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战后英国的复苏,外来文化的进入使英国大批当地艺术家对美国文化的冲击进行抨击与批判,认为这同在战前和战后生活过程中受到的来自普鲁士文化威胁无异。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家,内文森并没有掩藏他同样的观点:“我们全部都在变得美国化。”这促使内文森从未来主义风格走向现实主义,使其由对战争的描绘转向表现城市的残酷变革。对现实主义的回归也促使了内文森对战后生活的严肃观察。当时艺术家的观点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艺术是自律的和自省的”,另一种主张“艺术有着明确的经济、社会和精神功能”。“具有艺术折衷主义特点的内文森后期作品就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缺少信念和焦点的东西。”因此,艺术史对内文森的记录并不多见,甚至于忽视了他的战后绘画,使人们逐渐遗忘他的战后生活作品。

内文森和迪克斯都在经历战争洗礼后,走向了对战后生活题材的描绘。其艺术历程也都由对战争残忍的描绘转向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上来,是一种走向精神的传达的绘画形式的转变。

二、 作品形式的对比

战后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在艺术史上屡见不鲜,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艺术家对于战后生活残酷的深刻体验。内文森与迪克斯都是经历战后生活洗礼后对战后生活题材有着其自身的表达,取材内容上有着一定相似之处,而作为英德两国重要艺术流派代表人物,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别与联系成为二者比较探讨的重要之处。

内文森选取战后生活题材作为他的主题进行创造的同时,其艺术表现手法上以油画、水彩为主。内文森在战争结束后对战后生活真正意义上的终结产生怀疑,他的绘画和语言中,有着明显的对于战后生活的不满,内文森由于儿子的夭折,忧郁症更加恶化,由此开始了他对阴郁的绘画语言的传达。他在《绘画与偏见》中回忆到:“的精神全都扭曲了。我整个陷入了百无聊赖的感觉中,这榨干了我的创造欲。我赖以依靠的黑色的悲观情绪现在吞噬了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战后生活残酷现实的描绘,而正因如此,科技未来主义风格便在油画的明艳色彩中遭到猛烈抨击。作为转向现实主义画家之一,内文森无疑是将技法运用置于后者。他从 1920 年以来一直热衷于使用蚀刻技术让画面显现出其固有特色并具有可塑性。

早期的迪克斯多运用古典油画技法。“迪克斯一样热衷于古典技法,他在慕尼黑的上流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他逃过了战后生活的迫害沉迷在大都市中生活中,看尽了空虚的都市人。”古典技法对于历经黑暗生活的迪克斯来说已不再能够迎合他的表达内容,于是他认为有必要寻找到适合不同绘画目的的方法。迪克斯以铜版画固有的独特线条、单一色调和斑驳感,表现战后生活题材并突出战争的残酷给人带来的伤害。出于这样的原因,迪克斯在战后日益热衷于版画创作,其版画作品也逐渐增多,在1924年迪克斯就创作了铜版版画共50幅。另一方面油画的制作缓慢,难以表达出作者在历经战争残酷后的倾诉内容。迪克斯给出这番解释:“我常常把我的画做成铜版。用简单的工具可以让一切表现出更多的穿透力和冲击力。”版画的不可控也迎合了其题材的传达内容,即战争的璀璨具有持续性。一战结束后的德国群众生活所显现出战后生活带来的后遗症,人民处于极度穷困中,于此同时,经济有所好转后,德国城市享乐主义盛行。他在《大都会》中采用三联体这种形式,中联表现了战后上层社会的战争获利者在酒吧里纵情声色的场景,而在两个侧翼描绘的是繁华生活背后的景象:身着廉价服装的妓女以及路旁的残兵乞丐。他通过战争谋利者与下层人民的对比将战争对普罗大众的剥削表现得淋漓尽致。《大都会》以三联画形式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民的生活情景,迪克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表达了对人民大众同情的同时,也对讽刺了享乐主义在战后大都市的盛行。

三、艺术作品的影响

内文森与迪克斯在绘画题材上表现出可塑性的同时,也成为英、德两国战后生活题材的代表艺术家。二者对其他艺术流派的影响在其作品上的体现显而易见。

战争的经历对内文森而言是尤为必要的,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内文森将英国战争生活中的爱国激情与长期未能消退的战争伤害糅合于艺术作品之中,并向观者传达。同时,其作品也显现出艺术家对“外国”文化的影响的矛盾,并反映出对战后的忧思,将回忆、胜利、负罪、反省等诸多情感表达出来,以内文森为代表的艺术家表述愤怒和觉醒的人物作为绘画的主题。他的许多作品都以表现战后生活中的现代城市为主题,因而也被看作是带有未来主义色彩的艺术家。他的名字甚至在T·S·艾略特写于1921年的《荒原》首稿中出现过。正如本文所指出的,他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内文森的那些战后伦敦的绘画表现了一座带有厚重战争记忆的现代城市,及其对未来的理解。

1920到1924年这段时间奥托·迪克斯创作了大量取材于战后日常生活的批判画,将流落街头乞讨的老兵、妓女以及其他底层人物与战争获利者、名媛等上层社会形象对比,呈现出毫无修饰的讽刺与批判。迪克斯的战后生活描绘不仅仅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是一种对于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的一种忧思,将战争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放置于繁华的舞会场景之中,从而突出和平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人民大众同情的同时,也讽刺了享乐主义在战后大都市的盛行。

四、结语

克里斯托弗·内文森和奥托·迪克斯在英、德绘画史上占重要地位,他们对战后生活题材绘画的深入剖析与分解,使未来科技主义在战后生活题材中产生深入影响,也为现实主义在战后时期走向后现代主义提供可能。无论是在作品内容还是作品形式上,内文森与迪克斯都存在相似性,但对于战后生活题材的选取,二者在绘画的表达形式及绘画语言语言上也存在差异性。因此,对于克里斯托弗·内文森和奥托·迪克斯个人经历及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當时的艺术现状,并体现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参考文献:

[1]李黎阳.德国现代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2]俞璐.浅析奥托?迪克斯的绘画艺术特色[D].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2015.

[3]瓦尔什.荒原:内文森与1920 年代的伦敦[J].张筱膺,译.世界美术,2008(3).

[4]内文森.绘画与偏见[M].伦敦:[出版者不详],1937.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杨丽

上一篇:校园网络管理论文下一篇:幼儿艺术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