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养绘画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养入手,以平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形式为切入点,分析和报告了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继而采用成因综合分析法对缺失现象的成因进一步加以分析和研究,并以严谨的态度提出了观点和想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道德素养绘画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道德素养绘画艺术论文 篇1:

从“物象”到“心境”的高校艺术素养通识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摘 要】文章结合目前高校艺术素养通识课程的实施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明确艺术素养通识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高校艺术素养课程改革中引入“物象”到“心境”这一感知层次的概念,着重探讨从“物象”到“心境”的实施手法与实现途径,力求找到一个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方法,为高校艺术素养通识课的改革实践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参考。

【关键词】艺术素养;改革实践;通识课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艺术素养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编号:2015B21)和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高校艺术素养教育中天空教室的使用现状与实践研究”(编号:2016-R-50002)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艺术素养课程是指以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为目的的公共艺术课程,其实施对象为高校全体学生,是高校艺术素养教育最基本的方式之一,首先用艺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模式,激活学生的灵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随着人们对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热切期待,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问题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难点。艺术素养通识课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外大学十分重视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虽然在课程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上不尽相同,但都有相对完善的课程设置和实施目标,高度重视课程实施过程。如美国高等教育将艺术素课程目标视为“全面发展的人”或“全人”的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我国高校纷纷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艺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致力于艺术素养教育的有效进行。其中,高校艺术素养通识课的实施模式创新是一个热点问题。

“物象”是指艺术本身的客观规律,是进行艺术创作时所参考的艺术形象。“心境”是人们对物象的掌握基础上的深层次理解和运用,具有开阔的自由想象空间,反映的是人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观察深度而产生不同的认知程度,“物象”与“心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将高校艺术素养课程教学按照物象感知与心境体验两大实施模块依次展开,一方面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另一方面使其心临其境,对物象感知的各种因素做分析和归纳,并提升到对心境体验规律的理性认识,最终将艺术素养课程的感知、控制与专业知识运用相互结合,强调艺术素养课程认知的整体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高校艺术素养通识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为了全面深化实施艺术素养教育,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内专家学者就艺术素养课程的重要性和建设思路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今,高等学校教育在重视专业的技术性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高校课程设置中艺术素养通识课程日渐繁荣。南京林业大学相继开设了“美学欣赏”“陶瓷艺术设计”“中国工艺美术赏析”“审美文化概论”“书画美学”“建筑美学”“生态美学”等全校通识选修课程。针对大学生艺术素养发展中的问题和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已有许多教育家意识到艺术素养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积累和思考。从课程内容上看,着重解决学生对艺术缺乏全面准确的意识和定位,不知艺术是什么、为何需要艺术、怎么提升艺术感等问题。开设艺术素养通识课程的目的就是有效地展开艺术思维,引导大学生建立艺术的眼光,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自我积累意识。

鉴于艺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 人类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充斥着艺术形态。因此,对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在高校教育初始也需要一次轻松体验的丰富艺术形式、思考艺术的价值以及学会用艺术家的眼光观察、解密世界的艺术探讨。艺术素养应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等 。高校艺术素养通识课程对大学生而言,就是一次从心理到头脑的有序调整,使其逐渐意识到艺术素养和艺术眼光在生活、学习、专业技能性训练中的作用和意义,为下一步的学习明确路径和方向,从而节约时间和精力,使大学阶段的专业训练更有效。结合艺术素养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广大学生对艺术素养提升的诉求,不难得出结论:必须加强高校艺术素养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探索。

二、高校艺术素养通识课程的实施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艺术素养课程大多是鉴赏课程,如“大学美育概论”“大学音乐鉴赏”“大学美术鉴赏”等。按照学科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编排系统性、逻辑性较强,容易组织实施和评价,但所教授的内容大多停留在对艺术各具体类别的技术研究学习上,对艺术素养适应度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上的片面性,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高校艺术教育普及面不够广,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课程设置面不够宽。艺术素养通识课程实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问题:

首先,没有充分认清课程的根本目的,不能把握艺术素养通识课程的实质。艺术素养通识课是一类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是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实用与审美、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统一。艺术素养通识课实施应具有多元性、时代性、兴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合理有效的、超越其固有的艺术思维方式,养成一种自觉、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习惯,更好地促使艺术素养通识实施与自身专业紧密相连,并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最终塑造出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实施模式的固定以及实施内容的局限。当代科技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艺术和各专业的界线也在不断淡化和模糊。就艺术谈艺术的实施内容,往往使得课程脱离专业特点,过分强调艺术素养课程本身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专业需求的针对性。在实施过程中脱离了艺术与各专业相结合的案例分析,影响到学生对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合的理解,无法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课程诉求,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广大的艺术素养课程教师之间以及与各学科专业教师之间均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互补,不能给艺术素养通识课程注入新鲜的活力。因此,艺术素养通识课程的实施应改善传统教学目标,完善丰富多样的实施内容,除了艺术素养的基本知识讲解外,还应给学生提供探索、研究和表现的空间。通过专题讨论、实践创意运用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发掘艺术与专业之间的结合手法和应用表达,提高学习兴趣和灵活掌握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而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三、从物象到心境的艺术素养通识课的实施模式创新

“物象”主要表现为客体主观化,“心境” 着重体现为主观客体化。从“物象”到“心境”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高校艺术素养课程中从“物象”到“心境”的实施转换,不是对客观艺术技巧的简单模仿、再现,而是培养学生对艺术规律的审美感知和整合运用的创新能力。关于“物象”到“心境”的实施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应用于造型基础和绘画课程上,如通过解读造型基础的实施过程得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表现的教学转化,以“课题式”贯穿设计基础教学中;或从具象到抽象角度介绍造型基础课程。在高校艺术素养课程实施中尚未引入“物象”到“心境”这一感知层次的概念。通过艺术素养课程实践的目标整体化、内容主题化、方法个性化、途径的多元化等转换学生的思维模式,从基础模仿过渡到创新学习,恰当地在专业学习中凸显艺术创新的力量,实现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为今后的专业发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物象”到“心境”的教学转化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素养情感,转换学生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具体的专业实践中去。这一概念的引入可以充分认清艺术素养课程的根本目的,把握艺术素养课程的实质,为高校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式方法和研究思路,是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途径、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课题,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全面学生的素质。

首先,明确清晰的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达到有效的艺术意识。艺术素养课程应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大目标下,注重知识、智慧、价值观、审判观等目标。基于大学生的专业需求和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思考人生的体验、开拓艺术想象力以及与专业结合的创意能力。旨在帮助大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顺利完成由高中到大学的“适应性”和“学术性”转换。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体验艺术活动的一般过程,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意识,完成心理上的转换和适应过程。

其次,构建全面的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生动的艺术感知。明确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目标,在感知层次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形式,训练学生欣赏不同艺术的能力。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多维参与使学生初步认识艺术的特性,在欣赏层面建立起对艺术的全面感知,体验到一定的秩序感、节奏和韵律,在引导中提升欣赏力和鉴赏力。在艺术素养的教学内容上,将涉及的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内容设置为有机统一的几大主题板块,如“艺术让生活与众不同”“艺术的眼光看世界”“艺术家的自我修养途径”“像艺术家那样思考”等形式。所开设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通识课,除了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创作的基本技巧外,还应该延伸到感受并表达自我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美、感受艺术的气韵。

再次,重视高校艺术素养课程的实践,控制灵活的艺术体验。艺术素养教学的第二个层次关注的是训练学生对艺术的控制能力,使学生了解熟悉各种艺术的典型特性,掌握艺术的变化规律,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艺术实践,这是有控制行为的艺术体验。我国高校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严重匮乏,“高分低能”现象比较普遍,其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已经成为其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短板”。因此,在艺术素养通识课程教学中尝试创新性的灵活衔接和深化途径,探讨如何提高艺术素养通识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设定能使课内课外相融通的教学感性教育的场景,有目的地实地参观并安排必要的课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新鲜感。通过有效的专题讨论和精彩的案例分析以及高低年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艺术大师与新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角度、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思维。同时,加大艺术素养通识课程的过程控制及效果检验。力求通过课程的互动教学和学习发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形成必要的艺术理念和较高的艺术素养,进而为后期的专业学习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和综合素质基础。

最后,强调高校艺术素养课程与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创新主题性的艺术融合。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的第三个层次是指引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完成对理论的印证。这是综合的整体认知活动,需要学生对艺术的感受由被动的知识型引领转入到主动的经验型实践,深入到对艺术意蕴的融合上。纵观我国艺术设计现状,无论广告设计、书籍设计还是包装设计等方面都难以尽如人意,大多数作品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与欧美等国家的设计水平相去甚远,也与我国蓬勃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究其原因,在于创新教育的落后。通过主题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将艺术与专业、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人类社会形成一个综合性艺术课题,跨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实践的形式统一起来,实现艺术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的融合。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体验与探索活动,发展审美素质,拓展艺术的视野、培养专业的创新意识。

艺术素养通识课实施改革的关键问题,即通过由浅入深的主题讨论、丰富灵活的教学过程和途径探索,使得教学对象能够明确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好作品应具有艺术内涵。加深对于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等相关艺术理念的认识,为后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创建有效的学习途径,从而树立较高的艺术素养。为符合高校艺术素养教育主旨的课程改革,需要在教学观念上、教学内容上、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其重点在于通过不同教学板块以及单元化的教学内容的实施,清晰、明确地将教学理念呈现在具体专业教学中;从最初的简单技巧掌握、艺术创造的理解到艺术本质规律、艺术家的素质提升的探索,形成一个螺旋形的进阶过程。课程难点在于所涉及的课程内容信息量大,教学设置学科跨度大,不再拘泥于小的细节和散碎的知识点,每个教学单元给予学生足够大的自由度和拓展空间,因此其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和训练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艺术气息的积累,这样即使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也会因为整体需求而主动学习补充,突出对于面的培养而不是注重于点的培养。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点,即采用简约、直接、注重艺术感觉的课程内容和体系流程,结合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艺术,使其实施目标更加明确和细化,并逐渐脱离了传统艺术概论课程中以艺术理论和设计史为核心的方式来进行艺术素养的导入实施模式,适度的实践操作环节摆脱就技能讲授技能的教学方式。课程实施中采用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生动活泼的视频浏览、高低年级间的交流座谈以及形式多样的艺术品参观等,进而有效提高新生的艺术素养和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

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全面开展,需要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艺术素养课程,采取有效的实施举措,推动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提高。艺术素养通识课程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多元教学内容,利用多个艺术要素感性的启发并感染学生。首先,让实施对象感性地了解到艺术让生活与众不同,掌握艺术各项创作技巧;其次,意识到生活中需要艺术的眼光看世界,自觉提升实施对象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荣誉感;最后,培养实施对象的自觉艺术意识,掌握艺术家的自我修养途径。进而能够像艺术家那样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灵活解决问题,最终使实施对象将通识课的思维理念和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到专业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 王守伦.创新艺术教育机制、提高学生艺术素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3,(7):37-38.

[2] 薛莉.当代大学生艺术素养基础理论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11):183-185.

[3] 王利群.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调研[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156-157.

[4] 刘创.高校艺术素养课程结构分析[J].云梦学刊,2012,(11):88-90.

[5] 黄丽珉.高校艺术素养课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定位——《外国美术名作欣赏》教学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5,(1):54-56.

[6] 王晨.论高校艺术素养课程的设置与改革——以舞蹈教学为例[J].教育广角2014,(23):63-64.

[7] 谢婉蓉,艺术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1.

(编辑:秦俊嫄)

作者:梁晶

道德素养绘画艺术论文 篇2:

关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分析

摘 要: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养入手,以平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形式为切入点,分析和报告了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继而采用成因综合分析法对缺失现象的成因进一步加以分析和研究,并以严谨的态度提出了观点和想法。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现象;主要表现;成因分析

作者介绍:肖斌(1966-),男,天津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与艺术学、艺术设计学、高职艺术教育学以及国画、书法。

近些年,我国许多非艺术设计类的高职院校也都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更有一些成立较早、实力较强的院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艺术设计类的二级学院或系科,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在我国高职教育領域呈如火如荼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艺考热不断升温所带来的艺术设计类考生数逐年增多;二是各高职院抓住契机将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学院发展壮大的途径之一。然而,繁华的背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各院校都心知肚明的现实—历年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的所谓“高就业率”对比“专业对口率”、“转岗率”等严峻的数据!原因在哪里?是艺术设计类行业、企业不景气?抑或是这些行业、企业就职岗位人满为患?我们只要轻触一下鼠标键盘就可通过网络这一快捷的信息渠道发现,网上到处充斥着对高素质高技能艺术设计类人才的渴求;是我们的高职艺术设计类教育的指导思想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显然也不是!教育部在2011年8月31日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指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1]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那么,到底是什么禁锢着我们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难以真正达标呢?应该说因素较多。但本人以为,最不能忽视的是我们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生了与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实际情况脱节的这一客观事实,艺术素养缺失现象在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研究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并探寻其成因,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概念的外延广,其内涵也较丰富。简单地说,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程度和修养水平。不同的艺术门类、学科对于艺术素养的理解都有其必备的和特定的概念范畴。高职类艺术生所应具有的艺术素养概念,是除高职生所必备的科学、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等以外,还应具备从事艺术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纵向与横向两个特殊方面的能力范畴。

在纵向方面,它包括:具备一定的美术与设计基础理论和较强的绘画造型能力,对总体设计艺术的理解、认知和感悟能力,对艺术设计作品的阅读和品评能力,对所学专业知识体系的了解与把握能力,对所涉及到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学习与训练的接受与掌控能力等等。

在横向方面,它包括:具有一定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最起码的艺术常识,对美的事物—尤其是对美的形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对艺术范畴的事物富有浓厚的兴趣,对中外经典艺术作品有基本赏析水平等;除此而外,在横向方面还包括对所学专业课程应具有较高的热情和较强的执着精神与独创精神,对自己未来将从事艺术设计方面的职业生涯的渴望与向往等等。

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纵横两个特殊方面的能力要求并不高,如再能以学生的先天艺术禀赋为基质,通过后天环境和艺术教育的影响,逐渐养成并发展为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进而透射出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表现,则在此基础上实现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非难事。然而,现实不容乐观。总结多年从事高职艺术教学和管理实践经验,经过多方走访交流、考察调研和统计资料的查阅后本人发现,在我国,除一些专业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和少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外,大多数高职院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艺术素养很难具备上述的能力要求,存在明显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

二、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现象分别以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显性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通常表现在从事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纵向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缺失;而隐性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则主要表现在艺术思维过程、艺术创作过程以及展示于受众的艺术作品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独创性等横向方面的实践和能力的缺失。下面以本人所从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分别就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高职艺术设计类的学生中较为突出和普遍存在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进一步加以剖析。

以显性形式呈现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最初表现在大一新生们平时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接受、理解、消化、转化以及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完成相关作业的能力方面(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单以素描作业为例,他们的素描普遍存在着形准、比例、结构甚至透视等基本绘画造型能力问题,尤其是被称之为“艺术设计‘硬伤’”的“透视”问题更是十分严重,在本人教授过的多所院校的几乎每一届新生中60%~80%均是如此!此外,还有用线造型能力、速写能力、构图美感表现能力以及简单结构解析能力等最基本的艺术造型表达能力和形式美表现能力。这些问题本该是在入学前就应解决了的问题——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艺术素养的考生,方能考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否则该考生只能“望孔府门墙而难入其宫”了。然而现实是,我们当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将不得不面对这些“已入孔府门墙”的“艺术生”!

以显性形式呈现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还突出表现在专业课教学及其各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的艺术生对高职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程、实践实训课程,包括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教学内容的体会、领悟、把握、操作、制作、创意、表达、品评等方面的能力缺失。如:常有学生对在专业艺术理论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的美学原理很难领悟、对基本艺术常识居然闻所未闻、对浅显的艺术原则存在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对优秀艺术作品中所投射出的精神内涵无动于衷……更有甚者,许多学生连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核心能力都说不清楚!

另一种就是以隐性形式呈现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通常隐含于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乃至日常的语言、行为、举止、爱好等方面。如:参加画展所投送的美术作品大都技法低劣且色彩紊乱、张贴自己设计的活动海报令观者是乏善可陈、观看艺术展时面对艺术精品形同陌路、写自己作品的创意说明毫无奇思妙想可言—如同嚼蜡、听世界名曲或看京剧时想睡觉、看《兰亭序》和《祭侄文稿》时说“太乱,居然有涂改”、只要听到二胡曲便高呼“这一定是《二泉映月》”、谈到影视作品只知美女明星帅哥而不知作品主题所揭示的深刻内涵、不知海顿和莫扎特也分不清交响曲与协奏曲更谈不上音乐中的旋律美与节奏美所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由此可见,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中普遍存在艺术素养缺失现象对于高职院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无疑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成因分析

基本的艺术素养是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艺术教学的基础和衡量高职艺术教育成败的坐标。虽然一个人的艺术素养也包涵他的艺术天赋,但艺术天赋与艺术素养不同:前者是先天的,稍加挖掘便可以超人的能力表现出来,因而对于艺术生而言又是十分宝贵的;而后者则不然,它是在兴趣引领下长年的熏陶、学习、训练和实践中获得并长期积淀和慢慢养成的,“它是历代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2]可以说几乎每一个艺术大师都是在不断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的历程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当然,还要加上他们的一分天赋和三分执着!可我们的高职艺术生缺失的正是这样一个成长历程。

首先,在早期启蒙教育中对于孩子的艺术兴趣缺少关注和正确引导(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对艺术十分感兴趣的年龄阶段),到了中小学成长阶段又缺乏对学生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的引导和足够重视:试问,现今的中小学有多少学校曾帶领学生听过一场音乐会或看过一场京剧?有多少学校请过知名艺术家来校开过讲坛?又有多少学校成立艺术教师专业工作室全天候的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常有机会观看或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其实,学校们早已被“升学率”搞的头晕眼花了……可以说,在我们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入学前成长的园圃里,首先缺的就是艺术的光线、雨露和艺术的土壤。

其次是我国艺考制度和艺考生的考前培训有待改革和加强。现今的全国艺考重技能而轻素养已是不争的事实,因而导致考前培训的实用主义盛行,即高考考什么就只培训什么,艺术素养等其它一概不问。由此还导致高考中“曲线救国主义”的蔓延。许多高二、高三学生眼看文化成绩不行和高考无望,便开始考虑选择艺考,因为艺考对文化成绩要求较低,这些考生大都是“仓促上阵”,其艺术素养情况可想而知。

其三,高职院校的艺术生源入学情况较之专业的艺术院校或含艺术本科的普通院校,其生源情况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与同为高职院的专业艺术院校相比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换个说法,也就是说我们普通高职院艺术设计类学生在录取时是被层层筛选过的,他们的艺术功底和艺术素养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造成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成因还有很多。除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客观因素外,还有心态文化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方面问题;尤其是高职院自身存的师资力量问题、财政投入比重问题、教学团队组成问题、教育教学手段问题以及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科学性问题等等。教育部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3]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强调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分析和研究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成因,还应从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特点出发,紧密联系当下高职学生现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艺术实践能力这一特定的情况,全面分析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者卢新文先生给出这样一条思路: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为立足点,研究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希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而确立,配合服务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从而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把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成为思想、道德、心理等基本创业素质过硬的创业者。[4]虽说的是关于高职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其理念亦不妨为我们改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修养状况所借鉴。

分析和研究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成因,其目的就是为高职院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如不能直面我们学生普遍存在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并加以重视、不能以改革者的勇气切实解决艺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任由培养目标与学生艺术素养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继续存在、不能以共产党人一贯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和研究高职艺术教育中“重技能轻素养”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那么,即使我们的教师再多一份心血与坚守,实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鉴于造成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成因不只是某个单方面因素所致,艺术素养也只是人综合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艺术素养的缺失不仅影响到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更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肖斌.程式化≠公式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4):106-110.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4]卢新文.关于高职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职教论坛,2010(29):67-69.

责任编辑 谢荣国

作者:肖斌 陈琳琳

道德素养绘画艺术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通识选修课现状分析与路径研究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科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能直接为区域发展与产业振兴服务的复合型人才。要想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通过专业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外,还应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通识选修课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繁荣校园文化。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艺术通识选修课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能促进艺术通识选修课的正常开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通识选修课;路径

作者简介:曹雨婕(1983-),女,山东龙口人,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文化生态视阈下的徐州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编号:16SYC-066),主持人:曹雨婕;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艺术视角下徐州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推广研究”(编号:16XSZ-101),主持人:曹雨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为国家科研和管理培养精英人才转变为社会发展提供各层次人才。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国内很多高校都调整了自己的办学方向,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这类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主要包括一些地方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与科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能直接为区域发展与产业振兴服务的人才,培养地方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除了通过专业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外,还应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依托艺术通识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设艺术通识选修课的必要性

艺术通识选修课是指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设,以艺术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个高校对艺术通识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反映了学校的战略眼光和對毕业生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也要求高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公选课,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才智,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发挥和个性发展,从而为社会建设培养出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设的专业多是理工类和技术类的专业,这些专业和艺术专业交叉不强。长期的专业影响,使这些学生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但缺乏情感性思维。艺术通识选修课可以为他们普及艺术知识,培养审美意识。通过这些课程的选修,学生能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目前在徐州工程学院(下称“我校”)开设的艺术公选课包括:音乐类、舞蹈类;摄影类、绘画类、设计类、影视类、戏曲类、动画类和书法类等。实践证明,这些课程不仅能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多种技能,更能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设艺术通识选修课的意义

(一)陶冶学生情操

情感是人对周围现实和对待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体验。情感既反映人对人的态度,也反映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情感中有特殊的一类,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其中美感主要就是指对美的感受、欣赏和追求等。人的这一类高级情感被称为情操,是指人对一定文化价值或者社会意义的事物所产生的复合情感。情操受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是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促进人们奋发向上[1]。作为人文学科,艺术通识选修课包含了人类对真、善、美等价值的不懈追求。通过艺术通识选修课,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会不断提高,情操会得到陶冶,从而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任何社会都不能忽视人的情感。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专业文化,艺术教育会对学生的情感层面上产生深度渗透。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以一般思维为基础,通过后天培养而形成的思维。创新思维不仅能发现和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关系,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个基础上发展出前所未有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发现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元素,不受常规束缚的想象力在创造思维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能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而想象是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个抽象的东西,每个人的认识都不一样。对于一件艺术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的路径去寻找答案,形成不同的设想和思维,从而获得“意外”的发现。通过艺术公选课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最大程度的拓展,他们的个性得到释放,形成创造思维。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不同于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自己特点鲜明的个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不应该是为生存而活的技工,而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才。高校培养学生应该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培养学生兴趣和开发潜能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持和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能彰显自己的特色,从而实现专业成长和身心健康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艺术教育主要利用艺术的精美,给予学生美的感受和思考。不同于对理工学科的知识的掌握,每个学生对艺术美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而这有助于学生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

(四)繁荣校园文化,形成优良学风

加强高校艺术通识选修课建设,将教学成果同校园艺术活动结合,能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凸显学校特色,促进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2]。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进行文化探索的积极尝试,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展示平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能有助于加强文化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除了文学、体育、辩论类的活动,艺术类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而艺术通识选修课程在艺术类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艺术通识选修课程,能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情,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另外,艺术通识选修课能让学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自信心,更好的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设艺术通识选修课所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公选课课程设置缺乏体系

尽管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通识选修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定了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八大门类:《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和《戏曲鉴赏》,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课程体系混乱和课程設置随意的现象。很多高校并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对艺术通识选修课加以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学生毕业条件上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并取得2个学分”;在课程资源方面,部分高校只是号召广大教师积极开课,并没有按照各个高校的特点,有特色地开展课程体系的制定工作,也没有提供严格的课程审核标准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导致课程体系比较松散。另外,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艺术专业老师对开设这样的课并不感兴趣,或者忙于专业课的教学而无暇顾及艺术通识选修课的教学。一些非艺术专业的老师,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开设的一些课程,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团队不稳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通识选修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高校应该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校担任艺术通识选修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但是由于选修课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很多资深教师不愿意牺牲这些本该用来休息的时间进行授课;另外,艺术类教师因为有一技之长,往往在校外从事的第二职业要比开设公选课回报更多。多种原因造成大量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退出艺术通识选修课教学;而大量的刚刚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成了艺术通识选修课的教学主力军,这一点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尤为明显。现实中,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定时对通识选修课的开设做了要求,很多艺术专业教师为了职称评定而被迫开设艺术通识选修课,这部分教师上课情绪不高,教学敷衍了事,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满意。

(三)教学管理滞后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通识选修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艺术通识选修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加强对艺术通识选修课的管理。由于艺术课程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加之艺术类选修课管理是隶属于学校教务部门还是开课学院管理,权责不清晰,导致艺术通识选修课程的管理上存在着滞后的现象。此外,由于艺术通识选修课一般安排在教学管理人员非办公时间,这也造成了教学管理的真空。一些教师不遵守教学制度,随意调课、停课或者找其他老师代课,教学进度混乱,上课内容随意更改,教学内容没有计划、没有重点,课程能力考核也较为随意;很多学生也因为参加社团活动或者直接无缘无故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而教师也认为和艺术专业课相比,艺术通识选修课不是特别重要,因此对学生的考核也疏于管理。

(四)授课内容过于专业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艺术通识选修课大都由艺术学科的专业老师讲授,他们很难把握通识课程学生的基础水平,而高校教务部门也缺乏相应的指导信息和建议。因此,部分教师在准备教材和备课的过程中,容易忽视这类学生的艺术基础,想当然的把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照搬到选修课课堂上,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一知半解,不能完全理会艺术的精髓和美妙之处,不仅达不到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目的,还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负面情绪,影响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另一方面,教师也因为学生不能完全理会自己的教学意图,实现不了教学目的,而没有成就感,对教学失去信心,产生了“朽木不可雕”的想法。

(五)教学设施不完备,配套设施差

硬件的欠缺使学生缺少艺术实践,从而导致某些艺术课浮于表面,蜻蜓点水,老师讲的费劲,学生听到稀里糊涂。艺术通识选修课中教学设施欠缺和配套设施差是很多学校都存在的问题,但这一点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首先,高校对学生艺术选修课学分的要求是近10年才提出的,以往只要求学生取得一定的选修课学分就行,没有规定是人文或者艺术类的。这导致了各高校在艺术通识选修课教学设施、教学器材上的缺失,而这种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其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设施都比较昂贵,比如各种乐器、颜料、画板、摄影器材、高配置电脑等,这些东西完全依赖学生自己准备也不太现实,而由于经费所限,学校也很难负担这些费用,况且很多教学素材还是易耗品;再次,很多高校是新建院校,特别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办学经费就比较紧张,很难再开支出一笔钱专为艺术通识选修课购置教学设施,而且这些教学设施的管理也是一大问题。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设艺术通识选修课建议

(一)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

首先,基于目前教育部对高校开展艺术通识选修课的要求,公选课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对待,而不是按照旧例,只是简单起到一个排课的作用。公选课管理部门应该在通过多种渠道,听取学生对艺术通识选修课的要求,包括开设的课程、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再将这些情况反馈给艺术学院有意向开设选修课的教师,让他们结合调研情况和自身专业情况开设课程,确定灵活的课堂形式,科学的考试方式。

其次,公选课管理部门要能对这些公选课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建立一个多等级、多方向、跨领域的艺术通识选修课课程系统。所谓的多等级,就是开设的课程最好能有延续性,有入门级、初级、中级、高级等,让学生慢慢上手,慢慢进步,不会因为碰到不适合自己的难度而产生厌学的态度。多方向就是可以开设美术类、歌唱类、乐器类、书法类、摄影类、舞蹈类、戏剧类等学科,尽量避免相似课程,让学生能结合自己兴趣选择课程。跨领域是指鼓励力所能及的老师能将艺术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以全新的思路开设公选课,比如让美术和建筑结合起来,让戏剧和文学结合起来,让舞蹈和体育结合起来。

(二)鼓励优秀老师开设艺术通识选修课,大力培养优秀教学团队

由于开课时间、学生艺术基础差等原因,有些教师不愿意开设艺术通识选修课。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高校管理部门研究通识选修课开设的鼓励机制,适当提高艺术通识选修课的课时补助,从经济上、物质上提高教师开课的积极性;发动更多的资深教授开设通识选修课,让这些教师起到带头的作用,以便更多有能力、有想法的老师能参与进来,共同做好艺术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工作;高校也可以将通识选修课和职称评聘结合起来,将通识选修课的开设情况作为职称晋升的一个参考条件,促进更多的教师加入通识选修课的建设当中。其次,在有更多教师参与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教师开课资质的审查,对教师的职称、学历做一定的限制,提高开课教师的质量。另外,要加大平时上课的巡查力度,严禁无资质教师代课,也不允许教师私下调课。

此外,高校或者学院也可以牵头组建艺术通识选修课教学团队,从政策予以倾斜,从资金上予以支持,在教改立项上能重点关注。通过组建教学团队,让教师能根据自己的开课方向找到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交流教学心得,进行教学研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团队可以在教改的基础上,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发表研究成果,申报各项成果奖,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更好的投入教学工作。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和艺术学院充分沟通,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共同做好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工作。学院应该做好开课教师的动员、资格确认等工作,保证开课教师的质量。在开课前,要像对待专业艺术课程一样,要求教师要有艺术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进度计划、课程大纲与教案、教学讲义、教学课件等。教学管理部门要严把艺术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关,组织相关学科的督导专家到课堂随机抽查,为教师教学“把脉”,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抽查,严禁迟到早退,不允许在课堂随意播放和课堂教学内容不相关的视频。

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师应该在课程的第一次课上明确教学内容、考核方式、课堂要求,让学生知道要通过该考试,必须要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不能敷衍了事。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以点名、课堂作业、课堂活动等方式加强考勤,旷课达到一定的程度,可取消参加考试或者考核的资格。加强艺术通识选修课课堂教学和考试改革,以形成性评价作为学生的成绩计算基础,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最终成绩中比重,最后的考试尽量以试卷的形式进行,提高考试的严肃性。

(四)因材施教,达到艺术性和趣味性双重目标

艺术通识选修课的上课对象是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专业结构的本科生,他们选择艺术通识选修课程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所以艺术通识选修课应以“通识教育”为主[3]。艺术通识选修课教师要能因材施教,让该课程在学生的成长中真正发挥作用。首先,教师应该利用调研、面谈等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艺术基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学生的了解是上好艺术通识选修课的基础。教师需要认清教育对象,因人施教。其次,认真研究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基础,决定上课内容和上课形式。教学内容如果过于深奥,学生弄不懂也学不进,自然会因对学习失去信心而丧失兴趣。课堂教学中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把握好课堂的教学尺度。再次,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于其他课程,艺术类课程需要基础理论、艺术欣赏和艺术实践的结合。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上辅以艺术欣赏、艺术展演、专题讲座、艺术实践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要能主动性融会贯通,将艺术通识选修课和学生专业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始终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可以将艺术通识选修课适当和学生专业课联系起来,提高艺术通识选修课的实用性。

(五)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學硬件设施

艺术通识选修课,对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完善教学硬件支持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学校相关部门和艺术学院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为艺术通识选修课程提供大力支持,在政策的制定和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向艺术通识选修课倾斜。首先,在教室建设方面,要投资修建适合艺术通识选修课教学的教室,并配备相关的设备,并指派专人对这些教室进行维护升级。在具体的工作中,为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相关部门应该深入教学一线,走访艺术通识选修课开课学院,和相关负责人与教师代表商讨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积极主动研究艺术通识选修课上课形式和课程内容,从而对下阶段计划开始的课程所需的硬件设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有针对性地为开始这些课程提供及时高质的配套设施。在教室的安排上,尽量安排配备艺术通识选修课所需教具的教室,比如配有钢琴、电子琴、展演台和高配置的电脑设备;开课之前,认真仔细检查教室的窗帘和座椅,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另外,教学服务中心人员除了要认真检查音响、话筒、投影仪等,保证这些设备能正常运行以外,更要按照艺术课老师的要求,为电脑安装好艺术专业所需软件,方便教学的顺利开展。

艺术通识选修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通识选修课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的载体,开设艺术通识选修课时教育理念革新的要求,对促进大学生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艺术通识选修课能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人才的综合发展。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能促进学生突破理工学科的思维限制,使学生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实现“技工”到“大师”的脱变。在艺术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中,广大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不合理的课程设置、良莠不齐的师资质量、松散的教学管理、单一的教学形式、落后的教学设施等问题。但是,只要高校领导能足够重视艺术通识选修课,给予课程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教师能认真对待艺术通识选修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能认识到艺术通识选修课对个人视野和个人素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课堂,艺术通识选修课就一定能高质量的开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养,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艺术通识选修课的教师也能借此契机,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术和能力。在不同学科门类和知识交集中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潜能,提高专业的兼容性,从而不断提升和充实自我。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陈艳丽.高校艺术类公选课与大学生泛素质拓展[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1-163.

[3]朱俊奇,赵海霞.高校人文艺术类公选课教学“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2):16-19.

责任编辑 王国光

作者:曹雨婕

上一篇:体育游戏教学艺术论文下一篇:传统绘画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