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鉴赏论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绘画艺术鉴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内容摘要】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比较研究,包括这两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画面艺术进行赏析。通过对二者各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并分析展望中西绘画的发展趋势。寻找异同的规律性,这样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坚持“和而不同”的正确观点,并努力使其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

第一篇:绘画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绘画历史研究及审美鉴赏

在有些人心目中,“中国”这个概念似乎是清楚无疑的,当它被用于界定某个学科或某种事物时,其功能就使之与“外国”相区别。然而,“中国”在历史上的内涵是复杂多变的。据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的论证,“中国”一词在西周初年已经出现。至春秋时期,天子所居的城邑(“国”)被称为“中国”。之后又把王朝的统治中心称为“中国”。“中国”的概念在不断变化,从表示地域的概念到代表一个国家的概念,可想而知,随着时间的变迁,不论是文化还是历史等都在不停地变化、发展。所以,当我们研究历史上的“中国”时,应该看到它在时空上的复杂性。社会不断发展,人类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追求精神的享受、文化的熏陶等,这就是进步的过程。中国美术史就是一种艺术文化。

一、中国绘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星

中国美术史不仅在人文学科中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为具有广泛吸引力和闪烁着耀眼的智慧光芒的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发展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艺术观作为指导思想和对学术成果的评判准则,同时加强了体系的系统性和对考古文物资料的运用。学习中国美术史可以使人们了解历史,学会关心价值,唤起精神价值创造的优美感、崇敬感,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和人的尊严,它是艺术永恒发展的体现,是视觉冲击的洗礼。美术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反映。美术作品是基于客观现实的人的内在生活(思想、观念、情感等)的物化形态。在审美实践中,找到今天艺术发展的参照物,以使美术之舟一往无前地奔向未来,这就是学习中国美术史的意义。

中国画一定要以渗透作者情意的力为基质,这是它的特点。自古以来,中国人用以作画的底子、材料、工具等就是多种多样的,宽泛的中国绘画的概念几乎等同于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由中国人民创造的一切绘画作品。中国绘画主要是指传统的中国画,也可说卷轴画,是指以毛笔为工具,以墨和植物质、矿物质颜料为材料,以纸或绢为底子的平面造型艺术。

中国画有独特的题材划分方式,即人物、山水和花鸟三大画科。其基本技法可按照材料分为水墨、设色两种,或按照笔法分为工笔、写意两种,加上各自的过渡形式,可以排列组合成更多的形式。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笔,它是一种书画工具,因为那个时代以狩猎为主,所以笔的材质都是兽毛,笔毛较硬,直到北宋出现了纯羊毫笔,笔毛材质柔软,吸水能力强,能够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工具材料的不断变革加快了宋代绘画风格的演变,使绘画中的笔法、墨法、水法的结合更加融洽。好的墨层次丰富而清晰,由浓到淡为五色,把黑、白、干、湿、浓、淡称为“六彩”。早期的中国绘画基本上先用线条勾勒出轮廓,然后填充颜色,线条也比较单一,没有粗细、虚实、轻重、缓急等变化,直到10世纪,各种丰富的笔法像钩、皴、擦、染、点等才开始成熟。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相互映发,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二、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及审美价值

(一)新时期时期

新石器时期的绘画主要有岩画、彩陶画、壁画和地画。岩画是一种刻或画在岩石表面的图画,绘画内容多为狩猎、舞蹈、祭祀和战争等,如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发现的岩画反映的就是人类的活动,构图复杂,人物动感十足,他们的创作无拘无束。陶器出现后,绘画者发现这是个绝好的作画之处,于是将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纹样画到器物上。彩陶纹包括人物、鱼纹、鸟纹、几何纹等。

例如,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蹈人物彩陶盆,其绘画的各种线条变化丰富自然,富有抒情的意味;半坡类型红陶《三鱼纹彩陶盆》外壁用黑彩绘成单体鱼三条,构成一个连续鱼纹,鱼纹张口、露齿、圆目,神态生动,反映了原始人的渔猎生活和鱼图腾崇拜;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最具特色,也耐人寻味。壁画与地画都是与建筑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最古老的壁画遗迹来自辽宁省朝阳市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女神庙”建筑。

(二)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的美术载体以青铜器和漆器为主,图案纹样有几何纹、动物纹、兽面纹、夔纹等,如我国发现的至今为止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器,该鼎直口、宽边、立耳,腹周边饰兽面纹和夔纹,中间为白地,四足呈柱状,足与器身相接处也有兽面纹,纹饰庄重、气势威严,表明商代的青铜器冶铸已取得很高的成就。战国帛画是用墨笔画在绢帛上的,如《人物御龙帛画》,该画所表现的很显然也是死者之魂乘龙

升天的景象。

(三)秦汉时期

秦汉绘画艺术逐渐摆脱对于器物的依赖,取得独立发展。汉重孝廉,社会亦崇尚孝道廉洁,因此绘画艺术主要体现为对人死之后的生活场景和宗教神话内容的描绘。东汉中晚期的画像石艺术题材丰富,宗教色彩浓厚,画面充盈。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画家,他们是曹不兴、卫协、顾恺之等人。中国绘画的品评风气早在魏晋时期就已开端,至南北朝时期日趋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盛行,绘画风格在承袭汉代的基础上,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呈现丰富多彩的创作特征。其中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在人物画的发展史上具有突出地位和重大影响,被称作“六朝三杰”。

顾恺之画人物注重人物的眼睛,认为眼睛是传神的关键所在,他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思想、性格特征等,如《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陆探微擅长画帝王和功臣、名士肖像,人物塑造于清秀中显示出生动、自然、洒脱的神韵,他的绘画线条遒劲细密,气脉连绵不断,受到谢赫的高度评价。张僧繇的绘画注重骨力,他擅长绘饰佛寺壁画,在中国画中首先采用凹凸晕染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明暗法、透视法,能使画面具有立体感,达到逼真的效果。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则为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重新确定了山水画的审美体验功能。

(五)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南北分裂的动乱局面结束,生產力迅速提高,这一时期的绘画分科更加明显。隋与初唐的绘画仍以鬼神人物题材为主,隋代的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等皆十分擅长,在画法上,他们保持细致风丽的作风。

初唐人物画家以阎立本、尉迟乙僧最为著名。阎立本的作品线描遒劲有力,着色沉稳,人物表情生动传神,他继承了六朝传统,自己又进行了创新。尉迟乙僧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西域特色,他的绘画作品题材极为广泛,涉及宗教、人物、花鸟等。盛唐时期的人物画家最著名的就是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他还擅长佛道人物绘画,而且“冠绝于世”,如《天王送子图》《孔子行教像》《菩萨》《鬼伯》等,这些绘画强调了用笔的表现力,有意简化色彩,并没有太多的复杂变化,其作品多设色简淡,只于落墨后略加赋彩,有一种自然飘逸之感,世称“吴装”。盛唐之后,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束缚,偏重描绘上层妇女的生活,曲眉丰颊、体态丰腴的造型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如张萱的《捣练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二者绘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描绘的人物多雍容華贵、浓丽丰满,线条柔和流畅、简明干练,设色明艳细腻,追求富丽堂皇的贵族之气。

西蜀与江南是唐末至宋初的两个绘画中心,聚集了许多画家。为选拔人才,朝廷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不论是以李思训、李昭道为代表的宫廷贵族,还是以王维为代表的野逸文人,都对山水画有着独特见解,二者虽然不同,但都是青绿山水绘画的典范,如《江帆楼阁图》《明皇幸蜀图》《鸟鸣涧》等。此一时期的人物、宗教画都有新的发展,山水画的成就尤为突出,花鸟画也有重要创新。

(六)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的绘画全面发展,成为其后宋代绘画艺术的新起点。中国山水画发展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就是此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技法——“皴”,皴法不同,表现的山水画整体画面效果不同,其代表人物自然而然分成了不同流派,如荆浩、关仝擅长斧劈皴,董源、巨然擅长披麻皴。

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山水画“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其主旨不仅仅是模仿自然,而是要把握宇宙复杂多变的奥秘和本质。关仝表现江南山水的画法也于此时期开始成熟。董源作品形成新体格,在当时就得到巨然的追随,后来遂以“董巨”并称。董源的作品《潇湘图卷》,设色清淡,作点子皴来画丛林树丛;《夏山图》则大块面青色渲染,作长披麻皴,画树干枯枝。两幅作品皴法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除了上述四位大家,还有卫贤、郭忠恕、黄筌、徐熙等人。黄筌多写蜀宫中的奇异花鸟,极为工整细致、富丽堂皇。徐熙多画江湖汀花野竹、水鸟渊鱼,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以墨线为主,敷色为辅,大别于黄筌的设色浓重的没骨画法,如《雪竹图》,这就是所谓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七)宋代时期

中国绘画艺术到宋代达到了巅峰,这个时期的绘画多反映现实生活,运用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描绘繁杂的现实社会。宋代的绘画着重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及细节,着重塑造人物性格。花鸟画、山水画不但追求形象写实,更追求意境情趣。文人士大夫对于绘画的繁荣也有促进作用,此时宫廷绘画也得到高度发展。宋代山水画人才辈出,各有所长,各自都有独特风格。北宋李成的《寒林平远》,采用全景式构图呈现雄伟画风。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采用全景构图,飞瀑如练,直落千仞,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气象。许道宁擅长林木、平远、野水三种景物,风格狂逸,其代表作《渔父图》就是很好的体现。郭熙是一位山水画家,也是一位重要的绘画理论家,他的《早春图》《关山春雪图》成功地表现了四季变换、日夜交替的自然现象,《林泉高致》是他的经典画作之一,他把“可行可望”的写实性山水图像发展成为一种“可游可居”的山水意境。李唐、马远、夏圭高度剪裁而富有诗意的山水反映了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与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家”。苏轼强调以“游戏翰墨”的态度对待绘画,因为只有如此方可使自己“寓物于物”而非“留意于物”,这种价值观来源于儒学中的“依仁游艺”的思想传统。

(八)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是宋代的延续,并更加成熟和繁荣。归隐的文人画家成为当时绘画创作的中坚力量,文人的山水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水墨写意花鸟画也得到了发展。元代的人物画似乎黯然失色,但是由于宗教的影响,来自民间的宗教人物壁画却大放异彩。“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意在抒发主观思想,强调以书入画,追求笔墨韵味和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模式,共同谱写了中国绘画史上光辉的一页。赵孟的山水画作《鹊华秋色图卷》取材于山东济南郊外鹊山、华不注山的自然景色,采用平远法构图,山石、堤岸用披麻皴和荷叶皴法,山尖用青绿皴染,树木、村舍、人畜等先用细笔点到,再用青、赭、红、绿等多色加以渲染,皴染技法结合,笔法潇洒秀逸,设色清明淡雅,表现出文人画独特的笔墨趣味,对后世影响极大。

以“元四家”为代表的文人画家的生活经历不同、师承不同,所以其绘画风格也各有差异,但是受时代艺术的熏陶,其又有共同之处。例如,绘画中含有文学趣味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家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寄寓画中;突出笔墨意趣,以书入画,画上题字,加上印章,互相平衡补充,为画面增添气氛,除了趣味感,更有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新风向。

明清时期,绘画艺术是成熟也是衰落,文人画与院体画相争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是画坛主流。明代早期,以崇尚南宋画院刘、李、马、夏的院体、浙派为主,笔墨苍老、简练规整,多用水墨,略施色彩。其代表还有戴进、吴伟等人,作品有《风雨归舟图》《松风高士图》。“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于明中期在画坛崛起,逐渐取代浙派在画坛的霸主地位。四位大家在花鸟方面强调笔情墨韵的抒发,一变院体花鸟画体格,推动明代中晚期写意花鸟取得重大进步,出现了陈道复、徐渭两位重要画家,到明代晚期又出现了董其昌、陈洪绶等人。清代的绘画艺术承袭元、明发展脉络。文人画到了清初仍然是主流,随着当时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化,文人画在思想、态度、风格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继董其昌之后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一派极盛一时,他们摹古创作,迎合清王朝、汉族知识分子的政治需要以及封建贵族的审美口味,墨守成规,趋于传统,被称为“正统派”。后来出现被称为“四僧”(石涛、朱耷、髡残、弘仁)的创新派,他们打破常规,反对泥古不化,各自独有见解,大胆革新,各树一帜,开辟画坛新风,为文人画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后来的文人画作者如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等均受其影响。

三、结语

在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璀璨的艺术明珠,更有无穷的绘画精神。中国画讲究气韵、空灵、含蓄,中国的画家喜欢自由和幻想,他们随心所欲地用毛笔、墨汁泼洒着心情,在宣纸上舒展着胸怀,他们在滚滚红尘中为自己构筑着理想中的完美世界。在生活中融入对艺术的欣赏,可以丰富人生体验,体会更深层次的韵致。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本就是一种奇迹,为美的易逝怀有泫然之情,受其熏陶、提升鉴赏审美能力则更是一种境界。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刘潇

第二篇: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创作风格及艺术价值鉴赏比较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比较研究,包括这两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画面艺术进行赏析。通过对二者各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并分析展望中西绘画的发展趋势。寻找异同的规律性,这样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坚持“和而不同”的正确观点,并努力使其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

【关键词】 绘画;清明上河图;国宝;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夫;农奴制;审美;和而不同

1《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及赏析材料

1.1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此画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中段以“虹橋”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槽船上,船工们正在与河水激烈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过桥的行人也不由停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寺观、公廨等应有尽有。街市中有专营沉檀楝香、罗锦匹帛、香火纸马的,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及小百货的。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l3种、植物9种、牲畜5O余头,船只、车轿各2O余个。

1.2对图中的社会生活即历史价值的赏析。《清明上河图》描写的内容是京都汴梁城的城市生活景观。北宋时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汴梁),西京河南府(洛阳),南京应天府(归德),北京大名府(魏州)。东京是北宋都城,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工商业十分发达。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东京商税在40万贯以上,以后又增至55万贯,居全国第一。在北宋由兴至亡的168年中,东京的繁盛一直冠于全国,并且达到最高峰。那时,东京定居人El已逾百万,身怀技艺之士,纷至京师觅生,更有晋京举子、域外使节、商贾、军士、云集京师,使东京人口各行具备,各类俱全。在《东京梦华录》卷5中记载:“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盒器皿,车担动使,奇巧可爱。食昧和羹,不敢草略。其卖药卖卜,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以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披背,质库掌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这些对器具、手艺、衣着、行户等等的讲究,在《清明上河图》中清晰可见。《东京梦华录》卷5还记载:“加之人情高谊,若见方外之人为都人凌欺,众必救护之。或见军铺收领,到斗争公事,横身劝救,有陪酒食但官方救之者,亦无惮也。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稽动使,献遗汤茶,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这种市井百姓在日常生活劳作中彼此爱护、相互关照的淳厚民风,在《清明上河图》中亦有表现。图中段,大漕船过虹桥时,桥上岸边的路人对船过桥洞的关切之情,刻画得十分生动,情节的真实使人如临其境。《清明上河图》细致地描绘了中国北宋时代东京的都市风光,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北宋时代东京的都市生活。由于描写真实有据,刻画细致入微,《清明上河图》成为美术史上现实主义的杰作,并由此具有了可靠的“文献价值”,成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尤其是宋史的形象资料。

1.3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情趣。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清明上河图》中画有1695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从内容看,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

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介绍以及鉴赏资料

2.1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介绍。此画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在画面上画家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于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毕竟年轻,还不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苦、艰难与无奈。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画中的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

2.2作品的价值体现。当我第一次面对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首先感知的是蓝蓝的天、辽阔的伏尔加河,十几个姿态各异的纤夫和他们艰难地拉着的船舶。但仔细体验画面中所产生的劳动者的力量却在视觉上似乎受到一种猛烈的撞击,产生一种说不清的瞬间直觉的审美愉悦。一般而言,感觉都是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感觉的最好的接受方法是体验,语言则往往难以传达某种感觉。因此,人们即使产生了某种感觉,也往往难以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对智力成熟、语言丰富的成年人来说即为如此。但是,感觉不管再微妙,总还存在大的趋向性,那么具体联系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它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压抑、悲怆和深沉。

画家列宾的这幅著名油画,是他经过十多年的构思、绘制和修改才完成的。这幅油画在反映列宾的思想感情方面很有代表性。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我看出画家的思想感情渗透在每一笔、每个人物身上,也渗透在画面的色彩和景物的布局上。所以,只要我们细致观察,从画的整体上认真地体会,就会体会出画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即对沙俄反动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画的是人物群像,从画中人物的不同衣着、外貌、动作以及神态,我们可以深刻领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这幅油画是列宾到伏尔加河旅行时,仔细观察了纤夫的生活,经过反复的思索和修改才完成的。作者在描述这幅油画时,他的观察是从前到后依次进行的,描述时抓住了人物的衣着、外貌、神态的特点,并展开了适当的想象,把人物的外貌特点和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结合起来,使每个人物都有了鲜明的个性。11名纤夫,作者着重描写了4个,从年龄上说,有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从职业上说,有破产的农民,有从事拉纤的工人,有退伍的士兵,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承受着沙俄时代反动统治者的统治和压迫,都过着悲惨痛苦的生活。作者这样描述,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3从这幅画的构图以及景色的布局进行赏析。在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在画面上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是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应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孤独、惆怅、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这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这幅画反映了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面,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

3个人总结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性是多种因素构成的。首先从美学理论上,禅宗、儒道思想使中国画注重“天人合一”、“心物统一”的境界,追求神形兼备的和谐,是一种哲学艺术;而西画得益于透视学、人体解剖、色彩学等科学研究,使绘画艺术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融合,更多的是一种科学艺术。在西方人眼里,主要是物质性的,而咱们中国画偏重于精神性。

当然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描绘的焦黄的河岸、空蒙的天空、只显露一点蓝色的河水,以及那几个迈着沉重脚步、挣扎在生存边缘的纤夫,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美术想象。然而中国的《清明上河图》由于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社会意义、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因此同样中国绘画影响着整个世界。

众所周知,美术的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本学期,我选择了“美术鉴赏”这门艺术学科进行了选修。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自小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我逐步了解了许多关于绘画的知识。“高分低能 ”是一种表现。学生有较多的知识和专业文化,并不一定代表他具有其他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要呼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個系统,而艺术教育恰恰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心中具有崇高理想和大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王冶.浅析中西方文化对中西方绘画的影响[J].神州,2013年29期.

[2]黄彦.比较中西绘画美学及差异[J].大众文艺,2013年15期.

[3]房正.漫谈中西方绘画色彩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12期.

[4]张晨辉.浅谈中西方绘画差异[J].艺术品鉴,2016年09期.

[5]邹东升.少数民族原始主义绘画创作的民族性根源研究——以藏族原始主义绘画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1期.

[6]王云鹏.中西方绘画技法的文化差异[J].艺术科技,2014年07期.

[7]沈迪修.浅析中西方绘画差异之源[J].青年文学家,2013年32期.

作者简介

扈恩龄 男,河北遵化市人,1958年出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会员,中国和谐东方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老甲艺术馆高级创作室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者:扈恩龄

第三篇:文学鉴赏中的绘画术语

【摘 要】语文学习的鉴赏活动中,经常出现其他艺术门类尤其是绘画的术语,甚至借用绘画技巧变成文学技巧,学生由于知识面窄,对这些术语难以理解,本文结合现行高中人教版教材,力求深入浅出地对几个难度较大的术语进行联系比较的阐释,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极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找到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赏鉴;绘画术语;联系比较;形象思维

文学鉴赏中使用了大量的绘画术语,由于现在学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对非高考科目要么不学,要么学了没有理解,导致知识面狭窄,阅读文学类文本出现理解上的障碍,进而答题表述不能到位。

为什么文学中会出现绘画的术语呢?这是因为艺术总是相通的,中西方早就认识到了诗歌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曾说过:“绘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我国大诗人苏轼评价王维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国画上画家总习惯在画上题一首小诗,而西方的小说和诗集总喜欢配上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文学尤其是诗歌与绘画有一个根本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空间想象,既然在形象思维上一样,两者相互印证,互相诠释也就理所当然了。文学的想象全是基于文字,想象空间更为广阔,读者再创造的空间也就更大,但对于文学素养还不高的中学生来说,也就显得更虚幻,难以捉摸;而绘画更侧重根据视觉展开想象和联想,相对更加直观,就如画中的王语嫣远比书中的王语嫣好把握得多一样。因此,借用绘画术语来诠释文学中的技法,就可以达到化实为虚,变抽象为相对具体可感的效果,进而在表达上可以更加简明准确。

下面就以高中人教版教材為例,对所涉及的几个理解难度较大的绘画术语作一些浅易的解说,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一、白描

1.《360百科》: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归属:描写。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2.特点: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即: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征,不加任何藻饰的勾画。

3.示例:

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鲁迅《祝福》

作者几次写祥林嫂的外貌都不写全貌,只求传神,只抓住能表现人物命运、心理特征的地方,用不加修饰的文字,简单几笔勾勒出人物形象。“一个小铺盖”说明她的全部家当仅此而已,“白头绳”说明有丧事,后面几笔写脸色,可以看出营养不良、受到打击、悲伤过度、精神恍惚。言简意丰,精当传神。

示例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这是马致远笔下的一幅羁旅荒郊图,被赞为秋思之祖,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但作者营造意境,只抓住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罗列出来,仅在每个物象前加了一个形容词,点出事物特征而已。语言之少,线条之简,无与伦比。此之谓白描。

二、工笔

1.《360百科》: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中国画技法名,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

2.特征:工整、细致、全面地描写某个场景或人物,仔细而润色丰富,而且是稍带个人色彩或观点的描写。所属:描写。

表现在文字上就是观察细腻,描写全面,刻画细致入微。

与白描相对。白描只是简单几笔,而工笔则是细细描绘,文字相对较多。

3.示例: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宝玉出场的外貌描写;传统小说中的外貌描写。

从头写到脚,有些有助于刻画人物,有些对表现人物就没有任何作用或作用很小。今天已经不多用,嫌其繁琐,浪费文字。在此也不必赘述。当然也有表现力很强的,如《孔雀东南飞》中“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一节和太守迎亲的场面,作者都采用了工笔的手法,细致描摹,其效果在后面“渲染”中再解说。

三、烘托

1.《360百科》:指陪衬,中国画技法名;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主要事物鲜明突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2.特征: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所要表现的中心对象;与衬托略有不同,(有人将烘托与衬托等同,也无不可),衬托可以文字很少,一物衬一物居多;烘托则文字相对较多,用多个事物或多个侧面去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多用侧面。所属:描写。

3.示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作者意在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从侧面突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这就是烘托,侧面多,中心点只有一个,明写侧面,实写正面。

示例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示例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的《琵琶行》

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作者明明是要说琵琶女的琴技高超,却把视线转向听众和景物,明写听者的醉心神往的情思,实则突出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烘托由于使用文字较多,所以常常又包含了渲染的技巧,后面接着解释。

四、渲染

1.《360百科》:中国画技法的一种。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

以烘染物像,增强艺术效果。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拱托。

2.特征:正面描写,展开的面较宽,使用文字较多。所属:描写。

理解这些绘画术语,最好多点形象思维,“线条”就说明使用语文简短,而渲染的解释中用了“涂染”二字,说明使用文字相对较多,就像用墨涂抹一样,面积较大。

3.示例: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即将离别焦家之时,写她穿戴之认真,打扮之精细,都细加描绘,接着不厌其烦地写其足、头、腰、耳、指、口,最后写步态。唯其如此,才能突出表现刘兰芝在离开焦家时的沉着、冷静,因为她坚信自己并无罪过,要光彩艳丽、正大光明地离开焦家,以自己的“严妆”表示对迫害自己的封建家长的抗议。同时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十三能织素”一节相互补充,既正面为读者刻画了一个美丽贤淑、知书达礼、能干多才的女子形象,也暗示了兰芝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使形象更加完整丰满,加深诗歌的思想内涵。

示例2: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猶是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前三联无非是写贬谪之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却占了全诗的主要内容,层层铺写,情景交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下文的直接抒情也就水到渠成了。比重之大,分量之重,因而突出作者感触之深。

示例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回答“愁”有多少,一句就够了,作者刻意用了三句比喻进行描写,效果迥异,一下就打开了读者的想象,愁之多,之深,连绵不绝,挥之不去,形象可感,跃然纸上。

渲染使用文字多是相对的,由于诗歌语言本身简洁,不一定面积非要很大才算渲染;小说、散文都用渲染的技巧,诗歌在文字用量上当然与之无法相比,只要是铺开来写就算。理解了渲染也就理解了早期诗歌的“赋”,二者内涵基本一样。

除以上几个术语之外,还有像漫画、水墨画、浓墨重彩等等,内涵相对容易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艺术中术语,交叉使用很常见,除绘画外,雕塑、音乐等领域的词汇,如旋律、节奏、主旋律、变奏、交响曲等都来自音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互相阐释,要么是为了形象可感,要么是为了让读者通过想象与联想更容易把握内涵。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光靠死记,因为语言是艺术,文学是艺术,学习它主要靠的是形象思维,而非机械记忆;还应该粗略地了解艺术其他门类的一些基本常识,这些内容高中音乐、美术教材都有涉及,最好能大致理解,掌握了这些概念的基本特点和内涵之后,再通过联想和想象去理解语文中的这些术语就容易多了。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更牢固,才能变成自己的,判断、赏析、运用自然会轻松自如。

作为语文教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层面上,还有诸如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等方面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在学生学习中去渗透,去培养,去矫正,而艺术的其他门类的常识,作为语文教师,也有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渗透,以提高其艺术修养。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更是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总之,学生不理解,责任在教师。

作者简介:王世平(1964.2-)男汉族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作者:王世平

上一篇:护士实习毕业论文下一篇:中国幼儿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