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非英语专业ESP教学包括大学英语ESP教学和专业ESP教学两个方面,文章通过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学实施情况的概述,对当前制约ESP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以梳理,并搜集国内成功案例为我国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学提供思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旅游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旅游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1:

服务于中职旅游专业的中职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探索

摘要: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笔者试图探寻一条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服务专业建设的公共课教学模式。该模式整合现行专业课与公共课之间的教学资源,针对专业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专业信息化服务理念,使学生掌握未来岗位必备的信息操作技能。本文以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为例,基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探寻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服务于中职旅游专业教学。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学科融合;教学模块;情境创设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

公共基础课功能在《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中有明确的表述: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终身学习。但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是受学校经费限制,硬件设备不足,导致学校安排课程时“五五分”:即一半课时在教室,一半课时在机房,理论与实践脱节。

二是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意识不足,通常是“你搭你的桥,我唱我的戏”,没有深入研究基础课为专业、岗位对接的知识。

三是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的意识不强,没有深入研究专业为当地经济相互承接的知识,多为纸上谈兵。

2.教学方法的问题

一是“填鸭式”教学,受文化课传统教学影响,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却缺乏对技能与技巧的领悟。这导致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只会机械地运用,对待问题不会灵活与变通处理。

二是方法单一,未深刻理解“讲练结合”的真谛,只是机械地把课堂教学割裂为“讲”与“练”若干部分,导致课堂进程中知识内容的机械堆积与师生间互动交流的缺乏。

三是缺乏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吝于尝试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大型MOOC开放课程学习与“翻转课堂”等提升教学效率,导致课堂呆板,学生学习思维僵化。

学校只有立足学生专业特点,根植于本土的专业学科教学体系,培养服务于本土经济的教学对象,才能使公共基础课教学由呆板变活泼,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目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学习态度上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服务于中职旅游专业的中职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探索思路

1.总体目标

本实验教学对象立足于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同时,紧紧围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构建以岗位需求为核心的“分析岗位需求→确实行动目标→课程整合→项目教学”教学方式,一边进行研究、一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研究目的。

2.实践探索过程

(1)准备阶段。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在学校的旅游商贸组及计算机组教研活动中,笔者将自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旅游专业服务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教研组间进行了反复的交流与研讨。在研讨中,大家重点围绕如何利用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优势,弥补学生专业实践的不足,并对其中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初步达成共识。

(2)初步实施阶段。本阶段中,笔者通过边研究边实践的教学方式,开展了探索性的课题研究。在对座谈情况及收集到的与本课题相关研究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学生实训教学材料,并准备了翔实的实训教学材料。分三步实施本过程:

一是学习中职职教理论,开始与专业人士座谈并探究如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融入旅游相关知识,做好计算机教学为专业服务准备,并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二是根据与专业人士座谈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我们把计算机应用基础划分为两部分:通识技能部分、技能与专业知识融合部分。

三是完成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再开发。

(3)深入实施阶段。笔者根据前期研究成果,通过及时积累和分析原始资料,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炼对学生实习实训更有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操作策略。本阶段做了以下两件事:

一是进行示范性教学,参与公开教学活动。

二是通过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把相关成果在更大平台上推广。

(4)总结阶段。全面反思、总结、提炼,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实验报告。

三、中职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研究实施过程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块划分

笔者以高教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 2003)》为例,通过与专业人士进行座谈,结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特点及学校专业设置情况,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划分为两部分:

一是通识技能部分(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如第一章节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节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及基本应用,因为这些内容涉及的点多面广,操作技能专业针对性不强,并且是各个专业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故教学研究中,以书本为主,辅以课外实践指导,通过明确操作任务,实施教学操作过程。

二是技能与专业知识融合部分。本实验课题以“导游基础”运用为例,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

(二)专业与计算机基础融合教学实施情况

1.教学第三章《因特网初步知识及应用》

情境创设:“你的一个远方朋友想要到福建泉州来玩,请您帮助他搜集一些有关泉州本地旅游资料然后发给他。”这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人都不甘落后,纷纷投入笔者所创设的情境中去。

在第一个情境中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浏览器的界面,掌握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喜欢上网。要搜集资料,就要寻求便捷的搜索方式。此时引出搜索引擎,百度、搜狗、谷歌等相关互联网引擎,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又会发现问题。有些搜索问题,我们是有所了解的,由此引出“关键词”搜索;而有些问题,我们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这时推出“分类目录搜索”,这样在学习中带着问题,边学习边解决问题,把学习兴趣推向高峰。

在第二个情境中,就是要使用搜索工具找资料,如何在浩瀚无边的网络资源中找到所需资料?这里老师要加强引导与指导,教会学生如何甄别网络资料,并从中选取情境中所需资料,以期圆满完成对“泉州旅游资讯”的整理与收集工作。

设计第三个情境时,则是为了呼应本章,学会分享资源。虽然分享资源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工作中使用得最多的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还是需要学习。在此环节,一方面学生会学习到邮件收发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在对学生文明礼貌修养方面也是一个良好的培养机会。最终通过“识网络→搜资料→分享资料”三个环节完成了本章教学内容。

2.教学第四章《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

设计过程力求保持与前一章节课题内容相一致的原则,继续深化“远方的朋友,您请来”这一主题,用“如何把搜索到的内容进行文档处理”作为课题的引子。小试牛刀环节,强化电脑操作技能;知识拓展环节,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利用导游基础课上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导游词,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所需要求。

根据与专业课老师课堂沟通,专业老师已对导游词撰写作业进行详尽分析。此次学习任务很好地切合学生刚学习过的专业知识,故在老师布置任务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课后老师布置的任务是:“选取‘泉州十八景’之一,撰写导游词,到时你的朋友来了,方便为他当导游。”

可是如何把撰写好的导游词录入电脑,发给朋友,这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被再次调动起来。

接着通过“录入文档→美化文档”两环节完成了导游词的制作。一方面巩固了专业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电脑文字处理操作技能。

后续环节,为了学习Word表格制作,笔者进行了如下引入:“利用专业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及上次课我们所搜索到的材料,请为你的朋友做一个泉州‘一日游’方案设计表格。”设计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制作客户需求方案时,不仅从自身经济最大化角度思考问题,而且也从客户需求角度多考虑客户利益,“使单赢,为多赢”,让学生明白做长久生意的道理。故引出了几个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对有关“一日游”的费用进行调查与调整。

本任务使学生既学习了电脑操作技能,又丰富了生活内容。为了进一步把学习Word应用推向高潮,笔者还对以后工作岗位经常用到的知识如“邮件合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以及学生掌握它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以奠定专业基础学习。

最后,笔者设计了一个综合训练题:“利用专业课上学习到的知识,请为你的朋友做一张介绍‘泉州十八景’之一——五里桥的传说宣传单。”

3.教学第五章《Excel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学习》

为了做好电子表格软件的教学工作,首先设计主题“远方的朋友,您请来”之旅行准备,并创设以下情境:

一是请根据专业所学知识,制订一份旅行物资清单,提醒远方的朋友,做好旅行准备。

二是黄金周刚过,现公司要求统计本次黄金周景区接待人数及收入情况,以便汇总。

三是现学校要进行旅游服务专业技能比赛,请你为竞赛组委会整理比赛数据,并按要求进行制作。

在此环节学习过程中,主要侧重于表格的修饰与美化及表格计算。学习阶段所用的案例,无一不是“小清新”,一方面对客户有帮助,另一方面也是在未业职业岗位中我们要经常接触的。鲜活的学习案例促进了师生间沟通畅通、关系融洽。

[5]教学第六章《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本章节以课题“远方的朋友,您请来”之旅游信息简介为主题,创设情境如下:

以泉州旅游景点信息为基础,为朋友制作一份介绍“泉州十八景”的PPT。

请根据泉州小吃特色情况,制作一份闽南美食简介PPT。

请根据泉州宗教融合和谐,景点丰富的特点,为朋友制作一份介绍泉州宗教信息的PPT。

对于本章节的学习,其实是前面几章内容的一个知识与技能的综合,一是要运用第三章节所搜索到的资料,二是要运用第四、五章所学习到的排版与计算操作功能。故学生对此章节仍充满期待,期待着PPT强大的对象包容能力以及动画效果制作能力。

(三)教学实施过程问题分析

(1)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探究对教师课堂掌控是一大考验。教学时很容易受课堂有限时间的制约,如果学生探究时间过长,就没有充足的时间交流、分析、改进问题。

(2)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素质差,所以“如何让学生参与到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来”是教师困惑所在。笔者认为应充分运用信息化工具,以“信息化”在课堂的运用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库、网络交流工具及网络信息平台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加强师生间、学生间沟通与交流,畅通学习渠道。千方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变现有以“教、学、做”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因受学校层面排课局限性,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知识脱节,专业学习与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间如何有机衔接不好掌控。故笔者认为学校必须转变思维,要把“专业课教学”与“公共课教学”有效融合,构建专业组与公共基础组教师间的联系纽带,用“一盘棋”的思维来打开学生知识获取渠道。同时为了巩固新知,应通过设置综合作业,加强各章节知识的链接;利用课前复习与课后知识小结环节,做好梳理工作。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要让学生意识到立足未来岗位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

四、结语

在教学实践探索中,主要通过“教研”一体方式展开,首先通过调研发现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之间缺乏应用的联系纽带,强化倾听专业教师的建议,在教学中尽量做到与专业课教学同步,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化特点,为专业学习添砖加瓦;其次把教研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研训”结合;最后拓展研究思路,从多个教学因子中找原因,此方面也是笔者以后研究的方向。

总之,通过“教研一体”实践教学,有力地促成了专业教师与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融合与沟通,并提升了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充分体现了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严冰. 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3]吴坚,孙秉超. 面向专业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A〗.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杨林书.职高计算机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实践探索[J].现代农村科技,2010(05).

[5]王彩荣.浅谈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新方法[J].成才之路,2009(35).

作者:李燕平

旅游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2:

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学施行概览

【摘要】非英语专业ESP教学包括大学英语ESP教学和专业ESP教学两个方面,文章通过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学实施情况的概述,对当前制约ESP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以梳理,并搜集国内成功案例为我国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ESP;非英语专业;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李蕾,女,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讲师。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为全球通用语言——英语的地位和功能在我国已不言而喻。大部分学习者对英语的需求不再受制于英语四六级证书的获取,而是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专业化和实用化,传统的英语教学已不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英国和美国,不仅理论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在具体实施方面也颇有成效和规模。目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学校和机构已开设ESP课程,建立了完善的课程体系。非英语国家如俄罗斯、阿联酋、乌克兰、日本等国家也已广泛开设ESP课程。ESP课程分类丰富,有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科技英语,医学英语,化工英语,计算机英语等。

随着ESP理论的引入和发展,我国ESP教学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医学英语等。目前从ESP研究方面来看,ESP教学实践多数是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专门针对本科院校ESP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展望。
一、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学的必然性

早在1996年,外语界专家刘润清教授就提出的“ESP 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2004年,大学英语教育的资深研究者兼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基刚教授也指出“ESP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1.符合广大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需要。需求分析是ESP的理论依据,它是由欧洲当代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Richterich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首次提出。普遍认为外语教学需求分析模式包括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方面。Hutchinson&Water于1987年指出目标需求分析是了解未来工作环境和岗位对学习者的要求,以及特定环境可能给学习者在未来工作中带来的特定心理状态等;学习需求分析是关注学习者现有学习背景、语言水平、专业知识、学习观念和动机以及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等。外语教学需求分析奠定了外语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开展外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只有根据英语学习者内心所需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动机来进行针对性的语言教学,才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基于ESP本身特有的属性可以得知,它决定了外语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

从需求分析理论出发,国内很多学者、专家和教授对非英语专业ESP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例如李娜、胡华伟等在“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校ESP教学实证研究”一文中针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的180名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20名ESP教师以及来自陕西省外贸进出口公司、科研机构、外资企业及国营、民营企业等100名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影响ESP教学的主要综合因子,指出改善教学行为因子能够优化学生技能结构,进而有助于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2.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本世纪之初,结合我国教育部对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很多学者和专家均指出大学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通用英語)教学应转型成为大学英语ESP教学。蔡基刚教授指出,坚守基础英语教学是大陆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性错误,其错误定位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演化为应试教育,费时低效,进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出现懈怠、翘课和高分低能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用英语在专业领域内进行研究和工作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转型为ESP教学。

随着高校英语教育者对ESP的理解和学习,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开始反思大学英语EGP教学的不足,逐渐意识到大学英语ESP教学的合理性。很多一线工作者采用实证分析和调查的手段,从需求分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对大学英语ESP教学展开了探讨。
二、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学施行现状

1.专业ESP教学施行情况。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已开展专业ESP教学实践,专业ESP课程趋于丰富,王蓓蕾在“同济大学 ESP 教学情况调查”一文中指出,同济大学2004年已开设42门专业ESP课程。

专业ESP课程不再局限于专业内的教学。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自2006年以来一直将旅游英语设立为公共选修课,受到该校学生的欢迎,选课人数众多。除了旅游英语,商务英语也已在一些综合性大学和经济类院校设立为公共选修课。

2.大学英语ESP教学施行情况。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3年制定了《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提出了“提高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本专业学习、工作的能力,并使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这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明确规定ESP和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学术用途英语)是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目前上海市有26所学校正积极进行以ESP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改革试点工作,到现在已经四年有余。

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采取大学英语EGP+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大一阶段仍然采取大学英语EGP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在大二阶段加入专业ESP教学,以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注重学生语言学习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刘艳、蔡基刚教授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与ESP教学结合接续的可行性实证研究”一文中对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四个班在大学英语第四学期与 ESP教学结合的实践,认为独立学院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3.ESP教学实施过程的主要问题。宏观上来讲,无论专业ESP教学还是大学英语ESP教学,当前的发展均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我国专业ESP教学实施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英语ESP教学仅在小规模的试点工作之中开展,对于它的普及则需要更多的时日。现实中ESP教学遇到多重困难,国内大部分学者和专家均对此进行了细致、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分析。卢思源教授指出ESP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员的具体需求。这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多数学者和专家也指出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主导,ESP教学实践必须由教师来落实,这就需要解决谁来教的问题。

(1)缺乏适用的教材。专业ESP教材虽然种类较丰富,但教材的内容选取、难易程度等方面五花八门,缺少权威性。大学英语ESP教材选择范围更窄。编写合理的教材要求编者既精通英语语言知识,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要了解学习者的需求。

(2)教学方法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虽说教无定法,但要达到这种灵活水平需要建立在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法理论娴熟的基础之上。大学英语ESP课堂教学虽是是EGP的延展,但当前本科院校EGP课堂学生人数众多,教师组织和选择教学法的自由度不高。而专业ESP教学中“语法——翻译”法是仍是教学实践的主流,方式比较单一。

(3)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以实际情况来看,ESP教学需要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讲ESP教学颇具挑战性,部分教师存在观望和恐惧心理,更有甚者对ESP教学存有误解和抵触等,不利于ESP教师的转型。
三、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学展望

为了更好地在大陆本科院校开展ESP教学,蔡基刚教授、学者孙素莲均认为可以借鉴我国台湾成功大学英语ESP转型方法。台湾成功大学首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了客观的调查和分析,之后将ESP课程精确分类试点教学。为了编写合适的教材,成功大学与出版公司合作开发多本ESP教材,内容包括30%的专业学科知识和70%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阶段方面,大一是EGP课程,突出跨学科语言技能的培养,例如批判性思考技能、演讲技能等;大二以ESP课程为主,与专业紧密结合,虽不能每门均开设ESP课程,但尽可能依据学科间的语言能力的共性来开设课程。

成功大学在师资培训方面也为大陆ESP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①激励机制。具体体现在:减少教学工作量,鼓励教师们主动进修ESP课程;给教师们提供境内外ESP研究会的机会,鼓励教师自愿参加;②花样培训。具体体现在:邀请相关ESP专家提供经典的ESP教学案例和最新理论让教师们观摩和学习;邀请专业老师给英语老师介绍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及该专业对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等;向教师们推荐各专业领域最新的学术资源等;③引进策略。校外聘请资深ESP课程的英语教师;与其他院校深度合作等。

依据ESP理论本身属性和国内外成功施行的案例来看,我国的ESP教学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ESP教学实践是势在必行的,但由于施行中存在的重要制约因素导致当前ESP教学实践步履缓慢。当前教材、教学法和教师培训是ESP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解决这些现实性问题,ESP教学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参考文献:

[1]Richterich,R.A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Modern Language[M].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1972:16.

[2]蔡基刚.ESP在中国:昨天,今天和明天[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2):106-113.

[3]蔡基刚.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7-11.

[4]孙素莲.ESP教学方法研究—台湾成功大学ESP教学改革的启示[J].英语广场,2017,79(7):67-68.

[5]卢思源.ESP再探[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 (3):201-205.

[6]李娜,胡伟华,刘丽.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校ESP教学实证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25(2):273-276.

[7]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界,2004,99(1):35-42.

[8]黄苏敏,刘媛,柏钧.《ESP视角下的旅游英语选修课课程定位—基于上海理工大学的个案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2):106-110.

[9]劉艳,蔡基刚.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与ESP教学结合接续的可行性实证研究[J].社科纵横,2009,24(12):161-162.

作者:李蕾

旅游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3: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不足的现象广泛存在,无法满足旅游企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旅游从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发现以及解决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旅游服务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进而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三大模块

1.旅游管理专业课。专业课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

2.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

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主要是借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和服务基本技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管理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内容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方面要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增加实践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人的认识规律和本科教育的学年周期,改变传统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行“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和边学习边实践的原则,进行学习和实践的重复循环,建立起课程实践→校内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的阶梯式提高循环机制与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时地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校外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训教学。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的应用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

(三)校外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是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分为专业见习、岗位实习和综合实习三部分,实习内容由专业知识实践、服务技能实践和管理实践三部分构成。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就业能力,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型实习和顶岗实习,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发现自身理论和实践的不足,及时更正和弥补,实现自身的科学定位和角色转变。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始终存在旅游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当今旅游业的需求的问题。传统的高等旅游教育立足于“学历为本”,形成了重课堂教学、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职业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少求知性实践教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多是以认知性的实践教学为主要目的,从以往的经验看,旅行社的实习是以导游实习或是计调实习为主,学生并不能学到旅行社的整体运作的管理技能;景区实习主要是旅游地理的认知实践,如到大连西郊森林公园进行的野外实习,只是验证其作为“大连的肺部”的地理位置,体验较高的绿地覆盖率的风貌。浅尝辄止仍是校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我国大多数旅游院校没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有利于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仍靠实习教师与学生的个人联系为主,缺乏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控性。由于酒店和旅行社的条件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学生的校外实习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取决于旅游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给其带来利益的多寡,这样导致了旅游企业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对校外实践教学的关注度、投入度不足,这两个方面严重制约了学校与旅游企业的深度合作的展开,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3.校外实践环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相对于校内课堂理论教学涉及面更广,实施过程更为复杂,管理的难度更大,而目前的管理形式千篇一律,操作性差、考核方式简单,不能有效地保障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

4.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缺乏科学理论依据。旅游业需要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和校外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趋于表面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侧重于手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足,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校外实践的经验。

5.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双师型”师资。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新建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的实践能力较差。从事旅游教育方面的教师来自院校,他们缺少实践教学的经验,很少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旅游人才。

三、改进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措施

1.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当前,旅游企业实习与学生的就业紧密结合,基本是学生自行找实习的企业,哪有旅游企业招聘就到哪家旅游企业实习。因此,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旅游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应该利用各种手段与资源与大型的旅游社或高档的酒店建立起长期的用人合作关系,建立起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断满足学生校外实习的需要。

2.构建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旅游企业的管理人才,这也证明了校外实践环节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就需要增加校外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制定各个环节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强化管理,真正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3.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校外实践教学涉及面广,要保证教学环节的合理衔接,组织管理工作到位,必须建立起与之配套的规章管理制度,使校外实践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可以采用校系二级互有侧重、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有学校和企业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照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的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学校应成立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机构,负责全校的校外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资源优化配置和质量监控以及考评工作等。

4.保障校外實践教学的学时。校外实践教学时数是完成校外实践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若没有足够的时间作为保证,就不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要增加教学时数,应该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部分调整,使理论教学的时数与校外实践教学的时数基本达到一致。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增加校外实践的机会,同时学生在校期间也可以安排每天利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参加旅游企业的模拟管理和教师的科研工作。

5.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要搞好校外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要求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例如派出教师外出进修,到全国更知名酒店、旅行社或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实践管理经验、服务标准和服务规程,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充实和更新教师的教学内容,实现融教师和技师为一体的“双师型”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志文,董效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周松秀,王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3]李红,韩力军,郜振廷.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运行模式及实施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4,(9).

[4]刘文涛.基于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析[J].2008,(5).

作者:何忠诚 郝佳 暴莹 刘佳慧

上一篇:局限性企业财务报表论文下一篇:互动设计中包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