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业的新产品和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中职旅游专业不仅要重视技能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1: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

摘要: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只有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在企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职业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着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素质的倾向。本文从旅游专业实业教育、项目教学策略、专业职业规划等方面为提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旅游专业;专业素质;策略

职业素养是职业发展的基本素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更有助于增强就业企业的竞争力。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要从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专业规划、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去提升。

一、实业教育提升专业认知

很多旅游企业在招聘旅游专业毕业生时,不仅重视外在形象和职业技能,更是把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在最近一项针对旅游企业评价中职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有近60%的酒店、旅行社中高层管理人员认为中职毕业生组织协调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表现“一般”,而只有9%的管理者对毕业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比较满意”,26%的管理者对毕业生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比较满意”。

因此,就业前的专业素养提升十分重要,而开学第一堂课决定了整个学期乃至今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的认知与喜爱。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内驱力和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结合旅游专业,教师可用“导游式自我介绍”引领,激发学生对于导游行业的憧憬,从而激发导游学习旅游专业的热情,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专业教学风格的认同。介绍专业的相关情况,对旅游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发展前景等作相关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恩威并重”,即将“学术威慑力”和“教学亲和力”相结合。前者通过自己对本专业的权威性来表现,后者则通过表情、态度、言语、行为以及相应活动的精心设计来体现。

实业教育的开展不仅增强了新生的集体归属感,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所在专业的具体情况,同时,更有助于新生迅速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以及校园生活,是职高学生生活的美好开端。

二、项目化教学提升专业技能

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已在各地蓬勃进行,结合职教的办学方针,以任务引领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正受到我国职教课改的追捧。以中职旅游专业为例,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深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就项目化教学的内容整合、任务设定、课堂实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见解。

中职专业技能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导性。在专业技能课中,充分发挥学生导师的作用,实行双师共导下的项目化教學模式。教师应该通过项目化教学法展现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导游服务等领域的优势,更好地发展旅游与酒店管理、导游服务等方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合理制订教学方案。项目教学法作为中职阶段影响学生学习技能进程的重要方法,为学生学习奠定基础,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融合先进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实践培养学生探索学习职业知识技能以及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就业导向的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注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实用价值。

三、职业生涯规划促就业规划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到职业劳动结束的职业工作历程。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的重要一步。如何指导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从事旅游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教材内容陈旧、信息来源不够、信息内容不充分,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缺乏旅游专业背景,整个规划教育相对滞后、没有针对性、缺乏个案指导,也是严重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重要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在教育过程中突出技能的操作要求,而对于就业方向认识模糊、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入学的新学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中职学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就业都十分有必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直接对中职就业产生影响。为此,通过对某校旅游管理专业3个年级的200名在校生进行职业规划现状调查,就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职业生涯的重视程度、对职业生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辅导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内外条件的创造,增强学生规划意识及实践能力,以增进就业创业,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对霍兰德职业生涯兴趣等理论中关于人格类型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强旅游职业心理教育等,对于学生进行旅游相关职业的心理塑造,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梯度,使得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以实践和提升。

四、思政教育提升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学生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

因此,以思政类实践课程为教学切入点,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贯穿到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素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 325100)

作者:黄鹂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2:

浅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业的新产品和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中职旅游专业不仅要重视技能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文章通过对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具体构成内容的分析,提出了“职校人”“旅游人”“职业人”的三级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并寻求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调整课程体系,把职业素养培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旅游专业;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业的新产品和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更加多元化,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已不符合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旅游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成为中职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1.旅游职业素养概念

旅游行业是个窗口行业,具有服务属性,其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服务质量,也决定了从业者职业发展的高度。从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生这个层面来说,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2.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具体构成

(1)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服务意识

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服务的对象是人,与被服务对象之间还存在着“面对面”的关系。因此,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决定着旅游服务的质量和行业的形象。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调查显示,半数左右的旅游公司认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排名第一,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应具有诚信、奉献、服务的职业操守,更要有自觉的服务意识。有了自觉的服务意识,才能有自觉的服务行为,加上服务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

(2)良好的礼节礼貌修养和丰厚的人文素养

礼节礼貌修养是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风度与气质的综合体现,从业人员得体的礼仪形象可以给旅游者带来美的享受,也影响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得体的妆容,落落大方的仪态,充分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同时,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特殊行业,从业人员的外在形象决定了游客评价其服务的第一印象,而深厚的人文素养则影响着游客最终的评价。人文素养的内容包含文学、语言、艺术、礼仪礼貌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3)熟练的操作能力和灵活的实践运用能力

熟练的操作能力是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旅游专业的操作能力大致可分为饭店服务技能、导游服务技能和其他服务技能。这些专业操作技能,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某一专业口径内,而应该是交叉培养、训练,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使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能尽可能多地掌握各项旅游专业操作技能,为就业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而知识运用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体现,也是学生职业提升的基础。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强化,不但可以为旅游业带来直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使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从而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

1.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旅游专业主要培养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我们学校旅游专业为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高一至高三年级的重点培养目标,即高一基础教学模块——侧重人文素养;高二开始技能分流——侧重技能素养培养;高三毕业考证进入相关企业——侧重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确定了以“职校人”“旅游人”“职业人”的三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综合地说,是要求学生在中职三年期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练就能适应企业的实践技能,为踏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2.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重新整合课程结构

根据“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宽专业、多方向、厚基础、活模块”的宗旨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以学生职业道德、文化基础、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依据,构建全新的课程管理体系。围绕旅游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专业技能课程又分为三个子模块,分别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主要突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和顶岗实习模块是综合技能培养的落实、巩固和拔高阶段,是本专业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四个模块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共同为培养旅游人才服务。

精深的专业技能是从业的保证,而优秀的职业素养则决定着职业发展的高度。面对瞬息万变的旅游市场,中职旅游专业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把职业素养这一主线贯穿始终,才能培养出胜任市场发展需要的技能强、素养高的旅游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忻吉良.论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能力架构的搭建与深化[J].科教文化,2011(6).

[2]张忆雯.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将是永恒话题[J].江苏教育,2010(6).

[3]赵珊英.浅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3).

作者:吴金宸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及提升对策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成为各高校旅游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提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素质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石。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是指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体现出的主动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素养,娴熟的职业技能,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良好的职业道德

旅游行业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高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和品德往往被视为旅游企业或城市形象的缩影。旅游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服务性行业,服务对象来自世界各地,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除了要有较高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有服务意识。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扎实的旅游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旅游学等方面的素质,学生必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旅游主客体、旅游构成、旅游功用、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包括酒店、旅行社、海陆空交通运输、游览、娱乐等行业,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而每个行业中又有各种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种,服务技能自然也各不相同。每个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娴熟的服务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3.深厚的旅游人文素养

旅游业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这就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要有较好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内容主要包括文学、艺术、语言、乡土地理、建筑园林、民俗文化、礼仪礼貌等素质,其功能就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个性特征也各不相同,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知识贫乏,就很难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1.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力度不够

当前的高校旅游教育大多侧重于传授旅游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不太重视具体业务的学习,使得学生一开始就希望成为管理者,而不是被人管,因此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多存在好高骛远的思想。一些高校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虽然课程设置中有思想道德教育等有关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但由于教师不够重视、教材陈旧、授课方式单一枯燥等原因,德育课难以发挥应有成效,并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环节有待加强

首先,多数旅游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高校单纯地就旅游来设置旅游学科课程,仅局限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等传统领域的范围,难以适应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其次,旅游专业学生实习环节有待加强。专业实习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关键的一步,但由于社会、企业和高校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高校的旅游专业实习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备,大多数高校校内实践基地数量少,实践设施设备陈旧、落后、功能单一;校外实践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合格,这也成为高校旅游教育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3.职业意识有待提高

职业意识是调节和支配职业行为的调节器,一个毫无职业意识的职业人是很难胜任一个工作岗位的。多数高校在职业意识教育方面认识不足,尚未进行系统的职业意识教育。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对旅游专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掌握,是从事此职业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旅游专业学生,清楚地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前景以及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结合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制定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认识旅游业,明确发展方向,具备清晰的旅游职业意识。

三、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对策

1.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的培养应注重营造德育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学院应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开展导游、餐饮、客房服务技能比武活动和校园旅游文化节,把知识传授与道德熏陶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意识;其次,还应关心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在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发掘潜能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倡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第三,应加强高职学生实习、实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用旅游企业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欢迎、思想政治素质好的旅游行业高技能专门人才,教會学生如何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

2.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目前旅游专业开设的20多门公共课和专业课程应当是必备的,但仅仅靠这些课程还远远不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应该对旅游教育基础课进行改革,压缩公共课和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增加学习初期阶段的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专业知识,夯实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把“人际交往”、“学习态度”、“服务理念培养”、“建立个人诚信”、“团队精神”、“工作责任心”、“职业态度”、“情绪管理”、“心态调整”等素质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时刻环绕在师生周围,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旅游专业学生不仅应该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首先,职业技能的培养应充分发挥教学第一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的作用,通过校内模拟、社会实践、岗位见习、勤工助学等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其次,尽可能的完善各种模拟实验室,如多媒体教室、模拟导游实验室、礼仪和形体训练室、旅游规划实验室、客房实验室、中西餐厅实验室、酒吧实验室、前厅实验室等。

4.强化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在旅游行业这个特殊的行业里,最重要的素质简单说来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首先,从主观上加强对旅游行业的认同。学生应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前景以及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结合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制定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认识旅游业,明确发展方向,具备清晰的旅游职业意识。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知名旅游企业进行认识性实习,参加旅游考察调研、旅游策划等活动,增强学习旅游、热爱旅游、愿意与旅游业共同成长的决心与信心。其次,加强学生择业、创业、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类课程,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同时把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的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使学生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为将来更好地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旭华.旅行社与酒店对大学生素质能力需求差异及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9(8).

[2]李逸凡,邹宏秋.职业素质教育的成功探索[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10(02).

作者简介:程静(1968—),女,四川成都人,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作者:程静

上一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下一篇:成才素质教育中学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