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之中。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四个层面。

第一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论文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旅游能够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各个高校对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受到我国传统应试制度的影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教学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体验式;旅游专业;教学模式

社会上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学校在增加相关专业人才数量的同时,也需要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整体质量。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想理论的一个教育尝试。它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当中,让学生在这种模拟的教学环境中,领悟旅游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中职旅游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中职旅游专业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旅游专业的人才

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性的产业,对相关的旅游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需要旅游专业的学生有着非常强的实践能力。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能够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上的需求,它通过把学生带入模拟的教学环境中,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会需要学习的内容,在感悟和思考中来获取技能,有利于为旅游专业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1]。

(二)有利于旅游专业发展。

旅游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由于许多中職学校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以课堂授课的形式对学生传达相关知识,导致学生不能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所以,针对于不同的学科需要转换教学方式,进行体验式教学。它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化,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启发。

(三)有利于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劳动节奏更快、工作强度更强,导致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的压力增大。旅游专业的学生往往会接触大量不同类型的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情绪的把握至关重要。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职学生在进行体验式的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发生改变和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日后的工作质量,使他们的工作朝着可持续化的方向逐渐发展。

(四)有利于培养创造型教师

由于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起步晚,许多教师并不是一开始就学习专业的旅游方面的知识。因此提升旅游教师的整体质量十分重要。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不能仅仅机械性地为学生传达知识,而是需要教师做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让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对课堂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创造性的教师,提高旅游教学的整体质量[2]。

二、体验式教学在中职旅游专业的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体验式教学发展的需要,通过确定目标和对教学计划进行有效地分析,建立起专业的人才培训机构。课堂教学是培养中职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中职教师在教学前期,要对课堂的教学体系进行有效分析,然后指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进行讨论。同时需要在课堂中设置情境,通过设置语言和画面等情境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来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体验式教学的影响下逐渐成长。

(二)体验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旅游专业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验是旅游专业相关人才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它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加强日常操作的环节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运用模拟的实验来提高学生对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对行社的管理能力。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真实性,可以在充满职业气息的环境下进行。例如:在实验教学中,让课堂在模拟实验室中进行,在模拟课堂实验室中模拟出景点、酒店等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另外,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可以减少企业中的资金投入。因此,学生之间也要相互协作,增强日常的操作能力,以保证课程教学中的需要。

(三)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是体验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马克思原理中写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可见实践在学生认识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开展市场调研、资源调查等实践活动,在上课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模拟情境和实验上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探究。通过真实的场景来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3]。

三、结论

要想提高旅游管理课程的质量,必须要引用高效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来改进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更好地融入到教学环境之中。同时,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把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为我国培育出优秀的旅游专业的相关人才。

【参考文献】

[1]蒯敏.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 2(31):131-132.

[2]赵蕾.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探讨[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 31(2):108-110.

[3]武晓文. 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 当代旅游, 2018,(3):106-106.

邹陆彬 四川省旅游学校

作者:邹陆彬

第二篇:智慧旅游时代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改革

摘要: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之中。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四个层面。智慧旅游的发展对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加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旅游;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教学组织

一、智慧旅游时代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改革的背景

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在旅游行业的拓展。自从2011年我国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国家旅游局同年就提出我国将争取用十年时间,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为保障智慧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提出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提出强化队伍建设,建立智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智慧旅游专业培训和智慧旅游交流活动,为我国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这既为高职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也为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挑战。

二、智慧旅游时代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是我国旅游业基层和中层管理骨干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因此,完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已成为我国旅游教育改革事业的重要内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基本上是参照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模式,按照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课程类别和结构设置的。大量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概论”等与普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儿乎没有差别,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难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无法满足智慧旅游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智慧旅游时代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注重智慧旅游人才培养

智慧旅游时代下仅凭智能机器并不能给游客带来优良的服务体验,智能机器的管理也需要人来维护和管理,智慧旅游归根结底是“人的智慧”。目前智慧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建立起一支既懂旅游又懂智慧旅游技术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智慧旅游人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旅游行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最终成为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要以行业需求为目标,更要着眼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关注智慧旅游背景下人才需求的特征。未来旅游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更需要有智慧的思维和创新精神,而这就需要学校本身树立培养智慧型人才的理念,让学生成为会思考的智慧型技能人才。

(二)加大信息化课程比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旅游人才优秀信息素养不是把信息作为一种工具,而是把其作为管理和服务决策的依据。旅游类课程应该充分结合智慧旅游特点,增加旅游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酒店电子商务等课程,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信息化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如开设信息管理、网站开发与设计等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的开课方式上,充分结合现有的智慧旅游平台,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如对所在地智慧旅游平台进行调研,完成相关体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开发一些旅游应用程序,建设旅游网站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通过多元化实践方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目前,大多数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模式是课程实践和顶岗实习结合。智慧旅游来临后,学生的实践模式也要有所转变,信息化在实践中的地位要不断提高。学校要建设信息化和智慧旅游的实训室,充分结合云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实训条件的真实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线上形式来完成,让学生通过信息化设备参与、完成一些项目,教师在线进行点评和验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项目实践活动可以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依托信息手段,让学生形成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借助多元化平台,加强与行业合作

学校不仅要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要借助行业平台,加强与行业合作。目前,我国已有多个专业门类的优秀网上课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在线学习。目前旅游專业比赛形式众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建立以赛代训平台,如导游大赛、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行业动态,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行业服务,如参与到地方的旅游志愿者服务中,让学生既能了解到行业一线动态,又能与行业一线服务人员、管理人员、游客等深入交流,智慧碰撞,从而提高自身的岗位适应能力。

(五)校企合作,让智慧旅游走进校园

学校可以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办学,使学生既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又能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企业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条件,让学生能感受到行业一线的现状,能进行真实的职业体验。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作为学校的外聘教师,定期到学校来授课讲座。他们把智慧旅游的理念带到校园,学校以此为指导,开展智慧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智慧的学习,做到与智慧同行,这样培养的人才必定符合智慧旅游发展的需求。

智慧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并且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升级,作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认识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紧迫性。通过智慧的改革,探寻出智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旅游企业输送智慧的旅游专业人才,为智慧旅游的发展做出更积极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中国外资,2008

[2]雷婕.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

[3]姚国章.“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

[4]鲍润华.智慧旅游背景下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7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智慧旅游时代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SJGZY054)阶段性成果。

作者:周淑萍

第三篇:省情教育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探讨

摘要:省情教育是国情教育地方化的具体实践,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旅游管理专业而言,省情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为发展河南的旅游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省情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省情是以省为单位的社会发展的综合情况,包括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作为连接国情与市情、县情、乡情的关键环节,省情教育也是国情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河南省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省情教育,就是在旅游专业教学中融入省情教育,增强学生对河南省概况的了解,挖掘丰富的省情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促进河南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省情教育的必要性

1.省情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而省情教育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其中蕴含着本地重要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成为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2.省情教育是开展国情教育地方化的具体体现

作为国情的一个子系统,省情是国情的具体化。省情教育内容涉及该地区的社会经济、人文历史、宗教信仰、山水草木、风土民情和发展规划等信息,通过开展以“省情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教学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爱家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省情教育是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有效渠道

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我省旅游产业三年行动纲要》,确立了“旅游立省”战略。“旅游立省”就是把旅游产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发展, 把它培育成为河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河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新跨越。通过省情教育,可以加深大学生对河南省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投资环境的了解,认识旅游方针、政策、路线的重大意义,正视河南旅游业的优势和不足、问题与希望,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

4.省情教育是扩充旅游专业学生知识面的必要补充

省情教育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可以指导他们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规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各地的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内容不尽相同,其中笔试内容《导游基础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主要包括各省区的气候、历史、地理、建筑、风俗、宗教、景区等考核内容,而省情知识基本涵盖了以上所有要点。所以,对本省省情的了解程度如何,成为一个衡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标准,甚至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取得导游从业资格。

二、省情教育现状

1.省情教育状况参差不齐

目前,省情教育在一些省份已经开展。比如,贵州省教育厅要求全省高校将贵州省情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开设,还编写相关教材、讲义,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省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黑龙江、青海、云南、江西也为在校大学生制定了相应的省情教育模式。除这些省份外,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大多数省份没有统一开设省情教育课程,这与大学生对家乡求知的热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应引起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2.省情教育课程针对性不强

据了解,一部分河南省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有河南省情方面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往往围绕某一方面介绍河南省情,缺乏系统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省情知识多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课程获得的,由于这些课程学时较少,内容宽泛,缺乏河南旅游业的针对性,难以从旅游的专业需求角度对河南省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加以概括,不能满足旅游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

3.缺乏系统的省情教育教材

有关介绍基本河南省情的音像制品和配套读物在市场上可以买到,但是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编制的河南历史文化、河南红色旅游、河南饮食文化、河南旅游线路设计、河南自然旅游景观等方面的教材和讲义,难成体系,为数不多。所以,相关部门应尽快编写出版适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特点的省情教育教材。

三、旅游管理专业省情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省情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学科性质和范畴来说,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两部分内容。自然环境主要有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矿产、生物等要素,人文社会部分包括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区位环境、民风民俗、民族宗教、人口概况、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等要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的环境状况等因素,常用的旅游省情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课堂讲授法

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旅游省情教学可以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和课堂内容,对省情进行科学的描述和评价。如在《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中,可围绕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大省和旅游大省,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省情信息,运用准确、快捷、精练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河南省情的基本特点,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家乡旅游事业的热情,进而努力学习,树立建设河南的坚定信念。

2.分组讨论法

旅游省情教学中,分组讨论法是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疑难问题,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分组进行。如组织学习小组,以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旅游重大决策和发展战略为论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教师应及时进行小结点评,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3.资料收集法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从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中选取所需的省情资料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融入旅游专业的学习。比如,备受关注的中原经济区升级为国家战略后,在讲到《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我国的区域差异”这一章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谋划、区域范围、“一核四轴两带”的空间布局、“四区三带”的旅游生态网络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信息,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由浅入深、多角度地掌握河南省情,时刻关注家乡建设发展。

4.考察体验法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一些实地考察、互动体验等教学活动,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考察体验方法灵活多样,除学校组织的专题活动外,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暑期“三下乡”活动等,带领学生参观河南各地市的博物馆、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参加在河南举办的各种旅游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起学生对河南的热爱,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旅游省情教学方法还有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个尝试和完善。总之,省情教育可以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增强他们对河南旅游事业服务的主人翁意识,为发展河南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宫凯.高等学校省情教育现状分析[J].前沿,2013,(2).

[3]徐伟.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省情教育的思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2).责编:赵东

作者:侯天琛

上一篇: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论文下一篇:我国物流运作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