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2023-01-01

第一篇: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撑。本文针对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及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困境,提出转化创新主体、完善相关政策、培养技术人才和重点技术再创新等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低碳技术、低碳创新主体、低碳创新政策、知识产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增长模式。仅2007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60.1亿t,而1978年仅13.8亿t。[1]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能源的迅速减少,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效应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我们要尽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技术,发展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可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技术。

经济学家保罗·大卫在1985年提出:“经济社会中一些偶然事件可能导致一种技术战胜另一种技术(即技术演进)。但是一旦选择某一技术路线,它会持续到最终,即使另一种技术路[2]线可能比该路线更为有效。”但在中国诸多重点发展领域之中,现正面临技术转化的困境。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则是实现低碳经济理念的一种手段。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引领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传统工业模式,进入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低碳经济时代,是中国经济、社会、人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

中国已在多个第二产业项目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与新能源相关的行业最为突出。在低碳能源技术领域,中国的可再生资源十分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低碳技术已经商业化。如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无先例、无引进、无成熟市场的情况下,创立了具有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工业体系。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为全球低碳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中国政府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中国近年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再生资源回收与循环经济、环保设备等。 1.1火电行业改进能源转化效率,已取得突破

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超临界技术的燃煤电厂,预期发电效率超过45%。同时,中国还在进一步淘汰技术落后的小型机组,推广应用超临界和超临界发电技术,以取得更好的节能效果,预计到2050年将实现相对节能25%[3]。

中国由于天然气资源贫乏,核心技术十分落后,所以在天然气发电领域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5年,国际电力市场天然气的平均效率就已达到了42%,原因在于西欧国家在天然气联合循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4]。

1.2新能源汽车技术慢慢成熟,已迈向产业化

2010年,中国企业就已逐步向出租车市场出售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非常规快速发展之路。

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混合动力方面,日本的弱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节能38%,而中国的产品只能达到节能20%的水平[5]。说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待攻关。 1.3建筑节能技术取得进展,保暖减排技术初见成效

1 “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将被定为节能降耗的主要领域。近日宣告的《财政部、住房和城乡树立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义务的通知》要求,国家将启动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到2015年,改造重点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将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将下降30%以上。

由于受传统建筑模式的影响,中国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模式,包在水泥里的钢材都是无法回收的,而国外的建筑钢材大多都是可回收的,中国建筑技术一直没有与国际建筑科技并轨。

1.4工业节能与减排

工业领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调整产业结构虽然是最有效的减排措施,但也是最耗时、耗力的措施,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抑制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难度较大。

虽然近年来一直在提倡淘汰落后产能,但是由于未形成长效的淘汰落后产能机制,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新增产能同样对整个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部分工业行业还存在相当的过剩产能。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仅仅只能以现有的产能规模为标准,随着市场的变化与节能标准的趋严,行业的减排工作更具有挑战性。 1.5再生资源回收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反复利用,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则是实现资源循环的主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不断规范,各级政府对培育商贸和流通市场的重视,吸引了再生资源的聚集,各地市场交易十分活跃。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由于中国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及历史原因使得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发展呈低水平徘徊。另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大部分再生资源的加工处理技术还十分落后,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甚远。

1.6环保设备制造技术应用较快,水和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

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和固体废物处理设备三大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其中,产业的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和水质污染防治设备上。

但中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开发相对落后;环保设备初级产品仍占较大比例;高新技术产品比例小;某些领域缺少适用的产品品种;以及某些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成套水平和能力较低,是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2、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困境 2.1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

就百年的国际经验来看,真正起到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于企业。只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的创新水平得到提升。

然而,中国自开放以来,对于新技术的开发多依赖于高校和科研所,而对真正了解市场需求的企业放任发展,导致中国产学研工作的严重脱节。高校和科研所虽有能力开发新技术,但由于和市场脱节,相当一部分技术无法转化为真正的商品。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研发人数虽有所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企业研发的高层次人才匮乏,并且流失严重。中国几千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只有25%,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机构从事研发活动[6]。就研发的产出指标——发明专利而言,中国在低碳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前五名中,有四家是高校,仅有一家是企业。

另外,由于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景不明显且有风险,国有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以及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合一的产权制度导致企业缺乏低碳技术创新的自主权。 2.2技术创新相关政策不完善

低碳技术大多是新兴技术,面临较大的风险,同时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政府相

2 关政策的扶持,出于经济利益因素的考虑,为规避风险,企业在技术方面很难去突破创新。

另一方面,低碳技术创新技术载入社会网络中的实体,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网络的结构下制度及嵌入在其中的技术的影响和演化。新技术即使被开发出来,但没有良好的制度保证,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投入市场,变成产业,也就不能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2.3 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

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并不产生创造发明,而是对人们在发明创造及其应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加以确认和保护。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第三大贸易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竞争能力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首先,缺少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成为制约提升我国低碳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占据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半导体、通讯、医药、生物和计算机行业,外国公司拥有的授权专利数达到60%—90%以上[7]。

中国在一些制造能力较大的加工行业,因缺乏知识产权而竞争力不足。近年来,中国制造产品出口频频受到知识产权问题的阻拦,廉价劳动力优势被削弱。例如,我国的DVD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被征收较高的专利费。

另外,传统产业技术升级面临知识产权竞争。一方面,国外公司在传统行业的高端产品领域进行专利布局。另一方面,一些在国内市场畅销的中国产品受到外国公司的侵权调查。 2.4技术创新人才缺乏

中国的科研人才,大多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 真正从事低碳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十分有限。此外,企业的高级管理和技术创新人才稀少,精通外语的国际型低碳技术创新人才紧缺。

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低碳技术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技术是否能有所创新,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研发能力的强弱,而研发能力的强弱具体就会体现在研发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面。中国低碳技术研发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的数量,优秀的技术操作人员的数量以及具有良好素质和长远眼光的企业家的数量。

2010年,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已经达到了4000多万,超过了英美等强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人才极其缺乏。在发达国家,高层次人才占总数的比例约为15%至20%,但我国仅为5.5%。我国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日本的8%、韩国和美国(不包括工程师)的15%。[8] 2.5技术创新缺乏交流合作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进入工业革命的时期要相对较晚。因此,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相对较弱。并且由于技术开发风险较大、前景不明朗,以及在面对多变的市场时,缺乏灵活性,资源不足和高管理成本等问题,都阻碍了中国技术创新的步伐。

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联合机制,集体开发和研究新技术来分担风险。知识产权制度,也不完善。部分企业害怕核心技术流失,而拒绝与其他企业联手。

3 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3.1加快培育低碳技术创新主体

低碳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经济活动,客观上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必须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能够承担低碳技术创新中的各种风险。

按照以上三个条件,只有企业才能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主体主要体现在:企业是低碳技术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主体、执行主体、技术成果产出和应用主体、

3 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主体。

要真正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第一,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要加快向股份制方向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改善资本结构,实行产权多元化,从制度上确保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第二,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研发的主体。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应在企业内进行。企业可以和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联手,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来实现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第三,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逐渐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体、多渠道低碳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与体系,鼓励企业加大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第四,完善市场导向的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对创新成果的评价要以市场为标准,着重考察研究成果能否顺利转化,能否实现产业化、能否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3.2 加大政府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政策的激励与支持,对于推动低碳技术这一公共产品的创新及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政府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都运用了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政策。如政府投资示范项目、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的消费抵免和政府采购等, 并根据技术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选择不同的激励政策。

中国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为各创新主体创造一个引导、促进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通过中介组织,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加强与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的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居民的低碳消费需求和国外低碳技术进步反过来又会推动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更大的低碳技术创新 这个创新系统要想有效地运行,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激励,。这些政策主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和低碳技术转让的国际公共政策等。 3.3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低碳技术也是智力的劳动成果。要想保持低碳技术研发企业的研发热情,就必须要保证他们能有高额投资的收回,这就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政府可以完善针对低碳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赋予低碳行业创新成果合法持有权,使创新者对技术获得一定时间的独占权,让创新者能够通过实施其创新成果,收回前期的研发投入,并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丰厚收益,以此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将有限的创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通过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条件,企业间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合法利用他人的成果,选择正确的低碳技术创新方向、领域和研究开发项目,在做到既避免侵犯他人权利的同时开发新的低碳技术。这样,企业就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从事更高水平的研发工作,避免了低水平重复的研究开发,既可以节约有限资源,又可以提高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加大了新技术开发的可能性。 3.4 大力培养科学创新性人才

要培养低碳技术科学创新性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队伍,首先应该将教育模式从学科导向向应用型转变。人才培养工作要与教育工作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技术创新型人才。

其次,要充分尊重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由于,技术创新型人才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起充当主体,他们大都具有以下特点:创新意识强;自主性强;稀缺程度高;面临风险高。企业和政府都应当为其营造出尊重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合理的薪酬,最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对有突出成绩的技术人员,实行破格待遇,使他们获得巨大的工作满足感,以更积极地工作态度以示回应。并通过上岗竞争制,进行人才筛选,为有技术的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第四,企业要解决人才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企业内部,要走出围墙,利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多渠道、多方法地利用人才。 3.5 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与交流合作

4 由于中国低碳技术起步较晚,离世界水平还有差距。从基础研究开始着手的话,随着时间,会拉大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改变现状,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引进中国相对薄弱的低碳技术,使企业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去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形势。

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发起和参与低碳技术领域的国际间和区域间科学研究计划与技术开发计划,充分利用全球资源, 分享国际前沿科技成果,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帮助企业成立行业间联盟,帮助企业整合资源,以此增强该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增加中国该行业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洪涛.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少用煤,发展气[DB/OL]. http:///Item/7100.aspx [2] 孙丽芝.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1(1),第139页

[3]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R].科学出版社,2010,第490页

[4]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R].科学出版社,2010,第491页

[5] 刘彬彬.新能源技术现实:国外开花结果 国内无惊人之举[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7月21日

[6] 王可达.低碳技术创新的意义及路径选择[J].探求,2011(136),第69—70页

[7] 冉永平. 从专利数量看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高[N].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0日,第一版

[8]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跃居世界第一[J].人事天地:人才资讯,2010(34),第9页

Analysis of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on paths

Abstract: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ies has become a global consensus.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re key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ic.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innovation of China low-carbon technologies. It advises that China should be translated into the main innovation, improving relevant policies, training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then focusing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o on.

Keys words: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he main innovation of low-carbon; innovation policies of low-carb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5

第二篇:天津: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火

从两年前开始,全国不少媒体就纷纷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遭遇冬季”为题,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然而最近记者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就业洽谈会的现场了解到,这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平均每人都有三到五个就业意向可供自己选择。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好范文版权所有

记者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就业洽谈会

现场了解到,这里的学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内的不少大中型企业、学校参与招聘人才。一些学生手里握着几家单位的宣传资料,为不知选择哪里而大费脑筋。学院党委书记吴炳岳告诉记者,这次招聘会一共有多个单位前来招聘,机械、数控、自动化、电子专业的学生简直是供不应求,基本上已经接近:到:的需求,按照目前的情况看,今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一次就业律将达到。

级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杨轶峰、郑舟杰、韩杰等几个同学分别被北京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创维集团和上海中德教育中心录用,而像他们这种情况在班里绝不是少数。

究其原因,吴书记向记者解释说,因为教育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学校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按照全国来讲,要在三年时间培养万技师,所以面对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市场还是很广阔的。

在这次就业洽谈会上,职业技术示范学院还在天津院校中首开先例,专门为展示学生的好范文版权所有动手能力开设了技能展示区,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展示自己,也让用人单位更能深入了解学生动手能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湖南株洲一家技工学校负责人认为,用人单位在选毕业生的时候,首先是要看他的操作能力。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院校,操作更应该是第一需要,所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这种做法,为用人单位与学生更深入地交流提供了机会。

此外,就业洽谈会上还划分出了合作办学洽谈区,学院今后要实施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的一个合作办学体系,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单位预定哪个专业的学生就定向培养那个专业的学生。到时,学生挑选用人单位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正常现象。

第三篇:-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

创新拔尖人才创新路径之我见--调查问卷

多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与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有所冲

突,虽然社会各界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针对这一现状,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问卷研究如何在适应现有教育制度的前提下探讨和研究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1、你是否了解创新型人才? b

(A)了解(B)听说过,但是不是很了解(C)不太清楚

2、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和了解创新型人才的?(多选) ce

(A)报纸和书籍(B)电视 (C)网络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F) 其他:____

3、您觉得,大学生做课题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ad )

(A)学习新知识;(B)完成毕业论文;(C)完成导师的任务;(D)提高科研实践能力;

4、您如何评价大学课程内容的创新性(相对于您的需求而言):(d )

(A)很强;(B)比较强;(C)一般;(D)比较弱;(E)很弱

5、您的任课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或其它参与式的教学方式的情况是:(b )

(A)充分;(B)比较充分;(C)一般;(D)较少;(E)从不

6、你所在的学校是否组织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相关培训? c

(A)有,并且很重视 (B)有,但较少 (C)有,但偏于形式 (D)没有

7、你是否参加过有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培训或活动等? b

(A) 有(B) 没有

8、您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吗?(a )

(A)是;(B)不是;(C)不全是;

9、您认为创新是大学生的责任吗?(c )

(A)是;(B)不是;(C)现在不是,将来会是的;

10、您觉得,目前大学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多选)(acefg )

(A)学习环境差;(B)导师队伍薄弱;(C)国家投入太少;(D)大学生数量太多(E)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计划不合理;(F)教学方法单一;(G)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H)其他 (如上述选项未能表达您的看法,请填写)

11、您希望您的导师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方面给您提供?(多选)(ad )

(A)研究方向的引导;

(B)具体研究方法的指导;

(C)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

(D)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

(E)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

12、您觉得大学生要创新,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abc )

(A)氛围;(B)资金;(C)信息;(D)知识;(E)技能;(F)指导

13、您认为激发人才创新激情最有效的手段是(d )

(A)物质激励;(B)事业激励;(C)感情激励;(D)其它

14、您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多选并排序)( acdeg)

(A)独到的思维方式;(B)高科技素养;(C)团队精神;(D)探索精神;(E)勤奋;(F)良好的品德修养与责任感;(G)交流能力;(H)(如上述选项未能表达您的看法,请填写)

15、您认为,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学方面需要做的是:(多选)acd

(A)突出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

(B)在教学中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

(C)改革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开放实验室

(D)改革考试方法,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

(E)(如上述选项未能表达您的看法,请填写)

16、您认为,要提高创新型人才教育的质量,目前最需要做的是:(多选)( bf)

(A)停止扩招,把创新能力列为各类院校招生的参考依据;,选拔高质量生源

(B)改革教学理念,变机械灌输式教育为启发诱导式教育;

(C)改变目前的学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

(D)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淘汰率,严格掌握培养目标

(E)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F)建设教育创新工程,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G)(如上述选项未能表达您的看法,请填写)

————————————————————

17、在现有教育政策下,在大学期间可实施的基础上,您认为可以以何种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如:开设课程,请具体说明开设什么课程?)_____________实施项目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学校可以联系社会企业单位,带领同学参与前沿科技,开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参与此次问卷!

第四篇:创新发展提升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实效

创新发展提升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实效 ——关于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铁路科技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如何更好的适应铁路发展新形势,有效激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促进铁路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新形势任务对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对铁路站段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存在问题的浅显分析,进行了一点思考,希望对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铁路 专业技术人才 培训

随着铁路科技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推进,铁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如何更好的适应高速铁路发展中人才培训的新环境、新要求,加快人才培养,有效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动力,将企业人才优势发挥最大化,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当前铁路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的重点问题。

一、培训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在推进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深化改革发展中,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铁路作为企业,市场竞争更加严峻。作为企业关键核心,企业人才成为竞争与挑战的重要砝码。随着铁路科技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促进铁路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对培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训必须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两来,虽然铁路围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站段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仍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机制缺少全面性和激励性

当前的干部培训体制有待完善,最突出的问题是培训制度不足,政策倾向性明显,造成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均等,专业科室、技术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培训机会比车间、技术能力弱、岁数大的干部机会相对要多些。对培训对象的推荐选择不理想,多数依据部门谁有空谁参加培训的原则,导致工作忙的高技术人才得不到培训,技术偏低的人员重复培训,效能低下。还有由于既有职教管理制度跟不上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缺少有效的职教绩效考核制度,不能充分调动广大授课教师的极性。由于站段各个部门只忙于自己工作,认为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工作只是人事组织部门的事情,不能有效发挥站段合力,使得培训工作力不从心。

2.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对象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

做为部分身兼行政职务的管理型专业技术干部,日常事务繁忙、生产任务重、工作时间紧、安全压力大,工学矛盾在客观上导致部分专业技术干部受培训时间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少一般

1 职工的学技练功等竞赛活动,缺少现场实践的交流和理论知识的探讨,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研讨气氛,也是造成个别干部不愿接受培训教育的原因之一。同时专业技术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年龄较大、现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干部改变已有的工作习惯会有些难度,传统的工作理念、思想意识根深蒂固,接受新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受到限制;刚走出校门进入铁路工作的大学生,转变不用再继续学习的思想,完成从学历到能力的转化,跨过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运用的这道坎也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

3.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方式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

干部培训方式相对单一,主要还是“填鸭式”的集中授课,缺乏灵活性。通过与参加各级培训班的技术干部交流、沟通,他们普遍认为当前培训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灌输式授课多,启发式教学少;教师讲的多,互动式教学少;理论知识点多,案例分析少,不符合成年人记忆力要比理解力稍差的学习特点,导致参培人员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虽然一直强调创新教学方式,提倡并积极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技术攻关式教学,但真正能够落实并熟练运用到培训过程中的并不多,受培干部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待强化。

4.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内容缺乏相关性和针对性

通过调查发现干部培训内容仍然存在针对性不强、同现场相关性小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班次不同,但教学教案雷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同一个老师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组织安排的内容多,个人岗位需求的内容少;教师讲什么,学员听什么,达不到“学员缺什么,老师讲什么”的要求;理论性知识太多、实践性知识太少,与干部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培训内容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干部的实际需求,培训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实。尤其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培训教材缺乏,还缺少相对成熟的培训技术理论可参考。

5.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师资缺少实践性和时代性

尽管站段培训班的学员对自办班授课的满意度颇高,认可教师在理论知识把握娴熟程度上要高于一般的专业技术干部,但比专业技术院校的教师理论水平还是稍逊一筹,教师队伍技术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家普遍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状况与培训工作的发展要求不完全相适应。现在,进入干部队伍的门槛越来越高,专业技术干部的主流越来越多的由大学生、研究生充当,干部的文化水平与知识层次越来越高,随着高铁、客专线的不断开通和先进科技成果在铁路更广泛的应用和高科技设备的普遍运用,对授课教师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研究式教学和能力培养的高水平教师越来越少。

三、对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1. 创新培训工作理念,增强岗位培训意识

一是做好专业技术干部培训的组织保障工作。领导重视是做好干部培训管理体制的前提,只有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干部培训工作在单位发展中的根本作用,把专业技术干部作用的发挥摆在与生产安全息息相关的位置,超前谋划,亲自推动,创造条件,提供组织保障,才能保证干部培训管理工作各项要求的落实,为各类人才的成长营造有利环境。二是转变干部学

2 习观念,增强干部自身学习意识。在生产时间紧、任务重、安全压力大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既满足安全生产需求,又能解决工学矛盾是专业技术干部积极参加干部培训的首要保证条件。专业技术干部的知识更新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接收新知识,不能认为他们就天生如何如何。要考虑在如何促进他们自学、如何为他们提供学习信息创造学习条件等方面拿出办法,找到途径。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固有的培训模式,从干部自身利益着想,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传授到现场岗位,进行由点到面的细致培训。

2. 创新培训授课模式,拓宽培训方式内容

干部培训方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授课辅导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转变,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多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调研讨论、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增强干部与授课教师间及干部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干部分析安全生产问题和解决生产安全问题的能力。要运用网络、图像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异地同步教学,共享教学资源,使专业技术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更新。例如:结合现场实践,深入生产一线,拍摄设备照片、录制现场有关资料,并积累安全生产中的各类疑难杂症,通过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制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教学,以激发干部学习兴趣。按需施教,注重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充分利用各类专业技术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调研结果,将各级干部较集中、较感兴趣、想学并需要学习的内容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安排专门的教学单元,突出科学性、时代性、注重现场适用性、需求性。要始终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使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新知识、新本领、新技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3.创新培训教师资源,强化教学资源建设

路局、站段应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充实专、兼职教师队伍,邀请高校教授对专职教师进行理论强化培训、授课技巧培训、现代化教学手段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局级以上的培训指标仍然有限,不能满足专业技术干部的培训需求,要想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需外请专业教师授课或送外培训,才能使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掌握不断更新变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作为站段多请技术型专家学者和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以及业务骨干担任客座教师,发挥他们的特长,但在培训经费上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压力,如何用活干部培训经费,以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需要统筹考虑。

4.创新培训管理体制,健全评估考核机制

当前,铁路总公司、路局十分重视干部培训工作,对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工作评估考核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各类管理办法、激励政策,作为基层站段的干部培训管理必须在步伐上与路局保持一致,制定适合本段的专业技术干部业绩考核办法,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针对在不同岗位上的人员的实际和针对不同职称提出不同的考核指标。把干部业绩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公正地实施“能者上,庸者下”的政策,将压力变成动力,促进技术干部培训工作。切实加强对干部培训的考核评估,认真做好监督考核工作,将干部参加

3 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考核和晋升的条件,强化激励约束制度,充分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适时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技能竞赛活动,营造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提升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履职水平,打造专业知识完备,意识创新力强的专业技术队伍,适应铁路发展的新形势需要。

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真正从现场出发,创新培训内容,转变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手段,加强培训对象的针对性,增强培训目的的实效性,充分调动授课人员和受培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切实收到培训实效,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水平,为铁路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玳玳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侯凤芹,北京铁路局天津供电段,人事主任,手机:18031562051 李永强,北京铁路局天津供电段,业务指导,手机:18031562265 通信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南口路老白灰线院内 邮编:300232 电话:022-26182513 4

第五篇:关于党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人才强国战略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大基础战略之一,并首次将其写入党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反复阐述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等科学人才观,而党和国家正着力重点建设的三支人才队伍即“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党政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全面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强市”战略中,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面临着一个党管人才和自身成才的双重任务。要行使党管人才的使命,不仅要善于开发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而且自身也应该并可能成为优秀的执政人才。笔者认为:党政干部成才的最佳领域,就在本职工作中;最短路径,就是履行好现职岗位职责,即所谓适职成才,或称岗位成才。

一、认知性路径:刷新党政干部适职成才的五个认识层面

认知层面是内在的隐性思维与外化的显性行为之间的衔接层面,其强化程度对思维与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影响到行为层面的成效。从宏观而言,现在对党政干部要特别强调适职成才、岗位成才,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我党执政的资源性和成本性看党政干部适职成才的战略性。所谓执政资源,简指政党执政所必需的能量及其来源。一个政党的执政资源的强弱厚薄,主要是由党的先进性、成熟性决定的,由是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决定的。且这种执政资源还须与时俱进,常积常新,不断发展,执政地位才能坚如磐石。执政是有成本的,执政的过程是对执政党已有资源的利用和耗费。执政的成本,就包括了各级各类党政干部、公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倘若执政人员无德不才,或为“庸才”、“危才”,那付出的负成本可就大了。引导党政干部适职成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应该成为我党优化执政资源的战略大计。有了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能够更有效地发挥现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全面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科学、民主的决策,降低领导与决策成本;有了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能够充分发挥其人格魅力、创新活力,增强政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因此,强化人才“第一资源”,首先须强化党政干部这“第一资源”中的“核心资源”。

第二,从新世纪党执政使命的艰巨性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广泛性看党政干部适职成才的重要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一切,都需要党的各级干部在各自岗位上成为行家里手乃至杰出人才。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仅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也为千千万万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新的天地。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职业的增多,为每个人提供了日益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人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人人皆可成才,党政干部更需要也更可能立足本职岗位成才。

第三,从党政干部职位的特殊性与科学管理的需求性看其适职成才的必要性。我国各级党政机关,担负着组织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的重要职责,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党政干部素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和事业能否打开新局面,而且影响着党的威信、国家兴衰和社会进步。党政干部起着被领导与领导的双重作用,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同一般的岗位不同,起影响时,不是牵涉一条线,而是影响一大片。它有其种种特殊的规律和机巧,有待于悉心探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开放和改革政策的深入实施,各部门各地区在实践中提出了大量的新问题,需要采取各种重大科技、经济和社会决策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各级党政干部成为软科学的掌握者和实践者,因为他们大都处在犹如交响乐“软件”——指挥的位臵上。正如一些外国专家考察我们的企业后所说的:“这个企业按我的办法管,设备不用换,产量可翻番”;“中国缺乏科学人才,但更缺懂科学的管理人才”。

第四,从干部队伍学力能力和担负重任的不适应性与学历教育和岗位智能的悬殊性看其适职成才的紧迫性。我们党执政能力同肩负的重任总体上是适应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尤其是需要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做法,使各级干部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推进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以学历为主要目标的干部培训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不能代替岗位业务能力的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丰富,各级各类干部因工作性质、内容的不同,所需专业知识结构也更细微复杂。据统计,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社会需求和教育可以满足数量的比例为100:5。加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各项事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对岗位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干部适职成才的迫切性。

第五,从干部队伍文化知识的既成性与管理研究的便利性看适职成才的可行性。党政干部队伍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论基础,为岗位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些干部没有经过系统的学历教育,立足本职工作成才也是可能的。据研究,一个人的知识在学校获得的只占10%,90%是靠自学得来的。而作为软科学的管理等科学,是一门轻骑学科,投资少,效益高。它不要大型实验室及贵重设备,广大干部要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凭借本职工作中的各种有利条件,悉心研究手头的数据材料,把定向专题的调查研究同动态多元的综合研究结合起来,把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调研民主化同决策科学化结合起来,从而在适职成才的道路上迈出一个个坚实的步子。

二、实践性路径:摆正党政干部适职成才的五对辩证关系

实践层面是素质、能力外化的执行层面,宏观认知层面通过个体实践层面把认识转化为行动。实现党政干部适职成才,从干部微观践行的角度来说,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五对关系:

(一)在成才观念上,要正确处理谋职位心理和做学问意识的关系。谋职位同做学问,历来被认为是难以并行不悖的事情:要做官就不能做学问,要做学问就不能做官;做学问是文人学者的事,而做官似乎就是做事谋人搞平衡,无需多少真学问。这虽然是一种误解,但因多年来对领导干部的任免还没有严格的文化才学水准规定,所以在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读书钻研,做学问的风气还较淡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为适应新世纪新使命的高标准严要求,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一种搞研究做学问的紧迫感。党政干部因才智焕发而可能被提拨到高一级领导岗位,但这种升级是呈等腰三角形的(如图),因为越到高一级领导岗位,需要的人才量越少。党政干部因才智焕发也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这种升级则是呈梯形状的(如下图所示)。因为管理专家需要量大。因此,每个干部都要做好从管理的宏观上成才的准备。“当官一阵子,成才一辈子”;没当“××长”,应当“××员”;没当指挥官,就进智囊团,同样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二)在成才实践上,要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是干部培训工作和继德教育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我们历来强调,不要借口工作忙而不重视学习,也不要强调学习而过多地影响工作。提倡在职学习、业余深造,控制税产率,改变那种“中青年奔四化干部,老年人搞四化建设”的状况。要把在职学习和业余深造作为一种生存需要,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品位,让集体成为学习型组织,个人成为终身学习人。提倡适职成才,实际上就为工作和学习提供了“结合点”,促使干部想成才就从本职工作学起做起,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双丰收。譬如一个干部平时认真工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组织群众开展多种活动,按党的方针、政策处理问题,在大量工作积累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写成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经验体会等应用性文章,然后又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把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写出相应的论文,最后在众多的理论积累的基础上,反复研究、比较、综合,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其中每一升华阶段的成果,都重新回到工作实践,一次比一次更全面、深刻、贴切。这样几经反复,就形成某一方面较完整和系统的才能了。(如下图所示)

(三)在成才目标上,要正确处理专才与通才的关系。对于以成为管理人才和领导人才为目标的党政干部来说,不仅要争取成为本职业务的专才,而且要争取成为谙熟管理知识和领导科学的博学多识的通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既有知识宽度又有专业深度的“T”型人才。还要成为“十”字型人才,即不仅知识面宽,在某一方面深入研究、有所建树,而且还能冒出来,成为牵头领路人。这就需要党政干部在培养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十六大要求的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总揽全局能力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的五种执政能力的前提,努力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自学能力。要善于适应各种变革,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而要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查看文献资料,善于向社会学习,善于向一切内行请教,不完全依赖于正规化培训。二是思维能力。在执行任务时要长于研究,善于发现问题,因而要有较强的政治敏感、信息敏感和学术敏感,遇事能及时形成主张。三是决断能力。要善于分析,善于综合,能够抓住关系,准确决断。四是表达能力。要善于通过语言、文字、图表、统计等多种形式和电信、网络等多种载体传播信息,使之失真少、速度快、效果好。五是行动能力。要善于自己动口动手动脑,作调查,写文章,拟文件,搞反馈,熟练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录音录像、光缆传真等多种现代化工具。六是应变能力。遇到一些事先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和事件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应变自如,或化险为夷,或化难为易。七是协调能力。要善于处理需要许多人员或单位参与的工作项目,使人员之间或单位之间的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工作完成。八是交际能力。现代管理越来越需要涉外能力,因而要具备外交手段,善于横向交往。九是组织能力。党政群干部的工作水平的高低,相当程度上通过组织工作体现,具体体现在能将分散的人员、单位或事物拧成一股绳,使之具有作用于实现某一目标的整体效应或系统功能。十是创新能力。要善于革新,变“事务”为“事业”,开创工作和事业新局面。增长上述能力乃至适职成才的一个基本方法是“直接法”,即在知识不足不全的情况下,就直接对准创造目标,直接进入创造过程,根据实际需要补充新知识,暂不搞烦琐的知识准备。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以研究和写作带读书、带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节约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最佳知识结构、焕发独创性思想,有利于快出成果。

(四)在成才内涵上,要正确处理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的关系。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加速和民主意识的加强,干部成才过程中应有意识淡化权力因素,增强非权力因素。一是区别权威与权力之不同,注重提升自身的威信。有权未必有威,无权未必有威,有权无威者可怜、无权有威者可敬。干部的威信在内涵和实质上不是以权力为核心,而是以威望为核心;在外现形式上不呈强制状和唯命是从状,而是自觉状和心悦诚服状。提高威信要注意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公正待人,言必信,行必果,使人由衷信服。二是区别思想工作与行政工作之不同,注重提升疏导能力。应增强干部除行政手段之外的思想教育能力,主要是对问题疏能和引导的能力,包括能否抓住苗头,防微杜渐;循循善诱,耐心细致;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等等。三是区别职业与职位之不同,注重提升的本职调研能力。要强化科研创造意识,并形成成果,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职业的学者、专家。四是区别非正式领导与正式领导之不同,注重提升影响群众的能力。要有意识培养和利用这种非正式领导能力,如适当兼任技术业务工作,以普通成员身份参加群众活动,用自己良好的素养影响和带动群众,起正式领导过程中难以起到的作用。五是区别非正式沟通与正式沟通之不同,注重提升信息反馈能力。近些年来不少领导干部在本单位或网上推出了“领导信箱”、“改革建议簿”、“我的博客”,举办“大家谈心里话”、“民情面对面”活动,进行对话、恳谈,群众无压抑、无拘束地反映心声,领导无折扣、无挑剔地接收信息,继而又通过这些非正式沟通渠道面对面、心对心、实对实地做好疏导工作。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理应增强。

(五)在成才效应上, 要正确处理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的关系。干部在工作和成才过程中自然注意其效应和效果.如何衡量和评价?有人认为政绩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政绩”,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政绩”搞得再好,也是白干。于是,不顾广大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大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对发展教育、保护环境等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显现出成绩的事业,以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但无法显示成绩的事情,则漠然视之,不感兴趣。个别人甚至认为取得“政绩”就是为了能够引起上级的兴趣和赞赏,于是脱离实际,沽名钓誉,大搞中看不中用、劳民伤财的“路边工程”、“风光工程”,为个人的提拔重用攫取资本。要引导干部认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作决策、想事情、干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由此,衡量和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乃至成才效果必须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标准,其他衡量标准只能以这一根本标准为转移、为尺度。

三、管理性路径:强化党政干部适职成才的五个有力抓手

适职成才虽然主要依靠个人结合实际工作刻苦努力,但组织上创造成才条件也必不可少。组织人事层面要由“重人事”向“重人才”转变,由“以事为主”向“以人为主”转变。实现党政干部适职成才,从组织、领导和管理的角度,要着重强化以下五个“抓手”:

其一,抓全面培训,建立和健全干部的上下岗制度。要深入贯彻中央批准下发的《干部教育条例》和"十一五"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大规模培训"的数量要求与"大幅度提高"的质量要求统一起来,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效益的最大化。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干部,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培训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真正把学习中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各级党政组织要把本行业本单位干部的学习成才,逐步由自然成长向科学的系统的定向定量培训过渡。要把干部培训、工作、考查、提拔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根据干部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模式,建立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在继续提高干部基础知识水平的前提下,以管理科学为中心,帮助干部逐步实现由实际知识向理论知识升华,由零碎知识向系统知识提高,由熟悉一般知识向精通本行业知识转移,由比较陈旧的知识向现代科学知识更新。在步骤上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实现在职干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第二步逐步实施按事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有计划地训好一批批干部。在方法上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传、帮、带”的手工业学徒式,而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的方法,以符合生产科学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时代需要。为了给党政干部适职成才提供入门的钥匙,展示努力的方向,要制定各类干部岗位必备知识的规范,试行干部岗位必备知识合格证书制度。干部按岗位进行必备知识规范培训后,经教育单位考试合格,由用人部门发给岗位必备知识合格证书。现职干部没有合格证书的要通过培训获合格证书。今后要逐步做到先培训后上岗,长期不能通过岗位合格鉴定的要下岗。

其二,抓优化教育,帮助干部建立最佳知识结构。优化教育是促进干部适职成才的强大外力保证。优化教育首先是职业道德教育。“德者,才之帅也。”适职成才首先是职业道德够格。党和国家机关的干部要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在建立这些良好职业道德的同时,还要在优化教育类型和干部知识结构上下功夫。在教育类型上,要改变传统的全日制脱产培训的单一形式,建立以干部培训场所为联络点的多渠道、多规格、多形式的立体交叉网络结构。各级党校、干校、承担了干部培训任务的高校、中专学校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刊授、函授、网络教育,努力把上述干部培训场所建成智力辐射中心,尽量扩大覆盖面,使广大干部能在本职岗位和工作之余多方面地接收传播而来的知识信息。在知识结构上,要改变知识构成单一化的倾向,建立具有新时期干部教育特色的最佳智能结构,因而要求课程设臵多样化和教育内容综合化。党政干部最佳知识结构,我认为应该包含两个大体相当的部分,其中基础知识为一部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专业知识为一部分,包括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很紧密的,彼此互相渗透、融会贯通。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基础,要熟悉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尤其是本职岗位的管理和领导学问,应达到较精通的程度。有一位高校学者提出干部应用写作与管理技能同步优化的“五个台阶”:以短小材料为起点,培养发散思维;以总结报告为重点,学会细密布局;以工作研究为难点,强化创新能力;以调研论文为硬点,优化综合素质;以说写竞赛为沸点,提升整体水平。这种“同步优化”模式不妨试行。

其三,抓应用研究,把党政各项工作都作为科学来对待。把党政各项工作都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纳入科学化的轨道,造成工作中人人找规律、个人讲科学的气氛,能给干部适职成才带来最有利的环境。这就需要各级党政组织尤其是县以上组织,把以管理科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研究和应用研究列入重要议程,有计划、有布臵、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近些年来不少党政机关组织召开了干部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和经验体会交流会,会前出好题目,提供研究信息和参考资料,会后辑录成果并给予表彰;许多党政组织都设立了调研机构或群众性的研究团体,有部署有验收地开展好调研活动,使一大批干部提高了思想业务素质,增强了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党政干部的本职科研,不必一味强调搞纯论文,许多有见地的调查报告、情况分析和专题总结等,都应属于研究成果。当然,要努力实现:透过表象找问题,透过问题找原因,透过原因找对策,透过对策找经验,透过经验找规律,透过规律找理论,用这种“透过现象找本质”的“六透六找”方法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要建立干部科研档案,载入的科研成果要作为提拔晋级的重要依据。近些年来各级党政机关都涌入了一批研究生和大专毕业生,他们学术敏感性强,治学基本功好,可注意发挥其研究工作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但他们工作经验少,适应能力差,应有意识让这些新干部与老干部多多开展“互帮、互助、互补”活动,促使新老干部都成为既有工作能力又有研究水平的本职业务专家。有一位高校学者提出干部平时积累和临时说写的“九九归一十步曲”:用正眼看一看,用侧耳听一听,用脑子闪一闪,用心思悟一悟,用笔头记一记,用空闲翻一翻,用线索串一串,用模式仿一仿,用标题亮一亮,九九归

一、一气呵成。这种应用步骤也不妨一试。

其四,抓领导带头,责成党政负责干部率先成为综合性人才。要实现“领导抓”,首先要“抓领导”。鉴于领导干部工作的性质和职能要求,其适职成才的重要途径是亲自动手动笔。早在新中国建立才半年时邓小平同志就过,“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了”。党政领导干部亲自动笔,观点从哪里来,材料哪里来?这就促进自己养成平时认真读书、看报、阅读文件和注意积累资料的习惯,养成乐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勤于观察事件分析问题,善于总结实践上升理论的习惯,从而既克服思想懒惰、作风飘浮等官僚主义弊病,又能锻炼成为某方面的专门领导人才。当然,亲自动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有饱满的政治热情,拼命的工作精神,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感,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善于利用时间,有的还要扫除文化上的障碍。只要坚持动笔,就能消化理论知识,积累实践成果,逐步在本职岗位上成才。正如一位党政人才部门负责同志提出领导者要努力争当的“五型”干部:理论要精通、知识要融通、信息要贯通,力求做学习型干部;思路要开拓创新、工作要常抓常新、方法要推陈出新,力求做创新型干部;脑中要有全局、心中要有大局、手中要有布局,力求做谋略型干部;站起来要能说、坐下来要能写、走出来要能干,力求做复合型干部;对待事业要有激情、对待工作要有热情、对待群众要有真情,力求做服务型干部。

其五,抓模式转变,形成组织成功、个人成才的好机制。一是方位上变“灯下暗”为“灯下亮”。党政干部处在党委或行政身边,工作忙,事务多,有时忙于抓基层,往往会忽视自身的建设。领导也可能放松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宜约法三章:班子有决议,率先向机关干部传达、贯彻;要求基层做到的,机关干部先做到;精心安排领导同志过好双重组织生活。机关干部要利用离“班子”近的优势,借用领导者的良好素养,以求自身建设“近水楼台先得月”、“明灯之下光更亮”之效。二是职责上变“一头沉”为“两肩挑”。党政干部一头沉入实际工作、一心奋战在第一线,这无疑是求真务实之举。但这显然还不够,一边工作,一边总结;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边继承,一边创新,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这才是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工作职责和成长轨道。要提倡工作业务和调研创新“两肩担子一同挑”、“两项考核一块搞”、“两类成果一起要”,促进岗位工作科学化。三是方式上变“中转站”为“变电站”。党政干部往往位于领导和群众的“接合部”,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和管好事务、参与党(政)务、搞好服务的任务。满足于对上级文件、旨意照抄照转,显然是不够的,而应进行种种“变压输送”,富有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四是作风上变“只唯上”为“只唯实”。参谋助手的职能和党内民主的机制,要求党政干部履行陈云同志所教诲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党政组织的领导干部则应增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多多掌握协调艺术,广泛深入地开发利用信息,上下左右纵横交错地分析比较,理论联系实际地准确判断事物,说真话,办实事,树立起执政者的好形象,具体体现如:“脑”中有规划,“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腿”上有韧劲,“身”上有魅力,“背”后有人才。在自身适职成才的同时,引领群众也在不同的岗位上成为有用之才。

综上所述,党政干部适职成才,不失为优化党的执政资源成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升执政能力水平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极佳路径选择,应纳入执政立国、人才强国和人才强市的大战略大布局并大力实施。当然,适职成才的层面和路径尚不止上述,还可以从更宽的层面、更优的路径去拓展和深化。这就需要党和政府齐抓共管,上下左右一起努力,把这项利党利国利政利民的系统工程夯实建好。

上一篇:计生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下一篇: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