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2022-09-12

一、引言

毫无疑问, 科技与信息作为一种有实际利用价值的知识形态, 它们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并且突破了地域经济的局限, 当然, 这种情况对我国本来的经济发展并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相反, 尽管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再添一把柴, 推动整个经济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但是, 同时由于参与者和竞争者的增多, 整个市场环境变得更复杂以及拥挤, 阻碍了我国经济更高效的发展。“一带一路”的政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 能促进我国与一些其他亚洲国家之间更加密切的经济交流, 另一方面从内部环境看能进一步推动国内部分地区的开发进程。当然要想实现预期规划, 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是最基本的要素。

二、“一带一路”简介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本质上是对于我国近年来顺应时代变化, 追寻更好更远的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政策, 在这一政策推行的进程中,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会大大提高, 对于树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正面形象是十分有利的, 是中国在探索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又一次富有创造力的尝试。

三、“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挑战

(一) 国际化金融人才稀缺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在一个不错的节奏当中, 我国整个金融产业整体上都处于一个欣欣向荣的状态, 一方面我国GDP总值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其中组成元素的种类也在不断扩大, 金融产业多样化的特点日益突显出来, 交易环境也不再是一尘不变的。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 我国金融产业中增添了更多国际化的元素, 开发程度进一步扩大, 用于向外投资的资金比例同时也不断扩大, 资金运作模式的转变为整个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人才培养问题, 市场是依靠各种类型的人才共同推动起来的, 当下的这种金融环境急需一批经过专业培训, 熟练的掌握金融市场规则、投资规则、物联网运转规则的高素质人才, 并且这些人才还要具有国家化的水平。

(二) 国际化资本运作人才稀缺

“一带一路”战略本质上是我国为了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实施的一项政策, 以“投资”为主要的经营手段。从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篇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来, 在这一段不短的时间中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出口产业和商业, 尤其重视商业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 日本有超过20年的时间经济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 但是在这一时期日本将投资产业作为国家金融产业的支柱从而避免了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崩塌并且为经济复苏带来希望。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一旦实现了由“出口”到“投资”的转变就为国家争取了更多的主动权, 不再需要被动的承担风险反而可以去提前规避风险。当然, 要想实现这种转变, 专业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国际贸易的情况比国内贸易复杂的多, 必须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掌握国际金融专业技能的人才。

(三) 新型贸易人才稀缺

随着国际市场逐渐被打开, 对外贸易的形态不断增加, 变化多端, 原本只存在商品这一单一的元素, 如今新增加了产业、资本、文化、知识等一系列新的元素, 由于贸易形态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的人才所掌握的技能不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除此之外, 由于牵涉到了国际之间的交流, 在贸易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因为国情不同而造成的麻烦。在这种背景下, 为了适应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要求, 高校应设立相关专业并广泛招生, 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

(四) 科技人才稀缺

科技对于经济的驱动力是其他因素难以比拟的, 因此在所有需要的人才中科技人才是最不可被忽视的, 科技代表着创新, 国际的合作和文化交流离不开创新。因此, 为了给“一带一路”政策创造最合适的发展环境必须要尽快弥补科技人才缺乏的漏洞, 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进入这个产业中来。

(五) 境外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管理人才稀缺

“一带一路”战略要想得到充分的实行离不开基础设施, 从这个层面来说, 将会带动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包括交通、通讯、能源、建材、化工、电力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产业。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评估报告可见, 2010~2020年的十年间, 在基础设施的相关产业中, 亚洲各国总计投入了近8万亿美元, 其中包含大量的交通运输项目和能源项目。显而易见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好时机, 但目前来看我国软性资源匮乏, 譬如相关产业的人才, 为了不浪费我国其他方面的优势, 迅速培养出一批相应人才显得尤其重要。这些人才必须要能看懂并熟悉国际合同制定规则, 还要掌握各种层出不穷的融资模式, 最好再具有一定的管理背景。

四“一带一路”视域下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一) 重视精神文明教育

首先, 学校和政府应重视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培育。我国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大国。中华文化底蕴之深厚是举世闻名的。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综合国力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增强, 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放松对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并且在国际舞台上聚力树立起我国的文化品牌, 这样一方面能使我们充满自信的参与各种国际事务, 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来主动的了解我国文化, 促进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 从而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光彩, 使其更具活力。

其次, 学校和政府应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古语有云“德者才之帅也”。只有才华而道德品质低下的人不能进入高素质人才的行列。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教育是完全不够的。近年来在我国低龄犯罪的现象越来越多, 即使在高等学府, 犯罪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可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迫在眉睫。

(二) 树立起国际化教育理念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 我国高校首先要意识到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输入到国内市场中还要输入到国际市场中。作为高校要随时关注国家推出的各种政策, 然后根据政策要求以及局势走向培养相应的人才, 要意识到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具有参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的能力。当今时代中, 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是一个契机, 趁此机会, 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与能力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我国高校还应向大学生们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推行进程进行实时的播报和宣传并融入到日常教育活动中。为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更快更好的进行, 高校要尽快的培养一批国际化人才, 适当的采取一些先进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加快对教学资料的更新。我国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时候要追求其具有国际化的水平。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同样不能忽视, 要同步培养教师的国际视野。同时, 我国高校应针对性的建设一些专门为“一带一路”工程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 在学生的不同阶段派遣他们到相关国家进行学习。另外, 为了将我国高校国际化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推进我国与相关国家以及地区之间密切的交流和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不仅学生要交流, 教师也要交流, 不仅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 大多数处于平均水平的学生和教师也需要交流, 必要时可以推出一定的扶持政策。

(三) 创新教育模式

中国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要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进行, 合格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要符合以下几个特征:了解自身、学习他人、懂得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其中, 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 要时刻保有一颗爱国之心, 其次要有主动学习、对外学习的意识, 最后要通过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了解自身, 即在教学中立足自身。一方面, 根据国内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来制定出可供实践的教学战略;另一方面, 要突破书本上的固有知识, 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尽可能多的组织一些可以让学习接触到社会现实的活动, 这些活动形式要精心设计, 充分包含宣传活动、调研活动、服务活动等各种活动, 开展活动的地点也需要经过精心挑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意识。另外,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也能更加直观的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 深化理解。学习他人, 即提高教学方式中国际化的成分, 实现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方式的转型, 作为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 摒弃过时的教学手段, 在学习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 培养其创新意识。同时, 还应提高对各种硬性的教学资源的重视程度, 比如说图书馆以及网络活动室, 善于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要教会学生更多不同的学习方法, 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利用网络及时的实现教育资源更新以及远程共享, 并且能实现学生之间远程之间的交流, 这样一来, 就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的目标又更近一步。对于教育模式来说, 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现在教育工作的要求, 引进各种国际化的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 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应享受国际化教学资源。

第三, 创造自我价值, 即创造既保留了传统教育方式又结合了新的教育方式的国际化教育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 培养出的学生基本上全部都具有国际竞争力。在教学阶段要使用融合了各个层面上的思考的教育方法, 如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等等, 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 教师指导教学为辅, 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这样一来, 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培养了学生们创新的意识。要为学生创造最适宜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准备最适宜的学习资源, 在此基础上再实施多种方式共同教学的方案,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创造力。

(四) 改善专业课程

“一带一路”战略要想高效落实离不开高水平的基础设施, 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可或缺, 再加上各种新型产业的兴起, 人才缺口成为我国不得不重视起来的一个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各高职院校一定要认清这个现实, 不能固步自封, 加速调整校内专业设置的结构, 改革授课方式以及内容, 必要时重新建设一条与“一带一路”相呼应的教育线路,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锻炼学生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提高高实用性课程所占总课程的比例, 提高相关专业所占专业总种类的比例, 教学标准要与国际教学标准保持一致, 符合国际教学规范, 各种教学资料也要追求与国际水平保持同步, 及时更新。另外, 一定不能忽视对专业化技能的培养, 比如语言, 为了减少国际贸易的风险, 掌握一定的国际法律知识也是很必要的。培养学生除了在教育阶段与国际标准保持统一还要在其入职阶段与国际标准保持统一, 只有经过专门训练并参加且通过职业考试的学生才能入职。另外, 要促进相关国家企业与我国高校之间的合作, 加强交流, 尤其是文化交流。

(五) 拓宽海外办学渠道

我国高校要争取在国外市场争取一席之地, 提高境外办学资源的投入, 加强与这些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 提高中国高校的知名度。截至到现在, 统计共有超过十个的沿线国家有在国内与中国达成合作办学的意愿。另外, 国内高校要意识到各个国家高层人才之间的交流更为必要。对于国外那些高素质人才, 高校要鼓励他们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活动中来,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提高他们对于中国的认同感, 能够在熟知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在各个方面与中国的高素质人才达成合作。

五、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中, 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是必要的发展趋势, 也是各大高校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培养更多高科技,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一带一路的需求, 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当前背景下,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将中国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相结合, 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人才, 不断推动我国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之所以要坚持一带一路政策, 主要是为了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 同时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来将沿线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予以弥补, 使整体经济获得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 能够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一带一路政策通过构建国际合作机制来将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优势予以整合, 缺陷进行弥补, 培养新的经济增长力, 使全球经济能够重新获得平衡。对于我国而言, 一带一路可以加快国内资源整合, 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国对于国际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改革开放的步伐来逐步加快脚步, 培养更多能够全方面发展的新型国际化人才。因此相关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 提升其全方位发展的能力, 并和国外相关机构相结合来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 辛越优, 倪好.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 2016 (4) :79-84.

[2] 文君, 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15 (05) :153.

[3] 杨红英, 童露.“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7 (06) :104-109.

[4] 寸守栋, 杨红英.知识创新理论下的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视域[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 (01) :43-47.

[5] 王干湘, 钟静磊.“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现代化, 2016 (20) :7-8.

上一篇:新媒体背景下的纸质媒体转型研究下一篇:也谈“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