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两手抓 冲破人才网发展瓶颈

2024-04-10

技术、服务两手抓 冲破人才网发展瓶颈(精选3篇)

篇1:技术、服务两手抓 冲破人才网发展瓶颈

从第一家人才网站建立,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上千家正规人才网站的市场规模,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人才招聘网站成为了网上不可...

从19第一家人才网站建立,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上千家正规人才网站的市场规模,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人才招聘网站成为了网上不可或缺的生活服务网站,信息化的人才交流方式打破了传统招聘模式受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为求职者和招聘企业提供了远在天边仅在眼前的沟通平台,正是这种方便快捷的招聘求职方式越来越受到网民的青睐,才使得招聘网站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网络推广。

虽然国内人才网站的数量不断刷新,但是就目前其发展状况看并不乐观,服务水平跟不上,技术落后,价格低廉正逐步成为阻碍人才网站发展的瓶颈。笔者近日受邀参加了伍亿人才招聘网十周年庆典活动,期间与网站创建者及CEO吴强就未来国内人才网站的发展趋势做了深入交流。吴强认为:与传统行业相比,人才招聘网站的风险极高,就国内招聘市场的形式看,目前大型招聘网站被国外的投资机构过度的投资,营销成本过大成为了其发展的重大阻碍。

网络泡沫的破灭,使得投资者更为理智的去评估人才网站的发展,人才网站要想获得风投,必须有可靠的营收模式,让投资者看到有利可图,即使当前还没有盈利,也要给投资者提供可信的预测报告,

要想网站形成清晰的营收模式,必须把技术、服务牢牢握在手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从根本上冲破人才网站发展的瓶颈。

服务:从单一的信息发布模式升级到多方资源整合模式

目前很多招聘网站的模式只是提供一个网站信息交流的平台,求职者和企业可以通过平台自主浏览信息,各网站的竞争也就体现在信息的数量以及更新的频率上。而这种单一的模式只是传统招聘方式的延伸,并没有充分体现网络求职应该更网民带来快捷性和互动性。作为人才网站来说,内容服务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中国众多的人才网站偏重于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网站内容雷同,服务方式雷同,于是竞争就演变成了纯粹的价格战,宣传推广演变成了机械式的烧钱了。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简单地用四句话来概括:服务内容专业化、服务方式差异化、服务模式整合化、服务价格多样化网站推广。

技术:从简单的手工操作模式升级到智能型操作模式

技术研发是网站发展的坚强后盾,各种新服务模式的运作必须通过有力的技术才能实施。单一的信息收集和发布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只有技术不断进步,才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案。求职简历和招聘信息数量的迅速增加给网站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解决,这就要求网站改进技术来筛选优秀和劣质信息,以用户的需求为目标,开发智能型功能的招聘方式,才能在招聘网站行业中体现核心竞争力。

篇2:技术、服务两手抓 冲破人才网发展瓶颈

1 目前制约发展的瓶颈与问题

1.1 政府疾控公共职能缺位是发展的主要瓶颈

如果用瓶颈这个词来描述目前疾控卫生检测技术服务发展中存在的最大制约的话, 我们认为主要是政府疾控公共职能缺位导致疾控机构功能错位, 最终使公共职能难于完全实施。政府允许疾控机构通过服务收费、自筹资金补偿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投入。综合表现在公共卫生政策不到位、体制不顺、机制不全、投入不足、资源不均等方面, 严重制约疾控机构, 包括卫生检测技术服务应有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对此问题, 首先是疾控从业者自身认识是否到位, 角色是否明确, 是否在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其次政府认识是否到位, 角色是否明确, 是否在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因为疾控机构应该是用纳税人的钱为公众社会提供纯技术服务与保障的机构, 怎能再从纳税人身上赚钱, 获取利润呢?公共卫生基本保障应是负责任政府的职责所在, 是疾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目前生存状态与现实问题

1.2.1 有偿服务维持机构运转

部分基层疾控机构按政府定位, 惯性运行, 但采样的依据不断变化。防疫站时期自定政策, 自己执行, 收入相对有保障。近年监督、疾控分立, 疾控机构无主动采样权 (政府拨款项目除外) , 有的监督机构也要创收, 自抽自检, 疾控检测样品来源减少, 有的监督机构因与创收无缘, 无须支持与保障疾控机构的正常样品检测量, 或因工作需要减少被检样品数量、频次, 都使疾控样品检测数量下滑, 检测创收能力被弱化。若仍以创收维持疾控检测机构发展就显得捉襟见肘、朝不保夕。

1.2.2 有偿服务冲击无偿服务

现在所称无偿服务实际上是另一种有偿服务, 即相当于由政府出资购买的疾控机构为公众提供的服务, 只是疾控机构不存在利润, 性质与创收不同。目前, 各级政府和上级机构给疾控业务经费拨款用于疾病、健康相关因素监测、检测, 属笼统的包干制业务经费拨款方式, 其任务、指标、考核不明确, 有的业务可做可不做, 该做的没做。尽管有时该做的不得不做, 但大部分时间精力仍用于有利润的创收工作内容。如果取消有偿服务而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 疾控机构就难以生存。所以, 目前体制下有偿服务冲击无偿服务实属必然。

1.2.3 职能分解带来部分检测功能弱化现象

食安、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重新分工及放射等部分职能分解后, 影响疾控原有检测项目、数量、收入, 相应检测内容、项目弱化、减少。同时政府职能机构之间实验室重复建设与业务竞争问题也不容忽视。但随着机构改革, 职能调整, 政策到位, 不以创收为目标, 避免了功能交叉, 上述问题有望逐步缓解。

1.2.4 技术开发与储备不足

目前疾控检测机构为维持生存, 创收意识强, 占用时间多, 而超前意识弱, 投入精力少, 使技术开发与储备不足, 尚不能与国际同类先进技术的水平与进展保持同步, 不能满足政府、公众健康意识提高后对疾控机构更高的期望, 不能满足新发病源、环境污染、物理化学等健康相关因素的变化的要求, 不能满足应对公共卫生突发应急能力的要求。目前, 企业样品送检也是疾控检测的来源之一, 但项目与数量受两方面原因影响。一是随政策要求变化而变化, 疾控部门的检测数量、频次目前呈下降趋势;二是企业产品受国际、国内市场要求提供卫生质量相应条件保证, 疾控机构提供的检测技术能力与水平则影响着其在检测市场的份额。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细化和提高, 加之近年疾控检测机构能力的提高, 企业自发送检的需求有增加迹象, 如二口恶英、转基因食品检测等, 但还不能满足并引导企业紧跟国际市场变化的要求。

1.2.5 项目化管理刚刚起步

政府按工作项目内容核拨专项工作经费, 任务清楚、指标明确, 责任落实, 是根据疾控业务实际需求或分解或整合的工作组合项目。目前较成熟的项目, 如结核病控制、食品污染物监测, 其中必然包括检验检测内容, 现场工作与实验室数据必定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这种项目化管理, 是疾控业务的发展趋势, 也是实验室检测业务的发展趋势。但项目化管理从疾控行业大的范畴来看才刚刚起步, 存在三大方面问题, 首先是部分政府与疾控系统本身对疾控工作是行使政府职能认识不到位或有认识而投入不足。政府只有保障疾控能力, 包括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存在与发展, 才能保障政府公共卫生职能的落实。二是政府对疾控业务中部分项目发展的必要性尚不理解, 重眼前、轻前瞻, 重传染病、轻公共卫生;三是疾控行业尚未走出传统的工作思维模式, 对项目化管理并开展工作既缺少理论又缺少实践, 无从下手或运作不良, 反过来影响政府的政策支持。

2 出路与建议

2.1 促进疾控公共职能政策早日落实到位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呼吁和促进政府公共职能政策早日落实, 加大对公共卫生投入力度, 建立有效的管理与保障机制, 彻底改变疾控机构有偿服务的性质为纯公共职能部门。同时, 强化各级政府和疾控机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 对疾控机构的投入必须要有为“用兵一时”, 需“养兵千日”的战略思想。所以, 必须尽早使疾控机构及其检测力量把研究重心转移到新发病源、环境污染、物理化学等健康相关因素方面, 切实实现监测、预警、干预、应急职能, 成为公民健康的守护者, 真正发挥健康“侦察兵”和“突击队”的作用。

2.2 规范现行疾控机构有偿服务, 稳步推进改革

政府应有效协调发展与改革、财政和卫生部门, 在保证财政投入的前提下, 稳妥、有序地处理疾控机构现有的“三产、门诊等非公共产品服务”, 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日实行转型。涉及公共职能定位、适宜的人力配置、适宜投入标准和现有人力留转等诸多改革问题。对所界定公共职能的政府投入, 严格实行预算内管理。对服务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用于转岗分流人员的平稳过渡。逐步将非公共产品服务人员和项目与疾控机构剥离, 零基预算和项目管理。这样, 可减少改革震荡, 降低改革成本。如果强行取消有偿服务, 则不符合准入条件人员的转岗分流就需要用政府巨额的投入解决。为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 减少改革震荡和成本, 可采取公共职能和有偿服务分别对待、财务分开和分别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社会化等过渡措施。

2.3 加速业务工作向项目化管理转化进程

在业务工作向项目化管理转化方面, (1) 主动借鉴国际、国内项目化管理的经验, 结合工作实际, 认真研究如何把项目工作计划书做到位、已经开展的项目计划落实是否严格、目标是否达到、成效和意义是否显著。 (2) 把握好业务工作向项目化管理转化中的轻重缓急, 重要的先推出, 应急的先推出, 但要成熟一个施行一个, 不要仓促上阵。 (3) 要明白政府财政资源永远都是短缺的, 我们要学会如何使政府切实理解预防在公共卫生中的关键作用, 在有限的财政“蛋糕”上分得尽可能多的份额, 支持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再穷也要先有健康! (4) 在今后开展新业务时全部以项目化管理的形式实施。 (5) 紧密配合卫生事业改革, 如重大传染病防治、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农合”、社区卫生等积极开拓业务, 实施项目化管理。

2.4 合理配置房屋设备, 提高检验硬件能力

疾控行业SARS之后适逢历史性发展机遇, 虽然还有诸多的不到位, 但各地自身获得的建设投入都加大了。应有效利用当前时机,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把握好尺度, 以务实、前瞻的原则有计划地配备试验工作用房、实验仪器和配套设施等, 因为这是开展一切实验工作的前提。既要考虑现实需求的硬件达标, 又必须兼顾未来发展的空间。

2.5 建设技术力量领先的人力资源团队和梯队

通过内部培训、国内外进修、检验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合作交流、促进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人才素质的提升, 构建专业结构合理、年龄匹配的人力资源团队和梯队, 提高检验综合实力, 开展必要的技术储备。其中, 最好能建立自由流动、人尽其才的人才机制, 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日常业务和公共卫生应急之需。

2.6 合理配置资源, 构建区域化、本行业一体化联动检测网络

实施城市本区域、本行业一盘棋发展模式, 结合多方面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检验资源, 分工合作, 各有侧重。每个检验点各有所长, 有所为、有所不为, 集中力量发展优势项目, 提高相关技术资质能力, 但全市资源共享, 信息共享, 形成功能完善、资质领先、技术过硬、服务到位的一体化联动检测网络。

2.7 构建多部门合作检验平台或开展项目合作

目前卫生监督、工商、食安等政府部门依法开展专项检查, 所采样品全部或部分由疾控机构检测提供数据, 这实际是疾控部门承担了其他部门项目化工作中的部分任务。在疾控业务项目化管理实施过程中也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参与或支持。这应该是大势所趋。

篇3:技术、服务两手抓 冲破人才网发展瓶颈

1.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

高尔夫产业在我国发展势头较猛。

从球场数量上看, 从1984年中山温泉国际高尔夫球会诞生, 至今只有27年的历史。据朝向集团调查, 截至2010年, 已营运的球场有395家, 共8814个球洞, 折合约490个18洞高尔夫球场。

球场数量急剧增加, 引发了球场设计和建造行业兴旺, 产生了以兰星、朝向为代表的一大批高尔夫设计和建造管理公司。

我国作为世界高尔夫产业的制造基地, 以球杆、球、球鞋、球衣等用品的生产为龙头, 带动了一大批相关的生产制造业。目前, 世界上90%以上的高尔夫球杆头产自我国的内地和台湾地区, 标着美国品牌的球具80%均在亚洲装配和生产。我国已成为高尔夫球具加工的“大工厂”, 深圳、中山、东莞、广州、上海等城市, 正逐渐成为世界品牌高尔夫用品的加工生产基地, 尤其是东莞市塘厦镇聚集了众多高尔夫用品加工厂及其辅助配套工厂, 被称为“高尔夫之都”。

通过赛事组织机构和旅游中介机构的操作, 高尔夫与竞技赛事或旅游有机结合, 已发展成高尔夫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项目, 运作较为成功的有海南省、云南省和山东省等。此外, 高尔夫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园林绿化、草坪育种、农药肥料等产业的发展。

2.高尔夫教育的现状

高尔夫健康发展需要专业人才“护航”, 而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 将直接决定整个高尔夫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我国高尔夫教育仅有15年的历史, 目前已有几十所大专院校开展了高尔夫教育, 但各院校办学硬件和师资均不足, 学科归属、教学理论、课程设置、培养方向均处在初级阶段, 而高尔夫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如经营管理、草坪养护管理、赛事组织和管理、用品销售、球场设计和建造、用品设计和制造等高级人才。据调查, 目前高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大多过分注重高尔夫人才在总量上的增加, 忽视了人才质量的提升及各种人才比例的协调。大多数培训机构、企业和民办院校因资金和师资问题, 往往只着重培养球童、巡场员和前台服务员等低端服务型人才, 而对于草坪养护、球技传授和经营管理等需要投资较大的技能人才, 培养较少。培训机构和民办院校只注重“多快好省”和“短平快”, 片面强调经济效益, 不利于高尔夫产业的健康发展。按照当前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势头, 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直接导致了该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已成为抑制高尔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如何使高尔夫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 真正实现校企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是高尔夫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高尔夫产业与高尔夫教育不协调

在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初期, 因专业人才极度匮乏, 立项和经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大多数球场从立项开始, 几乎没有专业人才参与, 导致球场选址和占地极不规范, 占用耕地和“圈地”现象时有发生。球场建成后没有专业人才参与管理, 造成经营混乱、业绩惨淡, 加上滥用水、肥和农药,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 导致国家一直调控高尔夫产业的发展。高尔夫教育跟不上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步伐, 教育与产业不匹配、不协调, 造成高尔夫产业在可持续发展上动力不足。

高尔夫产业人才培养对策

根据高尔夫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殊差异, 高尔夫教育应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学历教育为辅。我国的高尔夫教育, 有挂靠经管类的, 如工商管理和旅游管理;有依附体育类的, 如运动训练、社会休闲体育和体育管理;还有在草业科学开设的。大专院校大多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设置课程, 未突出高尔夫经营管理和球技特色, 而是“拼装”专业教学内容, 主要体现在内容多而杂, 各类学科课程比例相当, 管理学科课程少、比例偏低, 球技所占课时较少, 下场实训的次数几乎为零。总之, 理论偏多、实践实训偏少, 严重偏离了高尔夫产业的需求, 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进。

1.深化专业结构, 细化培养方向

瞄准国内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方向, 调整布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建立人才培养与高尔夫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近期着重培养大量的球童、前台、销售等服务型低端人才;长期着重培养赛事策划、经营管理、球场设计和建造等高端人才。

在现有专业基础上, 适当拓宽、深化专业结构范围, 细化专业培养方向。由于高尔夫产业过快发展, 高尔夫教育与之不匹配, 因此拓宽高尔夫专业方向, 既要兼顾产业发展的长期、中期和近期对人才的需求, 又要保障专业设置相对稳定, 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急需性、多样性的高级人才。

大专院校可在经营管理、草坪管理和高尔夫球技为主体的前提下, 根据区域特点和办学条件, 逐步增设球场设计和建造、用品设计和制造、会籍营销、用品销售等专业, 以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 满足高尔夫产业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同时, 在细化培养方向中, 既要满足高尔夫产业发展的需求, 又要兼顾实际的办学条件;对影响产业长期发展的或代表学院办学水平和特色的, 受行业局限、就业面窄、人才需求量小、发展较困难的球场设计和建造专业、用品设计和制造专业, 实行少招生或隔年招生的政策。

2.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打造“双师素质型”师资队伍

鉴于国内高尔夫师资严重不足, 各大专院校应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在稳定师资队伍的基础上, 在职称、课酬和晋升等方面, 适当向专业教师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促使他们迅速提高教学水平。高尔夫教育是学历与技能教育双结合, 球技技能和服务技能占相当大的成分。因此, 专业教师应转变理念, 吸收高尔夫运动的精髓, 并亲身体验高尔夫运动的魅力。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高尔夫用品生产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进行挂职锻炼, 提高相关岗位的技能, 促使他们积累一定的从业经验, 打造“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

3.优化培养模式, 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

改革传统的高尔夫教学模式, 应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学历教育为辅。大专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不同的学科背景, 积极开展高尔夫教育研究, 大胆实践, 采用更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尽快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管理精英和高尔夫协会共同组成的高尔夫教育委员会, 并由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高尔夫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纲要、教学实施方案进行统一论证, 促进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评估考核制度等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高尔夫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应创新实习模式采用“四级”实习模式———识岗、跟岗、助岗和顶岗, 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一级实习是岗位认识、行业认知。学生一进校就适时安排他们接触高尔夫产业、接触具体的岗位, 揭开高尔夫神秘的贵族面纱, 熟知具体岗位的要求, 明确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级实习是课程实习, 即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向企业员工学习岗位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三级实习是助岗。在一、二级实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岗位的需求, 作为助理初步掌握操作技能。四级实习是毕业顶岗实习, 是将学生安排在合作办学的企业管理岗位或服务岗位上进行工作实练。

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加大对技能的考核比例, 同时邀请企业管理精英共同参与对实习学生进行课程的评估考核, 促进学生提高实践技能。比如, 对学生毕业答辩, 创新性地采取在企业现场的答辩形式, 并邀请企业管理精英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 共同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企业预留人才, 巩固校企合作平台。

4.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加强高尔夫课程建设, 并通过课程建设带动教材建设和实训中心建设, 在此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 共同编写高尔夫教案教材, 解决教材的空缺与行业脱轨问题。各课程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仅要反映当今世界高尔夫经济、文化、赛事、球场设计和建造等最新研究成果, 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突出重点和要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逐步引导学生走进高尔夫、热爱高尔夫。

5.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促进学科发展

大力提倡院校之间、院校与高尔夫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和学术交流, 比如, 相互兼职、合作研究、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实习等。进一步扩大与国外高尔夫教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比如, 邀请英国、美国高尔夫教育专家和行业精英来华讲学, 派遣骨干教师出国观摩、进修。还要积极引进国外的人才、资金、教材等, 促进我国高尔夫教育迅速发展。

上一篇:邹佳丽的心得体会下一篇: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