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2024-05-10

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通用8篇)

篇1: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高职人才培养路径选择探讨论文

一、淮安高职人才需求概况

近年来,淮安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重视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落实人才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人才经济、政治和社会待遇,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这一系列的人才举措极大地吸引各类人才前来淮安发展,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有效地促进了淮安的经济发展,淮安也正在努力形成苏北地区高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而作为地方高职类院校,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生共长,当然从淮安目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看,高技能型人才总量偏少,急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一线人才,单纯靠引进来的人才,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无法满足淮安未来发展的需求,淮安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培养适应淮安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淮安的发展,进而带动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淮安高职人才培养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向不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门槛也逐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满足公众的这种心理需求,在办学上,极力地向高等教育靠拢,扩大专接本、专升本的途径,目前在淮高职院校均设有专接本,培养本科毕业生,当然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历水平,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本科教育而淡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初衷,就会失去办学特色,在就业市场上,也容易失去就业优势。

(二)专业设置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紧跟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的适应性不强。纵观淮安产业需求,淮安市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所以对第二产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巨大,几乎占到了人才总数的70%;但是在淮安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有关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数量不多,每年培养的人才仅占所有人才的30%,远远低于第二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淮安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比较低,但是,有关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的数量比较高,这就导致了第三产业的人才过剩,学生就业比较困难。

(三)课程设置不适应一线技能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够动手操作的实践人才,承担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着重要地位。但是从目前淮安的高职院校中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课时占到课程设置的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较少地参加过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三、基于淮安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目前淮安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如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的不适应,基于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的“一二一”改进路径,即明确人才培养一个目标,实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两个优化,采取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一个联合。

(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国的教育方针来看,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当做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及时地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优质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也应该把培养高质量和高技能人才当做教育目标,深化自身改革,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教育部近期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指出,“坚持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鼓励支持地方建设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地方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确定培养方向,以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培养的人才“用得上、留得住”,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二)探究市场人才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模式

高职院校只有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要运用适度超前理念制定专业,让学生毕业的时候,仍然是炙手可热的人才,被用人单位争相聘用。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市场的变化,预测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然后科学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如淮安某高职院校,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增设了食品、药品类专业,同时消减了会计、文秘等专业的招生计划。经过调整优化,学院形成了以食品、药品类专业为核心,以服务于食品药品产业链的设备制造与维护、产品营销及现代物流等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这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江苏和淮安均将食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新医药产业分别作为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更加契合,食品类专业特色更加彰显,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保障高等职业学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三)对接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课程设计,实现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也是人才汲取知识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专业知识,成为有用人才。淮安某高职院校以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为重点,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强化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专业岗位要求,加大了选修课比列,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及各类比赛等途径获得学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开设专业平台课程,分专业开设核心课程,按专业大类开设互选课程,使学生既具有较为宽泛的专业知识面,又具备扎实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则更注重实战的环节,递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大学生自主选课权,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促进个性化发展,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全部实行选修,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接近30%,这样一来,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扩大知识面,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更加的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四)面向企业用人标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直接针对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毕业之后直接成为岗位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当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校企合作。为了加强校企合作,首先,政府部门要进行调解,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校企之间加强交流和合作,同时为交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和舆论支持。其次,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原有的管理机制,积极主动地和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能够真正受益,真正体验到校企合作的优越性,这样才能让企业主动地和高职院校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便利条件。基于此,淮安某高职院校主动寻找合适企业合作,并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如该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依托省内知名五星级大酒店,采取“校中店”和“店中校”合作模式,学生前1年半在“校中店”边学边练,后1年半到“店中校”半天上课、半天到厨房当学徒工;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不仅紧扣企业用人标准,给企业输送直接可以上岗的人才,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有效地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进而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岗位人才,提高人才的素质和技能,学生一毕业就能够直接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成为第一线优质人才。高职教育的目的和我国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其目的都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才适应能力,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而地方高职院校还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只有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紧跟市场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地方乃至全国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继周,吕永红.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

[2]杨智丽.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黄仲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

[4]张红云.21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5]路英.基于服务区域经济视角下山东高职教育问题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10).

[6]周赣琛,王梓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9).

[7]齐武福,李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8]肖称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2).

篇2: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该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是结合大公司的一些标准岗位角色设置进行考虑,对于软件开发和信息化领域的职业发展我初步考虑分为初始期,加速期和突破期三个阶段。同时从发展跑道上可以分为技术线,业务线和管理线三条发展方向。初始阶段可以从事编码,测试和网页UI开发等相关工作。在这里面又数编码对人员技能要求较高,需要有较好的技术和理论基础的积累,较快的自我学习能力。测试可以转编码,UI开发也可以转到编码,但是这种转化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学习成本。

小公司可能岗位角色划分的不会这么细,编码和设计完全是在一起的,这往往也容易锻炼自己的设计水平,引入的问题就是设计方面的`知识不系统,

在编码转移到设计后就需要思考几条发展路线了。如果专注技术可以朝架构师和首席架构发展,如果专注业务可以朝需求方面发展,虽然设计也可能直接发展到项目经理,但是这种情况也很少。当关注业务线的时候可以朝需求和系统分析发展,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是更专注业务还是更喜欢管理,需求分析师既可以转做业务架构,也可以转做项目经理。专注业务可以超资深业务领域专家发展,如高级业务顾问;专注管理可以从项目经理进一步发展到产品管理。

篇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的探讨

一、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就业率而忽视全面发展。当前,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深植于各个高职院校,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 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毕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例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量减少甚至去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 过度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 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实际的工作岗位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 阻碍其持续发展, 而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相应地向中职层次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过度强调技能培养导致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明显降低, 严重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2.重视社会需求而忽视学生自身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但是, 高等职业院校在贯彻执行过程中, 片面地重视这一需求而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导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脱离了主体, 过度地盲目追求社会需求, 导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未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例如, 某校数控专业, 购置了大量的价格昂贵的设施设备, 教师用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训, 但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就是这与学生的价值期望和就业意愿不一致。又如某校酒店管理专业, 此高职院校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训练学生整理房间、端盘子等技能, 事实上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愿意从事此类一般的服务员岗位, 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半年甚至几个月就离职。高职院校一味地满足社会需求, 而不考虑学生的根本利益, 造成了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高离职率等现象。除此之外, 社会需求多样化, 而学生发展需求多元化, 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用同一种培养目标或规格培养学生, 使得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校期间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和发展, 阻碍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毕业生只能低质量就业。

3.重视人才需求而忽视科研。高等职业教育应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但是当前人才培养占据了高职院校的重要地位, 忽视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正是因为缺乏科学研究, 没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 导致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机会不多, 社会服务几乎为零。更为严重的是, 若没有科学研究, 就会失去高等教育的层次属性, 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相应地就会降低。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

1.实现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责任, 把适应和服务社会需求作为自身发展的着力点, 并且紧密结合各种利益主体需求。因此,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设置上体现社会需求导向, 在核心岗位确立上体现学生需求导向。

一是专业设置方面。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高等职业院校为地方性院校, 应当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抓手,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二是核心岗位方面。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确定核心岗位。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一定要明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中职培养的人才是不一样的, 高等职业教育介于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 既需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过度强调操作技能而忽视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管理技能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充分调研, 找出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而且学生有意愿就业的岗位, 即核心岗位, 比如物流管理专业, 核心岗位不是搬运工、司机等, 而是从事物流管理的基层管理人员。又如酒店管理专业, 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基层的端盘子、整理房间等工作, 而是从事如领班等基层管理方面的工作。

2.注重学生自身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还需要培养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能力和各种素养, 如团结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认真等。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需要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作支撑。专业课程体系既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又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与能力并重,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进。

高等职业院校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提供各种平台和机会, 让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 结合专业实际组织集体活动, 以专业社团或俱乐部为活动载体, 提供各式各样的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在活动中不仅能提高综合素质, 还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专长, 而且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协作, 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素养。

篇4: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京津冀人才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在区域内各地区功能定位科学,经济结构错位,产业布局合理,形成互相支撑、互为补充的格局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对由此产生的不同人才需求进行引导、调控,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相互适应与耦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人才资源的整体效能。

本文拟在对京津冀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现状及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就京津冀人才交流融合的路径选择,人才发展一体化的目标、步骤、作为、纽带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京津冀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的现状及相关性

(一)京津冀人才结构比较

1、学历人才比较

图1中,第一系列、第二系列、第三系列分别为三地研究生及以上、本科、专科学历人才总量,第四系列为专科及以上所有学历人才总量。从图1可见,北京无论在高学历人才总量方面,还是在专科及以上所有学历人才总量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而河北在本科、专科学历人才总量和专科及以上所有学历人才总量上均大大超过了天津,显示了河北在中等层次学历人才总量上的相对优势。

图2、图3则显示了三地人才密度现状,显现了三地劳动力的素质状态。图2为三地每万从业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数,显示了北京的优势,天津其次;图3为三地每万从业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数,更是拉大了三地之间的差距:北京是河北的9倍、天津的3倍,显示其绝对的优势;河北则显示了高层次学历人才的弱势。

2、技能人才比较

图4中,第一系列、第二系列、第三系列分别为三地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级的人才总量,第四系列分别为所有等级的技能人才总量。从图可见,河北无论在技能人才分量方面,还是在技能人才总量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这是河北的人才特色;而天津则显示了在技能人才总量和分量上的弱势。

图5、图6显示了三地技能人才密度现状,显现了三地技能劳动者的素质状态。图5为三地每万从业人员具有技师及以上学历人才数,进一步显示了河北技能人才群体的优势,北京其次;图6为三地每万从业人员具有高级技师人才数,这一指标河北稍逊于北京,但优于天津。

3、研发人才-经济指标比较

为便于在同一图中进行比较,下图中各指标的量纲为:

高学历人才密度:每10万从业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人);

产学研经费支出:对研究院所和高校支出(亿元);

新产品产值:新产品产值(百亿元);

发明专利数:拥有发明专利数(百件)。

图7显示了与区域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一组人才-经济数据:第一系列为每10万从业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显现了北京的绝对优势和河北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单薄,天津居中偏下;第二系列为科技经费对研究院所和高校的支出数额,体现了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北京在这一指标中继续显现了强势,而河北的力度仍然弱小,天津仍然居中偏下;第三系列为区域新产品产值,第四系列为区域拥有发明专利数,都是区域科技创新成效的表征。在这两项指标中,北京的优势和河北的弱势仍然对比明显,天津在新产品产值指标上接近北京,但在拥有发明专利数上尽管优于河北,但和北京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区域间经济结构同构及人才结构同构的冲突

1、三地经济发展结构同构的冲突

表1显示,北京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显现了北京知识及技术密集型的经济结构特征;天津与河北产业经济发展结构出现了同构现象: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基本相同,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也相当接近(2008年大致相同:天津37.9%,河北33.2%)。当然,河北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既是有别于京津的差异化表现,也是河北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相对优势所在。

2、三地人才需求结构同构的冲突

表2显示,在京津冀三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北京的人才需求结构与其经济结构相宜:集聚一大批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世界级大师的人才需求,与显现其知识及技术密集型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北京经济结构特征基本适应;而天津与河北人才需求结构同构现象严重:河北在“装备制造、石化、医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物流、金融、会展、交通运输业”等领域与天津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现代交通、物流运输、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完全相同,两地势必在经济发展与人才发展的双股道上同时展开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

二、京津冀人才交流融合的路径选择

已经提交国务院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三地规划统筹而成(尚未公布)。该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区域功能、产业结构和布局均有明确定位。

京津冀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及布局定位,为三地人才发展定位、三地人才交流融合的路径选择确定了基础和前提。

(一)产业结构错位与人才错位分布路径

1、京津冀在都市圈产业结构中的错位布局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制定的初衷,就是为了发挥京津冀三地各自特有的区位优势,通过三地之间的主动对接,错位发展,形成体制梯度差、政策梯度差、服务梯度差和综合环境梯度差的综合优势,促进三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见表3)。

2、京津冀在都市圈人才结构中的错位规划

京津冀要按都市圈产业结构错位布局中的不同定位对不同类型与层次人才的需求,规划配置支撑各自主体产业发展的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才(见表4)。

(二)产业流程布局与人才类型与层次耦合路径

1、产业流程(产业链)布局对人才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需求

1992年宏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经历了十多年产业经济发展实践的检验,“微笑曲线”成为各种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策略之方向。在产业链条中,研发、生产、流通诸环节的附加值曲线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形态。如图8所示。

在产业链条中,研发设计、制造加工、流通服务诸环节对不同类型与层次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地呈现不同的形态。如图9所示。

2、京津冀在都市圈产业链布局中的人才梯次布局

由于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产业结构有着在地区间梯度转移的规律。在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中,已经形成了京津两地是转移方、河北省是接受方的格局。

京津冀要按照都市圈产业流程(产业链)布局中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产业链节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配置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才(见表5),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求多求全。

三、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布局的思考

(一)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目标

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其目的是通过人才自由流动和人才优化配置,实现都市圈共同利益最大化,包括人才开发效益最佳化、人才价值实现充分化;其核心是人才市场一体化;其基本对策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协调机制,从而逐步形成一个“人才开发共同体”;就人才资源动态开发过程而言,应包含预测规划一体化、教育培训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选用配置一体化、使用调控一体化以及人才流动一体化等,是整个过程诸多基本环节一体化的总和;最终价值取向在于都市圈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步骤

1、以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体化推进区域人才发展规划一体化。

2、以三地人才市场为基点,以北方人才市场为中心,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人才市场一体化。

3、在三地高层次协调机构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统一的、集预测规划、教育培训、考核评价、选用配置、使用调控于一体的人事人才制度框架和人事人才服务体系。

(三)人才发展一体化进程中京津冀的作为

1、北京在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作为

北京在《北京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一级标题“四、重大任务”的二级标题“(五)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中关于“京津冀人才交流融合”的字段(139字):

发挥首都人才资源对全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围绕建设“环渤海经济圈”,成立区域人才资源合作组织,加强人才资源战略合作,加快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进程。结合首都产业的区域转移,按照“人才+产业”的发展模式输出人才资源,实现人才紧跟产业流动、人才流动带动产业群发展。

上述字段,显示了北京在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结合首都产业的区域转移,输出人才资源”的部署,显现了北京从京津冀人才发展的大局出发、从京津冀人才错位布局的格局入手,主动支持天津、河北人才发展的姿态。

2、天津在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作为

天津在《天津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一级标题“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中的二级标题“(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中的三级标题“4.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中关于“京津冀人才交流融合”的字段(30字):

完善环渤海区域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

上述字段,显示了天津并没有将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列入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议程,或者说,并没有对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寄予多大期望。

3、河北在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作为

河北在《河北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一级标题“三、重点人才工程”中的二级标题“(一)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中关于“京津冀人才交流融合”的字段(442字):

围绕提升京津冀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以“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河北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目的,实施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构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举办京津冀经济圈发展高层论坛,完善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区域内人才合作的统筹协调。重点围绕河北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各种形式的人才合作和智力引进,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建立区域内科技教育项目合作机制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围绕区域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区域内高校、科研单位、工商企业之间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合作,着力打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共建共享平台。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一批京津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推进统一开放的京津冀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区域内形成人才工作制度衔接、政策互惠、资证互认、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受益互享的区域人才开发格局,营造有利于引进京津人才智力、推进区域人才合作的良好政策环境。

上述字段,显示了河北对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极大期待,显现了河北以“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河北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热忱,确立了“打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共建共享平台,打造一批京津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引才格局,选定了“营造有利于引进京津人才智力、推进区域人才合作的良好政策环境”的路径,如图10所示。

图10描述了京津冀在都市圈人才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各自作为和共同愿景:以产业合作为基础,通过人才整合优势提升区域综合发展优势;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共享,扬长补短,形成三地在人才开发方面的优势集成与互补;通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京津冀三地对区域人才发展成果的共享、共赢。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引领环渤海、辐射全中国的人才高地,成为能够影响东亚区域发展的人才核心区,成为全球重要的高端人才配置中心。

(四)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纽带

实施京津冀都市圈人才发展一体化战略是一个较为长期、复杂的过程。在不同行政区划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毋庸讳言,地方政府往往扮演着本地区利益的代表者,所追求的是地方利益最大化。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地域单元的联系,往往是以利益为纽带的,利益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这对推进京津冀都市圈人才发展一体化也不例外。只有以利益为纽带,形成互惠互利,共赢共享的动力机制,达到共同利益最大化,诸人才开发的地域单元主体才会积极参与“一体化”的进程。

为此,京津冀三地要坚持平等、民主、诚信原则,共同参与京津冀都市圈人才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这是“一体化”进程中协调递进的基本保障。

结语:

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三地经济结构“错位”,而不是通常所说的经济结构 “均衡”;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三地人才结构的“错位”配置以实现“互补”,而不是三地各自所期望的人才结构“完整”以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个重要的行动方案是各地要根据自己的人才发展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各安其位”,而不是“开展人才大比拼:凡是你拥有的,我尽管一时达不到也要去勉力而为之”。只有这样,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篇5:青年技术人才与企业发展

一是各种舆论对“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宣传重视程度不够。技术工人的经济地位相对比较低,从理论上讲主人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体现。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文化素质不高、没有技术的人,短时间内发了家。有技术无市场,不学技术照样能发财的“拜金主义”思想在相当一部分青年工人中占有一定市场。三是受官本位思潮的影响。企业中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员在各种待遇上远远比不上中层干部。四是技术培训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五是企业体制的改革,导致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提前离岗退休。

以上种种原因,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含量普遍下降。为此,应制定以下对策:

一、强化宣传,营造重视尊重青年技术人才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宣传手段,鼓励和引导青工钻研技术,强调对学技术、练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比、学、赶、帮、超,刻苦学习技术的浓厚氛围。要广泛开展“技术比武”等活动,比武的成绩直接和奖金、住房积分挂勾。要大力表彰优秀青年技术人员,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推荐、评比和表彰形成制度,增强广大技术青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

二、合理配置,建立健全青年技术人才的技能鉴定组织。要按行业的要求,制定出各工种技术等级标准和技术评定标准,建立有理论实际教学经验和考核鉴定职业技能的权威机构,量化考核内容,定期对技术青工进行等级考核和评聘,使技术人才得到合理配置,减少技术人才资源浪费,让青工走立足岗位成才的道路。

篇6: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在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日本国家第二期(2001-2005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后,两点令我印象深刻,要想立足于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而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纲要》和《计划》中可以明显看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纲要》中提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计划》中讲到:在经济全球化和越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本经济出现一系列诸如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创造力停滞等问题。日本面临的少子女、高龄社会又带来了劳动力人口减少和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必须不断通过 技术创新,培育具有产出高和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以维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现代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体系的先导,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

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模式。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运用量子力学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过程,建立了半导体能带模型理论,使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蓬勃发展起来,并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如用相对论与原子核裂变原理发展了核技术,形成了原子能工业。激光技术产业、生物工程也是如此。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特别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

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二: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纲要》中提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等措施都说明了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计划》中也指出人才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基础,要通过推动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教育改革,培养和确保优秀的人才。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既具有独立创新精神,又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智力支撑。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在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要始终把创新与科技进步、民族复兴、国家事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创新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唤起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历来就有开拓创新的传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和人民,是勇于和善于进行创新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使创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由于没有得到富有深度的开发,人才资源并不丰富,结构不尽合理,因循守旧,创新精神缺乏,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人才资源被各国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直接担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特别是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因此,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是教育和广大教师神圣的职责。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总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

篇7: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实 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实是、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文件精神,以学院党委行政提出的“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要求为准则,切实搞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

二、奋斗目标

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规范办学标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不断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严格按照6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或创新项目,15项二级指标,36个观测点所要求的标准,确保合格等级评估通过,争取良好等级评估通过,为优秀等级评估打下良好基础,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使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上一个新水平。

三、组织机构

经院党委行政会研究决定,成立我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组织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办事机构。

㈠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

组长: 陈兴中

副组长:吴以平、张圣喜

成员:邬国盛、钟吉才、钱强、胡龙湘、王聪田、刘曙光、彭友华、杨兴清、贾青山、王巧兰

㈡办事机构:

1、评建办公室:

组长:张圣喜

副组长:王聪田、田森林

成员: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人

2、评建宣传组:

组长:邬国盛

副组长:肖宪龙、周明、李亚玲

成员: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人

3、评建材料筹备组

组长:张圣喜

副组长:王巧兰、王志明、黄良斌

成员:各处、室、系、部主要负责人

4、评建现场优化组:

组长:钱强

副组长:贾青山、王元娥

成员: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人

5、评建综合协调组:

组长:刘曙光

副组长:杨兴清、廖冬云、田森林

成员: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人

四、时间安排

㈠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学习阶段(2006年2月11日—2006年6月30日)1、2006年2月11日——2006年4月,召开评估工作宣传发动专题会(即院级领导学习研讨会、中层干部专题会,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全体学生大会,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明确评估的目的和意义:①评估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导向作用;②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③促进学校主动服务社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求;④促进学校积极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发扬勤奋务实、艰苦创业精神,办好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提高我院办学知名度。

2、制定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各处、室、系、部制定落实迎评工作岗位责任制,具体承担各自的工作任务,认真搞好本部门的材料收集、整理、查漏、补缺、自评、赋分、申报等系统性工作,做到层层落实,人人负责、全员参与。

3、通过学院网站、有线广播、宣传栏窗、标语横幅等舆论工具,营造迎评氛围。办好学院《评估简报》,及时报道工作动态、迎评信息、迎评进展。在学院两校

区建好“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永久性宣传牌。规范两校区建筑群指示牌、宣传牌和公示栏。在师生员工中开展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学院职业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建好学院网站评估专题栏目,广泛收集信息和发布学院以评促建、促改、促管、建设发展的动态信息。征求名誉院长袁隆平院士和师生员工的意见,根据学院办学特色,完成学院校训的确定和立牌工作。

㈡ 第二阶段 材料收集整理、现场准备阶段(2006年7月——2007年7月)

1、根据评估标准指标体系的要求,各处、室、系、部在收集整理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对照评估指标标准,根据本部门现有的软、硬件情况,实事求是地自评赋分,对存在的疑点、重点问题及时汇报评估领导小组,不虚评、假评,严格按条目标准要求执行。

2、根据各处、室、系、部的自评自查及原始材料情况,按评估要求指标内涵,慎重填写自评结果,自评等级及该条目定性的依据说明。

3、特色或创新项目经学院评估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任务分解到各部门,接受任务的各处、室、系、部要系统地总结改革创新成果,撰写特色或创新项目的论证报告。

4、具体要求

①、接受评估指标体系一级,二级指标的处、室、系、部要把评估工作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按要求收集好原始材料,暂没有评估指标任务的部门,要协助有任务的部门搞好有关条目的支撑材料、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

②、各处、室、系、部根据本部门的情况,积极主动查找自己的特色或创新项目,系统地收集特色项目的佐证材料(含联合办学实施方案、合作协议、新闻图片、成果效益等),做好特色创新项目文章。

③、2006年全年及2007年上学期的工作均要严格按评估要求操作实施及作好相关材料准备。各处、室、系、部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起适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评估系统,指派专人负责,做到制度化,不搞应付上级评估的临时性措施。要多方面、多渠道收集信息材料,正确处理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④、各处、室、系、部要根据评估指标所要求的二至三年不同任务情况,在2006年寒假前完成2004年下学期至2005年下学期三个学期资料整理。

⑤、在2006年所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各责任部门于2007年上学期完成二级指标的定性简述,评估办在此基础上形成《分项自评报告》、院党行办完成《总自评报告》,2007年署假前完成所有材料的整理归档、汇编成册工作。

⑥、2007年7月学院邀请省内有关专家来校进行预评估。

㈢ 第三阶段优化整改阶段(2007年署假至评估组入校前)

1、对预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改。

2、分项自评报告、总自评报告、特色或创新材料、现场汇报材料定稿(领导小组至少集中研究2-3次)

3、确定专家组接待方案。

4、作好评估专家组进校现场评估时工作程序的优化、应对工作,包括听取学院领导自评报告,参观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条件,查阅资料、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听课、专题研讨会、个别访谈、技能测试、专业剖析等。

5、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能力训练,准备接受专家组的抽查、测评。

㈣ 第四阶段现场评估

在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院教师员工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崭新的精神面貌、文明礼貌的素质,优美的校园环境接受评估专家组现场评估。

1、确保安全保卫措施到位。

2、评建办公室准备好专家组现场评估时所需材料及办公场所、工作设施设备。

3、各处、室、系、部要按照评估指标条目所要求的备查、必查原始材料分类整理归档,以便专家组获取数据和其他信息。

4、学院评估领导小组向全院师生员工发布现场评估公告信息。

5、严守学院参评纪律。

6、作好专家组的交通、通讯、医疗护理工作。

五、任务分解

㈠ 根据我院机构设置及部门职责,将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分解到各处、室、系、部,各部门要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全面完成各项指标。

1、人事处承担2.1结构,2.2质量与建设,5.1管理队伍中①等条目。

2、办公室承担:二级指标中办学指导思想1.1—1.2指标条目。

3、教务处、各系部承担:二级指标师资队伍中3.1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体育运动设施;3.2实践教学条件;4.1专业;4.2课程;4.3职业能力训练;4.4素质教育;;5.2质量控制①;6.1知识能力素质等条目。

4、总务处承担:3.1教学基础设施中教学行政用房观测点条目

5、规财处承担:3.3教学经费2个观测点条目

6、学生处承担:5.2质量控制中的学生质量调查观测点;6.2就业与社会声誉中的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3个观测点等条目。

7、招生处承担:6.2就业与社会声誉中的录取新生报到率观测点条目。

8、宣传统战部承担:3.1教学基础设施中校园网观测点条目;

9、以学生处为主、政治理论课部、基础课部、团委会、协作完成:4.4素质教育观测点条目。

10、以学生处为主,保卫处、基础课部所属体育教研室协作完成:6.1知识能力素质中的基本素质观测点条目。

11、基础课部承担:6.1知识能力素质中的职业能力、必备知识2个观测点条目。

12、学院继续教育处、科研产业处承担: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科研方面的材料。㈡ 基本状况信息任务分解

1、组织人事处:信息①②③④⑨。

2、教务处:信息⑤⑥。

3、办公室:信息⑦⑩、总自评报告。

4、规财处:信息⑧。

5、评估办:分项自评报告。

6、宣传部:现场汇报材料。

㈢ 对各部门准备材料的要求

1、要与评估指标等级及内涵条目所承担的任务配套。

2、原始材料要翔实具体(如有关协议签定前的笔录、方案试行前谈话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3、要按统一规格汇编成册、分类存放。

六、总体要求:

㈠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开创我院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㈡ 贯彻执行怀化职院第一届二次教代会通过的行政工作报告和十一五期间发展

规划总体设计方案的大政方针,坚持科学定位,明确我院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坚持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发挥我院办学特色,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把我院评定为湖南省示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㈢ 各处、室、系、部要成立迎评工作小组,处、室、系部一把手是负责本部门评估任务的第一负责人。

㈣ 全院师生员工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评估,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增辉添彩。㈤ 评估工作是学院2006年、2007年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各处、室、系、部,全院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和研讨教育部教高厅(2004)16号文件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熟悉和领会方案的整体框架,基本精神和指标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准确理解各项评估指标与评估要素的内涵与等级标准,明确特色项目的具体要求,对各项准备工作作出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为整个迎评工作提供保证。

㈥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上,要加深对素质教育和高职教育观念的理解,健全我院逐渐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体制与机制,充分发挥学院资源优势,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强化校外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

㈦ 在教学改革方面,要对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落实,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基本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大建设和选用本院教材的力度,提高实践教学比例。

㈧ 在教学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学院教育信息数据平台,规范全院多种信息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工作,完善有关教学管理文件,加强校园文明建设,规范学生校园文明行为。

㈨ 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挥教学督导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篇8: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体育人才,发展路径,教体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 当时中国体育底子薄, 人均经济收入水平低。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 要把中国的体育走向世界, 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中国提出了举国体制政策。坦然现在举国体制随着社会发展就慢慢暴露出它的弊端。诸如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乞讨、前举重冠军邹春兰沦为搓澡工等“鲜活”、CBA退役球员史勇摆地摊等的例子已经非常直观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体教结合”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体工队学院化的实施。针对种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事业如何才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呢?

二、我国体育体制的情况

(一) 我国的体育举国体制

我国体育体制即举国体制的一种形式, 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下条件下, 在我国现有竞技体育水平基础之上, 国家集中相对的人力和物力和财力, 最大限度的调动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积极性, 有效配置体育资源, 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全国上下形成合力, 努力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国际竞争综合实力, 力争在以现代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各类国际竞技体育大赛中夺取有一运动成绩, 为祖国、为人民赢得荣誉。

(二) 我国体育体制的弊端

自上世纪60年代起, 我国制定了有效的政策, 走“三级训练体质”,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大批的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诞生, 同时也产生诸如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乞讨等的例子间接说明了这种体制导致了练体育出路难、退役后不能得到很好的安置等问题, 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最大的难点。

三、“体教结合”的特点和弊端

体教结合能够更加的灵活地把体育和教育结合起来, 达到双方互赢得局面, 让体育持续健康发展。体教结合能让学生在体育中享受文化熏陶, 在文化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体现以人为本的高尚情怀。“体教结合”的提出, 初衷是为了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训矛盾, 拓宽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让运动员能够全面地发展, 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但“体教结合”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体工队学院化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优秀运动员的一纸文凭, 但其导致了运动员实施文化与文凭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体教结合”并没有达到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这种行为实际上体育系统仍然是主体, 体育仍然游离于教育之外, 而且进一步助长了体育忽略教育的趋向, 与“体教结合”的初衷相违背。如果缺乏制度的保障, 甚至有制度的障碍, 最终伤害的是中国体育事业本身。

四、教体结合的现状

“教体结合”是指教育系统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 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大学生运动员。教体结合, “结合”什么?当然是大学精神与体育精神的结合, 其本质是人的更和谐的发展, 而不是简单地为运动员提供一个退役后的出路, 更不是让体质不好的大学生们加强锻炼。当然, 这些也都非常重要, 但是, 如果不是精神层面的提升, “教体结合”就得不到持久的生命力, “教”与“体”也会总是走不出“两层皮”的怪圈。

(一) 教体结合在中国试点初步成绩

在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土耳其举行, 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由国家教育部牵头带团参赛, 可以看出教体结合的发展先进性。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代表中国参加的不再是清一色的国家队队员, 大多数是高校运动代表队, 如北京理工大学代表中国参加男子足球的运动队, 杨阳还是整个中国队唯一的博士生。胡凯“眼镜飞人”获得百米冠军, 就是清华大学教体结合培养出的一个成功例子。这种教体结合模式取得了双赢局面, 一方面教育和体育真正结合起来, 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二是巧妙运动市场经济规律, 运行教体结合模式, 带来巨大经济效应。

(二) 阻碍中国教体结合完善的原因

事实上, “教体结合模式”很早就在我国实施, 为什么收效甚微?经过大量的文献参考。认为主要有几点:

1. 竞技体育教育部门发展过于强大, 长期压制从而让我国高等院校竞技体育难以成长。

2. 高校的奖励政策不大, 没有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对高校运动队建设资金投入甚微, 对体育不重视, 导致运动员积极性不高。

3. 教练一般是老师兼任, 对大学老师职称的评选却以科研为主, 客观上调动不了教练的积极性, 再者老师兼任教练水平有限。

4. 教育系统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 仍然是重视文化、重视升学率, 轻视体育。

5. 有些专业队挂名大学, 大学生运动会回来参加, 一定程度打击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训练时间和教练指导的不一样, 客观的造成成绩差异, 有失公平, 打击教体结合培养的搞水平运动员的信心和积极性。

五、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讲过体制将慢慢的消失, “体教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过度, “教体结合”是时代的产物, 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教体结合对运动员本身是有利的, 运动员学习文化可以学习先进理念来指导实践, 提高自己学习能力。这样自己知识水平高, 能在社会随机应变, 很容易在社会立足。现阶段为了更好的完善竞技体育, 实行真正“三合一"。举国体制、“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制度, 形成一体化。

(二) 建议

高校是人才辈出、高手云集的地方。集中一切有用资源, 加大科研开发力度, 提高竞技水平, 打造科技体育, 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成绩, 这就需要学校各学科知识的密切配合和多层次的研究的投入。各高校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高校一方面寻求校企合作, 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大对高校运动队的经济投入。高校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 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奖励机制, 更有利于“教体结合”的人才资源培养。对学生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展示兴趣和天赋, 及时进行合理引导, 让他们选择从事体育项目, 扩大群众体育基础, 可以更好的挖掘优秀体育人才来参加重大赛事, 为国争光, 同时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提高, 实现体育双赢。

参考文献

[1]丁永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J].体育与科学, 2008 (3) .

[2]杨在淮, 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 .

[3]阳艺武, 刘同员.“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内涵解读[J].体育学刊, 2009 (5)

上一篇:四字成语故事及意思下一篇:下雪一年级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