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视角

2022-09-11

一、引言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是我国探索跨省区流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战略。该规划自2014年实施以来有力推动了粤桂两省乃至规划延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是经济带发展的助推器, 而高层次创新人才又是人才队伍的核心群体。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范围中欠发达地区的广西要抓住机遇实现富民强桂目标, 就应当着力破除人才发展制约因素, 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二、广西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地理区域对人才吸引力不足

当前广西在对高端人才的竞争中, 广西直接面对着湖南、贵州等周边省份的人才竞争以及珠江三角洲对人才的强劲虹吸效应。同时由于广西承接了来自珠江三角洲的转移产业, 因此部分产业与珠江三角洲原有产业形成一定的人才竞争, 但在薪酬待遇与社会支持环境上广西均不具有比较优势。尽管近年来在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等政策引导下, 广西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有所增加, 但人才数量增长乏力。据官方统计, 2017年广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院士 (含后备人选) 的人数更是出现了倒退现象[1]。此外, 广西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学科、专长之间未能有效形成互补, 甚至出现个别引进人才与地方发展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因此人才聚集效应难以形成, 专业技术团队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二) 区域人才培育平台基础薄弱

人才培育平台基础既是现有高层次创新人才事业发展的保障, 也是培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前提。当前广西人才培育平台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一方面, 薄弱的人才培育基础使得广西难以培养本土高层次创新人才。广西目前仅有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1所 (广西大学) , 其余26所均为本科第二批普通高校, 且新建本科院校所占比例较高, 如梧州学院、钦州学院、贺州学院等均为2000年以后新成立的本科院校。总体办学基础较为薄弱, 表现为教师学历学位层次不高、学术氛围不浓、管理制度有专科残留风格等。另一方面, 广西现有的科研平台数量较少且增长乏力。据官方统计, 截至2017年广西共设立国家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64个、国家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2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64个、自治区专家服务基地14个 (含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3个) 、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2个[2]。而同年, 邻省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达到20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科研流动站达到104个[3]。此外, 广西的科研平台中个别类别出现负增长现象。2017年全广西设立的国家博士后“两站”比上一年减少了1个, 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基地减少了3个。

(三) 人才管理政策设计与执行存在缺陷

近年来广西政府制定和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评选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制度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聘专家制度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然而由于政策自身及执行等多方面因素, 导致一些政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方面当前广西仍侧重于物质政策运用。然而与发达地区及省份相比, 广西的物质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同时, 广西现有政策在津补贴、职称评聘、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倾向于优待外地引进的人才, 这无疑打击了本土人才积极性。另一方面, 尽管目前广西已采取一站式服务、简化人才认定手续等措施, 但政策在地方政府执行过程中存在走偏现象, 表现为认定手续办理部门工作拖沓, 相关服务保障措施未及时兑现等, 导致政策效用大打折扣。

三、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下广西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路径选择

区域人才建设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政策完善、用人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多维交织的问题。作为珠西经济带建设助推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取得实效, 必须从凸显机遇地域优势, 夯实培育平台基础, 改进管理政策设计与执行等多方面寻求突破路径。

(一) 凸显优势加大人才聚集效应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 广西与周边省份、珠江三角洲、港澳及东盟各国合作交流增多, 广西也能够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据相关研究表明, 高层次创新人才对事业发展有更强烈的追求。因此广西可以通过规划机遇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一方面, 广西可进一步通过招聘会、同行交流、网络平台 (如八桂英才网、政府官网) 等渠道宣传广西面临的发展机遇, 使更多人才了解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另一方面, 广西可分阶段倾向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例如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意见》中要求2018—2020年阶段目标是全面推进“四化” (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同步发展, 而至2030年阶段目标则是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战略支撑带、我国东西部合作发展示范区和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因此在当前可着重引进“四化”相应产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而在2020年至2030年着重引进对外交流合作项目相应产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从而使政策规划对人才的吸引力发挥最大效用。

(二) 夯实培育平台基础助推人才成长

当前广西要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国内外精英人才是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追赶东部发达地区的有效方式。然而引进人才虽见效快, 但稳定性却难以保证, 人才容易再流失。因此培养本土人才才是广西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之法。一般而言, 一个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是最多的。因此基于当前广西高校层次不高、科研机构数量较少, 综合实力较弱等问题, 广西应从政策支持、管理权限下放以及财政资金扶持等方面助推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展。指导211工程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高校和普通本科高校、新建本科院校根据办学定位和经济带建设需要, 分层次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其次, 在夯实现有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基础的同时, 广西应充分利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等在内的合作项目打造与广西发展密切结合的新平台, 使人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发展, 从而为本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三) 改进管理政策保障人才

管理政策是人才有效配置与激励的重要保障。当前广西可从改进政策设计与狠抓政策落实两个方面完善人才管理政策。一方面, 综合运用物质与非物质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在提供相近或同等水平的物质待遇的同时, 充分利用故土情结鼓励广西籍人才返乡就业, 也可吸引广东、湖南等周边省籍人才采用工作日在广西, 周末返乡的方式就业。同时对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在待遇、工作环境以及职业发展上平等对待, 并创新人才管理政策, 试行“特区”制度用活人才。另一方面, 为防止地方对人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变相歪曲, 建议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中, 通过审批办理时长、引进成功率、人才成果转化产出率等指标实现人才政策的量化考核。同时, 将考核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政府, 使各级政府均参与到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工作中来。

摘要:《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是广西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基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视角, 深入探究广西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 提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下的广西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路径选择。

关键词: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 广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2017年广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s://www.gxhrss.gov.cn/xxgk/zwgk/tjxx/.2018-07-18.

[2]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统计局.2017年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发展统计公报[EB/OL].

上一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瓦当艺术研究下一篇:韩系咖啡品牌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