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2-09-11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 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越来越迫切, 创新学习已成为教育科学和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所谓的创新学习, 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 不拘泥于书本, 不迷信于权威, 不依循于常规, 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结合当前实际, 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 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 新观点, 新思路, 新设计, 标新立异。这里的“新”不仅指新发现, 也指新发展。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提示新的原理, 发现新的方法, 把人们已经揭示的原理和发现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 就是一种创新学习。

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 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 教育都具有独特重要的意义。”充分肯定了现代教育中创新的重要意义, 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同时揭示教育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教师应该怎样去实践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指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就成为我们探讨的课题。

1 加强学习, 转变教育观念

“以质量求生存, 以效益促发展”早已成为职业学校广大教职工的共识。但是在衡量育人质量的具体标准上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 学生会背的知识多, 考的分数高, 就是“高材生”。与之相对应的, 课程设置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而对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 能否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有无创新意识和能力, 是否具备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等等, 考虑甚少。解决这一矛盾现状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2 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使命, 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陪养。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其所具有的综合素质的高低。这些素质和能力包括:政治品质、哲学修养、心里素养、情商、财商、道德水准与职业素质、个性魅力、创新精神与创造力、口才、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责任心、敬业心、进取心、事业心和合作精神。

3 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很多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 他们整天被灌输很多东西, 大量的宝贵时间用来死记书本和教师的讲义, 完全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1 改革更新教育内容

教学内容要跟上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 及时的反映学科的研究新成果, 反映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课程设置方面应以职业基础与能力、职业知识与能力、拓展知识与能力综合。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安排上同步, 实训教学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 重点加强实训教学, 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 要注意学生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想、新见解,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引导学生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应该让学生知道做什么, 知道如何做, 知道为什么做。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具备良好的能力和素质,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3.2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影响着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学习效率差, 而且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相当一个时期, 职业学校过分强调专科教育, 课程课时过多, 学生负担过重, 忽视了人文教育, 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 我们必须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来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必须依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 加强基础教育, 拓展专业口径, 构建合理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压缩总课程和课时, 压缩必修课, 扩大选修课, 为学生自主学习, 个性发展和独立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基础课和专业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相结合;第一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管理、服务相结合;实现课程优化, 提高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功能。

教师的任务应由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 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 (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等) 为主, 由知识传授型转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 教师的功夫主要用在课前准备, 课堂上应多让同学发挥, 方法运用上可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大胆尝拭, 百花齐放, 如可采用安全与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学导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演示法、实习法、实际操作法, 这些方法的适当运用, 不仅能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

一要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能力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 并把实训教学放到突出位置, 作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同步, 重点加强实训教学;二要制定各专业的训练大纲和技能考核办法, 使训练考核更加科学、严格规范;三要抓住关键环节, 突出训练重点;四要营造良好技能训练环境和氛围, 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能力等;五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应用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 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总之, 教学改革是教学实践的创新。深化改革, 就要有打破常规, 要大敢创新, 勇于开拓, 锐意进取的精神。我们需要的就是艰苦创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勤奋敬业精神, 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兴趣能激发灵感, 兴趣是创新先导, 对学习成败有直接关系。有兴趣, 学习能积极主动。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开拓学生视野, 拓展知识面, 培养多维性。使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锻炼意志, 陶治情操。

综上所述, 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让学生感受学习是一种快乐, 创新是一种享受, 这就需要教育者和学习者有创新方法, 也需要有创新技巧, 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吧!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作为教师应该加强学习, 转变教育观念, 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 大胆革新教育方法, 加强学生技能培训, 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等。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育观念,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罗天莹.调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国青年研究2003 (3) .

[2] 杨立军.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 辽宁教育研究2003 (7) .

[3] 严建雯.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3 (3) .

[4] 尚元明, 王为善, 王碗.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研究.

上一篇:新形式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授课教师角色定位下一篇: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