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2-09-11

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会议, 国务院两次作出决定, 强调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 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越来越关注, 各类院校对举办高职教育越来越积极, 高职教育规模越来越大, 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 正如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4]1号) 中指出的那样, “高职院校办学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都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 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是, “从总体上看, 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发展不平衡, 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比较差, 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 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 才能实现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指出, 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 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 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由此可以看出,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当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而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源起点不一, 整体素质偏低

生源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物质基础, 也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目前, 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比较复杂, 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 而绝大部分来自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三类学校由于办学方向不一致, 生源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理论水平相对较高, 但是专业技能水平偏低;技校毕业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但是专业技能素质较好。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尚不健全, 高职院校招收不同起点、不同素质的学生, 没有统一考试, 没有统一的入学标准。因此, 高职院校面对生源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的群体, 要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难度显然很大。

2.2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无论是教育部门, 还是学生家长, 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首先, 对高职院校而言, 在教育教学操作过程中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目前,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除五年制高职之外, 无论是二年制高职还是三年制高职, 其专业教育年限均不足三年, 都未达到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标准。其次, 公众对高职教育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 毕业以后去向如何, 均模糊不清。他们对高职的认识, 只限于高职录取分数低于高专, 专升本成为众多家长和学生选择高职的主要目的之一。第三, 从政府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讲, 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在高职院校的扩大招生中, 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忽视了高职院校的客观实际和承受能力, 缺乏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特殊性的分析。

2.3 教学环节尚未脱离传统的学科体系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仍然延续或套用高等专科教育的专业结构体系, 专业结构布局没有做出全面的调整。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而高职教育课程基本上还是延续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 技能训练放在专业课学习之后的最后一个学期集中进行, 这一点是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相违背的。与“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是按科类构建的, 按科类组合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适合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 而不适宜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2.4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不足

双师素质教师是保证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而高职院校中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 据调查, 双师素质教师仅占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总数的7%左右, 且专业之间、学校之间分布很不均衡, 许多专业和学校无双师素质教师, 致使高职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 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 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内容和实际脱节等,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中技术应用能力的质量。

2.5 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健全

实践教学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根本途径, 是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教学环节。目前, 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普遍存在实验设备、实习条件差, 经费难以满足实验、实习和实训的要求;二是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 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毕业实习时间短, 无集中实习, 多采用学生自己联系的方法, 难以保证实习质量;四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有的学校基本没有校外实习基地。

2.6 忽视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学生的德育目标过抵, 人文素养不高;过于彰显个性, 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

3.1 确立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受教育者在经过有计划的教育和培养训练活动之后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 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是有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基础和核心部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全面贯彻党在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必须使培养的人才尽可能地适应社会需求;必须紧扣行业需求, 反映行业特点。在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时, 也应根据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要求, 合理构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3.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1) 根据本地区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 在正确的教育思想 (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的指导下, 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 (2) 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 (3) 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制订培养方案; (4) 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加以实施。

3.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重点要做的具体工作

3.3.1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 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为加强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 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 可按专业目录设置专业, 亦可将若干相近专业设置为宽口径专业, 还可在目录名称后加专业方向而设置窄口径专业或交叉专业。同时, 应广泛开展社会调查, 准确把握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现状的变化, 掌握人才结构的变化, 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开设相应的专业, 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3.2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课程改革

(1) 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 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

(2) 课程目标突出岗位就业目标。课程目标设计, 不仅要有高等教育共性目标要求, 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具体岗位的工作标准, 明确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

(3) 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首先, 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 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 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其次, 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 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第三, 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 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

(4) 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整个课程体系由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成, 在这个体系中, 核心课程相对稳定、能体现专业特征, 就业性课程灵活多变、体现就业方向特征。整个课程结构因核心课程内在结构以及方向性课程的多种选择而富有弹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5) 实行开放性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办法。课程实施过程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其教学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模式, 突破以教师、教材为中心, 围绕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设计教学环境和方法,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 摒弃“考试必笔试”以及追求“客观题”、“标准答案”的考试思想和方法, 而是不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 更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限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还要有职业岗位一线行政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 把教与学都看成是“学习—实践—创新”的过程, 特别强调实践和创新在教和学中的地位, 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机制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3.3.3 注重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加强“两课”教育。一是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 做好“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二是严格执行“两课”教学计划, 按照规定学时安排课程, 落实到位;三是不断更新、深化和丰富“两课”教学内容, 进一步推进“两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创新;四是加大“两课”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 形成以考试、考查、论文和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考核模式。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一是以就业为导向, 开展创业教育。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有效的就业指导, 可以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指导应贯彻“全程化、课程化、个性化、网络化”的原则。

(3) 实施第二课堂教育,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总体规划;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和技能比赛活动, 锻炼学生自我动手能力;三是开展学生社团文化艺术活动,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4 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学生动手能力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要转变观念, 把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改善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的重要性同样看待, 按照实践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规划并严格落实;二是要建立教师技能培训制度, 定期抽调一定比例的教师深入工矿企业调查研究;同时, 通过项目开发与服务等, 促进理论课教师向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教师转变。三是对新参加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安排在校内的实习车间和实验室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四是向行业和企业开放, 聘请行业或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定期来学校讲座或讲课, 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拉进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五是制定优惠鼓励政策, 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对学生来说, 一是分散实习时间, 在实习形式上也可以以分散为主, 完善保证机制;二是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三是平时如果有适合学生集体参加的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应予以“让路”;四是强化模拟教学和实训教学, 把一些实践教学环节搬到机房、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去。

3.3.5 积极推进产学结合,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开展产学结合, 狠抓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 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所谓“订单式”培养, 就是培养单位以就业为导向, 瞄准人才市场需求, 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 产销联接, 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 对口培养,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 因其就业导向明确, 企业参与程度深, 所以, 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共赢”, 是一种产学结合的高层次形式。

3.3.6 推行“双证书”制, 促进培养模式的创新

“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教育应在锁定“两强” (比本科生动手能力强, 比中专生知识能力强) 的基础上推行“双证书”制。学生在校期间, 除了取得学历证书外, 还可以取得一个甚至几个职业资格证书, 使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 又有转岗的适应能力。

3.3.7 探索弹性学制, 推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高职教育不是本科的“压缩饼干”或中专的“发酵馒头”, 必须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 以满足岗位 (群) 的能力、素质要求为标准, 在各专业中推行弹性学制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是高职教育满足社会和学生多种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开展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4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层次, 更重要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一种教育类型。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 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在改变, 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注定了它的培养方式不能采取单一的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没有止境的。

摘要: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据此提出了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桂霞.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2) .

[2] 余向平.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4) .

[3] 张永良, 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6) .

[4]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 10, 28.

[5]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 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1) .

上一篇:双适应学习方式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下一篇:试论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