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09-11

近年来国内职业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采用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产学研协作模式, 其中“产”对应生产、“学”对应教育、“研”对应科研, 是三者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在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 2008年政府正式提出建设潍坊滨海大学城的设想, 到目前已经有20余所院校已签订协约或有意向入驻潍坊滨海大学城, 院校的驻入, 让智慧涌入, 塑造了这片大学城的底色。另一方面, 滨海区注重加快龙头企业、隐形冠军、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 新兴企业迅速发展。新形势为滨海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借助企业的东风, 推动自身变革, 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而更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以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为例, 探析职业院校在产学研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以稳定且有特色的课程、管理和评价方式来培育人才, 也就是要确定“要培养什么人才”“用什么方法培养人才”“用什么制度来管理人才”“用什么方式评价人才”。从根本上反应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

二、产学研合作办学基本模式

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必须通过校企合作, 构建“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校企利益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技术融合、资源融合和人员融合, 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培养更多更好的能工巧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技术开发模式, 该模式有两种操作方式, 一种是委托开发, 企业将项目委托给院校进行研究开发, 一种是合作开发, 企业投入资金、人力, 院校投入人力和设备, 共同攻关一个项目;技术开发是目前企业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 且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倾向于运用技术开发模式。 (2) 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比如在院校开设专业定制班、在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等, 该模式有利于合作双方相互交流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有利于企业建立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机制。 (3) 共建实体模式, 是指企业与院校组建股份制公司、研发中心、中小试基地等实体, 成为相对独立的活动单位或法人。共建经济实体是产学研之间最紧密的、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模式, 也是最成熟的合作方式 (4) 校企联盟模式, 单个或多个院校的特色学科或团队与一个或一批企业结对实施科技服务。校企联盟是当前形势下产学研合作较为有效的有效组织形式。 (5) 战略联盟模式, 是指企业、院校从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与战略意图出发, 以股权或契约的方式建立的较为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关系。 (6)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是指企业和院校各取所长, 补己之短。企业充分利用院校的科技文献、仪器设备等资源, 以解决自身科技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而院校也可能需要利用相关企业的厂房、加工设备等作为中试或实习基地。

三、产学研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建议

近年来,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一直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学院先后与润丰化工、京博石化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育人效果显著。

为了保证培养出适应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学院邀请合作企业各部门领导与校内专业负责人教师组成建设指导委员会。让合作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中, 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 以及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邀请企业资深员工作为兼职教师, 为学生开设实训课程和工艺讲座, 增加课程实训内容, 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院实行“2.0+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进校后, 先对其进行两年的校内理论教学与半年实训教学, 然后进行半年的校外集中实践教学。“2.0+0.5+0.5”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实现“岗-课-证相融通”和“教-学-做一体化”。“岗-课-证相融通”简而言之就是实践、理论相结合,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在评价阶段增加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将专业课程开设在实训室中, 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后, 再用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通过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循坏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第1-2学期为夯实基础期 (职业基本素质养成期) :在第1-2学期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第3-4学期为技能训练期:进行职业通用技术能力培养, 将行业岗位职业能力及职业资格鉴定要求与课程标准有机结合, 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职业专项能力训练、岗位操作能力强化。第5学期为实战演练期:在教师的带领下, 以准技术员身份深入与企业合作共建, 在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开展模拟训练和实训, 校企共同制定实习标准, 在实习结束前按照企业的实际岗位由校企共同组织考核。第6学期为学生顶岗实习期:到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顶岗实习和锻炼, 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融合贯通, 历练职业本领, 提高上岗能力。

实行“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 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组织教学、选拔学生、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是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涉足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文化艺术与教育、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投资等多个产业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2017年,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70亿元, 利税46.4亿元, 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81位, 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第19位,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0位, 山东企业100强第28位。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自2004年起,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的学生就开始入职京博石化, 目前已有近千名学生成为京博石化的员工, 多数已经成为京博石化的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骨干力量。2018年4月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学院与山东京博石化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办学冠名班, 此次在学院设立的化工班、机电班、商务班, 涉及2017级10个专业的100多名学生。加入冠名班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成绩优秀者可享受京博石化设立的奖学金, 可优先进入京博石化实习和就业。

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更多的注重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就必然带来评价方式的改变, 在产学研培养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中加入学生参与实践应用的能力评价, 减少书面理论知识的评价。同时, 开放部分评价权利给合作企业, 企业可对学生在基本操作能力、操作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 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对学院提出改善意见, 学院根据意见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 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总之, 产学研融合让人才和技术通过实践迅速融合为一体,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 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 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发展,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培养出优秀人才称为院校、企业和社会的一致愿景, 这就需要院校主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以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为例, 探析在产学研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 陈晓忠, 陈榕利, 颜汉军.高职院校基于校企联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 (1) :83-84.

[2] 周大农, 戚亚光.主导模式与特征模式相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高效模式[J].江苏高教, 2006 (3) :138-139.

[3] 黄诗义.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149-153.

[4] 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3.

[5] 胡应占.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40) :237-238.

上一篇:警惕独狼式恐怖袭击——加拿大国会山枪声的警示下一篇: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