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以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软件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指出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艺术类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类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论文 篇1:

基于成果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 要:要实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是重中之重。转变传统的学科导向教育模式,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反向设计三维空间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使转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成果导向;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年严峻;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对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得不到很好满足。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教育部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其突破口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

一、基于成果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来说,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模式,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还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均不例外。在这样的模式下,对于部分新建本科高校来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是简单照搬照抄官方规定或名校经验,而没有考虑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造成很多高校办学同质化,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实际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更加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属于学科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遵循正向设计即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的原则,知识结构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科需要,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社会和行业、用人单位等外部需求只能“适应”,而很难做到“满足”[3]。为了使转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我们确定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理念,并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逻辑过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逻辑图

成果导向教育指的是以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成果来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确定则主要依据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首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将毕业要求分解成可考核指标点;由分解的毕业要求可考核指标点,反向倒推确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与可考核指标点间的对应关系;实施人才培养体系,并构建校内循环与校外循环相结合的双循环反馈机制,使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反向设计、正向实施,这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教育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增强了专业教育的适应性。

二、基于成果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

(一)调研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目标定位首先取决于学校内部的需求,其次,应用型本科专業的目标定位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分析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是确定专业目标定位的基础。

另外,确定专业目标定位还需要准确把握学校定位,考虑学校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同时,对国内其他高校的相似专业进行调研,全面分析山东交通学院与其他高校所开设专业的差异,以凝练自身优势,突出专业特色。

高等教育不只是满足学生就业的问题,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因此,在确定专业目标定位时,还应将行业的需求与学生自我成长的渴望结合起来。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结合学校定位、学生自我成长需求和专业本身的特点,确定各个专业的目标定位。由专业目标定位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即确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取得的职业和专业成就。专业培养目标是确定专业毕业要求的依据,是毕业要求的结果,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撑,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因此,由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具体细分为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基本内容。

毕业要求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一个有机体的不同角度的表述。知识和能力是人才评价的具体指标,而素质是知识和能力内化的结果与综合的体现,是人才评价的综合指标[4]。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贯彻能力本位的原则,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形成素质为目的,以此为原则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最终获得的学习成果,将学习成果中概念性的表述分解成可考核的指标点,为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基础。

(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对支撑各个可考核指标点实现的培养过程,资源配置的方式、结构进行设计。将学生进入大学的每一种教育活动、学习活动,形成立体的人才成长空间,在厘清影响人才培养各因素的基础上,归类整合形成排列组合体系,并优化配置出实现方式,此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5]。

转变“单纯按照专业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培养人才的观念,更加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实用性,更加突出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的理念,基于此,由分解的毕业要求可考核指标点,反向倒推确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与可考核指标点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这些对应关系固化到每一种教育活动、学习活动的要求中,使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

按照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反向设计法,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空间上分为三个方面:课程体系、第

二课堂活动体系、学生自我教育体系,这三个方面形成了立体的人才成长空间,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有机统一,共同为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服务。

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尤为重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由毕业要求的可考核指标点,设置其支撑课程,并对课程的具体内容提出要求,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应用性。因此对于每门课程,我们既要明确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还要明确其内容、知识点要求,以及它和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支撑。所以,各课程从单纯按照内容分工向按照能力培养的协同与分工转变,各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和优化组合构成了课程体系。如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共包括6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学科基础课,主要从机、电、液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和能力;专业必修课,按照让学生了解专业、掌握结构、熟悉原理、熟悉电气、正确使用的人才培养路线设置相关课程,主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能力;专业方向限选课,主要是基于工作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能力;专业任选课,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专项和综合训练学生所学,理实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以专业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二课堂体系和课堂教学功能分工不同,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训练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二课堂主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实现自我成长力的提高,但两者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课堂在性质上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或扩展,两者应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价值目标的需求,交通运输专业第二课堂的总体构建共包括9个模块:思想政治教育类模块,主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管理类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社会工作类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奉献精神;社会实践类模块,主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志愿服务类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文化艺术类模块,主要培养工科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体育类模块,主要增强学生体质;知识技能类模块,主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类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大学中的自我养成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永远。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依据培养目标,设计多个学生自我成长项目,如任课教师推荐和该课程相关的书籍或杂志,供学生自觉阅读;要求学生按活动分类参加不少于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同时可要求学生获得一定的活动学分,活动学分不作为学生毕业的具体条件,但可作为学生就业时的推荐学分。

课程体系、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自我教育体系都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有着各自的培养功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方面与毕业要求之间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即毕业要求中的每一项都要有明确的培养环节来支撑。同时,三个体系间又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培养合力和张力。因此,人才培养体系的三个方面和毕业要求之间形成了一种清晰的映射矩阵,协同支撑着毕业要求的达成。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課程教学过程精致化

课程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的关键。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强调通过课程教学,能否让学生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和其支撑的毕业要求都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明晰课程应当承担的毕业要求培养任务,并围绕承担的毕业要求实施教学活动,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达成评价方法,获取学生各项能力达成与否的评价数据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课程教学的精致化。

1.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效。要实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就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来看,虽然学历层次逐步提高,但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却普遍较弱。为此,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2.提高教学资源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度。教学资源是高质量、高效益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主要包括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课程教学资源等。配置完善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以有效支撑实践教学,形成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通过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知识应用、知识转化和技能操作等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起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教学,开发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编写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等。创新人才培养过程、途径、方法和手段,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紧跟行业技术前沿,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注重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

3.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改变传统的以试卷为主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建立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实行知识、能力、技能的综合考核, 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以多元评价促进教与学过程的改革,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

4.分析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要求课程教学以有效实现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为核心,为此,分析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对课程所设定的各个学习成果进行统计,采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分析课程对可毕业要求的支撑达成度,评估课程所负责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以保障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课程的持续改进。同时,通过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还有利于学生明晰通过每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取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并理解和配合教师实施的教学活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建立校内外双循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核心在于质量。要想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靠外部机制的引导与督促,还要在高校内部形成并有效运行一套自我评价、自我整改、持续循环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教学评价为手段,构建校内循环与校外循环相结合的双循环反馈机制,使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

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不是运行一次就能完成的,通过一次循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人才培养质量随之提高,但总会留下另一方面的质量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发生了新的质量问题,这就需要进入新一轮循环,如此经过持续改进的双循环闭环反馈机制,使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螺旋式上升,不断完善目标。

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关键的是要改变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培养有创造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依托于转型发展,根植于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科专业建设优势,更好地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有效对接,提升人才培养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戴昕,刘焕君.“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

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

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

国高等教育,2014,(17).

[4]汪建华,俞贵邦.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鹿林.我们的紧迫——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重构实践与

探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37-42.

作者:曹凤萍 赵长利 王刚

艺术类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论文 篇2:

软件工程专业的“3+1”培养模式

摘要:以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软件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指出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软件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 背景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是驻马店市举全市之力创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受原有专业师资、办学基本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要实现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方向转型,困难很大。学校及时整合办学资源,调整院系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规范教学管理。坚持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条主线”;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两大突破”;完成从专科向本科办学、从以师范教育为主向以应用技术教育为主、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三个转型”;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

升本以来的9年间,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开始进入强调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发展新时期。对于基础差、矛盾多、困难大的黄淮学院,同时面临着“外延式积累”和“内涵式建设”的双重任务,为此,学校围绕发展定位和目标,本着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提出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类、建筑工程类、文化艺术类、管理经营类4大专业集群,瞄准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

作为黄淮学院的第一个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软件工程专业,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紧扣产业办专业,牵手企业促学业,强化职业促就业,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凝练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抓手。多年来,软件工程专业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出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2.1 “3+1”培养模式的提出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行业的需求迫使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数目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软件类本科毕业生到各类IT企业就业,而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错位,主要表现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程技术能力等方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企业需要花费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培训才能使学生上岗工作。这说明,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已经与社会需求脱节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

2.2 “3+1”培养模式的提出是新建本科学校人才培养的最佳选择

国内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一定行业背景的院校,另一类是“师范教育”为基础的院校。近年来,自觉实行“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模式、路径上有些共同的经验:一是确立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围绕办学定位,开展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主动对接地方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合作发展;三是围绕“应用型”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四是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校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五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实训实验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黄淮学院“3+1”培养模式的提出是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的选择。

3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解读及实施方案

3.1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基础培养与职业对接培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是指3年的专业基础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主要是以校内为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军事训练、认知实习、实训等。“1”是指对学生进行1年的职业对接培养,主要是依托企业的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与职业的对接能力,实现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

3.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1)突出应用原则。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搞好专业培养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增强专业的应用性特征,把职业对接培养落到实处。

(2)合作育人原则。充分利用合作发展联盟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完善合作育人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细化管理原则。细化教学计划安排,特别是“3+1”中“1”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时段与教学方式的安排,加强教学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确保人才培养标准得到落实。

3.3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3”的基本要求是专业基础培养。“3”的教学安排在第1至第6学期进行,主要教学内容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组成,教学方式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限制性选修课程、任意性选修课程组成,教学方式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由职业素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3个教学模块组成,教学方式为实践教学。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事理论与技能、公益劳动、专业认知实习等,教学方式为实践教学。

“1”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对接培养。“1”的教学安排在第7和第8学期进行。第7学期的教学内容分毕业设计开题、实习准备、实习等。毕业开题在学期初根据专业特点统筹安排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专题讲座、论文写作培训,论文选题,收集、整理和研读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等;实习准备在学期初安排职业认知讲座,往届毕业生经验介绍,实习技能培训与实训,实习教育,根据专业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方案制定个人实习计划,见习等。根据专业方向对应的职业需要,科学设计能够落实软件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实习项目;毕业实习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和实习准备完成以后,赴实习单位按照专业实习方案和个人实习计划进行实习,分别落实本专业的各项实习项目。实习主要分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方式,根据专业特点要尽量安排集中实习。第8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实习、实习总结、毕业论文(设计)评审及答辩、毕业教育。实习是根据各专业实习方案,继续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主要包括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实习总结从5月份起,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实习方案,安排学生回校进行实习总结,交流实习经验,评选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实习集体,整理上交实习材料;毕业评审及答辩从5月份起,对毕业生的论文(设计)进行评审,组织答辩并进行工作总结,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6月中旬进行毕业教育,参加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4年学业完成,走向工作岗位。

4“3+1”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及问题分析

4.1 “13+1”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工学结合、校企共育,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3+1”模式的实施,将“行业、企业”元素引进教学过程,把“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到行业企业、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以毕业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实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共育,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改革。以“3+1”培养模式为主线,探索并改革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与IT企业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加大力度研究IT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制定重能力、重实践、重效果的个性化、柔性化培养机制,制定出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素质。建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相对自主式的选课体系,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有效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改革。

(3)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与校外教学结合的育人系统,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开辟广阔空间。在课堂教学实施更加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以学分制为载体,在保证专业必修课开设的前提下,加大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力度,增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的空间;通过课外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动手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以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或以参加社会实践等社会活动为载体,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的平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工程能力。“3+1”培养模式是按照基础实践、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工程实践等环节进行设计的,分布在大学4年的全部实践教学内容中。提出“实验一实训一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概念实训一技能实训一项目实训”3阶段的实训教学,构建了校企合作“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一实习实训一毕业设计一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验室、创业园、企业“三基地”的实训实习基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想和动手能力。

4.2 存在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

“3+1”的实现,核心是合作企业的选择。合作企业的选择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企业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企业愿意为学校培养人才。看似两个简单的条件其实在现实中却很难解决,因为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在校生的加盟很难为企业马上带来效益,甚至在一定时期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缺少企业的参与,“3+1”很难做实。

2)对策。

为破解这一难题,学校投资建设了一个集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园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招商。入园单位发展方向要与学校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如计算机、动画、建筑、商务等;企业要能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岗位;科技企业要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实力,拥有与其研发、生产需要相适应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开发人员;对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高科技企业或知名企业,尤其是经营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先进,同行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秀企业,经学校认定入园后,可享受房租、物业等费用免除政策,并给予其他优惠条件。按照“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通过企业人校、校企合作、项目驱动等方式,把企业先进的实训设备、优质的实训项目以及经验丰富的实训导师引入校园,提供真实的情景、真实的任务、真实的岗位,全方位开展“四创”教育。目前已入驻的软件类企业有Oracle公司、IBM公司、北京中锐咨华等信息技术类企业6家,进驻项目23个,提供工位近500个,让师生团队全程参与项目的申报,深度切入项目设计与开发,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通过创业园这一平台走向社会的学生获得高品质就业,典型的有全和洪、王乙丞、陈帅雷、王喆等26位同学,就业后一年,年薪达10万元以上。学校的“四创”教育已经驶入了“传知识、育精神、造氛围、除病源、搭平台、做项目、搞竞赛、树典型”的“八车道”。

创新创业园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不仅是专业与实践的巧妙结合,更是黄淮学院教学的一大特色,对黄淮学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是良好的专业技术学习与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为学校“3+1”模式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S].教高[2010]189号文件.

[2]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S].教高[2012]859号文件.

(编辑:郭田珍)

作者:耿红琴 张得生

艺术类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论文 篇3:

管弦演奏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传统的单一技能管弦演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广西艺术学院管弦演奏专业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常态,积极进行复合型管弦演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些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增加实用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出下阶段工作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之策。

[关键词]管弦演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复合型人才这一概念,不同的专业领域有不同的理解,就艺术专业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基础宽厚,适应性强、一专多能的人才”。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管弦演奏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单一技能的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面临淘汰的困境;而具有综合素质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管弦演奏人才普遍受到用人单位认可和青睐。改革管弦演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复合型管弦演奏人才的培养之路,是艺术院校要面对的新课题。

作为广西艺术学院传统优势专业之一的管弦演奏专业,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自办学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管弦演奏人才。近年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管弦专业的发展,2012年,将管弦系设置成为独立的二级院系。目前,管弦系下设4个教研室(木管、铜管、弦乐、理论教研室)、1个乐团(广西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形成“院团合一”的人才培养格局,为本专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管弦系独立建制后,专业教师团队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改革课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格方案,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管弦系分管教学的领导,笔者将多年的教学及工作经验、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与探索加以总结,希望对管弦专业建设工作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毋庸置疑,专业课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今后的艺术发展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复合型演奏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在教学改革中,广西艺术学院管弦演奏专业除了保留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外,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分组教学模式

针对性强是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的优点,其弊端是学习状态相对封闭,不利于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保留此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我校管弦专业还引入分组教学模式,二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更加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分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演奏水平为分组依据,教师对于一些共性问题,可以采用集中解决的方式;针对一些个别的问题,因为学生数量不是太多,教师仍然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指导,具有较大灵活性。

分组教学模式,打破了“一对一”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有了观察、了解、学习他人的机会,所营造出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使得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另外,此种教学模式中还有合作演奏的环节,学生通过齐奏、重奏等练习形式,合作意识及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整合教学资源、节约教学成本的角度考虑,分组教学模式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可行之策。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

在提倡创新思维的当今社会,工作室正成为一个时尚、新生的事物,走近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它体现的是创造、独立、自由、个性等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更人性、更效能、更先进的工作状态。艺术院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简要地说,就是由教师牵头或者指导,若干志同道合的学生组成的艺术工作团队。工作室主要承接一些校内外的演出活动、艺术培训工作,以及一些相关的课题与艺术实践项目。指导教师根据每次不同的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从具体的活动或工作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在鼓励教师与学生创建工作室的同时,我校领导及二级学院也做了积极的引导工作,使艺术工作室能够良性发展,保持纯洁的艺术氛围与高雅的格调,避免走入误区。具体的措施如:工作室的活动开展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工作室成员不允许参与不健康、不文明的社会活動,不去低俗的场所表演等。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到工作室的活动中,可以近距离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我校音乐类专业中,工作室教学模式还刚刚起步,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增强社会意识,强化专业技能,如何使其成为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孵化器,这些问题还值得大家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三)“乐队学院”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院校的演奏专业均沿袭独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重独奏、轻乐队”的单一专业教育体系,很多毕业生只懂独奏技巧,合作意识薄弱,不具备乐团演奏的技能与经验,造成了教学与社会的供需脱节。近些年来,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为首的一些院校,率先打破单一专业教育体系,先后成立了乐队学院,走出了一条“院团合一”“产学研”一体的艺术教育新路,经受了社会及市场的检验。

实施“乐队学院”教学模式,广西艺术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立于2004年的广西艺术学院交响乐团,由管弦演奏专业师生组成,是一支编制完整、配置齐全的专业交响乐团。利用这一平台,教学与演出实践形成相互兼顾、互为支撑、共荣发展的“乐队学院”教学模式,在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完全具备了职业乐手的技能与素养,毕业后能够顺畅进入职业乐团,实现课堂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连接。近年来,广西艺术学院所培养的管弦专业毕业生,许多成为国内省、市一级职业乐团的骨干力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对学生多能力培养的探索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教育是一种以专才教育为主导的模式,此种教育模式所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在所学习过的范围内有效地工作,但缺乏灵活地调整职业前途和继续发展的潜力”。{1}因此,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变传统的“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改革中的重要工作。

鉴于新形势下的新需求,广西艺术学院管弦演奏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在强化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同时,加入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的复合职业技能、创新能力与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素質,不断提高毕业生对社会工作的适应力。在深入研究社会对管弦演奏人才的需求之后,在培养方案中加入一些实用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知识与技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实践中,我们将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纳入授课之中,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音乐写作能力

音乐教师、艺术院团演奏员等职位,经常会遇到创作或改编音乐作品的工作任务,如果自己能掌握一般音乐的写作、改编、编配等技能,做到小事不求人,将会大大提升就业的竞争力,为工作带来便利。目前笔者担任的音乐写作课主要内容有:歌曲写作、器乐写作、小型乐队编配、乐曲改编等,通过对这些实用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音乐写作的一般技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一显身手。

笔者从写作教学中感悟到,除了学习技能外,写作还有助于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培养。我们知道,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高级精神活动,音乐写作当然也不例外,需要写作者具有自由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研究理论表明,“写作行为的最佳控制,是一种人格控制,写作是写作者生命状态的一种自觉呈现”。{1}一般来说,喜爱音乐写作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精神面貌、完善的人格及良好的行为举止,个人身上的创作性、主体性等品格与能力表现突出。

(二)文艺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

文艺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艺术工作岗位中的“家常便饭”。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加强学生该方面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无疑是未雨绸缪之举。对于策划与组织者来说,首先要求自身具有良好的业务水平,有“站得高、看得远”的眼界,有“意识为先、技能并重”的理念与能力,才能服众,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该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主要还是要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分析、大量的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培养他们规划、组织、管理、协调、沟通等一系列的能力与素养。另外,策划与组织能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可以相辅相成,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四会”能力:会调研、会分析、会创意、会组织。文艺策划与组织能力的培养,使许多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转变为敢想、敢干,勇于探索和担当的时代“弄潮儿”,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乐队训练与指挥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的艺术素养普遍提高,很多学校、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了乐队,社会对乐队训练与指挥人才有较大需求。作为管弦演奏人才,有着丰富的乐队经验,熟悉乐队工作流程,学习指挥有诸多优势,如果掌握乐队训练与指挥的能力,将会大大拓展工作范围,提高自身的含金量。利用广西艺术学院交响乐团这一平台,我院管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乐队训练与指挥课程模块,通过学习,学生在掌握乐队训练与指挥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也随之提高。通过深入学习,同学们意识到,全面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理解力,甚至是自信心、亲和力等,都是乐队指挥不可缺少的职业素质,这些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促使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学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社会调查来看,我校不少管弦专业毕业生,在做好自己岗位职责的同时,还兼任本单位乐队的训练与指挥工作,有些毕业生甚至将专业拓展到合唱训练与指挥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四)教学能力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习艺术的热潮呈上升态势,艺术类专业教师缺口较大。在此形势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为更好适应社会对艺术师资的需求,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常规的专业课程外,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法等教育类课程,也纳入课程培养体系之中。通过课程培训、讲座活动等,使学生熟悉“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教学流程和关键环节,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对于艺术生而言,在全面了解教育理论外,还要懂得艺术教育的特殊性,需要积极探索器乐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在各级教育机构进行实训锻炼,获得器乐教学的经验。近年来,用人单位回馈的信息表明,我校管弦专业的毕业生,大都成为当地艺术师资中的中坚力量,为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对复合型演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西艺术学院管弦专业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要清醒地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中的不足。就教育规律而言,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与思考,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做好、做细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要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不断探索艺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的下阶段工作中,有以下几个重点、难点问题,目前尚处在积极思考和对策研究之中,也希望能得到同行、专家们的帮助以及指导。

第一,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这一新课题、新方向,在借鉴其他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同时,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二,在近年来,广西艺术学院招生规模增长较大,艺术教育呈现出快速、外延式的发展态势。在管弦演奏专业今后的发展中,如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地位,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第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如何避免知识结构松散的“拼盘式”教育?如何实现知识的相互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

第四,如何有效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以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有认识上的高度和远见,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笔者衷心希望有更多同行关注管弦演奏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这一课题,期待有更多新思维、新方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管弦演奏人才,使这一传统专业在继续保持优势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佟桂影.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表演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5(3).

[3] 苗丽.复合型人才的创新品质[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

作者:吕军辉

上一篇: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下一篇:佛教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