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化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23-03-08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今后一段时期,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注重提高质量, 努力办出特色。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 形成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遇到这样的难题, 高专化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由于当地对初中化学教师的需求逐年减少, 有些毕业了四五年都没能招聘到教师岗位上工作。特别是我区西部的几个县, 有些已经两三年没有招聘新的初中教师了, 有些地方全县招聘两三名教师, 却有五六十人报名应聘, 竞争非常激烈。对口就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只好去从事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种, 但由于在学校学习期间对分析化验技能的训练不到位, 操作技能基础不够扎实, 从事这些工种就必须有一段时间的学习适应期, 这就给他们在竞聘这些岗位时处于不利的地位, 遇到了很多困难, 即使竞聘上了, 也会影响他们事业的发展。针对这些情况, 近年来, 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期间遇到不少的困难, 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是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 探索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能顺利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思想体系。其次要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把培养目标与社会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相联系。第三是围绕教改主线, 抓好专业改造和课程建设。第四要培养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使教师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以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五要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 紧密依托行业或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本文根据近几年的教育实践, 对高专化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1 高专化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 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首先应当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将直接影响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通过对广西当前初中化学教师的需求及化工、轻工行业对技术分析、化验人才的需求的调查分析, 我们了解到, 当前广西对初中化学教师的需求不多, 除了东部几个县市还有一些需求以外, 其他县市需求很少, 有些县市甚至已经满员, 一段时期内不再增加新的初中化学教师编制。而近几年, 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以及泛珠经济区域的形成, 我区中小型化工、轻工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对质检、分析、化验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地增加。根据我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我们抛弃了过去传统的学科型高等教育仅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培养目标仅突出学科本位的观念, 树立起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的新理念。提出了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把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为既能胜任初中化学教学, 又能从事化学分析与检测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除了能从事初中化学教学之外, 还能从事化工、轻工企业的分析化验、质量检测及管理等工作。这一目标定位, 不仅使我们的培养目标突出了教育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宗旨, 同时为毕业生的就业拓宽了更加广阔的门路。

2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是保证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也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及够用为度的原则, 我们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在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下重组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 同时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我们把基础课程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 专业课程把与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 充分考虑把那些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样, 既能保证传授最基础的内容、最新的技术知识, 又能腾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 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适应未来变化、服务知识经济的知识和本领。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原来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只强调撟ㄒ刀钥跀, 强调系统教育, 追求课程的完整性, 忽视课程的整合和重组造成的弊端, 即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 当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 又显得力不从心。

在课程的设置上, 我们既考虑到师范教育的特点, 又考虑让学生掌握化学分析、化验技能, 以满足学生两个方面的需要。我们把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公共课、学科专业课、师范技能课、化学分析技能课。公共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学科专业课程有大学化学教程、有机化学与实验、物理化学等。师范技能课程除了学科教学法、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技巧、教育实习外, 增设了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说课技能训练这两项有关现代教师应该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及技能的课程。化学分析技能课程主要有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工业分析技术与实训等。我们把原来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课程合并成大学化学教程。将无机化学的元素部分的内容与分析化学的定性分析内容进行整合, 将无机化学理论部分的内容与分析化学的定量分析的内容进行整合, 这样既避免了课程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的重复性, 又使得相关内容更具有实用性, 使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理论对实践真正起到指导的作用。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既有较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理论基础, 又掌握了作为师范专业必备的教师基本技能和作为化学分析化验员的实际操作技能。既注重理论基础, 又注重实践, 注重技能水平。

3 教学设计与改革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相关职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实现培养目标, 需要在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中不断自我调整, 不断创新。在这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几个基本原则并进行了艰苦的实践探索。

3.1 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我们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 认真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特别是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根据广西教育系统对初中化学教师的需求逐渐减少, 以及化工、轻工企业对化学分析技术人员的需求逐渐增多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课程建设上设计了上述四个课程模块, 在化学教育专业中增加了化学化验分析的课程, 使学生能掌握教师基本技能及化学分析工基本技能, 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要。

3.2 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 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强调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 没有削弱基础课程的教学。而且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也始终把育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经常对学生进行职业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 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如在教育学、中学化学教学法的教学中就渗透了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学习, 在实验室管理的教学中加入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较好地处理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 注意对理论知识的整合, 把那些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 在技能训练上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使学生不仅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技能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高, 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3.3 理论适度, 强化应用

基础理论教学要服从于实践应用的需要, 以必需、适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而专业课教学则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我们着重抓了教师职业技能和化学化验分析技能的习得。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面, 我们在第一学年开设普通话、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第三学期就开设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 在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技能等进行系统训练。第四学期开设了学科教学法、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教师说课技能训练, 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 使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此基础上, 第五学期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在化学化验分析技能训练方面, 除了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课程中重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之外, 我们还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化学分析工培训, 对学生从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处理、检测方案的设计、化验分析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使他们真正地掌握分析化验员的基本技能。然后参加区劳动保障厅的劳动技能资格证考核, 考取“化学分析工”技能资格证书。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创新的观念作指导, 确立适合经济发展的教育目标, 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将重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观念转变为突出应用能力,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自从实施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以来, 我系化学教育专业05、06、07三届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达1 0 0%, 获得“化学分析工”资格证书的达80%。当年毕业生在毕业当月统计的初次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年底统计的就业率达100%, 均比往年大大提高, 其中三分之一左右在教育系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 三分之二在化工轻工行业从事分析化验及管理工作, 基本实现预期的目标。

摘要:高专化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 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化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孙中范.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 2003 (5) .

上一篇: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下一篇: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政教学魅力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