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2024-04-19

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共8篇)

篇1: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师: 张金妮

概要:语言学家认为,听力理解在语言学习中是一项根本而重要的技能。有些专家认为它是听、说、读、写“四会”中的第一技能。因此,听力的重要性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Rivers and Tempely(1978)早就指出:在培养听力时,要考虑两个基本水平,一是认识水平;二是选择水平。当一开始接受听觉刺激的时候,学习者只听到“受阻”(barrage)的,且无意义的声音。渐渐地,在继续接触这门语言之后,他们开始能识别诸如此类的成分和样式:音素、声调、词汇和短语。当能够自动识别那些语音、句法、和语义等语言符号时,便达到了第一水平,即认识水平。当能够在不需要有意注意个别成分的情况下,能分离载有“记忆和理解单位”(units for retention and comprehension)的信息时,即达到了选择水平。显然,后者属于高一级的水平了。

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可以通过培养听力技能来有效地提高说的能力。在语言学习和教学中,把“听”放在首位被认为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尤其是当学习者受到激发全身心地投入到听的过程中时,就很容易能熟识流水般的声音:话语的停顿、重音、节奏和语调。

作为一种能力,听懂别人所说的英语是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作为学习英语的手段,它又是学好英语的必由之路。学习说话,学习发音都离不开听。Wlovin(1985)说:所谓听就是对听觉刺激的接受、留心、并进行信息转换的过程。因为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个有声系统。在听、说、读、写四会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听力在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听力技能的提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听力训练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听? 感知? 练习? 交际 1.为什么说听力是重要的?

试想:我们每过一天,哪天能离开听呢?在早上听新闻;之后听各种人的声音;朋友、邻居、同学、侍者等等。在晚上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会、聊天等等都离不开听。总之,我们每天都在不同的背景下、为着不同的目的在听着。由此看来,“听”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习中的听力亦然。

2.听力的特征有哪些?

听力技能和其余的几项技能紧密联系;过分地强调它们的联系会动摇“听”在学习中必须处于的领先地位。听力活动在很多方面不同与课堂上其他的学习活动。首先,音频的播放速度对每个人都一样。而像语言学习、口语实践、阅读训练,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拍行事。但课堂上的听力训练却不管你是否听懂,照放下去;它不会反弹到前面的段落,重播提要、停下来让你看看背景图片或者在继续之前让你思考一番。听者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训练的“不仁慈”(relentlessness)使我们在听力活动中备感痛苦。例如:这种尴尬经常发生:我们会因为一两个词或短语没听懂自然地停下来想一想。但声音已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理解的线路就这样被撕扯断了。

3.听力是如何同交际能力相关的?

听的效率同以下几方面的交际能力有关:

(1)语法能力

语法—通过理解,运用词型学和句法的规则来理解所听材料。

词汇—能识别所听之词结构,通过使用自然停顿、强调语气、语调等变化来帮助理解。

(2)社会语言能力

熟知目标语言社会和对文化的预期,并以此作为基础增强对听的理解。

(3)策略能力

利用一切暗示物(cues)来猜测意思。如,背景知识,语言材料内容的线索等。

(4)语篇能力

理解语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的功能有助于识别和理解较短语篇或较长语篇的材料。

4.有关听力过程几个方面的问题

听力活动涉及到诸多因素。开始的时候,听者对声音进行感知,然后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解方式进行下去。所有这些因素涉及到从“输入”(input),到“吸纳”(intake)的转换过程。即从不断传来的“嗡嗡的噪音”(whirling buzz)慢慢转变成被听者内化的(internalized),并载有一定意义的“子集”(subset)。

输入和吸纳之间的差别是值得研究的。学习者接触到的一切并不一定能变成对其自身第二语言发展有好处的“吸纳”。处于听辨水平中,吸纳只是一串串有意思的声音;而处于高级的理解水平中,吸纳却表现为载有一定意思的词汇、短语、句子或者较长的语篇。

(1)听辩

听的第一过程是听辩。它需要把如流水般的声音同富有意义的“刺激物”(significant stimuli)区分开来。因此,听者一开始的任务就是“听辩”:从流水般的声音中获取重要的信息;从先前一连串杂乱嘈杂的声音(undifferentiated sequence of noises)中找出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来。

(2)听音会意的四个方面

a)孤立词汇的识别 :在听力理解的这个要素中,学习者首先捕获(catch)孤立词汇。通过理解这些孤立词汇中的一两个词,智慧的听者能有时猜出全文内容。如果学习者听到了其中的一两个关键词汇,整个内容有时就会变得一清二楚。

b)短语或简单日用语的识别:学习者是可以识别全部短语和日常用语的。这些短语能够“清扫”(grease)交际中出现的障碍(wheels and cogs)。倘若老师能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这些日常用语,对其理解会有助学习者感到自信、增强语言的流利度(fluency)、而且可保持高昂的参与热情。

c)从句或句子的识别:对从句或句子的识别是理解语言的又一要素。这涉及到学习者以前可能没有听到过的、不纯粹是日常用语的那些从句和句子。在此方面,学习者的理解效率经常取决于为了填补理解空缺所需要的那分执着(willingness)。

d)延伸(extended)话语理解:此种理解涉及延伸话语或者我们一般称之为高于句子水平之上的语篇(discourse)。达到如此境界的学习者不仅要能着眼于孤立的词汇去猜测一般内容、找出一定的语规(formulas)、或者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孤单的从句和句子、还要经过努力能够全面理解一个讲座、一个谈话、或者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在理解语篇时,记忆对听力理解是很重要的。倘若语篇愈长,听者愈要记住先前听到的内容以便衔接上不断涌现的“意流”(flow of meaning)。记忆策略有助听者改善保持力(retention)。

5.影响听力过程的因素

(1)话语的特性

(2)听力任务的性质或目的(3)注意的程度

(4)“耳”的身体机制

(5)听者的性别

(6)与学习风格有关的听力差别

(7)听的情感因素

6.优秀听力活动的特征,优秀听力活动应具备以下特点:

a)听力背景必须是学习者事先知道的、真实、且具有交际的目的。

b)听力材料应具有听者个体所感兴趣的内容。

c)说话者要能让学习者看得见而不是看不见;除非听力的目的是帮助其理解录音和电台广播。

d)要求听者用某种方式对听力理解作出回应(例如:说一番话语、听从一个指令或请求、问一个问题、或者笔录要点)。

e)听力活动要对材料提供背景知识。

f)了解背景知识的听者容易理解听力活动的话题。

g)听力活动有其自身的随意特性,即一个谈话可能会简短、冗长、或者是急速的“语快”。(chunks of speech);而另一方面,可能是一个更加正式或者有序的谈话和戏剧等。

7. 关于听力发展的原则

a)必须认识到听力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而不仅只是一项实际的能力。

b)运用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听力材料。若有可能,学习者可自己确定听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此同时,可以请老师调节和指导听力活动,使其能够顺利地开展。

c)鼓励学习者自己根据一切可能的线索,“智慧”(intelligently)地进行猜测。

d)确定听的目的,以及如何为达到其目的需要给予的重视程度。比如,广泛地接触不同语域的语料,并能对其内容反馈。

e)听力差的学习者需要得到特别的帮助。还要注意克服在听力中出现的焦虑情绪、为了急于提高听力技能身体出现的不适、以及可能出现的自信心不足等。8.提高听力能力的方法探讨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听的目的主要表现为:获取信息、娱乐、生存。虽然训练听力的方法有多种,但总的说来主要是:首先要抓住大意;其次是:听特别信息、推测,做记录,以及听详细信息。在训练听力能力的时候,要考虑具体目的、要顾及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现实的语言水平、和潜在的问题,等等。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在听的过程中,要运用“听前,听中,和听后”的三种方法。首先要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识,即所谓的“预期”(expectation)。然后,培养训练自己的“解码”(decode)能力,即将输入的声音转换成有意义的语言信息。最后是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即能将已有的知识同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加深理解。最好设置一些具体和特别的题目来检查自己。还要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形成性评价活动。其实,成功的听者并不要求听懂每个单词;但要能根据听力的不同目的,抓住他认为重要的东西来。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1)准备听前活动:老师和学生双方都要进行准备。对老师而言,在播放音频之前,自己必须熟知内容。这样就会知道听者可能存在哪些问题、音频的清晰度、说话者的口音等;从而能解答适宜;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而言,必须逼着自己做些准备;这意味着:要看看图片、讨论话题、提前阅读问题;要处在能够预测将要听到什么的位置上。

(2)多听几遍: 实践证明:在任何情况下,播放音频一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学习者希望再听是为了“拾起”(pick up)在第一遍听的过程中遗漏的部分。在第二遍的时候要解释特别难的词汇和句子,甚至可以写在黑板上。有时对某部分可以进行重放以求弄懂。在不同的阶段可以设计不同的听力任务。第一遍的要求通常直接、笼统。这样会因能理解大概而状态良好,为后续打好基础。然后可侧重听力材料内容的细节、信息、语言的运用、语音等。一般情况下,两至三遍就会理解清楚。尽管听力内容千差万别,但它们却都有共同的顺序性和逻辑性(sequences and logic);即在进行听力实战阶段之前,需要有简短的演练准备。

(3)回应(respond to)所听内容 :正如阅读一样,听力练习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能够提取(dram out)有价值的信息。如提取材料中隐含的意思、以及对听者产生的影响等。

(4)加大听的力度,注意听的效果:听力是听与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听力是在听的练习里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听的训练。一方面要多听,另一方面还要在听的训练中加强目的性、及效果的检查。还要考虑自己的现有水平,及潜在的问题,等等。我以为:语言学习者听力水平的提高是长期不断被渗透的结果;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我这里的多听包括老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进行教学、少用、或不用母语。除了听课任老师之外,还要多听英美人及其他英语老师的说话;使自己习惯于听地道的英语发音和较标准的发音。听的训练有很多作用:学习者能学到地道的语言、语音、语调、还能听懂新材料。为将来复述文章或做书面表达做了很好的准备。(5)变换练习方式,把握练习时间:在进行听力训练中,要经常变换练习方式,并随着变化由简到繁,由慢到快,逐步提高对自己的水平要求,形成自然的发展过程。每种练习都不要做得太久,以保持自己在练习里的兴趣和积极性,并避免出现疲塌现象。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般学生有效注意力只能维持二十分种左右。训练性的练习一旦做过后,必须有检查性的练习。只有看到一种练习的目的确实达到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练习。举例说明之:

a,听音会意 :要让自己听懂新材料的录音,可借助老师用图画或身势语的示意。从中领悟,把语言同所表示的情景直接联系起来,达到对句子的初步理解。录音要一连播放二至三遍。

b,课堂用语的运用:老师在组织教学里通常会说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倘若能持之以恒,对我们学生是一种很好的听力训练。可请求老师根据我们现有的英语水平和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说些不复杂的英语。这样可复习不少学过的单词和句型。由于大多数用语是结合教学情景说出来的,在听时就很容易懂,并在反复接触中易于理解与记忆。这样会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听力水平。

c,叙述课文大意:老师在处理课文之前一般都要用简易英语叙述课文大意一至二遍。在叙述当中把课文里的生词有意识地用进去,难的写在黑板上;有时可适当地用简单的英语解释生词。这种处理方法会对培养我们的听力、掌握生词、训练阅读技能都大有裨益。

9.结语

综上所述,听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听力水平的提高绝对不是一朝一日所能达到的。在这个方面,我们每一位语言学习者都有很深的体会。即我们几乎不可能达到说母语者的听力水平。当然我们的目标没有那么高,但最起码我们要努力培养我们自己能够同老外进行语言交流、实实在在地能够把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使用。这应当是我们的学习目标。因此,我们在语言学习中,应该给予“听力”在“四会”中应有的位置。通过正确的听力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促进自身其他技能的发展,从而能够最终整体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 by Jeremy Harmer.外研社出版 2.Hyltenstam, Kenneth., Pienemann.Model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1998).3.Pica, Doughty.The Impact of Interaction on Comprehension.TESOL Quaterly, 21, 4(1987).4.Rivers, Temperly.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New York Oxford UP,(1973).5.Wolvin.listening in the Quality Organization.Ithaca, NY: Finger Lakes Press,(1999).6.Wipf.Strategies for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Foreign Language Annals,17,4,(1984).7.王立非, 中学英语教学法.

篇2: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 王震

摘要:英语听力教学不断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英语教学师资队伍也日益递升专业水平。但是,初中学生在听力方面依然是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听力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朗读

参考文献:顾曰国《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与研究社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3,6期 作者:赵芳

听、说、读、写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训练听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让学生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以“听”带动“说、读、写”,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却是一件令师生头痛的事,也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听力训练中常见问题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听力水平无法提高,听力效果不够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障碍:

1、心理障碍:许多学生在做听力训练时,往往感到心理紧张,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进去。

2、读音障碍:有些学生对读音重视不够,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尤其是对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不能辨听一些易混淆的音素。有些学生即使掌握了单词的准确发音,但遇到连读、弱读、爆破等朗读技巧时,又显得束手无策。

3、词汇障碍: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词,有些即使不是生词,但由于不常用或是有些生疏的词汇,也会给听力效果带来一些障碍。

4、文化背景知识障碍:由于所属同家不同,所接触的异国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传说、时事、人物、科普等与自己国家的有所不同,这也会给听力中某些涉及异国文化背景的片段造成文化上的stock。学生如果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不了解,就会感到迷茫。

5、方法问题:有些同学的英语基础很好,可就是提不高听力,这可能就是方法问题。听力训练到了一定阶段,要侧重于整句整段甚至于整篇的理解,而不能只停留在词与句的理解上。如果只注重词与句的理解,语速快了,就跟不上,自然也就听不懂。

二、排除听力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自我放松在做听力训练时,教师告诉学生要消除紧张心理,自我放松,就像旁听者在听两人对话一样,尤其是对初听者,自我放松尤为重要。对于初听者,可以采取多次重放重听的方式,使其消除紧张状态。带着问题听有些学生特别是初

一、初二的学生,材料听了两遍,结果一脸茫然,根本没听进去。这是由于他们跟不上说话者的速度,反应不过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听录音之前先浏览一遍题目,有时也可充分利用题与题之间的暂停时间间隔去浏览答卷上的内容,先对所听范围和大意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再带着问题听,并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听清关键词通常情况下,我们有可能不能彻底听清、听懂每一个音素、音节、单词或词组,但只要我们听清了关键词或关键因素,同样可以做出正确的答案。例如有这样的一则听力材料:Did

在听短文时,由于短文较长,为防止听了下句忘了上句,可对文中一些关键词如时间、年龄、人名、数字等作一些速记。集中注意力听力训练有别于其它训练,其特点是所听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听完后不会再现,特别是在考试中不可能中途停下或反复去听。这就要求听力训练时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注意力集中并不等于紧张害怕。平时在组织听力训练时,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注重上述除去听力障碍的方法与技巧,给予学生必要的听力方法指导,使之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同时教师在常规教学中也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听力训练要贯穿常规教学听力从根本上说,是语音、语法、词汇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信息反映到大脑的一瞬间,听者必须将所有英语知识调动起来去听音辨义,这一过程不仅涉及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还涉及对有关事物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及个人经验和积极参与等等。因此听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独立的,它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①夯实基本功教师基本功要扎实人们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中国人学外语,缺乏交际氛围,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县城、小城镇,几乎没有外国人,更谈不上有交际的机会。学生学习外语主要依靠教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标准的口语,丰富的词汇和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里,学生听到的第一句外语来自教师,学生所学的第一个音标出自教师,只有教师教得标准,学生才能学得正确。因此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学生基本功要扎实前面已经谈到“读音障碍”是影响听力效果的障碍之一。因此学生在学第一个音标、第一个单词时,就要重视读音问题,力求标准。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从辨音开始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音、语调不过关,就无法辨别听力材料中语句的含义。同时还要注意朗读技巧,如连读、爆破等。

②功夫在平时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停滞不前,亦不可操之过急,要注重把日常教学过程贯穿其中。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阐述课文内容、讲解练习,一开始,学生感到不适应、困惑,但坚持下来,不但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更注意听讲,跟上教师的步伐,渐渐的潜移默化,听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利用教材组织听力中学教材几乎每一课都配有适量的录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部分进行听力教学。有的教师在处理这一部分时,听一遍算了;有的由于某些条件限制(如经常停电等),认为学生反正会读,干脆不听;有的以教师领读取而代之,笔者认为这一部分非但要听,且要多听,要采取多种形式来听。因为:首先,磁带上的录音都是由权威人士朗读录制,是相对地道的英语,比一般教师读得更标准。其次,听力取材要精,要与教材同步。那么听教材上的课文、对话是再没有比这更同步的了。

第三,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的预习了教材上的课文、对话,因此听力材料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听熟悉的材料使学生没有了心理负担,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听力水平,增强学生自信心。那么针对课文,对话,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进行听力训练:A、先让学生合上书,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有关课文、对话的问题,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看能听懂多少。B、打开书本,重放录音,让学生听朗读技巧。C、跟读。这样听三遍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多听几遍。认真处理好每单元的词汇和听力初中课本每单元都有一些听力题,每单元的词汇也都配有录

音。有些教师为了赶上课进度,常把这部分省去,殊不知这不但是练习听力的好素材,而且能纠正单词的读音,可千万要处理好哟。

广泛阅读,扩大词汇量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对于词汇问题,第一要求学生熟记已学过的词汇,要经常复习,以防遗忘;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对于阅读中遇到的词汇(特别是生词)要做适当记载,扩大词汇量,同时要多阅读介绍异国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文章。

专项训练不可少只靠平时的练习是不够的。因为尽管平时的听力训练多,但学生却是被动的听,很少设置配套的训练题,导致学生动脑机会较少,而且听的材料也不够全面,故学生听力水平提高不大。因此每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听力专项训练。利用听力训练册与课本同步的《初中英语听力训练》为我们的听力练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此《听力训练》难易适度,紧扣教材,题型全面,还附有答案和听力材料,是很好的听力素材。每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听力技巧,同时处理一些突发问题,既不可看完录音材料后再听,也不可边看边听,因为任何形式的听前看材料都会掩盖或削弱在听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不利于听力水平的真正提高。如果反复听还是听不懂的话,此时可带着问题看录音材料,然后再听;这时要特别注意外国人的朗读习惯和技巧。总结经验,悟到语感,这也许就是听力水平提高的过程。课外作业上的听力材料不可忽视与教材同步的课外作业,每单元也分为听力训练和笔头练习两部分。这部分听力训练的有些内容就是从书本上摘下的句子,然后进行听录音填空。笔者认为它也是相当有价值的:一,它可以重现书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还要动手动脑,所以它不但可以练习听力,而且可以检测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熟练程度。

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

三、是练习听力好材料,达到较好的听力效果。

努力营造英语氛围亚力三大曾经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会觉得不自在。”练习听力时,许多学生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兴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即使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自己觉察不到而已。虽然暂时听不懂,但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次飞跃。

所以切记:听不懂时,也在进步。练习听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打开录音机播放外语磁带,使学生处于外语的语言环境中,也许没听清楚说些什么,这不要紧,学生可以随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听,只要他们的周围有外语环境的发音,他们的听力就会提高。

四、多方位挖掘新资源提高听力水平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你常听不懈。因此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听力训练外,课外时间也不能中断。教学大纲指出:“课外活动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利于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能力”。因此,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举行一些课外活动,如:学唱英语歌,朗读比赛,组织学生看一些英语原版经典电影、VCD,电视等。笔者清楚地记得曾让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经典VCD《白雪公主》,《魂断蓝桥》。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优美的英语语言文化,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能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模仿),完成一定的听力信息量,逐渐由量变产生质变,在听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英语听力更是如此,即使中断一个短暂的时期也会忘掉许多学过的词汇和用语,且“三天不听耳生”,听起来“似曾相识”的词,却无法快速反应过来。似乎少了什么。少了什么呢?语感!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

篇3: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排在听力后的是说,也就是外语学习中的口语部分。一般外语学习者都知道在练习口语时要进行模仿,但却很少有人思考听力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对口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有些学习者甚至将口语和听力剥离了开来,练习口语的方式仅为端着书本大声朗读、背诵,完全丢弃了听力与口语密切相关的联系,失去了如婴儿般学习语言的本能性,如此自然难以磨炼出较好的口语水平。加之如今的外语学习,尤其对于非外语专业且外语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来说,在各类学期考试和过级考试中,几乎放弃听力,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阅读、写作等模块。诚然,阅读部分在各类外语考试中通常占有较高的分值,做好阅读似乎就能拿到较高的分数;写作也是相对比较好准备的部分,背诵一些范文,甚至学习一下写作框架、拼凑上一些惯用语便能取得不错的分数。

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除了语言专业的教学有较多的课时和课程分类来强调听力的学习,其他的非语言专业学生大多对听力不感兴趣,尤其在非重点类高校中,对于每个专业都必修几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很多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本就较差,加上英语课非专业课,学生的兴趣更是寥寥。有限的课时使得授课教师在教学时无法很好的兼顾听力,而听力的教学对学生来说也颇为乏味——很多学生几乎听不明白录音在说什么,于是导致学生不愿学,老师教得累。

如前所述,听力在外语教学中本该处于最初和最重要的地位,如今却已被读写译挤到身后,甚至连口语的地位都不如——喜欢外语的学生也往往只知道练口语,忘了听力对口语语音语调等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明白听力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听力与口语

前文说过听力与口语的关系十分紧密,这也正是婴儿学习语言的例子中所要表达的其中一个意思。婴儿通过听身边的语言,尝试模仿,最终习得母语。因此,听为说的前提,本末倒置只为练口语而练口语,对于口语的掌握其实是有害的。外语学习者大多缺乏相关的语言环境——如我国高校中众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当然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有相应的英语环境,只是相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讲,他们多了更多的相关课程学习,也会在课余自行给定一些语言环境,如看英语剧,听英语歌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对英语不感兴趣,课堂上尚且不爱听,课后的语言环境就更是缺乏,即使热衷英语剧和英语电影的观看,但观看时也不会有意地留意语言的表达,注意力全在字幕上。对于喜爱英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往往在练习口语时脱离听力,因而在语言语调的学习上缺乏模仿对象,导致出口的英语无法如母语为英语的人那样地道。

听力之于口语的重要性应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它是口语习得的来源。很多学生外语口语不好,不是他发不出或发不好某些发音,而是他没有仔细听那些音怎么发,或者他完全分辨不出来。正如有研究指出,母语对外语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母语中音素比较少的民族,学习音素比较多的语言就会吃力,尤其在口语的模仿上,因为他们对母语中不含有的音素有可能就辨别不出来,因此口语也就表现为发不出那些音。在外语的学习中,应特别注意母语中没有的音素,通过反复地听和辨识,慢慢学习辨别,并最终体现在口语的提高上。

在口语的学习中,如果无法通过听力辨别发音的区别,就应借助相关的知识来掌握发音时口、舌、喉、齿等发音部位的位置和变化,从而更好地习得口语。

二、听力的习得

听力的练习方法很多,以英语为例,对于不喜欢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为练习而练习(如做听力题)是十分乏味且难以坚持的,这个时候,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学生喜爱美剧等英语类片子,那么看剧便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听力的选择。当然这样的观看是需要长久坚持的——比如每天看一个小时,那么这样纯凭兴趣不去刻意关注语言的观看可能需要至少半年才会慢慢习惯语言的发音和语境,甚至偶尔在没有字幕时也能捕捉到一些词语。有了这样的进展后,学习者便可以开始留意除剧情外的语言表述、语音语调等——有需要的话甚至可以反复观看喜爱的电影或剧集——因为已经看过一遍,对剧情已有了解,重复观看的过程中便可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在重复观看过程中就慢慢留意一些句子,甚至暂停来学习和感受,如此反复,把句句台词烂熟于心,日积月累,再加上翻译练习和口语的模仿,该门语言的听力、口语、单词、句子理解、以及各方面的运用就能提到一个很好的高度了。

如果学习者对英语类剧集没有兴趣,那么或许可以试着培养兴趣。首先可以慢慢从自己喜欢的题材开始,或者锁定几位外貌颇为出众的演员,他们所扮演的剧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自己观看的欲望。如此坚持下来,慢慢成为习惯,再从习惯升华为喜爱,语言的习得也就能水到渠成了。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开始,应得到语言学习者的重视,并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摘要:听力是外语学习中的主要技能之一,是外语学习的开始。对听力重要性的理解应得到一定的认识,并从培养兴趣开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自己创造听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听力,语言学习,重要性,学习方法,兴趣

参考文献

[1]郭晓梅.从口语的角度教授英语听力[J].外语电化教学,2005(6):72-75.

篇4: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听力;有效措略;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93-01

有一个不变的真理,语言,是一种能力。听、说、读、写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训练听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让学生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以“听”带动“说、读、写”,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却是一件难事,也是摆在师生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当人类在婴儿时期,是不会用语言来交流的,那么随着婴儿慢慢长大,在家长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教导下,婴儿大脑开始得到听得信息,然后开始模仿。这就是语言学习最基础的听力训练。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也变得尤为重要,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通过听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其次,有效的听力促进学生朗读时语音语调的纠正,培养学生说英语时的语感:三.行之有效的听力能引导学生恰如其分的理解文本信息,突破听力训练中的重难点,而巩固学生学习的语言知识。

二、实践听力训练 的有效错略

1、课堂听力训练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因为学生的基础能力不一样,其相应的听力能力也有所区别,再加上普遍存在着听力训练少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听力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的用英语组织课堂,当学生刚开始不习惯时要尽量放慢语速,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适应这样一种学习英语的学习氛围。第二,要给学生多创造听的环境,例如课前放一首小歌谣或小说唱。让学生一听到歌曲就进入了英语学习的状态。第三,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增强学生的有效听力和趣味听力活动和练习,例如,在学习letslearn时的单词时,教师即可利用板书让学生听音给黑板上的单词排序,在学习lets talk时,教师放音让学生听音跟读时,要做到眼到、耳到、嘴到、手到、心到。注意让学生“读到哪指到哪”的习惯的培养.第四,在让学生朗读语篇时,大多时学生只是静听,而在朗读者读的过程中,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找错、纠错。再在读完后共同总结错的地方。使得听、读两项都得到训练。

2、增强课后听力和课外听力训练

在学生课堂听力结束后更要巩固课后训练和课外训练。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时布置学生回家听音跟读,要同样要做到如课堂上听音跟读,这要求教师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及时反馈。其次在听、读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足之处,新版PEP教材在六年级加入了语调及重音和分音节的学习,在这个的基础上教师可在基础年段就潜移默化的的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得学生正式学习时便可轻而易举的掌握其规律及变化。

课后,教师和家长积极引导学生多听英语广播、英语歌曲等培养学生的的语感和听力能力。其次,英语原版动画更是吸引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既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

3、培养学生从听力到语言输出的能力

语言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到能说、会说,尤其在小学阶段更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表达的机会,那么从听怎样过渡到说呢?首先,可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录音。让学生运用现代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如:Rosetta Stone)将自己说的内容录音,再对比原始录音,就会轻而易举的的找到哪个词那个音说的不对,也能快速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用此方法可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其次,通过生动、有趣的听力游戏和听力比赛,调动学生爱听、好听英语的好习惯。

篇5:论幼儿游戏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游戏教育 教育 游戏

游戏是最早的教育手段,是原始教育的主要内容。游戏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它不仅活跃于儿童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成人的生活中。但是人们往往把儿童的游戏是“游戏的最纯粹形式”,而且在事实上游戏也更频繁地发生在人的童年期。对儿童的教育最早就是从做游戏开始的,如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活动,许多也是游戏的形式,这符合教育规律。

游戏是儿童生活自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儿童用以理解其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手段,更是儿童主要的生活方式。游戏因而成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但由于历史的、复杂的原因,教育与游戏逐渐分离,并丧失了富有魅力的游戏精神而转变成令人生厌的、封闭的、具有强制性的,有时甚至是简单、粗暴的一种活动,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儿童厌学、逃学等现象的发生。

游戏教育是一种游戏,有游戏的特点,娱乐是其目的之一,但不是把游戏排斥在“教学”范围之外,认为游戏仅仅是儿童在学习之后的一种放松和调剂,它可以满足幼儿自发活动的需要,因此可用作“奖励”的方式,以鼓励幼儿的表现和学习。这种观点只看到游戏与教学的区别,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视二者为平行的关系,没有交汇的可能。持这种观点的教育者常出现的一种问题是“游戏功能手段化”。因为游戏和教学是无关的,游戏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功能就是加深和巩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知识技能。

而就教育与游戏的区别来看,就活动的本质来说,游戏和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是游戏者自发自选的活动,而教育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游戏是由内在动机控制下的游戏者之间平等的自主活动,而教育是由外部要求控制下的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游戏侧重于从游戏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来开展活动,而教育则立足于由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为核心组织的活动;游戏是在游戏者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活动,而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在一个未知领域里接受新知识的活动。

游戏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实验表明,1游戏是包含了多种认知成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儿童的最佳学习方式。正因为游戏本身包含了丰富的认知成份,所以它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促进儿童的学习。2.游戏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在一日活动中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是在不停地活动。幼儿的这种活动可以说都是在玩。所以游戏是幼儿的生活,也是幼儿的一种工作。古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游戏对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幼儿通过游戏体会到取得成功的快乐感,而且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在游戏里能做到,从而心理得到满足。当然,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如果在游戏教育中渗透适量的体育活动,就变成了身体锻炼的运动了,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生理发育。由此看来,幼儿通过游戏得到成长和发展,同时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3.游戏教育增强幼儿的协调沟通能力。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在如今的幼儿园生活中,让幼儿快乐,有兴趣的去学习知识,幼儿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学习中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这个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父母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起教育,他们盲目去过早的不顾幼儿感受的去要求背唐诗,练钢琴,书法等等,更有甚者在幼儿4,5岁时就去参加各种竞赛辅导班。父母的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没有错,但是家长们由于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是盲目的去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忽视儿童个性,生理,心理的成长,这样的教育方法的结果只是在侧面给孩子们灌输一种想法“读书是一件烦恼,困难的事”,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产生困倦,提不上兴趣。这样的方法是百害而无一利,家长所做的只能“事倍功半”

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游戏是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问题。游戏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一项活动,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游戏,更能锻炼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当然幼儿在游戏中要有老是正确的引导,游戏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事实证明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

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具有自主性,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思考自己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同时在活动时,一些比较内向的、不太活泼的幼儿也会参加到活动里,并通过担任不同的角色,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如开朗、活泼、友善、爱心、同情心等,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引导,幼儿的性格将逐渐活泼开朗起来,而对于一些外向的,平时比较活泼的幼儿在游戏中,也能提高自己对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幼儿老师的正确引导,不能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日常活动中,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行为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在21世纪的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人才,但创造能力有时也会受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比如:胆怯、倦怠、自卑、消极、内向的性格、兴趣的狭隘等等都是妨碍创造力得以发展的许多因素,由此可见,从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个性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游戏对幼儿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游戏能满足他们心理,心理等的需求,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他们每天都把自己快乐的融入游戏中,去探究自己喜欢的东西,并通过自己去亲身体验和完成某些事情,他们在游戏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此外,游戏对幼儿其他方面的影响更是巨大,表现在对儿童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还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和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游戏还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以及身体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游戏正是在幼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着培养。同时游戏也能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工具。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使他们能够相互表白,逐渐学会表达,丰富词汇,而游戏中的儿歌更是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幼儿唱着儿歌边动作,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游戏对于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必须选取与游戏有关的物品,由此,在儿童的经验中,这些物品得到巩固,也就为儿童的思维提供了材料和工具;游戏使儿童创设了很多不同的情景,在各种情景中会产生各类不同的问题,这为儿童创设了解决问题的情景,提高了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智力游戏中进行比赛,提高了儿童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促使孩子思维的智力品质的发展。开展游戏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富有探究精神的人,往往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寻根问底弄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这是他们取得成就所需的精神之一,而游戏活动则有利于培养这种精神,因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游戏的一部分,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游戏活动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热衷游戏使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练习语言表达、发展观察、记忆、注意、思考的能力,使学习潜能得以开发。正如“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会学习的孩子更会玩。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教师怕乱、怕麻烦、怕出事故,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权力。即使游戏时,也是集体游戏多,自由活动少;智力游戏多,其他游戏少;训练眼目多,动手操作少;教师包办多,幼儿独立完成少。孩子们规规矩矩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集体游戏,抹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伟大的教育家、儿童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他主张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在游戏中掌握各项技能和学习各种知识,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引导作用,必要的时候让“孩子教孩子”。的确,由于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其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和情绪性,而游戏正是符合了以上特点,被幼儿接受和喜爱,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然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玩,当然离不开最基本的学习工具——玩具,因为玩具为孩子们这种爱玩的天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玩具以其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和奇特的声响吸引着孩子,激发幼儿的操作愿望,引发积极、快乐的情感,并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启迪他们的智慧。对于孩子来说,什么都可以成为他的玩具,所以我们更应该不断挖掘玩具的内在的教育价值,让幼儿真正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戏的主体是幼儿本身,但也不能脱离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这里所说的“玩”,也不是无目的、无形式、无要求的乱玩,而是利用一些有意义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激发幼儿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品质,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就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基于幼儿期孩子的特点,他们往往对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缺少兴趣,而利用游戏加以诱发,则会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常常把一些活动设计成一个个游戏,这样便于幼儿在感兴趣的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对幼儿而言,简单空洞的说教并不能让幼儿接受教育,同样也不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而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游戏反倒能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习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获得简单的道德行为规范。在游戏中,幼儿一方面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巩固和加深,另一方面,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新物体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获得粗浅的自然科技常识,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地活动着。

3—6岁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生活环境改变了,在各方面要学着自理、自我服务,感到诸多不适应。因此,幼儿缺乏自信心,缺乏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具有自信心的幼儿能感到自身的价值,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人交往,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自信心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游戏恰恰能满足幼儿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还可以多次重复所感兴趣的动作,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当幼儿完成了包含在游戏活动中的一定课题与任务时,幼儿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综上所述,游戏的独特特征对幼儿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并对幼儿创造力、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等各个方面的重要途径。

孩子的天空应该是蔚蓝的,应该是明亮的,过多的束缚只会让他们的童年失去色彩,游戏是童年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明天的花儿更娇艳,为了未来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玩乐的天空,用游戏的形式来丰富孩子们绚丽的童年,让他们自己“玩”起来,伴着老师的组织和指导,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让孩子们在玩乐的世界里茁壮成长,在自由的环境中蓬勃向上。

参考文献:1.《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育部1996

2《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篇6: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摘要:发音问题是在英语学习中常遇见的但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因为英语发音不直接体现在卷面考试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常误以为英语发音不是英语语言习得重点,而花大量时间在机械的单词背诵和语法记忆上,这恰恰违背了语言的习得规律,给英语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文章分析了掌握发音规律对英语语言习得的意义,对英语交际和应试能力的影响,论证了学生对发音规律的掌握是英语学习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

关键词:英语习得 发音规律 拼音文字

一、高校英语习得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所遇到的问题中,错误的发音或者根本不能发音是一个普遍存在但没有被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笔者所接触大学生在元音上存在明显错误,辅音因受汉语影响与汉语中某些发音类似,部分学生读不出汉语中不存在的辅音,轻重音不分。更加致命的是部分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给看见的英语单词任意加上读音,也就是不符合发音规律的不稳定的英语发音。比如在一篇文章中某个英语单词出现了十次,则这个学生对这个英语单词的十次发音可能都不一样。重所周知,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句型教学也风靡了数年,现在开始强调的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关于如何在高校开设英语语音教学策略的研究却非常欠缺。英语教师和学生个体普遍对英语发音规律的学习的报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他们具备足够的语言教学热情和学习热情,但是对语言学习策略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也就是先会“写”,才能“说”,并认为考试中出现的,“笔头”的功夫才是英语学习的精髓。而很难以卷面考试的方式直接体现出来的英语语音,自然不需要特别下功夫。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寂静无声的英语课堂成就了无数“英语的哑巴”,学生的英语应试写作能力似乎应当更占优势,然而往往结果并不如此。经过中学到大学多年的英语苦学,很多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考试技巧,但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仍然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很难达到交际和应试目的。

笔者认为,错误而无规律的英语发音正是阻断英语语言学习顺利发展的罪魁祸首,错误的英语发音使英语学习中的读、写、听三个环节皆受到严重影响。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首先应当接触的就是语音,“语音关是教学的第一关”。培养正确的英语发音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起关键作用,其重要性不应被忽视。

二、发音规律在英语习得中的重要意义

1.为什么发音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如此重要呢?我们先来看看语言的本质。语言学家们对人类语言的起源有各种假说:诸如手势说、契约说、感叹说、本能说、摹声说、神授说、进化说、劳动说、嘴势说、约定俗成说、人类本源说,等等,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有一点却可以肯定,人类的语言是从先有声音开始的,文字的出现晚于语言声音的出现,文字是人类发明出来的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是为语言声音服务的,是语言声音重要的附加产物。在人类不需要记录历史和往来通信的`远古时代,文字并不存在,而至始至终与人类自然相伴,作为人类独有天赋的是语言的声音。幼小的婴孩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是通过不断受到语音刺激他耳中的神经细胞和大脑的听觉皮质,再通过反应模仿获得了语言的能力,而不是直接从文字拼写和阅读中获得语言的能力。

这是符合人类语言习得自然规律的学习方式:从语音模仿开始,到明白各个语音所代表的具象和抽象含义,再到学会记录语音的文字的书写或拼写。语言是感性的,是源于习惯的,我们运用的最好的母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的。学习英语的时候自然也不应该违背人类序言习得规律而另辟蹊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这种语言习得规律,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对这种语言有了从声音到意义到拼写的完全掌握。可见发音规律的掌握在英语语言习得中不仅非常重要,它还是首先需要掌握的语言学习条件。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这是中小学英语启蒙教育教师应当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方面。在笔者接触的大学新生中,因为中学英语语音基础不稳固,从而导致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的例子非常多。正如没有根基就建造楼房自然不能建造稳固的楼房,英语语言的根基就是语音。

2.为什么语音基础薄弱会造成英语学习效率低下呢?现在我们再从英语这门语言的特性来分析。刚才提到过文字是人类发明出来的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记录语言的方式有很多种,英语单词通过记录语言语音而发明的文字,即拼音文字,也可以被称作为“表音文字”。

据研究,80%的英文字是看字就可以发音。拼音文字为记忆其拼写方式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在外国电影中,常常会遇到在酒店的接待柜台前,当报上名字,服务生就会在登记表上写上名字。读出来就等于写出来,个别的易产生误解的,或他们发音不准听不出来的时候才会要求对方念出拼写。

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比如我们的汉语就是一种表意像的文字,因为汉语文字的书写与读音不常常有直接联系,其的独特表意特性使得它成为了“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但是汉语拼音就是一种拼音文字,它的出现弥补了中文文字因为是表意的符号而带来的学习困难。毫无疑问,中国人掌握汉语拼音,完全是靠着“音”来掌握的。这种拼音不仅可以单独用来书写句子,还可以用来给汉字注音。汉语拼音这一伟大的发明出现以后,中国的文盲率从解放前的80%~90%下降到解放后的不到10%。中国人还用汉语拼音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创造了世界上最多人数使用的统一语言的发音。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汉字使用也不断的拼音化,汉语拼音更成为大众不可缺少的日常工具,上网、发手机短信,电脑打字,中国人每一天都离不开汉语拼音,甚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人也能够用汉语拼音很快学会了汉语发音认字,掌握汉语的基本使用能力,甚至有的外国人并不懂得如何书写汉字,但在汉语拼音的帮助下同样具备了流利汉语交际能力的。可见,作为拼音文字的汉语拼音,对中文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汉语拼音,使得学习汉语的人能够从“音”入手,掌握汉语语言的规律。

英语单词本身虽然不能像汉语拼音一样与发音完美无缺的对应,但是仍然是基本对应,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英语单词的表音特性像汉语拼音一样为语言的学习者提供了关键切入点,英文单词的发音为英文单词的正确拼写提供了重要线索。反过来,同样,我们掌握了语音规律后,看到陌生的英语单词也能读出它基本正确的发音,这为英语阅读和自学提供了必要条件。如果脱离英文发音记忆英语单词,就相当于记忆一堆随机组合的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常常听见校园里早读背单词的学生通过背诵字母顺序比如C-O-O-R-D-I-N-A-T-I-O-N来记住coordination这个单词。显然当学生没有掌握英语发音规律,脱离语音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众多的英语单词,学英语的难度就成百上千倍增加了。英语这种原本易学的拼音文字也成为了众多中国学生的巨大负担。

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语音与词汇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正如一个唱歌跑调的人不能记住歌谱,一个英语发音错误的人也不能记住英语单词。若是能的话,一定是死记硬背,费力无比。

语音基础薄弱直接导致单词积累效率减少,使英语语言习得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发音规律对英语交际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影响

当今高校的英语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目的和应试能力为主的,可以说这两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前面分析了英语发音基础薄弱对英语语言习得的影响。我们现在再来具体看看发音规律对英语交际能力和应试能力分别有哪些影响。

1.首先来谈谈发音规律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词汇是构成英语交际的能力的基本要素。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用以表达概念的。离开词汇就没有法子表达概念;

词汇不丰富,也必然会影响思想交流”,而之前已经论证过发音规律对有效掌握英语词汇的重要性。发音规律影响着构成实现英语交际的“语料”。词汇积累的不充分从最基本的层面上影响英语交际。此外,即使掌握有一定的词汇量,发音障碍仍然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部分英语教师看到学生们不会讲英语,就告鼓励学生要大胆开口讲话,去英语角锻炼勇气,以为只要有勇气,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其实中国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欠缺的原因不在于缺乏开口的勇气,而是因为没掌握英语发音基础。由于汉语发音和英语发音的相似程度低,相异程度高,中国人会讲了汉语后,就自然产生了英语发音的困难,在长期不经过语音练习的的情况下,在讲英语时会遇到极大阻碍,即使大胆开口讲话,语音错误仍然得不到纠正,阻碍语言使用的问题仍然存在,口语交流能力不会因此得到提高。李阳曾经提到过中国人需要锻炼“嘴巴讲英语的肌肉”,指的就是需要通过语音练习改变母语的发音习惯对英语发音的干扰,从而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2.我们再来看看发音对英语应试能力的影响。笔者强调英语发音的重要性,并不是以忽视英语应试能力为前提的。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往往体现在考试成绩的提高上,而掌握英语发音规律对英语综合能力有全方位的影响。首先,掌握发音规律使学生对英语语音有切身的体验和细微的感觉能力,能清晰判断出英语语音,对英语“音”的掌控不仅体现在口语,也体现在听力方面,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是重点和难点,掌握发音规律对提高学生听力成绩有重要意义。其次,英语语音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来源,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表现出相应的语言体验,从而能帮助学生感受句子的情感,感受句子的目的。一个单词,一个句子,如果发音准确,不仅说起来省力,而且理解起来也容易许多,这样词汇和语法题的正确率自然能够提高,比起通过记忆语法规则做单选,通过英语语音建立的语感辅助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都更高。同样,应试能力中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也和语音规律的掌握不可分割。我们在读文章,写作的时候,虽然不像朗读,说话那样有实际的语音出现,但是头脑中需要伴随语音的显现,否则,很难直接从抽象的文字那里获得语篇的意义。正确流畅的英语语音默默显现于脑海是阅读和写作的必要条件,不正确的语音必定影响和阻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程及理解能力。因此,英语发音基础的薄弱虽然没有直接体现在考试中,但其对应试能力中的听、读、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结论

篇7: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语调辨析在中级汉语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

在汉语听力教学中,关于辨音的研究虽然有很多,但大多都集中在辨析静态的字音字调或者是辨析语流中的字音字调,而关于语气语调辨析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的研究却很少.这也反映了目前听力教学中重视字音字调的辨析,忽视语气语调辨析的现状.本文旨在探讨语气语调辨析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辨析难度,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关于中级汉语听力教学的建议.

作 者:干红梅 GAN Hong-mei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刊 名:汉语学习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年,卷(期):2005 “”(3) 分类号:H195.3 关键词:听力理解   语气语调   辨析  

篇8: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英语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语感,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依赖于听力的训练。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即仅仅依靠背诵英语就能够提高英语的思维能力,这是错误的。英语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仅凭背诵文章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多听英语对话,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形成符合外国人的英语思维。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学习英语,才可以提高学习的水平。

2.教材改革的需要。在传统的中职院校英语教科书中,不包括英语的听力,通常考察的是学生单词背诵情况,阅读理解能力,除此以外还会考察学生英语会话的能力。但是随着教材一次又一次地改革,英语听力作为了重要的考核对象,不同语言风格的听力内容引入了考试大纲,提高了听力教学的趣味程度。教材的改编体现了教育部门对英语听力的重视,这也使老师必须改变对听力教学原有的看法。

二、中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1.听力教学方式单一化。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在开展听力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以测试题作为训练学生听力的主要做法,老师会先带领学生学习肯本中出现的生词,理解每一个词的语义,以及用法,随后便播放相应的联系,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这是听力训练的大致流程。在这一训练流程当中,老师没有与学生很好的沟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地发挥,课堂不够活跃,学生也会随之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除此以外,该种教学方法只能够使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形成听力的思维模式。

2.学生词汇量缺乏。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词汇量支撑。听力的语句是由一个个单词组成,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单词的学习,导致很多学生词汇量掌握不足,影响了听力的水平。没有掌握足够数量的单词,在听到某一句话的时候,就无法正确地理解该句话表达的争取含义。从这一层面来说,英语词汇量的掌握是提高英语成绩的重要武器。除此以外,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可以阅读之前自己听不懂的材料,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很多学生的听力词汇量明显要比阅读的词汇量第。很多学生通过默写来学习单词,而不是会话,这就导致了学生能够看懂某写看词,但是无法听出这一单词。

3.学生没有良好的听力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对听力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听力习惯,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英语思维能力的缺乏。很多学生习惯性地将自己听到的英语先翻译成了汉语,然后通过中文思维模式来理解这句话,最后再将这意思转换为英语,这样大大降低了英语听力的效率,不能做到边听、边记、边理解;(2)很多学生会在听力前先阅读一遍材料,在后面的听力过程中,会显得比较轻松。这样一来,学生会自己觉得听懂了所有的材料描述,但其实仅仅是读懂了该资料而已。

三、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提高的对策

1.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英语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这就需要将听和说两者相结合。老师可以通过听力的材料所创造的语境,让学生在该语境当中联系自己的口语,实现提高交际水平的功能。同时因为很多考试中的听力材料都是以人物对话为主,因此在日后的听力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扮演材料中的角色,模拟对话,或者分组讨论,复述材料内容等等,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同时,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老师要积极了解学生在听力中出现的困难,并且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的对策。

2.学生语言基础的提高。在阅读中如果遇到了陌生的单词,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来解决。但是若是在听力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此时字典则无法起到作用。因此学生要想提高英语听力的能力,主要扩大自己的词汇储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要引导学生将平时掌握的词汇,通过朗读、会话以及听写的方式加以巩固,加强自己的记忆,从而一听到该单词的发音,就可以联想到该单词的意思。同时,针对单词的语音练习,老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录音带中的读法,同时也可以带领同学朗读,然后进行个别纠正。只有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才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听力能力。

3.提升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进入中职教育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听力训练,因此在听力过程中,会出现紧张、厌烦的情绪。因此,老师针对听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向其说明学习英语的突破口,好的方法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并不是很艰苦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信息;在教菜选择方面,应当以教材为主,围绕教材的授课内容,寻找一些课外的资料加以补充,比如播放一些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中职院校的英语学习中,听力的教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同时因为听力教学的复杂程度,对听力的教学应当引起必要的重视。老师要结合听力教学的目标,以及理论指导,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英语听力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得到真正地提高。

摘要:在英语的学习中,听力学习占据了主要的部分。笔者在本篇文章中,首先分析了中职英语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中职英语在听力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且针对这些难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对策。

上一篇:迟交材料下一篇:小佳河镇卫生院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