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河镇卫生院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

2024-04-19

小佳河镇卫生院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小佳河镇卫生院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

小佳河镇卫生院安全工作总结

今年,我院的安全生产工作在饶河县卫生局、小佳河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积极消除事故隐患。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饶河县卫生局下达的安全责任目标,实现了无事故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维系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事关我院经济的兴衰。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它列为“一把手”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岗位专业一起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并从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入手,全面提高我院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传达饶河县卫生局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经常利用本系统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来教育大家,特别是对《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更是抓紧抓实。通过学习,使全院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细致的工作,稍有马虎,即可能酿成事故,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从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是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调整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后勤保障科及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设立专(兼)职安全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使安全管理工作在组织上不脱节。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在年初第一季度的安全例会上,院长与各科室负责人分别签定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从而使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工作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确保我院的安全生产,自去年年底开始,我院根据饶河县卫生局、安全局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安全工作的实际特点,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消防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打印装订成册,下发至各科室班组,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我院安全工作有章可循,使所有从业人员做到日常工作有秩序,行为有规范。

为了保证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到落实,卫生院有关科室及负责人坚持经常对照进行检查,院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每次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用制度管理人,这样做既教育了大家,又有效地促进了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保证了我院日常性的安全生产。

三、强化宣传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我院职工的安全素质,是搞好我院安全生产的基础。今年以来,我院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例会、宣传栏、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组织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及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应知应会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是他们熟悉岗位的安全要求,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

为了搞好我院的安全生产,今年来,我院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和等一系列活动。卫生院特种作业人员都按要求进行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为实现我院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监督检查,注重隐患整改。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宁愿多点时间检查安全,排除隐患,也不能违章作业,在我院日常性的工作中,大家倍感安全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痹、侥幸、凑合、敷衍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只有通过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在每天上班前后科室负责人兼职安全员都坚持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同时,我院还主动接受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无论是内部查处的隐患还是外部查处的隐患,一律按照“三定”原则进行整改,努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总之,今年我们在安全生产中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与饶河县卫生局、饶河县党委、政府,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在来年使我院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创建和谐永医做出贡献。

篇2:小佳河镇卫生院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

一、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积极提高安全知识和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在院内、医院走廊拉安全警示横幅,进出医院小道两边张帖安全宣传单10余张,各科室利用早会学习安全知识,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医疗安全、消防安全意识。为了增强全院职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我院全体员工消防应急处理能力,于6月19日下午进行消防演练,义务消防队员增加消防水带快速接驳训练,参加人数21人,使用了2瓶ABC干粉灭火器,通过现场练习和观摩,使大家的安全知识和应急能力大大提高,为保证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二、排查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以防为主的方针,我们订立了安全工作制度,每月的笫一周周五为后勤查房,巡视全院各个科室的安全工作情况,认真检查消防安全、医疗设备,用电设施,征求部门提出改善建意。后勤科每月对消防设备巡视检查一次,保证设备完好无缺。每次暴风雨、暴风雪来临前进行一次对电线路、下水道巡查,发现有危及电线路及房屋的树技、下水道阻塞,及时清除。暴风雨、暴风雪后巡查电线路,保证用电安全。针对医院公共场所和一线医疗科室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发现灭火器材不足够和过期失效现象,进行安全教育和限期更换,保证安全通道通畅,未发现乱堆杂物阻塞通道和“三小场所”。

三、治理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医院整体发展,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线路负载运行,造成跳闸和线路起火等现象,我们更新了两条电线路,加大了电线和调整了个别线路用电不均衡,经过整改后无发生跳闸和线路起火现象发生,有效地防止安全隐患和保证了安全生产。

保证安全生产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安全工作要长抓不懈,“以防为主”,积极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法。继续抓好安全知识学习,认真掌握好“一畅二会”安全知识,继续做好排查安全隐患工作,下半年要进行一次安全应急疏散,通过演习,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医院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饶河县小佳河镇中心卫生院

篇3:小佳河镇卫生院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

陈竺说, 在过去一年中, 卫生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4月, 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医改意见》) 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提出2020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政策措施, 医改工作全面启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科学决策, 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卫生系统积极防控疫情和救治患者, 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 卫生部门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责, 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扎扎实实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 受到群众支持欢迎。

陈竺强调, 取得进展和成绩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做好卫生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一是做好卫生工作的紧迫性更加突出, 二是多重疾病负担带来严峻挑战, 三是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四是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望尚有较大差距。

篇4:小佳河镇卫生院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

总体工作任务: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计划”,通过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机制,落实监管措施,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1.以农业标准化为主线,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

1.1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

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制(修)定”工作步伐,计划新制(修)定50项农业标准。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吉林省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为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执法依据;加快标准示范推广,结合我省“五百工程”,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基地、企业),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1.2建立与国际建设标准相接轨的检验检测体系

结合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特点,以“建设体系、完善设施、强化手段、提高素质”为目标,尽快完善检测功能、提高检测质量、提升检测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按照国家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要求,逐步非曲直建立以部级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骨干、市州级中心为配套、县级站为基础、市场(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明年将继续组织开展国家投资的1个省级质检中心和12个县级质检站建设。

1.3建立与国际认证标准相符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简称“三品”)的培育、认证和开发;做好认证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实现“三品”在规模上的扩张,质量上的提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农产品;积极推行农业投入品GMP、种植业GAP和农产品加工业HACCP认证。逐步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配套的认证格局。

2.以全程监控为重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本着“突出重点,全程监管”的原则,重点抓好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三品”和蔬菜、水果的质量监管,对主要种植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重点监测和抽查,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惩处力度。

2.1抓好源头治理,把好农产品生产头道关口

把好产地环境关,认真开展“三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和“三品”基地污染监控等产地安全管理工作;把好投入品质量关,以农药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和经营秩序,从源头把住农资产品质量关和市场准入关。

2.2抓好产品监管,把好农产品产地准出关

对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全程监管,探索产地准出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引导基地、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户建立生产经营记录和档案;指导培训生产者开展农药选型科学合理规范使用;监督指导基地蔬菜开展质量安全准出性检验;鼓励生产者使用包装及标识,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奠定基础。

2.3强化政府监督,把好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监测关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确保“基地监控”与“市场监督”的“双重”监管。将监测工作制度化。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将监测工作科学化。要按照国际上风险评估的理念来确定监测目标,确保监测的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将监测工作系统化。以蔬菜、水果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开展例行监测工作;以人参、食用菌等特产品为切入点,开展专项抽查工作;以水稻、花生等优势粮经作物为初步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测。

3.以完善监管制度为切入点,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3.1建立监管制度

在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础上,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产地准出和例行监测、产品追溯”等质量安全十项监管制度,全面构建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3.2强化监管能力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各级农产品执法监管队伍的公正、廉洁、高效。

3.3建立监管模式

通过法规及配套制度的全面实施,建立自上而下,由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到终端产品全链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3.4优化监管机制

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关系,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长效化。

4.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为支撑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4.1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开展危害因素摸底调查,摸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隐患和產生环节。针对质量普查、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群众举报和媒体披露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4.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切实加强风险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4.3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联动、信息通畅、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机制

切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甄别、分析、评价和发布等工作。加强舆情监控,全面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动态。

5.以项目实施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建设

完成《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世行贷款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项目》吉林省投资项目实施建设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六大体系构建提供基础保障。

5.1 强化组织,落实责任

确保抓好省市县三级相应组织机构的建立,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特别要加强乡镇级监管队伍建设。

5.2配套政策,保障运行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有关生产、经济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活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推进。

5.3 加强培训,强化队伍

加强对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技术、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尽快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具备专业技术,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需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监测、推广、管理与执法队伍。

5.4创新机制,标本兼治

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相结合,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逐步完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

5.5 典型带动,广泛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场所、各类活动和相关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以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典型带动,加强农药科学规范使用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确保法规要求和技术标准进村入户,营造人人关注、层层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篇5:小佳河镇卫生院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2011年小佳河镇中学工会将在上级党委、教育工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解决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使学校的民主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十七大精神,努力造就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和创业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倡导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把工会工作同学校党支部及校长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服从党的领导,做好校长的参谋,及时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困难,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党与教职工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发挥教育工会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面落实教代会的建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等。定于今年的2月28日召开五届一次教代会,成立筹、大会秘书组、选举教代会代表、工会常委、工会主席等。分组讨论学校工作报告、财务预算报告、各处计划及各种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开始就按教代会审议通过的方案去开展工作。

进一步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提高干部、群众对教代会的认识,认真把代表们的提案落实到位。

四、搞好校务公开

校务公开是学校基本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形式,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认真做好校务公开的宣传工作,切实加强校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及时向教职工公开学校的内部事务,切实加强校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及时防止校务公开的形式主义。

校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⑴学校收费情况;⑵招生考试分配情况;⑶学校项目审批情况;⑷学校基建招标情况;⑸教学设备购置情况;⑹教师奖惩、干部选拔和职称评定情况;⑺教师聘任情况;⑻学校预决算情况;⑼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修改;⑽学校规划、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等。确实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确保公开的质量和效率。

五、加强民主管理,做好民主评议干部工作

学校在民主评议前利用工会宣传民主评议干部的意义,密切学校领导干部同教职工群众联系的意义。分别组织干部、教代会代表座谈,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解除他们各自后顾之忧。民主评议干部我校主要考核干部的思想品德、政策水平、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创新能力等方面,按照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信任投票评比,公布评议结果。

评议干部所掌握的原则是:⑴一分为二的原则;⑵实事求是的原则;⑶突出重点和主要方面的原则;⑷维护评议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学校评议干部的方法是采用填表评议法(由工会或教代会将评议内容制成表,然后发给教职工代表,由他们给评议人逐项打分或逐项评出等级)

六、继续开展扶贫解困活动

结合县教育工会工作的具体要求,继续开展好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继续开展“一帮一”或“多帮一”活动,积极为贫困生捐款、捐物、捐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加大扶贫力。召开家长、教师座谈会,成立帮扶困难学生管理委员会。

学校领导也要为贫困教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利用媒体加大扶贫宣传工作,促进社会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促进扶贫工作越办越好。

继续女职工组织建设,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体检和医疗保险。

七、积极开展好“三育人”工作

1、统一工会干部的认识,从抓骨干入手,使各级干部、职工认识到教书育、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性。

2、利用教育工会各种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召开“三育人”先进个人表彰会,树立典型,增强“三育人”的责任感。

3、制定“三育人”奖励制度,使广大教职工的育人业绩在职称评定,提职晋级中得到应有体现。

八、行事历 三月至七月 教代会提案征集 五届一次教代会筹备会 召开五届一次教代会 为全体职工体检、保险。庆祝“三八”妇女节 开展帮资助学活动 师德师风演讲活动 组织教师旅游 教师篮球、排球比赛

教师跳绳、拔河比赛 开展“六一”运动会 开展艺术节 民主评议干部 九月至元旦 庆祝教师节活动 “三育人”评选活动 迎接“四项工作”检查 教师足球赛 元旦联欢会 迎新春送温暖活动

篇6:小佳河镇卫生院2010年安全工作总结

邓海华说, 每年在这个时候, 卫生部都要评选上一年度“十大优秀新闻”。2010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分别是——

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 提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2010年10月18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增加财政投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建议》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010年5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医药卫生发展趋势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第20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关系千家万户性命、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 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民生问题,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给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

一年来, 全国卫生系统根据国务院2010年度医改工作安排, 以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为核心, 加大力度, 稳步实施, 总体进展顺利。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 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50%以上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 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稳步推进。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 16个国家级联系试点城市和31个省级试点城市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四、国务院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2010年11月29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12月1日, 温家宝总理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 探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和致孤儿童, 慰问工作在艾滋病防治一线的医务人员并进行座谈。11月22日, 李克强副总理考察了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场主持召开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 要求提高科学防治艾滋病工作水平,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全国医药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010年5月以来,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启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基层单位党建工作。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坚持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国医药卫生系统的实际出发, 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加强基层组织”为总的实践载体, 努力创建以“五个好”为基本要求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以“五带头”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共产党员。

六、我国完成1.02亿人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2010年9月, 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以尽可能给予免疫空白人群接种机会, 最大限度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 加快消除麻疹进程, 提高全体人群健康水平。9月11日至29日, 全国共接种1.02亿人, 没有与疫苗接种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 没有群体性不良反应发生。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异常反应发生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参考指南, 低于既往水平。

七、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2010年4月14日, 青海玉树发生地震, 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 甘肃舟曲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 卫生部门迅速启动卫生应急一级响应, 创新建立前后方指挥一体化、军警地协同一体化工作机制, 协调组织全国卫生力量奔赴灾区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全力指导支持灾区卫生部门开展紧急医学救援、伤员转运、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高原病防治、心理援助和鼠疫防控等工作, 实现了“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和“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八、我国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

2010年2月10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通知, 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病毒检测项目,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 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 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 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要求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时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此项措施得到了公众的积极支持。

九、我国检测出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

2010年10月26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 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检测时, 检出3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国际上报道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后,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卫生部立即组织有关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开展了该耐药菌的调查、检测和监测, 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确保广大群众健康。

十、卫生部调查“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情况

2010年8月, 针对媒体报道有婴幼儿因食用圣元乳粉导致性早熟的情况, 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协调下, 卫生部成立专家组, 会同有关部门和湖北省立即开展调查处理, 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 并及时向社会通报。卫生部专家组评估认为, 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 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随后, 邓海华全面介绍了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十大要点。

一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巩固和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到2011年底,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覆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实行零差率销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村卫生室和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调整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使用部分) , 更好地适应基层用药需求, 适时启动制定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工作。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采购机制, 规范采购配送工作, 建立药品价格信息库。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

二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使人民群众切实受惠。确定一批易操作、经验成熟的重点政策措施向全国推广。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公立医院改革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便民惠民措施, 让人民群众尽快享受到便利的医疗服务。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管理, 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 组织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试点。优先发展县级医院, 选择300个覆盖县域人口较多、基础较好的县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完善有序规范就医的引导政策, 加快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施首诊在社区, 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推行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先诊疗后结算、志愿者医院服务、便民门诊等便民惠民措施。继续制定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路径, 增加实施病种数量, 扩大临床路径实施覆盖面。积极探索支付制度改革, 完善政策措施, 适当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 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和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试点范围。积极探索重大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推动试点城市开展综合改革, 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等难点方面进行探索。积极推广公立医院以支付制度改革为切入点解决以药补医的做法。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将实施便民惠民措施与推进综合改革、探索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相结合, 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三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水平,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稳定参合率, 继续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 稳步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 逐步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及重性精神病门诊费用纳入统筹补偿范围。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 并逐步扩展大病救助保障病种范围。健全管理经办机构, 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 全面实现参合人员在统筹区域内自主就医和即时结算, 推行农民健康“一卡通”工作。加大基金监管力度,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 推行支付方式改革。

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落实补偿政策,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完善人事分配制度,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乡村医生补助政策的落实。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大力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扎实做好卫生应急、重大疾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完成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实施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研究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覆盖面,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经费标准。制定并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完善工作机制,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建立信息报告及发布制度, 开展项目评估, 加强督导、考核, 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

五是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加大卫生监督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开展《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任务, 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继续打击使用列入“黑名单”物质和其他化学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行为。组织实施《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信息公布制度。继续清理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地方监测方案, 开展风险评估, 及时发布预警公告,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组织机构建设。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着力加强事故报告和通报机制, 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加大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2009-2015年) 》, 制定完善配套规章和标准。加强卫生监督工作, 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启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六是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进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重点临床专业国家级医疗质量与控制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同级医疗机构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工作, 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确定并实施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培育专科建设项目, 提高我国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研究建立临床药师准入制度, 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加强院前急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提高急救急诊服务能力。规范临床检验工作, 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 保障医疗安全。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 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和临床用血需要。进一步推动医疗康复、防盲治盲和戒毒医疗管理工作。严格医疗广告的审批和监管。

强化医疗服务监管, 启动医院评审评价工作, 继续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 开展以改善医疗服务为重点的优质医院创建活动, 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活动, 加强人体器官移植监管, 进一步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七是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加强药品监管工作。加大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环节监管力度, 加强各地电子监管能力建设。加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 定期分析评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 控制药品安全风险。开展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评价试点工作,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主导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扎实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

八是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细化实化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以县级中医医院达标建设和扩大城乡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为重点, 加强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及能力建设。继续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 推动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民族医药工作。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 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 实施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继承项目, 探索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推进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加快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 继续推广中医临床路径, 开展付费改革试点。加强对中药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研究制定鼓励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的优惠政策。加快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中医药任务。

九是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推动卫生科技创新与发展。加强卫生人才培养。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推动全科医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开展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 继续开展和适当扩大专科医师准入试点。扩大实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 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 开展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药师工作。加强继续医学教育, 加大公共卫生和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力度。开展西部卫生管理干部和大型医院领导干部的培训。加强医学教育宏观协调和管理, 推进高校医学院共建工作。

推进卫生科技事业发展。扎实推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及公益性行业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

上一篇:论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下一篇:“抓三转反四风”要切实提高三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