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看幼儿家庭教育

2024-05-02

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看幼儿家庭教育(通用7篇)

篇1: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看幼儿家庭教育

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看幼儿家庭教育

知识传递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新经验的构建是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螺旋上升.家庭教育就是这种经验的传递,而我们家长应当自觉反思的是如何将这种构建的能力传递下去--这就是内隐的元认知策略的传递过程.本文主要针对家庭教育的.幼儿阶段,探讨家长如何在过程教育中将元认知策略--关于认知的认知--这一思考的上层阶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使得孩子受益终生.

作 者:陈B ChenJun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36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20)分类号:H3关键词:元认知 家庭教育 人本主义 探究性学习形成性评价

篇2: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看幼儿家庭教育

1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的概念是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来的。他将元认知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 也就是学习者以自己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 对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Flavell, 1979) 。程晓堂 (2002) 也认为元认知是不同的学习者对有些学习活动的不同认识。元认知并非对认知单纯、孤立的研究, 而是对认知的格式塔研究, 它在多种认知活动中都有很广泛的适用性。

肖武云 (2011:2-3) 认为,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及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其中元认知知识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者自身, 学习对象及学习策略的认识、了解、理解、分析、研究等。元认知体验是伴随着元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这些体验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认知主体。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 为达到预定的目标, 借助元认知体验, 运用元认知知识, 对认知活动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监控就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不断的控制和管理, 这是元认知的核心。

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过程进行协调的各种学习策略。它可以直接计划、监控各种学习的策略, 直接关系到各种学习策略使用的效果, 正是因为这些, 才使得学习者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综合学习能力。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一定的管理步骤, 它不同于认知策略或情感策略, 一般被分成三种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Oxford (1990) 则进一步把策略研究称为策略训练, 并将其分为策略意识训练、一次性策略训练和长期策略训练三种。随着研究的深入, 在中国, 元认知策略的训练也被文秋芳 (1996) 进行了拓展研究, 把策略训练分为明示策略训练和融入式策略训练。明示策略训练就是把策略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 并让他们知道自己在用哪些策略, 明示策略训练分为“开胃式”、“三明治式”、“甜点式”三种方式;融入式策略训练则是“奶茶式”, 是把策略融入到教学当中, 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训练学生。这些策略的形式都各有利弊, 但是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2 网络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利用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主动探索地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把所学知识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真正地融合到一起。蔡继刚 (2003) 指出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十分有助于个性化学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学生可以在有网络的地点, 在自由的时间里展开学习。

(2)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和实际需要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 自己拟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3)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测试结果进行自我评估, 发现并解决自身的问题, 调节自己的各项指标。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在课堂的指导, 否则, 在学生自主能力不强的前提条件下, 这些都将事倍功半。

3 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指完全脱离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而进行自学的形式。恰恰相反, 这种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延伸, 使学生逐渐脱离教师, 进而达到独立自主的一个过程。此能力培养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元认知知识的讲解。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认识自我, 了解自身的情况, 传授如何获得关于自我的知识;然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元认知的意义及相关要求;最后让学生掌握元认知的各种策略, 对元认知进行透彻的理解, 以便于自己操作时能够有效地应用它们。

(2) 目标与监控。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是元认知策略的一种。学生完成教师统一布置的任务后, 再根据教师指导, 就自身情况, 在网络上选择与自己实际水平相似的学习内容和测试题。自学的进度可以视自身情况而定, 在这里学生自己是唯一的教学中心, 对手就是自己。学生既要清楚自己的目标, 具体任务, 又要在灵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的同时, 能够有效地监控自己。对自己所提出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行解答。自我监控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网络自主学习中, 更是对学生一生都是有益处的, 正所谓“严以律己”。

(3) 自我评估。除了授课教师了解学生, 就是学生自己了解自己了。自我评估是一个标尺, 在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自我评估, 学生可以不断的认识自己, 发现自身问题、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重新调整目标, 再次选择元认知策略来提高成绩。

4 总结

元认知策略在被引入到外语教学之后, 内容不断被充实, 领域不断地扩大, 随着网络自主学习的兴起, 二者也很快就被结合到了一起。网络自主学习方式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 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普及到各高校, 成为外语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结合了元认知策略的网络自主学习, 更能够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偏离该项学习设立之初的方向。

参考文献

[1]Flavell, 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y, 1979 (8) :256-262.

[2]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g House.1990:420.

[3]蔡继刚.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 2003 (6) :2-7.

[4]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文秋芳.传统和非传统学习方法与英语成绩的关系[J].现代外语, 1996 (1) :37-42.

[6]肖武云.元认知与外语学习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7]徐锦芬, 彭仁忠, 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 :64-68.

篇3: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看幼儿家庭教育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

自20世纪50年代,自主学习 (self-regulated learning) 就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西方教育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目标。70年代,Henri Holec 把自主学习概念引入到语言学习中。90 年代,中国教育者开始研究自主学习,以解决语言学习低效率问题。自主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自我参与与自我引导。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学者的广泛关注。

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给学习者提供了开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自主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与生俱来,他们需要接受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Flavell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的认知,以及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元认知是一种技能, 是对思维方式的思考,是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自我行为的思考与反思。元认知包括两部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

认知心理学家把学习策略分成三大类: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大脑进行加工处理输入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再现、推理、总结等策略。社会/情感策略是学习者为促进语言学习而跟别人进行交流,或在学习中自己控制情绪,进行自我鼓励。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或自我指导而采取的管理步骤,比如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程以及评估学习效果。O'Malley & Chamot认为元认识策略在这三类策略中最为重要。因为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控的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执行性技巧。它不仅让学生意识到在不同的情况下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而且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不断进行自我调控,提高学习效率。

三、元认知策略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元认知策略强调运用自我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加工活动的控制,从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与学习过程。学习者掌握元认知策略,也就具备了自主认知能力;掌握了自主认知能力,学习者就学会了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是息息相关的。O'Malley的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是区分成功学习与不成功学习的重要因素。Anderson(2002)指出,学习者使用元认知策略可以激发自己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大量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认知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步骤可以实现二者的结合。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自身角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觉自主地承担学习任务。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介绍和学习策略应用的指导,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上。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地分析自己的现有水平以及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由此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即将采取的学习策略。学习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目标进一步细化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收集学习材料、确定学习策略,摆脱不良的学习习惯。研究表明:成绩高的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设置行之有效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三)监控学习过程

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之后,就要一步一步地按照步骤执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指导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学习策略的运用是否有效等情况进行反思,并能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还要对前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 哪方面取得了进步,哪方面还需要多下工夫;在每次考试结束后, 要分析考试成败的原因,做错题的原因,以及应如何改进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定期写学习总结,这包括学习上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困难,反思阶段性学习情况,客观地分析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不断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四)强化自我评估

O'Malley & Chamot认为, 完成一项任务后,应该给学习者一定的时间来反思学习活动并评估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还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评估当初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密切相关,因为自我评估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现有水平和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自我评估能力也是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自我评估是学生为了评价自己学习效果而建立的内在标准,它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矫正。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认清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努力克服自身的惰性,逐渐形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觉的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

四、结语

自主学习是一场学习的革命, 它意味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转变, 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元认知理论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息息相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元认知水平,把元认知理论有效的融入常规教学中,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实现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学习观念的彻底转变,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OXFORD,SHEARI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 . New York: Newbury House / Harper& Row, 1994 .

[2]O'M alley,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0 : 254-361.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

篇4: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看幼儿家庭教育

随着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的广泛开展, 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已经不再是研究的重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主动教学模式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制约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如下:

1.1教师忽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阅读课课时较少, 只凭借课堂的时间很难达到阅读训练的效果, 因此教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强调十分必要。但是多数教师认为大学生已不同中学生, 能够自觉完成一定得阅读任务, 往往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 教师严格控制课堂, “填鸭式”的教学也禁锢了学生的思想, 阻碍了学生自己思考能力的发展。

1.2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和评价不当

阅读课上, 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与评价一般还停留在简单的考勤、课堂表现、课堂测试及作业。由于高校扩招, 英语专业每个班级已达三十多人, 教师无法充分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测试也仅仅是对单词的考核;由于课时少, 人数多, 再加上学生的不重视, 阅读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

1.3学生缺乏阅读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学生词汇匮乏, 知识量不足导致阅读水平不高, 影响阅读任务的顺利进行, 这些因素很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 从而放弃阅读任务。在加上课外阅读材料种类繁多, 难易程度不等, 使学生无目标、无计划的阅读。

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理论依据: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

笔者认为, 元认知理论中的元认知策略恰巧能够解决上述提到的自主阅读能力的问题。元认知是弗拉维尔 (Flavel)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 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 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学习时, 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解决问题。概括起来,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 如发现问题, 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 及时更正、调整认知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的实施

3.1计划策略:有计划的阅读

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其现阶段的阅读水平, 逐步的提高阅读水平, 这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阅读的目的性也就增强了。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水平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需要细化, 如每天的阅读的任务, 每周的阅读字数, 每月的阅读书籍, 每分钟的阅读速度。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 文化背景也要考虑在其中。同时, 还应注意根据实际阅读水平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

3.2监控策略: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学生的自我监控包括目标监控、过程监控、策略监控。目标监测是指学生在阅读开始时建立自己的阅读目标, 根据目标选择阅读方法。如, 泛读文章只需掌握文章大意, 不需要顾及文中细节及语言知识, 学生应选择扫读法完成自己的阅读目标。过程监控是指学生通过思考, 观察及辨别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完成阅读目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自我监督能力, 知道自己的弱点和困难所在, 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如何改进和弥补。学生还要监控自己是否按时完成阅读任务, 是否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阅读计划及阅读方法。在策略监控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独立找到好的阅读模式及阅读技巧来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常用的阅读模式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交互式。常用的阅读技巧通读、跳读、泛读、精读、略读等。

教师的监控包括课上实时监控和课外监控。教师可以通过课上观察、提问、小组讨论和互相提问的方式监控学生是否理解了阅读任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布置及验收阅读作业, 并推荐好的阅读书目及材料。

3.3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分析和判断, 并进行自我调节的活动。自我调节是一项重要的元认知策略, 它能帮助学习者看到自我进步, 树立信心更正学习方法。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会用提问的方式检验自己是否理解阅读材料。没有理解文章内涵的原因可能是文章难度大, 篇幅长, 阅读策略运用不当等。找原因的过程就是反馈与调节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 每次阅读之后的总结与反思能够使阅读活动变得更加高效。所以在上课结束时进行一次学习者自我评估情况调查对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 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很有帮助。

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应该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的评价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课堂管理等。及时更改不适当的教学策略, 修改教案,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

四、结语

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 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使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杜晓新, 冯震.1999.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慧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篇5:从元认知角度看促进教师反思

关键词:反思 元认知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 认知调节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事实上对于许多教师而言,20年的教学经验可能只是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20此而已,因此在这里“1×20≠20”。对照教师成长公式,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缺少了反思。反思,指的是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行为及情景的能力;教师反思,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自己行为及所处情景的考察与反省。从心理学上讲反思就是元认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美国心理学家弗劳威尔(J.H.Flavell)对元认知作了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①而 A.Brown与L.Baker也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②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也就是说,一方面,元认知是一个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Flavell认为元认知的两大主要成分是: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③而Brown认为元认知包含两大成分:关于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调节。④比较与综合两者观点,可以将元认知成分划分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认知调控三方面。近二十几年来,元认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对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旨在将元认知理论引入教师反思训练体系,从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与认知调控三方面来探求如何促进教师反思,为教师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进而使其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

一、获取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所存储的既和认知主体有关又和各种任务、目标、活动及经验有关的知识片断,包括:⑴个体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及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在认知方面的某些特征的知识;⑵任务元认知知识,即关于认知任务已提供的信息的性质、任务的要求及目的的知识;⑶策略元认知知识,即关于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及其有效运用的知识。元认知知识,就是反思的内容所在;获取元认知知识,是反思的基础与前提。

对于教师而言,认知的任务就是教育教学,而教师的反思内容就应包括:⑴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表现;⑵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理解。关键在于获取这些知识。其实,在教师实际工作中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并不少也不难,可以概括为两条途径。首先,是从外界获取客观信息,如教学录像、学生及领导的反馈等;其次是通过自己做些记录或总结来从自身获取这些知识。相比之下,前一种途径在我们今天的大部分学校中都能得以实现,但第二种却对促进教师反思更有效。首先,促进教师反思的直接目的是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第一种途径虽然在学校普遍使用,但其往往将目的扭曲为单纯的评价与考核,无论教学录像还是反馈往往是给作为价值主体的学校领导看的,而我们的教师却无法准确及时地获取这些信息;其二,第一种途径只是在提供给教师反思的内容,而第二种途径则直接提供给教师反思的机会;其三,即使通过第一种途径教师能获得真实的信息,但其会将反思的重点置于对自己行动的反思,而忽略了对于教育教学本身的反思。而第二种途径则能使教师在总结自己行动表现的过程中反映出其对教育教学本身的理解,促使其对自己教育理念的反思。因此,教师撰写教师日志、进行个案分析或经验总结都能帮助其获得对于反思更有价值的元认知知识,而学校可通过这些要求的实施,引导教师积极有效的反思。

二、激发元认知体验

所谓元认知体验指的是伴随并从属于智力活动的有意识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显然认知体验与情感体验是其不可或缺的两方面。认知体验就是对认知活动中你所取得的信息进行解析,它既可以是对“知”的解析,也可以是对“不知”的解析;既可以是肯定的解析,也可以是否定的解析。而情感体验是指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做一体察,并探究其原因。元认知体验实质就是反思的过程,激发元认知体验是反思的实现途径。

对于教师而言,认知体验就是首先在获取对教育教学认知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然后对照这一标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分析评价的过程。所谓“知”的体验,就是教师对于已达标准的行为分析,分析长处及优势;所谓“不知”的体验就是教师对于未达标准的行为的分析,分析原因与结果。所谓肯定的体验,是指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认同、对自己教育教学理念的加固;所谓否定的体验,是指对自己行为与理念的质疑与批判。情感体验,则是对在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情绪反应及情感投入的体察,完整的人格不能缺乏感性认识,同样教师反思也不能忽视情感体验。激发教师元认知体验的方式很多,自我评估、小组讨论等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上述这些方面的体验必须融合在一起,对应不同的情景产生不同的体验,我们在引导教师反思的过程中不可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这不利于教师的有效反思与自我发展。

三、实现认知调控

所谓认知调控,指的是主体凭借元认知体验运用元认知只是对认知活动不断进行调节如修正、深化的过程。元认知是认知的认知,而认知调控,就是元认知的根本目的。认知调控既受到元认知体验的激发和指引,同时又以元认知知识为基础;而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体验的最终归宿必然是认知调控,否则元认知知识与体验便是无意义的。

对于教师而言,其反思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思”上,最终必须落实在发展与改善上。对于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及教育教学理念的认知与体验,最终是要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与素养。元认知知识是起点,元认知体验是指引,对于两者的不同组合,应采取不同的调控方式。教师对于自己的经验,首先应分析是个别经验还是可以上升为普遍经验,若是前者,教师应明确使用该经验的情境与条件,以便在以后教育教学的类似情况中继续发挥作用;若是后者,则应加以推广、深化,使之能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借鉴参考。教师对于自己的疑惑,更应视之为瑰宝,这颗“宝石”将引领你去探索与研究,最终找到答案,并在实际工作中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通过认知调控,联系了反思与实践,教师才能真正发展与成长。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认知调控三个方面虽然相对独立,实则密不可分。元认知知识是体验与调控的基础,获取真实的元认知知识使得元认知体验与认知调控目标明确,不至于陷入茫然;元认知体验能强化元认知知识,调动认知调控;认知调控是最终的归宿,但在调控过程中,也能丰富元认知知识与体验。从中我们也能将教师反思的过程概括为:获取元认知知识激发元认知体验实现认知调控。而我们对教师反思的引导则应从这三方面着手提出要求与建议,将元认知理论更有效地运用于教师反思训练中,使教师在反思中真正得到成长,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与研究型教师。

注释:

[1] Flavell J H. Cognitive monitoring. In: W P Dickson ed.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1.

[2] Baker L, Brown A L. Metacognitive skills and reading. In: P D Pearson ed.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New York: Longman, 1984. 353-387.

[3] Fl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psychology inquiry. In: T O.Nelson ed. Metacognition: Core Reading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79. 3-8.

[4] Brown A L. 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even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 In: R J Spiro, B C.Bruce, W F Brewer eds.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erspectives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2.

参考文献:

[1] J.杜威.我们如何思维[A].引自罗伯特·哈钦斯.西方当代名著入门(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巴里斯,爱丽丝.培养反思力:通过学习档案和真实性评估学会反思[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 布鲁克菲尔的.批判反思性教师ABC[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斯蒂法妮·佩斯·马歇尔.营造终身学习氛围[A].F.赫赛尔本等.未来的组织:51位著名咨询大师勾勒的未来组织模式[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6]汪玲,方平,郭德俊.元认知性质、结构与评定方法[J].心理学动态.1997,(1).

[7]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0,(2).59-63.

[8]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2).57-60.

[9]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5).55-59.

[10]柳夕浪.在“反思性实践”中建构研究型课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1,(7).68-71.

[11]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2-5.

[12]聂爱情,许晓晴.元认知及元认知培养对教学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46-48.

[13]张立昌.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12).17-21.

[14]胡东芳.教师的专业形象从“公仆”到“专家”[J].福建教育.2002,(1).14-16.

[15]顾泠沅.专业领域与“教学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2,(1).1-3.

[16]任红.反思性教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4).60-62.

[17]陈美金.写“教育教学后记”的点滴体会[J].福建教育.2002,(5).28.

[18]洪明.美国学者对“反思性教学”的分类及其启示[J].教育评论.2002,(5).100-102.

[19]柳夕浪.促进反思的对话[J].上海教育科研.2002,(6).15-17.

[20]熊川武.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2,(6).4-9.

篇6: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看幼儿家庭教育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差, 不懂得外语学习的规律, 不会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 这造成许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面对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环境, 反而不知如何学。面对这一现状,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明确提出,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大学英语教师应培训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关系

1. 自主学习的内涵

Holec最早开始进行外语自主学习研究, 他 (1981:3) 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主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他指出这种能力是“潜在的、在特定环境中可以实施的能力”, 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Little (1991) 将自主学习定义为三种能力:评判性能力, 做出决策的能力, 以及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Little-wood (1999) 视自主学习为“自我调控能力”。Nunan (1995:145) 认为:能够确定自己目标并创造学习机会的学习者, 可以说, 是自主学习者。Boud (1988) 也认为:自主性原则是教育实践中用来指导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与决断能力的基本原则。Dickinson (1993:330) 则把自主性看做是一种对于语言学习的态度。虽然对自主学习的界定有所不同, 但他们都同时强调管理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是自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 元认知策略的内涵

认知心理学家O’Malley和Chamot根据学习认知心理过程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他认为元认知策略高于另外两种策略。元认知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调控手段, 如制订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文秋芳 (1995) 对英语元认知策略的研究结果显示, 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前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强, 英语学习富有计划性和主动性;后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淡薄, 英语学习处于盲目、被动状态。可见, 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计划、管理自己的学习, 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更重要的是, 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3. 两者的关系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觉有效地安排学习过程。而元认知作为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 离不开学习中学习者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学会自主学习, 实际上就是在掌握学习的元认知知识的前提下, 监控学习过程的问题。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被认为是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要目标。

三、元认知策略的训练

1.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

培养元认知意识是培训元认知策略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及幻灯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讲解元认知策略的内涵和重要性。在元认知意识的培养中要注重以下的方面。第一, 明确学习目标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明确地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告知学生, 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第二, 掌握分析加工材料的意识, 教师应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知识难易和主次的能力, 以便他们能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第三, 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第四, 把握自身认知特点的意识。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 协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的计划性是元认知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 他们对大学英语的学习的特点完全不了解, 学习处于盲目状态。在新生入学后, 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计划制订的教育, 帮助其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老师要让学生了解制订计划一般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做什么, 什么时候做, 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 从学习内容到学习目的, 从安排时间到选择方法都要包括在计划之内。一份计划具备具体的内容, 明确的目的、得当的措施、具体的进度安排和时间分配, 才会有较强的执行性。

3. 指导学生监控学习过程

监控是元认知策略之一。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要经常检查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的执行情况, 看时间的利用是否合理、学习进展怎样, 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做出分析与评价。监控的好处在于它能发现问题, 以便及时调整思路, 改变学习方法, 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自我监控学习加以指导。比如, 可以鼓励学生写英语学习日记, 记录自己学习英语的时间, 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策略, 学习的内容、进度等。教师应不定期检查学习日记, 以便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此外, 可以指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可在小组内公布并互相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此外, 组内可以进行每周一次的学习讨论, 不仅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 而且可以共享信息和学习心得。

4. 帮助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指反思自己的学习, 如在完成某项语言学习任务时做得怎样。自我评估在整个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我评估可以通过测试题、小组互评、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后引导学生就自己存在的弱点和今后如何打算等作出书面评估, 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中的难点和弱点, 为他们下一步制定目标和计划做好准备。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计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 完成大学英语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慧, 郑淑明.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145-147.

[2]仵宁.元认知策略培训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科教文汇, 2010:32, 39.

[3]刘宇慧, 刘晓燕.元认知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外国语文, 2010:119-121.

篇7: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看幼儿家庭教育

关键词:亲子游戏;儿童的成长;认知性

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增进感情、促进交往的娱乐游戏活动。因为游戏是孩子的生活,是孩子的认知方式,孩子的想象与创造通常表现在各种游戏活动之中。所以,很多试图通过各种教育培训班、早教班提高和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家长不妨利用亲子游戏这一教育手段。在亲子游戏中注意孩子创造潜能的开发,会对孩子智力的提高、创造品质的形成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亲子游戏是家长教子成才、助子成功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一、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认知能力是孩子发挥其主动性的重要部分,一般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都需要认知能力的参与,比如,从孩子从小认识父母开始,能指出谁是爸爸妈妈,能从镜子中认识自己;看到的周围环境和花草树木,能够认识到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慢慢学会说话、数数,学会唱歌、念儿歌和各种文化知识;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开心、难过、不好意思等;知道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什么事情是错误的不能做的;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遇到困难也会向他人求助等等,这些活动都能体现出孩子的认知能力水平,是生活和学习所必备的能力。

二、如何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1.让孩子学会感受

感受即感知能力的培养,是认识事物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看、听、闻、尝和摸的能力。孩子可以通过感官去辨别一些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要区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就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先让孩子找找周围环境或自己见过的东西哪些是圆形,哪些是正方形,自己观察物体的颜色哪些和周围环境布置中的颜色相似,并对孩子的答案給予及时的肯定,这样孩子就能在游戏中认识并区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孩子的感知能力也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2.发展孩子的记忆能力

对孩子来说,知识经验积累得多、记忆得牢,对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是有益的,记忆能力是积累知识不可缺少的认知过程之一。孩子长期所获得的知识印象大多数对自己直接感知过的具体事物比较容易记住,是无意识记忆。例如,我们想让孩子记住某样东西,家长可以选择游戏的形式,找一找什么东西不见了。在桌子上摆放不同的几样东西,让孩子观察后闭上眼睛,再拿走其中的一样,让孩子睁开眼睛找一找什么东西不见了,说对了给以鼓掌表扬。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带来愉快感。在重复的游戏中,家长可以适当地根据孩子的能力增加游戏难度。例如,摆放功能性的东西让孩子找一找什么东西不见了,这样在找出不见的东西后可以让孩子说一说这样东西的名字和功能。这样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记忆能力,还丰富了孩子的各种经验。

3.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开拓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亲子游戏中有角色游戏,是发展想象力的极好方式,在进行这类游戏时,家长要做适当的指导,不能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不能让孩子自己无目的、无计划地活动。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进入角色游戏,让幼儿自己选择角色,家长在陪同游戏的过程中要对孩子选择的游戏角色进行指导:提醒孩子这个角色需要做的事情等。当孩子在游戏中出现一些不妥的行为时,我们要注意引导,不是严厉制止。因为这样会抑制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配合孩子准备各种可以利用的游戏道具,尽可能地激发孩子去模仿、去想象、去创造。

4.帮助孩子锻炼思维和发展语言能力

孩童时期完全是借助口头语言表达思想和与人交往。思维是人对事物间接概括的认识能力,人的思维只有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达,所以,语言是表达思维,使人们互相了解、互相交往的工具。孩子的口语发展得好,表明其思维能力强。所以,加强孩子的口语训练,教孩子说也就是锻炼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家长可以利用平时带孩子外出或散步的时间,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让幼儿说一说,表达一下孩子看到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这样帮助孩子记忆的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游戏常伴随玩具,可以让孩子了解物体的性能,动脑筋、想象和创造;同时游戏又具有规矩,让孩子能够按要求行事。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动,也是孩子学习的一种极有效的方式。希望通过以上的分析,能让家长认识到亲子游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轻视孩子的游戏,而是应该学会更多的亲子游戏,把游戏引进家庭,在家庭中提供孩子自己的游戏场地;同时自己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使家庭演化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亲子课堂,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乐园,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开发潜能,在游戏中发展认知能力。

上一篇:如果灾难来临想象作文下一篇:党委宣传部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