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报刊对群众教育性看民众对政府的认知度

2022-10-28

1 近代中国报刊创办发展历程

报纸是沟通政府与群众的桥梁, 是起到一种教育传播的作用!报馆的设立, 加强了对政府的监督, 群众看到一个更加民主的政治。作为当时最主要的信息载体和公共空间的重要形成力量, 报业为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介绍、各种政治思潮与政治力量的交锋、政治近代化过程的反思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1.1 外国传教士办报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 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诸如《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等外人报刊已在中华大地上出现。旧式中国知识分子毕生沉迷功名, 对其他知识了解不多。外报带来的西方文化, 震惊了中国知识界。从内容上看, 外报最初虽然多传扬宗教, 但越到后来, 宗教的成分越少, 西方先进科技与文化信息逐渐增多, 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工业、农业、人文、政治等各个方面。两次鸦片战争后, 外人报刊在通商口岸、沿海港口日益增多, 而且积极向内地扩展。这些在舆论上处于统治地位的外人报刊在报道过程中, 往往为帝国列强说话、甚至不惜歪曲事实, 对中国进行造谣中伤。

1.2 进步地主阶级办报

中国人自己主办的近代意义上的“报刊”最早可追溯到林则徐组织翻译的译报《澳门新闻纸》。《澳门新闻纸》的重点是介绍“禁烟”和“兵事”。可以说, 中国新闻事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政治、时事息息相关。中国的有识之士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积极投身报界。19世纪70年代到1919年陆续创办的国人报刊, 积极记录了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逐步过渡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政治派别从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到保皇派发展演变的具体情况, 先后宣传和介绍了西方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以及民主、科学观念。

1.3 清末政府办报

在几千年一贯的“偶语弃市”、“诽谤者族”的专制背景下以法律的形式给新闻一片天空, 这是清末报律的历史进步性所在。清末新闻法由《钦定宪法大纲》、《大清报律》等五部主要法律、相关法律法令等构成, 在体系结构上与欧日趋同。《钦定宪法大纲》中规定“臣民法律范围内, 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 均准其自由”, 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中作出赋与臣民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 对于清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言禁、书禁、报禁是个有力的突破, 颇具资产阶级法制色彩, 为保障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从业者的权利提供了根本法上的保障。确立了一系列有进步意义的新闻法律制度。

2 群众对政府的认知度

报刊作为思想文化和社会信息的传播的教育工具, 在近代中国的文明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近代各主流知识分子群体通过创办报刊的实践深化了对于报刊功能的全面认识。近代报刊的出现, 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2.1 开明知识分子的办报主体

1 9 3 8年3月, 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提出“探访夷情, 知其虚实, 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 并组织专人翻译外报。魏源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从他们二人的主张中, 可看出他们对报刊沟通信息的功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1859年, 太平天国的后期将领洪仁玕向天王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 高度评价了报纸 (“新闻篇”) 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了设立新闻馆、“准卖新闻篇” (即报纸) 等新闻主张。王韬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始人, 曾在《商潘伟入中丞》书中阐述了他在香港主办《循环日报》的目的:“韬虽身在南天, 而心乎北阙, 每思熟刺外事, 宣扬国威。日报立言, 义切尊王, 纪事载笔, 情殷敌忾, 强中以攘外, 诹远以师长, 区区素志, 如是而已。”简言之, 王韬要借日报立言, 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他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 呼吁朝廷放宽言禁, 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允许报纸“指陈时事, 无所忌讳”, “言之无罪, 闻之者足戒”。梁启超是维新知识群体中对于报刊功能的认识最为深刻最有代表性的一人。在1896年, 他就写作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的著名论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耳目喉舌”这一通俗而形象的比喻阐述报纸“去塞求通”的功能。他说, 中国的报纸要“进入于一国报之范围, 且更努力渐进以达于世界报之范围。”

2.2 受众群体的初步形成

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在民族报刊出现之际, 受众条件已经比较理想。1851年香港的外人报纸《孖剌报》出版了它的中文版《香港船头货价纸》, 方汉奇先生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一书认为, 该报所载主要是船期、商品价格、商业行情、商业信息及广告, 受众对象主要是商店职员。七八年后该报易名《香港中外新报》, 虽然仍以报道商业行情为主, 但新闻类内容进一步增多, 其发行对象已由最初的商人扩大为一般市民。这说明香港的中国人受众已经是一个规模不小且对报纸新闻信息具备系统需求的群体。据余绳武、刘存宽两位先生主编的《十九世纪的香港》一书提供的资料, 香港1861年、1871年和1881年城镇人口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分别高达85.5%、88.3%和86.0%。尤其重要的是,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 香港的华商势力迅速崛起, 成为香港最大的业主, 改变了华商与洋商的力量对比。该书认为:“1874年创刊的《循环日报》,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以该报主编王韬为代表的知识分子, 鼓吹政治改革, 主张发展工商业, 开采矿藏、兴筑铁路、敷设电线, 实际上是他们的代言人。”

摘要:鸦片战争后, 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逐渐深入中国。为强国御辱, 上至政府, 下到群众, 积极为办报事业服务。在这个过程中, 国人的办报活动教育了群众, 反过来, 群众对政府日益增加的认知度为报刊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近代中国,报刊,群众认知度

参考文献

[1] 徐培汀, 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M].重庆出版社, 1994.

[2] 作者.太平天国史料.开明书局, 1951.

[3] 夏冬元.郑观应集 (上册) .出版时间.

[4]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5] 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

[6] 余绳武, 刘存宽.十九世纪的的香港[J].中华书局, 1994.

[7] 白润生.中国新闻通史纲要[M].新华出版社, 1998.

[8]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高中人事档案刍议下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