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设

2024-05-02

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设(共8篇)

篇1: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设

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设

1、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活动重点应该放在为群众解决问题和办事上;

2、要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机制。

3、要做到党员干部真触动,教育实践双丰收。

4、要突出基层一线和有效实用,做到群众日常监督与上级重点检查相结合。

5、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力度,并建立群众工作调研制度。

6、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

7、强化群众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了解群众工作,积极参与群众工作。

8、定期开展群众工作培训,尤其是对新进的干部要把群众工作培训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

9、学习教育、听取意见。重点是搞好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

10、领导干部多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积极为基层办实事,解民忧,帮助解决基层工作难点问题。

11、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12、坚持廉洁奉公,提高自身修养。

13、在真抓实干、基层服务上改进作风。

14、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

15、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16、抓好“四风”的整改,转变作风,积极工作。

篇2: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设

1、坚持教育为先,引导企业自觉树立安全生产大如山的思想观念;

2、强化忧患意识,对于安全问题要早发现早解决,不能养痈成患才去解决;

3、想企业之所想,不仅要善于查找隐患,还要善于帮助企业解决存在问题。

篇3: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设

本文主要根据JA中国20年以来在中小学针对创新、创业开展的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课程实践和国际国内竞赛活动, 进行的经验总结、教学内容反思和教育方法探索, 进而引发对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特别是在中小学生创新精神, 知识探究和问题解决方案, 以及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培养的有益讨论。

一、中国目前教育界创新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之分析

当前困扰中国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家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发展中国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发现和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人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持续稳定具有高度重要的意义。2009年9月4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既严肃指出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又明确指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温家宝说:“为什么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应该清醒地看到, 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多次看望钱学森先生, 给他汇报科技工作, 他对科技没谈什么意见, 他说你们做的都很好, 我都赞成。然后, 他转过话题就说,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学校在培养有创造力的、具备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方面亟待提高。温家宝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第一, 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注重启发式教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自由的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的思惟,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 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3]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创新的思惟”, 要有方式——“注重启发式教育”, “互动式教育”, 要有环境——“创造自由的环境”, “小组讨论”, 要有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为主的”教育方式。

不仅仅是中国的领导人, 而且中国的一些学者也意识到了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这一深刻问题, 在一篇题名为《四大因素扼杀中国人创造力》的文章中, 香港城市大学的岳晓东博士指出了扼杀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四大因素是“思维标准化, 知识无活力化, 发散思维发展受阻, 以及创新知识非凡化”。[4]

那么中国教育中影响学生创造力、创新能力孕育培养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我们在此试举影响中国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三点因素:第一, 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灵活性。第二, 评估概念相对狭窄, 评估主体相对单一。第三, 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机制。

首先, 就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来说, 在当前标准化考试和应试教育作为升学和继续深造几乎可以说是唯一标准的范式下, 教师直接教学 (Direct instruction) , 学生被动学习也就成为了最为行之有效的应对标准化考试的策略。为了应对标准化考试以及与此同时伴随的升学和就业的压力, 各个阶段的考生在夜以继日地辛勤地准备着, 课堂的学习似乎都是为了升学考试所服务的。老师授课的目标和方法也几乎纯粹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应付考试而设置的。长此以往, 学生的创造力思想的发掘, 想象力空间的开放, 在高考“指挥棒”或者各种考试“魔力指挥棒”的阴霾下, 这些已经被排挤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

其次, 就评估方式而言, 教育界对多元化评估方式的存在已经并不陌生。但是具体实施起来, 当前采取的对学生的主流评估形式仍然是以终结性的评价为主 (Summative Evaluation)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的一个阶段学习效果进行结论性的判断和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学校教授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其评价的方式通常是通过阶段性考试的形式得以实现, 如期中、期末考试和高考等。终结性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过程的评估, 并且一定程度忽视了学生情感以及行为能力的评价, 从而缺失了一个给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机会。结论性的评估并不能发现适时的学生的优势和特长, 从而遮蔽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和个体智能的开发。

第三,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教育界深刻反思当前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困惑。刘彭芝认为:拔尖创新人才一般都不是面面俱到的人才, 而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特长的人才, 培养这样的人才, 与现行的高考制度的确有不相适应的地方。高考制度不改革, 拔尖创新人才的出路问题不解决, 从普遍意义上讲,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就难以有大动作。[5]由此看来, 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 特别是高考推动下的高强度、有明确针对性的备考式学习与培养杰出人才路径似乎是相悖的。

二、JA课程和活动所赋予的创新内涵

JA (Junior Achievement) 创立于1919年, 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青少年职业、创业和理财教育的非营利教育机构。截止到2013年, JA在全球121个国家开展公益教育课程及活动, 每年影响到上千万的学生。经过近百年的努力, JA形成了集学习、体验和实践为一体的开放式教育平台, 获得了全球教育界和工商界的广泛认可。

JA中国成立于1993年, 20年以来, JA中国在引进JA全球的国际课程这一过程中针对国际课程本土化这一庞大而且繁杂的工作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并且最终开发出了适应中国国情以及匹配中国青少年认知程度的教育课程、活动及实践平台。JA通过与工商界和教育界合作, 在大、中、小学开展一系列教育项目, 通过志愿者和教师的授课, 帮助学生提升就业准备、创新创业、金融理财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品格、创造力和领导力的人才。具体而言, JA中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为大、中、小学生开发系统性的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致力于提高青少年在就业准备、创新创业、金融理财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综合素质, 培养他们的品格、创造力和领导力, 激励和帮助他们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成功。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 JA中国一直致力于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有效地推行体验式、互动式、小组讨论式以及探究式的教学理念。在JA的创业课堂中, 志愿者老师或者学校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发现需求并且启发和开悟学生用创新的方式来满足需求, 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平台。在这样的教学范式下, 学生能够从一些独特的想法出发, 看到一个远景, 对这个远景充满激情, 并怀着坚定的信心通过制定战略来把远景变成现实, 能够承担风险, 评估成本和市场需求, 并吸引一批有热情的跟随者加入团队。这些商业实战模拟提供了让创意种子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 为中国青少年未来开创自己的事业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头脑风暴、资源优化整合等方式积极打破常规思路, 实现最佳的产品方案和营销思路。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育发展培养模式, 我们应当尽快地通过建立和发展“创新教育”模式来培养出大批创新和拔尖创新人才, 从而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紧迫需要。

三、JA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解和贡献

在中国的课堂里, 应试教育这根无形指挥棒仍然决定了灌输和填鸭为主的教育形式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在当前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改革大声疾呼的过程中, 创新人才培养似乎显得尤为迫切。针对创新人才发展以及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那么从内容到教学设计都有独特性的JA究竟能够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什么启示和贡献呢?

(一) JA教学内容和活动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贡献

1. 课程的维度紧贴创新主题

JA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创造力以及领导力。这与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JA中国为大学、中学、小学设计的针对创新创业、就业准备、金融理财、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的教育内容, 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良好补充,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标准化考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扼杀的遗憾。JA中国为学生们提供了多元化、多视角以及具有前瞻性的经济类商业类课程, 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课程以及活动中展现的领导力和实现对学生优秀的品格培养。这些课程活动的设置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全球化视野和思路。系统化地接受JA课程可以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预期。

2. 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知识的拓展, 对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对社会关注问题创新型解决方案的探索构成了JA课程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

JA以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体验式、协助式学习等多样学习方法, 将教育理念转化为行为, 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学以致用, 解决实际问题。JA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诠释了“钱学森之问”并且给出了明确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案。JA课程将学生身边的事情有机地和课程结合到了一起, 学生有机会经历理论 (故事) -实践 (包含游戏) -再理论-再实践 (组建虚拟公司等) 这样一个学习探索过程。例如,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员翁亚斌认为:“JA小学课程以‘贸易’‘职业’‘城市发展’等内容特有的先天优势, 使课程知识、技能贴近生活, 能够直接应用于生活。例如OW课程不仅相关案例内容均取材于真实生活, 还为每一个活动设计了‘生活技能’环节。在每次新授课后, 要求学生收集至少一则与新授知识解释、发现生活中的现象, 体验课程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的设计准则。”[6]

3. 全球的平台下开展的创新类比赛促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

随着中国和世界的接触愈加频繁和密切,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 融入了多元的文化圈;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参与了国际市场竞争, 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新的国际形势使得培养有全球竞争力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应运而生。JA整合优秀教育资源, 借鉴国际前沿的教育标准和规范设计本土课程, 并搭建开放的全球化教育平台, 为教育部门、教师和学生创造与跨国企业、国际教育机构、专家和各国青少年学生充分互动沟通的机会。通过访问、交流、体验、竞赛等丰富灵活的国际项目, 打造青少年的全球视野、国际竞争力和包容力;帮助他们在不远的将来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竞争所带来的挑战, 最终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商业人才。

(二) JA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特色

1. 教学方法促进悟性思维的发展

形象思维和悟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被认为是发展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可以起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悟性思维作用的。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不同于中国课堂中较为普遍的老师主导的直接教学方式 (Direct Instruction) , JA课堂的老师是组织者、启发者和引导者。在JA中国的课堂里, 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方式、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等。学生不再是课堂中的“小哑巴”, 老师也不是像存钱一样把信息“存”到学生的大脑里面。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的讨论、反思、总结、归纳去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鼓励学生的思维走出教室, 从更开放的视角、更贴近实际的角度去提出自己有洞见的想法。学生们给予的答案哪怕听起来很荒谬, 老师也会给予最大的鼓励。在这样的课堂里, 学生的求知欲、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游戏式的体验活动、小组合作、比赛等方式充分得到了释放。

2.“职场直通车”促进实践能力发展

JA中国更进一步, 打破了人们对传统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突破性地将课堂“搬进”企业。青少年学生从而有机会走进世界500强企业, 近距离地深入观察、了解职场生活、企业运作, 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体验、实践, 积极思考和探索真正适合自己、有益社会的发展方向。

3. 教育者的多样性身份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

在JA的课堂里, 除了学校教师授课以外, 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以看到, 这也构成了JA课堂靓丽的风景线。来自外企、国企和民企的志愿者, 加上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给学生们带来了不同于学校教师授课的体验, 他们将创新精神和在企业工作中不断践行、以及突破自我的勇气带到了课堂里。这也给予学生们去不断挑战自我, 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学生也在课堂上获得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4. JA采用的多元化评估方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教育评估也越来越清晰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育评价改革, 其目的是对传统重分数轻技能、多指责少表扬、重灌输轻启发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以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的过程。”[7]

上过JA课程的人可能知道传统意义上的考试在JA课堂几乎是绝迹的。那么JA的评估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JA有机地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JA的多样化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 评估对象多元化。在大、中、小学各个阶段, JA课程的所有参与人都需要参与到评估中。例如:学生需要填写课前和课后问卷, 授课老师需要填写课后问卷调查。在学生上完JA课程的半年后, JA通常还会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去发现JA课程能否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持续促进的作用, 例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等。问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学生是否通过课程发展了能力, 同时也为更好地改进课程质量、提高教师授课质量提供良好的借鉴。

第二个维度是“档案袋”评估方法的充分推行。“档案袋”式的评价方式不仅仅看重的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 更加看重的是学生长期的行为变化。JA课程中所推行的“档案袋”评估方式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观察日记、调查报告、各种挑战赛等活动展现出的学习成就。例如, 小组展示是JA课程中常用的评价方式。在学期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完成一项任务, 比如设计一个绿色产品,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展示。要完成这个任务, 就必须用到这个课程中习得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否则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在展示时, 可以看到学生们是如何进行小组协作的、如何进行沟通表达的等诸多方面, 而这些在终结性的评价例如纸笔测试中是无法较好呈现的。学生通过“档案袋”评估方式, 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们知识获取的习惯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课内课外习得的知识转化成实践。

5. 创新教育发展离不开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在帮助同学的同时, JA提供的一系列的教师培训和交流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促进老师在课内课外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者能够获得更加开阔的全球视野和有效的教育理念, 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界的整体水平。JA中国在教师培训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雄厚的专业基础, 每个学期都会对负责JA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此外, JA搭建的平台营造了校企互访的机会, 学校教师有机会走进企业真正了解企业的运营。这一举措大大的促进了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理解和发展的指导, 使得原本摸着石头过河的教学活动变成了“职业见习日”。

四、JA课程和活动的阶段性成果

JA中国自1993年成立至今, 受益的学生累计已达3733142人, 累计参加的志愿者人数达到48638人。仅2011—2012学年, 就有12727名教师参加了JA课程和相关活动。JA把学生、老师和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通过紧密联系工商界和教育界, JA组织的课程和各项国内、国际比赛活动使学生、学校教师和企业志愿者在一个互动的舞台上各自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得互动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课堂中得到具体呈现;促进学生创新技能和方法的习得。通过它们去点燃青少年内心创意的火花, 赋予他们难得的机会去拓展、展示各自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进而产生创意的成果。在这样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学生、志愿者和学校老师都发展、提升了各自的创新能力。下面将从课程类活动、竞赛类活动、教材开发等方面分别摘取若干例讨论JA中国在培养、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 课程类:

(1) 小学课程——《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城市》讨论了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和职业机会。该课程为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设计, 包含了9个主题活动。从经济的视角出发, 向学生介绍构成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 并通过对城市的交通设施、水资源状况和垃圾处理问题的探讨, 鼓励学生模拟经营环保产品, 启发他们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课程的最后一个主题是关于绿色产品商店:学生将依据3R原则 (减量化Reducing, 再利用Reusing, 和再循环Recycling) 模拟设计出一款具有环保特点的“绿色产品”, 并为这款产品制定销售策略和展示这些商品如何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提升学生学习视点方面,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员翁亚斌认为:“JA小学段课程创造性地将经济全球化、城市与职业发展的概念引入到小学中高年级课程。”就教学内容而言, 上海江宁学校老师秦玥认为:“《我们的城市》教学内容丰富、新颖, 为学生搭起了一座连接课本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的桥梁。”

JA会对在学校开展的课程进行严格的课程追踪和评估, 通过大量的课访发现, 《我们的城市》课堂里完全找不到枯燥的死记硬背的课堂影子。在这样的课堂能够找到的是孩子们的热情, 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充满想象力的探究。也许更为重要的是, 孩子们的“玩性”在这样的课堂里得到了重新找回和释放。

(2) 中学课程——《学生公司》

《学生公司》课程是JA全球历史悠久的一个课程。它通过由学生组建一家公司, 在运营、管理公司过程中向学生教授关于把握机会、承担责任等知识。学生可以高枕无忧地在“水中畅游”。学生在组建公司这一过程中, 需要撰写商业计划书, 运营项目和团队, 销售股票, 制作产品并且在所在的社区进行销售。学生可以学习到书本以外关于创业、创新的内容, 激发创新精神, 发展企业家精神, 培养商业和创业意识。

(二) 赛事类:

JA中国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阶段开展和课程相关联的创新创业赛事。各种赛事, 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循环往复的;学生完成课程赛事的那一天, 往往意味着不是终点, 而恰是一个新的起点和挑战的开始。学生们将会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去拓展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在课程中组建的团队或者制作的绿色产品都可以成为学生公司大赛/绿色创新挑战赛的一分子。

社会创新挑战赛:

以JA中国发起中国中学生积极参与JA和惠普公司联合举办的全球社会创新挑战赛为例。该项赛事于2011年由JA欧洲与全球合作伙伴惠普公司共同发起, 2013年由全球19个国家共同参与, 将有万名高中生通过社会创新相关的案例研究、在线测试、商业计划撰写等方式参与这一教育项目并从中受益。JA社会创新挑战赛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虚拟形式与面对面形式混合指导的教育性创举, 前两年的比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十几个国家千余所学校的3万余名学生和超过200名惠普员工积极参与其中。2013年比赛自3月启动至今, 经过初赛、复赛, 最终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西安和芜湖7地的10支团队从全国150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 进入中国区决赛。比赛中, 10支参赛团队分别展示了自己的社会创新商业计划:绝症患儿、食品安全、黑板粉尘、走失人口和孕妇等。在2012年该项赛事中, 在JA“社会创新挑战赛”全球总决赛中, 代表中国赛区的中国人大附属中Flower团队荣获亚军。Flower团队针对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空巢老人”因无子女陪伴而产生精神压力这一问题, 在高中生群体中招募志愿者, 采用结对形式来陪伴“空巢老人”聊天, 并记录下老人的生活故事, 为老人制作属于他们的“传记”, 以此来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 在沟通过程中学生也能收获老人的生活经验并提升沟通技巧, 二者实现双赢。

(三) 课程开发活动:

1. JA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发课程

北京玉渊潭中学校长高淑英认为:“JA课程从内容到教学设计都有独特性, 如何将这种独特性有效地传递给教育部门、学校、教师, 是JA中国仍然面对的挑战, 通过更积极地参与校本课程的论坛或会议, 让更多的学校接触和了解JA课程设计的思想、背景和实施的逻辑。还可以与国内教育研究机构合作, 在课程材料上更贴近国内教师的背景和需要”。[8]为了秉承发展学生品格、创造力以及领导力的宗旨, JA中国积极地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合作, 就现有教材进行进一步做细化、本土化修订、改造和提升。JA课程逐步引进北京市地方课程的举措, 也是本着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从JA课程中受益的原则。引入地方课程的JA教材将会通过其教学内容的国际性、教学形式的领先性和教育者的身份多样性, 革命性地改变中小学课堂, 发展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的理解能力和成为有国际化素养的人才。当前阶段《我们的城市》已经通过了地方教材的编写审查, 2013年秋季就将纳入北京地方课程体系, 预计有8万名小学生将会参加这个课程。

2. JA开发创新课程:

JA不遗余力地开发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创新课程。该课程由JA研编中心的外籍专家开发, 通过有效地借鉴国外创新教育课程先进理念和深刻考量中国的创新教育发展现状, 极具针对性地发展中国学生的创新潜质。

通过互动式工作坊活动, 学生将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解创新的4个步骤:

(1) 体会: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

(2) 构思:从已有的案例、工具和方法中寻找灵感。

(3) 尝试:在不断的实验和错误中得到新的想法。

(4) 反馈:从用户的使用中收集反馈并完善产品。

在了解以上4个创新步骤的基础后, 学生一步一步地设计并制作他们的创新产品——例如利用现有技术提出如何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解决方法。在设计创新产品的过程中, 学生将体验创新的过程, 体会产品设计的创新思维, 掌握问题解决的创新步骤, 最终亲手实践创新方案。在创新工作坊中, 学生将更清晰地理解创新的含义, 激发创新的潜能, 学习创新实践的步骤, 强化创新创造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能明白他们有创新的能力, 创新就在身边。

五、尾声

JA中国通过长期对JA课程和活动跟踪观察, 志愿者通过课堂的教授、与学生们的互动、给同学们的启发, 对在青少年创意火花的点燃和创造力的激发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发展青少年的创新创业能力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凭借着JA每一天点滴的努力, JA会影响到更多的孩子, 最终使整个社会受益。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中国教育也面临变革。当前中国教育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型时期, 面临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 需要教育进行改革创新, 全面激活教育能量, 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JA中国运用全球领先的国际课程、项目与比赛资源, 提供工商、教育与国际一体的创新教育服务平台, 帮助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更好结合, 促进中外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使学校的课程与项目具有国际性与领先性, 使中国学生能在全球的平台上参与学习与竞争,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附录1:JA项目评估内容

一、课程本身评估

1.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课程教案容易使用, 教学活动容易操作;

3.课程辅助材料齐全。

二、学生评估

1.宏观目标:学生发展了品格, 创造力, 和领导力/就业准备, 金融理财, 可持续发展, 创新创业。

1) 学生的课堂表现;

2) 课后作业得到体现 (如果有的话) ;

3) 在问卷中也可以涉及到相关的问题;

4) 组织的竞赛, 比如生活的准则, 绘画比赛,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学生创造力和品格的展示。

2.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1)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

2) 出勤率很高;

3) 上课讨论气氛热烈。

3.学生的收获:

1) 学生知道这门课的一些基本的主要概念;

2) 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概念;

3) 知识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拓宽;知识面的开拓;

4) 能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 就事业起航一课来说, 学生知道了如何更好地撰写简历, 应对面试。

三、志愿者老师和其他授课老师评估

1.老师对这门课本身的兴趣:

1) 老师授课很热情;

2) 对课程内容很感兴趣;

3) 志愿者老师有责任心, 按时来上课。

2.老师对课程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1) 具备讲授该门课程必有的知识;

2) 备课充分:课件准备很充分翔实;

3) 授课时思路清晰:对整个课程的脉络把握清晰。

3.老师的教学方法:

1)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 在课堂中使用较好的例子鼓励和启发学生的思考;

3) 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给予支持;

4) 在上课开始就阐明课程目标和主题;

5) 表达是否流畅;

6) 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合理;

7) 课堂的节奏把握得很好;

8) 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9) 采取非灌输的教学策略。

4.老师对学生的关心:

1) 对学生的学习进展的关注;

2) 课后和学生的互动。

四、组织工作、后勤保障方面的评价

1.活动组织人员能否及时和老师、志愿者沟通授课情况;

2.技术支持;

3.合理协调志愿者的时间;

4.协调安排教室、场地等;

5.尽量为志愿者提供可能需要的, 但是他们无法准备到的一些课件;

6.足够的教学设备:例如投影仪、电视、电脑等等;

7.场地和教室保证:班级会不会过于拥挤, 学生人数过多。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_2.htm.

[2][3]新华社.温家宝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来源:http://www.gov.cn/ldhd/2009-10/11/content_1436183.htm.

[4]董毅然.四大因素扼杀中国人创造力, 北京科技报, 24-25版, 2005.

[5]刘彭芝.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实践。中国教育新闻网.来源:http://www.jyb.cn/china/gnxw/201112/t20111209_468619.html.

[6]翁亚斌.学校眼中的JA小学课程[J].激励 (教育版) , 2012年, 第一期:12-13页.

[7]岳大鹏, 杨洁.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析档案袋评价法与PISA评价法的研究对比[J].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8月刊:3-6页.

篇4: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1、全面提高认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认识是否到位。一要总体把握活动的主要内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 “为民”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务实”就是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把工作落到实处。“清廉”就是要严明纪律,树牢正气。二要深化学习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联系党的宗旨、党面临的“四种危险”、党的奋斗目标进行教育宣传,真正触及思想、触及问题,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践行党的宗旨、坚持党的路线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化解“四种危险”的现实需要,是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三要深入调查研究。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民情,了解目前践行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增进活动开展的共识,激发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

2、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主要内容,突出实践性要求,解决实际问题。

3、建立为民长效机制。注重建设长效机制,是党内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立足当前,认真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而且要着眼长远,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探索规律、建立健全机制,取得更多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一是要把集中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坚持下去,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建议建立健全干部下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机制,健全办实事、解难题、暖民心的督查考评机制,健全结对帮扶促发展长效机制,使活动常态长效。二是要抓好机制制度的落实,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加强对制度执行过程中人和事的调度与督查,实行挂号销号、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等制度,提升为民实效,防止机制建而不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篇5: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设

1、设计求真务实的载体。全面总结机场集团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加以推广和深化,应用到即将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

2、坚持开门搞活动的原则。坚持开门搞活动、开门抓教育、开门促整改,活动开始前要广泛开展调研,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充分调动群众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的每个阶段都要邀请群众参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及时将开展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向群众公布,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在教育活动结束后,要采取群众代表测评和随机抽样调查等形式进行满意度测评。

3、突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全体党员干部,应突出抓好领导干部,通过逐级动员、层层发动,促使全体党员切实行动起来,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解决党性观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4、抓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各项工作的结合。按照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给予加强,通过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推进各项事业的进步。

5、做好制度体系的健全工作。要把解决问题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期保证制度运行并发挥预期作用的制度体系,推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要给基层党组织留足创新的空间,不搞一刀切,在基本精神指导下鼓励、支持基层探索创新。

6、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活动中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会议的透明度、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务必使党员干部真正受教育和触动,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7、要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立足当前,认真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而且要着眼长远,把主题教育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不断探索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新办法。

8、以身作则,切实树立“服务群众”精神。在工作中注意找准个人位置,摆正同志关系,维护班子团结,置身于党的领导和群众监督之下。协调工作,积极配合,密切联系,谦让有序。

9、出台更多更好的惠民、利民、爱民和让民政策、举措。要对群众反映的损害和侵占其利益、为官不廉不正的人和事、为民不求真务实的问题,积极回应,严肃查处,切实提升党的公信力和群众的满意度。

10、各级组织应以理想信仰和宗旨意识的学习教育为侧重点,贴近时代、创新方式,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真正让党务工作者在思想上受到触动、行为上受到管束。

11、要抓好学习。各级基层事务性多,学习应该放在第一位,要学习政策、理论、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要分专题学,组织讨论学,开展警示教育学。

12、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现在领导干部真正沉入到基层比较少,对此,这次活动要拿出硬措施和硬办法,让领导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突出解决问题和困难。

13、要严格民主集中制度。重大决策要集体决定,不搞一言堂。

14、要抓好宣传系统的活动开展。要发挥部门优势和战线优势,把活动形成声势,培植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活动更好推进。

篇6: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1、抓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各项工作的结合。按照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给予加强,通过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推进各项事业的进步。

2、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活动中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会议的透明度、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务必使党员干部真正受教育和触动,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3、要抓好宣传系统的活动开展。要发挥部门优势和战线优势,把活动形成声势,培植典型,以点带面,促进活动更好推进。

4、要抓好学习。各级基层事务性多,学习应该放在第一位,要学习政策、理论、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要分专题学,组织讨论学,开展警示教育学。

5、做好制度体系的健全工作。要把解决问题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期保证制度运行并发挥预期作用的制度体系,推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要给基层党组织留足创新的空间,不搞一刀切,在基本精神指导下鼓励、支持基层探索创新。

6、设计求真务实的载体。全面总结机场集团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加以推广和深化,应用到即将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

7、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现在领导干部真正沉入到基层比较少,对此,这次活动要拿出硬措施和硬办法,让领导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突出解决问题和困难。

8、要针对“四风”问题,立规矩、建制度,从源头上防治作风不正、不实、不廉的问题。要对学校层面有关制度继续进行完善,重点做好学院层面制度“废、改、立”的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研究出台一些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制度和规定。

9、以身作则,切实树立“服务群众”精神。在工作中注意找准个人位置,摆正同志关系,维护班子团结,置身于党的领导和群众监督之下。协调工作,积极配合,密切联系,谦让有序。

10、出台更多更好的惠民、利民、爱民和让民政策、举措。要对群众反映的损害和侵占其利益、为官不廉不正的人和事、为民不求真务实的问题,积极回应,严肃查处,切实提升党的公信力和群众的满意度。

11、坚持开门搞活动的原则。坚持开门搞活动、开门抓教育、开门促整改,活动开始前要广泛开展调研,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充分调动群众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的每个阶段都要邀请群众参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及时将开展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向群众公布,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在教育活动结束后,要采取群众代表测评和随机抽样调查等形式进行满意度测评。

12、要严格民主集中制度。重大决策要集体决定,不搞一言堂。

13、要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立足当前,认真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而且要着眼长远,把主题教育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不断探索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新办法。

14、各级组织应以理想信仰和宗旨意识的学习教育为侧重点,贴近时代、创新方式,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真正让党务工作者在思想上受到触动、行为上受到管束。

篇7: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设

在探索创新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中央明确指出,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的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围绕这一总体目标, 我们在具体学习实践活动中, 创新思路, 突出特色, 扎扎实实搞好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工作, 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在学习调研阶段,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 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逐步形成了学习实践活动思路和要求。这就是注重“三重三解”, 突出“五个字”, 开展“六个一”活动, 做到“四不过关”, 实现“一大目标”。

注重“三重三解”。“三重”, 即重实际、重民意、重实效。重实际, 就是坚持一切从志丹的实际出发, 尊重客观, 实事求是, 体现针对性和操作性;重民意, 就是贯彻群众路线, 开门搞活动,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重实效, 就是看中央提出的总目标达到没有, 具体讲, 就是看工作有没有起色, 矛盾和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经济社会发展了没有, 不能空对空。“三解”, 即解民忧、解民难、解民惑。解民忧, 就是要忧民之忧、急民之急、抒民之困, 特别要帮助群众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民难, 就是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解民惑, 就是要解决群众对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不认识、不理解、不清楚, 对生产经营技能不掌握, 对创业致富前途迷茫等各种困惑, 使他们坚定信心, 振作精神, 加快发展。

突出“五个字”。一是“活”字。就是活学活用, 坚持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辅导和研讨相结合、活动与工作相结合, 实实在在, 善于创新, 体现特色, 不搞形式主义, 不搞一刀切;二是“沉”字。就是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 实施“精细化管理”,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 率先垂范, 深入一线, 多当“潜水艇”, 少当“巡洋舰”。三是“干”字。就是要干事创业, 大干苦干, 以实干为荣, 以实干为责, 以实干为大, 树立雷厉风行、闻风而动、说干就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的工作作风。四是“实”字。就是把科学的态度与实干的作风结合起来, 把尊重规律与积极作为结合起来, 多干得民心、顺民意的事, 多做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事, 多做打基础、保增长的事, 各项工作都要见到实效。五是“超”字。就是永不自满, 永不懈怠, 永不停滞, 比学赶超, 敢为人先, 永攀高峰, 争创一流。

开展“六个一”活动。一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继承先烈意志, 弘扬革命精神, 筑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二是认真研读一本学习实践活动规定的书籍,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增强理论素养;三是写一篇高质量的学习体会文章, 提高思想认识, 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四是开展一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演讲比赛, 人人参与, 表态承诺, 亮明观点;五是解决一个突出问题, 特别是副科以上干部都要主动解决一件信访矛盾或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六是每名党员干部联系和帮扶一户困难户, 并将此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户、掌握民情的联系点, 一抓到底。

坚持“四不过关”。就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确保质量和效果, 凡所在部门、单位干部的思想认识不统一不过关;发展的思路理不清不过关;问题解决不了不过关;当前的工作推不动、工作水平上不去不过关。

实现“一大目标”。即争创科学发展先进县和全国百强县。

在解放思想中理清科学发展思路

坚持解放思想, 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需要着重把握的主要原则之一。我们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 切实用好解放思想这一武器, 全方位、多角度审视县情, 坚决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体制障碍, 集中梳理并着力解决查找出的问题, 做到在发展理念上有新转变, 工作创新上有新突破, 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果。

深刻理解理论本质。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学习是前提, 首先要弄清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在理论上保持清醒, 在思想上获得进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前进道路上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破解一切难题的“总钥匙”。不发展, 再好的蓝图、再宏伟的目标都是空的。当前, 面对各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要相结合,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 既发展当前, 又顾及长远, 给后人留下发展空间,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 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工农、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既要重视“三农”工作, 又要重视城镇建设, 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共同发展的路子;既要重视经济社会发展, 又要重视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只有对科学发展观本质的四句话理解了、悟透了, 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才能达到学习实践的目的。

理性审视志丹县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志丹放在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去研判, 在深化县情认识中重新定位志丹。应当看到, 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不懈努力, 我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46.17亿元, 较上年增长25%;财政总收入26.07亿元, 增长6.2%,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45亿元, 增长9.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796元, 增长26.1%;农民人均纯收入3447元, 增长23.3%。连续五年蝉联陕西十强县 (名列第4位) , 四年蝉联西部百强县 (2007年名列第17位) 。这是我们的经济优势。我县矿产资源丰富, 特别是已探明石油储量6.8亿吨, 天然气、地下水资源等也很富集;土地资源广阔, 人均可利用占有量达36亩;林草资源丰富, 草畜开发潜力巨大。这是我们的资源优势。我县作为中国革命的红都, 刘志丹将军的故里,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发展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刘志丹革命精神, 矢志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创新, 打造了一个坚强有力、团结拼搏的领导班子, 带出了一支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本届县委、县政府确定下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打下的工作基础, 实践证明, 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 符合志丹实际。这是我们强大的工作优势。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自身发展的劣势。一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 小富即满, 目光短浅, 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不强;二是科技教育发展滞后, 人才匮乏, 支撑力不够, 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三是经济结构单一, 石油一枝独秀, 后续产业尚未形成, 商贸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新的经济增长极还没有培育起来;四是农村主导产业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规模效益不突显, 农民增收趋缓;五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还需进一步加大, 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等等。聚焦志丹看志丹, 我们有优势, 也有不足;跳出志丹看志丹, 我们有差距, 更有潜力。因此, 必须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着眼科学发展思考发展, 立足志丹县情定位发展, 扬长避短, 扬优乘势,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坚持发展战略不动摇。本届县委确立的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贯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继续坚持“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 各项工作要在全市争第一、全省创一流、全国上名次, 奋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具体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 争创科学发展先进县和全国百强县。发展路径是:强化产业建设核心, 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大突破;扭住县域经济龙头, 在小城镇建设上实现大突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在工商兴县上实现大突破;破解经济发展瓶颈,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大突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实现大突破;坚持以人为本, 在发展社会事业上实现大突破。发展保障是:建强班子, 带好队伍, 大干快上, 奋起直追。

在搞好结合中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实践是根本, 要联系志丹实际, 在实践上做文章, 在结合上下功夫, 推动志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跨越发展。

农工统筹。就志丹而言, 目前, 富民的主要途径是农业, 而强县的关键靠工业。只有农工统筹, 才能达到富民强县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 要发挥比较优势,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解决富裕农民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主攻草畜业、突显棚栽业、培育林果业、做精小杂粮、拓展劳务业”的思路, 重点在羊、果、菜上突破, 大力实施“22211工程”, 即到2020年, 全县存栏优质白绒山羊20万只, 存栏生猪20万头, 山地苹果面积扩大到20万亩, 大中棚蔬菜达到10000座, 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另一方面, 要依托优势资源开发, 做深做精工业经济, 解决后续财源的问题。在依靠科技提效, 继续做大做强石油工业的同时, 大力培育探、采、修等石油开采配套机械加业业, 围绕农业产业开发, 特别是小杂粮开发,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围绕城乡建设需要, 大力兴办建筑建材业, 围绕城镇建设, 大力繁荣第三产业, 吸引民间资本, 大力催生民营经济。通过这些举措, 促进产业积聚发展, 努力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城乡联动。坚持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支撑、以农村为基础, 梯度推进, 一体化建设, 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路子。县城要按照“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的思路, 在拉大框架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 搞好功能配套完善, 努力把县城打造成中国西部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要加强乡镇小城镇建设, 促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外来人员向小城镇集中。要按照“20字”方针, 搞好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旧村改造为主、移民搬迁和新村建设为辅, 因地制宜, 突显特色, 集中连片, 板块推进,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与此同时, 要加强水、田、电、路、通信、能源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软硬齐抓。在加快城乡建设、发展县域经济、优化硬件环境的同时, 我们要将改进干部作风、提升全县文明程度放在同等重要、同等用力的位置, 不断增强发展的软实力。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刘志丹革命精神, 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工作精细化管理”, 促进工作落实;不断巩固提升“双创”成果,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 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实施文化名县战略, 精心打造《挂红灯》、《兰花花》等一批文艺精品, 编纂《志丹书库》, 发展特色旅游, 打响叫亮“革命红都”和“将军故里”两张品牌。

远近兼顾。科学发展要求必须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我们要站在保护资源和环境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 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要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建设生态大县、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为目标, 纵深推进“两线三点”造林绿化, 深入开展“我为志丹种棵树”活动, 稳步推进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 狠抓封山禁牧和节能减排, 推动志丹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在经济建设中也要善于超前谋划, 树立长远眼光, 在项目建设上大胆解放思想, 尽量避开体制性、政策性障碍, 能够超前实施的项目尽量超前实施, 甚至敢于负债经营, 既赢得物价回落的成本差, 又能够早实施、早见效、早受益。

篇8: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根据中央、省委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化“四风”整治,切实兑现整改承诺

1.认真落实整改任务。对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和领导干部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盘点分析,真实掌握整改落实的进展、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拿出对策措施。要定期公布后续整改进展情况,建立健全整改台帐,实行销号制度,群众认可一件、销号一件,绝不允许出现“烂尾工程”和“形象工程”。对

新出现且未列入整改台帐及“四风”各类“隐形”、“变种”的问题,要另列清单同步整改。

2.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以准狠韧的劲头持续抓好中央确定的21项专项整治任务和省委、市委部署开展的53项专项整治工作。对从严控制会议等19项已基本整改完成的项目,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要逐项明确巩固提高的具体措施,并纳入部门日常工作经常抓,切实防止反弹。对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等6项尚未整改完成的项目,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要找出薄弱环节,逐项提出深化整改的措施,进一步明确完成时限,加大力度推进整改。对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28项列入长期整改的项目,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要分类督促指导,善于用法治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3.持续推进五个专项行动。持续用力开展正风肃纪、提升机关办事效率、重大项目落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五个专项行动”,重拳整治“三超两乱”、党员干部打牌赌博等问题,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庸、懒、散、慢、浮”作风问题,清理规范与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相关联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收费行为等问题,进一步优环境提效能促升级。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措施,把专项行动措施制度化、常态化。

4.上下联动推进整改。各县市区委要统筹抓好县市区、乡——

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整改。各行业系统要聚焦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政风行风问题,把整改任务落实到基层。每年从群众反映比较集中、反复出现长期没有解决、单靠基层解决不了解决不好、需要上级部门单位牵头解决的具体问题中锁定几个重点,作为上下联动深化整改的重要内容,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列出联动整改项目清单,明确工作目标、责任主体、推进措施和时间安排,自上而下挂牌督办,一级一级传导压力,把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末梢神经”。

二、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规范制约权力运行 5.进一步科学规范职责权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全面清理、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本届政府任期内,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精简50%,一般性行政审批办结时限要在法定期限内缩短50%,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实现审批项目100%网上办理和电子监察。建立行政审批前臵中介评审服务机制,严格规范审批收费,打击垄断经营、强制服务、暗箱操作等行为。

6.加强对关键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监督管理。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实现对权力的适度分解和相互制衡。对在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要适时进行轮岗交流。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建立健全规范内部审批制度,切实防

止内部审批环节的漏管失控。进一步理顺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着力解决执法监管部门权责交叉、多头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做到公正执法、规范执法、阳光执法。推进政府部门与所办企业(实体)脱钩,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督。要把重要岗位、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健全审计、约谈、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防止特权现象和权力腐败。

7.健全权力运行公开机制。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臵、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信息公开。完善权力运行公开平台,抓好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门户网站、新兴媒体、公共服务热线等平台建设。

8.强化正风肃纪维护制度严肃性。加大对制度执行监督追责力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权力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关于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的通知》等干部管理各项规定,严格领导干部执行决策、决策、履职、服务群众和日常行为,抓好述廉评议、专项巡视、经济责任审计、“一报告两评议”、信访调查、个人报告有关事项抽查核实等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督促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住房、配车、——

公务接待、福利和在企业、行业协会兼职等方面的制度,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推进“裸官”任职岗位常态化管理,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三、严肃党内生活,确保政治环境真正优化

9.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纪意识和规矩意识。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于党的同志,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必须严格遵循组织程序,坚持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坚决服从组织决定,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瞒组织,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身边工作人员,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日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要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维护政治纪律情况列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

10.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

基本规则(试行)》,完善并严格执行民主决策机制、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决策调研和咨询、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决策全程纪实、一把手末位表态等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议事决策的范围和程序,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各级党组织要着力解决不按规定开展党内活动,党内生活质量不高、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切实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干部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既要认真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又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要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结合实际开展主题活动日、警示教育等活动。

11.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要认真总结运用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经验做法,将开门听取意见并梳理征求意见清单、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报上级审阅把关、按照“四必谈”要求深入交心谈心、形成班子成员拟在会上开展批评的意见清单、坚持“三个统一”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上级党组织严格督导并现场点评等有效做法固定下来,促进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成员要进行深刻自我检查,逐一开展相互批评,做到自我批评揭短亮丑、——

相互批评动真碰硬,形成严格党内生活新常态,建立讲真话、做诤友的真诚同志关系,达到领导班子更高层次上的团结。要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支部讲评、领导点评的“一会四评”方式,全覆盖推进专题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12.建立健全执行党内政治生活有关规定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题报告制度。各级党委(党组)要建立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情况定期分析机制,结合年度考核,对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内政治生活有关规定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级领导班子每年底要对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并向上级党组织专题报告。加强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执行不力、发生重大偏差和失误的班子及个人,要严格追究责任。

四、坚持领导带头,营造以上率下抓作风改作风好风气 13.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市委常委要始终坚持“六个带头、六个带动”,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表率意识,带头践行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自觉做到标准更高一些、要求更严一些,带动引领其他党员干部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14.强化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教育。各级党委(党组)要扎实开展作风教育“六个一”活动。要把作风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和集体学习内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1次专题学习。党员主要领导干部要联系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实际,每年至少为基

层党员、干部讲1次党课。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假日课堂和党员教育“六个课堂”开设作风教育专门课程,按要求定期对领导干部开展一次轮训。充分利用株洲市教育实践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1次体验式学习。每年组织好1次机关作风和行风评议监督工作,倒逼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自觉反“四风”、深入改作风。结合实际,每年确定1个主题,持续开展作风建设专题活动。

15.健全落实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考核制度。贯彻落实组织评价、社会评价、群众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考评体系,把作风状况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干部考察、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抽查核实结果处理试行办法,强化抽查核实成果运用,坚持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综合运用监督信息成果从严管理干部的暂行办法》,以好干部标准,强化选人用人的作风导向,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约谈组织部门或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方式进行反馈,并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16.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各级各部门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巩固拓展活动成果的一个重要方式,作为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要加强思想教育,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认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党委(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充分运用正反典——

型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三严三实”精神实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忠诚、干净、担当新形象。要突出问题导向,分层次分领域分行业查找和梳理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要突出建章立制,强化正风肃纪,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要力戒形式主义,把开展专题教育与推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求真务实,强化责任担当,勇于攻坚克难,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

五、巩固基层基础,确保堡垒作用有效发挥

17.健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职责,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手抓,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认真落实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县乡党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要精心组织调查核实,严格落实公示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要将考核评议结果进行通报,纳入个人年度考核,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在次年的述职中要报告上一年度的整改落实情况,形成抓基层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制度,推动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18.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实现“六有”的总体目标,按照规划的时间节点,统筹推动各领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要完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骨干队伍、丰富服务载体、落实管理制度、强化服务保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加强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严把党员队伍入口,疏通出口,稳妥有序处臵不合格党员,推动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能力、抓好党建工作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依法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建立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化机制,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倒排确定整顿对象,滚动开展整顿。

19.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着力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在农村推行“一核心三组织五基本”(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岗位承诺制、村干部值班和周例会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党员管理积分制、“四议两公开”制等五项制度)村级治理模式。在社区全面推行“一体三化”(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的治理体制,完善以信息化支撑、网格化治理、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治理模式,铺开网格党支部、社区服务站两项工作,巩固“街道大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全面推——

行“一定二评三挂钩”、承诺销号制、党员积分制等制度,加强管理考核。全面清理、控制村社区承担的公共事务,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村社区承担公共事务目录清单,着力解决牌子多、检查评比多、台帐报表多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减压。

20.建立健全基层组织服务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一定三有”、社区党组织“三有一化”等政策要求,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建立基层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加强对村社区运转经费、社区惠民项目资金、党内帮扶资金等各项党建经费的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建立离任村主干生活补助正常增长机制。推广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五险一金”和村级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具体办法。大力加强乡镇“五小”设施,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逐步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县级行政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一站式服务大厅、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三级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两个清零”。加大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力度,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强化城市社区惠民资金投入,夯实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

21.健全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完善调查研究、基层联系点、定期接待群众来访、与干部群众谈心、征集群众意见、党员承诺践诺、党代会代表直接联系群众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全面推行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

众“双联系”制度,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全面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有效做法,扎实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促使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增进感情、提高能力、改进作风。建立健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渠道机制,着力推行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公众听证、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完善落实驻点调研、民意调查、定期走访、民主恳谈等有效做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依法妥善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

六、完善保障措施,确保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22.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党委(党组)抓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和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用责任传导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履职尽责,坚持作风建设与日常工作、中心任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定期研究作风建设,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把作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履行好市委“一巡两会三组”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良好的工作机制固化作风建设成果。

23.形成作风建设合力。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明确和落实相关责任,形成作风建设齐抓共管的整体格局。要把思想教育、纪律约束、监督查处融为一体,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惩戒并重、立规与执纪并举、自律与他律结合,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制度保障,以惩治腐败、强化正风肃纪形成强大震慑,着力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要进一步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展好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电话问政活动,委托第三方民意调查机构定期开展作风建设调查。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继续营造抓作风树新风的良好舆论氛围。

24.加大追究问责力度。建立健全作风建设追究问责机制,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责一起。对管党治党履职不到位、抓作风建设不紧、落实不力、效果不佳的,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改正。坚持“一案双查”,对作风问题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监督领导责任,防止以集体责任代替个人责任。对顶风违纪、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要指名道姓通报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至少每半年要通报1次本辖区内查处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典型案件,每年将开展作风建设监督检查的情况向同级党委、政府和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专题报告。

上一篇:村先进性教育试点工作总结下一篇:去世父亲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