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学习方式,搞好数学新课程改革

2022-12-21

新课程改革, 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 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为了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尤其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进一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1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搞好数学新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这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要求。而要实现这些目标, 首先就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施新课程, 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 自觉地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 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 发展学生的潜能;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 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必须树立新型的评价观, 自觉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的作用;必须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大力开展新课程校本教研, 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这还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 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过程意识、导学意识、开放意识、整合意识和创造意识。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的核心理念, 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为学生创设自由、和谐发展的空间, 课堂教学正在向积极方面发生着变化。

反思教育、教学方式虽有许多转变或改进, 但是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还相距甚远。如不同程度的存在教育观念“重教书轻育人”, 课程资源“重静态轻动态”, 教学目标“重双基轻能力”, 教师备课“重备书轻备人”, 教学方法“重教法轻学法”, 实践参与“重个体展示轻整体参与”, 教学评价“重单元和结果轻多元和过程”。

因此, 每一位教师必须自觉革除长期在应试教育中形成的教育思想, 必须改变以往自己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和方式, 调整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真正面向全体, 分层次达标, 因材施教, 成功教育。必须以下几方面做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工作。

1.1 认真研究课程目标, 目标导学、提高效益

研究课程目标, 要弄清课程目标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哪些要求;弄清课程标准倡导了怎样的课程理念;弄清课程目标反映了数学学科知识领域和教学领域的哪些新成果和新发展。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出发, 去确定教学课题目标, 做到“目标导学、提高效益”。

1.2 深入钻研课程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内容, 要系统学习课程标准, 精心教材, 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 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沟通知识的关联与发展, 做好学生学习知识中的孕伏和延伸, 使学生在知识循环中上升, 在知识渗透中提高。

要悉心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复印者, 而是课程的开发者, 整合者。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 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 对课程内容进行加工, 如对教材进行调整、组合, 增删等。

1.3 细致了解学生

新课程的实施, 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全面细致了解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情况, 以便能针对学生实际, 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使教学活动获得最大效益, 使每一节课优质高效。

1.4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 教学方案的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教师要改革教学方式, 转换角色, 努力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 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5 全力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 将研究的重心下移到课堂, 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必须把好课堂教学的关口,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教学, 它充满了创造的生机, 无论多完善的教学设计都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调整和丰富, 都会在师生交往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 新认识和新成果。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无意中抑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还是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可以说, 没有新课程课改, 就没有这种深层次的反思, 没有这种深层次的反思, 就不可能从过去的模糊认识或困惑中走出来。必须改变教学中违背学生认识规律的现状, 杜绝因讲授内容和训练习题过深、过难造成学生产生的对学习畏难恐惧情绪而导致丧失信心, 进而厌学的错误做法。真正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

2 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 搞好数学新课程改革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从本次课程改革来说,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 其落脚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谈, 转变学习方式是为了全面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所以, 在以“主动参与, 乐意探究, 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构建过程中, 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学习方式上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水平, 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调控和反思;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探究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等。在探究学习中要力争做到: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整理求证、表述结果。

(2) 在交流意识和交际能力方面, 要有强烈的交际意识和合作意识,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 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能综合的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3) 在个性情感方面, 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 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勤奋、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概括地说, 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自己制定学习进度, 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有感情的投入,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 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生。突出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整理;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

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 (或科学) 研究的情景,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课改以来, 学生能够就老师提出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自己认为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整个课堂教学可分为“创设情境—活动探究—拓展应用”三个阶段, 使学生的情感经历“兴趣盎然—跌宕起伏—身心愉悦”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教师自己必须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先决条件。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尝试, 敢想敢说, 保护他们的每一个创造欲望, 特别是对学困生, 教师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关心、耐心和细心。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迸发出的每一点思维的火花, 教师都给予适时适度的肯定、鼓励或赞赏, 真正使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追求“活、趣、新、奇”, 关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生活实际, 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情境, 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 逐渐变成持久兴趣。

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掌握合作方法, 形成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小组交流, 既提高了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 又学会了怎样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老师不包办代替, 其核心意思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 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 就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 就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动手的, 就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 就让学生总结。

教育是遗憾的艺术。不可讳言, 仍然有不少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 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新课程中转变学习方式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 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 学生也要改变完全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

总之, 建立和形成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探索多元化的有效学习方式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 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研究任务。

摘要:新课程改革, 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 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实施新课程, 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教学观、评价观、资源观, 真正面向全体, 分层次达标, 因材施教, 成功教育。

关键词: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目标,教育创新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浙江农村文化提升策略研究下一篇:浅谈PSA装置节能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