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搞好生活常规教育

2022-09-19

常规就是日常生活中必需遵守的规则,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 需要遵循一些规则。 幼儿一迈入幼儿园, 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制约, 他们也必须学会遵守规则的约束,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所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便是常规。 那么如何搞好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呢? 笔者的做法是:

1良好习惯, 坚持从小培养

所谓的“首印效应”就是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 并且“首印效应”告诉我们:所有的事必须重视第一次, 特别是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是孩子走上社会的第一步, 是幼儿在幼儿园养成良好习惯在一生中至关重要时机, 正所谓:“少年若天成, 习惯如自然”。 有了好习惯, 失败不容易, 没有好习惯, 成功不容易。

研究表明:3~12 岁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求知欲望强烈, 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 所以我们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都要制定明确的规则, 想方设法去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如规范幼儿不“丢三落四”, 就可以使幼儿养成做事有条理、观察细致的好习惯。

2制定规则, 严格规范动作

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 所以教师必须制定出明确的规章制度。 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要提出并建立规则, 依据常规制度对幼儿进行指导, 让幼儿知道该如何约束自己, 才能做得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 在制定规则时必须让幼儿清楚为什么这样制定, 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因此, 每个老师要结合本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幼儿一起商讨并制定班级规则。 这样, 不仅能加深幼儿记忆, 而且使幼儿更加自觉遵守他们亲自制定的规则。如午睡时应该要求幼儿做到: (1) 轻声走进卧室; (2) 临睡及起床时保持安静; (3) 在固定的地方穿脱衣服; (4) 入睡时不玩其他物品; (5) 午睡时能主动表示大小便。

其次, 由于家庭教育、幼儿本身具有差异性, 在实施建立常规的初期时, 要细心的去指导、示范, 对于经常违反规则的幼儿, 应该强化动作, 并且由于孩子本身具有的一些破坏行为, 必要时加以小小的惩罚, 反复地建立规则意识, 再强化动作。 对于这种个体我们应该坚持, 不能放弃, 步调一致, 否则其他的孩子就会去模仿, 影响整体, 最后一事无成。

3强化激励, 做到家园一致

美国心理学家利伯特在 《发展心理学》 一书中强调提出:“强化在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方面是最为有效的, 而强化越及时, 则效果越大, 反之越小。 ”因此, 宜对孩子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的积极表现予以、肯定、赞扬、奖赏等正面引导。 在幼儿园, 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 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严格的规范, 有良好的强化激励作用。 例如:孩子因偶尔上课积极发言而受到了老师的赞扬, 那么这种行为就会经常表现出来, 该行为的增强就是由于老师的赞扬起了强化作用。

可是, 孩子在园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 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稳定的因素外, 主要还在于家长在家里没有严格的要求。 即使有了一些规定, 也由于父母娇宠惯养, 规定往往难以执行, 而这些规定一旦破例, 便会前功尽弃, 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 所以, 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 要做到有效的家园沟通, 延续幼儿园的某些常规制度, 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地坚持下去, 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自觉养成为止。

4以爱为本, 建立信号机制

在现实工作中,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老师说:“快去洗手, 吃点心”, “上课要坐端正”, “不要乱丢玩具”等简单的口令, 这些口令可能已经习以为常, 但细细回味, 发现命令的口吻太强烈, 孩子遇到这些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 只是简单地按照老师的命令极不情愿地执行, 并没有内化为孩子的自觉行为, 只是在外界压力下暂时的被动行为, 这样的常规培养并不是我们所想要的。 所以, 在进行常规培养的时候, 我们应该采用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 用点点滴滴的关爱让他们慢慢的接纳, 让“爱”成为情感互动的润滑剂, 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在爱的氛围里学习规则, 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接受并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

我们还在长期的常规培养实践中坚持使用多种信号机制, 建立班级常规文化, 主要有: (1) 口头指令信号。 教师通过口头指令信号, 可以直接告诉幼儿该做什么; (2) 铃鼓信号。 铃鼓可以产生丰富的节奏变化中,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解放老师的嗓子, 更可以培养幼儿多种良好习惯; (3) 音乐信号。 在幼儿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播放音乐, 可以让孩子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产生愉悦、欢快的心情, 并逐步知道听到某一乐曲, 就明白该干什么。这样, 一方面, 可以让孩子熟悉大量的歌曲和乐曲, 享受音乐的熏陶, 另一方面,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收特定的信号, 形成良好的习惯; (4) 肢体语言信号。 老师可使用自身的肢体, 做出不同的动作, 用肢体提醒幼儿, 用眼睛与幼儿对话, 如:队列训练时, 老师通过不同的手势可以让幼儿完成不同的动作。

一个幼儿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是在循序渐进过程中慢慢养成的。 我们教师只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坚持对幼儿常规教育和培养, 就一定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人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人们生活在社会中, 需要遵循一些规则。幼儿一迈入幼儿园, 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制约, 必须学会遵守规则的约束。本文结合教育实践阐述了幼儿园如何搞好生活常规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常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J].健康领域, 2001, 9.

[2] 唐淑, 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对陕西眉户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研究报告下一篇:学生参与英语课程资源建设探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