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2024-05-02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共14篇)

篇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中原卫生院

青霉素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发生率约5~10/10万,其反应迅速,强烈,如抢救不及时,患者极易死亡。现将2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抢救与体会概述如下。

病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因急性胆囊炎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青霉素皮试阴性,予青霉素800万u 加入250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0s后患者即诉手足麻木,随之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搏不能扪及,神志丧失。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给氧,静推地塞米松10mg,肌注非那根25mg,另建通道滴注多巴胺,上心电监护仪。病情无好转,10min后再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l,静推可拉明、洛贝林兴奋呼吸中枢,同时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保留导尿观察小便。40min后患者苏醒,血压、脉搏、呼吸恢复正常,脱离危险。

体会

2.1 注意观察,及时发现 患者皮试阴性但仍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注意患者的主诉,如麻木、瘙痒、呼吸困难等,以及早发现过敏反应,做出相应的处理。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其发生迅猛,该病例几秒钟即发生,更应分秒必争,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2.2 抢救准确、迅速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首先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不要因测血压、叫医生而耽误抢救时机,可在抢救同时叫患者家属或其他人员通知医生。并迅速另建静脉通道,及时准确地给予抢救用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3 严密监测,做好记录 密切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留置尿管观察尿量,以判断休克是否好转,一般患者面色转红润,尿量>30ml/h即标志休克有所纠正。同时做好记录,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2.4 做好预防和健康教育 应用青霉素前,一定要做皮试,结果阴性方可使用,且皮试前应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做皮试,有其他药物过敏史者慎做皮试,并加强观察。对皮试阳性或应用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者,应告知患者及家属以后不能再用,以避免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病例2

患者徐某,男,38岁,于2006年11月16日门诊以左小腿肿物收入院。于11月18日在硬膜外麻下行左小腿肿物切除术,10:30术后回室,遵医嘱静点青霉素,询问没有注射过青霉素,无过敏史,皮试20分钟后观察,皮丘略红无伪足皮丘增大少许,故少量注射青霉素药液。肌注过程中,患者感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立即停止肌注,皮下肌注0.1%肾上腺素1ml,氧气吸入,通知医生迅速抢救。查:意识清,脉搏154次/min,血压60/40mmhg呼吸32次/min.遵医嘱双管道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盐酸多巴胺40mg、间羟胺18.9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250ml,缓慢静脉推注西地兰0.4mg.病情继续发展,11:00患者出现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量约300ml,遵医嘱给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速尿40mg静推,东莨菪碱0.3mg,每10min肌注一次,连续三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3:00患者出现糊烦躁不安,意识恍惚,立即重复快速静点20%甘露醇250ml,速尿40mg静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点。13:40症状缓解,血压110/70mmhg,脉搏104次/min,呼吸28次/min,体温36.8℃,意识清楚。此时患者自感头痛、恶心,呕吐一次胃内容物,疲惫无力,心理极度恐惧。经过一周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2、体会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呈闪电般发生,注射时思想应高度集中,敏锐地观察患者的细微反应,肌注处置盘中备有肾上腺素,发生变化立即做好抢救工作,并及时通知医生护士,齐心协力采取相应措施。本病例就是在给患者肌注过程中发现病情变化的。

(2)必须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包括是否用过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或者其它如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过敏史,本病例事后询问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曾患过过敏性鼻炎。

(3)认真准确做好皮肤过敏试验,青霉素皮试对预测和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责任心,准确地配制青霉素过敏试验浓度,在使用青霉素过程中,如需更换批号,或停药超过24h,均应重新皮试,皮试液应现配现用,皮试与肌注后均应观察20~30min,同时在用药前应尽量避免空腹、过分疲劳、寒冷等情况,因为空腹时血糖低、机体反应性增加等易发生过敏反应,当出现恶心、呕吐、心慌、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可被误为青霉素过敏而不予给药。

(4)正确掌握皮试的判断结果,判断时细心,慎重,有疑义时可请年资高比较有经验护士或护士长同时判断,并注意询问皮试后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夜间不做青霉素试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求谁操作,谁观察判断,必要时二人观察,严禁交接或委托她人观察肌注。

(5)抢救过程中要认真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做好详细的抢救记录,使用过的安瓿要保留备查,护士在实施各种抢救措施的同时,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反应,稳定病人的情绪,并做好其家属的解释安慰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要有法律保护意识,注意各种语言的表述,如保护性语言,解释性、安慰性、暗示性语言等,使他们有安全感,很好地配合抢救。

(6)严格执行手术患者术前一日做青霉素过敏试验。进行青霉素或首次使用青霉素者,不宜在麻醉用药及手术后进行,因术后麻醉药物反应和手术牵拉等均引起患者机体和各种应激能力下降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因此全身反应差,患者常常不能感觉到全身的不适,往往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颇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做到人人把关,周密细致观察,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只要病人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早处置,是预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最为重要的一环。

①立即停止进入并移支可疑的过敏原、或致病药物。

②立即给0.1%肾上腺素,先皮下注射0.3~0.5ml,紧接着作静脉穿刺注入0.1~0.2ml,继以5% 葡萄糖液滴注,维持静脉给药畅通。肾上腺素能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它还能对抗部分Ⅰ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因此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在病程中可重复应用数次。一般经过1~2次肾上腺素注射,多数病人休克症状在半小时内均可逐渐恢复。反之,若休克持续不见好转,乃属严重病例,应及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400mg。也可酌情选用一批药效较持久,副作用较小抗休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间羟胺)等。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补充血容量,首剂补液500ml可快速滴入,成人首日补液量一般可达400ml。

③抗过敏及其对症处理,常用的是扑尔敏10mg或异丙嗪25~50mg,肌肉注射,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

休克是一种威胁生命的危急病症,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在医生尚未赶到或未送入医院之前,可按如下方法进行抢救:

(1)尽可能避免搬动或扰动患者,让患者平卧,撤去枕 头,松解衣领、胸罩、腰带,注意保温。如果患者有哮喘、呼吸困难,可稍抬高床头。

(2)因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应立即止血,将伤病员双下肢抬高,下面垫以被子,使下肢血液回流入心脏。(3)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意识丧失,应将患者下颌 抬起,以防舌根后坠而堵塞气道。抬下颌的具体方法是:先找到耳朵下方的一块骨头,这是下颌骨的一部分,解剖学上称为“下颌骨垂直支”。用左右食指分别将左右下颌骨垂直支 往上顶起,使下颌骨向上抬。如果看到上下齿并齐,甚至下齿高出上齿,表示下颌已上托,此时舌根也必然跟着向上,就不会堵住气道了。若患者有假牙,应予摘下。

(4)如果患者清醒,可给予少量淡盐水或淡盐糖水,也 可给患者饮少量人参汤。但不要让患者进食,以免阻塞气道及影响到医院后的麻醉。

(5)可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尽快送医院抢救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为临床上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肾上腺素作为首选药,可反复使用,剂量因人而异。肾上腺素是α和β受体激动剂,具有兴奋心脏、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解除支气管痉挛等作用,因此能迅速缓解过敏性休克出现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危急症状,同时辅以突击量激素,可增强肾上腺素作用,克服β受体阻断,在高浓度时可阻止环磷腺苷的分解,提高患者应激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上述治疗中血压仍不回升时,血管活性药使用是不可缺少的,应随时警惕心脏呼吸骤停,必要时吸氧,注意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急救措施。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其特点为反应迅猛,反应过程中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故恢复后不留后遗症,抢救重点是要发现早,给予及时的抢救处理,降低病死率。

2011.12.10

篇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个别病人对青霉素可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为了防范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严重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

1、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作青霉素皮试前,仔细许多问题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停止该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应慎用。

2、曾使用青霉素,停用3天后再次使用,或使用过程中致用不同批号制剂时,须重新作皮试,结果阴性才可继续用药。

3、作皮试及用药时,须备青霉素过敏抢救药盒,随时备用抢救设备,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抢救。

4、凡有青霉素过敏史者,须在床头卡、长期医嘱单、入院评估单单病人执行单上标记醒目标志。

5、新发现青霉素过敏者,须在床头卡、长期医嘱单、入院评估单单病人执行单上标记醒目标志,并告知病人和家属,今后不可再用青霉素类药物。

6、过敏者药物分区摆放,分别执行,对于青霉 素过敏者,应单间收治。

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表现:

1、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可发生于皮试过程中,初次肌肉注射时,连续用药过程中,主要表现为:(1)呼吸系统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2)循环系统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

(4)其他:可能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泄等。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7-12天内出现,表现为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痛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

3、皮肤过敏反应:皮肤潮红、瘙痒、红斑或药疹、面部及眼睑水肿等。

三、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臣,注意保暖。

2、立即皮下注射0.15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 ml,直至脱离危险 期。

3、吸氧,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者插入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喉头水肿可引起窒息时,立即施行气管切开。

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400mg时加入5%葡萄糖500ml内静滴,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

5、静脉滴注10%葡萄糖事平衡盐溶液扩容,如血压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双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滴。

6、如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篇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27岁, 教师。于2007年12月22日5pm, 因咳嗽、咳痰、胸痛1个月余, 以“慢性支气管炎急发及肋神经炎”收住院。入院T 37℃, P 78次/min, R 20次/min, BP 90/70mmHg, 精神稍差, 情绪稳定。门诊资料血Rt:WBC为10600万/mm3、N 77%、L 23%。用药前, 常规询问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 该患者既往曾使用过青霉素类但无不良反应。经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 于当时肌内注射青霉素钠盐80万单位, 且观察30min后无任何不良反应。次日开始按上述剂量2次/d, 常规肌内注射, 并口服鱼腥草、甘草等辅助治疗, 4d后患者自诉病情无明显好转, 于是增加青霉素静脉用药:10%葡萄糖500mL加入青霉素400万单位和地塞米松10mg, 1次/d, 静脉滴注。3d后, 病情仍无明显好转, 患者轻度焦虑, 仍诉咳嗽、胸痛。临床化验资料:WBC较前略升高12200万/mm3、N 70%、L 26%;胸片报告提示“左侧胸膜炎”。考虑细菌感染所至, 于是遵医嘱停青霉素静脉用药改为:10%葡萄糖500m L加氨苄青霉素4g, 1次/d静脉滴注。9d后病情明显好转 (静脉滴注第3天停青霉素肌内注射) , 但患者除面部外, 全身皮肤逐渐出现散发性米粒大小鲜红色丘疹, 伴瘙痒不适, 皮疹压之不退色, 考虑氨苄青霉素引发药疹, 立即停用氨苄青霉素静脉滴注, 给扑尔敏口服, 地塞米松软膏外用等抗过敏治疗及心理护理后1d, 全身皮疹明显消退, 皮肤仍有轻微痒感。继续抗过敏治疗, 在停用氨苄青霉素第2天, 再次使用青霉素肌内注射5d后, 又增加青霉素静脉用药 (剂量同前) , 所用地塞米松逐渐递减剂量为5mg、2.5mg。用药7d后停止静脉用药。继续肌内注射青霉素80万单位于第14d注射过程中, 患者突感心慌、胸闷、气促、烦躁不安, 口唇发绀, 继之出现面色苍白, 脉搏细弱, 喉头阻塞症状, 呼之不应, 意识丧失等休克状态, 血压为70/50mmHg, 当时立即停止肌内注射青霉素。

1.2抢救方法

使患者平卧, 遵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的盐酸肾上腺素1mL, 迅速吸氧,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50%葡萄糖4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 10%葡萄糖500mL加阿拉明1支静脉滴注, 5%碳酸氢钠100mL静脉注射, 3min后, 患者神志转清, 呼吸改善, 口唇红润, 仅感全身乏力, 轻微的头昏、心慌, 0.5h后血压上升为140/80mmHg。停升压药, 支持补液治疗, 抢救成功, 未留下后遗症, 继续抗过敏支持治疗3d后,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胸膜炎症状消失。该患者住院33d, 患者及家属对抢救护理满意。从病程用药看出, 此病例因病程较长, 因而用药时间也较长。一般来说, 用药时间越长, 所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会相应更大。在青霉素类用药过程中更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 随时作好抢救的准备, 以防意外。

2 讨论

青霉素缓发型过敏性休克, 指的是少数人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阴性或使用青霉素30min至24h后才出现的过敏性休克反应, 占10%~20%, 极少数是在继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1]。而交叉过敏是指在分子结构上有共同之处的药物均可引起相同反应[2]。本文典型病例所用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均为内酰胺类抗生素, 分子结构中都有一个相同的β-内酰胺环, 同样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交叉过敏反应。如本例中的药疹和过敏性休克, 就是交叉过敏反应的结果, 青霉素用药时间越长, 它刺激机体产生特异IgE产量越多, 且呈累加方式递增。一旦相同的抗原, 青霉素再次进入机体即可产生抗原-抗体变态反应。对高敏状态下的患者, 这种过敏反应可能性更大。

青霉素缓发型变叉过敏性休克发生时, 它可通过多种类型的变态反应机制而致病。主要是由体内IgE介导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炎症[2]。因而它引起各系统的症状主要为: (1) 呼吸系统症状:胸闷、气促、伴频危感, 因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 (2) 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3)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组织缺氧所致, 表现为头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 (4) 皮肤过敏反应为:瘙痒、寻麻疹及其他皮疹等。

3 护理体会

3.1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作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由于它优良抗感染功效及不良反应少以及价格低廉是我国基层医院, 临床最常首选的抗生素。因而在使用过程中, 人们对其观察较侧重于皮试时及首次给药后的30min内, 而在以后用药过程中则放松了警惕和观察。对缓发交叉过敏反应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 由于有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非交叉过敏反应报道屡见, 且多表现在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之间, 使部分医护人员在此类抗生素的联合用药过程中放松了警惕, 对其潜伏的交叉过敏反应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根据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7%~10%;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0.004%~0.015%;病死率为0.0015%~0.002%[3]。可见青霉素类的不良反应非常少, 但一旦发生严重过敏, 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立即死亡。因此, 对患者在同一疾病的不同过程及不同种药物, 使用中应警惕缓发交叉过敏反应, 如果病情需要联合用药也应观察非交叉过敏反应, 绝不能顾此失彼, 从而放松对其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警惕。在青霉素类的用药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一切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 特别是缓发型交叉过敏反应的观察, 当出现皮肤发痒、药疹、发热等一些先兆症状时, 应当机立断立即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生素。一般来说, 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症状出现越早则越严重, 预后越差, 症状出现越迟则越轻, 预后较好。当然, 预后的好坏关键是抢救是否及时、正确。对药物巳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应发给药物禁忌卡, 说明致敏药物名称及反应类型, 以供再次就医时参考。

3.2 不良反应的预防

为肪止不良反应发生, 要严格选择青霉素类适应证, 防止滥用。使用青霉素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和用药史, 在使用过程中若更改批号应重做同种类青霉素皮试, 且现用现配制。用药应有计划性, 剂量不宜过大, 种类不宜过多, 时间不宜过久.对过敏体质的人, 能用其他药物代替的尽量不用青霉素类。

3.3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步骤[4]

青霉素迟发型交叉过敏性休克发生时, 病情危急程度丝毫不亚于速发型过敏性休克, 病情抢救及时和正确非常重要: (1) 应立即停药, 使患者平卧, 进行原地抢救。 (2) 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 可每隔0.5h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 直至脱离危险期。如发生心跳骤停, 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或心内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 它具有收缩血管, 增加外周阻力, 兴奋心肌, 增加心输出量及松驰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迅速改善休克状态。 (3) 氧气吸入。呼吸受抑制时, 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 应作气管插管或切开给氧。 (4)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保证抗休克药物的及早使用。根据医嘱立即给氢化可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50%的葡萄糖40mL静脉滴注, 此药有抗过敏、抗炎症、抗休克作用, 能迅速缓解症状, 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5) 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做好皮肤护理, 注意保暖, 并做好病情记录。患者末脱离危险期, 不宜搬动。经过濒死痛苦考验, 患者及家属都有很大恐惧心理, 特别是患者经受着生理、心理的两种失调, 安全感较差。因此, 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 消除他们不良心理。与此同时, 护士应庄重、对患者体贴入微、在抢救治疗中机智灵活, 有条不紊, 准确无误的完成各项治疗任务和护理, 使患者及家属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 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泻。嘱病员禁食鱼、虾等刺激性食物。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 促进康复。

摘要:本文通过对1例胸膜炎患者临床资料作简要介绍, 对其使用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的效果和过敏反应作细致的观察, 简述了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在用药过程中, 发生迟发型交叉过敏性体克的原因及所采取抢救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目的 在于保证临床护理用药的安全。

关键词: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迟发型交叉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

参考文献

[1]赵淑彩, 谢满生.抢救青霉素缓发型过敏性体克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1994, 10 (6) :43.

[2]陈澋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 1997.

[3]盛宝恒.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防治[J].人民军医, 1980, 53 (4) :70.

篇4: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头孢吡肟是第4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和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等,过敏性休克罕见[1]。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例,因静滴头孢吡肟而致过敏性休克,经紧急抢救使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抢救与護理情况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64岁,因腹部疼痛不适3天,门诊于9:10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患者步入病房,神智清,精神好,T 36.6℃,P 76次/分,R 19次/分,BP 130/80mmHg,体重69kg,医嘱给予头孢吡肟2g加生理盐水100ml,2次/日静滴。遵医嘱于9:45做头孢唑啉钠皮试,皮试前常规询问患者过敏史,患者否认有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史。20分钟后,皮试结果阴性。于10:05给予头孢吡肟2g静滴,液体输入5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全身皮肤发红,即测血压110/70mmHg。立即停用头孢吡肟,报告医师,遵医嘱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5mg静推,5%葡萄糖500ml静滴。5分钟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10:30患者全身皮肤红肿明显,口唇发紫,脉搏微弱,心音低钝,测血压60/40mmHg,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建立第2条静脉通路,给予多巴胺4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调整滴数。10:50患者血压逐渐回升,于11:15血压回升至95~110/50~65mmHg,全身皮肤红肿消退,口唇逐渐红润。调整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维持静滴。经积极抢救处理后,患者脱离危险,一般情况恢复正常,仍心电监护,保留静脉通路,进一步监护治疗。

抢救与护理:①立即使患者平卧,松解衣领和腰带;②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g;③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④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500ml快速静滴,根据医嘱用药,如抗过敏药、血管活性药(多巴胺)、抗组胺类药等;⑤应用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变化情况;⑥患者如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抢救;⑦同时做好病情的动态护理记录[2]。

讨 论

头孢吡肟为新的第4代注射用头孢菌素。抗菌谱与抗菌活性与第3代头孢菌素相似,但抗菌谱有了进一步扩大。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包括肠杆菌属、绿脓杆菌、嗜血杆菌属、奈瑟淋球菌属、葡萄球菌及链球菌(除肠球菌外)都有较强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临床主要用于各种严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等。该品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良好抗菌作用,但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常耐药。该品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与头孢噻肟相似或略优,但对弗劳地枸椽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属等的作用优于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流感杆菌、淋球菌、摩拉卡他菌等(产酶和不产酶株)对该品高度敏感。该品对绿脓杆菌亦有良好作用,但作用比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略差;不动杆菌属、李斯忒菌等对该品仅中度敏感。作用机制与其他β内酰胺类同。头孢吡肟对多种质粒介导和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稳定,包括染色体介导的Ⅰ型酶;该品很少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注射用头孢吡肟头孢吡肟为广谱第4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该品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该品对细菌染色体编码的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低,可高度耐受多数β-内酰胺酶的水解,并可迅速渗入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内。在菌体细胞内,其靶分子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头孢吡肟全称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本次输液用的是一次性输液器,生理盐水、头孢吡肟与其他患者用的是同一批号,并且药物是现用现配,且均在有效期内,瓶盖无松动,无缺口,药液无污染变质,严格无菌操作,可排除外在因素引起的反应。患者用药前否认药物过敏史,因此提示在今后的用药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⑴严格操作规程,切实坚持查对制度,加强病房巡视,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在用药前,详细询问病史和过敏史,尤其是过敏体质和年老体弱的患者,使用药物时应缓缓滴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有不良反应出现立即停用,及时做出正确判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⑵做好抢救护理:输液中一旦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通知医师,科主任、护士长,迅速成立抢救小组,由科主任统一指挥,做到快速、有效的处理,避免严重的后果发生。①迅速将随时处于备用状态的急救药品准备到位;②遵医嘱准确无误的应用急救药品,做到如实用药记录;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及时通知医师,做好记录;④重视抢救环境,及时清理床单、地面,保持病房有序整洁;⑤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更有利于抢救和康复。⑶保持输液通道畅通:输液通道畅通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基本前提,要求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忙而不乱,忙而不慌,及时建立输液通道并做好护理。本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原有输液通道虽畅通,但考虑到病情严重,为了不影响抢救,建立了第2条静脉通道,使抢救药物能及时尽快输入并发生作用,使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⑷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宣教,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宣教,取得的效果会更好。如对入院患者及家属都要普及相关医疗知识,告知使用药物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出现不良反应征兆时停止输液并呼叫医护人员,这样能够积极维护患者的自身健康,对减少过敏反应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主编.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2.

2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6.

篇5: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一、就地抢救

立即停药,协助病人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二、首选肾上腺素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lmL,病儿酌减。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纠正缺氧改善呼吸

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抗过敏抗休克

抗过敏。根据医嘱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推注,或氢化可地松20mg 加5%~10%葡萄糖液500mL 静脉滴注,能迅速缓解症状。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五、纠正酸中和抗组胺类药物

纠正酸中毒和遵医嘱给予抗组织胺药物。

六、密切观察

篇6: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列述如下。

(一)皮肤粘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症状 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三)循环衰竭表现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塞。

(四)意识方面的改变 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他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六)若是因为食过敏食物(鱼,虾子,螃蟹)或者被昆虫叮咬引起的皮肤过敏有时后会伴随短时间的失明状态。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1.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2-0.5ml。此剂量可每15-20分钟重复注射。

2.脱离过敏原,结扎注射部位近端肢体或对发生过敏的注射部位采用封闭治疗(肾上腺素2-5ml封闭注射)。

3.苯海拉明或异丙嗪50mg肌注。

4.地塞米松5mg/支——5-10mg加入5%葡萄糖水250ml静滴或者直接静注,继之以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0mg/支——200-400mg静滴。

5.休克伴气管痉挛时,立即静脉缓注氨茶碱0.25、地塞米松10mg、50%GS20ml,继而静滴10%GS500ml、氨茶碱0.5、地塞米松10mg。

6.抗休克治疗:吸氧,快速输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等。注意头高脚低位,维持呼吸道通畅。

以上几点是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基本步骤,在抢救中应强调两点:一是迅速识别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二是要积极治疗和维护呼吸。

经以上处理后,病情不好转,血压不升时,需及时建立输液通道1~2处,以补充血容量,并及时静脉给予抢救药物。因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使体内血浆广泛渗出,血液常有浓缩,使血容量减少,可于30~60分内快速静脉滴入500~10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继而可用低分子右旋醣酐250ml静滴。如血压仍不回升,可考虑应用升压强心药,如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等。

应用多巴胺治疗前必须先纠正低血容量,在滴注前必须稀释。先按5ug/㎏/分滴注,然后以5-10ug/㎏/分递增至20-50ug/ ㎏/分,以达到满意效应。或该品2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中静滴,开始时按75-100ug/分滴入,以后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和加大浓度,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分钟500ug。

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C)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首剂0.4~0.6mg(1~1.5支),以后每2~4小时可再给0.2~0.4mg(0.5~1支),总量1~1.6mg(2.5~4支)。

篇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一、静脉输液常见的过敏反应有

1、热源反应

2、急性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5、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输液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伴頻危感,喉头水肿等。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口唇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症状:有痒感,荨麻疹等。

三、急救措施

1、立即停药,换输液器及所输液体,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就地平卧,进行急救。同时我们一定想办法通知主治医生,必要时启动院内应急预案。

2、如果患者突然晕倒,大汗,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判断患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想到盐酸肾上腺素(副肾)0.5ml-1ml皮下注射,小儿酌减,可每隔30min注射一次,直至脱离危险期。

3、改善缺氧症状,吸氧。严重发生抽搐的患者,应解开衣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抑制时,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注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应立即测患者生命体征(T、P、R、Bp).报告医生,地塞米松5mg-10mg加滴管,氢化可的松200mg加5%-10%葡萄糖500ml静滴。根据病情给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多巴胺;给抗组胺类药,例如扑尔敏、非那根肌注等。

5、心跳骤停的处理,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施行人工呼吸。

6、记录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时间、症状、所用药物及护理措施等。

7、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执行者应口头复述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方可执行。用药时,应两人核对,夜间护士一人值班,应与医生共同核对确认无误方可使用。抢救完毕,保留抢救所用的空安掊,嘱医生补开医嘱,确认无误后方可丢弃。

四、输液室常见过敏反应的处理

1、先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通知医生。

2、立即平卧。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扶患者进抢救室。如情况不允许,放倒输液室椅子,使患者平卧。

3、过敏症状明显如全身荨麻疹,喉头水肿,应当机立断,地塞米松10mg加滴管。

4、胸闷、气短的吸氧2L/每分,测生命体征。

5、遵医嘱给药。

篇8: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 38岁, 职业:护士, 于2011年2月25日14:00因患梅毒自行来我院注射室注射苄星青霉素, 无家人陪同。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 午餐后来院, 给予青霉素皮肤试验, 丘疹无红晕, 无伪足, 20min后全部吸收, 结果判定为阴性。即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 注射后患者无不良反应, 便自己去药局取药。10min后患者返回面色苍白, 自诉上唇、四肢麻木、胸闷、呼吸困难、皮肤微汗湿冷, 立即测量生命体征, 脉搏细弱96次/分, 血压70/50mmHg, 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 立即报告值班医生进行抢救。

2 抢救过程

立即使患者平卧、松解衣领胸罩, 高流量氧气吸入, 给予盐酸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建立两组静脉通路, 给予0.85%生理盐水500mL加入多巴胺阿拉明各3支静点及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点。同时给予25%葡萄糖20mL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5min后再肌注异丙素25mg。并予以保暖, 15min后患者血压回升至90/60mmHg。呼吸困难缓解, 面色转红, 皮肤微干, 上唇及四肢麻木症状减轻, 观察1h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用平车将患者护送至急诊室继续治疗。同时联系病人家属。

3 护理方法

(1) 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对引起喉头水肿的患者应注意头部略向后仰, 清除口中的分泌物, 确保呼吸道无阻塞。对使用肾上腺素和激素治疗后呼吸道阻塞症状加重者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为了避免脑部缺氧, 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供养浓度为40%左右, 开始时给予纯氧供应, 不断调整吸入浓度, 使氧分压保持在9.31kPa (70mmHg) 左右, 如果患者仍然缺氧, 应及时建立人工机械通气或间歇人工辅助通气: (2) 休克会引起血容量的不足, 应注意保持患者血容量的充足, 进行适当补液处理, 注意输液速度以免超过患者的心脏耐受范围; (3) 注意仔细观察患者经治疗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 如颜色、斑疹、温度等, 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持续有喘憋声音, 观察患者的意识、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情况, 如患者情绪由烦躁转为平静则提示病情出现好转。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循环、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 及时了解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状态和体内代谢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措施。

4 体会

4.1 正确判断病情, 及时作出处理

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和相关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对患者预后转归具有决定性意义。该患虽然皮试阴性, 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示我们患者已经发生了过敏性休克, 医护人员应当机立断马上进行抢救, 给予抗过敏及对症处理, 有效纠正循环血量, 保持呼吸道通畅, 切勿因疏忽大意, 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因此, 使用任何药物时, 即使皮试阴性的患者注射后也应警惕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1], 注射后应密切观察30min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4.2 及时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给氧,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保证各种抢救药物的应用, 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4.3 做好心理护理

该患休克后神志始终清醒, 虽从事过护理工作, 但难免会出现恐惧不安, 紧张焦虑等心理。在抢救的同时, 护理工作者应针对患者这种消极情感以轻柔缓慢的语言给予安慰鼓励, 进行心理疏导, 使她能积极配合抢救, 从而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5 讨论

5.1苄星青霉素为一长效青霉素, 临床上经常使用, 存在过敏反应的可能。青霉素变应原的形成有很多原因, 其变态反应率为0.7%~10%, 其中过敏性休克占0.04%[2]。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激素的迅速发展, 目前对青霉素过敏机制有了较多的认识, 有研究认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过敏源是制剂中的高分子杂质[3]。主要是青霉素与蛋白质, 多肽等的结合物, 其分子上含有两个以上青霉噻唑基团就可引发过敏性休克。

5.2苄星青霉素是皮肤科治疗淋病、梅毒的首选药, 临用前需加灭菌注射用水配成混悬液, 需使用10mL注射器粗直针头快速推入, 否则易使针头堵塞, 给药途径只能是肌内注射, 但因此会给患者带来较强的痛感, 易发生晕厥[4]。本例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属迟发性反应, 应与此鉴别。

5.3该病例因患梅毒未告知家人, 注射时无家人陪同, 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家属不在现场, 紧急情况下, 医护人员既要抢救又要联系病人家属, 给抢救工作带来不便, 若患者出现意外, 院方解释不清。因此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要求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注射, 以防发生意外。同时也是我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范护理纠纷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

总之, 注射室护士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熟练掌握, 对皮试阴性的患者包括既往无过敏史者在注射后也不应马上离开医院, 应观察30min, 无任何不适后方可离院。同时护士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苄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参考文献

[1]孟庆义, 韩梅主编.急诊科典型病例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157

[2]张英, 王金华, 冯振红.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9, 22 (6) :66

[3]金少泓.关于青霉素类药品过敏问题[J].健康报, 2001, 12:1

篇9:茵栀黄致过敏性休克抢救一例

【中国分类号】 R85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52-01

茵栀黄为中药制剂,其药理作用为清肝利胆,降黄、降酶,因其价格低廉,疗效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主治急慢性黄疸型肝炎。国内有见应用茵栀黄致皮疹、瘙痒的报道,但因茵栀黄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较罕见。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2岁,2006年8月11日以血吸虫肝损并黃疸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血压160/80mmHg。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食欲好,尿色深黄,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有血"吸虫病"史四十余年。门诊生化检验示:TBI 62.8mmol/L,DBI 10.8mmol/L。入院当天10:40Am护士遵医嘱给患者静脉输入5%Gs250ml+茵栀黄20ml,约10分钟患者突感口麻、四肢麻,护士立即关紧活塞,阻止液体输入。随即患者口吐白沫、大汗淋漓,呈濒死状,血压测不到,双肺满布哮鸣音。医生判定为过敏性休克,护士立即更换输液器及药物,遵医嘱输入生理盐水100ml以维持静脉通道,同时立即静注地米10mg,肾上腺素1mg,肌注苯海拉明20mg。开放两组静脉通道,一组加入多巴胺40mg,另一组加入地米10mg,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6-8升/分,约1h后患者血压升至100/60mmHg,呼吸转平稳,双肺哮鸣音减少,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神态恢复平静,六天后好转出院。

2.讨论

茵栀黄由茵陈、栀子、黄岑甙、金银花提取而成。因制作工艺等原因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临床上发生过应用茵栀黄导致患者皮疹、口麻的病例。因此,应用此药护士应有高度警觉性、预见性。首先,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第二,认真核对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药液外观应无混浊、沉淀、变色。第三,首次用此药,应先慢速静滴,速度为20-30滴/分,观察10-20分钟无反应后再调至所需滴速。

篇10: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一、发生机制: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映,发生率为5~10/万,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解释是:青霉素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而发挥完全抗原的作用,有些个体在此作用下能产生相当的量IgE类抗体。IgE能与肥大细胞核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时,变应原与上述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地结合,所形成的变应原——IgE复合物能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离颗粒。从排出的颗粒中及从细胞内释放出的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激肽、白三烯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样体分泌增多。临床上可表现为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窒息、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至于初次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则很可能与患者在以往生活中,通过其他方式解除过于青霉素有关的变应原成分有关。

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即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濒死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

(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注意事项

1、青霉素过敏实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皮肤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4、严密观察患者

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注射薄上注销,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6、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

一、处理措施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同时报告医生。

(2)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成人剂量为0.5~1ml,患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此药可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3)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如呼吸受抑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按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可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如出现喉头水肿影响呼吸,应立即配合医生准备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 1)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此药为抗过敏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

2)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3)给予纠正酸中毒和抗组胺类药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病人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病人。

篇11: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1、可疑过敏者,出现皮疹、瘙痒、恶心等症状,马上去除过敏原(如静脉输液马上关闭开关),紧急评估神志及生命体征和有无气道阻塞。生命体征正常仅有皮疹留院观察2~4小时;如无缓解,并有加重趋势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0.3~0.5mg肾上腺素。症状缓解继续留院观察24小时。

2、过敏者,早期可应用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如急性发作喉头水肿气道阻塞,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等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可每15~20分钟重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心跳呼吸停止或严重者应大剂量给予,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1~3mg肾上腺素,并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无效3分钟后继续静脉推注3~5mg肾上腺素,仍无效4~10ug/min静脉滴注。抢救有效继续评估生命体征,低血压者,应快速输入1~2L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和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25~30mg)静脉滴注。如有效继续给予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H1受体阻滞剂如异丙嗪、氯雷他啶等、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等。症状缓解后继续留院观察24小时。

篇12: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7.9.12 17:00 地点:急诊科护士站

主题: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病例介绍:

吴某某,男,52岁,因在村卫生站输抗生素时突发头晕、乏力、大汗淋漓,上卫生间晕倒,呼吸困难,左小腿有挫裂伤、出血,立即拨打xx卫生院电话,该院前往救治,予抗过敏、抗休克等处理后,病员症状缓解,于9月6号16:50分要求转入我院,我科前往接回入院。入院评估:

T36.5℃ P77次/分 R20次/分 BP113/86mmHg 病员神志清楚,轮椅推入病房,营养中等,二便正常。护理问题:

 组织灌注量不足 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 气体交换受损 与微循环障碍、缺氧和呼吸型态改变、肺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

 活动无耐力 与高热、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镇静剂的使用、气体交换障碍等有关

 体温过高 与感染、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 潜在并发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等 护理目标:  体液维持平衡,各种循环得到改善

 微循环改善,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血气分析结果维持在正常范围 机体逐渐恢复体力,得到明显改善

 体温维持正常,感染发生后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护理措施:

1.取休克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同时做好保暖工作。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两条及以上的静脉通路,连续监测血压、尿量等,补充白蛋白,血浆,血小板,人工胶体等 2.用药护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严防药液外渗。

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时监测血常规、凝血谱、血气、生化、电解质等变化,控制血糖,根据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4.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SPO2、意识、口唇色泽、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尿量、进出量等的变化。5.监测呼吸功能: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面唇色泽变化,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做好抢救准备

6.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及其家属对病情的发展过程不了解,对突发的病情变化情绪极度紧张和恐惧,医护人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和不满情绪以及对治疗措施产生怀疑。此时应积极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耐心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感。健康教育:

让病人了解病情变化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经过,向病人详细讲解有关自身原因的发病知识以及药物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使病人提高对过敏性休克的重视和预防。在平时疾病治疗中应注意观察和了解病情突变的先兆表现,并记住对某类药物的过敏史及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注意事项和简单的处理方法,向病人多做健康宣传,指导病人做好对疾病的预防工作 主持人提问:

1、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xxx答(护士):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触发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多突然发生且严重程度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特别是含青霉素的药品)是最常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某些食物(如花生、贝类、蛋和牛奶)也会引起严重过敏性反应。

2、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xxx答(护师):

一是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

3、发生过敏的紧急处理措施? xx答(主管护师):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病员采取休克卧位,给以氧气吸入并保温。在病员为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密切观察病员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流量吸氧,可给予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施行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准备插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或借助人工呼吸机被动呼吸。

3、给予抗过敏药物 ①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②地塞米松5~10mg+氢化可的松200mg加5%葡萄糖液100ml静推或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③ 抗组织胺类药物:选用异丙嗪25~50mg

4、抗休克治疗

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可给予低分子右糖酐500ml或4%碳酸氢钠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滴,仍不回升,须立即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液200ml,内加入去甲肾上腺素1~2ml,或多吧胺20mg。根据血压调节滴速,一般每分钟30~40滴(小儿酌减)

5、心脏骤停时 立即行心肺复苏 护士长发言:

篇1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 44岁, 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2月23日入院, 2月25日遵医嘱予全身辅助化疗, 化疗药为:多西他赛、阿霉素, 2种化疗药物均从左手背浅静脉留置针输入。2月27日, 患者诉左手背穿刺处血管疼痛, 疼痛经数字评估法为“2”, 局部皮肤组织无红、肿、硬结, 遵医嘱予赛肤润外涂, 约20s后, 患者诉胸闷, 心前区不适, 立即扶患者平卧, 报告值班医生, 同时予清水反复清洗左手背皮肤, 测BP 0/0, P60次/min, R26次/min, 患者神志淡漠, 面色苍白, 皮肤湿冷, 小便失禁, 遵医嘱吸氧, 建立静脉通道,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5mg, 肌注异丙嗪25mg, 静脉滴注多巴胺升血压等对症处理, 急查心电图示正常, 行床旁心电监测, 测BP、P、R、神志、瞳孔Q1/4h, 并记24h尿量, 急抽血查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肌酶学。20min后测BP140/80mmHg, P95次/min, R20次/min, 患者神志清楚,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遵医嘱停多巴胺, 改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扩容。1h后患者神志清楚, 面色红润, 测BP140/80mmHg, P94次/min, R18次/min,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自解淡黄色小便250ml, 患者局部涂赛肤润处皮肤无红、肿及皮疹等皮肤过敏症状。血象、肝肾功能、心肌酶学结果回报均正常, 电解质K+2.71mmol/L, 遵医嘱予补钾治疗。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 患者自诉既往无任何药物及食物过敏。2月28日, 患者神清合作, 生命体征平稳, 大小便正常。3月4日, 复查患者电解质结果正常后出院。

2 护理

2.1 病情的观察

(1) 赛肤润使用过程中虽未报道过有过敏性休克的现象, 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数十秒钟内即判断出患者是因赛肤润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立即用清水冲洗皮肤上残留的药液, 减少了过敏性药液对机体的继续损伤; (2) 严密观察T、P、R、BP、神志、尿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用药后的效果, 根据病情15~30min测量1次, 按病情掌握药量、滴速, 并详细记录。

2.2

抢救过程中医护密切配合, 分工协作, 人力充足, 争分夺秒, 为成功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抢救措施及时正确, 使患者家属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2.3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 通常外周静脉不充盈, 此时建立静脉通路选择颈静脉、大隐静脉穿刺成功率高, 而且颈静脉属于近心、管腔大的血管, 以利于血容量的补充和用药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 保证了给药的及时性。

2.4 心理护理

过敏性休克发生突然, 病情危重, 患者及家属对意外发生的过敏反应缺乏思想准备, 担心对生命造成威胁, 出现焦虑、恐惧、烦躁、难以理解的心理, 存在医疗纠纷隐患, 医护人员应积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 给予心理安慰及解释工作, 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 抢救成功后, 不会留后遗症, 使患者及家属理解医疗行为, 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2.5用药指导

使用赛肤润前, 要向患者解释该药的作用与副作用, 告知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使用过程中, 严密观察用药反应, 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处理, 如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也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发生过敏反应后, 要告知患者对该药物成分过敏, 以后不能使用该类药物。

2.6 预见性护理

使用赛肤润前, 询问患者有无用药史及过敏史, 如对本品或其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首次使用时, 最好选在人力充足的时间段, 并先在皮肤上喷少许药液, 观察几分钟后未出现不良反应, 方可继续使用。

3 讨论

赛肤润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脂肪酸, 其主要成分是过氧脂肪酸脂, 能通过分子置换起到与环前列腺素类化合物相似的作用, 诱导血管扩张, 促进皮肤微循环, 使用后可增加局部SpO2和氧分压, 同时丰富的必须脂肪酸能够营养局部皮肤[1], 经过皮肤吸收后加快细胞更新速度, 对抗氧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等作用;并且通过按摩使药液渗入软组织后, 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软组织淤血、瘀斑的吸收[2], 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内膜损伤引起的周围组织反应, 有效地对抗了局部炎性反应带来的相关问题, 最终减轻了患者在机械性静脉损伤后的后续反应;赛肤润可以缓解由于压力、摩擦力等引起的症状;可在局部形成亚油酸保护膜, 限制皮下水分流失, 减少体液、排泄物的浸渍[3], 促进受伤皮肤或风险区域皮肤修复的作用, 广泛用于压力性溃疡 (如:Ⅰ期红斑期;Ⅱ期未破损的水泡皮肤) , 皮肤干燥症状及风险区域的皮肤表面。赛肤润说明书上注明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肪酸酯 (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 99%, 茴香1%, 但任何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均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陈吉生报道[4],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发生, 按给药途径分布, 外用 (包括包扎伤口、表面麻醉、冲洗、放置阴道、棉球清洗伤口、皮肤消毒等) 占发生率3.64%;医护人员用药前注意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按要求服用药品[5];询问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过敏性疾病史及过敏性家族史;做好用药指导, 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用药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来势凶猛, 情况十分危急, 应分秒必争、完善抢救措施, 降低病死率。本例病例病情观察仔细, 处理及时正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丽萍, 周敏, 周志群, 等.赛肤润改善受压局部血氧饱和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12) :17.

[2]鱼秋玲.赛肤润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4, 12:40.

[3]石燕.赛肤润配合艾灸预防褥疮35例[J].河北中医, 2007, 29 (1) :53.

[4]陈吉生.药源性过敏性休克522例分析[J].中国药房, 2005, 16 (1) :55~56.

篇14: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160

病历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发热,咽痛3天,于2009年2月20日来院就诊。既往青霉素皮试阳性。查体:T38.0℃,P86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左侧有黄色脓点,双下颌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HR86次/分,心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四肢、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常规:WBC13×109/L,N87%,L17%。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阿奇霉素0.5g静滴,患者静滴30分钟时,突然感胸闷、心慌、气短,且全身瘙痒。查体见患者面色苍白,口唇轻度紫绀,神志模糊,胸部及四肢皮肤见散在红色斑片皮疹、大小不一、压之褪色。P112次/分,R30次/分,BP80/40mmHg,双肺内闻及哮呜音,心音低钝,心律齐,心率112次/分,无杂音,肢端湿冷,脉博细速。诊断为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迅速停用阿奇霉素、吸氧,0.1%肾上腺素0.5ml,5%葡萄糖250ml加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3.0g静滴。10分钟后患者BP110/60mmHg,神志转清,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改用左氧氟沙星及阿米卡星静滴3天,病情未再反复,痊愈出院。

讨论

阿奇霉素为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在临床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注射部位疼痛,皮疹等。而所致的过敏休克临床表现较少见,使医务人员在用药中容易忽视。本例患者既往健康,既往青霉素皮试阳性,此次因急性扁桃体炎静滴阿奇霉素20分钟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有效抢救病情迅速缓解。因此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在应用阿奇霉素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临床观察。如出现皮疹、胸闷、憋气等症状时应警惕过敏性休克发生,果断撤换药液,采取合理准确的措施,抢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心得下一篇:热力学统计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