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一例急救护理

2022-10-01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的药物。《新编药物学》中指出, 有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红色丘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也有的引起哮喘发作。临床用药过程中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少见。过敏反应多在首次输入本品数滴至数毫升时, 立即出现胸闷、面色苍白, 以致血压下降, 发生休克, 经及时抢救一般可以恢复。我科2010年1月1例患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 通过及时的处理及护理, 患者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73岁, 男性。因头晕、恶心、呕吐、两侧耳聋、走路不稳2d后来院就诊。原有高血压病史10年。CT检查回报:多发性脑梗死。当时测T:36.2℃、P:80次/min、R:20次/min、BP:180/110mm Hg。初步诊断“脑梗死”。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 L静滴。当低分子右旋糖酐滴入10min左右时, 患者自觉舌尖麻木、恶心, 随即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等症状。立即停止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给予吸氧4L/min, 多功能监护, 当时测得HR:130次/min、BP:60/40mm Hg、R:28次/min。医生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建立2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立即皮下注射1mg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5 m g静推、生理盐水1 0 0 m L加1 0%葡萄糖酸钙2 0 m L加VC2.5g, 另1路, 生理盐水250m L加多巴胺100mg静滴。30min后患者自述呼吸困难明显缓解, 无胸闷及出冷汗;多功能监护测得P:90次/min、R:20次/min、BP:110/50mm Hg。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发生过敏反应后患者会出现濒死感, 表现出非常恐惧的心理。此时加强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 关心体贴患者, 同时以熟练的技术进行治疗与护理, 取得患者的信任, 消除其恐惧不安的心理。同时做好对家属的心理护理, 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后家属也会出现紧张心理, 因此在治疗时应请家属离开病房, 同时关心、安慰他们, 让他们认识到不冷静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 最好的配合救治是保持安静、积极配合救治。

2.2 正确执行医嘱

要准确清晰完整记录救治过程, 抢救时有口头医嘱时, 应该做好核对工作, 防止差错发生, 必要时护士重复1次医生口头医嘱再执行。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情况, 因血液灌注不足, 导致中枢系统处于缺氧状态, 应遵医嘱给予吸氧。患者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或呼吸道感染。给予患者多功能监护, 每10~15分钟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变化, 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及肢体温度, 由于血液灌注不足, 皮肤四肢易出现湿冷, 应做好保暖措施。

3 讨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主要成分为低分子右旋糖酐粉及氧化钠, 主要用于纠正低血容量休克和改善微循环的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在临床应用中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红色皮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也有引起哮喘发作, 但极少发生过敏性休克, 平时未能引起临床医务人员注意。通过这一事例提醒我们, 无论应用什么药物首先要仔细看说明书, 熟悉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不良反应, 其次要仔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是否过敏体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加强巡视、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立即处理、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生命, 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摘要:报告1例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使用药物过程中护士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判断、及时救治, 而且医护之间严密的工作配合是抢救工作的前提, 护理人员良好的应急能力及娴熟的操作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性休克,急救护理

上一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下一篇:贝那普利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