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调控

2022-10-02

“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的、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自主学习不是放任学习, 它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的约束和支撑。新课程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探讨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是诸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是立足于对人的潜能的开发、立足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化,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 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 更加注重研究过程, 重视应用和个体的体验及全员参与。这种学习模式能够充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将学科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同时注重个性与能力培养, 是应当积极推广的学习模式之一。

如图所示,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所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是教师应当着重把握的核心环节, 对该部分的控制和调节关系着学生进程的走向甚至研究活动的成败。高中学生在思维模型建构上还存在许多不足, 针对各学科的具体特点,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 应做好以下控制。

1、难度控制。

研究性学习中的难度控制不同于学科测试中的难度控制, 它没有一个具体的难度系数或通过率作为参考依据, 并且课题的难度在深入研究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 特别是知识体系较为复杂的学科, 学科研究可宽可窄, 可深可浅。教师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前不仅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 还应当把握由学生个性特点而延伸出的研究小组的特点。以此为依据,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应对学生提出的课题作比较深入的考虑, 同时听取学生的开题报告, 根据学生特点及课题情况做出难度调整。

2、目标控制。

目标控制是与难度控制相对应而存在的一个方面, 它主要针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做出调控。由于学生的自主性过强, 如果对其目标不作适当调控, 学生的研究目标容易产生偏向而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当前的学科教学多倾向于贴近生活, 其目标控制应重点放在运用于生活层面上。学生在开展研究性自学过程中容易过分地追求科学意义而忽略生活意义, 这是脱离当前教育的目标的。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结构、认知能力、学科学习目标等实际情况, 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使其在生活中验证学科规律, 并最终运用规律维护和改善生活。某些研究者认为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使其具备科学家的眼光和目标, 这是不切实际的。

3、过程控制。

学生具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最主要部分, 也是教师需要重点调控的部分。良好的过程控制既能使学生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又能最大地激发学生再次投入的积极性。具体的过程控制包括沟通、反馈、激励、补救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是指师生沟通, 研究小组成员沟通和组际沟通。建立此种机制可以使研究性学习中的信息传递通畅快捷, 降低研究性学习中的时间消耗。反馈机制主要是指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进程反馈。此种机制可以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自学的进程, 进而给予指导或纠正。激励机制是针对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知识缺乏引发自信心不足、研究疲劳导致动力不足等情况产生的。这种机制的建立, 能够有效防止学生研究中断。补救机制主要是为学生研究性学习产生偏差或受外界因素干扰不得不中断而实施的急救措失, 这种机制的建立能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保留积极性与自信心, 为再次开展自学创造条件。

4、情感控制。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情感的投入, 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程很大程度跟教师的情感投入多少有关。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 这些因素不断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信心以及创造性思维等。教师如果不能在情感上给与足够的支持,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很难达到完善的程度。情感控制是贯穿学生研究性学习始终的必要手段, 这种手段的运用方法因教师的特点不同而同, 总体上需要注意的就是“度”的把握, “情感泛滥”和“情感枯竭”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投入恰到好处才能收到最大效果。

由于不同学校对不同学科的重视情况不同, 不同学校教学条件、师资配备情况也不尽相同, 因此,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这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更多处在研究探索阶段。

摘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应当积极推广的学习模式之一。本文初步探索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组织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上一篇: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对策下一篇:浅谈堤防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