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2024-04-21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通用9篇)

篇1: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牛兵兵

(湖北省咸宁学院化生院,咸宁 437000)

摘要: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并且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予以解决。学会学习,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可见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是全新的。本文就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作出一些简单的看法及经验,对高中生物必修版中研究性课题的解读,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高中所有课程中,生物课程处于一个不被足够重视的位置,但随着湖北省新课改的即将进行,生物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而生物课程的学习,光靠以前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进而在新课改中提到要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与发展。

一、生物科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处的位置

“3+x”高考的理综测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学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高考理综测试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它们的共同落脚点。研究性学习从方式上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支持,也为“3+x”高考中的理综测试奠定了基础,并为高考“理综”测试目标的导向性提供了验证。作为x科之一的生物科理所当然与研究性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因为研究性学习内容呈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特点,但由于我们大部分学校现行教材基本上还是封闭式分科型,所以现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一般还是以某一学科知识为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去探究自己选定的课题。生物学以其固有的学科特色而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依托,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在我们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处处存在着与生物相关的问题,而且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技术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有很大的潜力,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关注“生物”就等于关注人类自身。所以,教师可以在研究性学习的动员阶段,通过开设讲座、学术报告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科学前沿信息和相关的社会热点信息(如: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因工程,我国的863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可以将高二生物知识改造成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参考,如“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植物的生长需要矿质元素”,“生活饮水状况调查”,“城市粉尘污染程度与植被优劣的关系”„„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普遍对生物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根据“克隆”信息提出了“对‘克隆人’的看法”、“克隆’不等于‘复制”’、“克隆技术在保护珍稀动物资源领域的应用”、“指纹鉴定及其应用”等课题;有的根据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设计了“家庭合理化的用水方案”;有的根据稻草成本居高不下的市场信息开展“蘑菇稻草培养基的改进与替代材料研究”„„其内容、思想、方法、成果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人的综合素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生物科在研究性学习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物科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英雄用武之地”。

二、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中生物课堂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普通高中的开设,其意义不仅仅是增设一门新的课程,而且是教育观念,教与学的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现行的学科教学中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方法、手段。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l、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生物理论教学

从国内外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来看,研究性学习是针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弊端的一种改革,是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许可的教学条件,以实验来组织教学或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模拟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或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科学探究,使学生在直接体验中获得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作用的认识,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创造性分析、理解、把握,这就可以弥补了传统课堂机械传授式教学的不足。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安排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这节课中来进行,采用边实验边授课,边观察边总结的方法,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再经教师稍加指点,感性认识很容易就上升为理性认识;再有,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的历程(如生长素的发现,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建立等),让学生沿着前人探求科学的足迹,一步一步地接近知识,在探索中追求和获得“新知”;还有,在讲授“遗传和变异”知识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调查(如:调查家庭成员的遗传特征——身高、单双眼皮、血型„„,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在“生物与环境”这一章,有的学生通过实验得出阳光、温度、水等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查找资料得出生物适应的特征及适应的普遍性,有的学生通过自制生态球认识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功能,有的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和措施;尽管不同的学生的研究课题不同,或同一课题的研究角度不同,有的学生的研究成果也不一定正确,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说理自圆即可,但在讨论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研究结果,互相质疑,教师在其中则起指导、点拨、评价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与研究性学习同行的生物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教师主导下知识的单向转移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2、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验推导出来的。“3+X”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除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现象和得出实验结论并处理相关的、扩展的实验问题。如:2002年理综测试卷的第2l题(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对高一年参加“植物无土栽培”研究课题的同学来说,那是易如反掌。所以每位生物教师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而且要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努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技巧。在高三生物复习阶段,我们不能停留于简单重复高二的实验内容,要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实验复习,要对某些验证性实验内容进行延伸、改造或把某些知识、原理的形成设计成探究式、开放式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大胆改进和创新实验。如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为基础,设计实验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的近似浓度”、配制“植物适宜的肥料溶液浓度”;以“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为基础,从亚甲基蓝是活体染色剂受到启迪,可以对水培植物的花色进行染色,可以设计实验检测“空气中好氧性细菌的相对数量”,以此作为衡量空气质量的指示之一;围绕“酶的特性”这一知识点,设计实验证明“酶的专一性、高效性”、测定“酶的适宜温度、PH值等”。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性学习重视全员参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发展,同样,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特别强调因材施教,珍惜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发展价值。研究性学习改善和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践策略,符合教育教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规律,生物科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之必然,也是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培养专业型、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1]、林崇德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0年5月第134页

[2]、刘恩山21世纪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构想和发展策略 《学科教育》(J)2001年2期.[3] [10]、何青青.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生

命科学学院,200

2[4]施忆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研究》(选修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第1版 28-31

[5]、刘恩山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6]、王秀村 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六项措施 学生与研究生教育,2003.5

[7]、港红霞 论:“同伴探索”式师生关系模式 教育研究 2003.4

篇2: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自然学习法(The Natural Approach),最初源自1983年,南加大(USC)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与Tracy Terrell合作发表《The Natural Approach》一书,它所指的是语言学习方法。本文引用此理论,旨在为诗歌的教学寻求一种革新的理论依据和探索方向。

一、诗歌教学导入,强调新、奇,激发学生诗趣

1.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

长期以来,我们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

《心理学》中提到《注意理论》这一重要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知识的摄入,都是通过注意引起的,而注意又是不断转移的,很多刺激(包括外界的和机体内部的)都有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中夺走。面对这种负面影响,教师必须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人的注意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否则人的心理就会被弄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课前的预习,其有存在的价值。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及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更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了。可这恐怕只有寥寥几个的学生吧,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预习只是一种停留在形式上的作业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

2.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抓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对诗人徐志摩,学生们不会很陌生的,一是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二是他生于海宁,是浙江人。即便如此,同学们对他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较生疏的层面,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的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的介绍了他的一生经历,创作情况,以及有关对徐志摩研究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二、诗歌教学过程,强调少齐读,多涵咏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通过诵读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还可以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合适齐读呢?齐整的朗读声中又有多少学生在细细的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呢?

1.齐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

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一起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洪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

2.齐读无法使学生体会诗歌中要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古语“感之于外,受之于内”为之感受,即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和思想认识。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诗歌,去咀嚼诗歌。而齐读则以其固定的速度将学生的心灵囿于同一线上,就像一支部队齐步前进,士兵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一样,无法体会诗歌中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变化。

3.齐读不利于学生形成阅读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戏剧如此,小说如此,诗歌又何尝不如此呢?诗歌,尤其是中国诗词,言少而意丰,字缝里透出许多无法言说的内容,这空白就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再将形成自己独有的图画。但是,齐读注重一个“齐”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更使学生的感受别人的影响而消融了自己的阅读个性,久而久之就会泯灭个人对诗歌语言的独特感受。

所以,不合时宜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相反,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诗歌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涵咏、自读。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我们不也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的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

三、诗歌鉴赏,强调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高度凝结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的。对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

从课改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老师的助力下尽情驰骋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我的理解。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做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形成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是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以在新教材第一册第二课《死水》为例,课后练习有这样的题目:“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这题目的设置,应该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些启示: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但对象征的还原不可一概而论。指导学生分析象征手法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新教材的用意就是要求我们否定理解的单一性、概念化。

篇3: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生物课实验能使学生直接接触生物,并能仔细地研究生命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积极思维能力、对实验结果做出理论上的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研究性学习则在教师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我们生物小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加强。所以,备课、上课时我很注重运用提问的策略,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学习。力求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课堂思维习惯, 发展实验应用意识,感受实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演示等途径利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探索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好奇感,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知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二、结合教材特点,开展研究性的实验

无论从事何种教学研究,绝对不能脱离教材。现行生物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既有验证型的,又有探索型的;既有观察型的,又有操作型的。而这些实验,都为前人的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部分,学生对此进行重复操作,不仅有助于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从实践中体会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因此,我们希望在教材中有更多的实验,但课堂教学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过多地开展研究性的实验,这就要延续到课外开展。

注重实验设计,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课的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水分的吸收”一课中,教材上安排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除了按教材用30%蔗糖溶液作渗透剂进行实验外,我还设计用10%、15%、20%Nacl溶液;35%、40%、50%蔗糖溶液作渗透剂分别进行分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探索中自己寻求答案。让学生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原理,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同学们跃跃欲试,在自己小组所用浓度实验完毕后,各小组间还热烈讨论、交流结果。这节课上,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科学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注重联系实际,拓展生物实验空间

现在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许多与人类自身有关的生命科学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们的头脑。如克隆、转基因、基因突变、基因组计划、赤潮、苏州河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环境污染等等。教师要重视这些信息的来源,平时做一个有心人,自己或布置学生做一些生物学知识方面的剪报、做一些文摘卡片等,讲课时适当穿插,引出话题或展开讨论,学生感到有现实感,教师上课也不再感到空洞无力。另外,我还结合当地实际,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同学们通过调查、实验研究、查阅文献等,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拓展、延伸了生物学的教学空间。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有目的地进行某一生物课题的研究。学生把从课本中学到的生物理论带回到现实生活中去验证,并利用生物理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这就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过程。生物课除了利用生物实验室让学生亲手操作外,同时还应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手采集动植物标本;到动物园、植物园、良种站、实验田、养殖场去参观。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精神。

四、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生物实验水平

绩效工资的实施,进一步调动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对从事研究性学习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推动教师高水平、高素质完成好这项工作。研究性学习落实的主战场虽是学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一项难度大但极富创意的教育探索活动,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一是在师资、环境、资源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二是提高教师素质,以解决学生思维创造力的无限性和教师自身辅导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加强各学科的教师的联合辅导,组成一个综合教师辅导组,保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篇4: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程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随着中国与世界教育交流的加强,很多新型的学习方式被引入中国。“研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①”。由此,研究性学习——这种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研究性学习方式也空前地流行起来。

笔者认为,无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应该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

一、充分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不仅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更新,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五大基本课程理念。其中第四条就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与以往相比,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以及素质教育。在课程学习方式上,也更强调“灌输引导和探究学习、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认识和实践有机结合。②”

与大家熟悉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一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什么”要由学生自己选择,二是在研究性学习中“怎么学”要由学生自己设计,三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学生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

江苏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第三条中要求“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强化课标意识,落实‘三维目标,正确发挥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导向作用③”。“三维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更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而不仅是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取间接的知识;使学生在在知识技能运用中、在亲身实践中,在知识、情感、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与升华。因此,有很多教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尝试将研究性学习引入高中政治新课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条件进行专题研究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例如讲到消费问题,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在政治课堂上体验社会生活是很难做到的。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在课程考核中还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理财观念又是那么重要。在教学设计中,我就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在周末和父母去商场、菜场体验消费。学生兴趣很高,不仅通过资料分析了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势、经济政策,探讨了影响居民消费的不同因素,还通过亲自消费的实践探讨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有的组还自己动手分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最后形成总结性的成果。

可见,利用专题研究这一方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三维目标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与接受式方式相结合

从高中政治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政治课程目标和理念的转变,也呼唤着教学方式的转变。面对着生动活泼的多种新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似乎有些陈旧、有些落后。但我认为,即使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新一轮改革轰轰烈烈进行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忽视接受式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主要侧重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功能,具有事实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相统一、思想与规范相统一、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统一的特点。在实现高中政治新课程目标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但也应重视接受式学习方式。虽然,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虽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毕竟我们的高中生还要面临高考,面临系统的知识考察。

此外,事实性知识、真理性知识具有客观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立场方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具有法律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可能自发产生,它也应当主要以接受式方式学习④”。从新课程理念看,新的高中政治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评价机制也是多种方式相结合,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必须将接受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相结合,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力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体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在讲到依法行政的时候请同学表演自己如何处理违法经营的摊贩,既引起了全体同学好奇心营造了课堂气氛,又通过典型案例让大家充分体验行政“合法性”、“合理性”的重要性;在讲到存款储蓄、信用卡的时候,好多同学银行都没去过,可以让那些生活能力强的接触过银行、信用卡的同学模拟银行工作的场景。比如合作探讨式教学,在讲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时候,我把把学生分为两派,一种认为效率重要,一种认为公平重要,在激烈的争论中共同探讨中认识到效率是前提、公平是保证,二者是一致的;有时还可以采取学导式教学,通过设疑自学——质疑解释——精讲——演练,一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教师不仅要注重形式多样化,更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争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关于运用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想法

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实践仍在探索中前进。研究性学习方法、研究性课程在全国范围兴起,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教师已经尝试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并且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实施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实践,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学习并且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发挥最佳的教育效能,为国家培养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

【注释】

① 谢树平. 研究性课程的构建[J]. 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②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③ 鞠文灿. 江苏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④ 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 新编思想政治教学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5: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方建儿

(浙江省慈溪市三山高中)

摘 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应当注意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整个语文教学能够把握好语言文字形式,充分地展现出语文文章中字、词、句所体现的情感,促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渲染和熏陶,增进文学情感,提高文章理解能力。同时对语文知识点运用能力、写作能力等也有很大帮助。而体验式学习的运用则可以达到这一效果,促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水平得以提高。

篇6: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开题报告 课题提出的背景

高中英语(SEFC)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逐步摆脱了传统的翻译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提高,能将各种理论运用于阅读教学实践中,灵活驾驭、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同时,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l)认识误区,模式落后。由于对待语言本质在认识上的误区,我国的外语课堂教学基本还是一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相当一部分教师上课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语篇教学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主要精力放在用词规则的详细讲解和词语的机械操练,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学成为知识的搬运,教师就语言论语言,就交际谈交际,忽视了语言与学生的意识、思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很好地重视语言作为认识工具的作用,导致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滞后。

(2)强调权威,缺乏自主。由于传统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课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教学重结论的获得,而轻视得出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习惯于将事物的结论(比如说某词或某一语法规则的用法)直接地提供给学生,而忽视或根本就不注意教学情景的创设和对意义的建构。英语知识简单化处理,常常使教学脱离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所形成的知识教条化、僵化,学生不能对知识进行灵活迁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机会和时间,思维活动贫乏,缺乏阅读的兴趣和激情。长期以往,在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思维能力的薄弱。由于学生对各种观念进行检验、评判的权力被剥夺了,.他们只能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见解。

(3)材料不配套,低层次徘徊。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基本上是教师自主选择。由于教师个体所反映出的语言能力、个人喜好和教学观念的差异,阅读材料的选择差异也很大。总体看,存在的问题是阅读材料安排缺乏科学性和广泛性,没有层次性,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与学严重分离。学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收效却不大。学生无法通过接触大量有效的阅读材料来进行知识的广泛、灵活的迁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体系,进而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停留在对词汇的记忆上,字面的了解。面对与课本中的例题相类似的问题,他们可以套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来加以解决。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当问题的条件、目的都隐含具体情境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的套路时候,需要学习者具体分析问题,建构起解决问题的思路的时候,他们就显得无奈。

(4)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够充分。评优质课时,挂图、简笔画、卡片、实物、录像、投影、录音机、多媒体样样俱全,应有尽有;但到平时上课时,这些东西在课堂上统统不见了,教师依旧沿用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法,仿佛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为了应付优质课才用,致使平时课堂教学不生动、不活泼,教学过程呆板,气氛沉闷。课题研究的意义 2.1理论价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可追溯至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可谓源远流长。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何克抗,1999)在当前社会和教育环境下,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突破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获得直接经验和以解决问题为主的英语学习模式,可以有效的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我们大力提倡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的阐述,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

2.2 实践价值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2)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以学生“can do’’来描述各级目标要求,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阅读教学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理解所学的课文材料,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开展学习活动,从而逐步培养语言学习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都是在于:能否打破长期以来统治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在当前社会和教育环境下,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突破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获得直接经验和以解决问题为主的英语学习模式,可以有效的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我们大力提倡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我们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997年((科学与教育》杂志的第6卷第1、2期以“科学教育中的哲学与建构主义”为主题结集出版了专刊,从哲学角度讨论了建构主义及其对科学教育的意义与影响。

﹒北师大陈琦和张建伟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上发表了《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何克抗在《教育技术通讯》1999年第1期上发表了《建构主义一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前者围绕学习心理的核心问题评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后者则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论述了建构主义的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对改进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实证研究:以云南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为案例(云南大学出版社)覃辉 鲍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位论文] 陈洁,2004华中师范大学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学位论文] 余文娟,2009贵州师范大学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学位论文] 王琨,2009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以上学位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及论证了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其成功及不足之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在2011年修订的最新版“全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相关要求做了新的解释和说明。所以,本课题仍然有其固有的价值及新的研究空间。

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学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vonGlasersfeld)主编的《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马修斯著述的《建构主义与新西兰的科学教育》,杜宾(K.Tobin)主编、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出版的《科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实践》,斯特弗(L.Steffe)等人主编的《教育中的建构主义》等等。

﹒1996年美国出版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一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全国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

﹒在德国,基尔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杜特(R.Duit)博士倡导用建构主义理论改革科学教育;在新西兰,90年代中小学科学课程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在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在开展把建构主义理论用于科学教学改革中。核心概念界定 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他经过研究认为:儿童自身知识的习得是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以后又经多位科学家、心理学家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现在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这之中,意义大致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事物间的联系等。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就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在这里,意义建构是最终目的,协作会话是主要手段,而情境则是学习过程中异常重要的条件,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给予特别关注的地方。该理论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连。它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理想的学习环境包含哪些因素等。

4.2 阅读

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书面材料主要是文字,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首先是把文字符号变成声音,后达到对书面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影响阅读理解的外部因素包括文字材料和情境的物理特点,如照明条件,文字的字体、型号等;文字材料的易读度,如字词的常用程度,句子的长短与结构的繁简,命题密度(即在一定长度的材料中出现的概念数)等;材料的概括与抽象的程度;由外部确定的阅读目的等等。影响阅读理解的内部因素主要是阅读者的知识基础。此外,阅读者的注意、记忆和思维也都是重要的内部因素。研究的理论假设和理论基础 5.1 研究假设

通过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尝试运用在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种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联系起来,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

5.2 理论基础

5.2.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一向是心理学研究中比较核心的课题。长期以来,心理学中对学习有种种界说,最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陈琦,1997:47)。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Jonassen,1995)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wilson,1995)5.2.2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Griffiths,1997)5.2.3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多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6.1 研究的对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6.2研究的内容

6.2.1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6.2.2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原则 6.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7.1 研究的思路

﹒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的理论模型;

﹒确定数个课堂英语阅读教学典型案例; ﹒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

﹒将分析结论与理论假设和已有的研究结论匹配比对; ﹒修正已有的研究和理论假设

7.2 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

全面收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案例,系统整理国内外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案例研究法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及实证研究,积累第一手实践资料,解决该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到底“好不好”、“为什么好”及“待提高之处在哪”等问题。﹒比较研究法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其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中所具有的共性及个性特征。

7.3 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方案指导;开题和课题组人员培训。

﹒理论建模阶段:文献检索并形成文献综述,建构理论模型;撰写理论文章2-3篇;

﹒调查研究: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全面获得各类资料,并进行初步分析; ﹒总结和结题阶段: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课题鉴定。条件保证

﹒课题组成员结构比较合理

中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中年及青年教师、在读研究生 ﹒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比较扎实

主要研究者皆有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承担过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 ﹒课题组的管理条件能得到充分保障

赣州中学领导给予大力的支持、﹒课题研究的资料、时间等条件能得到保证

赣南师范学院提供大量的资料查询、课题组所有成员皆能保证进行研究的时间 拟创新之处和困难 9.1 拟创新之处

﹒建立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突破原有外语教学的封闭状态,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语言学习环境。

﹒实现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群体化的协作学习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以及在集体环境下提高自己能力和合作精神的认识,从而在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培养兴趣,授人以渔。

9.2 主要困难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建,很大程度依赖教师个体的素质、学校的物质基础和社区环境,这些都制约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篇7: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现生物课程的独特魅力。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邀请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进入生物学习的世界,帮助学生在交流、合作和探索过程中掌握生物知识,同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主要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际,分析问题、生活化等情境教学方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上的过程,具体如下:

1.将问题情境教学运用在生物课堂上

在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情境,能有效将学生带入问题的课堂情境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设立问题让学生回答,能促进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带着问题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在生物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立一个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的教学,这个章节要求学生明白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细胞的重要性,才能根据细胞的性质分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之前,向学生提出设问:人体和细胞是什么关系;个体和父母之间存在的遗传联系由什么连接等,教师没有按照课文知识点的顺序提出疑问,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根据课文所罗列的知识点,学生很快认识到生物体的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形成组织再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器官,能形成生理功能的器官组合形成了系统,各个系统的相互配合形成了个体,细胞不断地发展、组成结合,最终构成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越级的层次连接,教师应适当纠正;接着回到第二个问题的解答上,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想知道一个人怎么通过孕育而成,教师在这个时候引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的知识点,指出个体和父母之间的遗传联系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组成,进而解释胚胎孕育的过程。教师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适当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而且能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2.将生活化情境教学运用在生物课堂上

高中生物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也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课堂知识。生物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性,无论是细胞、基因还是生物科技都是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实用的生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会应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过程,以及叶绿素的提取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认识到光合作用对生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光合作用怎么存在,存在的意义有多大;接着教师利用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后,学生了解到光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教师根据这个结论,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学生,根据相关科学统计,全世界的生物共同呼吸需要消耗的氧气,包括燃烧所需的氧气等,每一秒需消耗一千万吨,如果没有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新的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只能供全世界呼吸,教师通过这样实例告诉学生,生活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帮助学生应用课堂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将多媒体情境教学运用在生物课堂上

为有效避免生物教学课堂过于沉闷的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学科的特色。利用图片展示,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利用生物视频展示实验或科技成果,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科技的强大,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更能有效接收有益知识。如人教版必修3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生物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向学生展示当前转基因工程的研究成果、克隆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生物武器的危害等,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感叹生物技术的强大,教师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思考,可以根据视频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食品、如果真的出现克隆人应怎么办以及生态工程的建设理念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想象,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媒介下,更加深入理解生物技术,从而加深学生对当前生物知识的了解。

结语

篇8: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课程资源整合,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

一、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生物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上都有了改变, 但课堂似乎依旧不是学生们需要的有趣课堂, 根本原因在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存在三个问题:1.学科去生活化。教师许多时候就教材讲教材、就知识讲知识, 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脱节;2.缺少实践体验。教师用视频动画代替实验操作, 用幻灯片代替课文;3.学科割裂化。教师只注重本学科知识讲解, 缺乏将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到生物课堂内容的能力。因此, 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逐步推进生物课堂教学改革, 让学生体味到主动获得知识, 攻破思维束缚, 增强道德情感的成就感、自豪感。实现以生为本, 能力优先, 进而提高教学效益。那如何才能做到呢?在高中生物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1.概念: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是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即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典型的如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 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

2.误区:重开发轻整合。许多老师搜集了大量的教学素材、课件、录像等,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起了很大作用。但无有效整合或使用不当, 往往又使课堂教学看着热闹, 实则无效。

3.原则:凡是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a.优先性原则。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 因而必须在已有的资源范围内突出重点课程资源, 使其优先得到运用;b.科学性原则:科学地选择课程资源应该是课程资源整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学生探究性学习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内容, 也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而恰恰在这方面我们做的不够。c.目的性原则:课程资源是为课程目标的达成服务的, 而课程目标实现的主体是学生。因此, 课程资源的整合, 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学, 然后才考虑老师的教。d.发展性原则: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e.适应性原则: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 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特殊情况。除了考虑学生群体的情况外, 还要考虑教师个体的情况。只有这样, 生物学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三、课程资源整合使用

1.课件的搜集、整理与制作。直观、系统的教学课件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是一些教学大赛或公开课课件, 往往是某个学校全体生物教师智慧的结晶, 经过不断的锤炼形成的。因此平时教学中, 应多制作并收集相关课件, 为教学所用。

2.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实验能力是高中学生生物学能力和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能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最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实验内容及形式需多样化:可以是操作层面的, 如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也可以是理论设计方面的, 如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或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高中生物实验已不是简单的观察实验和验证实验, 更多的是探究实验, 是对实验方案、原理和结果的解析与改进, 形成具学科特点的课程资源。

3.按照教学模块积累知识宝库。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可分十大部分, 分别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遗传与基因工程、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细胞与细胞工程、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在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图像、视频的同时, 还应深挖学科的课程资源, 特别是生活中与这些学科知识相对接的资源, 体现STS教学思想。

4.建立精品教学案例荟萃。高中生物教学中, 有一些内容常在各类公开课、评比课中被选用, 原因是这些内容相对难一些, 复杂一些, 在这种课的展示中, 很能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及设计水平。教师自己在上到这些内容时, 也应不断去应用那些新的、有效的教学设计。

5.尝试体验探究教学过程。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 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 从亲身实践到与他人分享, 学习的保存率达到90%。我们的课堂, 缺少的正是这种体验式学习。因此, “实践、体验、探究、分享”是课程整合后新的学习方式, 多积累必然能打造出不一样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 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我们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只有合理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玉红.课程整合整出学科生活[N].中国教师报, 2015.10.

篇9: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选择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到研究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自主操作,而教师是活动的关心者和合作者,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体验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将自己的各项技能和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和提高。在研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处理各种事物中体现出来的计划性、灵活性、独立性等,显示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新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更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正是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这一特征,使得研究性学习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在生物选修课程中的运用

新课改形式之下,以学生探究为主,强调师生互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具有吸引力,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生物学科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适用性。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而生物教学也同样应该以自然界存在的特别是身边存在的生物体以及生命现象为教学的对象,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探究课题和实物材料。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还敦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掌握和控制全局的能力,有对生命科学动态的密切关注,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现代教育理论,并使之再应用到教育教学环节中,让教师丰富和完善自己,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

高中生物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选修部分成为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之一,也是本次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一大挑战。2016年7月广东开始使用全国卷,高中生物高考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选修部分的考核以大题形式出现在选考题部分,选修1和选修3各一道题。比起以往单选或双选的考察形式,这种大题形式的出现对知识点的考查更加深入了,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以及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三个模块。一般情况之下,高考主要考查的是选修1和选修3两个模块,所以在教学中一般只会选择教选修1和选修3的内容。选修模块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其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是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与必修模块相比,选修内容理论性没有那么强,也不会过于抽象,大部分跟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这样的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而言也更适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另外选修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一般都是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开展,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选题素材。

以选修3研究性教学为例,选修3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这五个模块的内容,每一个模块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研究课题,教师可以先针对这几个模块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可以是视频或者文字图片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目标,自由选择相关的专题进行课题研究。若学生选择基因工程技术专题,可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在哪些方面有应用?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基因工程的优势和弊端是什么?近五年高考基因工程部分考查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什么?社会中哪些职业会涉及到基因工程?

课题小组通过合作探究模式,查找资料解决相应的问题,可以向相关老师或专业人士求助,整理資料进行做成PPT或者word文档,小组协作向全班同学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学需要对该部分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指导或者补充,最后进行知识点总结和习题测试。

这种将课堂还给学生,关键部分教师进行总结补充的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生物教学和新课程的要求,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研究性学习在生物实验课程中的运用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课的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学生接受为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会设计实验、缺乏实验技能迁移和创新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需要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学过程,在教学模式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阶段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材料,自己探究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样他们对实验的探究热情将会大大提高。如果能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那么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探索中自己寻求答案。曾经在别的学校观摩过一次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课,教师在讲完原生质层的概念后,提出如何证明原生质层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接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实验材料或自己携带的材料分组开始进行实验探究,有用30%的蔗糖溶液作渗透剂的,有用20%的蔗糖溶液作渗透剂的,或者用10%的食盐水来做渗透剂的,还有用红墨水做渗透剂的,在试验材料的选择上有用洋葱内表皮的,也有用洋葱外表皮的,分别探究这些试剂的作用,实验完后,小组成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好的实验结果进行经验分享,不好的实验结果也分析失败的原因,最后其它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提问,整堂课下来,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实验结果也多种多样,教师评价针对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自由度和开放性,学生在探究中寻找自己寻找答案

一直以来,对于大部分时间呆在教室上课的高中学生来说,实验课非常宝贵,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如果能将实验课程模式进行转变,形成这种探究实验课的模式,相信学生实验课质量会更高,对提高生物学学习兴趣将会大有帮助,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创新活跃的思维。

总之,研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是多方面的,在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教师也进行了自我教育,提高了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白林.高中生物选修部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2.

[2]吴芙蓉.研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J].湖北教育,2002(09).

上一篇:骄阳下童真的笑脸-童年的回忆作文800字下一篇:给远方的您诗歌